《中華民居·下旬刊》于2008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國內刊號為:31-2015/TU,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中華民居·下旬刊》是一本專注于中國傳統民居文化的雜志,與其他房地產雜志不同,它關注的重點不僅僅是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對中國傳統民居文化的探索和傳承。該雜志每期都以豐富多樣的內容,使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民居文化的歷史、藝術和價值。通過深入研究和解讀,雜志會介紹不同地區的傳統民居文化,并展示其歷史和演變,讀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建筑風格、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的差異。雜志還會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民居背后的文化內涵,通過介紹傳統民居的布局、空間劃分、裝飾和意義等方面,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雜志還會介紹民居建筑的技術和工藝,這包括建筑結構、屋頂設計、木構件雕刻、彩繪等等,讀者可以通過這些技術和工藝的介紹,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建筑的獨特之處。雜志積極倡導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民居文化,每期都會介紹一些成功的民居保護項目,并探討保護和傳承的方法和策略。該雜志致力于傳播和推廣中國傳統民居文化,并通過豐富的內容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賞這一獨特的文化遺產。
Ⅰ、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因抄襲而引起的一切糾紛,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如果投稿后1個月內未收到錄用通知,請另行處理。
Ⅱ、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理論、建筑設計、建筑技術、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Ⅲ、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Ⅳ、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Ⅴ、書寫規范,物理量和單位符號的使用要符合國家標準,稿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及白,黑體;上、下角標的位置應區別明顯。
VI、正文前應有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簡述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項內容。摘要下另起一行標注3~8個關鍵詞。
VII、作者姓名置于標題下一行。作者單位等內容置于姓名下一行(單位全稱,院系,所在省市,郵政編碼)。
VIII、行文中的注釋一律使用腳注,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其位置在標點符號前(引號除外)文字的右上角。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僅是參考或引用的文獻等內容一般不作為注釋出現。腳注請用宋體小5號。
IX、凡引文出處一律列入“參考文獻”,并按論文中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在正文中用右上標[1] 、[2] 、[3]……標示,一種文獻在同一論文中被多次引用,用同一序號標示。
X、來稿如獲得某種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請在稿件首頁下方以腳注方式注明課題來源、名稱和編號。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南區七北路9號北新中心A座,郵編:102209。
該雜志是部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31-2015/TU,國際刊號是:1674-3954。
該雜志是月刊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南區七北路9號北新中心A座,郵編:10220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