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于2008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主要關注語言學的研究,涵蓋普通語言學和專門針對漢語的語言學研究內容。它致力于推動中國語言學的發展,并促進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每年出版一期,采用科學研究方法,以中文和英文作為交流媒介,其內容豐富,鼓勵學術界的深入探討和新的發現,是一個具有遠見、歷史積淀、經驗和創新精神的學術平臺。
主要刊載普通語言學和語言學的研究成果,旨在推動語言學的發展,促進國內外語言學學術交流,提升語言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包括語言學專業的學者、學生和研究人員,以及其他對語言學感興趣的讀者,如語文教師、翻譯工作者等。它不僅為中國語言學者提供了一個發表研究成果的空間,也成為了國際上了解語言學最新動態的重要窗口。由于其高質量的內容,該期刊被多個重要的索引數據庫收錄,反映了其在國際語言學界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Ⅰ、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請勿一稿多投,若三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Ⅱ、中文標題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盡量避免用英文縮寫。
Ⅲ、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列于文后(同一參考文獻在文中可以用同一序號加頁碼標出),并與正文中的引用序號一一對應。
Ⅳ、注釋: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請一律用尾注。按文中引用順序排列,序號為:①②③……格式為:序號、著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Ⅴ、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VI、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詳細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若有變更請及時通知)、電子郵箱、電話和傳真號碼,以便聯絡。
VII、正文一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加括號“(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1、2、3……”形式排序,正文四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VIII、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在300字左右。
IX、凡向本刊投稿,均視為授予紙質出版及數字出版(包括但不限于網絡、手持閱讀器、手機終端)版權。
X、書寫規范,物理量和單位符號的使用要符合國家標準,稿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及白,黑體;上、下角標的位置應區別明顯。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郵編:100871。
該雜志是省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該雜志是年刊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205號,郵編: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