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墻》于2017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是一份專注于研究、保護和推廣古城墻遺產的專業學術輯刊。它旨在深入挖掘中國城墻的歷史價值,促進國內外關于城墻學的學術交流,并助力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通過文字記錄和圖像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全面而真實地呈現中國城墻的文化內涵。書中不僅有詳盡的文字描述,還有大量的珍貴歷史圖片及遺址照片,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資料。
此外,它還致力于加強社會各界對于古城墻保護意識的提升,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使更多人能夠認識到古城墻作為城市之根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城市規劃、審美意識、建筑技術和國家財力等方面的綜合體現。每輯通常會圍繞特定主題或地區進行深度探討,例如萬里長城、北京城墻、南京城墻等地標性建筑,同時也介紹了一些較為鮮為人知但具有獨特歷史意義的地方城墻。這些內容都是經過精心編撰而成,確保了其學術性、藝術性和實用性。
Ⅰ、正文標題:正文標題的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正文一級標題用加粗的宋體4號字,二級以下標題用加粗的宋體小4號字。
Ⅱ、參考文獻:特別注意引用近期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雜志中發表的前沿研究論文,不遺漏重要的相關文獻。
Ⅲ、請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引文注明出處,正文注釋采用腳注,參考文獻采用尾注。請勿抄襲、剽竊、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Ⅳ、本刊面向國內外公開征稿,來稿應主題突出、內容充實、觀點明確、資料翔實、論證嚴密、邏輯清晰、語言文字合乎規范,有獨到見解,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實踐借鑒價值,字數以10,000字以上為宜。參考文獻格式參閱本刊網站投稿模板的具體要求。
Ⅴ、注釋中重復引用文獻、資料時,第一次必須引用完整信息,再次引用時可以略寫。若為注釋中次第緊連援用同一文獻、資料等的情形,可使用“同上注”。
VI、署名作者在多個工作單位者,應分別寫出各單位的全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用阿拉拍數字對應標注各作者與其工作單位。
VII、圖表中文字必須用漢字;正義和圖表中數字最多保留3位小數,個別數據位數過多,保留至小數點后第一個非零數字。
VIII、基金項目。若文章的產出有資助背景,應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含代號)。
IX、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標注于文章參考文獻后,書寫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或影印件。
X、摘要內容應包括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
該雜志是部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該雜志是年刊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