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與傳播評論雜志論文投稿要求:
Ⅰ、標題要簡短,盡量少使用副題,以 20 字為限。
Ⅱ、摘要以內容梗概為目的,對文章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果作說明,無需加評論和補充解釋。
Ⅲ、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Ⅳ、注釋一律采用腳注,且須標明相應的作者、篇名、出版社(或雜志名)、年份(或年期)及頁碼。
Ⅴ、報道應采用新聞稿寫作形式,文章應采用論文的寫作形式。稿件內容須與行業緊密相關,健康向上、概念清楚、結構嚴謹、語言通順、數據可靠、論證嚴密、分析深入、結論合理。
雜志發文主題分析如下: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新聞 | 119 | 孫旭培;夏瓊;羅以澄;陳力丹;侯曉艷 |
媒介 | 77 | 劉建明;張明新;冉華;秦志希;葉曉華 |
媒體 | 53 | 強月新;吳世文;張瑜燁;周茂君;王瀚東 |
廣告 | 32 | 饒德江;周麗玲;張金海;程明;張微 |
大眾 | 30 | 強月新;冉華;楊擊;趙雙閣;王潤玨 |
文化 | 30 | 葉曉華;劉濤;夏瓊;梁廣寒;潘天波 |
傳媒 | 29 | 強月新;張卓;孫旭培;羅以澄;夏瓊 |
電視 | 24 | 葉曉華;郭鎮之;孫五三;劉建明;陳炳宏 |
輿論 | 21 | 郭鎮之;張志安;許超眾;郭可;饒德江 |
社會 | 20 | 杜駿飛;饒德江;萬麗;盧安寧;熊科偉 |
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
盧曼社會系統論中的媒介觀簡介
刻板印象下的慣性思維:《紐約時報》西藏“3.14”、新疆“7.5”事件新聞評論文本分析
山灣村民的日常電視使用
鄉村社會沖突中的利益表達與信息傳播研究——兼論大眾傳媒的角色與作用
風險歸因:媒體的風險話語生產與社會建構的核心議題
電視與村莊政治——對豫中付村的傳播社會學考察
網絡媒體對公民意識的培養
歐洲公共領域的構建及其障礙
《跨文化傳播》的案例教學:意義、問題與路徑
中國大陸電視娛樂節目的形態流變與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