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路學刊》于2017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是一本專注于“一帶一路”和絲路學研究的專業學術期刊,旨在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一個交流平臺,促進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經濟、政治及社會等多方面問題的深入探討與研究。已經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專業性學術期刊之一,每期雜志除了設有特稿外,還會根據不同主題設置特色欄目和固定欄目,以確保內容的多樣性和深度。
雜志的創辦背景與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緊密相關。這一倡議旨在通過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沿線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推動共同發展與繁榮。在此背景下,新絲路學刊應運而生,它不僅關注“一帶一路”的理論構建,還致力于探討其實踐成果,并試圖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絲路學學科建設做出貢獻。作為連接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的橋梁,持續地為學術界和社會各界提供著豐富的思想資源和深刻的見解。它的發展歷程反映了中國對于促進全球化進程的決心,以及對于深化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關系的承諾。
Ⅰ、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Ⅱ、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4~8個關鍵詞,摘要簡要地介紹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結論。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對應,不超過300單詞。
Ⅲ、中英文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等所遵循的原則,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符、代號等。
Ⅳ、論文若多作者署名時必須排序,應注明每位作者的工作單位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還須提供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是否為研究生導師等方面的信息。通信作者應注明聯系電話及其電子信箱。
Ⅴ、本刊有權對網絡媒體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
VI、若論文是基金項目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課題名”(項目編號),列于首頁腳注中作者簡介的上一行。
VII、請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引文注明出處,正文注釋采用腳注,參考文獻采用尾注。請勿抄襲、剽竊、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VIII、圖表每篇文稿附表一般不超過4個。表題置表的上方,表注置表的下方。一般使用三線表(即頂線、表頭線、底線),如有合計項,可以加一條分界欄線。
IX、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X、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種文獻,則使用首次出現的序號,并在序號的[]外直接著錄引文頁碼(不加括號或P)。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
該雜志是省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該雜志是季刊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