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史學》于2017年創(chuàng)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創(chuàng)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雜志秉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基本方針,堅持質量至上的原則,旨在促進歷史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創(chuàng)新。覆蓋了從先秦到近現代的廣泛歷史時期,并且特別關注與中國西部相關的歷史議題。期刊內容豐富多樣,每一期都圍繞特定主題或熱點問題組織稿件,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論文,同時也為青年學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史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鼓勵運用跨學科視角來探討歷史問題。例如,在某些輯中會設置專門的專欄,如冷門“絕學”專欄,用以發(fā)掘并介紹那些較少受到關注但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研究領域。這樣的做法有助于拓寬研究視野,激發(fā)新的學術興趣點。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已經成為了解中國西部及周邊地區(qū)歷史發(fā)展脈絡的一個窗口。它不僅服務于國內高校師生及研究人員,也為海外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中華文明多元面貌的重要渠道。未來,西部史學將繼續(xù)秉承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努力打造成為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歷史學學術品牌之一。
Ⅰ、本刊倡導良好學風,嚴格遵守學術規(guī)范。來稿如發(fā)生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作者應負全部責任并賠償一切損失。
Ⅱ、來稿子標題的層級序號。標題層次不宜太多,建議文內標題層次為四級:一、(一)、1.、(1)。
Ⅲ、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Ⅳ、一般三至四級標題為宜,不超過五級。正文字號字體均為五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一級標題應加黑居中。
Ⅴ、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VI、文中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用阿拉伯數字編序,注明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頁碼(請遵循GB/T771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頁碼。
VII、圖表中第一次出現的縮寫詞或樣品代號應在圖注或表注中給出全稱或解釋.圖表應緊隨其在正文中出現的段落之后或之前,不可為了放置圖表而用換行強行斷開段落內文字,也不要集中將圖表排在正文之后。
VIII、凡向本刊投稿,稿件錄用后即視為授權本刊,并包括本刊關聯的出版物、網站及其它合作出版物和網站。來稿恕不退還,一個月未見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IX、務必在文中引用處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參考文獻序號。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參見GB/T7714-2015。作者不超過3人的全部給出,3人以上只寫前3名,后加“等”。
X、每篇稿件須有不超過200字的摘要,客觀陳述全文的中心內容,不進行評論。摘要中避免出現“本文”、“作者”等字樣。
西部史學雜志訂閱
發(fā)行周期:半年刊 全年訂價:¥236.00元
發(fā)貨說明: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fā)貨。每月15日后訂購,下下個月發(fā)貨。發(fā)貨之前會短信通知,我們將按照起訂時間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重慶市南岸區(qū)南演路102號1幢,郵編:400001。
該雜志是省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該雜志是半年刊 ,全年訂價¥ 236.00元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重慶市南岸區(qū)南演路102號1幢,郵編:4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