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學》于2006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蜀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
Ⅰ、來稿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出生地、學歷、學位、技術職稱、簡歷以及研究課題、單位全稱及所屬部門、地址、電話、傳真、電子信箱及郵編等。
Ⅱ、文件類型:WORD格式和PDF格式各一份,請勿壓縮。
Ⅲ、中文標題: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內容,不超過20字,超過20字的建議用副標題反映。
Ⅳ、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以不少于10條為宜。直接引用須標注具體頁碼,概述性引用可標注頁碼范圍。
Ⅴ、摘要:概括陳述論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主要結論,要求客觀反映出論文的主要信息。不要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蒙默 | 6 | 《太平寰宇記》;蜀學;漢代;納西族;民族政策 |
徐志福 | 5 | 陽翰笙;抗戰時期;抗戰;抗日戰爭時期;《寒夜... |
王定璋 | 5 | 詩歌;《尚書》;晚唐;譙周;儒學 |
胡昭曦 | 5 | 蜀學;宋代;書院;宋史研究;宋理宗 |
官性根 | 5 | 宋代;賢士;北宋;王夫之;求人 |
王永波 | 4 | 郎官;李白詩;編集;刊刻;明代 |
喻芳 | 3 | 巴蜀文化;夫婦;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探索 |
粟品孝 | 3 | 周敦頤;蜀學;宋代;南宋;蘇氏蜀學 |
伍文 | 3 | 文史研究館;蜀學;史料;紅軍;中央紅軍 |
屈小強 | 3 | 唐代;巴蜀文化;竹崇拜;古蜀人;人日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西華大學 | 74 | 詩歌;詩歌美學;史劇;蜀學;李調... |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 | 49 | 蜀學;文學;史料;文化;老子 |
四川大學 | 33 | 蜀學;儒家;史學;史學思想;魏了... |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 25 | 版本源流;版本源流考;蜀人;經學...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3 | 文史;文史研究;年表;孔子;道德 |
四川師范大學 | 20 | 劉咸炘;《華陽國志》;有感;之學... |
成都大學 | 6 | 臺灣文學;魏晉;魏晉南北朝;文化... |
武漢大學 | 5 | 劉咸炘;道觀;天道;天道觀;文化 |
四川教育學院 | 5 | 王闿運;書院;書院研究;弟子;宋... |
西華師范大學 | 4 | 道家;道家哲學;道家哲學思想;哲...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3 |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 | 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2 |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SCL1E024)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ZX044)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ZX049)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1YJA770011)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0JJDZONGHE00... |
1 | 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2SB142) |
1 | 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10SA087) |
1 |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SC10E013) |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成都市金牛區二環路北一段111號創新大廈21,郵編:610031。
該雜志是省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該雜志是半年刊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金牛區二環路北一段111號創新大廈21,郵編:61003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