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與環境科學》于1978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國內刊號為:41-1386/P,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Ⅰ、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
Ⅱ、摘要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要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以及眾所周知的介紹性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避免出現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
Ⅲ、來稿注釋應采用腳注形式,連續編號,注釋序號置于標點符號之后。
Ⅳ、來稿不退,請作者自留備稿。
Ⅴ、文題一般字數不超過25字。正文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層次分明,可用至4級標題。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胡彩虹 | 24 | 徑流;SWMM;水資源;洪水預報;汾河水庫 |
陳懷亮 | 18 | 冬小麥;氣候變化;遙感監測;遙感;黃淮海地區 |
成林 | 17 | 冬小麥;干熱風;氣候變化;灌漿期;干旱 |
馬志紅 | 16 | 冬小麥;夏玉米;土壤濕度;氣候變化;干旱 |
朱業玉 | 14 | 降水;氣溫;氣候變化;旱澇災害;支持向量機 |
李樹巖 | 13 | 夏玉米;冬小麥;倒伏;氣候變化;大風 |
杜子璇 | 13 | 黃淮海地區;氣候變化;沙塵暴;酸雨;植被覆蓋... |
田宏偉 | 13 | 夏玉米;酸雨;黃淮海地區;影響因素;氣溶膠光... |
余衛東 | 13 | 冬小麥;夏玉米;氣候變化;農業氣候區劃;小麥 |
師麗魁 | 12 | 土壤水分;冬小麥;干旱;夏玉米;黃淮海地區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氣象局 | 226 | 氣象;降水;小麥;暴雨;氣候 |
河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 | 126 | 小麥;冬小麥;氣象;氣候;干旱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113 | 降水;雷達;氣候;氣溫;氣象 |
河南省氣候中心 | 89 | 氣候;降水;氣象;氣溫;環流 |
河南省氣象局 | 67 | 暴雨;氣象;雷達;降水;天氣雷達 |
鄭州市氣象局 | 60 | 暴雨;雷達;大暴雨;天氣雷達;氣... |
鄭州大學 | 55 | 徑流;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污染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 47 | 降水;氣候;小麥;冬小麥;雷達 |
河南省人工影響天氣中... | 37 | 增雨;降水;人工增雨;雷達;冰雹 |
河南省大氣探測技術保... | 34 | 氣象;雷達;天氣雷達;氣象信息;...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22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31 | 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 |
47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47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 |
45 |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專項 |
37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7 | 中國氣象局氣象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 |
12 | 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
12 |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
12 | 中國氣象局氣象新技術推廣項目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79131) |
9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0522030400) |
7 |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專項(CCSF2011-1) |
6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D04B01) |
6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1BAD32B02) |
6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0CD950804) |
6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112102310033) |
6 | 江蘇省氣象災害重點實驗室項目(KLME050101)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5128)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5095) |
氣象與環境科學雜志訂閱
發行周期:雙月刊 全年訂價:¥220.00元
發貨說明: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每月15日后訂購,下下個月發貨。發貨之前會短信通知,我們將按照起訂時間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鄭州市金水路110號,郵編:450003。
該雜志是統計源期刊。收錄在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41-1386/P,國際刊號是:1673-7148。
該雜志是雙月刊 ,全年訂價¥ 220.00元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鄭州市金水路110號,郵編:4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