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紅豆》于1980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Ⅰ、稿件應在首頁以腳注形式注明作者中文姓名、工作單位、學位、職務或職稱、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宅電、單位電話、手機)、電子郵箱等。
Ⅱ、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各稱及編號。
Ⅲ、小標題層次用1、2、3……1.1、1.2、1.3……1.1.1、1.1.2……頂格排序。
Ⅳ、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其中近5年內的文獻應占50%以上。
Ⅴ、論文應選取3~8個關鍵詞,每個詞之間用分號隔開。這部分放在摘要的下方。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何梓焜 | 11 | 粵劇;普列漢諾夫;社會心理;粵曲;社會意識 |
黃悅 | 6 | 粵曲;唱曲;心靈深處;埋植;文化 |
毛小雨 | 4 | 非物質文化遺產;元雜劇;戲劇學;戲劇;戲曲 |
李日星 | 3 | 粵劇;文化;元雜劇;分歧;元人 |
黃靜珊 | 3 | 粵劇;傳統藝術;高校師生;華彩;嶺南文化 |
楊迪 | 3 | 粵劇;劇院;大賽;傳統戲曲;癡心 |
侯喆 | 2 | 粵劇;傳統藝術;傳統文化;文化講座;地方藝術 |
金桐 | 2 | 粵劇;唱腔;精雕細琢;奶奶;梁三根 |
徐燕琳 | 2 | 戲曲;嶺南文化;嶺南;明代;湯顯祖 |
賴伯疆 | 2 | 劇團;木偶戲;皮影戲;傳略;馬師曾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山大學 | 44 | 粵劇;粵曲;戲曲;藝術;南國 |
華南師范大學 | 12 | 戲曲;賀壽;音樂;粵劇;中山紀念...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2 | 戲曲;粵劇;戲劇;中國戲曲;地方... |
華南農業大學 | 9 | 粵劇;戲曲;文化;藝術;舞臺 |
中共廣州市委 | 6 | 粵劇;辭典;市委;文化;民族 |
星海音樂學院 | 5 | 粵劇;寄意;音樂;音樂廳;粵劇藝... |
五邑大學 | 4 | 粵劇;戲劇;戲曲;劇種;娛樂 |
中國劇協 | 4 | 粵劇;戲曲;國劇;藝術;中國戲曲 |
廣州大學 | 4 | 粵劇;有感;大學生群體;粵劇藝術... |
香港大學 | 4 | 粵劇;音樂;音樂課;音樂課程;音...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2 | 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 |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
1 | 廣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1 |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 |
1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1 |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1SKLY30)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6JC75011-44007)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2YJA760077)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3JJD760003) |
1 |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ELA080326) |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廣州市應元路15號2樓,郵編:510040。
該雜志是省級期刊。收錄在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44-1161/J,國際刊號是:1006-2637。
該雜志是雙月刊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應元路15號2樓,郵編:51004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