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視學刊雜志論文投稿要求:
Ⅰ、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地址、電話、郵編和電子信箱等內容。
Ⅱ、摘要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要簡潔凝練。避免出現研究背景介紹、概念界定、對研究的評價性文字。盡量避免使用特殊符號和公式。
Ⅲ、1個月內未接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Ⅳ、標題層次:使用國際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分級連續編號的國際層次序號表示法,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相隔,末位數字不加點號,一般不宜超過4層。
Ⅴ、參考文獻是文章引文的出處或參閱的書刊資料,文獻項目和要素須集中列在文末。
雜志發文主題分析如下: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電視 | 1829 | 李茜;張步中;凌燕;張謳;陸地 |
節目 | 955 | 凌燕;葉昌前;朱鴻召;周云龍;李茜 |
媒體 | 715 | 朱劍飛;陸地;凌燕;李宇;韋聚彬 |
新聞 | 703 | 張步中;李茜;蔡怡琳;朱劍飛;王晴川 |
電視臺 | 537 | 張步中;李茜;朱劍飛;葉哲;周陵琳 |
頻道 | 364 | 王永連;張健;胡智鋒;張步中;張同道 |
衛視 | 328 | 張步中;王永連;胡智鋒;黃耀華;闞乃慶 |
紀錄片 | 291 | 王遲;劉潔;郭際生;張同道;張梓軒 |
電視節目 | 275 | 朱鴻召;劉春;李茜;李幸;阿憶 |
廣播 | 271 | 謝江林;應天常;陸地;黃耀華;朱劍飛 |
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
新時期紀錄片的時代主義美學精神——兼論《我們的青春》主題特征
視聽元素在紀錄片中的風格化呈現——兼論馬志丹工作室系列紀錄片的視聽語言風格
讓集體英雄主義的光芒照耀中國夢——《絕壁長廊——鑿出來的幸福生活》觀后感
無愧時代 筑夢未來——“追夢·時代風云的記錄者馬志丹作品研討會”綜述
團隊培育: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對話山東廣播電視臺臺長呂芃
做有價值觀的娛樂節目——對話世熙傳媒總裁劉熙晨
主播的迷霧與主持的悲情——2016“直播元年”網絡主播引發的理論聯想
新興媒體環境中三大節目類型的特征與變革
技術驅動·社交廣告·病毒傳播——BuzzFeed帶來新聞業革命
從“廣東日”看“南派紀錄片”創作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