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碎片研究》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空間碎片領域研究的學術期刊,旨在推動空間碎片監測、預警、防護、減緩及立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為空間安全提供科學支持。自創刊以來,已成為國內外空間碎片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雜志內容涵蓋了空間碎片的各個方面,包括空間碎片的監測技術、預警系統、防護策略、減緩措施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每期雜志都會精選國內外空間碎片的最新成果,邀請知名學者和專家撰寫高質量論文,為讀者提供權威的學術觀點和深入的學術分析。
本期刊特色在于其跨學科的研究視角和綜合性的研究方法。它不僅關注空間碎片本身的物理特性、運動規律及其對航天器的影響,還關注空間碎片與地球環境、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等多個領域的交叉融合。這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使得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此外,該雜志還注重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空間碎片研究理念和技術,推動中國空間碎片的國際化進程。同時,雜志也鼓勵國內學者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提升中國空間碎片研究的國際影響力。
Ⅰ、結論之后,應有致謝部分,對國家科學基金、資助者或支持者、提供指導和幫助者、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表示感謝。
Ⅱ、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Ⅲ、參考文獻:來稿均應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不含內部資料、文件、使用說明書等)。在稿件的正文中依次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段末右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
Ⅳ、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Ⅴ、本刊持有對稿件的刪改權,不同意刪改的請附聲明。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說明。因人力有限,恕不退稿。自收稿之日3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自行處理。
VI、稿件首頁內容包括題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學歷、技術職稱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電話、傳真和Email,并標明正文字數、表數及圖數。
VII、引言:主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圍,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意義以及前人的主張和學術觀點,已經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擬解決的問題、研究范圍和技術方案等。
VIII、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方面的內容(250-300字),應具有獨直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4-7個);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IX、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金相照片請提供原件并標明放大倍數。
X、作者是指科研內容的構思,具體研究工作的執行及撰稿執筆等方面的主要貢獻人員,能夠對論文的主要內容負責答辯的人員,是論文的法定主權人和責任者。作者署名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8名。
空間碎片研究雜志訂閱
發行周期:季刊 全年訂價:¥180.00元
發貨說明: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每月15日后訂購,下下個月發貨。發貨之前會短信通知,我們將按照起訂時間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北小街2號院1號樓,郵編:100037。
該雜志是CSCD期刊。收錄在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10-1481/V,國際刊號是:2096-4099。
該雜志是季刊 ,全年訂價¥ 180.00元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北小街2號院1號樓,郵編: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