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與文物》于1980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國內刊號為:61-1010/K,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考古與文物》的讀者定位為國內外從事文物考古、美術史及相關歷史學科的研究人員、專業學生及愛好者。
Ⅰ、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說,摘要就是一篇短文,看完摘要,就知道文章的內容,即解決的問題、所用方法、結果與結論等),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詞。
Ⅱ、依次注明:姓名、工作單位、郵編、所在城市。
Ⅲ、參考文獻只擇最主要的、最新的、公開發表的列入,其序號按文中出現先后為序編排。
Ⅳ、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Ⅴ、稿件應未公開發表過,并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和《著作權法》有關規定。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張天恩 | 16 | 遺址;二里頭文化;墓葬;文化遺存;遺存 |
王輝 | 14 | 小麥;香草蘭;遺址;小麥品種;土壤 |
王建新 | 12 | 遺址;人子;考古;青銅時代;巖畫 |
冉萬里 | 11 | 唐代;遺址;墓葬;佛寺遺址;唐墓 |
陳國科 | 11 | 遺址;唐代;黑水國;墓葬;文化 |
韓國河 | 11 | 遺址;中子活化分析;兵馬俑;城址;周代 |
李明 | 10 | 墓葬形制;北周;安伽墓;墓志;西安北郊 |
張明惠 | 10 | 墓葬形制;遺址發掘簡報;墓葬;遺址;文物保護 |
段清波 | 9 | 天井;遺址;建筑遺址;出土;陪葬坑 |
胡松梅 | 9 | 遺址;動物遺存;動物;洛南盆地;石制品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 | 207 | 考古;墓葬;遺址;文物;出土 |
西北大學 | 174 | 遺址;出土;考古;遺存;墓葬 |
北京大學 | 133 | 遺址;考古;出土;文化;墓葬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114 | 遺址;考古;出土;墓葬;西周 |
陜西師范大學 | 75 | 墓志;考古;青銅;銅器;隋代 |
吉林大學 | 71 | 遺址;文化;考古;出土;陶器 |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68 | 遺址;墓葬;考古;墓地;出土 |
四川大學 | 62 | 出土;考古;圖像;青銅;銘文 |
鄭州大學 | 42 | 考古;漢墓;墓葬;漢代;帝陵 |
陜西歷史博物館 | 31 | 唐代;考古;唐墓;墓志;玉器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25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5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50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2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21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1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9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7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
6 | 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9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6JJD780002) |
4 |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XDA05130501)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CKG015)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IOZD11) |
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K21B02)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BZS008)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KG013)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CYY019)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CKG008)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ZD089) |
考古與文物雜志訂閱
發行周期:雙月刊 全年訂價:¥340.00元
發貨說明: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每月15日后訂購,下下個月發貨。發貨之前會短信通知,我們將按照起訂時間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西安市樂游路31號,郵編:710054。
該雜志是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收錄在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61-1010/K,國際刊號是:1000-7830。
該雜志是雙月刊 ,全年訂價¥ 340.00元 ,郵發代號:52-12。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樂游路31號,郵編:7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