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與實驗雜志論文投稿要求:
Ⅰ、來稿請附詳細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務、職稱、聯系方式等,以便及時聯系溝通。
Ⅱ、提倡嚴謹治學,保證論文主要觀點和內容的獨創性。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引用務必標明出處,并附參考文獻。
Ⅲ、每篇文章應選3-6個能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作關鍵詞。
Ⅳ、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指的是文中明確引用的文獻,具體內容置于文尾,用楷體五號字。在文中用上標標注,編號為[1][2][3]。引用文獻是著作的,需在上標上同時標注頁碼。
Ⅴ、文題:力求簡明、醒目、中文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字。
雜志發文主題分析如下: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教育 | 1942 | 董澤芳;孫綿濤;吳康寧;扈中平;岳偉 |
教學 | 585 | 郭元祥;徐繼存;胡定榮;李森;魏宏聚 |
教師 | 466 | 趙敏;蔣亦華;陳向明;李化樹;趙守盈 |
社會 | 254 | 吳康寧;董澤芳;程天君;扈中平;馬維娜 |
心理 | 228 | 江光榮;郭本禹;劉華山;佐斌;朱新秤 |
課程 | 217 | 靳玉樂;郭元祥;馬云鵬;高峽;倪娟 |
兒童 | 158 | 涂艷國;黃進;周宗奎;谷傳華;伍香平 |
文化 | 156 | 扈中平;楊小微;朱德全;宋乃慶;郭元祥 |
主義 | 153 | 曹永國;彭運石;王啟康;江光榮;佐斌 |
道德 | 149 | 高德勝;杜時忠;鄭富興;高德勝;閆旭蕾 |
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
教育改革的公平之維:議題、歷程與取向
超越笛卡爾的偏見:論兒童認識的身體發生說
學前情境教育影響兒童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實驗研究
論教師合作的人性基礎——基于美國桑塔費學派合作理論
課堂教學呼喚理解性評價
教育管理的美學精神與美學批判
中小學生家長認為孩子應具備的核心素養
教育評價多元主體的共同建構——基于對話哲學的視域
平衡、合作、問責和創新:21世紀以來美國中學生涯技術教育變革趨勢——基于政策文本的內容分析
論校園歌曲中的性別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