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史與漢藏語研究》于2017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該刊以歷史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主要聚焦于漢藏系語言比較研究,旨在揭示漢語及其他東亞語言間的關系,特別關注漢語的形成、發展及演變規律的探索。主要發表關于漢語史、漢藏語比較、傳統小學、出土文獻的原創性學術論文。
作為一本大型半年刊,該雜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自創刊以來,選題新奇且報道廣泛,同時兼顧理論高度和大眾服務,深受業界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好評。該雜志通過歷史文獻、語音、文字等方面的研究,全面探討漢語的形成過程及其演變軌跡,為理解漢語語言學的本質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依據。研究范圍覆蓋了漢藏系語言的比較研究,通過對漢語與藏緬語等其他語言的對比分析,探討它們之間的共同特征、異同點以及可能的歷史聯系,從而拓展了漢語研究的視野。本雜志對投稿有詳細的要求,包括標題格式、關鍵詞、摘要、作者單位、基金項目、致謝信息、正文格式、例句出處、注釋等,確保了學術性和規范性。
Ⅰ、文字必須干凈、靈性,拒絕平鋪直敘,反對概念化和古板的構架。投稿請用宋體、題目小二號、正文小四號,附作者簡介、地址、電話,或所載刊物名、網址。
Ⅱ、本刊倡導旁征博引,凡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做到應注盡注。須在引文結束處右上角用“①②”的數字標出,并將引文出處列于當頁地腳處(應用工具欄中“插入”→“引用”→“腳注”)。
Ⅲ、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金相照片請提供原件并標明放大倍數。
Ⅳ、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Ⅴ、注釋:頁下注,采用Word腳注功能注加在頁面底端。腳注編號:①、②、③……基本格式:[國籍]作者:《書名》,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中國國籍不用加注);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VI、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VII、來稿請附第一作者的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身份證號碼、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免)、學位、職稱、工作單位、主要研究方向;并注明通訊地址、電話、電子郵箱及郵政編碼。
VIII、本刊稿件從發表之日起,如無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方面特殊說明,即視作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的復制權、匯編權、發行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其轉授權等專著權。
IX、論文題目宜簡煉、準確,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主副標題要各有側重,主標題盡量傳遞核心論點、學術創新點,副標題應限定研究范圍、學科范圍,廓清研究對象,標識文章性質。題目用華文中宋小二號字,居中。
X、所有作者的工作單位,均應包括單位名稱(院校給到系),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多作者的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序號,中間用“;”隔開;工作單位的英譯文給出全稱,不能用縮寫詞(系名除外)。
漢語史與漢藏語研究雜志訂閱
發行周期:半年刊 全年訂價:¥316.00元
發貨說明: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每月15日后訂購,下下個月發貨。發貨之前會短信通知,我們將按照起訂時間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
該雜志是省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該雜志是半年刊 ,全年訂價¥ 316.00元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