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研究》雜志是一本專注于罕見病領域最新科研進展和臨床診療方法的專業期刊。致力于提供一個國際性的平臺,以促進罕見病相關的基礎科學、轉化醫學和臨床研究成果的交流。其宗旨是增進對罕見病的了解,推動相關領域的科研進展,并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診斷、治療和管理方法。收錄內容:雜志通常包含有關罕見遺傳性疾病、先天性異常、復雜疾病機制、新療法開發、臨床試驗結果、政策和法規框架以及患者管理指南等領域的原創性研究文章、綜述、案例報告和專家觀點。讀者與作者群體:面向全球從事罕見病研究的科學家、醫生、研究人員以及政策制定者。它鼓勵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專業人士投稿,包括但不限于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藥理學、臨床醫學等領域的研究者。
學術貢獻:通過發表高質量的研究論文,該雜志幫助推動了罕見病的診斷技術發展,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并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出版信息:雜志通常以季刊形式發行,采用同行評審制度來確保發表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罕見病研究》雜志是罕見病領域內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生獲取最新科研成果、分享經驗和知識的重要資源。
Ⅰ、來稿應具有先進性、新穎性、科學性、邏輯性、實用性和可讀性,要求資料真實、設計合理、統計分析方法正確、數據可靠、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
Ⅱ、可以推薦2~4名可以評審所投稿件的審稿專家,注明姓名、單位、科室、手機號碼及郵箱地址;可以聲明需要回避的審稿專家,注明單位、科室及姓名。供編輯部參考。
Ⅲ、題名(篇名):題名力求恰當、簡潔、醒目,能反映文章的中心內容,除公知公用者外,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保持一致。
Ⅳ、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近3年的文獻應占30%以上。內部資料、鑒定資料、個人通信、報紙及未公開發表的文章不得作為參考文獻引用。文摘等二、三次文獻盡量不引用。作者需仔細核對所引參考文獻以保證各項內容準確無誤。
Ⅴ、正文中的文獻號碼,請寫于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引用文獻一般不超過20篇。引文必須準確,與原始書刊資料核對無訛誤。
VI、中文摘要一般限在200字以內,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四部分內容;關鍵詞一般3-5個。英文摘要及關鍵詞則與中文的相對應。
VII、圖表每幅圖、表應有簡明的題目,題目需雙語呈現。合理安排表的縱、橫標目,清楚表達數據的含義;表內數據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位數相同。
VIII、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專業醫學名詞為準,尚未審定公布者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制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
IX、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使用授權書,專有使用權歸中華醫學會所有。中華醫學會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盤版、網絡版)和紙版等其他方式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中華醫學會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X、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用1……,二級標題用 1. 1……,余類推。通常不超過四級。
罕見病研究雜志訂閱
發行周期:季刊 全年訂價:¥220.00元
發貨說明:每月15日前付款成功,可以下月發貨。每月15日后訂購,下下個月發貨。發貨之前會短信通知,我們將按照起訂時間為您配送雜志,如需修改起訂時間請聯系客服。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外SOHO東區8號樓,郵編:100022。
該雜志是統計源期刊。收錄在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10-1772/R,國際刊號是:2097-0501。
該雜志是季刊 ,全年訂價¥ 220.00元 ,郵發代號:82-257。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外SOHO東區8號樓,郵編:1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