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論文8篇

時間:2022-06-28 14:53:2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神經內科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神經內科論文

篇1

對護士尤其是年輕的護士進行風險教育,使其對神經內科常見的風險因素有詳細的了解,例如患者墜床、壓瘡、燙傷、跌倒、自殺、文書書寫不當、給藥錯誤等,幫助護士樹立起強烈的風險意識;同時為了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針對我科室患者多功能障礙以及年齡偏大的特點,在病區的相應位置放置“小心燙傷”、“小心滑倒”等標語;對于有壓瘡風險的患者要及時報告、采取積極的預防治療措施;對于有墜床風險的患者,及時使用約束帶或者床欄進行約束;及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對于有抑郁等不良心理的患者要及時疏導,防止出現患者自殺。

2細化績效管理

由護士長每月對護理的工作進行考評,考評內容包括護理技能、護理差錯發生情況、護理文書的書寫規范情況、護理工作實施情況等,按照優、良、中、差對護士進行評分,對于當季評估均為優者,給予一定金額績效獎勵,對于每季度中有一次以上“中”、“差”的護士,則從其績效獎金中扣除一定金額。1.3評價指標科室考核小組每季考核一次,內容包括健康教育、護理安全、文書書寫、基礎護理、特級及一級護理、急救技術考核,考核采取量化評分的方式進行,考核評分每項滿分為一百分,得分越高則表示實施的內容越好;采取我院自制量表在患者出院時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評分,問卷由患者自行填寫,當場回收,滿分一百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滿意。1.4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結果顯示,細節管理模式實施后各項目考核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表1);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為(95.33±3.18)分,對照組為(85.35±4.74)分,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418,P<0.05)。

4討論

篇2

(一)一般資料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XX醫院護理業務查房病歷65份。將65份護理查房病歷中出現的護理診斷進行有針對性的統計,結果表明:幾乎所有病房都存在有護理風險。

(二)影響因素

1、法律意識淡薄

護理人員對安全管理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錯誤認識,缺少法律意識,不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在資料中存在2例,占3.1%

2、環境因素

影響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地面滑、床腳移動和病房扶欄三個方面。病房地面滑是引起病人摔傷的因素之一。在資料中存在9例,占13.8%

3、用藥與設備因素

神經科所用藥物大部分為高滲性,對血管刺激性大,臨床藥物外滲靜脈炎發生率很高。加之藥物配伍、給藥途徑、設備使用不當等方面原因給病人造成不安全后果。在資料中存在15例,占23.1%。

4、人員與技術因素

人員方面因素主要指由于護理人員素質或數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證滿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給病人造成的不安全影響或隱患;技術因素主要指由于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經驗不足或協作能力不強等原因對病人安全構成的威脅。在資料中存在14例,占21.5%。

5、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主要包括:偏癱(如:病人對病床高度不適應時易致墜床);感覺障礙(如:使用熱水袋不當導致燙傷。病人長時間一個臥位,導致皮膚出現壓瘡等);抽搐(如:癲癇病人抽搐發作時,常發生舌咬傷、骨折、墜床等意外);精神異常(如:肢體忽略病人,危險性增加,病人有自傷危險,出現他傷、自傷等。老年癡呆病人出現定向力、記憶力等缺失,稍有疏忽容易走失);呼吸困難(如:進食嗆咳引起食物誤吸,鼻飼不當引起誤吸,牙齒松動脫落導致窒息,痰液黏稠導致氣道受阻);感染(如:機械通氣患者相關性呼吸道感染、氣管切開感染,醫院內泌尿系統感染)。在資料中存在25例,占38.5%

二、安全策略

(一)完善搶救儀器的管理

儀器設備專人管理,做好培訓、考核、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等工作。每班檢查,每周大檢查,原則上不外借。配備一定量的零配件和必要的配置替換設備,以備應急。將儀器報警聲音調至最低,工作人員的動作輕,治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碰到搶救或特殊情況時,拉上床位之間的布簾,減少對患者的干擾和影響。

(二)加強健康教育

增進醫患溝通要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有力配合,需要通過加強健康教育,增進醫患之間的溝通。為此,每月開1-2次的健康教育講座,由責任護士著重講解神經內科的基礎知識,及諸如腦中風等病癥的預防、治療、預后、康復等知識,讓家屬明了患者的檢查治療情況、用藥情況、醫療費用情況、預后及康復情況,使之更好地配合各項治療、護理。在開展健康教育時,應同時將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

(三)加強法律、法規的教育

護理風險與法律法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護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而發生的護理缺陷或糾紛時有發生。因此,應該經常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理》、《醫院護理管理條例》、《護理差錯的分類及評定標準》、《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等與護理風險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從職業道德和法律的高度規范護士的護理行為,聘請法律顧問為護士上法制課,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科內制定相關預案流程,相關規章制度,使護士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及怎樣做。在尊重和維護病人權益的同時,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四)加強感染控制

神經內科病人大多是年老體弱、吞咽困難、感覺障礙、肢體肌力差的病人。首先護理人員要做好入院宣教,入院當天向患者詳細介紹住院環境、住院須知、呼叫系統使用方法。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評估,包括肌力、肌張力、視力、步態及步行時的平衡力,足部有無變形或痛楚等。根據評估所得到的結果進行健康宣教;護士長及時進行健康教育知曉情況的檢查,檢查結果與護士工作考核掛勾。給患者加用床檔保護,指導患者及家屬活動時有人陪同,不穿拖鞋,以免摔傷、墜床等意外發生;使用熱水袋時要指導使用溫度及使用方法,以免燙傷;長期臥床要經常變換,以防出現壓瘡及墜積性肺炎;鼻飼時要將床頭抬高,并保持床頭抬高,鼻飼后30min盡量不給患者翻身,以防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總之,掌握各種危險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病人安全的威脅。進入病區的所有人員戴口罩、戴鞋套,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限制探視時間和人員進入。嚴格掌握侵入性診療手段的運用指征,加強各種導管的護理。合理應用抗生素,減少不合理的聯合用藥,從而延緩細菌產生耐藥,提高臨床治愈率。做好環境的消毒,加強空氣的清潔和消毒。患者轉出后做好終末消毒,使用后的儀器、設備和各種管道應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篇3

1.一般資料

2013年1到2014年5月之間在我院神經內科見習的82名學生,其中男生32位,女生50位,學生年齡分布在20歲到24歲之間,平均年齡(22.24±1.3)歲,所有學生見習前平均成績在60-100分之間,平均分(81.24±8.3)。將兩組見習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見習前成績狀況等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2.方法

對照組41位實習生實施傳統一般帶教方法,實驗組具體方法為由帶教老師講解關于神經內科的書本知識,并在課上傳授臨床經驗以及臨床示教操作為主。對照組41位實習生實施循證護理帶教,實驗組教學過程具體過程如下:

(1)成立循證指導小組,由經驗豐富或者經過培訓的護士長或者責任護師組成。首先,對41位實驗組學生進行神內科常見疾病的課程指導教育,對神內科流行病理論知識指導,為學生耐心講解常用的臨床知識。讓學生對神經患者的病史、臨床特征、檢查結果進行仔細分析,指出患者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靠的解決方案。

(2)指導學生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對循證醫學資源數據庫進行介紹、學習文獻的評價方法以及指導學生分析循證醫學的結論等。包括EBM研究效果如何,對患者的影響,結果正確與否,力求為EBM問題的提出提供科學依據,力求為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及時必要的改革。(3)針對患者情況結合臨床知識對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最終決策。并且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指導學生加強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溝通,對患者出現的情形進行全面分析,鍛煉學生分析患者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全面培養見習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實驗產生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在檢驗水準α=0.05的情況下分析兩種帶教方式下兩組學生的成績,如果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種帶教方案差異顯著。

4.指標

對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臨床疾病診斷能力進行評定。理論成績采用筆試方式,滿分為100分,臨床疾病診斷能力的評分由循證指導小組進行,滿分為100分。

二、結果

對兩組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發現采用EBM帶教的實驗組41位見習生,理論知識平均成績為(95.42±8.14),相比之下,采用傳統帶教的對照組僅為(84.78±10.47);臨床疾病診斷考核中,實驗組的平均成績為(94.48±7.97),對照組僅為(78.45±11.54)。不難發現,實驗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在理論知識和臨床疾病診斷考核中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篇4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神經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治的78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康復組,每組39例。康復組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齡(62±6)歲。39例患者中腦出血和腦梗死患者人數分別為21例和18例。對照組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6)歲。39例患者中腦出血和腦梗死患者人數分別為20例和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均給予了神經內科疾病的常規護理,康復組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加用了康復護理,采用的具體康復護理方法如下。

1.2.1心理康復護理:大部分腦卒中患者一般表現為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缺損癥狀。面對疾病殘酷的打擊,患者往往受到了極大的心理打擊,因此醫護人員應當保持與患者的良好溝通。醫護人員應當耐心和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幫助他們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并盡可能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目的在于環節他們自身的壓力,鼓勵他們主動配合治療,并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1.2.2運動護理:減少腦卒中患者致殘率的關鍵之一就是知道他們盡早接受功能康復鍛煉,其中肢體鍛煉十分,需要保持被動和肢體功能位置,按關節活動范圍和方向進行被動活動鍛煉。例如指導患者采用側臥位臥躺,這樣一來能夠使癱瘓的關節和肢體承受到足夠的壓力,增加肢體輸入本體的感覺,以實現對肢體緩解的刺激并抑制痙攣。

1.2.3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口腔護理工作,確保他們呼吸道通暢,且能夠及時吸痰。護理過程中還應當密切注意導尿管及尿液顏色的變化。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關于輸液部位也應當注意更換。

1.3療效標準判定:嚴格按照衛生部病科質量控制標準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定:①基本痊愈:表示病殘程度0度,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②顯著進步:病殘程度1~3度,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③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④無效:神經功能缺損減少低于18%。⑤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增加高于18%。經過護理治療后,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定。

1.4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19.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3個月的護理治療后,兩組護理后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患者出現惡化情況1例,無效情況8例,康復組惡化情況0例,無效情況2例。康復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4.8%與76.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篇5

關鍵詞:神經內科;醫院感染;防護對策

醫院感染多發生在高齡、重癥患者。神經內科患者以年齡大、癱瘓多、意識障礙多、病情危重等為特點,成為院內感染的高危人群[1]。因此,探討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特點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為確切了解我院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率和病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本院神經內科2008年收治的所有住院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以分析危險因素,提出防治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神經內科收治的所有出院患者病歷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

1.2方法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按照衛生部下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對醫院感染病歷進行登記,并對相關因素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

2結果

2.1一般情況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院患者2060例,其中男1056例,女1004例,年齡16~86歲。發生醫院感染人數236例次,醫院感染發病率為6.04%。

2.2醫院感染部位

在236例醫院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為最多見,占68.92%;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0.24%;胃腸道和口腔感染分別占9.16%和10.28%;其他部位感染占0.40%。

2.3住院時間與醫院感染的關系

本組患者住院時間4~120d,統計表明,患者住院時間越長,感染機會越多。住院天數≥15d者189例(85.08%)。

2.4年齡與醫院感染關系

年齡16~25歲感染人數為7例(2.54%),25~45歲為16例(6.78%),45~60歲為45例(19.06%),>60歲者158例(66.95%)。

2.5病種與醫院感染的關系

腦出血患者發生醫院感染106例(44.92%),腦梗死患者56例(23.73%),以后依次為顱內感染24例(10.17%),缺血性腦病8例(3.39%),周圍神經病6例(2.54%),其他36例(15.25%)。

2.6侵入性操作與醫院感染

236例醫院感染的患者有156例進行了吸痰或導尿;18例進行了動靜脈置管;有30例進行了氣管切開;有32例安置了呼吸機。

3討論

3.1危險因素分析

本組資料表明醫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為泌尿道、腸道、皮膚及軟組織。與牛桂林等[2]報道相近,均顯示主要感染部位為呼吸道和泌尿道,說明神經內科感染部位有其共性。主要原因是高血壓、腦出血伴神志昏迷者這類患者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或消失,痰、嘔吐物等不易排出,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如吸痰的反復實施使黏膜損傷。這種整體和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3]。

研究顯示院內感染發生率與住院時間成正比。住院天數≥15d者占85.08%。研究顯示10~30d為感染高發時間段。

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在導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許多因素中,患者的年齡及身體的抵抗力不能忽略。本次調查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發病率差異顯著。其中以60歲以上發病率最高,與老年人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有關。這部分人構成了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控制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時,應把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作為重點。

醫院感染發病率與患者基礎病密切相關。本次調查醫院感染發病率最高的前3種基礎病為腦出血、腦梗死、顱內感染,這些患者大多數病情較重,偏癱、意識障礙,患者多長期臥床,免疫力低下,獲得性醫院感染的危險性大。此外年齡越大病死率越高,表明基礎病合并感染對老年患者生命構成極大威脅。

侵入性操作是引發院內感染的重要因素。氣管插管直接破壞了會厭部正常防御屏障,削弱咳嗽反射和纖毛運動,造成了清出呼吸道分泌物無效,使感染機會增多。留置尿管損傷尿路黏膜,留置胃管為胃內細菌定植咽部提供良好的通道,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機會。提示醫護人員應嚴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適應證,嚴格按程序正規操作,以控制感染,降低醫院感染率。

3.2預防及控制措施

3.2.1減少宿主的自身危險性

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齡、糖尿病病史、慢性肺病史、腦卒中史、起病時意識障礙、腦出血的量及部位等,這些因素雖不可干預,但如積極控制血糖、盡早清除血腫,恢復患者意識,對減少感染的發生將起重要作用。

3.2.2調整醫源性因素

如醫療操作、治療方法及用藥情況,根據病情盡量少用或不用。醫護人員接觸每位患者及操作前后要進行手的清潔、消毒,防止各種醫源性感染。進行侵入性操作要嚴格規范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技術,定期對吸氧、吸痰等裝置消毒,對留置尿管者每天用含有效碘1000mg/L碘伏溶液清洗尿道口2~3次,保持會清潔。對那些意識障礙重、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易吸除的患者,應盡快做氣管切開,利于分泌物的消除。留置導尿應保持密閉系統,每天更換無菌引流袋。

3.2.3加強基礎護理

對清醒患者鼓勵其有效咳嗽和排痰,對意識障礙或危重患者要取正確臥位協助排痰防止誤吸,同時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病房內每日通風2~4次,每次30~60min,室內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應定期對病房內空氣、物體表面進行細菌監測等。超級秘書網

3.2.4合理使用抗生素

盲目大劑量使用抗生素,容易干擾人體的正常菌群,導致患者易感染性增高。有研究得出結論應對重要的抗生素保護性使用,如果濫用將對感染的治療造成極大的困難,并嚴重影響原發病的治療效果[4]。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是醫院感染的高度易感人群。神經內科應列為醫院感染管理科重點監控部門。針對醫院感染的各種危險因素,醫院要采取醫院感染監控措施,醫護人員要有較強的感染意識,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去除易感染因素,盡量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王茂林,王改珍.基層綜合醫院醫院感染調查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7,16(11):10951096,1102.

[2]牛桂林,彭元娥,付國惠.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調查分析[J].河南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1,4(5):3132.

篇6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內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140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72例)和對照組(68例)。觀察組中男42例,女30例,年齡52~77歲,平均年齡(65.5±5.5)歲;其中36例為腦梗死,19例為腦出血,15例為癲癇,2例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對照組中男41例,女27例,年齡54~75歲,平均年齡(65.7±5.3)歲。其中33例為腦梗死,17例為腦出血,13例為癲癇,4例為帕金森癥,1例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針對患者情況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護理風險管理:①護理人員管理:神經內科患者多為重癥,病情波動大,在護理過程需對護理人員強調潛在危險因素的準確分析與識別,進而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防護。另外讓護理人員認識到工作態度與狀態的重要性,高效處理日常護理工作。②患者風險管理:a.生活護理:集中放置易碎易燃物品并貼上警示標簽,病床旁設立安全護欄,每天定時檢查病房及走廊地面濕度與清潔度,避免出現跌倒問題。b.用藥護理:由專人看護藥物,患者輸液時密切留意,防止出現外滲意外。升壓藥物的使用需觀察不良反應,以免引發意外事故,使用藥物前反復確認名稱及有效日期。c.疾病護理:密切留意患者呼吸情況及神色變化并予以記錄,根據患者病情預備吸痰器及呼吸機等物品,預防并發癥的出現。定期檢修醫療設備,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減少醫療糾紛。記錄兩組護理期間風險事件發生率,包括給藥事故、摔傷、財務遺失、意外刺傷、輸液反應等。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期間風險事件發生率為4.2%(3/72),顯著低于對照組26.5%(18/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護理風險指護理過程患者受到直接或間接危險因素影響而受到傷害或死亡的可能性。近年來,隨著社會法制的不斷健全及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醫院護理風險所引發的醫療糾紛率正在不斷升高。神經內科具有高齡、病情危、急、重且變化快等特點,因此存在風險更多,護理風險可能發生在護理操作、搶救、配合各環節中,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嚴重后果。本次研究觀察組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神經內科患者護理工作中,結果顯示,患者給藥事故、財務遺失等風險事件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均降低,提示護理風險管理的應用對于減少醫療糾紛具有積極意義。原因在于風險管理為預測性護理模式,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識別、評估醫療風險通過護理措施予以預防,針對性與預防性較高,可有效消除護理工作中存在風險因素,降低醫療風險。也有類似臨床研究證實,壓瘡風險管理在神經內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可顯著降低壓瘡發生率,效果滿意,與本次研究所的結論基本一致。

4結語

篇7

關鍵詞:  神經內科;護理;問題;對策

        神經內科是臨床醫學的一個分支,主要內容就是研究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因、癥狀、診斷、治療及預防措施。 進入神經內科的患者其病情往往較重,有的甚至意識模糊或存在意識障礙,容易在住院期間出現很多的并發癥。因此,對這樣的患者做好安全預防工作,是提高醫療衛生整體服務質量、避免發生醫療事故糾紛的主要手段。本文針對目前醫院中護理安全問題提出了一些作者自身的認知,并相應的提出了一些有關防范措施的建議,希望以此能夠真正做到保證患者的權益。

        1 對現階段神經內科護理安全問題的分析

        1.1  對于現在很多醫院的神經內科來說,安全設施不完善,導致了很多的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肢體癱瘓,行動非常不方便。如果我們能夠在醫院的病區里安裝上一套完整的安全設施,那么出現摔傷、墜床、滑倒這些意外情況的概率就會大幅度的減少。

        1.2  現階段很多醫院的管理者對法律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方面的意識也比較淡薄,患者更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護理人員做的都是簡單的日常功能護理工作,對住院的患者進行治療護理時,沒有盡到相應的告知義務,忽視了患者的知情權這一基本權利,對患者住院期間的病情隱私等問題也不注意保護,隨意談論患者的病情,不能堅守住自己的原則,只是簡單機械的執行醫生口頭醫囑,一旦出現護理方面問題,護士不懂得保存相應的證據,導致在很多醫患糾紛中舉證倒置不力,為醫院的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1.3  醫院中的各種制度落實不到位、對操作流程簡單化。現階段很多醫院的護士為了自己方便,對操作流程進行簡化,工作態度也不夠認真,規章制度遵守上也缺乏自覺意識,未能按規范化操作,造成很多的不良后果,最終導致一些患者對我們工作的不信任。還有一部分護理人員不重視學習,單獨工作時較難勝任,這都是導致護理過程中醫患糾紛的隱患所在。

        1.4 現階段很多醫院的護理工作中,醫務工作者和病人溝通環節上都十分欠缺。據我們的臨床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很多醫院的醫療糾紛,尤其是護患糾紛都與服務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在這些服務欠缺方面的糾紛中,溝通不足最終引發事故的比重又占到了第一位。

        1.5  現階段醫院中對病人的護理記錄不詳細,坦白的說,我們的醫務工作者工作確實不輕松,為患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是對記錄工作忽視了,最后病人對很多工作存在疑問。醫療護理上的事情大部分都會牽連到法律等方面的事項,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最有效力的法庭舉證就是我們對病人的病情治療記錄。

        1.6  醫院當中的醫務工作者數量不足,現代社會人們的醫療衛生意識增強,患者的護理需求量與日俱增,造成護士短缺的現象。醫務工作者的數量和患者不成比例,以至很多醫院當中的護理工作者都在超負荷工作,這最終就造成醫務工作者不能及時解決患者的問題,滿足不了患者的要求;另一方面長期如此,護士的身心健康也會受到嚴重傷害。

篇8

【論文摘要】新課標下,語文學科的人文特性受到技術理性和標準的挑戰,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正名迫在眉睫。本文以此為邏輯切入點,探討語文學科的人文精神內化的實施策略。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明確規定,“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語文課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但是在“新課標”下,在新教材使用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將語文工具化,用技術理性和標準來肢解文本之非審美現象又起沉渣。因此,語文學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功能被嚴重扼殺,文本所及之人文世界的審美功能乃至人的“生命世界”微妙、豐富和活力大打折扣。

基于傳統教學觀念與模式、教育方法的長期積淀、現行考試評價與導向機制的種種“泥淖”對語文學科審美功能的沖擊與扼殺;基于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培養“完人”,讓語文學科擔負起“成人”的教育目標,為語文學科 的“人文教化功能”正名已迫在眉睫。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人”。而語文學科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除了發揮工具作用外,更重要的還要擔負起“潤德”、“啟智”、“成人”、“教化”的審美功能。

具體言之,語文學科正是憑借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文本以其獨特的人文魅力和審美空間結構昭示著其審美特性,并實現著其人文價值。

一、語文學科的人文特性

1.真切的主體審美體驗性。語文學科是語言的藝術,同時也應該是抒情的藝術。《課標》和《大綱》對于語文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有明確規定,即“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并“與文本展開對話”。如此說來,語文學科的學習即與文本展開的對話仰仗于品味、感受語言,這就使得語文文本閱讀成為一種體驗式的閱讀,或者就是在語言品味基礎上主體心志的“入乎其內”。

文本是情感符號的結晶。從文本的創作來說,情感易使作者產生創作的沖動,是聯結藝術形象和主體情思的紅線。從文本的接受來說,只有以情動人,使閱讀主體產生情感的共鳴和心靈的震動,才能收到良好的審美體驗效應。例如,在詩歌文本閱讀中,我們應該懂得,詩人追求對應于時代詩情的主體建構,“我”既是時代的代言人又作為主體心態外投的獨特情感范型在文本中得到凸顯。這是一種以主體來洞察萬物和傳遞詩情的方式,主體精神在重建著世界秩序,“自我”的意志和力量浸染著物象,客體為主體所強烈地干預、征服和主宰。因此,郭沫若的《天狗》就是“自我”即主體的理想建構;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表現的內容就是在平靜祥和與祝福表言下主體的矛盾與分裂。

2.豐富的主體審美想象性。語文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限的語言往往承載著無限的閱讀情思,這種審美情思對于文本而言,實際是一種閱讀空白,仰仗于主體審美想象的認同性或求異性參與與填補。在這個意義上,大膽豐富的審美想象就是繆斯展翅高飛的羽翼。主體心理場強烈充沛的情感體驗易于激發思想,引發想象的縱情馳騁;大膽豐富的想象,又有助于開啟情感的閘門,并使之得到形象貼切的表現。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情感體驗是觸發審美想象的原動力,審美想象則是情感體驗的強化劑。

優秀的文本都是真實獨特的審美情感與大膽豐富的審美想象的自然融合體。父親在爬過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富有生活氣息的“背影”需要主體認同性的審美想象參與,并進行富于人本特性的空白填補,明確這就是愛子情深(朱自清《背影》);八九歲的小女孩在漆黑的夜晚挑著小桔燈在山路上伴“我”行走的情景,同樣需要主體的審美想象參與方可領悟出這是成人都難以做到的鎮定、勇敢和樂觀(冰心《小桔燈》)。

3.多采的人本性。文本的寫作與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捕捉、創造過程交織進行。在這個意義上,文本正是作者根據自己的審美理想、審美體驗創造出來的具有審美意味的存在,是作者理性與感性、情思與形象在瞬間猝然結合的產物。因此,文本的閱讀價值需要也只有主體的參與認知才能實現。所以,人本性是語文學科的特性之一。

二、語文學科人文精神內化的實施策略

方法取決于對象的本質規定性。語文學科真切的主體審美體驗性、豐富的主體審美想象性、多采的人本性等特性要求人文精神內化需做到以下幾點:

1.指導學生美讀,突出語文學科的主體審美體驗性。“美讀”是感知語文文本的主要方式,是獲得審美體驗的主要途徑。它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躍出紙面,形成學生的立體思維,多方面地感知教材,從而感受審美對象的美,進而獲得審美體驗。“美讀”,即有表情地朗讀、吟誦課文,讀者如文中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抑揚頓挫,吟詠誦讀,與作者心靈相通,隨著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隨之增進,也自然會領受文章的美感。就如要讀出李白“緣愁似個長”的滿頭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滿江愁、李清照“載不動許多愁”的滿船愁一樣有意蘊、有味道,從而讓學生走進情感藝術的殿堂。

2.指給學生文本閱讀的門徑而不是“填鴨”,突出語文學科的審美想象性。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種賞心悅目的”。這種愉悅感 是一種自由的舒暢的感受或想象。唐代詩人杜牧《讀韓杜集》曾用詩句描述過這種體會:“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他愁苦煩悶之時,吟讀杜甫詩韓愈文,漸感舒暢愉悅,這種感受或想象如那美麗的女麻姑,用那柔嫩小手在癢處搔摸一樣。語文教學中,教師“指一點門徑”,“給一點暗示”,讓學生自力品文,馳騁想象,“自求得之”,“隨時發現一些晶瑩的寶石”,得到美的欣賞,充實自己的經驗,讓學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發展。審美想象性是增加語文教學的吸引力的關鍵之一。

3.文本分析堅持人本理念,體現語文學科多采的人本性。首先,把作品中的人物當人看,而不是某個思想觀念的代碼。比如對《小橘燈》結尾“我們大家也都好了”中“好”的理解,學生將心比心,只能理解成小姑娘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要讓她預言革命勝利后的幸福生活,恐怕有點強人所難。其次,也要把欣賞作品的學生當常人看,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完全投合作者的創作意圖,完全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而應盡量讓他們準確把握文本的思想內涵,獲得個性化的感受和體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響了一個時代的人,我們很容易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熱血青年身上找到保爾的影子。新課程強調在平等、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讓學生自覺地受到優秀文學作品的感化和提升,決不是一廂情愿地把他人的觀點強加給學生,造成學生心理上的逆反和背叛,從而影響整個漢語在學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再次,要把文學作品當作滿含著人性的精神產品,而不是完全理性化的觀念體系。文學欣賞的著眼點應該是人之為人的本性,決不可引導學生用政治、歷史、哲學,甚至實用(比如完全從考試的需要出發,肢解作品)的態度來對待文學,動不動劃分人物的階級成分,界定事件的政治性質,在人物的慣常行為中“提煉”哲理,而應該多發掘作品中的鮮活的人性,用以感染學生,熏陶品格,豐滿人性,達到“立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3]龍協濤.文學閱讀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45-48.

[4]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78-90.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日本一本精品中文字幕视频 | 久久人精品婷婷香蕉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亚洲s图欧美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