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數據中心方案8篇

時間:2022-08-11 19:28:0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云數據中心方案,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云數據中心方案

篇1

云計算技術蓬勃發展,成為全球熱點話題和投資熱點,云計算高能效、高靈活、低成本、低功耗等優勢得到眾多企業的重視和青睞,能助力企業發展,實現業務創新。在此背景下,華為在本次GITEX展上特別展示了領先的云計算技術以及在各行業的應用案例。重點展出的產品包括華為最新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同時,也將推出基于Smart Matrix架構的最新HVS高端存儲系統。

針對本次參展,華為中東區企業業務部副總裁董武表示:“GITEX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全面展示最新產品和解決方案,讓我們有機會與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客戶分享最佳實踐,進一步鞏固與合作伙伴及客戶之間的緊密關系。為此,我們將在展會中舉辦并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與合作伙伴和客戶深入交流。”

華為公司將在 GITEX上向中東客戶介紹其CloudEngine系列交換機產品。CloudEngine 12800系列核心交換機是業界性能最高的下一代數據中心交換機,整機最大支持48Tbps交換容量,三倍于業界水平;支持每槽位2Tbps的帶寬(可平滑升級至4Tbps),為業界水平的四倍。CloudEngine 12800系列核心交換機和CloudEngine 5800/6800系列柜頂式交換機支持高密度的100GE、40GE、10GE和GE接口,并全面支持網絡虛擬化,支持計算、存儲、網絡的融合等特性,可滿足未來10年4代服務器發展對網絡的訴求,幫助客戶構筑長期穩定的數據中心網絡基礎架構。

不僅如此,華為還將在GITEX這樣一個大平臺上展示華為企業網絡產品的綜合實力,包括擁有21us業界最低跨框時延的S9700 T比特核心路由交換機、業界首款企業級802.11ac標準的WLAN AP樣機、擁有領先業界2倍性能的AR G3企業路由器、NE系列高端業務路由器NE40E和面向全球推出的企業中端路由器新品NE20E—S,同時還有在傳送網和接入網的優勢產品,包括支持最大5個站點多方向數據匯聚傳輸的微波產品RTN950、將OTN技術擴展到城域接入層的Mini OTN系統OSN 1800、具備分組特性的Hybrid MSTP產品OSN 550、超過11年商用經驗的xPON解決方案產品SmartAX MA5616等。

10月17日下午,華為將參加主辦方舉辦的云論壇。客戶將與來賓分享近期部署的虛擬桌面云解決方案如何改變阿聯酋大學的運作。華為也將和與會者共同探討云計算給行業帶來的改變,以及如何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發揮作用。(黃哲)

技壓群雄

技嘉新一代A85X系列主板

10月16日,技嘉科技于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大宴會廳召開“極致超頻,技壓群雄”A85X系列主板會,與AMD共同掀起了第二代APU平臺的神秘面紗。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技嘉A85X系列主板,點燃了與會者的無限激情。

在會場上,巨大的技嘉產品歷程回顧和隨處可見藍色的熒光表盤給與會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過去十數年里,技嘉為用戶帶來許多令人激動的產品,而在這一天,技嘉新的產品又將于這里起航。

會伊始,技嘉科技主板事業群中國區副總經理羅經翔先生和AMD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鄧元鋆先生共同啟動了象征著技嘉A85X系列主板極致性能的引擎。

在一陣強烈的引擎聲中,在大廳正前方的屏幕上,呈現出一個藍色的熒光表。伴隨著引擎聲,盤上指針不斷沖擊著更高的頻率,象征著技嘉A85X系列主板出色的超頻能力。

隨后一組游戲和應用的快切畫面,向眾人展示了技嘉A85X系列主板將帶來的極速體驗。

當快切畫面結束,引擎聲絕塵而去,“極致超頻,技壓群雄”的主題和技嘉A85X系列產品呈現在眾人面前。

這次會新的技嘉F2A85X—UP4主板基于超耐久五代技術,在前代超耐久技術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加強,不僅有2倍銅PCB、防潮纖維電路板、每個USB接口單保險芯片保護、3D UEFI圖形化DualBIOS等經典設計,更帶來了強勁的Ultra Power供電設計,由超能高效供電芯片、超性能鐵素體電感、超低ESR固態電容等用料組成,這一設計在業內可謂大放異彩,曾榮獲國外著名媒體Tom’s hardware最佳獎項。

會的抽獎環節也是扣人心弦,來自現場的7位媒體朋友都拿到了豐富的獎品。

對主板,很多用戶最為關心的是它的超頻性能,它標志著一款主板的品質。擁有超耐久五代技術的技嘉F2A85X—UP4主板在超頻性能上自然極為出眾。

在會的現場,余孟遙、HiCookie兩位超頻高手共同上演了超頻表演。在媒體的注視下,兩人將技嘉F2A85X—UP4主板超出了接近世界紀錄的7.14GHz,另外還取得了3Dmark Vantage P10117分的新紀錄,引起陣陣驚嘆。

本次會上,極速的主題給用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預見,在未來技嘉科技的A85X系列主板,將會為AMD第二代APU平臺帶來更多的市場活力。

(于曉煜)

希捷擴展其業界最廣泛的企業級產品組合

希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推出三款全新的企業級硬盤,這些產品將會專為傳統的數據中心以及新興的云基礎設施而優化。

希捷企業價值硬盤非常適用于云端海量數據存儲,它通過低功率的配置提供高達3TB的存儲容量,可經濟有效地存儲不斷增長的非結構化數據,這樣的數據一般都存儲在云端。公司同時還推出的兩款下一代高可靠性硬盤分別為:希捷企業容量3.5英寸硬盤,它可提供業界最為廣泛的安全數據存儲容量(1、2、3和4TB),適合數據中心使用;以及希捷企業性能10K硬盤,它可提供同類最佳的性能和內置的安全性,能夠實現優化的存儲效率和數據保護。

希捷市場營銷副總裁Scott Horn表示:“現在生產存儲系統,無論是為了云應用還是為了企業數據中心,都必須通過盡可能小的物理尺寸提供盡可能大的容量,將運行成本降到最低,同時保證長期的可擴展性。我們全新的企業硬盤產品符合這種要求,不僅提供最高的容量功率比,而且能夠保證一致的性能和較高的可靠性,非常適用于各種數據中心環境。”

(于曉煜)

2012金鉆獎評選啟動

將舉辦網易金融論壇

金秋十月,網易財經在延續以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再度啟動2012年網易金鉆獎評選盛典。金鉆獎是網易財經傾力打造的金融企業年度評選活動,通過專家顧問團評審和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年度最具商業價值的金融品牌,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今年評選的網絡投票環節于10月15日正式啟動,于11月15日截止。與此同時,專家顧問團評審同時展開,最終以網絡投票(60%權重)和專家意見(40%權重)相結合的方式確定獲獎企業,并于11月20日揭曉最終結果。

篇2

【關鍵詞】 虛擬化 云計算 數據中心 資源池

一、高職院校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需求分析

高職院校近幾年來得到了迅猛發展,特別是自2006年國家支持建設100所示范高職院校以來,高職院校在校園信息化建設、IT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大大改善了IT相關專業和課程教學校內實訓條件,符合高職教育對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所需實訓條件建設的要求,為“工學結合”、“做教學”等教學組織與實施創造了良好的實訓環境,也提高了校園網絡服務教學管理的效益,但在傳統的信息中心建設與管理、IT實訓室建設與維護過程中大都遇到以下問題:

(1)幾乎每年都要進行硬件采購、軟件升級,做計劃、招投標和建設周期較長,而且不斷擴容的軟硬件設施給學校增加了投資成本,并給網管人員帶來越來越大的管理困難。

(2)服務器利用率低、運維成本高,多數服務器業務單一,系統維護、升級和擴容等都會帶來業務暫停等問題。

(3)服務器間的兼容性差,原有系統遷移到新平臺上,就會帶來新老系統兼容等問題。

(4)存儲設備數量多、架構不統一。學校大量各類資源分布存儲在不同的存儲網絡上,既不利于業務管理、又存在信息共享困難等問題。

(5)信息中心大量IT資源對各二級部門的貢獻不夠,不能夠發揮資源效益,以減少二級學院IT投資特別是計算機類機房的重復投資問題。

能否設計一種新的技術架構和運行管理平臺來克服以上問題?

有,那就是構建基于虛擬化技術的云計算平臺,建設一個集成統一的信息化服務數據中心[1],將學校有限的IT軟硬件資源,通過虛擬化技術,構建成“無限”應用的各種資源池,利用云計算提供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 和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架構即服務)三種服務模式,實現對客戶“按需分配”,滿足對學校IT資源的各種應用。

但由于云計算平臺建設投入較大,技術與管理復雜,是目前制約高職院校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的一個主要原因。根據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可以按照私有云和共有云相結合的設計方案,采用SaaS 和PaaS服務模式為校內師生云客戶端提供上課和實訓所需的軟件與工具在線服務,各二級學院或部門不再需要單獨采購大量本地存儲磁盤和預裝教學需要的種類繁多的平臺系統軟件和開發工具,更不用擔心服務器硬件擴展、軟件升級等維護問題,計算機機房中上課所需要的課程資源、軟件工具等均可存儲在云計算數據中心,機房中的電腦和師生的移動設備如云終端設備、筆記本電腦等不再需要單獨安裝大量的軟件資源,數據中心統一配備云服務專業技術團隊負責維護和管理系統運行,這無疑會大大節省的學校在信息化機房建設的資金和時間投入,也大大提高了學校IT資源的整體效益。

二、云計算三種服務模式在數據中心建設中應用分析

目前,云計算服務模式由如下三種架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選擇一種或多種服務模式,這里根據高職院校數據中心建設與師生需求特點簡要分析這三種云計算服務模式的應用區別。

2.1 SaaS模式

SaaS的技術特點是:云數據中心根據云客戶端的軟件應用申請下發相應的軟件系統和軟件工具,對使用者來說,節省了在本地網絡購置服務器硬件和軟件以及應用授權上的開支,也無需單獨安裝工具和軟件;而對云數據中心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客戶應用請求而已,無需額外增加投資,只需下發一個服務即可。

譬如,學校計算機實訓機房,可以根據課程所需要的軟件環境,隨時向云數據中心在線動態申請相應的軟件,數據中心通過虛擬化桌面,給師生終端批量下發上課需要的教學與實訓軟件即可,完成教學和實訓任務后可以隨時釋放這些應用,這無疑會大大減少二級部門在實訓機房上的投資,也減輕了機房管理團隊的工作壓力。

2.2 PaaS模式

PaaS模式依賴于在云數據中心構建的一套完整的虛擬化平臺為客戶提供所需要的開發工具如Apache、MySQL、JBoss Application Server以及應用程序開發庫和接口等資源,云客戶端可以在線設計、創建、開發、部署以及管理自己的應用,但無需要管理這些平臺運行環境。譬如,學校師生可以充分利用PaaS服務模式,無需搭建和管理自己的軟件開發環境,只需在線申請使用云數據中心提供的多樣性開發平臺即可,這為師生從事軟件開發以及項目研究提供了靈活豐富的資源平臺。

2.3 IaaS模式

IaaS是以提供網絡基礎設施如CPU、內存、網絡以及存儲等IT資源作為服務形式,云用戶可以向云數據中心申請這些軟硬件資源,構建屬于自己的虛擬運行平臺,用戶可以在該平臺上部署運行自己的應用軟件,并能夠控制屬于自己租約的IT資源。譬如,學校可以針對某些課程構建專門的實訓室,通過申請IaaS,二級學院可以擁有自助式服務模式,在該平臺上通過云計算中心提供的基礎設施,構建一套適合上課和實訓的虛擬實訓室,既能夠滿足正常上課和實訓需要,又能提供師生軟件項目研發等需要。

三、虛擬化技術在數據中心建設中的應用分析

虛擬化,就是通過虛擬化軟件在一臺計算機或服務器物理主機上虛擬出多臺可以同時運行多種操作系統的邏輯主機,如圖1所示,每臺虛擬的邏輯主機上的應用系統可以相互獨立地運行。虛擬化技術實現了對IT軟硬件資源的動態按需分配、靈活規劃調度、虛擬機間資源共享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對IT資源利用效率[2]。

在學校云計算數據中心部署虛擬化,可實現對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等資源的利用、減少軟硬件采購資金的重復投入、節省機房空間、提高設備集成性、減少能耗、降低管理成本、縮短建設周期等。利用虛擬化技術,將一組物理硬件資源組織成為邏輯上的資源池(Resurce Pool),并通過管理平臺,實現動態、均衡分配資源池中資源,也可根據業務需求和業務重要程度預設服務策略,通過監控資源池的使用情況,智能地為虛擬機調配資源,從而實現對IT資源的有效、高效利用和管理。

四、基于虛擬化技術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方案

學校在進行云計算數據中心設計時,應拋棄傳統的計算、存儲和網絡架構模式,將計算與交換集成在一個統一的網絡平臺上,實現網絡融合、減少網絡匯聚與接入層的分段,在統一的管理域內,利用數據交換核心,減少I/O適配器、布線及設備,實現交換、存儲與高性能數據計算,并實現對云數據中心軟硬件資源的集中管理。主要建設模塊包括:

4.1云計算基礎架構

云計算基礎架構是利用虛擬化技術,對服務器資源、存儲與災備系統、網絡設施等進行有機整合,形成虛擬化計算資源池、存儲資源池、網絡資源池等共享資源平臺,對云客戶端實現需支付服務、自動分發部署,并具備容災熱備、異構遷移等功能。

4.2云計算運營行管理平臺

云計算數據中心由大量的物理與虛擬化IT資源,為了保障整體系統的正常運行,必須構建一套對這些IT資源進行統一運行監控、資源調度、服務支付、故障處理、計費記賬、性能優化、配置修改、安全策略等管理平臺,使日常運維、管理、控制等更加科學、有效和及時。

圖2是學校云計算數據中心網絡架構拓撲[2]圖。

1、虛擬化基礎架構設計

(1)虛擬化計算資源池設計

計算虛擬化即服務器虛擬化,是通過虛擬化操作系統來實現的。在服務器節點或服務器資源池上,安裝虛擬軟件系統如vSphere,對宿主服務器的CPU、內存、網卡以及I/O等進行虛擬化處理,安裝多個可運行不同操作系統的邏輯服務器(如圖3所示),并根據業務劃分安裝相應的應用軟件和工具,如此,一臺物理服務器就似乎變成了多臺服務器在運行,從而大大提高了計算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采購和建設成本,增強了系統的配置靈活性和可用性。

設計要點:

1)企業級刀片服務器控制箱,配備冗余電源、風扇和機箱管理模塊,內置FCoE交換機,配置足夠的內部10Gb服務器端口和萬兆SFP+模塊。

2)物理服務器配置足夠的CPU和內存,支持虛擬化集群,以保障虛擬化平臺的構建。

3)多路虛擬CPU(vSMP),以快速部署批量并發云端用戶的服務請求。

4)在線添加虛擬CPU(vCPU), 虛擬內存(vMemory)和虛擬磁盤(vDisk),保證系統無間斷運行。

5)支持在線虛擬機間、虛擬機與物理機間業務遷移,實現對業務動態調控、負載均衡處理。

6)支持Window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統,并兼容VMWare、Hyper-V、RHEL-KVM以及華為等業界主流虛擬化運行管理平臺

(2)存儲資源池設計

存儲資源池是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提供云端信息服務、數據存儲與管理、數據共享與檢索以及數據災備的重要平臺。采用光纖存儲系統SAN架構,配置冗余高速背板帶寬的光纖交換機,滿足不同云計算用戶的訪問。設計要點:

1)具有高速緩存的SAS磁盤陣列控制器,支持多種RAID方式,具有在線動態調整LUN的容量、在線修改RAID級別等功能。

2)支持FC、NAS、iSCSI應用以及配置10Gb/s FCoE、8Gb/s FC光纖通道等端口。

3)支持固態硬盤(SSD)、高速硬盤(比如15000轉)、高容量SATA硬盤

4)實現數據在不同LUN之間的動態、在線無中斷數據遷移

5)具備定期增量備份(Incremental Backup)、全量備份(Full Backup)和差異備份(Differential Backup)等備份方式。

6)基本的硬件冗余,如緩存、處理器、適配器卡、電源及風扇等。

(3)桌面虛擬化設計

桌面虛擬化[4]是云客戶端共享云數據中心資源的重要應用平臺,是云數據中心根據用戶業務需要,對大批量并發用戶動態、統一或個性化下發桌面應用的手段,包括桌面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等應用,減少客戶端預裝系統,使用戶云端設備成為瘦客戶端(Thin Client),網管人員可以通過專業化管理工具如VMware vCenter實現對云平臺上的客戶端集中管理。設計要點包括:

1)可按用戶不同業務,將一朵“大云”切分成多個邏輯“子云”,各“子云”在資源申請與分配、生成與交付等管理流程,可獨立于上層“大云”系統門戶,以增強服務支付的靈活性。

2)虛擬桌面系統能夠支持多種前端協議,如HP RGS、PCOIP、RDP等。

3)支持內置企業級數據庫功能,虛擬桌面無需再購買第三方的數據庫管理系統

4)能夠快速分發應用程序,并可以運行在PC、移動終端、云終端等不同操作系統平臺上,能夠轉換成EXE或MSI格式,方便用戶個性化應用和分發(如計算機機房內部)。

2、 統一交換網絡設計

隨著10GB以太網應用的普及,基于FCoE和無損10GB以太網技術已經在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中被采用,為實現將SAN存儲數據流、計算數據流和普通交換數據流整合到一個統一網絡交換平臺提供了較充裕的帶寬,既降低了網絡建設的復雜度與投資,又能滿足大量云客戶端對高帶寬、低延遲、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核心交換機和存儲交換機SAN應配置足夠的10GB網絡端口,用于與計算資源池中的服務器、存儲資源池中控制器、連接,并具備跨機箱10GB智能堆疊、支持FCoE協議等。

3、統一管理系統設計

虛擬化數據中心IT資源龐大,為了便于資源管理、動態調配,需要一套功能強大的云管理工具平臺,實現對數據中心的計算資源池、網絡資源池、存儲資源池的統一管理、優化和協調,并具備虛擬桌面分發、資源運行監控、安全策略配置及資源優化等功能,從而提高對云計算數據中心運行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4、 安全策略

傳統安全措施仍需要在云計算中心進行強化,包括防火墻安全策略、入侵防御系統IPS、VPN隧道技術、防病毒軟件、數據災備、接入認證等措施,保障前端網絡的接入安全。但在虛擬化運行平臺上,由于大量虛擬化系統的應用以及大量云端用戶開放性地接入數據中心,這就對網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數據中心安全方案可以選擇基于虛擬化技術平臺的深度安全管理軟件,如趨勢科技的Deep Security、VMware的VMware vShield等,保障后端虛擬化系統和各種資源池的運行安全。

五、結語

以往校園數據中心建設、業務擴展等都需要重新進行大量軟硬件的采購預算,即使是一個業務量也要走一遍從申報計劃、制定標書、招投標、采購等一系列建設流程,大量這類“單個業務”占據了不少軟硬件資源,利用率低下,運行成本和管理成本高。

因此,采用虛擬化和云計算技術,只需在原有系統上添加一套虛擬計算和服務即可。譬如,過去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時間等規劃建設計算機實訓室或升級原有計算機實訓室的運行平臺,如今,利用云計算數據中心,采用SaaS或PaaS模式,二級學院隨時可以構建教學實訓環境,并且隨時得到最新應用系統,讓各二級學院計算機相關實訓室由“有型”變得“無型”、由固定變成可移動。

參 考 文 獻

[1]孟凡立 徐明 張慰.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數據中心設計與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12(3)99-103

[2]李丹 陳貴海 任豐原 蔣長林 徐明偉.數據中心網絡的研究進展與趨勢[J].計算機學報.2014(2) 259-274

篇3

中興通訊結合30多年的電信行業經驗,闡述了對于運營商ICT融合的深刻理解,認為在云網融合時代,VDC將成為全球主流運營商轉型的必然選擇,是未來網絡架構的核心,是ICT業務的核心載體與容器。

展示三大場景

針對電信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變革與機遇,中興通訊展示了VDC云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三個典型應用場景。

第一個場景展示了NFV云解決方案,云計算、大數據、SDN/NFV推動全球運營商開始新一輪的網絡架構重構。

中興通訊VDC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以數據中心為核心,構建邊際NFV云、區域NFV云以及中心NFV云三級化架構,業務及功能實現云化并集中部署至不同層面的數據中心。

通過中興通訊VDC NFV云,運營商可以實現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加快部署速度,大幅縮短新業務的上線周期,更好地提升用戶滿意度;另一方面,VDC NFV云可實現分層的設施管理和網絡維護,進行動態的資源調度和設備節能,大幅降低網絡建設和維護成本。

中興通訊NFV云解決方案具有高性能、電信級可靠性、按需部署和易管理等優勢,目前在全球市場已廣泛應用。

第二個場景展示了中興通訊VDC助力運營商構建IT云解決方案,重構運營商網絡架構。

IT云帶動運營商內部體制和運營模式的變革,支撐自身業務的云化,提升運營商云服務能力,全網資源實現池化、彈性。VDC IT云解決方案提供統一門戶,統一管理,各級數據中心部署一套完整的資源池管理平臺,實現對各級數據中心的計算、網絡、存儲、安全等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提供計算服務、存儲服務、網絡服務、備份服務、容災服務、云監控等服務,服務生命周期統一建模、部署、監控、回收。

VDC IT云解決方案幫助運營商構建多活數據中心,各級數據中心高效資源協同、規避能力不平衡的問題,并保障數據中心發生災難時,自動切換到其他數據中心,保障業務高可用性。中興通訊VDC 云平臺不僅提供了IAAS能力,還具有自動部署、負載均衡、彈性伸縮、主備雙機、業務自愈、業務監控等PAAS功能,幫助運營商實現類似互聯網灰度等創新的模式和架構,進行業務快速創新試點。

第三個場景展示了運營商在能力開放過程中面臨的機遇,VDC成為運營商拓展政企轉售市場的核心載體和容器。

運營商具有豐富的網絡能力、業務能力、云資源,但缺乏將能力整合并下沉到企業的平臺載體。而同時政企客戶則應用龐雜,IT資產建設成本高,運維成本高,安全風險高,難以獲取到運營商能力的支撐。中興通訊VDC結合uSmartPOD構建的混合云解決方案,正是解決這種困境的橋梁。

運營商通過VDC云平臺抽象出能力集,網絡切片化、能力開放切片化、應用APP化,并利用模板快速構建云服務,提供云主機、云存儲、云桌面、云會議、企業協同辦公、大數據等應用。

uSmartPOD是軟硬件一體的智能化云平臺,加電即用,一鍵部署,并提供強大的功能組件和豐富的業務種類,幫助政企客戶快速構建私有云,解決有線、無線網絡接入,VoIP、網絡接入安全等難題,并與運營商VDC資源池無縫融合,構建混合云架構,實現數據私有化,軟件、硬件、數據剝離,企業資源控制自主化,企業輕資產運作。

VDC和uSmartPOD通過豐富的應用,幫助運營商積極拓展政企市場,助力運營商網絡深入企業內部,控制網絡入口,通過建設混合云將ICT能力延伸到企業內部,實現能力、應用、數據在公有云、私有云之間的合理部署,通過資源共享、合作創新、產業聯盟等多種形式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環境。

支撐ICT融合

中興通訊VDC解決方案基于OpenStack開放架構,在業務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彈性、資源高效率等方面進行企業級優化,支持簡單易用的業務定義模板,可以提供業務模板發放,并可以在多個數據中心中快速自動部署,實現業務快速上線。

VDC解決方案支持多數據中心統一管理,提供一致性體驗,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環境,支持異構虛擬化環境,大幅提高管理效率。

通過動態調度、自動伸縮、按需分配實現業務高彈性,VDC解決方案為運營商提供集中的、彈性伸縮的、高可靠性的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服務,并通過自動實施DRS策略,自動替換失效的實例,實現業務自愈,助力運營商實現自動化運維,自動優化系統架構。

篇4

數據中心的變革

傳統數據中心的關鍵點是性能、安全性以及業務連續性。然而,隨著企業應用的多元化,以及在數據中心內,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數量的不斷增長,一系列新問題不斷出現:能源價格日益攀升,成本危機凸顯;各應用系統建設相對獨立,從基礎設施的角度看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孤島”;數據中心資源配置和部署過程過多采用人工方式,沒有相應的智能平臺支持,繁重的重復性工作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缺乏自動服務能力;IT設備數量的持續增加導致數據中心可靠性降低。目前,企業在對應用整合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的同時,對數據中心資源的智能化整合需求也越來越急迫。

面對這一現實需求,云計算被視為極佳的解決方案。云計算的核心思想,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一體化的管控平臺和運營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對企業來說,云計算可幫助企業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降低管理和運營成本。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日益重視云計算,并將云計算積極應用到企業運作中去。顯然,云計算的發展也勢必對當前數據中心的轉型提出新的要求。

在現實中,打造能承載云計算需求的新一代數據中心,滿足更高效、更安全的數據處理需求,成為擺在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如何有效簡化數據中心架構,在一個統一的IT 基礎架構下將服務器、存儲系統和網絡,甚至是供電和冷卻系統都整合為一體化的計算資源?如何使 IT設備成為一種服務,讓計算資源更好地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如何讓基于云計算的數據中心既安全可靠又靈活易用?如何讓新一代數據中心更加綠色節能?

智能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針對在云計算模式下數據中心面臨的諸多挑戰,艾默生網絡能源以前瞻性的視野推出用于數據中心的智能、一體化基礎架構系統之“智能解決方案”(Smart Solutions)。該方案整合了先進技術,通過配置可互操作系統加快實施速度,提高適應性,降低成本,實現更具成本效益的容量、效率和可用性管理。該解決方案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該解決方案具有前衛的設計思路。它將機房動力系統視為整體,從供配電、制冷、智能管理三個角度進行實施,以全面的產品線、豐富的實施經驗為機房帶來了高可用性、高靈活性、高可維護性、高節能性的優勢。這不僅實現了數據中心機房各子系統之間的兼容與配合,降低了未來擴容的難度,更能夠為客戶提供恰如所需的節能措施,從而為企業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進軍云計算領域建造了穩固的基礎設施平臺。

第二,該解決方案具有完善的產品線。它包括SmartMod、SmartAisle、SmartRow以及易睿,可分別應用于不同的場景,解決特定的問題。比如,SmartRow是一種獨特的獨立數據中心基礎架構,整合了電源、制冷、基礎架構管理和滅火系統。通過采用這一架構,數據中心無需進行更多的空間變更就能為IT設備提供更好的支持,從而可以減少約10%的初始資本投入。在數據中心運行過程中,該架構還可以減少30%的能源成本。

篇5

近年來,隨著國家寬帶提速,互聯網+戰略逐漸向各行各業加速滲透,帶來互聯網流量快速增長,拉動對數據中心等互聯網基礎設施需求的增長,加速推動我國IDC行業發展重返快車道。2014年我國市場規模達到372.2億元,增長率超過40%;2015年,隨著地產、金融等行業進一步滲透進入IDC市場,受供需兩端快速增長的影響,2015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市場總規模達到518.6億元,增長率39.3%。

中國IDC圈預測,未來三年整體IDC市場增速將保持在35%以上,到2018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將接近1400億元,增速達到39.6%。同時,據2015年工信部的報告稱:我國擬在2015年建設255個數據中心,但是主要實際使用率主要以小型數據中心為主(總設計服務器規模約728萬臺,但是實際投產服務器約為57萬臺,僅占設計規模的7.8%,其中超大型數據中心投產率1.8%,大型數據中心21%,中小型40%)。順應運營商面向以DC為核心的經營模式的轉型,瑞斯康達創造性推出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該方案旨在為客戶構筑高效、高帶寬、易演進的數據中心網絡,助力運營商更好地擴展業務。

云數據中心SDN交換機解決方案

瑞斯康達可提供兩套解決方案,基于SDN的Overlay解決方案和基于堆疊的傳統解決方案。

SDN Overlay解決方案包括:SDN交換機和控制器兩部分,Controller負責Overlay業務的全局動態部署。方案支持網絡Overlay、主機Overlay和混合Overlay三種組網模型。

網絡Overlay場景解決方案:主要面向對虛擬化平臺無特別傾向的客戶群,比如運營商,所有Overlay設備都是物理交換機,服務器無需支持Overlay,該網絡Overlay組網的服務器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支持虛擬化服務器和物理服務器接入。

主機Overlay場景解決方案:主要面向對虛擬化平臺有強烈傾向和原有物理服務器已經選擇部署了虛擬化服務器,該方案不能接入費虛擬化服務器,因此該方案主要定位是配合VMware、KVM等場景Overlay方案。

混合Overlay場景解決方案:物理交換機和服務器(vS)都可以作為Overlay邊緣設備,組網更加靈活,可接入各種形態服務器,既可以完美發揮硬件網關的高性能,又可以完美匹配虛擬網關的業務靈活性。

針對傳統數據中心瑞斯康達亦可提供基于橫向堆疊的網絡虛擬化解決方案,該方案具備:

易擴展:多臺物理設備虛擬成邏輯上一臺;

高性能:性能提高一倍,50ms收斂能力;

易管理:統一的管理界面,簡化管理;

具有穩定、安全、應用更加廣泛的特點。

方案具有高性能、ISF堆疊和向未來演進的SDN技術特色:

高性能:提供GE/10G/40G接入能力,匯聚提供40G,未來可平滑升級至100G接口速率,提供高性能無阻塞網絡;

ISF堆疊:面向數據中心市場全系列交換機支持ISF橫向堆疊方案,提供10G/40G接口堆疊能力;

SDN:支持OpenFlow、VxLAN。

云數據中心互聯解決方案

云數據中心之間需要進行數據傳輸或備份,對數據中心之間傳輸網絡的安全可靠性、實時傳輸性能及大容量傳輸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瑞斯康達基于OTN/DWDM系統的DC互聯傳輸方案,可點對點組網,或組環網,在主備數據中心之間搭建主備傳輸鏈路,實現海量數據的可靠傳輸。根據需求靈活中繼,實現異地災備數據的長距離傳輸。目前,已在中國人民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鵬博士集團、中信信誠、蘇州財政局、石家莊財政局等得到了成功應用。

方案優勢:

多速率支持:支持1G/2G/4G/8G/10G等FC速率,支持GE/10GE以太速率等;

大容量傳輸:支持40λ×10G傳輸容量,點對點實現至少400G;

雙路由保護:支持OLP線路保護,實現數據的雙路由可靠傳輸,滿足DC數據傳輸高可靠性要求;

遠距離傳輸:結合光放大中繼增強長距傳輸能力,滿足異地災備長距離傳輸需求;

低延時傳輸:利用剛性管道透明傳輸,實現數據低延時傳輸,滿足數據傳輸的實時性要求;

篇6

云化數據中心價值幾何?

云計算技術的興起,也為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帶來了新思路。云計算正在分擔越來越多的傳統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有預測指出,到2016年,接近三分之二的工作負載將在云端處理。未來云端的工作負載量將超過傳統數據中心的負載量。

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云化的數據中心提供的是彈,可根據用戶的需求在一個超大的資源池中動態分配和釋放資源,不需要為每個用戶預留峰值資源,因而資源利用率可大大提高;并且云數據中心擁有更多用戶,可以將成本分攤到更多的服務器中。用戶所使用的云資源可以根據其應用的需要進行調整和動態伸縮,能夠有效地滿足應用和用戶大規模增長的需要。

進入云計算時代,IT將從自給自足模式轉變為規模化運行,傳統小型數據中心被超大規模的云化數據中心取代將是一種必然。

數據中心云化改造之路

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意識到了向云轉型的必然性,作為全球云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截至2015年8月,華為已經在全球為客戶建設了66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有255個是云數據中心。中電國際香港星云、陜西移動、香港和記、上海證通、沙特電力等都在華為的幫助下實現了數據中心的云化升級改造。

數據中心建設和改造對于企業而言是個大工程。很多客戶應用非常之復雜,也給數據中心建設和改造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華為會根據客戶的應用情況為其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以拉美最大運營商A集團為例,華為幫助拉美最大運營商建設了基于虛擬化技術的硬件資源池,將現煙囪式建設的OA、EMS、OSS、Billing等業務系統整合到統一的資源池;并在此基礎之上實現4大邏輯數據中心的統一運維,整合18張子網上千個網管系統和上萬的應用平臺。預計未來將為AM集團降低OPEX 15~25%,數據中心IT資源利用率提升40%,虛擬化率提升超過10%。與此同時,統一IT架構后續將可以兼容NFV, SDN等新業務。

Positive的贊譽

在云化數據中心的新形勢下,向虛擬化、云化、開放性轉型的廠商才能獲得企業用戶的認可。

在2014年11月Gartner的《Vender Rating: Huawei》報告中,Gartner對華為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給出了“Positive”的評價。Gartner表示,“華為不僅繼續加強其服務器和存儲產品,而且在數據中心網絡、基礎設施管理及云計算也在向高端邁進。在過去的一年里,華為利用其在業務驅動的分布式云數據中心、虛擬化和云計算領域的優勢,在基礎設施軟件系列產品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同時在數據中心容災方面,華為提供端到端的業務連續性災備解決方案,可滿足客戶不同災備等級的需求。其中的明星方案雙活數據中心,實現了6層架構的端到端雙活,可達到最高災備等級保護。

篇7

在近日舉行的2014施耐德電氣數據中心創新峰會上,施耐德電氣全球高級副總裁、APC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就首次展示了推動能效云的三大力量,以系統化思維破解數據中心能效難題。他表示:“構建能效云的關鍵在于聚焦云就緒、云能效和云持續三位一體的系統化思維:云就緒關鍵體現在速度提升,這就包括加快速度運營,方便快捷應對變化,將自動化與IT同步協調;云能效則在于降低成本,包括最小化或延遲資本投入,優化運營成本,最大化機房可用空間等角度;而云持續的重點在于提高性能,專為用戶所需的正常運營時間設計的產品方案,需要對正常運行時間進行維護和監控,可以按需部署供電制冷和IT,以及在各個環節應用節能技術等。”

這就需要用戶對數據中心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而不是簡單地購置節能產品。在峰會上,施耐德電氣為了充分落實云就緒、提升云能效和實現云持續,推出了一系列全新舉措,涵蓋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和認證等各個方面,進一步提升數據中心的整體能效。

預制化方案落實云就緒

數據中心正在從模塊化走向預制化,這是十幾年前就率先模塊化數據中心的施耐德電氣給出的又一前瞻性判斷。為此,施耐德電氣于去年年底收購了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領導者西班牙AST公司,并在創新峰會上正式推出預制模塊化解決方案。“預制化方案顯著改善了云就緒的現狀,大大提升了云就緒的關鍵指標――速度。”施耐德電氣信息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金永哲認為:“由于它為用戶簡化了規劃、設計、建設數據中心的過程,使數據中心的部署更快速、更可預測,同時具有與業務同步擴展、高安全性與高可靠性的特色。”

預制化與模塊化都遵循模塊化的數據中心設計和建設思路,不同之處就在于,前者采用工廠預制方式,即在工廠完成數據中心相關基礎設施的組裝、連接和測試,盡量降低數據中心對場地條件的限制,減少建設現場工程量,從而縮短建設周期,提升工程質量。此外,傳統的模塊化解決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常更多地強調設備級的模塊化,這樣很難提高整體可用性和能效。“甚至有的企業將模塊化UPS就定義成模塊化的數據中心,這完全是誤解。”施耐德電氣IT事業部大中華區戰略市場部總監謝衛剛表示,“預制化數據中心系統的模塊化架構,不僅集成了整個解決方案,由于工程預制因此還實現了數據中心工程的產品化。”這也成為從模塊化到預制化跨越的高門檻。預制化數據中心需要在企業工程中轉化為定制化產品,雖然現場施工難度大大降低,但是卻加大了工廠生產和組裝的難度,方案、產品、材質、組裝都需要進行反復的整體優化、評估和測試,這不僅需要企業對產品和方案有準確的把握,還需要企業對整體數據中心系統、工廠內部運營機制,調試與組裝機制,以及客戶需求與條件等有豐富的經驗和咨詢服務的能力。“不僅這種經驗要體現在方方面面,技術細節的把握關乎整個系統工程,甚至小到一個特殊的螺母。”金永哲強調說。

預制化將IT設施加物理設施組成集成一體化的架構,其中最為典型的應用當屬集裝箱式數據中心。雖然它的應用尚在初級階段,但不少行業和特定環境對它都有強烈的需求。金永哲介紹,集裝箱式數據中心的應用環境廣闊:第一,企業數據中心需要擴容,但辦公地點已經沒有空間;第二,諸如石油開采等偏僻地區;第三,諸如武警部隊等對數據中心有移動需求的場合;第四,環境輻射較強不適于采用一般機房的數據中心。最近的新趨勢則是,在云就緒中對資金投入產出壓力較高的托管數據中心用戶,最希望分批按需部署,“邊運營,邊擴建”。比如今年上半年正式啟用的國內首個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深圳云基地鹽田港數據中心,第一期項目實際建設周期只有三個半月,建設速度快、成本低,質量卻沒有打折。據悉,全球更大規模的采用集裝箱數據中心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僅施耐德電氣就已經有近500個成功案例。

創新技術提升云能效

云能效重點在于降低成本,施耐德電氣新推出的擁有創新技術的不間斷電源和制冷產品在最小化投資,優化運營成本,最大化可用空間上可圈可點。

平衡高可用性和高效率歷來是數據中心的節能難題,作為施耐德電氣數據中心與工業應用能效管理解決方案的關鍵組成部分,Galaxy VM三相UPS則在這一點上邁出關鍵一步。它采用三種能效模式實現高可用性,成為市場上唯一使用三種能效模式實現高可用性并滿足業務需求的UPS。其創新的ECOnversion超級能效模式可實現高達99%的效率,在達到雙變換模式電源凈化效果的同時,進一步節約成本、降低風險。創新性的模塊化電池架構借助靈活的蓄能方式實現擴容和延長正常運行時間,從而支撐用戶“邊成長邊支付”模式。而施耐德電氣新推出的InRow 2代行級制冷產品則是新一代緊靠熱源的創新制冷產品。它的最大特色就是“能效高、占地少”,據悉,它可降低單位制冷量投資50%,空間減少50%,并能隨負載的變化而調整制冷量和風量,既滿足制冷需求,解決了高熱密度問題,又大大降低了制冷能耗。

在本土化研發上,施耐德電氣和百度合作“天蝎”計劃,研發符合行業需求的整機柜等定制產品。隨著來自行業的個性化需求漸成趨勢,施耐德電氣旗下APC還為此進一步加強研發戰略。據來自中國研發團隊的高級市場經理張亮介紹,去年施耐德電氣旗下APC抽出各事業部和產品線的精英力量組建了“China for China”團隊,做到協調集團內資源為中國客戶定制產品,實現本土決策。今年下半年,將有不少為中國客戶定制的產品推出,從而進一步提升云能效。

服務與認證實現云持續

篇8

經過前幾年UPS廠商之間的并購,UPS產品供應商大多已成功轉型為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包括施耐德、伊頓、艾默生、威圖等在內的國外廠商都已經將業務重點轉向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和服務。比如,施耐德在不斷完善英飛集成系統的基礎上,又于2011年推出了數據中心管理軟件。再比如,威圖RimatriX5整體機房解決方案包括UPS、制冷、系統管理軟件以及機房防火安全墻體等。

臺達、科華等國內廠商也通過不斷完善自身的產品線,逐漸具有了提供整合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能力。臺達從UPS開始,不斷加入新的產品線,包括機柜、機房精密空調等產品,從而構成了較完整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現在的用戶傾向于站在整個數據中心的高度去審視所要采購的產品或方案的成熟度和可用性。因此,那些有能力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供應商更受到用戶的青睞。從目前情況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中的硬件的整合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可以預見,未來數據中心的監控與管理將成為數據中心廠商競爭的焦點。

未來的數據中心一定是高效、節能的數據中心。因此,各廠商在提高數據中心的整體效率,實現數據中心的綠色化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從各廠商提供的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來看,空調這個部件最受重視。比如,施耐德電氣的制冷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硬件、軟件和運行管理系統的集成。臺達推出了RoomCool機房精密空調和Rowcool機柜式精密空調,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其InfraSuite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威圖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高效液冷系統解決方案。

2011年,集裝箱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也嶄露頭角。包括惠普、IBM、華為賽門鐵克、中興通訊、天地云箱、Power Active等在內的國內外廠商都能提供集裝箱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或其中的重要部件。

威圖RimatriX5整體機房解決方案

威圖致力于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的創新與研發,并為未來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服務物理基礎設施提供一站式的產品和服務。

威圖RimatriX5整體機房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以下部件。第一,威圖高效率液冷系統(LCP+IT chiller)。威圖高效液冷系統可為高密度應用提供高效、可靠、節能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優化制冷效率,降低PUE,利用自然冷卻大幅節能。LCP為服務器機柜提供高效率的換熱和均勻送風,IT chiller則為LCP提供不間斷的冷量來源。第二,可擴容的模塊化不間斷電源(UPS)組件。威圖的模塊化UPS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單機冗余(N+1)或多機冗余2(N+1)配置,在低負載情況下可實現95%以上的效率,有效降低能耗。從小型的企業私有云(一個小型UPS柜內集成主機、電池、監控和電力分配單元)到大型的IDC服務云(多UPS大功率并機輸出),威圖模塊化UPC PMC都可以從容應對。第三,可擴展的安全機房維護結構以及防火安全墻體。通過在數據中心安裝防火安全墻體來代替傳統的機房墻體,威圖可以幫助客戶快速部署一個防護等級很高的機房空間。安全墻體可以快速組裝、擴容和遷移。第四,威圖數據中心管理策略平臺以及動力環境監控系統(Rizone+CMC)。威圖憑借對數據中心的深刻理解,能為用戶提供可靠且開放的綜合管理平臺與動力環境監控組件。

施耐德電氣制冷整體解決方案

施耐德電氣在制冷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專業經驗。施耐德電氣提出了端到端制冷解決方案的理念,即通過提供在空間層面從建筑級、房間級到行級和機柜級的全方位制冷解決方案,以及在應用層面覆蓋IT應用和非IT應用的廣泛的制冷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施耐德電氣制冷整體解決方案由硬件、軟件和運行管理系統構成。硬件包括模塊化冷凍水機組、精密空調、氣流遏制系統、高架地板和智能氣流管理系統。在軟件方面,除了提供常規的運行軟件外,施耐德電氣基于客戶對于效率和安全的更高要求,特別提供了自動地板壓力控制和熱備份運行軟件。為保證制冷系統各部件之間良好的匹配,施耐德電氣還開發了Master Control運行管理系統。施耐德電氣實現了制冷系統從室外冷凍水到市內精密空調的全部硬件的整合,以及軟件與硬件的整合,可以滿足用戶從低密度制冷到高密度制冷的全面需求,此外還實現了對制冷和氣流管理的整合。

隨著云計算、虛擬化技術的發展,IT設備的運維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制冷系統的運行能夠與IT設備的運行實現動態匹配。施耐德電氣制冷整體解決方案可以動態地捕捉負載變化,自動進行制冷補償,并可實現按需制冷和精確制冷,既不會出現由于制冷不足造成熱點,也不會出現制冷的浪費。施耐德電氣制冷整體解決方案已通過TUV測試程序認證,并被全球多家數據中心所采用。

施耐德電氣制冷整體解決方案整合了制冷系統中的各種硬件,特別是冷凍水機組,實現了對客戶的一站式服務。施耐德電氣的冷凍水機組在連續制冷、全工況工作等方面做了特別設計,并且將自然冷卻和模塊化設計引入到冷凍水機組中,可以幫助客戶節約運行成本,并且滿足數據中心模塊化建設的需求。

臺達InfraSuite精密空調系統

臺達InfraSuite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采用集成一體化和系統模塊化的設計思想,將供電系統、IT設備機械支撐系統、空氣調節系統和管理系統全部整合在一起,具有更好的可擴展性、可管理性和可維護性,能夠降低數據中心建設的總體擁有成本,同時提高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可用性。

臺達InfraSuite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采用的精密空調主要包括兩個系列,即RoomCool機房精密空調和Rowcool機柜式精密空調。

推薦范文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天堂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制服亚洲另类 |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 亚洲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