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共體學習經驗總結8篇

時間:2023-01-25 06:53:0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醫共體學習經驗總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醫共體學習經驗總結

篇1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Ⅲ期;中醫藥療法;名醫經驗;孫嵐云

古代醫書并無“糖尿病腎病”病名的記載,但根據其不同時期的臨床表現可歸屬于中醫學“尿濁”“水腫”“腎勞”等范疇,可稱之為“消渴病腎病”。有研究顯示,發達國家的糖尿病腎病在終末期腎臟病中所占比例為50%,是終末期腎臟病的首要病因。但在我國糖尿病腎病僅占終末期腎臟病的16.3%。隨著糖尿病發病的全球化、人們壽命的延長,糖尿病腎病導致患終末期腎病的比例會大大增加。糖尿病腎?、笃谟址Q糖尿病腎病早期,以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為標志,患者休息時晨尿或隨機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為2.5~30mg/mmoL(男),3.5~30mg/mmoL(女),病理檢查GBM增厚及系膜基質增寬明顯,小動脈壁出現玻璃樣變。有效的治療可以逆轉尿蛋白和減少終末期腎病的發生,否則繼續發展將進入臨床蛋白尿期,造成難以逆轉的腎臟損害。孫嵐云教授從事中醫腎病治療二十余載,臨床經驗非常豐富。他在臨床實踐中根據“方從法出,法隨證立”的指導思想,總結了自己的治療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筆者(第一作者)有幸跟師學習,受益頗多?,F將孫教授治療糖尿病腎?、笃诘?a href="http://www.wanruchu.com/haowen/7357.html" target="_blank">經驗總結如下,以饗同道。

1病因病機

1.1腎虛為主

歷代醫家多認為消渴病與脾腎相關。孫教授通過臨床實踐提出,雖然脾虛是消渴病的一大病因,但更為主要的因素是腎虛。清代喻嘉言在《醫門法律•消渴門》中云:“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極于肺腎?!薄澳I者胃之關也,關門不開,則水無輸泄而為腫滿;關門不閉,則水無底止而為消渴?!笨梢娞悄虿〉陌l病與腎有密切關系,而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與其有共同之處。李中梓在《醫宗必讀•醫論圖說》中云:“嬰兒初生,先兩腎。未有此身,先有兩腎,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腎?!蹦I為先天之本,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皆有賴于腎陽的溫煦和腎陰的滋化。

1.2瘀血阻絡

葉天士指出“百日久恙,血絡必傷”,糖尿病病程日久,耗傷氣陰,氣血運行不暢,瘀滯而形成瘀血?!堆C論》載:“瘀血在里則口渴。所以然者,血與氣本不離,內有瘀血,故氣不得通,不能載水津上升,是以為渴,名曰血渴,瘀去則不渴矣?!薄梆鲅l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腎水……有瘀血,則氣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隨氣上布,是以發渴?!蓖ㄟ^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腎病患者大多伴有舌質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舌下絡脈迂曲等瘀血阻絡征象。

1.3痰濁內停

在某些病理因素的作用下,人體水液代謝失衡,停留積聚于體內而生成痰飲?!毒霸廊珪?#8226;雜證謨•痰飲》載:“五臟之病,雖俱能生痰,然無不由乎脾腎。蓋脾主濕,濕動則生痰,腎主水,水泛亦為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薄夺t貫•痰論》載:“痰之本水也,源于腎”,“腎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源。水逆行,洪水泛濫而為痰?!碧碉嬜栌诜危绊懛蔚男l肅降,津液不能上承于口,引起口干口渴。痰濁阻滯于中焦,郁久化熱,故消谷善饑。

2遣方用藥

孫教授根據糖尿病腎病Ⅲ期的病因病機,分析其主次不同,確立了補腎活血、滌痰降濁的基本治法,治療中根據輕重緩急,辨證施治。

2.1補腎為主

《醫貫•消渴論》載:“故治消之法,無分上中下,先治腎為急。”蛋白是人體的精微物質,正常情況下能充養臟腑,化氣、化血、化神,在人體功能受損的情況下則可隨尿液排出。腎為先天之本,推動著臟腑之氣的升降出入,調控著臟腑形體官竅的生理功能。腎臟虧損,腎氣不能固攝,人體之精漏出體外,即可見蛋白尿。腎陽失于溫煦,腎氣不能蒸化,可見水腫、尿頻等癥狀。孫教授治療糖尿病腎病時,喜用酒女貞子、墨旱蓮補腎?!侗静萁浭琛份d:“女貞子,氣味俱陰,正入腎除熱補精之要品,腎得補,則五臟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本草正》載:“養陰氣,平陰火,解煩熱骨蒸,止虛汗,消渴,及淋濁,崩漏,便血,尿血。”關于墨旱蓮的功效,《分類草藥性》載:“止血,補腎,退火,消腫。治淋、崩?!薄队耖彼幗狻费匝a骨脂“溫暖水土,消化飲食,升達脾胃,收斂滑泄、遺精、帶下、溺多、便滑諸證?!薄镀穮R精要》認為其可“固精氣”。因此常用于補腎固腎。五味子味酸,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侗静萃ㄐ份d:“固精,斂汗。”有研究證明,五味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降低堿性磷酸酶、丙氨酸轉移酶、天冬氨酸轉移酶。孫教授臨床常用五味子,取其固澀、保肝的功效。

2.2健脾益氣

中醫學認為,脾主統血,是指脾氣能夠統攝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溢出脈外,這實際上是氣的固攝作用的體現。脾氣虧虛,不能固攝血液,則可能見便血、尿血、崩漏等癥?!豆沤襻t案按•卷六•便濁》載:“即日久而元氣下陷,有用補中益氣湯者。亦以元氣得補,才能升舉其精,不使滲漏耳?!敝袣庀孪?,失于固攝見血尿、蛋白尿,用補中益氣之黃芪,補氣之余能夠升提,配伍茯苓、白術等增強脾的統攝功能,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

2.3祛瘀滌痰

病久容易耗氣傷陰,以致化生瘀血、痰濁。痰瘀互結阻于腎絡,氣血運行不暢,腎司開闔功能失常,人體之精漏出體外,出現蛋白尿。唐容川指出:“既已成瘀,不論初起、已久,總宜散血?!比~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卷四•積聚》云:“陰邪聚絡,大旨以辛溫入血絡治之?!睂O教授常用丹參、川芎等活血祛瘀;白芥子、地龍等滌痰通絡;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加入枳殼行氣活血。脾主運化水濕,脾氣健運,津液得布,痰飲自消,因此黃芪、茯苓、白術等健脾益氣藥除能加強脾氣的固攝作用外,還能助脾運化水濕,消散痰濁。《本經》認為石韋“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補腎固澀的同時配伍石韋通利水道,使痰濕之邪隨小便而去,通補兼施,效果顯著。

3典型病案

雷某,女,63歲,2014年11月27日初診。主訴:時有乏力2年。患者乏力2年,未予系統診治,為求系統治療特來劉教授門診?,F癥:乏力,時頭暈,口干、口渴,納可,寐安,無胸悶憋氣,無尿頻、尿急、尿痛,尿中未見明顯泡沫,大便可,舌暗紅,苔白膩,脈沉細,BP140/100mmHg。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3年,高血壓病史1年,過敏史(-)。輔助檢查: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定量483mg,肝腎功能、血常規、肝膽胰脾腎臟彩超未見異常。中醫診斷:虛勞,腎虛血瘀證;西醫診斷: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病。處方:生黃芪40g,石韋20g,酒女貞子10g,生白術15g,麩炒枳殼20g,丹參10g,川芎15g,地龍10g,蟬蛻10g,鹽補骨脂20g,炒芡實10g,天花粉10g,當歸10g。7劑。囑患者規律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流水沖洗外陰,復查尿常規。12月4日二診:患者乏力較前緩解,納可,寐安,大便可,舌暗紅,苔白膩,脈沉細。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定量152mg。繼服原方,14劑。12月18日三診:患者仍有輕微乏力,納可,寐安,大便可,舌暗紅,苔白膩,脈沉細。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8mg。上方黃芪調至30g,余不變。14劑。其后諸癥好轉,乏力緩解,納可,寐安。后根據癥狀略為加減,連服1年,復查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3mg。

按:腎為先天之本,腎精供養著人體全身臟器。脾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經脾的運化輸布全身,脾腎虧虛,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人體得不到充足的精微物質滋養,故乏力。方中生黃芪、白術、鹽補骨脂、炒芡實健脾固腎,升提脾氣,助脾化濕;石韋通利小便,予痰濕以出路;酒女貞子滋補腎精;枳殼、當歸、丹參、川芎、地龍、蟬蛻等行氣活血祛瘀;天花粉生津止渴,緩解口干、口渴癥狀。全方共奏健脾固腎、活血化瘀、滌痰降濁之效。其后隨癥加減治療1年余,患者臨床癥狀均有好轉。

參考文獻

[1]楊雪軍,張瑾,黃曉瑾,等.辨證與辨病治療糖尿病腎病體會[J].中醫雜志,2013,54(13):1152-1153.

[2]張雨薇,童南偉.《中國成人糖尿病腎病臨床診斷的專家共識》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5,35(2):139-142.

[4]胡仁明.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和防治———中國糖尿病腎病診斷和治療的專家共識解讀[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5,9(9):447-453.

[5]劉俊伏,趙勇軍,李軍偉,等.早期糖尿病腎病預防及治療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0,27(2):83-85.

篇2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膽汁反流于胃脘,引起胃粘膜病變的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以胃脘痛、脹滿、嘈雜、燒灼、暖氣嘔苦為主要表現,歸屬于中醫學胃脘痛、嘈雜、痞滿、嘔苦、嘔膽、膽癉等范疇。張繼澤系江蘇省名中醫,出身于中醫世家,師承其父脾胃病名醫、孟河醫派傳人張澤生教授。從事中醫工作近60年,對脾胃病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筆者隨張老學習、抄方,受益匪淺,今就張老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經驗介紹如下,以饗同道。

1 病因病機

膽汁反流性胃炎,癥見嘔惡、口苦,胃脘脹痛伴灼熱感,一派膽胃不和、膽氣上逆之象。究其原因,一是情志拂逆,木郁不達,橫逆犯胃;二是脾胃不足,土虛木乘。總之,膽胃不和,肝膽疏泄失職,橫逆犯胃及脾,脾胃升降失司,故可見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飲食之少陽證。若膽火熾盛,常可犯胃,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出現嘔吐苦水或黃涎等癥。《靈樞?四時氣》曰:“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薄稄埵厢t通》亦云:“邪在膽經,木善上乘于胃,吐則逆而膽汁上溢,所以嘔苦也?!蹦懞臀妇鶎倭傅南?、吸收、排空有賴膽的疏泄;而胃屬土,膽屬木,木可克土,胃的發病多與膽木疏泄失調有關,故“邪在膽,逆在胃”。而胃失和降,又可致土壅木郁,肝郁不舒,氣機失調,膽胃不和而致膽汁代謝失常,膽汁非但不能下入腸中,發揮其助脾運化之功,反而逆流入胃,損傷胃粘膜,從而引發胃脘部持續性燒灼樣疼痛、嘔吐苦水、噯氣、嘈雜等癥。

2 治療方法

張老認為樞機不利、升降失司、膽胃不和為本病主要病機,故以膽胃同治、理氣降逆為其治療大法,自擬柴胡利膽飲。藥物組成:醋柴胡、炒白術、川楝子、黃芩、蒲公英、黑山梔、白芍、玄參。加減:胃痛者加白芷、象貝母、延胡索;胃脹者加枳殼、青皮、枸橘李、刀豆殼、佛手片、川樸;噯氣甚者加降香、沉香、代赭石;泛酸者加左金丸、煅瓦楞、煅烏賊骨;大便干結者加枳實、全瓜蔞、決明子、制軍;大便稀者加煨木香、炒建曲、炮姜。

3 病案舉例

例1費某,女,42歲。2004年5月19日初診。胃鏡檢查為食管炎、膽汁反流性胃炎。主訴胃脘及后背燒灼感、脹痛,噯氣頻作,惡心,胃納一般,大便目行1~2次,睡眠或好或差。舌苔偏膩,脈弦細。證屬膽胃不和、濕阻氣滯。治擬疏膽和胃、理氣化濕降逆。處方:醋柴胡5g,炒蒼術、炒白術、川楝子、黃芩、黑山梔、降香、川樸各10g,蒲公英、茯苓各15g,蘇梗、蘇葉、炒山楂各12g,代赭石30g,生薏苡仁20g。經治月余,燒灼感、胃脹痛、噯氣頻作消失,囑其遵守日常注意事項,病情穩定,未再發作。

例2李某,男,58歲。2006年9月21日初診。胃鏡檢查為膽汁反流性胃炎。主訴空腹及進食后胃脘脹痛、灼熱感,暖氣頻作,伴有食物上泛,少腹亦脹,矢氣多,大便或溏或于,日行1~3次,胃納一般,睡眠易醒。舌苔薄白,脈弦細。治擬膽胃同治、理氣降逆。處方:醋柴胡5g,炒白術、川楝子、黃芩、川樸、蘇梗、蘇葉、降香、陳皮、木香各10g,蒲公英、白芍各15g,玄參、炒枳殼各12g,代赭石30g。經3個月治療后,胃脘脹痛、灼熱感、食物上泛、少腹脹均已消退,囑其遵守日常注意事項,病情穩定,未再發作,并于2007年2月復查胃鏡,病理報告為輕度淺表性胃炎,原有反流性胃炎已消退。

4 調攝要點

張老認為除了藥物治療外,我們也需要跟病人強調一些日常生活所需注意的事項:一、戒煙酒、辛辣、油膩之品,多進食新鮮蔬菜,烹調時多用清蒸,少用油煎方法,減少對膽胃的刺激。二、注意情志調攝,戒怒、少生氣,尤其女性病人更需注意。三、堅持向右側睡,反流性胃炎多數由膽汁逆向反流引起,向左側睡往往使膽汁易反流人胃,尤以幽門關閉不全者更須重視。

篇3

 按照《云南省衛生廳辦公室轉發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評估工作的通知》(云衛醫發〔2011〕1098號)文件精神,***區衛生局結合我區實際,在我區內認真進行了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的工作,確定了***區人民醫院、金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小板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家單位為試點醫療機構,以中醫康復為抓手,不斷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根據對照評估工作方案內容,對我區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兩年來開展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1、***區人民醫院

2012年***區人民醫院主要做好康復醫學科的籌建工作,包括房屋、設備、人員、經費的逐步配套。醫院將門診三樓原中醫門診和針灸門診的重新設計裝修,并新建了近70平米的康復訓練廳。先后選派3人次到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進修學習。配備了中藥熏蒸床、理療床、牽引床、遠紅外線按摩理療床、中頻治療儀、紅外線烤燈、電針儀、周林頻譜儀、溫熱磁場振動治療儀、TDP治療機、激光疼痛治療儀等設備。開展了針灸、電針、溫灸、火罐、腰椎牽引、頸椎牽引、中頻治療、超短波、紅外線、熱磁療、推拿、按摩、中藥熏蒸、藥離子導入、中藥涂敷治療康復理療項目等。在衛生局統一安排下購買了7張電動牽引床、3臺蠟療機、2臺熱敷治療機等物理治療設備。經過一年的準備,今年區醫院成立了康復醫學科,現有醫師4人、護士3人、治療師3人。在醫院內建立疾病早期康復介入制度。指導3家社區開展康復治療服務和康復咨詢服務。兩年來門診康復服務7860人次,住院病人61人次。

2、金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金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開展康復項目:牽引、手法復位、中藥熏蒸、中頻治療、推拿、電針、火罐、放血療法。

衛生技術人員32名,其中中醫3名,沒有康復專業人員。結合原有的中頻,熏蒸等中藥理療康復,做好了專科優勢病種的經驗總結,進一步完善??撇》N的診療規范,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繼續打造好康復理療在社區的影響力,讓康復理療成為真正的具有同等競爭力的特色專科。在兩年里科室共接診病人1250人次,收到廣大患者好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金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有康復醫療設備:普通電腦牽引床、多功能電腦牽引床、中頻治療儀、中藥熏蒸床、神燈、電針治療儀。2012年區衛生局配備了①熏蒸治療機一臺②智能疼痛治療儀③離子導入治療儀④極超短波治療儀⑤艾灸治療機⑥電針治療機⑦神經損傷治療機⑧磁振熱治療儀等設備,填補醫院的醫療空白,為頸腰椎等病的治療提供了又一經濟有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療效。

3、小板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小板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中醫康復科,工作人員3名,其中中醫主治醫師2名,中醫執業醫師1名。現有設備:紅外線治療儀2臺,中頻治療儀2臺,超聲波治療儀1臺,電麻儀2臺,牽引床1張。開展的項目為中醫、針灸、推拿、耳穴、艾灸、拔罐、牽引、中藥導入、電療、超聲波治療。目前重點康復人群為中風后遺癥患者,主要以針灸、中藥、推拿、心理治療和偏癱康復器幫助病人進行恢復,并總結出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并將經過醫師系統規范治療的康復者進行了記錄,并建立了規范的檔案進行管理。今年已有5位患者參與了康復管理,對康復建檔者定時認真的進行隨訪,及時的與患者溝通,并且給與患者予有效的建議。另外,今年對腦腫瘤切除術后肢體功能障礙的一名患者進行了康復治療,也取得了一定療效。今年特派兩名專業技術人員外出學習,提高了中心的康復水平。

二、工作中存在問題

1、康復場地不足及康復設施不全,康復專業人員缺乏。

2、針對性、系統性、實用性康復知識學習還在起步階段,可以說針對性有了,系統性、實用性還剛剛開始。

3、由于康復體系建設工作涉及多個部門,衛生部門無法單獨完成,因此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缺失,有利于此項工作的財政、醫保、人事方面的政策措施有待出臺。

4、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不成熟,還需磨合,適合雙方的分工協作方式有待探索。

5、對公眾的康復知識有待普及,康復醫療服務病源不明確,服務數量和質量有待提高。

6、康復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還沒有顯現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將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的力度,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突出打造技術品牌。將康復醫療體系的建設納入我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制定相應工作規范,努力做好我區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工作。

 

 

                               ***區衛生局

篇4

關鍵詞 農村教師 校本培訓 研究 反思

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教師培訓是提升教師隊伍專業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來農村教師校本培訓成為國內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對現有研究進行梳理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相關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研究的方向,為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提供有益參考。

一、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研究的歷程回顧

我們以“農村教師”并含“校本培訓”為檢索主題,在中國知網共檢索到212篇相關學術文章。以研究內容、發表時間和研究對象等為依據,對相關文章進行統計分析,將“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歷程大致分為萌芽發展期、反思建構期和深入探討期三個階段。

1.萌芽發展期(1999-2004)

1999年,國家《關于實施“中小學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首提校本培訓的概念,并提出各中小學校都要制訂本校教師培訓計劃,校本培訓開始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相關研究也逐漸增多,學者們開始對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可能性進行初步探討。如肖成全分析了農村教師校本培訓實施可行性[1];侯正安則研究了在以縣為主背景下,如何保障、評價農村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2]。這一時期,學者們在借鑒國外及國內城區學校教師校本培訓的基礎上,對農村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的可能性進行了初步探討,為后續研究創設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2.反思建構期(2005-2010)

自2005年開始,學者們開始對農村教師校本培訓進行專題研究。這期間的研究內容一方面是對早期的農村教師校本培訓試驗進行初步總結和反思,開始逐漸由最初的可行性探究,轉入對培訓方式、方法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學者們也開始為構建農村教師校本培訓體系尋找理論基礎。如有的學者開始從“遠程教育”或“三級教研網絡”的視角探索構建新的農村教師校本培訓體系。這一時期,學者們對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著力從反思和建構兩個方面探索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新策略。

3.深入探討期(2011至今)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以農村教師為重點,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激發了學界對于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研究的熱情。學者們開始深入探討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內涵及發展方向。如有學者以“從關照群體到關照全體”為主題探索了校本培訓的八個發展方向[3];有學者深入研究了國內外校本培訓模式,提出了5種農村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模式。當前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相關研究已經進入到了模式建構階段,相關研究日益深入。

二、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研究的內容分析

1.關于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內容的研究

曾誠將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內容分為專業知識類、政治思想類、教育理念類、實踐技能類、教研科研類和現代教育技術類等六大板塊,認為政治思想類課程是校本培訓的靈魂課程、教育理論類課程是校本培訓的背景課程、專業知識類課程是校本培訓的基礎課程、實踐技能類課程是校本培訓的支柱課程、教研科研類課程是校本培訓的關鍵課程、現代教育技術類課程是校本培訓的重點課程[4]。有學者對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內容進行層級式分類,強調根據全體教師的共性和個性,設置“新課程教學基本理論、示范教學觀摩、教學技能訓練、自我研究教學、教學評議、教學研究等幾個層級“菜單”[5],教師根據自己所在的層次,選擇適合自己的“菜單”。

2.關于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目的和作用的研究

(1)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目的

學界普遍認為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通過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發展。農村地區的校本培訓,以農村教師為主要培訓對象。研究者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體現在教師專業知識、教學技能、理論水平和道德素養的全面提升,通過校本培訓,可以從知識、技能、理論、道德素養等幾個方面提升農村教師的綜合素養,有效促進農村教師發展。二是通過校本培訓,促進學校發展。校本培訓立足于農村教育實際,以解決學校發展中產生的問題為核心,通過問題的研討,促進學校整體的發展。校本培訓的課程設置、培訓方式等都立足于客觀實際,著力優化農村中小學校教師人力資源,以實現農村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2)我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作用

對于我國農村學校校本培訓的作用,有學者認為校本培訓會提高教師對新教材的駕馭能力,并且幫助教師更好地和學生交流。教師教學歸根結底是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渠道,增強師生之間的聯系,使教師更好地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并啟發學生思維,鍛煉學生思考創新的能力。通過農村學校校本培訓可以有效提升農村教師的理論和知識水平,提升教學和溝通技巧,真正將教學轉化為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實現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農村學校校本培訓,使教師立足于學校實際,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學校本身的研究和再認識過程當中,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和認識學校相關管理決策,提升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共同應對學校辦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3.關于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模式的研究

有的學者從教師發展的不同內容進行分類,將校本培訓分為“三維一體”的互助合作式培訓、教師反思診斷式培訓、教師的開發研制式培訓、針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研網絡式培訓、教師的自我發展式培訓等[6];有的學者從教師的需要層級進行分類,將校本培訓分為“達標式”“提高式”“研修式”[7];有的學者從教師培訓的實際過程進行分類將校本培訓分為“案例教學式、現場診斷式、問題探究式、自修一反思式”等[8];有的學者從教師培訓采取的媒介進行分類將農村教師校本培訓分為“媒體資料培訓模式、空中課堂培訓模式、基于網絡的培訓模式”等[5]。

4.關于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存在問題的研究

學者們通過調查研究和理論分析發現,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普遍存在管理、理念、內容和教師等方面的問題。有的學者認為,農村教師校本培訓在管理方面缺乏統一的領導和協調,“管理部門職責不清,缺乏協調統一”,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校本培訓未能形成培訓合力,效率低下,沒有達到培訓預期目的[9]。有的學者認為現代教育理論難以深入到農村教師校本培訓中,校本培訓的教育理念一直存在表面的適應教師需要,“基本功差了,就組織教師讀、寫、畫;理論不足了,就安排集體閱讀教育書刊”[10],農村校本培訓仍舊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初級層面,把精力都放在了做表面文章,并沒有深挖校本培訓的核心內涵,嚴重限制了校本培訓功用的有效發揮。有的學者認為校本培訓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并沒有契合教師實際需要和教學實踐問題”[11]。農村教師真正需要的是涵蓋著專業知識、實踐技能、理論知識、思想信念等多方面內容的有針對性的校本培訓內容,以此提升自我的專業水平,但現有的校本培訓并沒有“急教師之所需“,培訓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在實踐中未能起到好的效果。還有的學者從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認為作為校本培訓主體的廣大農村教師參與校本培訓的熱情不高。由于農村教師考核評價方式、個人工作精力、個人意愿等方面的問題,農村教師往往不愿意將很多的精力投入到校本培訓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農村教師校本培訓參與度不高,影響了農村校本培訓的實際效果。

5.關于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保障措施的研究

有的學者從制度保障方面研究,認為應將“校本培訓工作納入市縣黨政領導政績考核指標”[1],制定校本培訓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形式、職責,并有相應的考核、評估等。有的學者從文化保障方面研究,認為學校內要創造一種校園文化,促進教師自主自動地參與校本培訓,改變校本培訓的外在強迫性。有的學者從服務保障方面入手,認為應為教師培訓提供一個舒適的良好環境,并提供培訓所需的相關器材。還有學者提出因校制宜和校際互補保障,建立獨具特色適合本校的培訓內容和方式等,并且應追求校與校之間結對,學科互補、資源共享等。

6.關于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評價反饋機制的研究

有學者專門就評價機制提出了“三級評估制度”,即每年末,先由學校對教師的年度學習發展情況進行逐一檢查評估,再由鄉鎮教育辦公室對各學校的校本培訓情況作專項評估檢查,最后市教育局組織專人對各鄉鎮校本培訓年度情況進行專項評估[9]。有的學者提出培訓基地負責人組織統一考核。還有學者認為校本培訓應大規模的展開,其評價應由學術研究的鑒定轉入行政督導評估,主要包含自我模糊評估、定性定量評估、遠期高層評估等三種形式。有的學者認為,對教師的評價應采取客觀公正、積極有效的多元化評價模式,如教師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學校與教師互評相結合、學生評教師、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評學校等。

三、對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研究的反思

1.重視實踐探索,忽視理論建構

現有的關于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大多從實證的角度出發,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多種形式,對農村教師校本培訓進行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卻忽視了對農村教師校本培訓體系構建的探索。實證研究是了解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有效途徑,但這種調查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論體系進行,沒有理論基礎的探索只能是限于表面的分析,很難實現對問題更深層次的探索。校本培訓是農村教師培訓的有效方式,在相關研究中,應著力探求其理論基礎,構建起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理論體系,以保障農村教師校本培訓有“理”可依。

2.重視國內經驗總結,缺乏國際視野分析

現有的對于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大多借鑒國內城區中小學教師培訓經驗,對國外先進經驗的研究相對較少。而國外農村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已具有比較完整的體系,對我國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意義。但國內現有研究僅有個別學者對國外農村教師校本培訓進行了初步探索,尚缺乏深入、細致和全面的分析。關于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在做好國內經驗總結等相關研究的同時,也應結合我國具體國情著力國外先進經驗的“移植性”研究。

3.重視共性研究,忽視特色探索

現有關于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大多從一個整體進行分析,提出某一種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模式、方法、內容,很少有專對于某一區域或學校的教師校本培訓的目的、內容、方法、路?、重汏o鵲難芯俊O鐘械難芯浚大多集中于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共性探索,缺乏地方和學校特性研究。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風土人情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較大差別,區域間教育發展水平和學校間教師教學、管理水平存在差別,各區域和學校的教師校本培訓自然有不同需求,理應各具特色。相關研究在關注我國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共性、探索一般規律的同時,還應關注區域和學校間差異性,強化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特色研究。

參考文獻

[1] 肖成全,等.中小學教師培訓方案的有效設計與有效實施策略例談[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3).

[2] 侯正安,孫建業.縣級區域全面開展校本培訓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5).

[3] 白曉明,從關照群體到關注全體――對深入推進農村教師培訓的思考與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2).

[4] 曾誠.農村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6.

[5] 張榕玲.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促進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之研究―基于甘肅省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7(5).

[6] 艾紅梅.農村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1(10).

[7] 金輝.增強校本培訓實效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7).

[8] 吳淑芳.新課程實施中農村教師課程適應現狀研究―以甘肅省康樂縣為個案[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

[9] 馬冉冉.農村學校校本培訓實施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07(3).

[10] 高麗.農村教師校本培訓的困境與對策[J].大學教育科學,2008(3).

[11] 姜平編.解讀校本怎樣做校本培訓[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篇5

一、搭建師德培訓平臺,培養敬業愛生品格

師德是教師的核心素質,我們始終把它列為教師專業素質提高的重中之重。通過理論學習、榜樣示范、同伴互助、履職承諾,自查互評、實踐反思等方式,引導教師將理論素養轉化為自覺履行師德、師風的具體行動,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

把踐行“獻師愛四做到”落實到位:一是做到將教師愛之情落實在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寬容與善待上;二是做到將愛的行動落實在公平、公正育人及與特殊生結友相處等方面。三是做到將愛的能力落實在“對少年行為塑造矯正技術”掌握運用上,四是做到將愛的藝術落實在嚴愛相濟、因人疏導等方面的教育藝術上。獻師愛四做到不僅融洽了師生關系,也讓教師從沐浴著師愛之情而健康成長的學生身上體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促進了學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二、創設多元開放培訓平臺,提升課改適應能力

1.分層立標,夯實梯隊教師業務培訓

(1)對新教師進行“入格”培訓,讓其在實踐中學會教育教學基本功,以適應教師角色轉換。采用拜師學徒法,骨干教師對新教師在“知、行、能”上進行傳幫帶。新教師邊學習邊實踐,每學期上一堂教學匯報課、寫一份教學體會、設計一份活動方案、組織一次班團活動,寫一份全面工作總結。

(2)對青年教師進行“上格”培訓,讓他們在自我施展才華的舞臺上,發展自身專業素質。通過參加基本功比武、學科教學競賽、課件制作評比等,反思成績與不足,確立發展定位,學校為其盡快成長為一名新秀提供必要的機會和資助。

(3)對骨干教師進行“風格”培訓,讓骨干教師發展成為各學科的帶頭人,通過參加省內外研修班學習,掌握前瞻性教育觀、質量觀等。通過參加各級教科研課題研究活動不斷創新教學風格,站在課改前哨,以專家型姿態引領教師發展進步。

2.搭建新課改培訓平臺,促進教師角色轉型

(1)開放式培訓。一是走出去。十一五期間我校派百余人次去省內外培訓學習,汲取優秀實驗區經驗,聆聽專家新課程講座。理解新理念、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外出培訓歸來的骨干做好課改培訓的二傳手,以不同方式予以匯報、講座、輔導,或執教一節新理念的觀摩課。二是請進來。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先后10次請省市教科研專家、教授、優秀教師來校講學與做課,借助網絡資源組織觀看全國知名課改專家、特級教師講座及新課程觀摩錄像。 同時,我們掛靠哈爾濱外國語學院作為外語教師培訓基地,定期派英語教師參加短期培訓,或請院領導教授專家到我校進行講學輔導。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使全校教師卓有成效地受到了新課改培訓。

(2)多元化培訓。一是利用雙周業務學習時間和假期集中辦班,對全體教師進行新課程通識培訓。通過對新課程相關資料的學習輔導,解決理念層面問題,通過看示范課及案例分析,解決理念與實踐對接中的感性操作的問題,專任教師課改培訓率達100%。二是強化小群體校本研學合作機制。為推進以實施新課程有效教學中的教師角色轉換,我們堅持以教研組為單位,以課例為引領,開展“研—培—用”相結合的集約式磨課研學活動,真正形成了教學問題研究化、研究問題課例化 “研、培、用”一體化的團隊研學模式,起到了同伴互助、資源共享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師解決課改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學校鼓勵教師自學。每學期學校為教師訂閱近萬元報刊、課程培訓資料和電子資料。同時根據學校研訓主題及教師需求,學校為教師網上學習提供必要的服務,學校有關領導及校園網站及時將網上相關資料或目錄索引印發給所需教師,讓教師到各網站自己查詢。

三、打造技能培訓平臺,錘煉教師現代教學基本功

1.創建信息技術培訓平臺

十一五期間學校加大了多種媒體的購置。建起了千兆校園網、電子備課室、網絡學習室,電子監控網,40%教室安裝了多媒體教學平臺。為使教師盡快掌握以信息技術為主的現代教學手段,學校利用課余時間分批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輪訓,專任教師100%達到初級標準,80%教師掌握電子備課及制作相關課件的能力,有40%的專任教師已達到或即將達到中級標準,每學期舉辦來的多種媒體與課程整合的研討課,參與率達95%以上。

2.創建心育技能平臺

新時期未成年人的心理與以往相比更為復雜,因此,把握學生心理教書育人已是新時期教師的重要技能。十一五期間,我們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列入教師培訓中,在全員參加上級業務部門舉辦的心育通識培訓外,還選派骨干去省市參加系統培訓?;貋砗笤诮處熤羞M行系列講座與實踐訓練,開展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高效率課堂教學研究與評比活動,課堂上教者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滋潤學生心靈,激發學生以最佳心態進入學習。倡導班主任要做學生心靈的“保健醫”,將“關注心靈環保,呼喚綠色批評”視為育人理念。

3.創建科研技能培訓平臺

借助十一五課題研究平臺,讓教師在科學探索的實踐體驗中提升科研素質。十一五我校承擔國家省市科研課題4項,90%的教師參與研究并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22人被評為優秀實驗教師、優秀實驗工作者。教育部十一五重點課題《發展性課堂教育手段與初中新課程有效整合研究》被中央教科院科技研發中心評為全國課題研究先進集體。我校總結的《“言情激勵”是發展性課堂教學不容忽視的非物質化手段》一文在全國課題推進會上介紹,被總課題組專家認定為最有影響力的成果,并刊發在中央教科所張敬培主編的《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方法和措施》課題研究文集上。課題研究總結出的“教為學服務的發展性導學達標五環節模式”,已在學校推廣應用,并被中央級刊物《現代中小學教育》刊發。

四、提供自我展示平臺,讓教師在促教興校中大有作為

為檢驗教師在繼續教育中專業素質發展水平,學校為教師提供展示才華、體驗成功的舞臺。學校每年舉辦課改“達標課”、“創新課”、“教學大賽”、“基本功大比武”,舉辦師德演講會、教育論壇會、多種媒體課件展示與評比會,先后有17人設計并執教的18節新課程優質錄像課在參加中央教科所、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舉辦的全國發展性課堂有效教學及中青年教師優質課評選中獲一、二等獎、有39人次執教的46節課在省市縣的課堂教學評選中被評為優質課。學?!犊蒲袌蟆芳啊督炭蒲幸暣啊芳皶r刊載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感悟及經驗總結。每學期開展一次“專題研究月”活動,每年征集兩次教師的研究總結、案例、學術論文及科研報告等科研成果,并將優秀成果向上級科研部門推薦,或匯集成校級研究文集。五年來學校共投入兩萬余元獎勵課堂教學創新教師、優秀科研成果、課題研究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

篇6

關鍵詞:慢性下肢靜脈性水腫;中醫;內治法;外治法;綜述

1現代醫家辨證論治本病

關于分型論治,現代諸家之間的觀點存在一定差異。國醫大師尚德俊將本病分為4型:(1)濕熱下注型,治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方用四妙勇安湯加減;(2)血瘀濕重型,治以活血化瘀,利濕通絡,方用活血通脈飲或丹參活血湯加減;(3)痰瘀互結型,治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方用舒脈湯加減;(4)脾腎陽虛型,治以溫腎健脾,利濕通絡,方用溫陽健脾湯及補腎活血湯加減[6]。陳淑長教授將本病分為3型:(1)脈絡濕熱型,治以清熱利濕,活血通絡,方用清利通絡湯加減,藥用銀花藤、蒲公英、丹參、炮甲珠、車前子、生薏苡仁、茯苓、蒼術、黃柏加減;(2)脈絡濕瘀型:治以活血化瘀,利濕通絡,藥用銀花藤、赤芍、土茯苓、當歸、川芎、赤小豆、生薏苡仁加減;(3)脾虛濕阻型:治以健脾滲濕,活血化瘀,藥用生黃芪、黨參、雞血藤、丹參、川牛膝、炮甲珠、生薏苡仁、茯苓、車前子、姜片、白術、扁豆加減[7-8]。龐鶴教授將慢性下肢靜脈性水腫的病機總結為3個方面:(1)脾虛濕滯,治以健脾燥濕溫脾,方用五苓散或防己黃芪湯加減;(2)血痹虛勞,治以益氣溫經、和營通痹,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3)肝失疏泄,治以調肝氣、補肝血,方用桂枝茯苓丸和當歸芍藥散加減[9]。閆英教授認為慢性下肢靜脈性水腫應分為3型:(1)濕邪阻滯,治以健脾利濕通絡;(2)濕邪瘀阻,治以健脾利濕,活血通絡;(3)濕毒瘀熱,治以健脾利濕,活血清熱[10]。

2中醫內服法

2.1專病專方

2.1.1經典方劑

隨著中醫理論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治療水腫的經典方劑涌現,對這些方劑的學習和應用,使得下肢靜脈性水腫的治療有跡可循。柳國斌教授認為下肢脈絡瘀滯是形成本病的關鍵,辨證多血脈瘀阻證型,提出通絡活血化瘀為基本治療原則。方用復原通絡方。藥用紅花、雞血藤、路路通、伸筋草加減,方中四味藥均具有活血祛瘀通絡功效及抗炎、抗氧化、抗菌等藥理作用,對改善患者下肢腫脹、沉重等癥狀有明顯效果。并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0例給予消脫止(每日3次,每次2片),治療組30例患者加用復原通絡方,療程8周,結果治療組治愈1例,顯效15例,總有效率達93.3%,高于對照組83.3%的臨床有效率[11-12]。張蒼以益氣活血法治療本病,方用防己黃芪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減,方中重用生黃芪,黨參助其益氣,以茯苓、白術、澤瀉、桂枝、防己助其利水;重用當歸,增丹參助其活血,佐以桂枝及甘草以通陽,兩方相合,四物、四君、桂枝甘草湯、桂枝茯苓丸之功俱蘊于其中,共奏益氣活血之功,取得一定療效[13]。張建強提出了以升宗氣,五臟同調法治療下肢靜脈性水腫,方用升陷湯加減,藥物組成:炙黃芪40g,人參、麥冬、五味子、柴胡各10g,桔梗、炒枳實各12g,山萸肉、益母草各30g,茯苓、炒白術20g,地龍15g,炙甘草6g。方中重用黃芪既補氣又行氣為君藥;生脈散益氣強心,人參、白術、茯苓共用以培脾氣之本,加五味子、山萸肉以固腎元之氣,柴胡、桔梗,引下陷之宗氣上升。治療患者126例,用藥后15、30、60天,2組腓腸肌周徑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小(P<0.05)[14]。

2.1.2自擬方劑

在對下肢靜脈性水腫治療的不斷探索中,現代醫家根據各自的臨床經驗及對該病的認識,總結出了諸多行之有效的自擬方劑。李求兵教授從水瘀理論解釋慢性下肢靜脈性水腫,認為水濕和瘀血相互影響最終導致水腫,方用當歸桂枝湯,茯苓丸等,并根據寒熱、氣血辨證適當加減[15]。鄭碩運用健脾利濕、活血通絡法治療患者30例,每日口服消腫沖劑(組成為生黃芪20g,白術10g,茯苓15g,澤蘭15g,益母草10g,地龍10g,桂枝10g,桑白皮10g,牛膝20g),療程為8周,最終治愈4例,顯效18例,總有效率達90.0%,遠高于對照組使用邁之靈的72.7%。方中黃芪益氣健脾利水;白術、茯苓有健脾利濕之功效;澤蘭、益母草、地龍、桂枝、桑白皮活血利水通絡,配合牛膝為使藥,更加強活血利水,引藥下行的作用,療效顯著[16]。閆英教授認為下肢水腫病位在局部脈絡,單純健脾利濕收效甚微,提出了益氣健脾利濕,活血通絡化瘀相結合的方法。將50例下肢靜脈性水腫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活血組30例服用祛濕消腫膠囊,健脾組20例服用參苓白術丸,療程均為8周,活血組中痊愈11例,顯效9例,總有效率86.67%;健脾組痊愈5例,顯效2例,總有效率60.00%?;钛M療效明顯優于健脾組[17]。

2.2中藥提取物

治療下肢靜脈性水腫的藥物中最常見的有邁之靈、地奧斯明和消脫止,其中邁之靈和消脫止都屬于中藥提取物[18-19]。邁之靈是一種以歐洲馬栗樹籽提取物為主要成分的藥品,其作用為: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靜脈回流、減輕靜脈瘀血癥狀、增加血管彈性、增加血管張力、抗氧自由基作用[18,20]。消脫止是從豆科植物草木犀中提取的,和邁之靈有著相同的作用[21]。黎容克用邁之靈治療患者37例,療程為3周,主觀有效率和客觀有效率均達100%[22]。吳慶華教授對消脫止治療靜脈性水腫的作用進行了多中心開放、隨機臨床研究,治療180例患者,其30天臨床有效率達50%以上,60天臨床有效率超90%[23]。

3中醫外治法

3.1中藥纏敷法

柳國斌教授應用中醫纏敷法治療慢性下肢靜脈性水腫,即將沾有外用中藥的紗布平鋪下肢后,醫用彈力繃帶包扎固定下肢,自遠端到近端壓力遞減形成壓力梯度以改善下肢靜脈回流[11]。

3.2中藥泡洗法

中藥泡洗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原則選擇中藥,通過藥物泡洗方式刺激腧穴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24]。吳玉泉應用中藥泡洗法聯合西藥治療34例患者,方藥組成:桃仁30g,三棱15g,莪術15g,雞血藤15g,木通15g,漢防己20g,杏仁20g,生牛膝25g,冬瓜仁20g,白鮮皮30g,每日2次,療程3個月,治療后痊愈1例,好轉32例,總有效率94.12%。方中以桃仁、三棱、莪術活血逐瘀,以木通、防己、冬瓜仁利水消腫,雞血藤活血養血,佐以杏仁養血潤膚、白鮮皮清熱利濕、生牛膝引藥下行,全方共奏養血活血、利水消腫、清熱利濕之功效,對下肢水腫消退有奇效[25]。

3.3中藥烘烤綁扎法

崔公讓教授改良烘烤綁扎法結合中藥內服治療下肢靜脈性水腫,取得較好療效。烘烤療法的治療原理是利用持續熱輻射,使患肢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局部組織間隙內的液體回流入血液,改善循環。屬于中醫“汗法”的范疇,內服方采用崔公讓教授經驗方祛濕化瘀湯:當歸20g,赤芍30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澤瀉20g,陳皮15g,兩頭尖12g,甘草10g[26]。

4針灸療法

針刺指運用各種不同的針具刺入腧穴,或刺激腧穴、經絡,以達到防治疾病的方法[27]。劉瑩瑩將40例脊髓損傷后出現下肢靜脈性水腫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2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鈣針4100U皮下注射,每天2次;治療組20例加用針刺血海、三陰交、氣海、陽陵泉、足三里、太沖穴,諸穴相配,針而溫之達到溫通血脈、疏通氣血、活血化瘀、疏筋活絡的功效。得氣后針柄套用2cm左右的艾條行溫針灸,1次30min,每日1次,療程為20d。經治療后治療組治愈9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達90%,遠高于對照組的60%[28]。張水生使用溫針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致水腫患者11例,取穴沖門、急脈、血海、陰市、委中、承山、足三里、丘墟,兩療程共17次后痊愈4例、顯效5例,總有效率達81.82%,溫針灸有溫陽驅寒、散瘀通絡的作用,對陽虛及血瘀所致水腫可起到較為明顯的治療作用[29]。

5其他中醫健體法

張磊教授通過外科長期實踐經驗,結合中醫經絡理論,總結出一套無創經絡功以鍛煉下肢靜脈功能,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下肢靜脈性水腫的作用。其原理是沿經絡走向,在特定穴位上進行點壓、揉搓,有效調節血液的黏性和發揮心泵、呼吸泵、肌肉泵的節律性作用。治療患者54例,每天2次,每次30min,療程3個月。治療后患者下肢周徑較前明顯變小(P<0.05)[30]。陳換峰應用無創經絡功治療患者35例,治療后患者下肢腫脹癥狀體征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31]。

篇7

【關鍵詞】 魏品康;慢性胃炎;經驗

Abstract: Pro. Wei Pinkang is good at treating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viewing that the mechanism of chronic gastritis is deficient spleen and stomach, liver attacking stomach, pathogenic factors and sputum toxin accumulated in inside, so the respective treatment is reinforcing middle part of the body, warming stomach to remove pathogen, dredging liver and Qi, harmonizing stomach to remove bad factors, clearing heat to remove toxin, lowering stomach to remove pathogen, lifting toxin to remove pus, relieving sputum to remove pathogen.

Key words: Pro. Wei Pinkang; chronic gastritis; experience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反復慢性炎癥性病變,屬中醫學胃脘痛、痞滿、嘈雜、腹脹等范疇,其病因有情志失調、飲食不節、脾胃素虛、外邪內侵等多個方面。魏品康教授出生于中醫世家,業醫40余載,擅長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筆者有幸從師魏教授學習,現將魏教授治療慢性胃炎的經驗總結于下。

1 建運中焦,溫胃祛邪

慢性胃炎患者主訴常為胃脘疼痛、脘腹脹悶、噯氣、嘈雜、泛酸等標實之癥,但根據其多為胃脘隱痛、得按痛減,并常有納呆、便溏、倦怠乏力以及舌淡或紅、邊有齒痕、脈細等臨床表現,結合本病病程較長、“病久多虛”的特點,魏師認為,脾胃虛弱是主要的病機。同時,情志、飲食及外邪等侵及中焦,邪實亦存,故魏師在治療上以溫胃祛邪為基本的治療方法,常用川桂枝、杭白芍、細辛等藥物,取小建中湯之意,建運中焦。《傷寒論》中小建中湯以飴糖為君藥,甘溫質潤之飴糖益脾氣而養脾陰,溫補中焦兼可緩肝之急;白芍加飴糖是針對里急腹痛之癥而設,用以緩急止痛。方中桂枝溫陽氣;白芍益陰血;甘草甘溫益氣,既可助飴糖、桂枝益氣溫中,又合白芍酸甘化陰,養肝滋脾;生姜溫胃,大棗補脾,合而升發中焦之氣。諸藥相合于辛甘化陽之中又具酸甘化陰之用,共奏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之功。魏師保留小建中湯中桂枝、白芍、甘草,加入細辛,來溫胃祛邪止痛。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其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酚、黃樟油腦,細辛酮素等揮發油,現代藥理研究[1]證實,細辛根中的揮發油具有明顯的解熱、鎮痛、鎮靜、抗炎、抗痙厥等作用。魏師用細辛助桂枝溫中通陽祛邪,細辛配白芍緩急解痙止痛,療效顯著。

患者,女,53歲,2007年11月20日來診,胃脘部嘈雜半月。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病史10余年,伴消化功能不良5余年。近半月胃脘部時感嘈雜,上腹部、胸部悶,無腹脹腹痛,近幾日食欲減退??诟?,喜飲水,無冷熱偏嗜。腰腿部畏寒,眠尚可,大便2~3次/d,基本成形,小便調,舌淡紅,舌質干,苔膩,稍黃,脈滑。處方予以:杭白芍18g,川桂枝12g,細辛3g,黃芪30g,大貝母9g,生米仁20g,川連6g,蒲公英30g,烏賊骨30g,制半夏15g,茯苓15g,沉香后下3g,炒神曲15g,炒雞金15g,炙甘草6g。7劑后嘈雜感已除,繼以上方加減1月后,食欲改善,不適感均除。

按:患者胃炎史10年有余,病程較長,導致脾胃虛弱,中焦失運,胃納功能欠佳,胃脘部嘈雜。處方以川桂枝、杭白芍、細辛等建運中焦,提高胃納能力,恢復正氣,又以柴胡、郁金、香櫞皮、佛手花等疏肝理氣,烏賊骨制酸,大貝母、生米仁清熱化痰,炒神曲、炒雞金消食助運,故獲良效。

2 疏肝理氣,和胃祛邪

肝氣郁結,橫逆犯胃,常可使胃炎患者癥狀加重,特別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的工作學習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肝郁不疏證很常見,加之飲食起居不規則的原因,慢性胃炎十分普遍。因此,魏師治療上特別注重疏肝理氣和胃之法。常用郁金、香櫞皮、佛手疏肝理氣,炒白術、茯苓等健脾理氣,炒雞金、炒谷麥芽等和胃理氣。

患者,女,55歲,2007年10月16日來診,慢性淺表性胃炎,胃痛時作?;颊卟槲哥R(2007年1月9日)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病理示:“胃竇”慢性輕度淺表性胃炎,胃小凹上皮輕度增生,局部腺體輕度減少。目前胃痛偶作,反酸不明顯,噯氣偶作,胃納可,大便正常。舌淡紅苔薄黃,脈弦滑。處方予以柴胡9g,郁金15g,佛手15g,香櫞皮15g,茯苓皮各30g,炒白術15g,豬苓15g,炒雞金15g,炒谷麥芽各30g,烏賊骨30g,西瓜衣30g,清炙草6g。5劑后胃痛止,再用7劑后已無噯氣等癥狀。

按:患者因肝氣郁結,而見噯氣,橫逆犯胃故見胃痛、反酸等。故以柴胡、郁金、佛手、香櫞皮等舒肝理氣,茯苓、炒白術等健脾理氣,炒雞金、炒谷麥芽等和胃助運,烏賊骨制酸止痛。

3 清熱解毒,降胃祛邪

慢性胃炎雖有多種分類方法,但以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最為多見。慢性淺表性胃炎病理常見淋巴細胞浸潤,炎性活動,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檢查多為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示腺體萎縮,病變可彌漫,亦可呈局灶分布,小凹上皮增生。魏師認為慢性胃炎Hp陽性,萎縮性胃炎的不典型增生,均為邪毒內蘊所致,故治療上定要袪除毒邪,常用藥物有蒲公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川連。同時,“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通降為胃腑的主要生理特性,胃若不通不降則不和,則邪滯而為病。故恢復胃腑通降功能是治療各種類型慢性胃炎的著眼點和目的所在[2]。魏師常用制大黃、炒枳殼實等降胃祛邪。

患者,女,48歲,2005年1月4日來診,胃痛不適8月余。去年5月開始出現胃部不適,時有隱痛,伴有噯氣、泛酸,大便不爽,每1周左右服藥后方能解出。(2005年1月3日)胃鏡檢查示: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Hp(+)。舌紅苔黃,脈細弦。處方為:杭白芍18g,川桂枝15g,細辛3g,佛手9g,香櫞皮15g,蒲公英30g,蛇舌草30g,川連6g,茯苓30g,炒白術15g,制大黃10g,炒枳實殼15g,生米仁10g,烏賊骨30g,法半夏15g,川樸9g,炙甘草6,大棗5枚。服用7劑藥后噯氣、反酸好轉,中上腹脹痛減少,再用7劑后已無胃痛,大便通暢。

按:患者邪毒蘊胃,故見胃痛、噯氣、反酸等癥狀,同時Hp(+),故在以上溫胃疏肝的基礎上加重清熱解毒藥物蒲公英、蛇舌草、川連,并以制大黃、炒枳殼實驅毒降行外出。

4 托毒排膿,化痰祛邪

慢性胃炎胃鏡下常見胃黏膜充血、水腫,表現為紅白相間,以紅為主,黏膜表面常見有白色滲出物,有時可見出血點、小糜爛等表現。魏師認為此為痰毒內結引起,需托毒排膿,方可促進胃黏膜愈合,若一味寒涼,只可使邪毒更陷,傷口難愈,胃炎難除。常用藥有大貝母、生米仁、黃芪等。

患者,男,30歲,2005年12月27日來診,胃部不適1年余。1年前出現胃部不適,脹滿,食后尤甚。(2005年12月19日)胃鏡示:“胃竇慢性重度淺表性胃炎伴有淋巴濾泡形成,局灶性糜爛,HP(+)”,口干口苦,口中異味,寐可,二便調,舌質稍紅,苔黃稍膩,脈滑。處方為:杭白芍18g,川桂枝15g,細辛3g,佛手15g,香櫞皮15g,大貝母9g,生薏苡仁20g,黃芪30g,蛇舌草20g,蒲公英30g,黃連6g,香砂仁6g,炒雞金15g,炒枳實殼15g,清炙草6g。

按:患者重度淺表性胃炎伴淋巴濾泡形成,并有糜爛,屬痰結內蘊,影響胃的運化,出現胃部不適,脹滿,故應消散痰結,托毒外出,用大貝母、生米仁、黃芪化痰托毒,促進胃黏膜糜爛面愈合,達到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世文,康滿珍,李億.一味中藥祛頑疾[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368.

篇8

1 美容咨詢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1 美容咨詢師應具備的基本學習經歷:美容醫學咨詢師一般應具有正規醫學高等院校醫療美容技術專業、醫學美容專業或相關專業的??埔陨蠈W歷;有一年以上皮膚科或整形科工作經歷,且經過各科輪轉實習,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理分析指導能力、懂得營銷策略的專業人士來擔當。

1.2 美容醫學咨詢師應具備的基礎知識:美容醫學咨詢師應具備廣闊、適度的美容醫學基礎知識,其中包括人體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病理學、免疫與微生物學、美容藥物學等生物醫學基礎知識,以及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美容口腔科、美容營養學、美容中醫科、美容心理學、美容醫學倫理學、美容化妝品學等其他醫學美容學科基本知識與技能;應具有醫學人體美學、形象設計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及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2]。

1.3 美容咨詢師應具備的人格特點:美容咨詢師應具有良好的文明禮儀、語言表達、人際交往、溝通、營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時美容咨詢師應具備健康正確的審美水平,對美有正確的認知并能對求美者給予正確健康的美容建議,同時美容醫學工作者需要利用扎實的美容心理學知識,對美容就醫者的心理狀態、就醫動機,作出較明確的分析判斷,應篩選出適宜接受美容醫學相應治療、技術操作的人群,以便取得較好的效果。

2 醫療美容咨詢策略及注意事項

2.1 非面對面美容咨詢:美容就醫者在產生求美愿望時,一般首先通過電話或網絡咨詢的方式進行咨詢。在電話或網絡咨詢及非面對面咨詢時,咨詢師要注意咨詢的兩個主要方面:①介紹與引導:通過介紹美容方式、過程、激光或手術效果,引導美容就醫者沿著咨詢師的思路思考,避免在咨詢中偏離美容的主要內容,模糊求美的主要目的;②溝通與信任:通過專業但溫和的聊天語氣和方式,經行必要充分的溝通,判斷求美者的心理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同時應初步了解咨詢者的初步個人信息。通過專業但淺顯易懂的語言介紹和解釋,獲得咨詢者對行醫機構的信任與肯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醫療依從關系。

2.2 面對面美容咨詢:面對咨詢者時,咨詢師應熱情接待,從服裝及言語舉止來判斷咨詢者個人素質及求美需求,掌握咨詢者心理,此外,咨詢師需具備以下多方面的能力。

2.2.1 面對面的溝通能力:神態、目光、姿勢、表情,很多視覺信息都可以傳遞筆者對咨詢者的理解和關注,作為咨詢師應較好地把握美容就醫者的心理狀態,根據不同類型性格的咨詢者,使用不同的談話策略,要善用“共情”技術,與咨詢者達到共鳴,理解并接納咨詢者,走進咨詢者的內心世界。

2.2.2 美容治療價格解釋能力:雖然每一項美容治療都已經做出明確的價格規定,但在實際美容治療中,由于美容耗材的不同或美容內容的增減,在價格上存在一定的變化,在咨詢時需迎合美容就醫者的心理定式,從而恰到好處地議定合理的價格,其間應努力消除在美容咨詢者心目中惟利是圖的印象,讓雙方處于一種和諧的氛圍中,力求避免因定價產生矛盾。

2.2.3 美容醫療安全及風險解釋能力:醫學美容仍屬于醫學治療范圍,仍存在醫療安全問題,在向咨詢者介紹美容內容的效果的同時應客觀、全面、規范的向咨詢者列舉解釋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或醫療風險, 談并發癥時要觀察美容就醫者的表情,不可刺激美容就醫者產生反感或恐懼情緒,做到詳細、科學、客觀。

2.2.4 醫院內部協調能力: 美容咨詢師應充滿信心地向美容就醫者推薦治療醫生,對醫師要有必要的尊敬,向美容就醫者說明醫師的專長,同時應指派手術室護士全程陪同美容就醫者進行體檢和手術,每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少,咨詢師應掌控全局,同時要與醫生、護士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

2.3 治療后咨詢及定期回訪:多數醫療美容后仍有創傷,因此在治療后,應對患者經行必要的專業解釋和安慰,告知患者需經行必要的休息和調整,同時交待治療后注意事項,如出現并發癥應及時處理。在治療后不同的階段,求美者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咨詢師應熱情解答。對術后所有受術者應定期回訪,了解治療效果,建立在求美者心中專業周到的服務認可,得到求美者的信任。

3 結論

基于以上所介紹的美容咨詢師素質培養的具體方法,是在長期的美容咨詢師培養及教學中得出的經驗總結。美容醫學咨詢是以人際溝通學、美學、醫學、美容醫學技術、心理學、營銷學等學科為基礎,使求美者達到對醫療美容服務信息的認知而進行的有效溝通過程[3]。作為專業美容咨詢師需要掌握的知識就不僅僅局限于臨床醫學、美容外科學、美容皮膚科學、美容醫療技術,他們還必須掌握跟人文、藝術、社會等相關的知識,譬如美容醫學咨詢,醫學審美、營銷學等[4]。美容醫學咨詢跟其他臨床學科一樣,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它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技能,在美容咨詢師的培養過程中,除了要注重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外,更要注重實踐的操作性和演練性。

[參考文獻]

[1]魏明.整形美容外科工作中的醫患溝通[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7,18(1):25-27.

[2]劉菡,尹經民,唐寧.美容醫學咨詢與溝通[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8.

[3]周金娟.淺談醫學美容咨詢對美容醫學生的重要性[J].科學與財富,2011,7(1):91-92.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思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 宅女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v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