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項目8篇

時間:2022-11-13 23:58:3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社區工作項目,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社區工作項目

篇1

2017年-2020年我街道共計清潔取暖改造共計6877戶。其中:2017年煤改氣782戶,2018年煤改氣131戶,煤改氣共計913戶。2018年生物質清潔取暖474戶,2019年生物質清潔取暖4047戶,共計生物質清潔取暖4521戶。2020年煤改電改造任務1443戶,實際完成煤改電1443戶。

二、工作推進情況

(一)組織機制情況。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清潔取暖、供應保障及散煤治理工作部署和縣委工作安排,我街道成立了以街道辦主任肖軍偉同志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副組長的街道清潔取暖及供應保障和散煤治理工作專班,第一時間召開清潔取暖工作推進會議,安排部署清潔取暖工作。按照上級要求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形成了制度性、責任制安全員管理辦法,并在安全使用方面建立了相應的體系和工作機制。同時按上級要求,在現有機制基礎上繼續完善安全運行使用、應急處置、能源供應保障、散煤治理、維修維護等后續運行管護工作長效機制。確保清潔取暖各項工作安全平穩、正常有序地運行。

(二)工程建設情況。接到縣里2020年下達的清潔取暖任務后我街道立即與中標企業簽訂了合同,1443臺電暖氣在取暖季之前全部安裝完成并調試好。農電部門建設鋪設電力線路40余公里,變壓器改造23臺。

(三)安全運行情況。煤改電所有用戶均已安裝了漏電保護器并按要求配置安全員333名,建立了安全員包戶明細、安全員管理辦法。另外,我街道除了對安全員進行培訓以外,還與安全員簽訂了責任書,督促安全員的工作并將安全員的通訊方式制成通訊錄下發至社區,通過社區下發至每戶群眾家中,進一步把安全運行工作落到實處。我街道聯合相關科室,成立了應急處置小組,煤改電突發事件安全預案及應急處置方案。

(四)驗收問題整改情況。為落實“村不漏戶、鎮不漏村、縣不漏鎮、市不漏縣”原則,我街道全面自查1443戶,配合省市縣多次抽查,配合第三方逐戶驗收1443戶,均無嚴重問題存在。檢查的同時供應商、安裝維修人員隨隊前行,做到了即知即改,對第三方驗收發現的小問題當即進行了整改并做了拍照留存;責成供應商對第三方驗收時家里無人的用戶進行重點排查,對發現的類似問題進行即時整改,確保逐戶排查到位、問題整改到位。

(五)長效機制建設情況。我街道制定了《街道清潔取暖后續運行管護工作長效機制實施方案》,建立了包含安全員管理、維修維護、能源應急保障、應急處置等長效機制,制定了詳細的檢查和巡查計劃,做到清潔取暖工作不放松,把群眾的取暖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六)運行補貼發放情況。為切實保障群眾溫暖過冬,讓群眾享受清潔取暖政策福利,根據市委主要領導關于不讓群眾墊付運行補貼資金的重要批示精神,我街道已將上級部門撥付的1443戶電費補貼及液化氣補貼144.3萬元發放到位。

篇2

一、*五金建材裝飾城項目

項目概況:該項目由呼市和沈陽客商合資興建。項目總占地面積480畝,計劃總投資4.8億元。項目建設包括板材、墻地磚、衛生潔具、燈具、五金水暖電料、油漆膠水、家具內飾用品、倉儲、配送、信息中心、會展中心等功能區的建材專業市場。項目全部運營后,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8.4億元,稅收2,300萬元。

項目建設進度及目標:項目分兩期進行。項目一期建設的政府立項批文、國有土地使用證書、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筑用地批準書、拆遷許可證、消防準核意見書、環保意見書、土地規劃許可證等均已完成,現正辦理人防工程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項目待建區目前還有8戶未拆遷,經區政府協調,將于春節后全部拆遷完畢。一期工程占地200畝,計劃投資1.2億元,完成建筑面積10萬㎡,場地硬化4萬㎡,建設21米寬東西貫通主路一條及南北輔路三條,主要建設建筑五金、潔具、墻地磚、門窗木線、石材等功能廳、區及市場服務設施。一期工程定于*年4月上旬開工建設,9月末完工,10月試營業。二期工程視一期招商運營情況而定。

二、日升日美物流配送中心項目

項目概況:日升日美公司計劃投資1.5億元,建設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套的商品物流配送中心,項目集信息管理、電子商務中心、采購、加工和倉儲運輸物流配送等規劃工作現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計劃投資4,800萬元,在原*市變壓器廠西區,占地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以總部基地、供應鏈、零售終端及電子商務中心建設為主。一期工程建成后,貨物吞吐量可達到3-5萬噸的規模,可帶動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利稅3,000萬元。二期工程計劃投資5,000萬元,建設儲運中心、商務會館、分揀加工中心等。二期工程計劃在一期工程建成運營后,根據運營及資金籌措情況擇時開工,投入使用后,貨物吞吐量可達到8-10萬噸的規模,可帶動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利稅5,000萬元。三期工程計劃投資5,200萬元,正在規劃中。

項目建設進度及目標:該項目在購買原變壓器廠后,于*年3月末開始進行基礎性工作,至8月末,辦公區及樣品間改造已經完成,信息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年末建設完成了總部辦公區、供應鏈和信息系統等內容,并投入使用。*年,該項目的實施圍繞物流配送體系和信息網絡及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設開展。一期工程定于*年4月開工建設,預計2009年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

1、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以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包括倉儲設備購置、冷庫建設、運輸車輛購置、分揀設備購置、培訓中心改建、樣品廳建設等。此部分投資總計3,598萬元。

2、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以物流管理系統建設和網絡平臺建設為主,包括ERP軟件系統建設、農村物流網點建設、信息服務及商務平臺建設、網絡構建及相關硬件購置等,此部分投資總計1,185.9萬元。

3、同步開展零售終端整合及供應鏈整合,拓展“一網多用”服務范圍,聯合采購工作啟動,“反向物流”工作開展。

4、開展ISO9000體系認證,規范物流中心運營水平;建立產品質量檢驗室,保障商品質量。

三、*工業園區(南區)綜合物流項目

項目概況:*工業園區物流園區擬在*工業園區南區木里圖砂礦原址、鋼絲繩廠以北區域建設。項目占地面積2000畝,總投資1.5億元。項目分二期建設,一期工程占地1000畝,投資9,200元,建設100萬噸綜合貨物吞吐能力的物流園區。二期工程占地1000畝,投資5,800萬元,建設達到200萬噸以上綜合貨物吞吐能力的物流園區,內設保稅倉庫,將整體物流項目建設成為區域性的物流運輸服務中心并向國際現代物流園發展。該項目的主要設施鐵路專用線建設總長度按計劃將達到12980延長米。

項目建設進度及目標:該項目計劃總投資9,200萬元(其中物流園區部分3,500萬元)。由錦州中鐵交通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起草的《*市*綜合物流鐵路專用線工程》項目可研報告,已經通過審核,專用線建設規劃圖紙繪制完成,并已得到沈鐵局的批準,目前準備向發改委等部門申報項目。目前物流園區建設還沒有業主,正在緊張招商。*年建設目標:

1、完成物流園區1000畝土地的征用及平整工作。

篇3

重點村所扶持的項目均為入戶項目,集中扶持產業園區項目,即納入種植園區和養殖園區的種養業項目。通過園區建設,一方面可以加快重點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實現扶持產業規模經營,使立村產業的地位更加鞏固。另一方面可以使貧困戶真正受益,達到增收的目的,促進扶貧開發“細胞工程”的實施。

二、園區建設標準

產業園區建設標準以實際建棚面積計算,不含園區空閑地,新建食用菌10畝以上為一個園區,設施菜冷棚20畝以上為一個園區,設施菜暖棚10畝以上為一個園區,畜禽養殖10畝以上為一個園區(圈舍面積要達到占地面積的30%)。建設標準化“三位一體”沼氣池也是2008年扶持的重點項目,達到100戶(個)以上,每戶養豬兩頭以上的重點村,每個沼氣池扶持2000元,其它重點村每個村必須保證建設標準化“三位一體”沼氣池30個,每個沼氣池扶持1000元。達不到以上標準的,不享受園區扶持的優惠政策。

三、園區入戶數量

按產業園區建設畝數(棚、舍面積)入駐貧困戶。具體要求是:10—15畝園區入駐園區戶數不低于10戶;16-20畝園區入駐園區戶數不低于15戶;21-25畝園區入駐園區戶數不低于20戶;26-30畝園區入駐園區戶數不低于25戶;31-35畝園區入駐園區戶數不低于30戶;36畝以上園區入駐園區戶數不低于35戶。

四、園區扶持標準

達到新建園區標準,入駐產業園區的貧困戶扶持標準以實際建棚(圈舍)面積計算。每個重點村園區面積控制在100畝以內,在此范圍可享受扶持政策。超過100畝以上部分,由村自行調劑解決。在食用菌棚、木耳發酵棚、設施菜暖棚、畜禽養殖每畝扶持3000元;地栽木耳及其它陸地生產的食用菌、設施菜冷棚每畝扶持1000元;貸款貼息:在園區內生產的食用菌(棚)、設施菜暖棚、畜禽養殖每畝棚、圈舍貸款貼息1萬元,設施菜冷棚、地栽黑木耳及其它陸地生產食用菌每畝貸款貼息5000元,按貸款總額10%補貼利息。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改革為動力,以人為本,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湖南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為準繩,依法規范群眾的生育行為和計生專干的行政行為。圍繞“普法、規范、執法、監督”四個環節,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努力提升社區的人口與計劃哈屬于工作整體水平。

二、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計劃生育村(居)民自治公約、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合同等,其內容、形式產生程序必須合法。

2、群眾性原則。以計劃生育協會為主要載體,充分發揮共青團、婦女等群眾組織作用,廣泛、深入地發動村(居)民主參與計劃生育村(居)民自治,充分享有民主決策權、民主管理權和民主監督權。

3、合理性原則。計劃生育行政行使自由裁量權時必須堅持合理性原則,要求作到公平、公正,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工作目標

1、普法目標:開展“一法三規一條例一辦法”的宣傳教育活動,計劃生育普法率達100%,知曉率達90%;育齡群眾普法率達95%,知曉率達90%。

2、合法目標:全面規范計劃生育行政行為,加強執法監督,杜絕計劃生育違法行政行為和“三亂”行為;無計劃生育行政賠償、行政訴訟敗訴案件,違法生育處理案卷質量達標率為90%以上。

3、效果目標:及時查處計劃生育的違法案件,依法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維護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嚴肅性。

四、基本要求和內容

(一)提高計劃生育依法管理認識。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必須也必然要納入依法管理的軌道,這是現代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

(四)建設計劃生育依法管理隊伍。要作到依法行政,必須加強法制培訓和崗位業務考核,全面提高隊伍素質,努力建設一支思想素質好,業務素質強的法制員隊伍。

(三)抓好項目運作的四個環節

1、抓好計劃生育普法教育。一是與“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相結合。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知識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以集中宣傳、培訓、宣傳資料入戶、文藝演出、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等形式進行普法教育,以提高群眾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知曉率。二是與綜合治理部門工作相結合。三是與優質服務工作相結合。四是與居民自治工作相結合。

2、抓計劃生育行政行為規范。計劃生育依法管理的內容是指審批和發放計劃生育有關證件、證明,落實計劃生育法定獎勵、優待政策,作出計劃生育行政決定等行政行為。

3、抓計劃生育執法責任到位。

4、抓計劃生育行政執法監督。

五、項目運作步驟

(一)成立項目工作機構(4月下旬)

為確保計劃生育依法管理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人或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計劃生育依法管理項目領導小組,配備專人具體抓落實。

(二)開展普法教育(5月)

開展“一法三規一條例一辦法”進入門戶,深入人心,為項目運作奠定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三)規范依法管理制度(6月)

根據上級制度,制定符合社區的依法管理制度。

(四)依法管理制度運行(6月-9月)

1、社區聘請“計劃生育依法管理人民評議員”,頒發證書,每季度開展一次計劃生育依法管理工作評議,并公開評議結果;

2、在社區居務公開欄中定期公開違法處理情況、再生育證發放情況和計劃生育依法管理工作評議結果;

3、流動人口與常住人口共同管理、共同服務;

篇5

關于鄉村(牧區)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年終工作總結的報告

 

正藍旗鄉村(牧區)氣象服務專項建設領導小組:

2011年,在錫盟氣象局和正藍旗黨委、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在正藍旗鄉村(牧區)氣象服務專項建設(以下簡稱“專項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正藍旗氣象局做為全國牧業“專項建設”試點單位,全面開展了各項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現總結如下:

年初,錫盟氣象局與正藍旗人民政府聯合成立了“專項建設”領導小組,正藍旗人民政府匹配資金20萬元,并將“專項建設” 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4月份,下發了《關于印發《正藍旗2011年鄉村(牧區)氣象服務專項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6月份,旗政法委下發了《關于做好氣象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蘇木(鎮、場)、旗直有關單位,要按照盟政法委、氣象局聯合下發的《關于落實氣象防災減災協議的通知》和正藍旗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牧區氣象服務工作的通知》,結合實際,做好氣象專項建設工作,并采取了兩項措施:

一、全旗“草原110“聯防員同時承擔氣象信息員職責,主要是傳遞氣象服務和氣象災害防御信息及調查上報災情信息等,每位聯防員每月增加工作補貼30元。

二、政法委協調財政投入43萬元,定制購買187部蒙漢文手機,無償配備給聯防員(氣象信息員),用于治安、氣象防災減災等信息傳遞。

年內,正藍旗專項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錫盟氣象局副局長于長文同志帶隊先后多次到正藍旗安排部署專項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還先后派專家組來正藍旗開展了業務平臺整合、服務產品制作、草原110網絡鏈接、“一旗一品”特色氣象服務專題研討。     

正藍旗氣象局根據需要,成立了“專項建設”工作小組,并進行了具體分工。

  為全面推進“專項建設”,經盟行署批準,領導小組分別于六月,十月份在正藍旗組織召開了錫林郭勒盟“專項建設”現場會和審議《正藍旗氣象災害防御規劃》編制情況的中央鄉村(牧區)氣象服務專項建設研討會。

【開展的其它工作】

   1、全旗八個蘇木(鎮、場、管委會)均成立了氣象災害防御領導小組,確定了蘇木(鎮、場)氣象工作分管領導8名、助理員8名、118名嘎查(村)氣象信息員,并成立了氣象辦公室(信息站)。

2、分別在寶紹岱蘇木、黑城子示范區等地舉辦了8期氣象信息員培訓班,培訓氣象信息員98名。    

3、建立了那日圖七要素國家級無人自動氣象站和賽音胡德嘎、元上都遺址(五一)、寶紹岱四要素區域自動氣象站。

  4、組織氣象業務人員,在整理原有各類氣象災害資料的基礎上,到各蘇木、鎮及部分嘎查(村)進行了實地調查,為編制《正藍旗地區氣象災害風險區劃》收集了第一手資料。

5、與旗政法委、農牧業局、國土資源局等有關單位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

6、建立了氣象信息服務和氣象科普宣傳為一體并以政府主導為原則的“黑城子氣象信息服務站”。該站按照有關規定,現有15平方米的辦公場所,日常工作由黑城子氣象辦公室負責,旗氣象局負責業務指導。

7、建立了具有牧區特色的“草原氣象110”預警預報系統及氣象信息集團群發QX01系統和12121短信平臺,使氣象預警、信息能通過三種不同渠道傳遞到牧戶、牧民手中,在

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氣象信息問題。

8、各蘇木(鎮 、場、示范區) 按時編制上報了“氣象災害防御應急預案”,制定了氣象辦公室、信息服務站及氣象助理員、信息員的有關規章制度和工作職責。     

9、正藍旗氣象局為各蘇木(鎮、場、示范區)氣象辦公室、信息服務站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照相機、辦公桌椅等設備。

10、在八個蘇木、鎮、奶站、忽必烈廣場建立了十五臺電子顯示屏。在氣象災害易發區標立了風險牌。

11、正藍旗綜合氣象服務平臺已建成并投入業務運行。平臺包括:正藍旗“草原氣象110”、公共氣象服務系統、氣象預報預警傳輸網絡、蒙文網站等。

12、“專項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編發工作動態簡報14期500余份。

13、建立了蒙漢文專項建設及氣象災害資料各類檔案、數據庫。

14、為進一步改善專項建設工作環境和提供防災減災綜合服務平臺,錫盟氣象局投資90萬元,擴建了400平方米的辦公樓一棟。

15、為便于調查、評估氣象災害,盟局投資21萬元,地方政府投資5萬元,購置越野車一輛。

16、投入26萬元,購置了超窄邊液晶拼接顯示屏和高精度土壤水分測定儀。(主要用于防災減災綜合服務平臺及生態監測業務)

【氣象宣傳工作】

1、利用世界氣象日,開展了《氣象災害防御條例》、防雷安全知識、氣象防災減災、手機用戶定制天氣預報方法等氣象科普宣傳。

2、5月份,新華社內蒙古分社、內蒙古電視臺、廣播電臺、北方新報、中國氣象報、錫林郭勒廣播電臺、正藍旗電視臺等媒體,對我旗專項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采訪報道。

3、在黑城子示范區、上都鎮青格勒圖嘎查等地區分別建立了草原書屋,購置了氣象科普書籍、刊物、中國氣象報等。

4、制作了蒙漢兩種氣象防災明白卡和服務卡,計8萬份。

5、在旗蒙古族中學建立了一座校園氣象科普基地,增強了學校師生的氣象災害防御意識。

【專項服務產品】

開展了具有牧業特色的“一旗一品”氣象服務產品:

如細毛羊生育期氣象預測(接羔、保育、剪毛、配種期);天然草場返青期、打草期、牧草產量預測;元上都遺址和全旗各蘇木(鎮、場)城鎮氣象要素預報;牧區地下水位監測;雨雪情報、重大社會活動專題氣象服務等30多項。

 【下階段工作安排】

1、做好年度總結和項目驗收工作。

2、做好牧區特色氣象服務工作。

3、進一步建立完善各類數據、信息庫、檔案記錄。

  4、做好2012年《鄉村(牧區)專項建設》準備工作。

 

   

篇6

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公共衛生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中心自2010年成立后正式實施項目以來,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下,在衛生行政部門工作部署和相關專業技術部門的指導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將我中心2013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鄉現轄24個村居,2012年末總人口97561人,全轄區現有醫療衛生機構104家,服務中心1家,村居定點衛生室24家。兩級衛生服務網絡覆蓋全轄區。

二、組織管理情況

(一)加強領導,落實目標責任。年初召開了全街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會暨項目培訓班,成立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領導小組,下設了辦公室和項目技術指導考評小組。各項目實施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組織機構,落實了責任醫師制度,加強了項目領導和組織管理。印發了《鼓樓街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督導考核辦法》、《鼓樓街道201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和《鼓樓街道轄區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等相關文件,并將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納入各村居衛生室綜合目標考核內容,明確我社區衛生衛生中心、村衛生室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執行機構,對全轄區居民免費提供十大項服務工作,確定中心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指導機構,負責對轄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培訓、監督考核。初步建成了街道、村二級項目管理機構,基本形成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工作網絡。為我轄區的基本公共衛生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實施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證。

(二)搞好培訓,提高服務質量。為全面了解掌握《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版)及上級相關的要求,我中心對所有參與到該項工作中的管理者、業務人員進行全面培訓,共計培訓92人,各項目試行機構采取全方位、多層次、滾動式的輪訓,讓村居衛生人員掌握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具體內容、目標、任務,工作規范和要求,為我中心順利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更好地為廣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確保項目服務保質保量得到全面落實。

(三)加強項目管理,嚴格績效考核。一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成立了項目技術指導組,認真做好對項目工作的綜合業務指導,開展了對衛生室不低于每月1次的技術服務指導;二是建立了街道、村兩級督查制度和評估制度。中心對村衛生室進行多次檢查指導。中心每月召開項目工作推進會,實行項目責任制、督查制、追究制,加強了項目落實情況的督查監控。三是建立了資金預撥和績效考核相結合的資金管理制度。

 三、資金管理情況

根據國家、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我中心制定印發了《鼓樓街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及時、足額撥付項目資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并實行了嚴格地考核和管理,切實做到專款、專用、專賬管理,確保項目資金發揮最大使用效益。建立了和項目工作相匹配的資金考核分配制度,保證基礎衛生機構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所需的各項資金。201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籌資標準為人均年補助30元各級財政補助經費預算總額74.76萬元,目前全鄉根據2013年度績效考核結果,已撥付項目資金84.05萬元,撥付比例112.4%。

四、項目工作執行情況

1、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  按《實施方案》要求,采取整村居推進或以重點人群為主建檔等形式,逐步為轄區居民建立了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街道共建居民健康檔案30974份,建檔率97.4%;建立電子檔案29842份,電子檔案建檔率93.8%。

2、健康教育 各項目執行單位根據《方案》制定了健康教育計劃,設置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針對不同人群采取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了宣傳咨詢活動,在中心門診候診處、接種候種室等場所擺放有供病人取閱的宣傳資料,利用電視、VCD在醫院內公共場所不間斷播放了健康教育宣傳片。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轄區共發放宣傳資料46000份,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及咨詢活動108次、參加人數5000人次。

3、預防接種 為轄區所有居住滿3個月的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和接種卡,積極組織開展了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常規接種、麻疹疫苗查漏補種和脊髓灰質炎疫苗強化免疫活動,完成糖丸強化免疫1256劑次,麻疹疫苗查漏補種305針次。兒童預防接種建證率、建卡率均達到了95%以上,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覆蓋率以村為單位達到了100%;認真貫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全面落實第一類疫苗的免費接種措施,不斷加強接種單位的軟、硬件建設,嚴格執行預防接種前知情同意制度,切實加強管理,不斷改進服務方式,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各種免疫規劃疫苗報告接種率均穩定保持在90%以上;積極協助疾控機構認真做好免疫規劃針對傳染病疫情的監測和處理,規范開展應急接種工作,有效控制暴發疫情的發生;不斷加強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接種門診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等硬件設備。2012年度完成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5302針次,無疫苗接種后異常反應和預防接種事故的發生。

4、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及處理  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工作。傳染病及時報告率、審核率均達100%,無甲類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漏報情況發生,所有傳染病均得到了及時有效處置。各相關村衛生室配合鄉公衛辦較好地完成了對傳染病病人的現場調查和處置工作,能及時將發現的疑似肺結核病人轉診到縣結防所,并對轄區的肺結核病人進行追蹤督導管理。

5、孕產婦保健管理  我院孕產婦保健管理日趨規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我院能做到為孕婦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并免費發放服務劵,進行第1次產前檢查,早孕建冊率明顯提高;能嚴格按孕產婦健康服務規范要求進行管理。2012年度完成254人孕產婦保健管理工作。

6、0-6歲兒童保健管理  項目質量和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兒童保健服務覆蓋率和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升。我院兒檢室設置較規范,能結合計劃免疫對兒童進行體檢。2012年度完成2012人次兒童保健管理工作。

7、慢性病管理 通過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開展了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篩查,及時為發現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檔案,并定期開展隨訪服務工作。全鄉截止2012年12月30日,已登記管理高血壓患者1654人,規范管理1606人,管理率97%;登記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626人,規范管理474人,管理率79.88%,規范管理率75%。

8、老年人健康管理  各單位均對在建檔過程中發現的部分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了登記、體檢,建立了健康檔案,并進行了健康指導。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轄區累計登記管理65歲及以上老年人2894人。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在繼續開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線索排查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隨訪服務工作,及時為轄區內診斷明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檔案,并及時上傳到“國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數據收集分析系統”。截止2013年12月30日,全鄉累計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6人,現已控制23人。

10、衛生監督協管 按照服務規范要求,落實了專、兼職人員,明確工作責任,及時做好了相關業務咨詢、巡查、信息收集和報告等工作。

五、績效考核與結果應用

建立了果莊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標準和責任追究制度,重點考核責任組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考核結果與個人考核掛鉤,將作為工作人員獎懲及核定績效工資的重要依據。

    六、服務模式

設立項目責任組。根據項目分工成立了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慢病科、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等7個項目責任小組,確定了每個項目組的責任人、片長、片醫、及鄉醫。

    明確責任

    實行分片負責制。將全鄉32個行政村,劃分為5個片區,每片區均設置片長1名,片醫2名、建檔員4-5名。

    簽訂責任書。衛生院與各個鄉醫簽訂了《果莊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目標管理責任書》,對每個項目要求做哪些工作,做到什么程度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并實行責任追究。

    搞好服務

    各責任組在認真開展項目的同時,為便于服務,把片長、片醫、鄉醫的姓名、聯系電話進行了公開,并發放到每家每戶,讓群眾能夠及時與片醫取得聯系,獲得幫助。

    強化考核

    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建立了果莊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標準和責任追究制度,重點考核責任組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考核結果與個人考核掛鉤,將作為工作人員獎懲及核定績效工資的重要依據。

   定期開展督導檢查。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小組定期對各責任組及各片區的工作開展情況通過走村入戶、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了項目質量。

七、社會滿意度調查

社會滿意度調查  經滿意度調查,社會群眾對全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體滿意率已達到90%以上,其中滿意度較高的項目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病健康管理,滿意度較低的項目是兒童健康管理。測評結果表明我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得到了社會群眾的普遍贊同,為我鄉下一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推進奠定了群眾基礎。

八、項目實施效果

(一)合理分配項目資金,開展項目績效考核,制定了《果莊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制度》、《果莊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資金分配計劃》、《果莊衛生院對各衛生室莒縣考核方案》等文件,每月對公共衛生果莊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其考核周期崗位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和晉級、獎勵以及聘用、續聘和辭退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全鄉均等化項目年度目標任務總體完成,但項目執行單位開展項目工作的進度和質量不均衡,表現在衛生室和同一單位的不同項目之間,在項目工作進度上,有些村衛生室部分項目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在項目工作質量上,各村衛生室之間差距甚大,群眾的滿意度也不盡相同。

(二)項目工作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大多數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總體質量在穩步提高,但仍有欠缺和不足,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率和更新率不高,電子檔與紙質檔同步還有一定的距離;高血壓、糖尿病發現率偏低,隨訪工作開展不夠細致,內容填寫較為隨意,隨訪內容不能夠準確反映管理人群的真實情況,隨訪次數明顯偏少。隨訪表格中有空缺項,邏輯性錯誤時有出現;部分衛生室存在登記不完整;個別衛生室在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和咨詢活動中缺少宣傳主題。

(三)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從事基本公共衛生人員對公共衛生項目內容理解不透,未能按服務規范進行規范操作,對村級培訓不夠全面、細致,致使村醫對公共衛生服務流程、服務內容及規范要求掌握不準。

九、下一步工作意見

一是強化組織管理,夯實工作基礎 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長效管理工作機制,規范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目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切實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程,確保各項任務指標的完成。扎實做好居民健康檔案建檔、電子檔案建檔、重點人群篩查與隨訪服務等基礎性工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強化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能力 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隊伍能力建設,穩定專業隊伍,合理人員配置,優化人員結構,建立完善基本公共衛生團隊服務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村衛生室的網底作用。認真做好所有醫務人員和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打造公共衛生服務全員化,特別要加強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知識的培訓,全面提升公共衛生人員綜合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強對村醫國家醫改政策的宣傳,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教育引導村醫轉變重醫輕防的思想觀點,提高村醫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主動性。

三是強化宣傳教育,動員社會參與 進一步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宣傳力度,從不同層面多形式持續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宣傳活動,對轄區居民重點進行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免費政策的宣傳,以爭取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對醫務人員重點進行服務內容、服務流程和服務知識的宣傳,以提高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促進各項工作規范實施。通過廣泛宣傳,積極營造各級各部門領導、社會各界、廣大群眾重視和支持發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良好氛圍,為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奠定社會基礎。

四是強化監督檢查,促進工作落實 切實加強對項目工作的管理,建立完善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制度,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嚴格監督管理與責任追究,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加強對各村居衛生室實施情況的督導檢查和技術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基本公共衛生各服務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各科室及村居衛生室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內容和整改時間,加強跟蹤督辦,確保整改落實到位。中心要重視并經常性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社會滿意度調查活動,廣泛收集社會意見,認真疏理整改落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樹立良好衛生形象,提高社會群眾滿意度。

五是規范經費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所有基本公共衛生補助經費用于投入到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中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質量。一方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按村居衛生室完成公共衛生數量、質量、滿意度發放村居級公共衛生補助經費,不得截留;一方面要投入公共衛生服務耗材、公共衛生服務印刷資料和培訓等,為規范項目開展創造必要條件,讓群眾享受到優質規范的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

 

篇7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強化依法行政,規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按照《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強化依法行政進一步規范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及自治區水利廳、南寧市水利局關于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特制定武鳴城區2021年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檢查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全面履行水土保持監督檢查職責。切實加強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檢查,采取各種檢查方式實現監督檢查全覆蓋,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只批不查”、“不批不查”等行政不作為和監管不到位行為。

(二)推進監督檢查規范化管理。制定年度監督檢查工作計劃,印發檢查方案,明確監督檢查項目清單、檢查方式和重點檢查內容。嚴格規范監督檢查程序和行為,做到檢查前有明確通知、現場檢查時規范記錄、檢查后及時印發檢查意見,并跟蹤落實,確保有序監管、有據監督、有跡可尋。

(三)促生產建設單位落實水土流失防治主體責任。要依法依規明確生產建設單位在水保方案編報、方案變更報批、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落實防治措施、保障水保設施安全運行、落實水保監測、定期報告方案實施情況、組織水保設施自驗、履行驗收申請等工作中的主體責任,通過加強監管督促生產建設單位自覺履行法定職責。

二、工作任務

(一)全面檢查生產建設項目水保方案落實情況。對武鳴城區區域內2020年以來已審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水保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實現監督檢查全覆蓋。

(二)嚴格查處水土保持違法行為。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嚴肅查處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擅自開工建設、水土保持設施未驗收報備擅自投產使用、拒不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在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專門存放地以外的區域傾倒棄土棄渣等違法行為。

三、檢查方式

監督檢查采取現場檢查

四、檢查內容

(一)方案管理:水土保持方案編報情況,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各項措施的后續設計情況,主體工程布局、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和防治措施變更情況。

(二)組織管理: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的水土保持管理機構和人員設置情況、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

(三)方案實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臨時措施落實情況和實施進度;水土保持監測、水土保持監理工作開展情況;各級水利(水保)部門檢查整改意見落實情況。重點對大型棄渣場和取土場、高陡邊坡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進行檢查。

(四)規費征繳:水土保持補償費繳納情況。

五、時間安排

檢查工作從2021年2月開始,至11月底結束。

六、現場檢查程序

(一)準備階段

1.制定年度監督檢查工作方案,明確全年監督檢查計劃安排、檢查項目及檢查方式。

2.印發檢查通知,明確具體時間、檢查內容、檢查人員等,提前7天告知參檢各方。

3.督促生產建設單位做好迎檢工作。生產建設單位對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自查,準備書面匯報、設計文件等材料,并通知水土保持施工、監測、監理單位等參建單位做好迎檢準備工作。

(二)檢查階段

1.檢查項目建設現場。對照水土保持方案和后續設計,檢查水土保持工程、植物、臨時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包括建設項目用地的表土剝離和利用情況,棄渣是否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位置等,對大型棄渣場、取土場和高陡邊坡應重點檢查。現場檢查應詳細記錄檢查地點(如標段、樁號)、措施類型、設計要求、實施情況、存在問題等,并拍攝現場照片(照片上應顯示日期)。

2.檢查內業資料。查閱生產建設單位水土保持管理機構、人員安排和工作制度等資料,水土保持工程后續設計及招投標工作資料,水土保持監理機構組建和人員組成文件以及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監理報告(月報、季報、總結報告)、監理日志,水土保持監測機構組建和人員組成文件以及監測實施方案、監測報告(季報、年度報告),水土保持措施重大變更報批資料,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監督檢查意見和整改落實資料等。

3.交換意見。檢查組在現場檢查結束后,應與建設單位現場交換意見,做好現場筆錄。

(三)整改落實階段

1.印發監督檢查意見。在現場檢查結束后,及時核實檢查情況,填寫《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檢查情況登記表》,并在10個工作日內印發監督檢查意見送達生產建設單位,限期整改。

2.督促整改落實。生產建設單位根據監督檢查意見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要求,并在收到監督檢查意見20日內將整改情況書面反饋。應督促生產建設單位及時整改,并提供技術指導和工作咨詢。

3.跟蹤落實問效。對生產建設單位整改情況進行檢查,對不能及時落實整改要求的生產建設單位,根據違法事實和情節輕重,按照立案、調查取證、內部審議、告知聽證、處罰決定、送達、執行要求,啟動行政處罰程序。

七、廉政建設

水土保持監督檢查人員要強化廉政意識,杜絕腐敗行為。檢查過程中,監督檢查人員不得索取或收受生產建設單位、水土保持監測單位或相關人員的禮金、禮品、有價證券等,不得利用職務之便向生產建設單位指定或推薦水土保持中介服務機構,或參與有償中介活動。水土保持監測、評估、方案編制等單位應當堅持廉潔、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開展本職工作,不得瞞報、漏報、編造數據。

篇8

關鍵詞:風電;項目;水土保持;防治

Abstract: Zhangjiakou City since the "eleven five" since, the use of wind energy resources, wind power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vigorously, the wind power project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ork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other similar projects to maintain soil.

Key words: wind power; projec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TV5

一、張家口市風電建設現狀

張家口是全國風能富集區,風能資源優勢十分明顯。全市風資源儲量達2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達1170萬千瓦以上,占全省陸上風資源的71%,占全國陸上風資源的4.6%。其中,壩上地區風資源儲量達17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在1030萬千瓦以上;壩下地區儲量約300萬千瓦,可開發量約140萬千瓦。壩上地區2007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2009年,又被確定為全國首個雙百萬千瓦級風電開發基地。在此基礎上,又成功引進了總投資120億元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項目,將建成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世界最大的風光儲試驗中心和全國首個風電研究檢測試驗基地、全國首個超百萬千瓦風電集中輸出檢測基地。截止2013年2月底,全市已全部建成的風電場71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了572萬千瓦,并網容量達到491萬千瓦;續建和新開工的風電項目共27個,總容量148萬千瓦;2013年底累計裝機突破600萬千瓦。通過不斷加大風電項目建設的力度,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800萬千瓦。

二、張家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現狀

張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北京的上風上水地區,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地,為國家水土流失防治的重點地區。總面積3.69萬km2,總人口460萬。境內共分為永定河、潮白河、灤河、大清河、內陸河五大水系,除內陸河水系外,其他四大水系均屬海河流域。全市劃分為北部壩上高原與南部壩下丘陵山區兩個地貌單元,壩上為風力侵蝕區,壩下為水力侵蝕區,壩頭(接壩地區)為水力、風力交錯侵蝕地區。地形、地貌復雜,海拔高度相差懸殊,生態環境、氣候條件惡劣,水資源貧乏,年均降雨量約400毫米,人均水資源總量不足全省的四分之一。據全省第二次水土流失遙感調查結果,全市2000年底水土流失面積20942km2。2000年以來,相繼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水利項目”、“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水土保持項目、“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及“中央預算內投資水土保持項目” 等一大批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項目,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068km2,完成投資17.06億元。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及農業生產條件,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三、風電建設水土保持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十一五”以來,張家口市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風能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風電場規劃面積約占張家口地區總土地面積的17%(六分之一),占風能資源地區面積的26%。由于壩上地區的風電場集中度非常高,施工建設對壩上地區的生態環境的影響范圍廣、影響程度大,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必要和緊迫。

按照《水土保持法》規定和國家相關規定,在我市建設的風電項目全部依法履行了水土保持方案報批程序。大部分建設單位能夠充分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嚴格按照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認真落實水土保持各項防護措施,通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與臨時措施的有機結合,有效地防治開發建設造成的人為水土流失。但在日常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中,通過與建設單位的溝通交流與水土保持方案的檢查落實,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有待將來進一步改進完善。如:

1、項目前期工作與后期施工建設脫節,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后管理信息不暢通,導致部門監管指導不及時。

2、水土保持后續設計缺位,施工管理不嚴格。在土建施工組織設計和監理設計中未將水土保持納入工序進行監督管理。導致施工過程中的臨時措施不到位、浪費表土資源、棄渣不按要求處置、植被恢復不及時等。

3、水土保持監測、監理工作落實不及時。要求在施工準備階段通過招標等方式落實監測單位、聘請水保監理人員,進行施工過程監測和監理。但有的單位水土保持監測、監理工作嚴重滯后,失去了監測、監理的意義。

4、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力度不夠。風機點位高、土層薄,一般都是水土流失嚴重部位,后期植被恢復任務艱巨。水土保持方案一般都要求選擇棄渣場集中堆放棄渣,但有的將棄渣直接回鋪在吊裝場地(或箱變、塔基周圍),覆土量不夠、植物措施不及時,嚴重影響了植被恢復。同時,由于棄渣回鋪,增加了吊裝場地占地面積,易形成高陡邊坡,加劇沖刷流失,增加了防護難度。

四、建議及措施

1、加強項目前期與后期工作的對接和信息傳送。

項目核準后,項目前期工作人員負責將建設階段的負責人員及時告知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機關,與建設階段負責人員辦理好工作交接,移交水土保持方案與初步設計,告知水土保持相關要求。項目建設準備和施工階段,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便于水利部門介入指導,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2、加強水土保持后續設計和施工監理、監測。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久久国内中文字幕 | 日本国产精品网色 | 中文字幕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