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防治措施8篇

時間:2024-03-20 10:16:0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呼吸道感染防治措施,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篇1

1例(1.69%),血液感染8例(13.56%),皮膚傷口感染4例(6.78%),表淺切口感染1例(1.69%)。2013年同期1032例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68例,感染率6.59%;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33例(48.52%),下呼吸道感染16例(23.53%),顱內感染4例(5.88%),上呼吸道感染3例(4.41%),血液感染6例(8.82%),皮膚傷口感染4例(5.88%),表淺切口感染2例(2.94%)。Logistic回歸分析法顯示,氣管未切開、留置尿管、原發病、并發癥以及功能障礙等是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結論:重視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主要易感部位和相關因素,并予以針對性的防治對醫院感染具有預防價值。

【關鍵詞】 神經外科; 醫院感染; 易感部位; 相關因素; 防治措施

神經外科主要診療范圍包括腦出血、腦腫瘤和腦外傷等患者。這些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較其他疾病更易發生醫院感染。有研究顯示,我國神經外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為9.2%~15.4%,僅次于燒傷患者[1]。醫院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因此,分析在神經外科中發生的醫院感染具有的易感部位和相關因素,并予以防治措施,對于提高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即對此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4年1-10月在本院神經外科住院的115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發生醫院感染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齡32~83歲,平均(45.8±3.3)歲;原發疾?。耗X血管疾病者29例,顱腦外傷者12例,顱內腫瘤者5例,硬膜下血腫者3例,腦脊液鼻漏者10例。

1.2 研究方法 通過回顧性分析法分析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易感部位,并與2013年同期本科發生醫院感染的患者進行對比,利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對影響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實施判定。

1.3 防治措施 (1)嚴格消毒,合理預防:神經外科患者應視情況及早實施氣管切開,若未接受氣管切開,則應及時為患者翻身和拍背,幫助其順利排痰。強化消毒病房空氣,做好氣管套管清潔和滅菌,避免切口感染,對吸痰導管實施嚴格消毒,強化氣道濕化,增加營養,提升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對于留置尿管的患者,及時實施膀胱功能訓練,做好尿道口消毒工作。按時調節患者的,保持病床和墊材干凈整潔。(2)圍術期處理:術前視情況應用合適抗生素,對于腫瘤患者可輸入白蛋白或新鮮血漿以增強機體抗感染作用。手術中應嚴格進行無菌操作,手術結束時使用骨蠟亦或是帶蒂組織對顱腔實施嚴密封閉。在術后適時移除引流管,及時為患者換藥。(3)抗生素合理應用:及時對患者的體液進行采集,實施細菌學培養后選擇高效和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做到先窄譜后廣譜,先低級后高級,先短期后長期,針對真菌性感染者,應重點實施真菌培養亦或是給予患者預防性口服抗真菌藥物。(4)注重監測,及時總結: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突發狀況,及時進行整理分析,并參與小組討論,探索出更具效果的防治措施并定時豐富到原有防治措施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相關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歸法判定,以P

2 結果

2.1 2014年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易感部位分析 1150例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59例,感染率5.13%,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29例(49.15%),下呼吸道感染11例(18.64%),顱內感染5例(8.47%),上呼吸道感染1例(1.69%),血液感染8例(13.56%),皮膚傷口感染4例(6.78%),表淺切口感染1例(1.69%)。

2.2 2013年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易感部位分析 2013年同期本院收治1032例患者,發生醫院感染68例,感染率6.59%,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33例(48.52%),下呼吸道感染16例(23.53%),顱內感染4例(5.88%),上呼吸道感染3例(4.41%),血液感染6例(8.82%),皮膚傷口感染4例(5.88%),表淺切口感染2例(2.94%)。

2.3 影響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 根據Logistic回歸分析可知,影響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主要有氣管未切開、留置尿管、原發病、并發癥及功能障礙,見表1。

3 討論

神經外科具有手術時間長、手術難度大等特點,加之患者病情危重,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較其他科室更容易發生醫院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疾病轉歸 [2]。因此,怎樣更好地避免此種醫院感染情況是神經外科臨床醫師面臨的重要問題[3-4]。本文通過分析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時的易感部位和相關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以期為避免醫院感染提供參考依據。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2014年發生醫院感染59例,感染率5.13%,略低于2013年同期醫院感染發生率6.59%,這主要與本院加強科室管床醫師對院內感染診斷標準學習,杜絕重報,針對醫院感染易感部位和相關因素采取預防措施有關。從易感部位分布來看,本院神經外科以泌尿系感染居首位,與其他醫院報道不相符,原因考慮如下:(1)存在尿管管理缺陷,無菌觀念不強,應加強無菌操作觀念,向??茖W習尿管管理技巧,減少感染率[5]。(2)留取標本未使用專用試管,存在污染現象[6]。(3)患者住院時間長,留置尿管時間長。(4)長期留置尿管患者需反復更換尿管[7]。針對以上因素,本院制定如下整改措施:(1)應加強無菌操作觀念,向??茖W習尿管管理技巧,減少感染率。(2)應用專用容器留取標本。(3)嚴格把握導尿指征,盡早拔管。(4)治療原發病,加強支持治療,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5)做好宣教,做好會衛生清潔。

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法可知,影響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主要有氣管未切開、留置尿管、原發病、并發癥及功能障礙。這進一步提示針對此類因素實施針對性的處理對于患者的感染而言具有十分積極的預防作用[8-9]。原因可能在于神經外科手術大都在患者的腦部進行操作,這就涉及到對其呼吸道和泌尿道的侵入性操作,而若患者住院時間較長亦或是處于昏迷狀態,極易引發上述區域位置的感染[11-13]。同時,研究發現,在并發癥中,慢性支氣管炎易形成下呼吸道感染,糖尿病易形成中樞神經系統以及切口感染,而乙型肝炎則易導致消化道感染,惡性腫瘤易導致呼吸道以及中樞神經的感染。這可能與此類并發癥疾病的臨床特點有關,例如有惡性腫瘤的患者大都免疫力較為低下,術后常需長時間地應用呼吸機進行治療,這直接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風險[14-15]。因此對于氣管未切開和留置尿管,原發病和并發癥以及功能障礙等患者應注意醫院感染的預防。

綜上所述,重視神經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主要易感部位和相關因素,并予以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對今后的醫院感染具有潛在的預防價值,臨床工作應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羅斌華,吳志勇,李福太,等.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相關危險因素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4):6223-6225.

[2] Ulu-Kilic A, Alp E, Cevahir F, et al.Economic evaluation of appropriate duration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prevention of neurosurgical infections in a middle-income country[J].Am J Infect Control,2015,43(1):44-47.

[3]明婷.重癥監護室神經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及護理要素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5):165-166.

[4] McComb J G, Da Silva S L.Neurosurgical care of pediatric brain tumor patients in a rehabilitation unit[J].J Pediatr Rehabil Med,2014,7(4):323-331.

[5]王彬,劉英娟,連可樂.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0):3408-3410.

[6] Champeaux C, Raballand E.Craniocerebral gunshot wound in a baby chimpanzee-an uncommon experience of neurosurgical treatment conducted in the Guinean forest [J].J Med Primatol,2015,44(1):49-52.

[7]葉慧,樊鴻雁,錢愛萍,等.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4):369-370.

[8] Spader H S, Hertzler D A, Kestle J R, et al.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and the effect of an institutional shunt protocol on the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access device infections in preterm infants[J].J Neurosurg Pediatr,2014,1(5):1-5.

[9]屈澤,李宣,黃元芳,等.急性腦梗死中醫證型與血清IL-1在近期感染中的相關性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7-8.

[10] Wollmann G, Paglino J C, Maloney P R, et al.Attenuation of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infection of brain using antiviral drugs and an adeno-associated virus-interferon vector[J].Virology,2015,15(475):1-14.

[11]羅晨,陳彥飛,李常偉,等.腰大池置管持續外引流在神經外科的臨床應用體會[J].浙江創傷外科,2014,21(2):277-278.

[12] Zhou H, Zhang X.Intracranial malignant lesions correlate with the requirement for a long treatment course in postoperativ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4,4(10):2071-2077.

[13]何永棠.195例普通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短程應用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4):20.

[14] Yan L, Qing Y, Xingyi J,et al.Etiologic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after neurosurgery[J].Cell Biochem Biophys,2014,10(28):112-113.

篇2

【關鍵詞】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防治;護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于常見病,發病原因大多為病毒感染,常見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腸道病毒以及腺病毒等;也有因細菌感染而引發的,常見的細菌有肺炎球菌、鏈球菌以及金黃葡萄球菌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均有發病,特別是冬春季節的感染患者更多[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表現通常為發熱、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部疼痛以及頭痛等癥狀;嚴重的患者表現為畏寒、乏力、惡心嘔吐以及腹瀉等全身性癥狀[2]。

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間入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 例,其中男73 例,女47 例;患者年齡在12~76歲之間,平均為36歲。其中,單次發患者37 例,多次發病患者83例;其中65例患者為每年單次發病,55例患者為每年反復多次發病。

2 臨床癥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嚴重程度差異較大,輕者僅表現為鼻部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等,或伴有咽部疼痛、嗓子痛、微咳等癥狀。重者如果感染發生在鼻及咽部,患者將出現咽痛、發燒、咽后壁淋巴組織充血與增生、扁桃體發炎等情況,有些患者出現淋巴結腫大現象。發熱一般持續2~3 日,嚴重者將達到1 周左右;嚴重的患者其體溫可達39~40℃以上,患者同時感到寒冷、頭痛、腹痛、全身無力、出現嘔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瀉等癥狀,需要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要求患者加強營養與多多休息,稍有疏忽的患者其感染將會擴大或蔓延至鄰近器官,極易引發肺炎、支氣管炎以及中耳炎等并發癥。通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3~4d 內能夠痊愈,部分患者可達2~3 周。

3 治療方法

病毒性感染可選擇專門針對病毒的藥物進行治療;細菌性感染可選用青霉素類或其它種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對于因溶血性鏈球菌引發的扁桃體炎或咽炎患者,使用青霉素治療效果較理想;對于經過2~3d治療后仍無效的患者,應考慮是否有其它病原體感染,例如,支原體感染等。當患者出現高熱時,可用冷毛巾濕敷頭部,勤更換,能夠有效控制高熱驚厥。一般的退熱藥,例如少量阿司匹林、撲熱息痛也有效果。對于伴有鼻炎的患者,為保證呼吸通暢,需要休息好,可在進食及睡前使用鼻藥[1-3]。

4 防治措施

加強自身鍛煉,多呼吸新鮮的空氣,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合理飲食,平衡膳食。冬季可食用高熱量、高蛋白質類的食品,合理補充維生素,蔬菜與水果能夠增抵抗力。根據溫度增減衣服,適應氣候冷熱改變,衣服不要過多,以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2-4]。經常通風,經常換氣,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避免病源感染??梢允褂脺p毒病毒疫苗,疫苗能夠激發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使其分泌IgA 抗體,使呼吸道對感染的防御能力增強。

5 加強護理

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呼吸系統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要求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同時要清淡易消化,還要給予充足的水分;患者處于發熱期時,必須要臥床休息并嚴格按照發熱常規進行護理;嚴格執行呼吸道隔離并使呼吸道通暢;必須及時清除患者鼻腔內的分泌物;測量患者體溫、呼吸、脈搏等,及時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耐心地向患者講授衛生知識,積極對其進行宣傳教育[3,4]。

6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為鼻、鼻咽和咽部。該病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總數的90%左右。當病毒入侵機體上呼吸道后,該處的黏膜抵抗力降低,導致細菌可以入侵,同時可出現化膿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冬春季節較多,但全年都能發生。該病的臨床輕重程度差異較大,潛伏期一般為2~3d 或更長。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對于病毒性感染患者,選擇專門針對病毒的藥物進行治療;對于細菌性感染患者,可選用青霉素類或其它種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4,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由于鼻咽感染能夠波及周圍器官,有時鼻咽部的原發病的癥狀消失,而其并發癥卻出現加重現象,因此,一定要對上呼吸道感染進行綜合的分析與觀察。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提高療效非常重要,千萬不要以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病而輕率對待。

參考文獻

[1] 童雅培, 王筱敏. 診療與護理常規[M].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234-235.

[2] 張梓荊. 常見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專家筆談)[J]. 中華兒科雜志, 2000: 38(10): 86.

[3] 蔣東波, 等. 白細胞介素10 水平及其對白細胞介素2 等的調節作用[J]. 中華兒科雜志, 1999: 37(12): 28.

篇3

 【關鍵詞】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防治;護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于常見病,發病原因大多為病毒感染,常見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腸道病毒以及腺病毒等;也有因細菌感染而引發的,常見的細菌有肺炎球菌、鏈球菌以及金黃葡萄球菌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均有發病,特別是冬春季節的感染患者更多[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表現通常為發熱、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部疼痛以及頭痛等癥狀;嚴重的患者表現為畏寒、乏力、惡心嘔吐以及腹瀉等全身性癥狀[2]。

        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間入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 例,其中男73 例,女47 例;患者年齡在12~76歲之間,平均為36歲。其中,單次發患者37 例,多次發病患者83例;其中65例患者為每年單次發病,55例患者為每年反復多次發病。

        2   臨床癥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嚴重程度差異較大,輕者僅表現為鼻部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等,或伴有咽部疼痛、嗓子痛、微咳等癥狀。重者如果感染發生在鼻及咽部,患者將出現咽痛、發燒、咽后壁淋巴組織充血與增生、扁桃體發炎等情況,有些患者出現淋巴結腫大現象。發熱一般持續2~3 日,嚴重者將達到1 周左右;嚴重的患者其體溫可達39~40℃以上,患者同時感到寒冷、頭痛、腹痛、全身無力、出現嘔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瀉等癥狀,需要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要求患者加強營養與多多休息,稍有疏忽的患者其感染將會擴大或蔓延至鄰近器官,極易引發肺炎、支氣管炎以及中耳炎等并發癥。通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3~4d 內能夠痊愈,部分患者可達2~3 周。

        3   治療方法

         病毒性感染可選擇專門針對病毒的藥物進行治療;細菌性感染可選用青霉素類或其它種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對于因溶血性鏈球菌引發的扁桃體炎或咽炎患者,使用青霉素治療效果較理想;對于經過2~3d治療后仍無效的患者,應考慮是否有其它病原體感染,例如,支原體感染等。當患者出現高熱時,可用冷毛巾濕敷頭部,勤更換,能夠有效控制高熱驚厥。一般的退熱藥,例如少量阿司匹林、撲熱息痛也有效果。對于伴有鼻炎的患者,為保證呼吸通暢,需要休息好,可在進食及睡前使用鼻藥[1-3]。

      4   防治措施

         加強自身鍛煉,多呼吸新鮮的空氣,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合理飲食,平衡膳食。冬季可食用高熱量、高蛋白質類的食品,合理補充維生素,蔬菜與水果能夠增抵抗力。根據溫度增減衣服,適應氣候冷熱改變,衣服不要過多,以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2-4]。經常通風,經常換氣,少到人多的公共場所,避免病源感染??梢允褂脺p毒病毒疫苗,疫苗能夠激發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使其分泌iga 抗體,使呼吸道對感染的防御能力增強。

        5   加強護理

         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呼吸系統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要求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同時要清淡易消化,還要給予充足的水分;患者處于發熱期時,必須要臥床休息并嚴格按照發熱常規進行護理;嚴格執行呼吸道隔離并使呼吸道通暢;必須及時清除患者鼻腔內的分泌物;測量患者體溫、呼吸、脈搏等,及時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耐心地向患者講授衛生知識,積極對其進行宣傳教育[3,4]。

        6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為鼻、鼻咽和咽部。該病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總數的90%左右。當病毒入侵機體上呼吸道后,該處的黏膜抵抗力降低,導致細菌可以入侵,同時可出現化膿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冬春季節較多,但全年都能發生。該病的臨床輕重程度差異較大,潛伏期一般為2~3d 或更長。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對于病毒性感染患者,選擇專門針對病毒的藥物進行治療;對于細菌性感染患者,可選用青霉素類或其它種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4,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由于鼻咽感染能夠波及周圍器官,有時鼻咽部的原發病的癥狀消失,而其并發癥卻出現加重現象,因此,一定要對上呼吸道感染進行綜合的分析與觀察。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提高療效非常重要,千萬不要以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病而輕率對待。

 

參考文獻

 [1] 童雅培, 王筱敏. 診療與護理常規[m].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234-235.

 [2] 張梓荊. 常見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專家筆談)[j]. 中華兒科雜志, 2000: 38(10): 86. 

 [3] 蔣東波, 等. 白細胞介素10 水平及其對白細胞介素2 等的調節作用[j]. 中華兒科雜志, 1999: 37(12): 28.

篇4

關鍵詞:患者;消化內科感染;病毒分析;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R714.14+6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工薪階層飲食都不是很有規律,消化類疾病常有發生,鄙人根據多年的從醫經驗,根據消化內科患者住院感染的情況分析患者的感染特征和感染原因,并根據現有的條件提出了自己的應對方法和防治措施。

1 消化內科患者感染原因及病理分析

本人統計了從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間在我院住院的消化內科患者四十名,將其病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結果如下表1至表3所示。

根據表1至表3內容可知,男性年齡大于60歲以上的患者出現消化不良導致住院的概率比較大,且住院診治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這點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男性年長者。

這些患者中出現住院的干擾部位如下表4所示。

根據表4可知,因呼吸道感染而導致患者住院的所占比重比較大,其次是腸胃所感染,這些需要我們注意生活環境中家居、生活環境的干凈、整潔,其次要注意有規律的飲食。根據患者的病因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將四十名患者的病原菌進行分析出六十株病原菌,得到如表5所示的數據。

由表5可知,感染的病毒中革蘭陰性桿菌所占比例高達82%,對此病毒進行進一步分析,其結果如表6所示。

根據表6所示,得知革蘭陰性桿菌中各種病毒都占有一定的份額。

表7為真菌病毒情況表,從表7可知,白假絲釀母菌菌病毒感染的概率比較大。

2 消化內科患防治措施

根據前面七張表中的數據可以很清晰的得知消化內科患患者的病理、病因,針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個人針對現實中的情況,提出了患者的防治意見。

本調查,醫院感染部位順次為下呼吸道、呼吸道上、胃腸道、泌尿道,呼吸道感染最多見,與前人的研究基本上一致,而泌尿道感染比例低,有可能對小便監視檢測不夠相關。由于患者歲數偏大、病情較重,臥床時間相對較長,因為這個下呼吸感染幾率便會相對增加,醫療事務擔任職務的人早期不重視了掃除凈盡口腔分泌物與異物,在往后的過程中雖再次注意到清除異物,也只能清除一部分的異物,而在早期已被吸入支氣管兒的異物仍將會造成肺部感染,還由于消化系統的不舒服,易引流食品反流,及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吐嘔物易誤吸入肺。因為這個,尤其要重視呼吸道的預防控制工作,準確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

本組病例感染常見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其中以銅綠假單胞菌為首位,肺炎克雷伯菌第二位,與近年的研究結果完全一樣。內在危險因素主要與醫源性因素相關,與醫療處理辦法的應用不科學或錯誤相關。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對常用抗菌藥物呈不斷升漲發展方向,對亞胺培南的敏銳率達89.2%,對哌拉西林等最為耐藥,其耐藥率達76.4%,導致這種情況之一是濫用抗菌藥物。大腸埃希菌耐藥率較為敏銳的幾種抗菌藥物是亞胺培南、頭孢吡肟、阿米卡星。鮑氏不動桿菌耐藥率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最低,為2.8%,其次為阿米卡星、頭孢噻肟、頭孢他啶和頭孢吡肟,作別為12.8%,38.3%,32.8%和26.1%,其它抗菌藥物也有不一樣程度的耐藥率,且多重耐藥率高,導致醫治上的艱難,所以一旦發現被感染,應該盡快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引起醫院感染的突發流行。真菌感染多為老年患者,與老年個體身體虛弱、營養不好、抵抗力功能衰落以及廣泛預防性運用或多種聯合使用抗生素相關。到現在為止,真菌耐藥情況固然不是十分嚴重,不過在醫治上頗為棘手,由于真菌感染的患者一般病情嚴重、復雜,死亡人數的比率較高,且抗真菌藥物可選擇的范圍不大。

參考文獻

[1]Williams M,Budavari A,Olden KW,et al. Psychosoci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in clinicalpractice[J].J Clin Gastroenterol, 2005,39 :847-857.

[2]章偉.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93例療效觀察[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9,(10).

篇5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神經內科收治的所有出院患者病歷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

1.2 方法

醫院感染診斷標準按照衛生部下發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對醫院感染病歷進行登記,并對相關因素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院患者2 060 例,其中男1 056 例,女1 004 例,年齡16~86 歲。發生醫院感染人數236 例次,醫院感染發病率為6.04%。

2.2 醫院感染部位

在236 例醫院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為最多見,占68.92%;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0.24%;胃腸道和口腔感染分別占9.16%和10.28%;其他部位感染占0.40%。

2.3 住院時間與醫院感染的關系

本組患者住院時間4~120 d,統計表明,患者住院時間越長,感染機會越多。住院天數≥15 d者189 例(85.08%)。

2.4 年齡與醫院感染關系

年齡16~25 歲感染人數為7 例(2.54%),25~45 歲為16 例(6.78%),45~60 歲為45 例(19.06%),>60 歲者158 例(66.95%)。

2.5 病種與醫院感染的關系

腦出血患者發生醫院感染106 例(44.92%),腦梗死患者56 例(23.73%),以后依次為顱內感染24 例(10.17%),缺血性腦病8 例(3.39%),周圍神經病6 例(2.54%),其他36 例(15.25%)。

2.6 侵入性操作與醫院感染

236 例醫院感染的患者有156 例進行了吸痰或導尿;18 例進行了動靜脈置管;有30 例進行了氣管切開;有32 例安置了呼吸機。

3 討論

3.1 危險因素分析

本組資料表明醫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為泌尿道、腸道、皮膚及軟組織。與牛桂林等[2]報道相近,均顯示主要感染部位為呼吸道和泌尿道,說明神經內科感染部位有其共性。主要原因是高血壓、腦出血伴神志昏迷者這類患者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或消失,痰、嘔吐物等不易排出,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如吸痰的反復實施使黏膜損傷。這種整體和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3]。

研究顯示院內感染發生 率與住院時間成正比。住院天數≥15 d者占85.08%。研究顯示10~30 d為感染高發時間段。

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在導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許多因素中,患者的年齡及身體的抵抗力不能忽略。本次調查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發病率差異顯著。其中以60 歲以上發病率最高,與老年人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有關。這部分人構成了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控制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時,應把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作為重點。

醫院感染發病率與患者基礎病密切相關。本次調查醫院感染發病率最高的前3種基礎病為腦出血、腦梗死、顱內感染,這些患者大多數病情較重,偏癱、意識障礙,患者多長期臥床,免疫力低下,獲得性醫院感染的危險性大。此外年齡越大病死率越高,表明基礎病合并感染對老年患者生命構成極大威脅。

侵入性操作是引發院內感染的重要因素。氣管插管直接破壞了會厭部正常防御屏障,削弱咳嗽反射和纖毛運動,造成了清出呼吸道分泌物無效,使感染機會增多。留置尿管損傷尿路黏膜,留置胃管為胃內細菌定植咽部提供良好的通道,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機會。提示醫護人員應嚴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適應證,嚴格按程序正規操作,以控制感染,降低醫院感染率。

3.2 預防及控制措施

3.2.1 減少宿主的自身危險性

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齡、糖尿病病史、慢性肺病史、腦卒中史、起病時意識障礙、腦出血的量及部位等,這些因素雖不可干預,但如積極控制血糖、盡早清除血腫,恢復患者意識,對減少感染的發生將起重要作用。

3.2.2 調整醫源性因素

如醫療操作、治療方法及用藥情況,根據病情盡量少用或不用。醫護人員接觸每位患者及操作前后要進行手的清潔、消毒,防止各種醫源性感染。進行侵入性操作要嚴格規范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技術,定期對吸氧、吸痰等裝置消毒,對留置尿管者每天用含有效碘1 000 mg/L碘伏溶液清洗尿道口2~3次,保持會清潔。對那些意識障礙重、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易吸除的患者,應盡快做氣管切開,利于分泌物的消除。留置導尿應保持密閉系統,每天更換無菌引流袋。

3.2.3 加強基礎護理

對清醒患者鼓勵其有效咳嗽和排痰,對意識障礙或危重患者要取正確臥位協助排痰防止誤吸,同時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病房內每日通風2~4次,每次30~60 min,室內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應定期對病房內空氣、物體表面進行細菌監測等。

3.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篇6

【摘要】 目的 觀察扶正固本中藥防治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RRTI)的效果。方法 擲幣法將158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分為觀察組78例和對照組80例,兩組緩解期采用常規預防措施,急性期西藥常規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加用扶正固本中藥湯劑治療,隨訪觀察感染發作頻次、發熱、咳嗽、治療等情況,檢查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結果 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Z=-3.186,P=0.001);觀察組治療后呼吸道感染頻次、發熱、咳嗽、治療時間均減少,與治療前及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

【關鍵詞】 反復呼吸道感染;復感兒;中醫藥治療;扶正固本;免疫;預防

反復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TI) 是兒童常見病,嚴重影響小兒的正常生長發育。RRTI的發病機理比較復雜,目前對其確切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是其發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祖國醫學認為正氣虛弱是其發病的內因,邪氣乘虛而入是其發病的外因,病機為本虛標實。我院采用扶正固本法對78例RRTI患兒輔助治療,療效顯著,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在葉縣人民醫院就診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158例,擲幣法分為觀察組78例和對照組80例。觀察組中男48例,女30例;年齡1.7~13.5歲,平均(6.01±1.87)歲;病程1~8年,平均(2.36±1.58)年;反復上呼吸道感染54例,反復下呼吸道感染24例。對照組中男53例,女27例;年齡1.6~14歲,平均(5.87±2.01)歲;病程1~7.4年,平均(2.84±1.74)年;反復上呼吸道感染58例,反復下呼吸道感染22例。兩組資料經均衡性檢驗,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1987年4月成都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所制定的反復感染的診斷標準[1]。急性發作期指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發作期。非急性發作期指呼吸道感染基本控制后的一段時期,包括遷延期、緩解期和恢復期。

1.3 納入病例標準

(1)符合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西醫診斷標準,非急性發作期的患兒。(2)年齡在1.5~14歲。(3)排除原發性免疫缺陷,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嚴重心、肝、腎和造血系統等疾病。

1.4 剔除病例標準

(1)觀察資料不齊全,中途停藥退出者。(2)研究中服用其他藥物。(3)治療依從性差。(4)近期1月內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和免疫增強劑等藥物治療的患兒。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采用西醫常規防治措施:當患兒處于非急性發作期時,對患兒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預防感冒,避開誘發因素;急性發作期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等。

1.5.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干預基礎上,加用扶正固本中藥治療。組方:黃芪10 g、防風8 g、山藥8 g、白術6 g、黨參10 g、茯苓8 g、炙甘草4 g、枸杞子6 g、山茱萸6 g。余熱未退加金銀花6 g、石膏10 g;鼻塞流涕加辛夷6 g、蒼耳子6 g;咽痛加板藍根8 g、射干6 g;咳嗽加杏仁8 g、桔梗10 g;食少納差加雞內金6 g、山楂10 g。用量可根據患兒年齡酌情增減。每天1劑,水煎服, 3月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統計療效。

1.6 觀察指標

定期電話或門診隨訪觀察1年,記錄患兒呼吸道感染頻次、癥狀、病程、治療等情況,采集空腹靜脈血標本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檢測時間為治療前和治療后6月。

1.7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11.5統計軟件處理。臨床療效比較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隨訪指標和免疫學指標用均值±標準差(±s)描述,自身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隨機樣本t檢驗。設置顯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起初觀察組納入的78例患兒,有74例完成全

程觀察,對照組80例全部完成全程觀察,本文僅分析有效病例。

2.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兒科學》[2]擬定。治愈:停藥后1年內上呼吸道感染次數

2.2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Z=-3.186,P=0.001,見表1。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

2.3 隨訪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1年內呼吸道感染頻次、發熱、咳嗽和治療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

2.4 免疫學指標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IgG、IgA、IgM均不同程度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意義(P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RRTI發生的病因病機復雜。除了病原微生物感染外,還與機體免疫功能異常密切相關[3]。營養紊亂、微量元素缺乏[4]、氣候驟變、調護失宜、被動吸煙、空氣穢濁、大氣污染、失治誤治、濫用抗生素等均可導致復感兒臨床癥狀反復加重,病程遷延,纏綿難愈。由于呼吸道感染的反復發作,影響到患兒的T細胞功能,CD3、CD4等淋巴細胞亞群之間的平衡打破,免疫球蛋白降低,進一步加重復感機會,如此惡性循環,感染反復發作。西醫采用免疫增強劑多有良好療效[5]。

本病屬于中醫學“氣虛外感”“咳嗽”等范疇,兒童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為“稚陰稚陽”之體,脾胃虛弱,腠理疏松,又因風寒外襲,戕害正氣,反復發病。肺為嬌臟,最易受傷,肺氣虛則衛外不固,又易受外邪侵襲而復發。因此,本病的發生“不在邪多,而在正虛”,辨證施治要明察正邪消長變化。急性期多以邪實為主,緩解期以正虛邪戀為主。根據“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治未病”觀念,在RRTI緩解期,通過健脾益氣、養肺固衛,實現“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方中黃芪甘溫大補脾肺,防風祛風解表,黃芪與防風同用,固表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山藥、白術、黨參、茯苓健脾補中益氣,助淡濕運化,有培土生金之妙;“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故用補腎之品枸杞子、山茱萸以滋腎潤肺;炙甘草化痰止咳,調和諸藥。全方共奏健脾益肺補腎、扶正固表祛痰之功,從而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生?,F代藥理研究證實:黨參、茯苓、黃芪、白術、防風等補氣中藥有增加機體免疫功能[6],調節機體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4/CD8等之間的相對平衡,增加機體抗病能力[7]。

本研究證明扶正固本中藥能夠減少RRTI患兒呼吸道感染的發作頻次,改善感染時的臨床癥狀,減少發熱、咳嗽持續時間,縮短治療天數。同時,能夠提高患兒IgG、IgA的表達水平,增強患兒的免疫功能,與相關研究[8-9]結果相同。本方藥性平和,口感良好,無明顯不良反應,依從性高,利于患兒長期服用??傊?,益氣固本中藥治療RRTI患兒,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臨床應用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胡儀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J].中華兒科雜志,1988,26(1):41.

[2]汪受傳.中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82.

[3]李鳳敏,王愛華,張海燕,等.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與免疫球蛋白IgG亞類的相關性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0):1412-1413.

[4]王有鵬,李志軍.羚桂龍牡顆粒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醫藥信息,2009,26(6):89-90.

[5]賈敏,秦路平,張宏,等.金水正氣丸輔助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88例[J].陜西中醫雜志,2009,30(11):1470-1471.

[6]李進,鮑依稀,祝絢,等.云芝黃芪有效組分對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8):924-927.

[7]宋杰,張松成,李紅哲.加味玉屏風散對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免疫功能的影響及臨床意義[J].陜西中醫雜志,2009,30(11):1476-1477.

篇7

關鍵詞 反復呼吸道感染 兒童 補中益氣湯 鋅劑 免疫 防治

反復呼吸道感染(RRTI)屬于兒童常見疾病,采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聯合鋅劑對106例RRTI患兒輔助治療,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2月收治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224例,隨機分為治療組110例和對照組114例。治療組男60例,女50例,年齡1.7~14歲,平均7.01±1.35歲;病程1~8年,平均2.58±1.62年,反復上呼吸道感染78例,反復下呼吸道感染32例。對照組男64例,女50例,年齡1.5~13.5歲,平均5.99±2.01歲,病程1~6.5年,平均2.67±1.74年,反復上呼吸道感染80例,反復下呼吸道感染34例。兩組資料經均衡性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1987年4月成都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所制定的反復感染的診斷標準[1]。急性發作期指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發作期。非急性發作期指呼吸道感染基本控制后的一段時期,含遷延期、緩解期和恢復期。

納入病例標準:①符合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西醫診斷標準,非急性發作期的患兒;②年齡1.5~14歲;③排除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嚴重肝、腎和造血系統等疾病。

剔除病例標準:①觀察資料不完整;②中途停藥退出;③研究中服用其他藥物;④治療依從性差;⑤近期使用影響免疫功能藥物的病例,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免疫調節劑等。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防治措施,緩解期時對患兒進行體格鍛煉及健康教育,預防感冒,急性發作期抗病毒及對癥治療等。②治療組:在對照組常規干預基礎上,加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聯合鋅劑治療。中藥組方:黃芪10g,黨參8g,升麻3g,柴胡3g,防風8g,山藥8g,白術6g,茯苓8g,炙甘草4g,當歸6g,黃精6g,生姜4g,大棗3枚。伴隨其他癥狀者隨癥加減,用量可根據患兒年齡酌情增減。日1劑,水煎服,3個月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統計療效。鋅劑:采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按元素鋅1~1.5mg/(kg?日)口服。每劑量每天分2次口服。

觀察指標:采取定期電話、互聯網、門診隨訪等途徑觀察1年,嚴格記錄患兒呼吸道感染頻次、癥狀、病程、治療等情況,并于治療開始前和治療后半年采集空腹靜脈血標本,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值。

療效判斷標準:參照《中醫兒科學》擬定[2]。①治愈:停藥后1年內上呼吸道感染次數<2次,無下呼吸道感染;②顯效:上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少2/3,病程縮短,臨床癥狀減輕;③有效: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半,發作時病程縮短,臨床癥狀減輕;④無效:治療后發病次數、病程、臨床癥狀3項指標均無明顯改善。

統計學處理:利用SPSS11.5統計軟件處理。臨床療效比較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隨訪指標和免疫學指標用(X±S)描述,自身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隨機樣本t檢驗。設置顯著檢驗水準α=0.05。

結 果

起初治療組納入的110例患兒,有106例完成全程觀察,對照組114例全部完成全程觀察,本文僅分析有效病例。

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Z=-3.174,P<0.01。

隨訪臨床指標比較:治療組1年內呼吸道感染頻次、發熱、咳嗽和治療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或P<0.01)。

免疫學指標比較:治療組干預后IgG、IgA、IgM均不同程度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IgG、IgA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3種免疫球蛋白變化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3。

討 論

西醫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感染期抗感染治療,緩解期應用免疫調節劑增強機體免疫,補充微量元素,營養支持等療法。鋅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趨向活力及殺菌功能。對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維持有重要作用,對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有明顯影響。

祖國醫學對RRTI發病機制的認識及治療:中醫學中與此病相關的論述散見于“感冒”“虛人外感”、“咳嗽”“痰飲”“虛損”等文獻中。臨床治療多從肺、脾、腎三臟論治。

王小青、虞堅爾等提出[3],本病與肺腎虛損關系密切,腎虛可導致下丘腦-垂體-靶腺軸及植物神經功能的紊亂,“神經-內分泌調節網絡”中某些調節環路失控,擾亂機體內環境,削弱機體抵抗力,以致機體反復感染。肺虛衛表不固,易遭邪侵,又無力驅邪外出,久之病邪由表及里,損傷腎氣,終致肺腎不足,疾病經久不愈。

周健鋮提出[4],脾胃虛弱,氣而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肺氣更虛,易于復感;久病傷腎,腎為元陽之根,腎氣虛更致肺脾小足。

補中益氣湯是益氣升陽的代表方劑,乃扶正固本之經典處方,具有扶正祛邪、益氣固衛、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證明補中益氣湯加減聯合鋅劑能夠減少RRTI患兒呼吸道感染的發作頻次,改善感染時的臨床癥狀,減少發熱、咳嗽持續時間,縮短治療天數。同時,能夠提高患兒IgG、IgA的表達水平,增強患兒的免疫功能,與相關研究結果相同[5]。補中益氣湯藥性平和,葡萄糖酸鋅劑口感良好,無明顯不良反應,依從性高,利于患兒長期服用。

總之,采用上述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RRTI患兒,能提高兒童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儀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J].中華兒科雜志,1988,26(1):41.

2 汪受傳.中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82.

3 虞堅爾,陳慕涵.補腎固表方對肺腎兩虛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響.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14(3):35-37.

篇8

[關鍵詞] 豬流感 癥狀 診斷方法 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4-0257-01

豬流感是一種具有急性、熱性和接觸性的呼吸道傳染病,氣候變化是其出現的主要原因,該病通常是在冬季和春季出現,咽、鼻等是其傳播的主要途徑,且傳播速度較快,發病范圍較大,所有種類的豬都有可能感染這種病。隨著豬流感的產生,所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其會降低豬的生產能力,并減緩豬體重的增加速度,會給豬場的經濟效益造成嚴重影響。豬在感染豬流感后,往往隨之而來的是多種并發癥,比如豬鏈球菌病、豬偽狂犬病等,這些并發癥通常會加重豬流感的疫情,會給豬場帶來極為嚴重的損害。

一、豬流感的癥狀分析

1.臨床癥狀分析

豬流感是一種潛伏期比較短的傳染病,最長潛伏時間一般只有幾天。豬在感染豬流感病毒后,其體溫會迅速增高到40.542℃,食欲會降低甚至不進食,行動能力會變的緩慢甚至不活動,會變得精神不振,眼鼻會流出黏液,會出現激烈咳嗽等現象。母豬在懷孕期間感染該病毒,會使產下的仔豬在產后2~5天發病情況會加重,且在斷奶前后容易出現死亡現象。豬流感的傳染性及發病率比較高,在豬群中容易出現流感暴發現象,且一般不會引發豬的死亡,正常只需要對病豬進行5~7天的對癥治療就能夠使其痊愈。而如果在豬感染期間不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和飼養,則很容易會產生并發癥,使流感疫情被加重,嚴重時會造成病豬死亡。

2.繼發性感染分析

繼發性感染的產生不僅會使豬流感疫情變的嚴重,也會因為腸炎或出血性肺炎等病變的產生而使病豬死亡率增加。像多殺性巴氏桿菌、副豬嗜血桿菌等都是豬的呼吸道感染較為常見的繼發性細菌;而呼吸道冠狀病毒等則是豬的呼吸道感染較為常見的繼發性病毒。一般這種繼發性感染會使豬流感變成慢性感染,豬會出現瘦弱、消化不良等現象,且疫情發病時間會增長到1個月左右,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病豬死亡。

二、豬流感的診斷方法

1.初步診斷方法

對豬流感進行診斷時,要以病理變化為依據,并結合臨床癥狀,采用病毒分離鑒定或者血清學方法進行診斷,以便保證診斷結果的正確性。豬流感在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通常診斷結果顯示是病毒性肺炎,這會對大部分肺造成影響,但是造成的傷害不會很嚴重,而且病變部位很容易辨識,因為肺的病變部位組織多呈紫色,且其和正常部位的組織之間有清晰的界限,小葉間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水腫現象。但如果豬流感有并發癥發生,則會導致豬的淋巴結充血、腫大,而且豬的胃也會產生卡他性炎癥。豬流感的細菌性感染是極為復雜的疫情感染現象,因為可以引起感染的細菌是多樣的,且感染造成的危害程度是跟隨引起感染的細菌而變化的。

2.試驗室診斷分析

豬流感的試驗室診斷就是對豬流感病毒的抗原進行檢測。其檢測方法有多種,比如抗原捕捉、免疫酶組化等。對豬流感病毒進行分離鑒定也是診斷豬流感的一種檢測方法,其是通過對分離出的病毒中血凝性的包含情況進行檢測,在根據實驗判斷是否有能夠排除血凝性病毒的可能,最后在依照試驗瓊脂擴散的方法來診斷豬流感病毒。

三、豬流感的防治措施

1.疫苗防治措施

豬流感防治所采用的一般措施是疫苗免疫等防治措施,而且這種措施只要在一月內接種兩次,對豬流感的防治就可以起到很好地效果。如果有母源抗體,為了不產生干擾,應該在10周齡后開始疫苗免疫接種。如今使用比較常見的豬流感疫苗是H1N1亞型與H3N3亞型的疫苗。為了防止新型豬流感病毒的出現,人們不僅在研究新的活載體基因工程疫苗,也在探索能夠解決抗原濃縮、多次免疫互相干擾等問題的方法,以便對豬流感進行更好的防治。

2.預防措施

疫苗免疫措施盡管對豬流感的防治很有效果,但人們不能只靠這一種防治措施,還應該加強對豬流感病毒的預防。要預防豬感染豬流感,其關鍵措施是增強飼養管理和安全防護。由于豬流感病毒屬于交叉感染,會產生間接傳播的情況,因此飼養員要防止豬與其他家禽接觸。此外,因為人類也有被傳染這種病的幾率,所以人類要避免以病豬接觸。如若發現患病豬,要盡快將其隔離,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以下是對豬進行飼養的一些建議:一是清開靈注射液+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強效阿莫西林,每千克體重按0.4mL算,混合肌肉注射,并且要連續注射5天;二是在喂養飼料里加入鹽酸嗎啉胍(0.05%病毒靈)和強力霉素(每千克飼料加入300),還要在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并且要連續喂養10天;三是使用2%火堿溶液對飼具及豬圈進行消毒,并對剩料剩水進行掩埋。

3.公共衛生治理

根據對豬流感疫情的研究顯示,H1N1與H3N2豬流感病毒是引起同類型人流感病毒發生的主要因素,因為這種豬流感病毒的傳染范圍比較大,且傳播速度較快,人類在間接或直接接觸病豬后,很容易感染這種病毒,而公共區域又使得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所以會使得這種流感的疫情變的更為嚴重。因此,為了更好地預防豬流感出現,對公共衛生的治理是不可輕視的。

結束語

豬流感是一種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呼吸道傳染病,其可以通過間接接觸進行傳染,而且人類感染這種病毒的幾率也比較大,因此,對豬流感的診斷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上文通過介紹豬流感的癥狀、診斷方法及防治措施,使得人們對豬流感能夠有更好的了解,并幫助飼養員對豬進行更有效、更安全的飼養。

參考文獻

[1].任建勛,王梅.豬流感的診斷和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3,7.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99视频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亚洲熟女久久国产 |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