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資源的現狀8篇

時間:2024-03-13 14:36:5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淡水資源的現狀,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淡水資源的現狀

篇1

abstract: the number of tourists in qinhuangdao is increasing and the city is short of fresh water.seawater flus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reah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coastal citi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eawater flushing projects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of seawater flushing in qinhuangdao.

關鍵詞: 海水沖廁;可行性分析;秦皇島市

key words: seawater flushing;feasibility analysis;qinhuangdao

中圖分類號:p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0-0054-02

1 沿海城市水資源現狀

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淡水資源的缺乏已經制約著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工程院《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報告》(2002年5月)指出:到2030 年,我國用水總量將達7000~8000億m3,已接近可用水量的極限。地球表面的海洋所占的面積相當于地球總面積的70.8%。我國擁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內海,有1.8 萬多千米的海岸線,海水資源豐富。

秦皇島市人均占有地表水量580m3,常常是豐水年份或豐水季節大量棄水,枯水年份或枯水季節不能保證充足供水。秦皇島的海洋資源位于渤海西部,遼東灣兩翼,淡水資源缺乏,海水資源豐富。

2 海水沖廁的現狀分析

2.1 青島等海水沖廁

青島2006年啟動的膠南“海之韻”住宅小區 46萬m3海水,供水成本約為0.7元/t,遠低于中水和自來水成本。2007年,青島市通過了海水沖廁工程擴大試點范圍的規劃。

2.2 香港海水沖廁

歷屆香港政府都投入大量的財力來解決香港的淡水資源供水問題,利用海水沖廁,是香港節約淡水資源的特色。香港現已有76%的人口采用海水沖廁,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以海水作為主要沖廁水的城市[1]。

2.3 深圳、廈門、和寧波等沿海城市也都有建設海水沖廁示范區的構想,深圳市已有建設2萬m3/d示范海水沖廁工程的規劃,廈門市決定在其翔安區的文教區和新城建設規模為0.5萬m3/d的海水沖廁工程。

3 海水沖廁條件

3.1 海水管道系統

海水輸送管道可采用碳鋼、玻璃鋼、pvc 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合金鑄鐵因其優良的加工性能、低廉的價格和鑄造性能、而成為海水工程中泵、管道、閥門的理想管道材料。除合金鑄鐵外,海水泵的葉輪材料和泵體可采用硅黃銅和錫鋅鉛鎳青銅。

3.2 保證水質和海水除味

可采取對泵站的進水管進行曝氣處理的補氧方式,來解決外界補氧不足、海水輸送管道較長的問題,防止異味的產生。可采取物理吸附法、化學氧化法、和生物法等對水中異味去除,其中化學法因處理效果好,其操作簡單等而應用廣泛。化學法中以次氯酸鈉法最適合用于沖廁的異味去除,該法已在香港等地區成功應用[2]。

4 結論

海水沖廁必須有淡水供水系統和海水供水系統兩套系統,初投資高,對節約淡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秦皇島市海水沖廁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才可行。

參考文獻:

[1]郭烽,武周虎,姚杰等.水的異味去除技術研究進展[j].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26(1):55-58.

篇2

關鍵詞咸水利用;必然性;意義;實例;建議;河北滄州

中圖分類號P641.8文獻標識碼

滄州市是農業大市,每年用于農業灌溉的地下淡水量6.6 億m3,占年開采量的66%以上。由于滄州市特殊的水文地質條件,咸水分布廣泛,咸水資源量達7.4億m3,而每年利用量僅有0.423億m3。因此,充分利用咸水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資源對滄州市農業生產的制約。

1滄州市利用咸水的必然性

1.1地下淡水資源嚴重超采

滄州市水資源總量不足,人均占有水平低,是河北省乃至全國最缺水的地區之一。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需求大量增加,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全市現狀平水年缺水4億m3,預計2015年缺水將達6億m3。由于地表水匱乏,大量開采地下水,年超采深層地下水2億m3,已累計超采45億m3,全市范圍為深層水嚴重超采區。地下水過度開采,不斷加劇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咸水入侵、淺層水污染等問題。2008年滄州市漏斗中心水位已降至91.25m,埋深大于60m封閉面積達5 325km2,占全市總面積的38%,地面沉降最深處達2.50m,淺層水水質全部超Ⅲ類,Ⅴ類水質占85%以上。要解決缺水問題,控制地下水超采,保護水資源,全面開源節流,需著力探索開發利用非傳統水資源,即開辟新水源。

1.2地下咸水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滄州市地下水賦存于第四系地層中,咸水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按含水組劃分,主要分布在第Ⅱ含水組,其次是第Ⅰ和第Ⅲ含水組。淺層咸水地層巖性為亞黏土和亞砂土,含水組多位粉砂,單位涌水量一般1~3m3/h·m,埋藏深度1~14m,礦化度2~5g/L為主,大于5g/L零星分布。根據2000年滄州市水務局對地下咸水資源調查評價,全市淺層咸水分布面積8 563km2,占總面積的61%,資源量10.6億m3,可開采量7.4億m3。其中,微咸水(2~3g/L)面積4 563km2,占總面積的32%,可開采量4.0億m3;深層(第Ⅱ含水組)咸水面積13 717km2,占總面積的98%,彈性儲量22億m3。

滄州市有豐富的咸水資源,僅淺層咸水可開采量就是地下淡水資源的1.5倍,為嚴重缺水的滄州提供了重要的替代水源,是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但過去一段時間,咸水利用不被人們重視,其開發一直是薄弱環節。2008年全市開采微咸水0.423億m3,僅占淺層咸水可開采量的5%,比重非常小,大量咸水資源存在嚴重的開發不利、棄而不用的現象。地下咸水資源開發潛力巨大,亟待合理開發利用。

1.3咸水已有研究成果和成功經驗

河北省已建立了10余個咸水灌溉試驗區,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滄州市在青縣、中捷、南皮等地做了大量的咸水灌溉試驗,并推廣應用[1]。幾十年來,從實踐到理論都對利用咸水灌溉作了較全面的總結,試驗研究表明,利用咸水灌溉農作物可以實現增產,可使鹽堿地得到改造。

2利用咸水的重要意義

2.1替代淡水資源,減少地下水開采量

滄州市咸水資源量為10.6億m3,淡水資源量為6.92億m3,年平均用于農業灌溉的水量為6.6億m3,充分利用微咸水進行混合灌溉,每年可節約淡水資源1.65億m3左右(混合比1∶3),可大大減少地下淡水開采量[2]。

2.2抽咸補淡,促進咸水淡化

淺層咸水占有很大部分淺層地下水庫容,大量開采咸水,水位下降,通過降雨入滲補給淡水,既增加了淡水的調蓄能力,又增強了排澇作用,同時由于咸水的開采加快了地下水的運動,促使咸水淡化[3]。

2.3改造鹽堿地,改良土壤

通過開采咸水,調節水位,可以減少潛水蒸發,抑制地下水鹽分上升,隨著降雨入滲的加強,地下水運動以下滲流為主,攜帶土壤中的鹽分向下轉移,使土壤中鹽分逐步平衡,達到改善鹽堿地的目的。加上良好的排水條件,及時在水平方向上排出鹽分,進一步防止了次生鹽漬化的問題[4]。

2.4增加咸水開采量,防止淡水咸化

滄州市淺層水為咸淡交錯分布,深層水為上咸下淡結構。目前已發現咸水入侵問題,分析咸水入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淡水開采量大,水位大幅度下降,而咸水基本未開采,水位變化不大,咸淡水間形成了較大的水頭差,為咸水區向淡水區回流和咸水底界面下移提供了所需的水動力條件。今后將控制地下淡水開采,大量增加咸水開采量,使咸淡水位間達到動力平衡,就可以消除咸水入侵淡水所需的水動力條件這個潛在因素,為防止淡水遭到咸水污染提供重要保證。

3咸水利用實例分析

咸水的利用可分為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2種方式,前者主要直接使用微咸水灌溉作物,后者把加較高礦化度的咸水和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灌溉作物,兩者在實質上是相同的。

3.1咸水的直接利用

3.1.1作物全生長期咸水灌溉試驗。滄州市南皮烏馬營試驗區,在小麥全生長期間進行了咸水灌溉試驗。試驗田土壤質地為輕壤質潮土,地下水埋深3~5m,排水條件良好。第1年使用的咸水礦化度3.2~3.8g/L,小麥產量為5 250~6 000 kg/hm2;麥收后土壤耕層(5~20cm)積鹽率達136%,最高達233%;第2年和第3年使用5.0~6.4g/L高礦化度的咸水,小麥產量為1 230~1 695kg/hm2,麥收后土壤耕層(5~20cm)積鹽率最高達523%。試驗數據表明,灌溉礦化度為3.2~3.8g/L咸水效果較好,但土壤耕層同期含鹽量有增高的趨勢。播種期土壤耕層含鹽量,由0.09%逐年增至0.15%,麥收期由第1年的0.210%~0.321%,逐年增至0.25%~0.62%。說明多年灌溉咸水存在潛在危害,麥收期土壤含鹽量已超過作物的耐鹽極限,對下茬作物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3.1.2作物抗旱期咸水灌溉試驗。滄州市青縣、南皮等10余個試驗點進行了小麥抗旱期的咸水灌溉試驗。大部分使用礦化度為3.0g/L左右的咸水,在小麥拔節后灌溉1~2次,少數達3次,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其中青縣新張屯曾用6.2~6.7g/L咸水灌溉2~3次,土地積鹽較重,使后茬玉米苗期受到抑制。另外,青縣小杜莊用5.2~6.0g/L咸水灌溉,比不灌溉咸水僅增產5.25kg/hm2。從整個試驗結果看,在小麥抗旱期利用咸水灌溉,以2~3g/L的咸水為好,灌溉次數不應超過2次。

3.2咸水的間接利用

咸水的間接利用即咸淡水混合開采。咸淡水混合配合比要根據咸水礦化度值和當地水資源條件考慮,使混合后的水質滿足灌溉水質要求。

3.2.1咸水的間接利用實例。滄州市南皮縣寨子鄉咸淡水混澆試驗田:南北長580m,東西寬330m,面積約19hm2。大田內原有深機井1眼,機井深260m,地下水埋深64.5m,單井涌水量50m3/h,地下水礦化度0.8g/L;新打淺機井1眼,機井深35m,地下水礦化度3.0g/L,地下水位埋深7.94m,單井涌水量15m3/h,咸淡水混合比例為1∶3,混合水水質經化驗為1.35g/L,符合灌溉水標準。采用低壓管道灌溉,灌溉利用系數監測為0.87。

效益分析:采水量由原來的50m3/h,增加至65m3/h,縮短了灌溉周期,耗能降低,原用電525kW·h/hm2,咸淡水混澆用電340.5kW·h/hm2,減少用電量184.5kW·h/hm2,降低能耗35.1%。節約淡水效益顯著,過去用深層淡水990 m3/hm2,咸淡水混澆后用深層淡水649.5m3/hm2,節約深層淡水34.4%。

3.2.2咸水和高堿性深層淡水的混合。滄州市廣泛分布有高堿性深層淡水,由于長期用它灌溉,土壤有了堿化現象。混合后的水,由于堿性水中的Na+置換咸水中的Ca2+和Mg2+,使混合水中的NaHCO3含量減少,Ca(HCO3)2、Mg(HCO3)2含量增加,即降低了咸水的礦化度值,也改造了高堿性深層淡水。但需要注意的是,咸水中Ca2+、Mg2+的毫克當量要大于50%,Na+的毫克當量要小于40%。否則,堿性危害存在。

4咸水利用建議

4.1統籌兼顧,科學規劃

在查清水資源家底的同時,根據滄州市水資源現狀,本著統籌兼顧、合理利用、綜合開發、咸水資源和淡水資源統一考慮、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統一的原則,以綜合治理旱澇堿咸為目的,制定可行、可操作的地下咸水開發利用長遠規劃,規劃方案和措施經過論證后,作為宏觀調控依據,使大規模利用咸水建立在科學可靠的基礎上。

4.2統一管理,動態監測

必須加強對開發利用咸水的管理,全市統一劃定咸水開采區,統一審批取水許可證,統一制定開發利用咸水的規定。地下水動態監測是評價和預測地下水資源的基礎,是合理開發利用地下咸水的依據,應盡快建立動態監測系統,常年對地下咸水的水質、水量和水位進行監測。

4.3出臺激勵利用咸水的政策

開發利用咸水在全面貫徹執行《水法》《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河北省取水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根據滄州市實際,區別情況,制訂有利于調動全社會利用咸水積極性的優惠政策,如政府對農業灌溉利用咸水的項目可進行適當的補助,實行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減半或免收等優惠政策。

5參考文獻

[1] 劉君科.談河北省淺層微咸水開發利用[J].中國科技博覽,2009(23):178.

[2] 呂慶玉,熊孟琴.開發利用淺層咸水資源改善滄州市深層地下水超采現狀[J].水資源研究,2006,27(1):22-24,44.

篇3

今年世界水日時逢聯合國發起的“水,生命的源泉”國際十年水計劃。該計劃再次提醒國際社會,水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資源,潔凈飲用水促進健康、減少疾病損害,促進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

缺水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隨著城市化發展,世界許多大城市地下水已經枯竭,缺水還對工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世衛組織的統計表明,缺乏潔凈飲用水,極易引發霍亂、痢疾及各類腸道傳染病,水污染是全球7%的死亡和疾病主要原因。缺水同樣嚴重制約消除貧困和促進發展的“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的實施。聯合國發展機構的調查顯示,每年投資113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帶來840億美元的收益。因此,投資水利建設就是投資健康和發展。

今天是第13個“世界水日”,也是第18個“中國水周”的第一天。昨日,針對我市水資源的現狀以及今后全市水資源建設問題,記者走訪了我市水利部門。

現狀——缺水水污染環境惡化

當前我市水資源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干旱缺水、水污染嚴重和水生態環境惡化。據初步統計,近年來,我市年均用水量32—34億立方米,而全市年均可利用量是22.4億立方米,年均缺水10億立方米左右;全市城鄉年排放廢污水約5.83億立方米,入河廢污水3.71億立方米,而達標排放量僅1.45億立方米;多年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用水主要靠超采地下水和犧牲環境用水來維持。目前,我市市區年均超采地下水1.1億立方米。水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形勢嚴峻、水生態環境面臨嚴重威脅已成為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對策——多措并舉合理利用

面對我市的水資源現狀,水利部門在積極做好全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構建覆蓋全市、“南北調配、東西互濟”水網的同時,合理確定了全市水資源的分配方案,以實現引江水、當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四水”聯合調度、優化配置。

市水利局局長梁立安介紹,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說,今后我市將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逐步建立起以水權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行業用水定額管理,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積極推進節水技術改革,提高全民節水意識。突出以下兩個加強:

加強水源的保護。對崗南、黃壁莊地表水水源地、滹沱河、沙磁河地下水水源地和南水北調的水量、水質進行監測。嚴格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對用水和排污實施有效控制,按照“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的原則,在農田灌溉、河湖水景、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沖廁、消防、工業冷卻、洗滌等方面大力推廣利用再生水。對地下水超采區要嚴格取水許可,實施總量控制。

加強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按照“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方針,重點搞好地廣人稀、水土流失輕微地區的生態自然修復,控制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涵養水源,增加雨洪資源利用量。同時,積極推進依法治水,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盡快建立國家水權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水資源建設,我市于昨日舉辦了紀念“世界水日”、以“努力解決好水資源問題,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專題的專家座談會。來自省、市的有關專家,分別提出了很有見地的建議。市政協副主席李屏東出席座談會并講話。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建議,于1993年1月18日通過決議,把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希望通過此舉推動全球對水資源的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緩解日趨嚴峻的缺水問題。

轉動地球儀,雖然可看到地球表面的絕大部分是藍色的水面,占70.8%,但必須指出的是,地球的淡水資源相當有限。在地球全部水資源中,淡水資源僅為2.5%,其中又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6%。淡水資源少,是地球的一個重要特征。水是生命之母,她不僅孕育了生命,更是延續生命的保證。也許正是出于這一考慮,聯合國將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確定為“生命之水”。

淡水資源分布不合理,是地球的又一特征。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近10個國家。同時,全球又有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世界人口的40%生活在那里。據聯合國數據,全球目前有11億人的生活缺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在嚴重缺水的地區,因爭奪水資源而導致的村民械斗、部落沖突乃至不同民族之間的戰爭屢見不鮮。

寶貴、有限的淡水資源被蠶食、被污染,是地球的第三個特征。聯合國的調查顯示,全球每年排放的污水高達4000多億立方米,有5萬多億立方米的水被污染。每年有數百萬人因飲用被污染的水而得病喪命。水污染不僅大量蠶食飲用水資源,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

正是鑒于上述考慮,聯合國第58屆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從2005年至2015年為國際行動十年,主題是“生命之水”。內容包括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加強淡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減少污染,通過談判解決水資源分配等。

許多國家對淡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早有認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的通過立法來保護水資源,加強對淡水資源的管理;有的采用先進技術,提高水的重復使用率;有的從提高居民的節水意識入手,降低水耗;有的增加科研投入,將目光投向了海水淡化……

應該說,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使人們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大大增強。但人們在節水、保護水資源方面取得的成效,遠不及地球村因人口增長而帶來的新需求,及人們為了生存而對水資源造成的新破壞。淡水資源緊缺的趨勢并未扭轉。

篇4

水,是人類生命的起源,也是人類的生存之源。清爽可口、清涼透徹的水是維持我們生存的必需品。一個人二、三十天不吃飯可以,但六、七天滴水不沾就必死無疑。因此,人的生命離不開水,人的日常生活更離不開水。

同學們,今天當我們漫步在綿綿春雨的校園,喝著清清爽爽的甘水,暢游在清澈見底的泳池,浸泡在柔和細膩的溫泉里┄┄,享受著水帶給我們的美妙生活時,可曾想到在地球的另一端,或祖國另一角落的人們正遭受缺水帶來的種種不便甚至災難。幾天前,我在網上無意中看見一組關于非洲缺水現狀的宣傳圖片:一片片一望無際的干裂荒原,一位位形容枯槁的母親,或抱或拖著同樣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孩子,瞪著干澀的眼珠無望地注視著干裂幾成荒漠的土地,連顆顆眼淚都顯得珍貴。其實目前我國也是水資源缺乏之國,在我國西部寧夏等部分地區,不少人每天要走十幾里的路去外面打水,常常打上來的還是渾濁苦澀的水。那里的人們往往都是一家人循環用水,先洗臉洗手,再用來洗腳、拖地,最后用于拌煤。通常那里的人幾個月甚至幾年才洗一次澡,缺水現狀可想而知。缺水,嚴重缺水已經敲響了人類生存的警鐘!

據科學家估算,地球上共有13.6億立方公里的水,可這些水不是都能供人類飲用的。其中海水占97.5%,淡水只占2.5%,且淡水中又有70%分布在南極和北極,真正可供我們飲用淡水只有0.34%。淡水資源那么少,可我們工作、生活還存在許多浪費水的行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砍伐森林┅┅都嚴重破壞了水資源。本來海水蒸發后,可以提供一些淡水,可現在人類在海洋里排放了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與垃圾,即使南極和北極都也未能幸免。今后海洋能供給人類的淡水將越來越少了。有科學家預計,若人類再這樣放任下去,再過一、二百年,地球上的水資源將徹底枯竭。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淡水資源是有限的,而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學們,當我們在享受著水帶給我們歡樂之時,可曾聽到水的聲聲呼喚,可曾回響起非洲荒原母親和孩子們對水的聲聲的呼喚,我們要行動起來不要再讓這種人間慘劇繼續發生。要知道,缺水可是對我們全人類共同的威脅。要從我開始,從現在開始,從關好水龍頭開始,節約每一滴水,只要人人節約一滴水,匯聚起來就會成江河;并積極地參加環保行動,積聚起我們每一份的微薄力量,保護好水資源,讓祖國的山山水水更加秀麗,讓人類與水永遠共存而且更加壯麗,繼續編寫溫馨美滿的樂章。這是人類和水共同的呼喚!

篇5

和"節流"兩個方面對提高水資源承載力提出對策。

【關鍵詞】水資源 承載力 生活水平

一、滄州水資源的現狀

滄州屬嚴重資源性缺水地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僅為12.3億方,滄州水資源總量為12.64億m3,其中地表水6.1億m3,地下水6.8176億m3,淡水面積5493km2,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92m3,遠遠低于國際缺水警界線標準,屬于極度缺水地區。滄州市不但水資源總量小,而且水質較差,為了支撐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得不加大對地下水的開采,由于地下水過度開采,不斷加劇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地質問題。

二、滄州市水資源承載力分析

(一)水資源承載力

施雅風先生認為:水資源承載力是指某一區域的水資源,在一定社會歷史和科學技術發展階段,在不破壞社會和生態系統時,最大可承載的工業、農業、城市規模和人口的能力。張琳等認為:水資源承載能力是指在一定區域或流域范圍內,在一定發展模式和生產條件下,當地水資源在滿足既定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能夠持續供養的具有一定生活質量的人口數量或能夠支持的社會經濟發展規模。[4]

(二)生活標準確定

生活標準的劃分主要是根據人均GDP和生活用水定額確定的,基于現實情況,擬定3種生活水準如下。

(三)滄州市生活水平

整理滄州市現狀年的數據可算出: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只有在溫飽的標準下,水資源是可以支持經濟、生活的,其他生活水平下水資源承載力嚴重不足,可見滄州市現狀年的水資源承載力十分脆弱的。

二、提高水資源承載力的措施

(一)污水資源化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水污染的問題也日益嚴重,這也不斷加劇了滄州市水資源的短缺。但是,污水也是一種資源,將污水處理回用與污染源的治理結合起來,使污水資源化,即增加了水資源量,又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環境。

(二)海水、咸水資源化

滄州市屬于海濱城市,有著大量的咸水資源。如果這些咸水及微咸水可以得到合理適度的開發利用,不但可以減少農田耕地層的含鹽比率,還可以減少淡水曾也咸水層的水位差,從而達到減緩咸水層向淡水層的越流速度。

(三)節約用水

以上介紹了如何開闊水資源的來源,但與此同時大力宣傳節約用水意識也是十分關鍵的,一味“開源”卻不“節流”不能解決水資源緊張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麗莉,張卓,于瑞濤.滄州市水資源現狀及可恥學利用建

議[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0.

[2]張文杰,伊明,吳海嵐.滄州市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滄

州市稅務局,2010,(29).

[3]施雅風,曲耀光.烏魯木齊河流域水資源承載力及其合理

利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4]張琳,張苗,南水北調江蘇受水區水資源承載力研究[J].水

利科技與經濟,13,(3).

[5]趙鐵云,尉曉松,孫愛民.保定市水資源承載力研究[J].河北 水利,2011,(8).

篇6

[關鍵詞]水環境 污染 處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D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6-0370-01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潤了萬物、哺育了生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就有70%是被水覆蓋著,而其中97%為海水,與我們平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淡水只占3%,而淡水中又有78%為冰川淡水,目前還很難利用。因此,人類所能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脅。農業、工業和城市供水需求量的不斷提高導致了有限的淡水資源的分配競爭。為了避免水危機,我們必須保護水資源,對供水和需水進行管理,減少污染和降低不斷增長的人口對環境的影響。

一、我國水資源現狀和水污染現狀

我國水資源總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區分布不均目前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4。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由于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立方米,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立方米。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人均水資源低于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我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于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北方許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廠停產或限產,損失的年產值達1200億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陸續出現水荒。

面對“滴水貴如油”的水資源,而人類對它的浪費和污染卻是令人痛心的:據統計,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達到4000億立方米,使5.5萬億立方米水體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徑流總量的14%以上。我國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遼河、松花江、沱江等已檢測出數百種有機物或被報道已經受到嚴重的有機物污染,在被檢測出的有機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過了地面水質標準,有些是致癌、致畸和致突變有機污染物。根據環保總局2003年公布的數據,我國七大水系29.7%檢測斷面屬于劣V類水質,32.2%的斷面屬于Ⅳ、V類水質,只有38.1%的斷面滿足I一Ⅲ類水質要求;監測的28個重點湖、庫,劣V水質占35.7%,V類水質湖庫占14.3%,僅有3.6%湖庫滿足Ⅱ類水質要求。因此,合理開發水資源,節約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應當成為我國水環境保護工作長期的工作方針。

二、水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及對策

1、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制定跨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計劃

我國水資源分散,一條河流會橫跨多個省、市、縣等區域,任一區域的污染都會導致其下游區域的污染,這樣區域間的污水治理的缺位導致水污染的治理和管理難度加大,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流域水環境管理,首先要實行流域的水資源環境規劃管理;其次要運用市場經濟手段,解決跨界水污染。進一步完善相關水環境管制的法制法規,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并加大節水、環保方面的宣傳,加強水憂患意識和節水意識教育。

2、大力推進循環用水,開發新水源。

循環用水是根據不同的用水對象對水質不同要求,根據優質優用的原則,然后對其排水不經處理或適當處理。再用于水質要求低的用戶,通過增加水的使用次數減少新鮮水的使用量。發展循環用水符合循環經濟的“3R”原則,減少社會經濟系統流人和流出的物質量,實現水資源在空間上、時間上和數量上的最佳運用,從而推動生產方式從粗放式向集約型轉變,促進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現階段來看,我國自來水價偏低,從市內河道里取水進入自來水廠進行凈化的自來水與從外省市經長途調來的水從價格上區別不大,人們對節約用水的意識淡薄。特別是我國北方城市的淡水資源更為匱乏,但國家為了保障人們生活穩定,政府有關部門每年向自來水費中投人大量的補貼,淡水資源的真正價值未能在水價中準確體現出來。物以稀為貴,只有徹底將自來水價格推向市場,才能體現出淡水資源的真正價值來,才能刺激消費者水的憂患意識和節約用水的實際行動。我國的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節約潛力不小,需要抓好節水工作,減少浪費,達到降低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于緩解山東華北地區嚴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庫、開采地下水、凈化海水等可緩解日益緊張的用水壓力,但修建水庫、開采地下水時要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3、調整產業結構,建立城市污水處理系統

篇7

關鍵詞 水資源;利用;問題;改善

中圖分類號:TV211文獻標識碼: A

水是生命之源,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之所在。但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經濟的快速發展,有限的水資源越來越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母親河黃河的頻繁斷流、長江冰川面積的不斷縮小、大量的水土流失,種種現象讓我們不得不警醒,充分認識我國水資源現狀,并采取積極的對策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下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我國的水資源現狀。

(一)水資源的存量較少

水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低。與世界許多國家相比,我國水資源具有水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低的特點。盡管我國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六位,由于我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人均和畝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畝均占有量僅為世界畝均占有量的3/4。據對149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統計中國人均占有量已經退居世界110位。

(二)水資源分布不均,水土組合不平衡。

我國的水量和徑流深的分布總趨勢是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并且與人口數、耕地的分布不相適應。81%的集中分布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而耕地面積僅占全國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國64%。

(三)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勻

從空間分布來說,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約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0%,但耕地面積只為全國的36%左右;黃、淮、海流域,水資源只有全國的8%,而耕地則占全國的40%,水資源同人口以及耕地的分布非常不協調,這種不協調嚴重影響著我國水資源的利用,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

(四)水資源的污染情況日益嚴重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我國水資源的不足已經嚴重影響著我國的發展,但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水資源的污染情況日益嚴重,甚至到了讓人觸目驚心的地步,首先是污水排放,各種工業廢水以及城市生活廢水的肆意排放,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主要江河湖泊等流域的水質,其污染程度大有越來越嚴重之勢。污染的嚴重程度依次為: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珠江。不少的污水排放企業,本身就不具備對污水治理的能力,這一類企業還大量存在,每年由于偷排造成的水質污染事件日益增多;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劇,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巨大的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嚴重影響著城市周邊的水域。中國已經進入了水環境污染的高發期、高速期。越來越多的水環境污染事件,對原本就不充裕的水資源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二、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一)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設施供水能力落后

我國從見過以來,大力發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興修了一大批的水庫,河流以及很多的相關水利配套設施,但是這些設施最主要的作用是發電,如三峽等,而針對提高水資源利用的其他領域的水利設施明顯不足,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小水電站象春筍般林立祖國山河,過去規劃,幾乎沒有考慮城市供水。而往往在下游先開發興建水電站,給后來上游興修水利帶來一定的困難,要向城市供水就更不可能。再加上很多水庫等長期存在病害威脅,蓄水的能力大大降低。

(二)水資源的利用效益極低

我國水資源的利用效益無論是工業用水還是農業用水都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在工業方面,我國工業的發展本身就相對落后,工業用水的利用率同不發達的工業一樣較低,工業用水帶來的效益是歐美以及日本等國家的將近二十分之一。農業用水的效益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中國渠灌區用水的利用率大概在0.4~0.5之間,農田灌溉的水量超過作物生長用水量的1/3甚至是一倍以上,但是即便是這樣,由于灌溉的時機掌握有偏差,因為水的補充不及時造成作物減產的情況時有發生。新的節水設施的普及率還非常低,且推行緩慢。

(三)水資源的浪費情況嚴重

除上文提到的工業以及農業的水資源存在的浪費以外,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的浪費現象也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一些公共場所的用水,由于全民的節水意識尚未完全形成,水資源的浪費情況也就更加突出。在加上目前我國的城市供水管網或者是剛剛建立尚不完善,或者是已經使用多年,年久失修,造成供水過程中的水資源浪費。

(四)可選擇的后備水資源存量不足

從中國水資源的發展來看,中國水資源的矛盾會日漸突出。目前我國的后備淡水資源儲備不足,海水淡化的技術現在仍然不能真正應用到人們的所有生活領域,國家在這些領域的投入同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形式相比還顯得很不足。

三、提高我國水資源利用率,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

(一)大力推行節水政策,建設節水型社會

要實現節約用水和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目標,必須提高全民族的水危機意識,加強節約用水和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宣傳教育。在農業領域,合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減少高耗水農作物的種植面積,采取襯砌水渠、管道輸入、噴、滴灌等工程措施和一些非工程節水措施,降低農業用水量;在工業領域,優化調整區域產業布局,通過循環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降低單位產值耗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在城市生活領域,加強供用水管理,提高公眾節水意識,積極推廣節水生活器具,減少生活用水的浪費。

(二)提高淡水資源的儲備能力

淡水資源的存量不足是一個不爭的實施,淡水資源的開源節流是保證淡水資源合理利用的前提,開源就是要積極開辟淡水資源的儲備途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海水的淡化,通過冷凍等技術使水鹽分離,通過研究污水處理技術,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次數。

(三) 制定完善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各項法規

為加強政策和法規支持,我們應制定有關“節約用水和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規范和約束各種用水行為,將目前的行政措施和手段變為依法管理,打破行業和地區間的各自為政現象,解決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中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

篇8

【關鍵詞】水資源;水質;淡水資源

1.全球水資源現狀

1.1水資源短缺

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冰川等等都是水資源,而且儲量相當之大,我們為何總強調水資源短缺,強調對水資源的保護的重要性,這里就涉及到了廣義的水資源與狹義的水資源之分。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上水的總體,包括大氣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淺層和深層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狹義的水資源,是指與生態系統保護和人類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夠得到恢復和更新的淡水,其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1]

地球雖擁有豐富的淡水資源,但他們遠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時空分布也不均勻。現在工業、農業以及人對水的需求大幅增長,淡水資源短缺和水質惡化嚴重困擾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地球上水儲存量歲相當豐富,但只有2.5%是淡水,大部分淡水以永久性冰雪的形勢封存于南極,能被人類所利用的水資源很有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濕氣和埋藏相對淺的地下水。大部分能夠利用的水位于遠離人類的地方,使水得利用成為一個很復雜的問題。

1.2水資源的分配問題

水資源的特點有流動性、有限性、可再生性等等,水資源的眾多特點決定了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性,總的來說包括時間分布不均勻、空間分布不均勻,我國南北方水量差別及雨量季節的差別充分體現了水資源的不均勻性。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區,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仍在增加,而農業方面也需要大量的水,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農業利用的水相當之多。為了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勻的問題,各國也建筑河壩,從而協調灌溉用水、水力發電和生活用水等。我們通過對河流進行筑壩、引流等工程方式為人類的確帶來了很大好處,但同時對單水生態系統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當然這些工程建筑的造價也非常大,并改變了當地河流的形狀,是當地人口被迫遷移,導致鄰近的生態系統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

1.3水質污染

水資源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有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田退水等。水資源受到污染會產生物理性危害、化學性危害、生物性等。但水污染問題通過水文循環過程會得到緩解,污染物隨水體的運動不停地發生變化,自然的減少小時或無害化的過程,也就是水體自凈作用。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水污染問題,有的水污染是因為自然因素,但大部分水資源的污染是因為人為因素。城市和工業排出的污水污染著河流和地下水。農業開發在解決世界食物問題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它也造成了水污染。比如在中國,全國600多個大小城市中,有一半城市都缺水。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有多達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將污染數倍的水體。

水環境污染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水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水、廢水量日益增多。大量的含有各種污染物質的廢水進入天然水體,造成了水環境質量的急劇惡化,一方面,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工農業利用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有雨水資源被污染,原本可以利用的水資源失去了利用價值,使得可利用的水資源量越來越少,造成水質性缺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2]

2.水資源保護

認識到了水問題的嚴重性,就要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更有效地對水資源進行管理,分配。目前,人們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還比較薄弱,還有許多人仍不知道怎樣去保護。水問題已非常嚴重,保護水資源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必須學會保護水資源。要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改善水的管理,是所有人可以得到干凈的飲用水。當我們能用到足夠干凈的水時,我們應該知道還有很多人用者受到污染的水甚至用不到水。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如果大家都能節約用水,也許節省下來的水可以拯救成千上萬的人。另外我們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也要帶領身邊的人一起來保護水資源,從而帶動整個社會。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保護水資源。第一,我們要有惜水意識。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愛惜水資源,有的甚至將水白白浪費。第二,不污染水資源。現在生活中污染水資源的情況還是頻頻發生,如農藥、化學物質、重金屬污染等等。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履行這些責任,整個環境下就會有非常大的改觀,也許就改變了水資源緊缺及污染的問題。

水資源保護的目標是,在水量方面必須要保證生態用水,不能因為經濟社會用水量的增加而引起生態退化、環境惡化以及其他負面影響;在水質方面,要根據水體的水環境容量,來規劃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因為污染物超標排放而導致飲用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危及到其他用水的正常供應。[3]

3.人類與水資源的關系及人類面對的挑戰

水已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淡水資源危機嚴重制約了可持續發展。人類過度用水,水污染和引進外來物種造成湖泊,河流,濕地和地下含水層的淡水系統被破壞或消失。水資源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人類把水作為維持生活的源泉,人類在歷史發展中總是向有水的地方聚集,并開展經濟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人類對水的以來程度越來越大。水,已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淡水資源危機嚴重制約了可持續發展,許多國家的用水速度已超過了水的再生速度;人類過度用水、水污染和引進外來物種造成湖泊、河流、濕地和地下含水層的淡水系統被破壞或消失;很多國家的淡水管理政策與當地實際情況脫節等問題導致水資源的日益匱乏。人類面臨著嚴峻的危機和挑戰。

4.結語

全球水資源狀況不容樂觀,人類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面對水資源危機,全球范圍內保護水資源的浪潮已經掀起,并取得重大成就,雖不盡人意,但相信通過國際社會以及全人類的努力。人類會解決好淡水資源問題。 [科]

【參考文獻】

[1]陳志愷主編.中國水利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现在在线免费观看AV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 日本国产激情视频 |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 亚洲新福利92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