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6 17:10:35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大氣環境污染治理措施,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字:環境空氣大氣污染預防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工業及交通運輸等事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將產生的大量有害物質和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排放到大氣中,當其濃度超過環境所能允許的極限并持續一定時間后,就會改變大氣特別是空氣的正常組成,破壞自然的物理、化學與生態平衡體系,從而危害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損害自然資源及財產、器物等,對污染問題進行控制處理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環境空氣的質量標準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標準分級、污染物項目、平均時間及濃度限值、監測方法、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及實施與監督等內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標準中未作規定的污染物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本標準中的污染物濃度均為質量濃度。本標準首次于1982年。1996年第一次修訂,2000年第二次修訂,本次為第三次修訂。本標準將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環境保護要求適時修訂。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1996)修改單》(環發〔2000〕1號)和《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GB 9137—88)廢止。本標準規定了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標準分級、污染物項目、平均時間及濃度限值、監測方法、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及實施與監督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環境空氣質量評價與管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8971空氣質量飄塵中苯并芘的測定乙?;癁V紙層析熒光分光光度法 GB9801空氣質量一氧化碳的測定非分散紅外法 GB/T 15264 環境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5432 環境空氣??倯腋☆w粒物的測定 重量法 GB/T 15439 環境空氣 苯并[a]芘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HJ479 環境空氣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482 環境空氣 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483 環境空氣 二氧化硫的測定四氯汞鹽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504 環境空氣臭氧的測定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HJ539 環境空氣 鉛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暫行)HJ590 環境空氣臭氧的測定紫外光度法HJ618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 HJ630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 HJ/T193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 HJ/T 194 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 2007年第4號)《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2010〕33號)
二、大氣污染的成因
1、大氣污染的含義
大氣污染是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或自然界向大氣排出各種污染物,其含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使大氣質量發生惡化,使人們的工作、生活、健康、設備財產以及生態環境等遭受惡劣影響和破壞。污染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地點或地區,如排放灰塵、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氣,以及發生森林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地方。
2、廢氣污染的成分
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和人類健康威脅較大且絕對排放量較大的廢氣主要包括:含NO x、SO2、P、As、PH3、CO、HF、C2HCl3、C2H3Cl3,等污染物的有毒氣體及其他氣體。
原因分析
(1)城市建設是影響大氣質量的關鍵原因
1)市政建設。城市馬路普遍存在道路斜坡問題,即馬路兩側的人行板道明顯高于路面而且與路面垂直,呈“凹”字型。致使馬路上的灰塵不能吹走,而且越積越多,這也是引發揚塵天氣的直接原因。
2)工業布局。工礦企業的分散性使城區的大氣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3)工業生產過程?;瘜W工業、煤炭工業等,就是國家的重點發展部門,而且這些工礦企業大多數成為大氣污染的主力軍。
4)交通運輸。近些年來,交通運輸發展迅速。特別是近年來,私人轎車的數量急劇增多。排放的尾氣中夾雜著大量的可吸入顆粒物,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5)綠化。一些新興的工業城市,綠化還沒有跟上工業發展的步伐。只有政府、一些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內部綠化已基本達標,而整個城區的綠化卻遠遠達不到要求。
(2)地形與氣候因素是影響大氣質量的重要原因
地形地貌和氣象條件特殊,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稀釋和擴散。
三、治理大氣污染的措施
1、防治大氣污染的途徑
大氣污染防治的途徑很多,主要有調整能源戰略、采用清潔能源、推行清潔生產工藝、合理使用煤炭資源、強化大氣環境管理、進行污染物總量控制,應用綠色植物凈化大氣等。
(1)推行清潔生產工藝是實現清潔生產、減輕大氣污染的重要途徑。
(2)調整能源戰略,采用清潔能源。大力開發水利資源,有步驟地發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我國水能資源僅開發5%,還有95%待開發,大力開發利用水利資源是調整我國能源戰略、改變能源結構的首要任務。
(3)采用高新技術,合理利用煤炭資源,推廣型煤,改進燃燒方式。
(4)依法強化城市大氣污染管理,進行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
2、對大氣環境質量進行監測
大氣中的有害物質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地區污染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種類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大氣質量評價時。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確定需要檢測的大氣環境指標。大氣中常見的污染物有總懸浮顆粒物、降塵、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烴、鉛、氟化物、臭氧和苯并芘。顆粒物質的測定:顆粒物質是大氣污染物中數量最大、成分復雜、性質多樣、危害較大的一種,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還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在大氣中的運載體、催化劑或反應床。在某些情況下,顆粒物質與所吸附的氣態或蒸汽態物質結合,會產生比單個組分更大的協同毒性作用。
3、綜合整治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市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擬定的環境目標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與削減量,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市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首要污染物即濃度高、范圍廣、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燒方式燃煤和汽車尾氣引起,由此而來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因此規劃的遠景目標應該是改進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氣體燃料、型煤、太陽能、地熱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實行區域集中供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過強化污染源治理與提高污染控制技術等手段創建無煙控制區。調整工業布局,根據大氣自凈規律科學便理的利用大氣環境容量,強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過技術與行政的手段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提高城市綠化率、選擇抗污染性好的樹種,大力發展植物凈化。
結束語:
目前,我國人均耗能水平還很低,是世界人均的l/4,能源消耗量也呈現大幅度上升趨勢。近期內,我國的能源結構仍將以煤為主,煤炭消耗量的增加會加重我國大氣污染程度。因此,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發展趨勢不容樂觀。我國城市大氣污染治理還需以命令控制型與法律、法規手段為主,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與完善,環境經濟手段將是我國環境政策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震.我國城市大氣污染特征及防治對策[J]. 經營管理者. 2011(06)
關鍵詞:市政環境工程;大氣污染;治理;措施
近年來,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發展速度較快,這也使大量有害物質被排放到大氣中來,大氣中有害物質不斷增加,這對大氣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我國大氣污染呈現出日益嚴重的情況。大氣作為重要的環境要素,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但近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及城市機動車輛的增加,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因此需要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有效的提高城市環境中大氣的質量,還人們一個藍色、干凈的天空。
1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
1.1臭氧。臭氣在常溫常態下屬于無色氣體,而且伴有特殊的臭味,當其濃度增加時,會從無色變成淡藍色,臭氧分子結構不穩定,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30公里處的臭氣層中,極易被分解,一旦人類吸入臭氧,則會對身體帶來傷害。但大氣臭氧層能夠有效的防止紫光外線對人們身段帶來的傷害,因此需要保護好大氣臭氧層。但當前隨著汽車和石化等污染源的不斷增加,臭氧層受到越來越多的破壞,對紫外線吸收能力不斷下降,使地球表面紫外線增多,這無論是對生態環境還是人類健康都帶來了較大的影響,而且加劇了大氣的污染程度。1.2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作為氮的氧化物的總稱,主要由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和三氧化氮共同組成,其作為大氣中有害物質及重要的污染源,當前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都屬于氮氫化物的污染源,其屬于有毒氣體,進入空氣中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帶來較大的損傷。1.3二氧化硫大氣污染。大氣中二氧化硫數量較多,而且分布十分廣泛,具有較大的危害性。當前石油和煤作為工業生產過程中重要的燃料,其在燃燒過程中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擾放到空氣中,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增加,其對大氣環境會帶來嚴重的污染。1.4顆粒狀物質。顆粒狀物質也是當前大氣中非常重要的污染物,顆粒狀物質成分十分復雜,而且具有較強的危害性和多變性,部分顆粒狀物質還有毒,特別是顆粒狀物質與大氣表面存在的蒸汽態和氣態物質發生反應,會產生更大毒性的物質,增加大氣污染的嚴重程度。
2市政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的治理措施
2.1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大氣環境監測。造成大氣污染的有害物質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而且不同地區大氣污染的類型和大氣污染物的種類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各地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大氣環境檢測工作,重要對大氣中常見的懸浮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顆粒物進行治理。在大氣環境檢測中,應側重于對顆粒物質的檢測和治理,這主要是由于顆粒物質種類和數量較多,所帶來的危害較大,因此需要重視對總懸浮顆粒物、降塵量、可吸入顆粒物的分布密度和濃度等的有效檢測。另外,還需要采用三氧化鉻-石英砂氧化法、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法等來檢測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必要時也可以采用儀器法進行檢測。2.2進行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與規劃。對大氣污染進行綜合整治與規劃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主要是指將當地大氣質量的現狀和未來大氣的發展趨勢作為其治理方案制定的依據,對城市進行功能區劃,并擬定各個功能區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與削減量。這種質量方法首先通過分析當地的能源結構以及交通運輸的狀況來確定大氣污染中范圍廣、濃度高且危害較大的首要污染物,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理。當前,我國許多城市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由于汽車尾氣的排放和燃煤所排放的有害氣體造成的,因此,大氣污染的規劃目標應當注意通過燃煤脫硫來提高燃煤的效率,倡導廣大居民使用太陽能、型煤、地熱等污染程度較低的能源,并且提高道路的硬化率和城市的綠化率,采用行政手段與技術手段來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2.3加強大氣污染監測體系的建立,強化污染預警應急體系。由于我國的大氣環境的承載條件和承載能力有限,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化規模越來越大,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都需要燃燒大量的能源,造成污染物的集中大量排放,如果遇上大霧等不利的天氣條件,污染物不容易擴散會導致嚴重的大氣污染,嚴重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有必要提高大氣污染的監測能力,形成完善的、覆蓋全國范圍的空氣質量檢測體系。面對極端不利的天氣條件,特別是嚴重的霧霾天氣,要做好污染物類型、污染范圍和污染趨勢變化的研究和分析,及時向市民空氣污染監測預警信息,并啟動空氣質量嚴重污染的應急預案,提醒市民做好污染防范工作,將空氣嚴重污染造成的損害降到最小。2.4加大對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力度。近年來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汽車飽有量不斷增加,汽車尾氣作為一種新的大氣污染源,因此當前需要加大對汽車尾氣污染的有效控制,可以對城市汽車數量、城市人口規模進行控制,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無鉛汽油等,有效的解決汽車尾氣對大氣所帶來的污染問題。另外,城市還要采取集中供熱的方式,有效的減少煤炭的燃燒量,對生活污染源進行有效控制,從而有效的提高城市大氣的質量。2.5環保部門應做好大氣質量的監測與控制工作。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和艱苦性的工作,需要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并長期貫徹執行,做好大氣污染的監測工作,提前對可能造成的大氣污染源進行有效預防。環保部門需要做好大氣質量監測和控制工作,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更為準確和詳實的數據,確保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2.6積極倡導高效除塵設備的應用。大氣中顆粒污染物主要是由于煤等固體燃料燃燒產生的,要想降低這種污染物對于大氣的污染程度,可以利用干濕法、靜電法或則會是過濾法進行處理。利用干法去除污染物,一般常用的設備有重力沉降室、旋風除塵器以及慣性除塵器,而濕法去除這種污染物的設備通常是噴霧塔或者是泡沫除塵器。靜電法則是利用干式靜電除塵器和濕式靜電除塵器設備對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進行去除。過濾法則是利用袋式過濾器或者是含有顆粒層的過濾器進行去除。積極提倡高效除塵設備的應用,能夠有效的降低空氣中顆粒污染物的含量,進而提升空氣的質量,達到大氣污染防治的目的。
3結論
大氣污染不僅對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影響,而且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需要重視大氣治理工作,加大政策、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投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大氣污染治理規劃,推廣新型能源的使用,從而全面提升大氣的質量,為人們打造一個優良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薛儉,謝婉林,李常敏.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省際合作博弈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4(3):142.
[2]高明,廖小萍.大氣污染治理政策的國際經驗與借鑒[J].發展研究,2014(2):68.
關鍵詞:環境工程;大氣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引 言:我國工業生產模式落后,還在采取粗放型的生活,能源浪費十分嚴重,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污染,根據統計,全國城市空氣中總懸浮微粒濃度普遍超標。這些大氣污染加速了鐵路、建筑物的腐蝕,還給工農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大氣污染直接影響到臭氧層,人們生存環境的安全持續已經岌岌可危。
1 大氣污染的概念
所謂大氣污染是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或自然界向大氣排出各種污染物,其含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使大氣質量發生惡化,使人們的工作、生活、健康、設備財產以及生態環境等遭受惡劣影響和破壞。污染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地點或地區,如排放灰塵、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氣,以及發生森林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地方。人為污染源則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類:按污染源空間分布方式可分為點污染源、面污染源、區域性污染源;按人們的社會活動功能可分為生活污染源、工業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為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
2 大氣污染成因分析
2.1 燃料燃燒
一些城市中,天然氣在居民的生活中并未完全普及,燒煤仍然是人們做飯取暖的第一選擇。而在煤炭市場上,高硫煤仍占據著主導地位。由于經濟條件和眼前利益驅使的原因,多數人也不愿意放棄廉價的高硫煤而去購買環保型的低硫煤,這就使得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增無減。
2.2 工業生產
在我國,各種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排放量雖僅占大氣污染總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點相對比較集中,濃度較高,所以工礦區的大氣污染較為嚴重。另外,化學工業、煤炭工業等部門也是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并且,這些工礦企業大多是大氣污染的主力軍。
3 大氣環境中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3.1 二氧化硫 SO2 主要危害
二氧化硫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能刺激眼結膜和鼻咽部黏膜。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易被上呼吸道和支氣管黏膜的富水性黏液所吸收。因而它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和支氣管以上的氣道,造成該部位的平滑肌內末梢神經感受器受到刺激而產生反射性收縮,使氣管和支氣管的管腔變窄,氣道阻力增大,分泌物增加,嚴重時可造成局部炎癥或腐蝕性組織壞死。呼吸道的纖毛運動和黏膜的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鼻咽炎,并對其他刺激物的敏感性提高,引起咳嗽,并能刺激眼結膜引起炎癥,極高濃度時可發生聲門水腫或肺水腫以及呼吸道麻痹,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3.2 懸浮顆粒物 TSP(如:粉塵、煙霧、PM10)主要危害
隨呼吸進入肺,可沉積于肺,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顆粒物上容易附著多種有害物質,有些有致癌性,有些會誘發花粉過敏癥;沉積在綠色植物葉面,干擾植物吸收陽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氣和水分的過程,從而影響植物的健康和生長;厚重的顆粒物濃度會影響動物的呼吸系統;殺傷微生物,引起食物鏈改變,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遮擋陽光而可能改變氣候,這也會影響生態系統。
3.3 氮氧化物 NOX(如:NO、NO2、NO3)主要危害
氮氧化物易于侵入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及肺泡。長期吸入低濃度NOX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過氧化,損害細支氣管的纖毛上皮細胞和肺泡細胞,破壞肺泡組織的膠原纖維,并可發生肺氣腫樣癥狀。它尚能緩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亞硝酸、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及腐蝕作用,引起肺水腫。NOX在肺中形成的亞硝酸鹽進入血液后,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生成高鐵血紅蛋白(即變性血紅蛋白),能降低血紅蛋白帶氧能力,引起組織缺氧。當污染物以二氧化氮為主時,肺的損害比較明顯;當污染物以一氧化氮為主時,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及中樞神經損害比較明顯,對心、肝、腎以及造血組織等均有影響。
3.4 一氧化碳 CO 主要危害
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的親合力要比與氧的親合力大200~300倍,同時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卻比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慢3600倍。一旦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升高,血紅蛋白向機體組織運載氧的功能就會受到阻礙,進而影響對供氧不足最為敏感的中樞神經(大腦)和心肌功能造成組織缺氧,從而使人產生中毒癥狀。
4 治理大氣污染的措施
4.1 綜合整治
在治理大氣污染時,必須根據城市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制定環境保護目標,根據各功能區最大能承受的排放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根本在于調整產業結構,改善交通狀況,才能在根源上控制污染物的濃度、范圍,同時也是有針對性的開展環境治理。
我國城市化建設中,主要使用粗放的生產方式,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費,污染物的排放也隨之增加,由此帶來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落后的能源燃燒方式,提高燃燒效率,加快使用氣體燃料、低硫煤、太陽能、地熱等無污染能源。城市地區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調整工業布局,規范能源使用,通過經濟正常和科學技術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4.2 科學規劃,合理配置
植樹造林一直被認為是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且成本低,還能滿足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增加綠化環境,也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樹木能發揮其光合作用的本事,充分發揮植物凈化大氣的作用,為此,我們應擴大植樹造林的面積和范圍。根據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匯集區的地形地勢、風向和污染氣體的季節分配,合理安排,因此質疑(因地制宜)。在污染嚴重的地區建設包圍式或隔離式的林帶,讓那些含塵、含污染的氣體在大氣中被樹木吸收,減少污染物的擴散。有研究顯示,不少植物具有一種以酶作催化劑的潛在解毒力,可以分解大氣中的有毒物質,或形成一些大分子絡合物,降低這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因而對大氣具有特殊的凈化功能。加入我們每種植一公頃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00多公斤SO2,并吸收30多噸灰塵。
4.3 利用氣象條件防治大氣污染
如果城市的污染源已經確定,并處在穩定的階段,那么大氣污染狀況就主要取決于氣象條件,污染物在大氣中的稀釋和擴散受主要受氣象條件的支配和影響,因此,充分利用氣象條件,是控制大氣污染,減少污染物傳播,實現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種自然的途徑,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則是其中的關鍵。氣象部門在防治城市大氣污染方面,不僅要提供詳細的大氣污染氣象條件,還要為政府規劃部門搞好城市建設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環境規劃提供科學依據。霧的出現是大氣污染已經惡化的重要表現,而降水可以沖刷大氣中的污染物。所以氣象部門可以通過人工增雨、增雪、消霧等技術來凈化大氣、消除污染。
5 結束語
總之,大氣污染對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我們要防治大氣污染,就要減少人為污染物的排放,既要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各能源利用率,開發綠色新能源,使用無污染的太陽能等,更要保護森林和海洋,大量植樹造林,采取積極、切實的措施,保護我們共同的藍天。
參考文獻:
[1]呂連宏,羅宏.中國大氣環境質量概況與污染防治新思路[J].中國能源,2012(01).
【關鍵詞】遙感技術;環境監測;運用
中圖分類號:X8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變得越來越嚴峻,并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而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重要手段,對環境保護和治理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環境監測人員必須不斷的提高和創新環境監測技術,以及時反映出環境污染情況,為環境保護和質量提供重要依據。隨著遙感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具有的應用優勢,其在環境監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并為環境保護和治理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使得環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2.遙感監測技術
2.1技術類型
遙感監測技術主要是利用物體電磁波輻射或者反射效應,并物體未直接與電磁波接觸,只是對監測對象進行遠距離目測和辨識。遙感監測技術根據不同的波段可分為:熱紅外線遙感監測技術、能反射且見光紅外線遙感監測技術及微波遙感監測技術。
2.2適用范圍
隨著遙感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其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中,主要有:地質水文、海洋及氣象等監測;農業、林業、牧業及漁業等監測;城鄉規劃和設計、資源勘察、土地利用等監測。而目前,遙感技術在水環境和大氣環境及固態污染物等監測中也得到很大的應用,水環境監測包括水溫、葉綠素、水色及泥沙量等,大氣環境監測包括大氣溫度、相對濕度、有害氣體等[1]。
2.3技術特征
(1)應用范圍廣。遙感監測技術的信息采集范圍較為廣泛,小至10km高度的遙感飛機,大至1000km高度的遙感衛星,信息采集范圍十分的廣泛,能對監測對象進行全面的監測。(2)限制性較小。遙感監測技術在信息采集過程中存在的限制條件相對較少,不會受到高山或者大海的影響,能夠靈活的對監測對象進行有效的監測,并對收集信息進行準確的分析。(3)檢測速率高。遙感監測技術集信息采集、信息傳遞、信息存儲、數據整理劑數據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簡化操作工序,提高了檢測的速率。(4)采集樣式較多。在實際信息采集過程中,由于采集對象的不同,使用儀器的不同及波段的不同,其采集樣式也不同。
3.遙感監測技術在環境監測的運用
3.1遙感監測技術在大氣環境中的運用
遙感監測技術可以對大氣環境的溫度、相對濕度、有害氣體、臭氧層等進行有效的監測,對大氣環境保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利用遙感技術對大氣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并通過遙感影像來分析大氣環境主要污染源、分布規律及擴散情況,對大氣環境進行適實時監測,以為大氣環境治理提供重要的數據信息,及時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意思降低大氣環境污染的危害性,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大氣環境[2]。
3.2遙感監測技術在土地利用中的運用
由于土地利用變化對水環境、大氣環境、生物多樣性、土壤性質及氣候狀況等均具有直接影響,促進環境污染的發生,對經濟、環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很大破壞,因此必須加強對土地利用的監測。通過遙感監測技術,對土地利用情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監測,監測內容主要有:監測范圍、監測區域、監測面積及土地利用前后變化情況等,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重要依據。遙感監測技術并未與監測對象進行直接的接觸,是通過遠距離的勘測,對土地利用情況進行全面的監測和控制,對土地細微變化情況進行準確的掌握,為土地合理規劃和利用作為明確的導向[3]。
3.3遙感監測技術在固態廢物污染中的運用
固態廢物污染是我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及混合性垃圾等,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監測。監測人員可以通過光譜數據信息來明確固態廢物的位置、范圍、分布等情況,并利用 全球定位儀 GPS 進行空間定位,同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來進行數據對比和分析,明確固態廢物變化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改善其堆放場地,減少固態廢物對環境的污染[4]。
3.4遙感監測技術在水環境中的運用
在利用遙感監測技術監測水環境時,主要是通過清潔水及污染水形成的反射光譜來完成的。一般情況下,由于清潔水反射率比較低,對光吸收性卻較強,從遙感影像上觀察時,清潔水顯示的是暗紅色的,其在紅外譜監測下更加明顯。因此,在監測水環境時,可以水體顏色、水體光譜特點作為監測依據。由于遙感監測技術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可以對在水環境中監測到污染物的分布位置、排放源頭、污染范圍及污染程度等,對污染源進行有效的控制。水環境污染源有很多,從遙感監測角度來看,可分為廢水污染、石油污染及熱污染等。(1)廢水污染。廢水污染源主要包括生活廢水、工業廢水、化工廢水等,其含有大量懸浮物質,顏色與凈水顏色相差很大,在監測曲線上的波動現象較大,因此可采取多光譜圖像來監測,或者依據廢水溫度與凈水溫度存在的差異,采取熱紅外線來監測,對廢水污染來源、污染情況等進行有效的分析,為廢水污染治理提供重要依據。(2)石油污染。石油污染主要是石油在運輸的過程中,對港口、海洋等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是水環境污染的重要治理對象。通過對石油污染進行遙感監測,可以明確石油污染區域、污染來源及石油含量,為石油污染治理提供重要依據。由于石油和海水光譜特性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可以利用光譜段來對石油污染進行監測和治理。(3)熱污染。通過紅外裝置可對水體存在的熱污染進行監測,主要是因為水體受到熱污染時,會產生熱效應現象,這時紅外裝置就能依據水體產生的熱效應差異來對熱污染情況和主要來源進行監測,并利用計算機系統來進行數據分析,獲取相應的水體等溫線,對水體熱污染量進行確定[5]。
環境遙感監測技術應用前景
遙感監測技術與常規監測技術相比,具有監測范圍廣、檢測速率高、成本較低等優點,在環境監測中的廣泛應用,為環境監測與環境治理提供重要的依據。隨著研究人員對遙感監測技術的不斷研究和探索,光譜率高、分辨率高、多極化高等三高遙感監測技術成為現階段的主要發展趨勢。再者,隨著遙感監測技術和3s技術(全球定位儀、專家系統及地理信息系統)的有效結合,遙感監測技術監測功能和監測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為環境監測和環境保護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結語
隨著遙感監測技術的發展及其具有的應用優勢,在水環境、大氣環境、固態廢物污染及土地利用等監測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利用遙感監測技術對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可以明確污染范圍、污染來源及污染分布規律等數據信息,為環境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的依據。環境監測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監測人員對遙感監測技術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高其監測能力,以發揮其在環境監測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晨.環境遙感監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環境科技,2011,9(S1):89-90.
[2]楊婉平.探討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發展[J].民營科技,2011,12(06):67-68.
[3]王煒.環境監測中遙感技術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1,23(22):54-55.
針對各種大氣污染問題進行控制,采取綜合治理的方法改善大氣環境,從而使得城市的大氣污染能的到明顯的改善。
【關鍵詞】城市 大氣污染 綜合治理
城市的發展速度已經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環境污染問題也成為社會不可逃避的問題之一,隨著城市大氣污染日漸嚴重,大氣環境也成為政府和社會管理的首要任務。因此,在面對大氣污染問題時,要綜合考慮城市的各種條件,并且針對不同的污染源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雖然我國的城市環境質量問題得到了改善,但城市空氣污染嚴峻的形勢并未發生根本轉變。據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濃度維持在大氣中的濃度還是很高,較發達國家相比,其較已達標的城市還是含量很高。目前,城市人們的生活質量在提高,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增長加快,城市大氣污染更加的嚴重,增加了控制與治理的難度,為此,城市必須積極開展大氣污染控制綜合管理研究工作,促進城市環境的進步與發展。
一、當前城市污染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是城市的能源結構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問題,加之工業布局也不夠合理,促使大氣污染問題嚴重。我國的大多數城市在工業發展和結構布局上有所欠缺,能源結構也不合理,且技術水平落后,致使城市大氣中存在大量的粉塵顆粒物,并且我國工業生產中主要是以煤炭作為能源,煤炭能源的消耗會增加大氣中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而且我國能源的總消耗量煤炭消耗所占的比例較高,煤炭能源的消耗自然會污染物的含量,且呈現不斷加重的趨勢。大氣中煤炭消耗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大氣中的二氧化硫與雨水結合會給城市的部分地區帶來酸雨污染,這就會導致我國大氣污染日趨嚴重。我國的城市建設在不同的地區呈現不同的污染狀況,煤炭型的污染是以北方居多,北方城市多是集中供暖,點多面廣,呈面源污染,在治理上更難于控制。
二是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中的物質追求也提高,很多人都購買了私人車輛,其他的運輸行業對機動車的使用量也增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又成為大氣污染的又一問題之一。在城市中,對尾氣排放的管理還是比較滯后,近幾年來,我國大城市的機動車數量大幅度增長,而城市道路建設卻相對緩慢,車輛增多就會加重道路的使用情況,導致交通阻塞,那么尾氣污染問題就會逐漸的增大,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二、城市大氣污染的綜合途徑
目前,城市大氣的污染日趨嚴重,面對污染問題就需要各級政府和工業企業等采取綜合的治理措施,根據我國國情解決城市污染問題,必須加大污染治理的執法力度,從根本上改變污染狀況,控制污染源的污染問題,合理布局工業企業和規劃城市綠地,綜合治理和綜合防治工作。
一是對于城市的污染源要嚴格控制。城市的污染源分布比較廣,在控制方法上主要采取監督和防治的政策。污染源主要是交通和生活兩方面,交通污染源主要是對城市人口數量的控制,城市人口促使規模擴大,因此,要控制車輛的使用數量,特別是摩托車、出租車的數量,以節省能源為主核心控制方法;對于生活源的控制就是提高新型能源的利用效率,如太陽、電能車輛等,從根本上解決車輛尾氣污染問題。
二是城市工業需要合理布局。工業企業在排放廢氣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廢氣排放的標準,工業企業要按照國家規定排放廢氣,但由于城市工業布局不合理,其氣體排放物仍對大氣有一定的污染。因此,在考慮工業企業布局上,應充分考慮工業企業所在當地的自然條件,工業企業在選址上要考慮到其污染物排放的主導方向和地理環境,從大氣影響方面考慮,要遠離居住區,綜合考慮選址和布局。
三是城市大氣污染要依靠法律手段進行治理。在大氣污染物治理上一定要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實施治理活動,為了能夠更好的治理大氣環境污染,就要熟悉法律法規,我國頒布的各項法規都有一定的標準,為城市大氣環境管理與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手段,因此,大氣污染物需要采用法律措施來治理。
四是大氣污染物治理要利用科學的技術來研發新的工藝,淘汰落后工藝。大氣污染物主要是廢氣污染,為了防治工業廢氣污染,必須要淘汰落后的工藝和設備,應該通過科技來研發新的工藝,節約能源并最大幅度的減少能源浪費。在工業企業中,要進一步加強防治技術的應用,采用新能源、新材料來改善人們對能源的消費結構,從而降低大氣污染。
三、結語
近些年來,我國的大氣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環境污染現象不僅僅是在國內頻繁出現,就全球性環境污染狀況而言,大氣污染仍然是比較嚴重的污染問題之一,大氣環境是人么賴以生存的環境,大氣環境出現惡化,就會影響到人們的生存和生活,我們遇到污染問題就需要針對問題進行綜合治理,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防止大氣污染。特別是城市大氣污染的治理,為了改善人們現有的生活環境,就要綜合運用治理方法,共同防止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1]陳俊.淺析城市大氣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
[2]張慶陽,張沅.城市大氣污染治理有關研究[J].氣象科技,2001,(4).
關鍵詞:大氣環境污染;現狀;成因;城市
1城市大氣污染現狀
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大氣受到了日益嚴重的污染和破壞,酸雨、臭氧層空洞等諸多問題成為影響市民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阻礙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等成為大氣污染的關鍵要素,使城市大氣質量不斷惡化。因此,重視城市大氣污染,了解城市大氣污染現狀及成因,因城施策,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城市大氣污染問題。根據廣東省環保廳的《2016年上半年環境質量狀況》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上半年全省21個地級市及順德區的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在89.5%-98.9%之間,平均94.9%,較去年同期上升3.8個百分點。近年來(2012年-2016年上半年)2012-2016年全省城市大氣主要污染物: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總體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見圖1),尤其是在2013年以來,隨著全省大氣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相繼出臺了《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4-2017年)》、《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實施細則》等,全省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從全省各市的城市大氣現狀來看,汕尾、湛江和茂名等城市空氣質量位居前列,但清遠、廣州和佛山等工業城市的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排名在全省位次靠后,大氣環境治理形勢依然不容懈怠。
2城市大氣污染成因及影響因素分析
城市大氣污染是指因城市特殊的下墊面條件和外界層結構以及污染源集中而造成的大氣污染[1]。是城市中工業生產、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排放的空氣污染物超過了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引發的后果。
2.1城市大氣污染源
城市大氣污染成因既有自然因素,如火山噴發、山林火災、大氣圈中的空氣運動等,也包括人為因素,如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等,其中,主要污染源來自人為因素。
2.1.1工業污染源
大氣環境污染主要來自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污染物排放到大氣中,導致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加劇。工業生產環節需要動力、熱能、電能等,這些動力主要來自燃料的燃燒產生,由于原料、生產方式的不同,在工業生產中還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如果后期處理不當或者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必然會加重大氣環境污染。廣東省是工業發達省份,經過多年來的治理和綜合措施的運用,城市大氣環境整體狀況良好,但佛山、清遠等工業發達地區的大氣污染依然較其他城市嚴重。
2.1.2農業污染源
農業生產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農藥、化肥,以防治病蟲害和草害等,提升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據統計,我國的化肥施用量居世界第一位,以氮肥為例,我國的平均氮肥施用量是美國的3倍,澳大利亞的8倍。2016年我國的農藥使用量雖然首次實現零增長,但全年依然使用量超過了90萬噸?;?、農藥的過量使用不僅會污染土壤、水體,也會給空氣帶來危害,影響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
2.1.3生活污染源
城市大氣環境污染與人類的活動密不可分,其中生活污染源是主要的大氣環境成因之一。人們日常的燃燒石化燃料會排放大量的煙塵和有毒有害氣體。此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學產品在日常的生活中得以廣泛使用,給大氣污染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如汽車、冰箱和空調中大量使用的氟氯烴(又叫氟里昂)會加劇臭氧層的破壞。日常使用的殺蟲劑、消毒劑等化妝品制造業,滅火劑、氣溶膠噴射劑等多技術系統中,形成獨特的氟氯烴工業,由于氟氯烴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容易引發溫室效應。
2.1.4交通運輸污染源
交通運輸污染源是指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污染物發生源,通常是指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設備、裝置和人體等。2016年廣東省高速公路新增655公里,總里程達7673公里,預計到2017年底,還將有635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屆時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超過8100公里。公路的修建在方便出行的同時,也會給環境帶來壓力。汽車尾氣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90%-95%的鉛、碳化合物、60%-70%的氮氫化合物都是來源于城市公路交通,13%的粒子排放和3%的二氧化硫的排放來自運輸。公路機動化交通是地區大氣污染的主要源頭,上海、北京在非供暖期間機動車排放的CO、HC、Nox三項分別占排污總量的86%、90%、56%和60%、86.8%和54.7%[2]。
2.2城市大氣污染影響因素
城市大氣環境污染來源主要有工業、農業、生活以及交通運輸污染等,但對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產生影響的因素也較多,主要有:
2.2.1氣象因素
在自然條件下,風、雨、云、霧、甚至是大氣穩定度、特殊的逆溫層都氣象條件都會對城市上空中的大氣污染的形成和擴散產生一定影響。
2.2.2地理因素
大氣流動會受到下墊面(如地形、地貌、海陸位置、城鎮分布)等地理因素影響,這些特殊的地理因素會在小范圍里引起空氣的溫度、風向、氣壓、風速等產生變化,也會間接的影響城市大氣污染的形成和擴散。
2.2.3其他因素
污染源及物質性質和成分,例如排入大氣中的廢氣化學成分,物理質量等;污染源的幾何形狀(如點、線、面源)和排放形式(瞬時、連續、地面、高架)等。此外,污染源強、源高也是影響大氣污染物形成和擴散的重要因素。
3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對策
城市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復雜的、長期性任務,需要綜合施策,采用科學的方法,根據城市大氣污染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升大氣污染治理效果。
3.1合理規劃城市發展布局
對新興發展的中小城市,要嚴格提前做好城市發展規劃,合理布局產業結構,大力引進、發展太陽能、光伏等新型能源產業,提高新型能源產業在城市發展中的比重。對于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的城市,要綜合考慮現有的發展布局和產業結構,及時將重污染、高耗能的產業搬遷、關?;蛘咄茝V使用清潔生產模式。堅持分散布設原則,考慮城市地形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通過選擇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稀釋的布局結構。例如,對于冶金、火電站等應搬遷至遠離市區的郊區和下風口,與城市居民區和主要商業區保持合理的距離,注意對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敏感地區的保護。提升農藥化肥的利用效率,大力推廣使用生物肥料。
3.2嚴格控制交通生活污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城市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公安、交通、環保等部門要加強交通運輸污染治理力度,嚴禁超標車輛上路行駛,做好日常的機動車輛污染物排放年檢工作,堅決淘汰“黃標車”,按期報廢老舊車輛,嚴懲車輛超期服役,大力推廣和鼓勵發展清潔燃料等新型環保燃料動力車輛,加大公共交通的改造力度,加強對公交車、出租車等燃用甲醇、天然氣等清潔燃料改造力度。嚴格控制生活污染源,可采取集中供熱、熱電聯供等方式,加強小鍋爐的改造力度,禁止使用燃煤灶,推廣使用電能、天然氣等新型清潔能源。尤其是要根據城市所在區域的特點,大力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潮汐能等低污染、無污染能源。
3.3加大環境執法監督力度
加強日常環境執法力度,對超標排放尤其是故意污染環境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從源頭減少和杜絕各類污染事故的發生。加強區域城市大氣環境監測預報工作,例如,進一步完善區域性空氣質量監控網絡,最大限度地利用粵港雙方開展珠江三角洲空氣質量監測網絡[3],全面評估區域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和發展趨勢,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第一手數據資料。
參考文獻
[1]趙銘.城市大氣污染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7):115-116.
[2]盧莉芳.論交通運輸業的優勢“最大化”與劣勢“最小化”[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7.
關鍵詞:城市;大氣污染;治理途徑
中圖分類號:[R122.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程度不斷增多,生產活動持續加劇,城市大氣污染日漸嚴重,城市面臨著更大的環境壓力。當前城市大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逃避的問題,并成為各級政府社會管理的首要任務。因此,保護大氣環境,特別是保護大氣環境問題,降低城市環境污染,促進城市經濟和環境和諧發展,是政府面臨的重中之重的任務。
一 城市大氣污染源分析
1生活爐灶與采暖鍋爐
我國南北溫差大,冬季普遍寒冷,夏季普遍炎熱,人們冬季會用爐火、采暖鍋爐取暖,夏季會使用空調,這些(直接和間接)都要用到大量的煤炭,尤其是冬季,很多地區濃煙彌漫,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雖然我國現階段在采暖設備進行了全面改造,但在一些小城市、農村地區,還是大量使用燃煤取暖,而在燃煤市場上,高硫煤仍占主導地位,經濟的限制,讓人們不可能放棄廉價的高硫煤而去購買環保型的低硫煤。這些都是SO2過度排放的原因。
2工業企業
工業生產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我們在大氣污染治理中,也要注重工業生產的生態管理。工業生產的不斷發展,造成大氣污染的污染成分也更加豐富,由于工業企業的性質、規模、工藝過程、原料和產品種類等不同,所帶來的大氣污染程度也不同,我們必須因地制宜,有針對性的開展大氣污染治理。
3 市政建設
由于我國地理環境的限制,很多公路都會出現人行板道明顯高于路面而且與路面垂直的現象,這讓公路上的粉塵無法及時吹走,越積越多,汽車駛過就會引發揚塵。
人類為了滿足生存需求,不斷的建設、改造,隨意濫用自然資源,導致全球溫室效應的出現,而這些最終也會影響到人類本身,人類生存的環境面臨嚴峻的挑戰,各種自然災害的頻發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二 我國大氣污染現狀
據最近的中國環境狀況調查顯示,我國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城市僅為3.1%,二級標準的為85.9%,三級以及劣三級標準的城市為11%。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或優于二級標準的城市占90.8%。劣于三級標準的城市為1.2%。污染較嚴重的主要分布在、重慶市、云南省等省份。在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中,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比例為84.1%。與前幾年相比較,均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整體上逐年好轉。但是,由于人們環境保護意識淺薄,能源結構單一,目前的環境質量還很難滿足經濟的發展,城市環境質量依然很脆弱,局部地區環境污染非常嚴重。因此,我國空氣質量與國際標準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隨著我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將進一步密集,城市污染將更加嚴重。
三城市大氣污染治理途徑分析
1科學規劃,合理配置
植樹造林一直被認為是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且成本低,還能滿足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增加綠化環境,也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樹木能發揮其凈化大氣的作用,為此,我們應擴大植樹造林的面積和范圍。根據污染源位置、污染物匯集區的地形地勢、風向和污染氣體的季節分配,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在污染嚴重的地區建設包圍式或隔離式的林帶,讓那些含塵、含污染的氣體在大氣中被樹木吸收,減少污染物的擴散。有研究顯示,不少植物具有一種潛在解毒力,可以分解大氣中的有毒物質,或形成一些大分子絡合物,降低這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因而對大氣具有特殊的凈化功能。假如我們每種植一公頃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00多公斤SO2,并吸收30多噸灰塵。
2利用教育手段治理大氣污染
我國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以經濟增長為中心,只注重經濟增長,而忽視了環境保護問題。多數企業部門在組織生產過程中,僅從自身的近期經濟發展需要出發,不考慮是否對城市大氣環境造成有害影響,甚至一些城市在制訂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城市建設發展規劃策略過程中缺乏對城市大氣環境保護的考慮,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在盲目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城市生活環境。然而,大氣環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它一旦遭到破壞,要想恢復到良好的大氣環境質量將需要付出比采取有效措施從根本上防治大氣污染更大的經濟代價。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觀念長期以來并沒有被充分地理解和認識,企業與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很淡薄。所以,我國應當從學校教育出發,通過教育手段普及環保知識,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
3 利用經濟手段治理大氣污染
運用經濟方法治理環境是指按照經濟規律的客觀要求,充分利用價格、利潤、信貸、稅收等經濟杠桿的作用,來調整各方面的環境關系,凡是造成污染危害的單位,都要承擔治理污染的責任,對向大氣環境排放污染物或超過國家標準排放的企業,根據超標排放的數量和濃度,按規定征收排污費。事實上,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環境資源是無主無價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造成人們對周圍大氣資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認識不足,這也是大氣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經濟根源,同時也為政府以適當經濟手段來激勵企業和市民改善環境提供了機會和理由。從我國目前城市大氣污染狀況和企業實際情況來看,通過稅收、金融、財政等經濟手段來扶持環境無害企業和環保產業是非常必要的。
4利用行政手段治理大氣污染
運用行政手段治理大氣環境是指在環境治理過程中依靠和發揮國家各級行政機關的作用,借助行政決策和運用行政命令、決議、指示等方式來組織管理環境,解決大氣污染中所產生的問題。比如,政府對大氣污染物總量的控制,即通過城市區域協調,統籌分配其允許的排放量,把排入特定區域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實現預定的環境目標,這就是通過行政手段來防治大氣污染的一種方式。再比如,政府部門對一些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實行限期治理或關、停、并、轉、遷等措施。行政手段屬于一種軟性處理措施,雖然它不像法律手段那樣具有強制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往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
四 結束語
總之,城市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需要采取多種治理途徑,只有這樣才能綜合防治環境污染,建設和諧美好的城市家園。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大氣污染 預防 治理
前言:
在我們的生存的環境中,大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和我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大氣環境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我們人類,有一些常見的大氣污染物將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常見的大氣污染物通常情況下有2種情況,一種是顆粒狀物還有一種是氣態狀物的污染,一般情況下顆粒狀物主要是以煙塵為主的,氣態狀污染物組要是包括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等有害氣體。這些污染物是能夠在大氣中的到擴散的,一旦擴散了,那么后果是不看想象的,擴散的范圍是十分廣泛的,地域性和區域性是非常強的。在大氣污染防治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就在源頭上下手,及時的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時還要從環境的地域性和區域性下手,全方位的考慮到該地區的環境特征,全面的分析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各個因素,及時的進行系統的全面的分析,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防治,從而來達到控制大氣環境的質量,這樣就會達到了減輕大氣污染物的目的。
1. 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1.1 實行區域以及集中采暖供熱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燃煤爐灶以及一些采暖的鍋爐所排放很多的二氧化硫以及一些有害煙塵,這些都是影響大氣惡化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想解決好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得在城區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這樣供暖是好處主要是,可以充分的提高鍋爐設備的一些利用率,大大的降低了燃料的消耗。可以很好的利用熱能,進而來提高熱能的利用率。極大的降低了粉塵的排放量。
1.2 綠化我們的環境,大量的植樹造林
在防治大氣污染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植樹造林,這種方法即經濟又有效,我們所種的植物是可以吸收很多的有害氣體,進而來凈化了空氣,在大氣環境中是一個天然的過濾器。這些樹葉經過了雨水的淋洗以后,可以來吸附空氣中的粉塵,進而來使空氣達到了凈化的效果。與此同時,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釋放出很多的氧氣,通常情況下1 hm2的闊葉林,一天是可以能消耗掉大概1 t二氧化碳,并且是還可以釋放出750 kg氧氣。因此,植樹造林在大氣環境中是起到了非常好的調節作用。
1.3 調整我國能源的結構,進而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我國是一個產煤大國,在煤炭的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還有的是我國目前是以煤炭為主的原料,這一現狀在短期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應優先推廣型煤以及低硫等洗選煤的生產和使用,降低煙塵還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此外還有根本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還要從改善能源結構入手。如使用天然氣和焦化煤氣、石油液化氣等二次能源,加大對太陽能、風能、地熱、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
1.4氣態污染物的治理
吸收法。吸收是利用氣體、液體中溶解度的不同,以分離和凈化氣體混合物的一種技術,可分成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物理吸收是指被吸收的氣體組分與吸收液間不產生明顯的化學反應的吸收過程。在對氣態污染物處理中,選擇合適的吸收液至關重要,是決定處理效果好壞的關鍵。吸附法。吸附是一種固體表面現象,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劑處理氣態污染物。該方法使氣態污染物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分,在分子引力或化學鍵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固體吸附劑表面,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1.5 顆粒污染物的治理。
治理顆粒污染物的技術方法很多,根據作用原理,可以分為一下幾種類型:干法:利用顆粒本身的重力和離心力,使氣體中的顆粒污染沉降,而從氣體中去除的方法,如重力除塵、慣性除塵和離心除塵。濕法:用水或其他液體使顆粒濕潤,而加以捕集并去除的方法,如氣體洗滌、泡沫除塵等。過濾法:使含有顆粒污染物的氣體通過具有很多毛細孔的濾料,而將顆粒污染物截留下來的方法,如填充層過濾、布袋過濾等。靜電法:使含有顆粒污染物的氣體通過高壓電場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使其去除的過程。
2. 大氣污染治理建議
2.1 加強監測
對大氣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大氣中的有害物質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地區污染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種類不盡相同,因此,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確定需要檢測的大氣環境指標。主要的檢測有顆粒物質、含硫污染物、氮氧化物的測定。
2.2 開發廢氣凈化回收新工藝
一般說來,排放的有毒氣體都是有價值的生產原料,若生產設備的密閉操作或采用新的廢氣凈化回收工藝流程可為綜合利用創造有利條件。實踐證明,有毒廢氣凈化回收能達到減少空氣污染和資源再利用的目的。
2.3利用生物措施
植物對大氣飄塵和空氣中放射性物質也有明顯的過濾、吸附和吸收作用,還有吸收有毒氣體的作用。從這些方面來說選擇某些敏感性植物又可起到毒氣的警報作用,故可營造對污染物具有指示作用的植物。
結語:
總之,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同時還給大氣環境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污染,這就是說明了我們只注重了經濟的發展,并沒有考慮到環境污染的問題。環境保護這項工作不是一個短期的工作,而是需要我們有一個長期性以及艱巨性的任務,我們必須的認識到這一特點,所以環境保護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大氣質量環境污染的監督以及管理的力度,做到真正的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進而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一涵.大氣污染物的預防與治理[J].現代農業科技,2010.10.
[2]邵紅,何月林.生態調控方法對大氣污染的防治[C].2010.年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呼和浩特.2010.年自然科學學術年會.2010.
[3]黃振中.中國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綜述[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9(4).
[4]劉洋,李宏偉.淺談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