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就業趨勢8篇

時間:2024-02-26 14:49:0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環境工程就業趨勢,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環境工程就業趨勢

篇1

關鍵詞: 環境工程專業 促進就業 培養模式

環境工程專業是新興專業,也是發展較快的專業,1977年,環境工程專業成立之初,全國僅有7所高等院校設立了環境工程專業,到2004年,全國已有247所高等院校設立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尤其是從1999年到2004年,環境工程專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僅僅5年間,新增環境工程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達到98所。盡管最近10年間,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重視,環保產業迅速崛起,新增不少環保就業崗位,但新增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的人數遠遠超出了新增崗位數目,并且最近3年隨著環境工程碩士、博士就業難度的加大,考研熱也急劇降溫,每年都有大量的環境工程本科畢業生面臨著就業,就業壓力非常大,尤其是2009屆畢業生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因此,如何提高本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有效促進就業成為當下各個高校師生探討的熱點。我們認為調整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1.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個體而言代表了其“人才含金量”,關系到學習和就業的競爭力;對整體而言代表了祖國未來一代建設者的質量和水平[1]-[2]。環境工程專業的大學生要具備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將主要精力放在學好本專業知識上,教師要根據社會的需求、學生的興趣愛好開設一些與專業相關的課程或輔修專業,擴大學生們的知識面。這樣才能使所學的專業課程有更為廣泛的理論基礎,學生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專業的前沿。另外,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鼓勵同學們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如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學生會工作、假期社會實踐工作等,讓同學們能夠獨立地去思考、做事。這些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而且能為學生創造科研創新、互相學習的機會,提供展示自己多方面能力和才華的平臺,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協調能力和交際能力得到加強。

2.強化職業規劃意識

哈佛大學的愛德華?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對美國社會進步動力的研究發現,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長期時間觀念的人,重視職業規劃的人[3]。職業規劃指的是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從事的職業及其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對在校大學生來說,職業規劃就是通過規劃的手段來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的過程[4]。強化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就是要讓每一位大學生充分重視自己的職業規劃,使之貫穿于大學生生活的全過程,密切關注和深入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職業信息,確定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并為之努力和付出[5]。由于環境保護工作涉及與人類健康相關的諸多環境要素,環境工程專業又是涉及多學科的一個交叉學科,就業方向較多,就業面也比較寬廣,包括環境污染治理、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環境監測、環境管理、環境儀器設備開發、清潔生產審核、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等就業方向。各就業方向又有更詳細的方向,如污染治理方向又包括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噪聲污染控制、生態破壞與修復等眾多方向,污染治理還可分為治理技術的機理研究、治理技術的研發和治理技術的推廣應用等方面。但大多同學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只是這些方向中的一個方向,或是一個方向的某一個方面。這就要求學生在大學期間及早了解專業和專業就業方向,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加強該方向的知識儲備,除了學好教學計劃中所開設的課程外,還要再進一步拓展專業知識的深度,并加強實踐練習,從而在畢業時在某一方面已有較扎實的基本功底,已能夠獨立地開展實際工作,代替目前什么都了解,但什么都了解不深,需通過幾年工作以后才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才能獨立開展工作的局面。

3.加強導師制培養模式

所謂本科生導師制,就是組織學科帶頭人和大批教學、科研的骨干教師,在本科期間或高年級本科生中定點定人進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分析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競爭及工作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6]-[7]。我們認為環境工程專業的導師制應從大學二年級下學期以后開始,此時學生已逐步開始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逐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和本專業老師的研究方向,讓學生采用單向選擇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向和老師(但一個老師指導學生不宜過多,一般應在5人以內)。指導老師要經常與所帶的學生交流、溝通、指導選課、布置并驗收所查閱的資料書籍和記錄的筆記,指導學生盡快參與到自己研究的課題中來,尤其是多參與到導師所從事的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橫向課題中,譬如導師與企業合作的一些污染治理工程項目,一些環境風險評估項目,等等。開始可以用類似的基礎資料讓學生模擬著做,逐步讓參與到真實項目中來,最后放開讓學生去獨立地完成一個項目。這樣既可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又可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夠完成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的接軌,避免學生在就業時因沒工作經驗而被拒之門外的尷尬局面。

4.開拓多元化的專業課教學模式

環境工程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環境影響監測與評價等課程,這些課程都系統地闡述了某一環境要素的基本污染治理技術理論,但在實際工作中僅靠學習了這些課程是很難獨立地完成某項工程治理任務,因為很多工程項目都是通過多種技術或工藝組合的方式才能達到治理效果,需要對所學理論知識的一個綜合運用,而由于環境污染要素的復雜性,采用什么樣的技術或工藝組合是需要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積累的,這也正是目前用人單位不愿要沒有工作經驗畢業生的主要原因。鑒于這種情況,就要通過多渠道鍛煉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尤其是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既要傳授課本上的基本理論知識,又要通過多種方式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積累學生的工作實踐經驗,譬如除了現在各高校環境工程專業普遍安排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外,還要在課程學習過程中不斷給學生布置一些工藝設計、案例分析方面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實際調研或查圖書館的方式設計出自己的方案,然后通過課堂討論來總結最優方案,這樣既可調動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又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積累大量實踐經驗。另外,可經常邀請一些工程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來課堂給大家傳授、交流工程實踐經驗,來替代目前各高校盲目追從而對學生枯燥無味、摸不到邊際的學術交流。這種模式相當于同學們走了捷徑,積累了別人工作中的實踐經驗,既提高了就業競爭力,又把這些經驗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5.試設3+1課程體系

所謂3+1課程體系是指大學的理論課程教學在前三年全部完成,最后一年全部用來畢業實習,可以讓學生跟著畢業實習指導老師做項目,也可以直接把學生送到一些環境工程公司或咨詢公司,讓學生提前進入工作崗位,使他們在畢業前已初步完成理論與實踐的接軌。這樣他們在畢業時已經有一年的工作經驗,對于就業和擇業都有較大的幫助。這種模式目前已在我校進行嘗試,效果是比較明顯的,畢業時大多同學業務已經相對熟練,有一部分就直接留在實習單位工作。但這種教學模式由于把7個學期的理論課程壓縮到6個學期,在修訂教學大綱時,要合理地安排各學期課程門數和內容,避免因課程負荷太重,同學們出現厭學情緒。

6.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

目前環境工程就業難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就業觀念還不夠解放,大多同學就業最佳選擇目標就是各級行政環保部門或其它相關的環保事業單位,就是所謂的“鐵飯碗”單位,但當下想進這類部門要經公務員考試,實際上由于受編制的限制,進到這類單位的人數都是非常有限的。進不了“鐵飯碗”的單位,大多同學把就業目標鎖定在地市級城市以上的環境工程公司、環境咨詢公司或清潔生產審核公司,這類公司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目前逐步趨于穩定狀態,公司員工也趨于飽和狀態,公司新進人員數量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對新進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多要求新進人員要有工作經驗,有較高的技術水平,這樣就加大了應屆畢業生的就業難度。但是,在一些工廠企業的環保部門因工作環境差,廠址偏離市區,受到了同學們的漠視。這要求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正確引導同學們的就業觀念,促進多渠道就業。

以上培養模式中的導師制培養模式、多元化專業課教學模式和3+1課程模式已在河南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進行了一定范圍的推廣,我們認為這些培養模式對于開拓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促進學生就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更多高校和相關專業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必濤,肖旭.大學生就業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25,(2):325-328.

[2]程軼宏,汪小飛.論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J].科技信息,2009,23:183-186.

[3]李麗芳.美國大學生職業規劃輔導的發展與創新實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4,(5):39-42.

[4]劉瑞晶.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提高就業率[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13):111-112.

[5]曹根陽,肖信華.大學生職業規劃模式探析[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9,(Z1):143-144.

篇2

關鍵詞 環境工程 就業形勢 人才定位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Colleg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Talents Training Discussion

DAI Xuenmin, DENG Dapeng, NAN Guoying, HAO Guizhen, YANG Guoli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Zhangjiakou, Hebei 075024)

Abstract O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ollege graduates were analyzed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discussed how to solve professional teach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raduates' "difficult employment" problem,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ration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recommendations to ensur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tead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mployment situation; talent positioning; talent training

1 就業形勢分析

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適合的工作主要是進入環保行業領域,包括環保技術咨詢,如環保技術公司和設計院;環境管理,如環境監測職能部門或環境保護局;環保施工單位,做工程施工;環保處理設施運營,如企業的污水處理站或環境管理部門;環保設備生產制造。

雖然環保職業被大家認為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職業,但是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各種畢業生招聘會上卻受到了接連的打擊,因為在具體的環境保護行業中,經常是投入大于產出,除了環保技術服務業和環保咨詢業務盈利外,其他行業普遍處于虧損狀態,同時由于近年來,中國高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的逐年大幅度的增加,也給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增加了壓力。

依照行業發展趨勢,環境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在就業方向的選擇上,首選考慮做環境保護的項目管理或者技術支持,然后考慮選擇做研究開發,最后也可以考慮做企業內部的環境管理。具有大型項目管理能力是這些企業招聘高級人才普遍要求條件,并且非??粗貞獙帽究飘厴I生在管理方面的素質。這就要求熱愛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大學期間應該輔修一些“項目管理”的課程。努力爭取去大型企業實習的機會。實際操作一些先進的設備和接觸先進的技術,這樣得到的知識是無法從課本中得到的。只有通過在企業的實習和實際的工作才能體會出團隊合作精神和管理思想的精髓。

有些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也可以考慮進入銷售領域。許多企業在招聘環保產品的銷售崗位時,考慮到企業效益最大化,企業更看著具有環境工程專業專業知識的畢業生。因為他們既能完成銷售任務又可以承擔一些售后服務工作。因此,在就業市場需求類似的工作崗位的職位會越來越多。做市場是有美好前景的職業。目前人才市場上比較短缺的職位是高級營銷職位,這些職位需要很長的市場工作經驗,最短的工作經驗也要求五年以上,因為這樣的人才具有很好的市場意識和很好的市場規劃,具有充足的客戶資源。那些具有一定銷售技巧的在校大學生可以考慮銷售領域,通過多年的鍛煉可以大大增強競爭力。同時,做銷售以后可以涉獵各個領域,因為任何行業的銷售原理幾乎都是可以通用的。

2 人才培養定位

對于就業市場與人才培養之間出現的矛盾,為了環境工程專業的生存和發展,人才培養應該選擇一條適應就業市場的新思路。就業市場應該是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指揮棒,它指的方向就是我們發展的方向。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應該根據市場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方向制定,這樣才可以使環境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適銷對路”。

人才培養定位要有明確的目標,良好的針對性。因為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學校只有兩年或兩年半的專業課程學習時間,學校無法將學生培養成在本專業各個方向(如環境監測、環境工程設計、環境工程技術研發、環境工程設施或設備運營與管理等)上都擅長的全才。因此,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要有所針對、有所取舍、有所側重。

學校應該根據自己的辦學實力,致力于培養環境工程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體現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以建立整體優化的知識結構為目標,突出本科教育中所體現的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原則,合理定位培養人才的層次。

學校應該在本科階段,注重跨學科人才的培養,比如可以通過設立跨學科的雙學士學位和輔修專業課程,培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與其他工程學科之間、甚至與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之間的復合型人才。

3 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應該高度重視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實踐培訓設備設施的建設。

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學習效果和實訓效果得到很好效果的有力保證,也是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提升的有力保證??紤]聘請一些環保行業的專家來講授環境工程專業課程和指導學生的實踐實習環節。對于沒有實踐經歷的環境工程專業專業教師應加強其與廠礦企業或科研院所的廣泛聯系,讓這些老師積極參與環境工程方面的技術服務和技術交流。學校應該建立與廠礦企業、科研院所的良好合作關系,為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水平搭建實踐平臺。

專業建設需要加強對于論證教學計劃、改進教學過程和實踐教學環節的力度。教學計劃方面,首先是要根據市場需求方向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針對性的進行專業課程選擇,設置課程和進行課時分配。同時,課程和課時分配要滿足環境監測、環境工程設計、環境工程技術研發、環境工程設施或設備運營與管理等發展方向的要求。教學計劃要在充分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經過環境工程專業專家的論證和研究,制定出職業能力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務實高效的綱要。并且,各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必須嚴格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來編寫,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教學過程中,根據環境工程的實際情況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進展進行講授,課堂上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廣泛運用實際工程圖片和動畫完成教學,同時根據課程講授過程的實際情況配合現場參觀、講解和實際操作,加深對相關環境工程技術、環保設備以及環境污染治理項目運營的理解;可以考慮讓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工作中問題來作為學生課后作業或考試,訓練學生解決環境工程專業領域內經常要用到的工程技術要領和計算等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專業實際能力。

實踐教學環節,一方面,學校應該通過與廠礦企業或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環境工程專業對應的實習基地,為學生搭建實踐教學平臺。為了確保學生得到良好的訓練,可以靈活的安排學生的實習時間,可以在學期開始安排,也可以在學期進行中安排,也可安排在學期末。實習時間可以考慮安排在實習單位的任務繁忙期,這樣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動手機會而且又緩解了企業的人手短缺。這樣,學生可以參加所有的實際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豐富和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加強校內環境監測實驗、環境工程工藝實驗和設計等方面的綜合訓練,努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4 結語

作為普遍認為21世紀“朝陽產業”的環境工程專業卻變成了當前大家都認為的“就業難”的專業,這雖然與環境保護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觀念和國家對環境保護事業的重視程度有關,但作為培養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須瞄準市場,面對現實,下大力度,從多方面努力提高高素質的技術人才的教育力量,找到一個切入點,努力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和綜合實力。使環境工程專業健康平穩快速的發展。

基金:2013年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教學研究課題(2013JY 1026)

篇3

      當代社會,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國家對環境工作也越來越重視,具體體現為逐漸加大的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投資額度。依據環境工程項目的特點,小編從多方面如:投資立項決策、設計、實施等多個階段的環境工程管理與控制措施。可以幫助大家進行實行提升。下列環境工程論文題目可供參選:

1.面向市場經濟的環境工程經濟課程教學改革

2.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

3.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

4.廣東博信達公司環境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體系研究

5.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創新與改革

6.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

7.構建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

8.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改革與實踐

9.環境工程專業發展趨勢和人才培養途徑的研究

10.工程教育認證制度背景下的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改革啟示

11.特色環境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12.中國環境工程本科教育發展及人才需求分析

13.環境工程與可靠性工程的關系初探

14.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就業形勢及其教學改革

15.SCI收錄的環境工程期刊概況分析

16.低溫微生物及其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

17.環境工程項目的技術經濟分析

18.環境適應性與環境工程

19.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面臨的問題與改革措施

20.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

21.基于掙值法的環境工程項目審計程序研究

22.武器裝備環境適應性與環境工程

23.高校環境工程專業就業形式和人才培養定位淺析

24.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25.環境工程專業培養計劃優化探討

26.環境工程應用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27.城市地下工程建設中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預防與控制

28.高素質環境工程本科人才的培養與成長問題探討

29.環境工程特色專業的建設與探索

30.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31.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

32.環境工程實驗教學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33.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改革探討——以安徽工程大學為例

34.高等職業教育類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模式探析

35.職業資格制度與環境工程本科教學改革探討

36.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現狀比較分析

37.談談環境工程剪裁和環境試驗剪裁

38.環境工程專業研究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39.環境工程水處理中對曝氣設備的應用分析

40.環境工程與生態工程復合體系發展動態

41.以特色求創新 以科研促教學——江南大學環境工程本科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42.雙極膜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與展望

43.卓越工程師教育背景下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模式初探    

44.淺議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以沈陽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為例

45.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研究進展

46.環境工程特色專業建設與思考

47.以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教學體系探索

48.由環境工程項目看環境績效審計

49.航天器環境工程回顧與展望

50.基于GIS的城市環境工程地質質量模糊評價——以陜西略陽城區為例

51.淺談監理工程師的環境工程監理工作

52.BOT方式在環境工程運用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53.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54.膜分離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

55.對高等農林院校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

56.動態膜技術及其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

57.有機化學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

58.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59.環境工程課程群及創新實驗的建設

60.環境工程專業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61.環境工程碩士實驗與實踐環節的改革與實踐

62.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63.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與改革

64.國外環境工程發展綜述(上)

65.環境工程專業模型嵌入式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66.環境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特色培育探索

67.環境工程本科人才需求與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68.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教學體會與改革探討

69.耐污染超濾膜的研究進展及其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展望

70.環境工程水處理中對曝氣設備的應用分析

71.優化實驗教學,培養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

72.環境工程專業實驗課研究型教學探討

73.研究性教學理念在環境工程綜合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74.磁性固定化技術在環境工程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進展

75.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析

76.無機膜的制備及其在環境工程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77.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模式

78.環境工程中胞外聚合物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79.新形勢下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淺析

80.環境工程在衛星研制生產中的應用

81.裝備環境工程技術及應用

82.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實驗教學體系改革

83.環境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4.以清潔生產為特色方向的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85.環境工程剪裁技術探討

86.加強環境適應性基礎技術研究發揮環境工程對型號的保障作用

87.環境工程特色專業的建設與實踐

88.基于資源庫的環境工程專業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與應用

89.環境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初探

90.應用型本科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91.面對“兩師”制環境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

92.環境工程專業英語教學調查與改革

93.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及課程體系建設

94.基于卓越計劃的新型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95.論環境工程的現狀及完善措施

96.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設想

97.基于功能模塊的環境工程專業資源庫的設計與開發

98.PBL教學法在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篇4

關鍵詞:環境工程;實用型人才;就業競爭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然而,近幾年來部分地方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并不理想且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高校自身對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與社會需求脫節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地方高校傳統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多傾向于環境管理人才的培養,就學生就業而言,大多數畢業生傾向于去事業單位工作,但隨著中央政策放權,有環保資質的第三方公司異軍突起,諸如工業廢水、危險固廢處理與處置、環境工程設計、環保設備制造和環境評價等工作崗位在未來幾年將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所以,如何根據社會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仍是各高校需要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轉變觀念、明確專業定位

從往年學生就業和招聘信息情況來看,近幾年來校招聘用人單位,大致分三類:第一類是省市各級環保部門和監測站;第二類是工礦企業環安管理部門;第三類是各類新興環保公司。對人才數量需求上,環保公司最多,環安管理次之,省市各級環保部門和監測站最少。但學生對用人單位的選擇上與社會需求正好相反,大多數人愿意去事業單位,其次是工礦企業,有的人甚至選擇與自己專業不相關的工作也不愿意去環保公司。是什么造成了這種局面?通過學生走訪和調查很多人說出了不愿去環保公司的理由:自己怕做不好,工作沒保證。環保公司作為一個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服務型公司,他需要對客戶的服務質量負責,對環境工程人才的專業素質要求比較高,比起面面俱到,它更需要的是專業素質過硬、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地方高校應該認清形勢,轉變觀念,以市場為導向,制定切合實際的專業定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是完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步驟。聯系就業市場的需求,地方高校的教學改革應特別注重學生應用、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

二、加強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

環境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注重的是實際應用,書本只能讓學生學會理論知識,在沒有參與過工程項目之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很差,沒有目的性的學習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教育則不同,實踐教學的目的在于把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去,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體會專業知識應用的魅力和價值,對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根據環境工程學科知識結構特點,可將專業課、實驗課、實踐和畢業環節教學結合在一起,分散在不同的教學模塊中反復練習,交叉進行,把課堂所學知識通過實驗和實踐教學讓學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提高專業教師工程素質

高校一線教師應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一個教師若沒有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和正確的教學方法是不可能做好教育的。現階段,部分高校由于過于追求擴招,忽略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在許多工程類學科中,有過工程實踐背景的老師少之又少,任課老師有的就是一本教材,上課時照本宣科,對課程內容的應用案例和關聯性知識體系只字不提,學生關切的問題,沒有得到回應,長此以往,這種沒有目的性的學習會逐漸使學生失去興趣,應付考試就成為了他們學習的目標。所以,每一位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增加工程應用意識,只有使自己成為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才能擔當起培養人才的重任。環境工程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基層環保單位見習、主持校企聯合項目、參加專業實踐平臺建設和企業掛職鍛煉等途徑,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四、優化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與教材選用

環境工程專業所涉及的面非常廣,包括環保設備、水污染控制、給排水、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等方面。要在有限的教學學時內完成這眾多的專業課程,任務繁重、學時緊張,難免陷入“學習面寬、深度一般”的困境。從社會對環境人才結構的需求上,可結合環保產業裝備、廢水處理工藝及工程設計、廢氣脫硫脫硝、固體廢物資源化、環境監測及環境評價等職業崗位,設置環境工程課程教學模塊,在保證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減少專業必修課時,同時加大選修課的比例,讓學生根據興趣和專長通過增加選修專業模塊的方式完成學分。另一方面,專業課安排應注意各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地位以及教材的選用。在眾多的環境工程專業課中,很多課程知識構架是相互聯系的,開設過程是有先后次序之分。比如,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應該放在所有專業課之首,因為它解釋了微生物消除污染物的原理,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基礎知識。其次是環境監測,最后才是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的處理。教材的新穎性和準確性是激發學生專業興趣和正確獲取知識的重要工具。教材的選用不能過于陳舊和片面,例如在選擇污水處理工程方面的書籍時,知識面不能只局限于生活污水的處理,更不能給學生造成所有污水都適合用生化法來處理的錯誤認識,工程教育不能脫離工業,對工業廢水的處理不能不講。

五、結語

當前社會環境安全問題的日益嚴峻,對環境工程教育提出高的要求,如何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與技能,更好滿足社會對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仍是各高校需要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地方高校應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與地方企業及其他用人單位合作,以專業定位為導向,查漏補缺,不斷提高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為更好適應新時期社會對環保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烈善.高校環境工程專業就業形式和人才培養定位淺析[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2):235-238.

[2]張學洪,張軍,曾鴻鵠.工程教育認證制度背景下的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改革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11(6):37-38.

[3]劉艷,魏滄.環境工程專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11):131-133.

[4]趙麗杰,趙麗萍,李良,等.環境工程專業綜合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09,(3):30-32.

[5]梁璐怡,胡寶蘭,朱亮,等.環境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9):126-129.

篇5

關鍵詞;職業資格 環境工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b)-0158-03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higher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This paper aims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registr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mphasis and direction of environment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我國的環境工程與環境科學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起步,在80年代逐漸形成規模,90年代隨著大學擴招得到快速發展[1]。鑒于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受到人們廣泛關注。隨著全社會對環保事業投入的持續增加,越碓蕉嗟拇笱相繼開設環境相關專業,據統計全國有300余所大學開設環境工程(科學)專業。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分工與行業劃分越來越專業化。我國的執業資格制度也從無到有,并從1994年開始制定一些行業的職業資格標準,并逐步建立和推行更多項的專業技術執業制度。職業資格證一般包括從業資格證和執業資格證。從業資格指一般沒有強制性的規定,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自行決定。而執業資格是國家對于一些專業進行強制規定,必須達到符合行業標準的人員才可以從事。隨著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國際交往的頻繁,我國也必將實行一項在歐美社會已經深入實行的制度――資格準入制度,并進一步規范所有的勞動力和人才。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各方面要求均紛紛與國際接軌。各行各業都出現各式各樣的職業資格證,大學生如果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在就業時就具有很大優勢。因此在很多大學生中出現了考證熱。這反映了全社會越來越重視取得各類執業職格證書。為了提高學生就業率,學校也積極鼓勵并獎勵學生們多考取職業資格證書,這也十分符合國家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通過備考職業資格證也會讓學生們容易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升他們的個人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企業。因此我國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應用型、工程本科教育應當適應社會潮流,轉變思想,改革教育體系,將職業資格考試融入本科教學工作之中。

1 存在問題

1.1 教育與需求脫鉤

環境專業被視作朝陽專業,但在就業市場上環境專業特色表現差強人意。以重慶文理學院為例,環境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96%,從事本專業的畢業生只占20%,這兩個數據并不突出,與非環境專業大致持平,與該校環境科學“特色”專業不相匹配。環境專業本科學生畢業后首選考研或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其次才是考慮進各類環保公司。大學培養出的本科生與社會需求的環保專業人才間尚有一定差距。由于當前就業形勢的壓力不斷增大,因此急需對當前環境工程(科學)專業的本科教育進行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

1.2 課程體系和培養方向紊亂

環境工程最初來源于各建筑工程學院土木系,給排水專業,50年代設立環境衛生專業,70年代有環境工程專業;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的后起之秀復雜得多,很多環境專業往往來源于地質專業、勘探專業、化學專業、生物工程甚至經濟管理專業。2015年的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共設置了4個二級學科和3個特設學科,拓寬了環境保護類專業的范圍[2]。各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基礎課程大致如下,環境科學專業基礎課: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學、環境工程學、環境質量及評價、環境監測、環境信息系統、環境管理與環境法、生態學等課程;環境工程專業基礎課: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環境微生物、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環境工程原理、工程流體力學、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環境法學等課程。落實到各高校,其課程體系設置,培養大綱各取所需,參差不齊。專業基礎課程選擇具有明顯的專業背景和學科傳統,與社會和就業市場需求并不完全一致。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分屬兩個一級學科,但在具體操作時二者在培養方向和教學大綱上呈現相互融合的趨勢。

2 職業資格考試導向

2.1 職業資格考試對職業選擇的激勵作用

近年來,隨著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再加上以往沒有就業的,就業壓力巨大。因此目前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在當前形勢下,就業是高校、畢業生和家長都要面臨的一個難題。

由于空前激烈的競爭,使畢業生們在職場中普遍缺乏安全感。隨著企業間競爭加劇,用人單位對技術型人才越來越關注,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F在單靠手中的畢業證書是很難在社會中立足的,如果沒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很難找到一個理想職業的崗位。在職業與專業技能之間職業資格證書就發揮著很大的作用。社會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技術過硬的人才,使畢業生在社會上可以充分運用專業技能找到合適的職業,不必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艱難選擇。應用型本科學校面向職業資格的應用型教學可助推學生刻苦學習,掌握一技之長。并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職業資格證書就是體現畢業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的最有效證明。

2.2 職業資格考試對環境工程本科教育的啟示

環境工程(科學)畢業生能參加的職業資格考試大約有3種:環境影響評價師、環保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3-4]。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分4個科目: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注冊環保考試分為基礎考試(主要內容涵蓋了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工程經濟、工程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評價與環境規劃、污染防治技術和職業法規一共15個科目的內容)和專業考試(主要內容包括:環境法規和標準、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工程實踐、水污染防治工程技術、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實踐、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技術、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g、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實踐、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實踐一共9個科目的內容)。參加專業考試的人員必須在基礎考試合格,并符合專業考試報名條件相關規定時才可報考。在專業考試合格以后,才能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環保工程師資格證書》。

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考試同樣分為公共基礎科目和專業科目兩類。公共基礎科目包括普通物理、高等數學、普通化學、材料力學、理論力學、計算機應用、流體力學、工程經濟、電工電子技術。專業考試又包含專業基礎和專業科目。其中專業基礎科目包括:水處理微生物學、水文學、水泵及水泵站、水分析化學和供水水文地質。專業科目包括:排水工程、建筑給排水和給水工程。通過對環境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與大綱和環境影響評價師、注冊環保師、注冊給排水工程師的具體要求進行對比,發現目前環境專業本科的專業大綱和培養目標基本包括考注冊環保師和注冊環評師所需知識,但是和注冊給排水工程師所需知識要求差異較大,而且難度也較大。

注冊工程師考試針對的是有工作經驗的工程師,而大學環境工程(科學)培養的是預備工程師。考察環境影響評價師、注冊環保師、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考試大綱和考試試題,可以發現,資格考試水平普遍高于環境本科專業對畢業生的要求。環保工程師和給排水工程師考試專業科目屬于典型的應用型、實踐性的科目,這對本科課程建設具有啟發作用。環境影響評價在本科階段顯然深度不夠,環境影響評價導則經常修改,教材多年不變,內容滯后;環評考試教材的核心是環保部頒發的大氣、水、固廢、噪聲、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導則,由于各環境影響評價導則經常修改,環評考試教材和大綱幾乎年年修改,保持同步更新;注冊環保和注冊給排水強調工程應用和工程實踐,環境工程本科課堂教學偏重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傳授。

2.3 職業資格考試對環境工程本科教學內容的導向

本科教學大綱中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一般可分為掌握、熟悉、了解3個層次。其中掌握即要求學生能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熟悉即要求他們能夠理解并簡單應用;了解僅要求他們具有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的廣泛知識[5-6]。注冊環保、給排水、環評工程師考試要求高于本科教學大綱,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對專業知識的要求大多為掌握和熟悉,要求相關人員要能夠在具體工作中運用基本原理并能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學校在編寫與這幾個證書有關的教學大綱時,密切注意這些考試大綱的要求,力求達到將相應的內容列入各相應課程的教學大綱之中。在教學中將設計和計算作為環境工程平時考核的主要內容,強化學生實踐意識,引導學生由死背書本向注重實踐能力方面轉變。在考試題型上,也力求多結合環保工程師職業資格專業考試上面的考試題型方式,如增加相應客觀題型,內容主要以案例計算為主。并適當增加綜合性和應用性的考題,為學生今后參加相應的證書考試打下堅實基礎。環保專業考試輔導用書和各年考試試題是水、大氣、固廢、物理污染控制最佳輔導教材,以水污染控制工程為例,普遍感覺缺乏習題或習題陳舊,而環保專業科目考試提供生動的素材,稍作修改可應用于考試測驗。環保專業考試案例可作為課程設計,乃至畢業設計的樣本。為了滿足社會需求,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筆者認為對當前的人才培養教學大綱進行不斷修訂和充實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以上事實,可考慮以下方面:(1)順應相關職業資格考試的要求,及時修訂大綱和課程體系。(2)教學方法的改革。轉變課堂灌輸教育方式,采取案例式、融入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3)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環境本科人才。(4)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其中環境影響評價,水、大氣、固體廢物等的污染治理都需要有實際工程經驗,而且環評、環保工程師考試也非常偏重于這些方面的實際問題進行命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各類實習等是學生熟悉和深入理解這些工程實踐的重要環節和手段,因此,對這些相關實踐類課程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課時上的保證。(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不斷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學校應通過鼓勵和獎勵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培訓和掛職培訓,以提高雙師型教師所占比例,提升教師的理論結合實踐水平。

3 職業資格考試和本科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各類職業資格注冊工程師考試大綱明確指出,考試針對有實踐經驗的從業人員,普遍要求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本科畢業并從事本專業5年以上,這無形加大了在校生參與考試的難度。其次,注冊考試的激烈競爭程度是另一考慮的因素,事實上只有少部分人有參加這類考試的計劃,且主要是預備考研的同學;為了更貼近證書考試,需要學校以及任課老師更多地在課程設計、大綱編寫和制定、教學內容和考試考核形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教師只有通過注冊給排水、環保、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等職業資格考試,或在生產設計第一線培訓或掛職一定時間才有資格滿足“雙師”教師資格的基本要求。另外,目前國家對職業資格證書清理也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2016年,隨著簡政放權,降低行業準入門檻改革的深入,在此前已取消5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基礎上,國務院再取消招標師、物業管理師、市場管理員、插花員等47個事項。加上前5批取消的272項職業資格,國務院分6批取消的職業資格將高達319項。至此,各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總量比本屆政府成立之初已減少50%以上。這一系列清理職業資格考試措施降低了“考證”熱,客觀上給環保類職業資格考試帶來一定沖擊。

參考文獻

[1] 楊芳,顏世發.融入環評師職業資格考試的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1,13(1):84-85.

[2] 劉輝利,游少鴻,朱義年.基于職業資格制度的環境影響評價教學探討[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11):101-102.

[3]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執業資格考試專業考試大綱[Z].

[4] 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Z].

篇6

關鍵詞:環境工程;創新型人才;礦業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5-0217-0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環境工程專業始建于1985年,200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4年和2000年分別批準為環境工程碩士點和博士點,2007年批準博士后流動站,已累計培養本科生360人。環境工程專業是北京市重點學科,也是我?!?11工程”的重點建設學科。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礦業特色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與影響。繼續鞏固發展傳統優勢專業,加強基礎學科專業建設,突出我校礦業環境保護特色,以“重視基礎、強化能力、注重實踐、崇尚創新”為教學重點,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實踐相結合,培養大批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性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當前發展的重中之重。

一、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在2008年版本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強調培養多層次、多規格的環境工程復合型人才,并將人才知識結構定位為厚基礎、寬口徑、全目標培養、有限目標發展,使學生理論扎實、知識面寬、素質高、有創新意識,能適應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學生畢業后具有從事環境污染治理、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保設備研制與開發和環境工程管理以及環境工程教學與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在全國專業指導委員會的環境類專業總體培養目標及環境工程專業認證補充標準的指導下進行培養方案設計,同時充分考慮國家需求和礦業行業發展、學校資源及人才培養優勢、就業形勢等因素,正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既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又與行業發展實際相結合,形成具有明顯礦業行業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增強畢業生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

二、優化課程體系

緊密結合我校2008版本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方案,通過“整合、精簡、增加”,在課程體系中刪除了《環境氣象學》,增加了《給水工程》、《環境工程微生物》等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是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通過加強環境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的改革與建設,形成了教學體系的一條主線。

本著加強基礎、拓寬口徑、注重特色、介紹前沿課題的原則,加大了選修的力度,對專業課程進行了整合和調整,開設了就有我校行業特色的課程,如礦山環保概論,礦山水土保持、礦山環保經濟等課程。結合教師科研方向增加了一些有我校行業特色的選修課,如《礦山水土保持》、《能源環境工程》等。同時精簡了部分課程的內容,將以往內容較寬泛的《化工原理》和《流體力學》,精簡為《環境工程原理》和《環境流體力學》,使課程體系中基礎課與專業課、必修課與選修課實現進一步的協調。依托本校環境工程專業教師的四個科研團隊,即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生物方向,對教學計劃的教學工作進行重新的分配,保證了專業課程教師的專業水平高,在某一領域保持領先的特點,讓學生除了了解環境工程專業的傳統理論與技術,對于一些新技術、新理論也有所認識,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承擔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師以新教師為主,積極鼓勵教師在理論教學中結合最新科技發展趨勢開展教學活動;對開新課和新開課嚴格進行試講制度,不讓一名不合格教師走上講臺。

三、突出實踐環節

在近十年的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培養過程中,我們一直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著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包括鞏固理論知識的實驗課、培養工程設計能力的設計課、提高運行管理能力的實習課這三塊。在第五學期開設“科研訓練”,使其作為一門獨立的實踐課程,對全體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熟悉科研過程,對科學研究的本質有初步的認識。由我專業指定優秀的教師首先對學生科學研究方法和程序,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分析儀器的使用、文獻查閱與科技論文寫作等方面進行理論方面的培訓。學生參加科研訓練采取指導老師負責制,首先由環境工程系組織教師結合科研申報課題(根據老師科研需要隨時申報),然后組織學生和老師雙向選擇,對調研型科研訓練采取提交調研報告的形式進行考核,對創新型科研訓練采取答辯的形式進行考核。對參加科研訓練并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在保送上研究生等方面給予政策性傾斜。我們充分發揮“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靈活的特點,鼓勵科研能力強,承擔項目多的教師,抽出時間指導有精力的優秀學生進入實驗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近兩年,我系共獲得指導14項“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學生參加的積極性高,課題全部來源于教師的科研課題。

四、教材建設

隨著生產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飛速發展,人才市場對就業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滿足于一技之長者;隨著新興高科技的發展、科技進步周期的不斷縮短和傳統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者工作流動性與職業更換頻率逐漸加快;科學知識的綜合化趨勢,使傳統學科體系及行業的界限逐步被打破。所有這些都將使未來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們,具備寬厚的智能基礎,多方位的就業轉換能力。因此,要求教材內容新穎,信息量充足,并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緊跟科技進步的腳步,及時更新內容,把當前所出現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發展情況引入教材,介紹給學生。專業課程所用教材絕大多數選用的是公認的優秀教材或近三年出版(或再版)的教材,并組織自編了部分實驗講義。我們也規劃并編寫了下列教材,如《環境科學與工程導論》、《環境生態學》、《礦井水處理與綜合利用》、《環境生物學》、《礦山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大氣顆粒物控制》等。

五、畢業環節

畢業環節是大學最后一個教學環節,而且時間較長,適合結合科研實踐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型培養。畢業環節的指導采取導師負責制。我們狠抓畢業選題工作,每屆畢業選題的數目均大于學生人數,并采取填報志愿,雙向選擇確定最后的選題;嚴格答辯制度和程序,抽簽決定答辯分組和次序;自2006年開始對優秀畢業論文(設計)的評選,采取個人申報,指導老師推薦,學科建設崗負責人審查,采取集中答辯的形式進行。集中答辯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分組答辯帶來的誤差,保證答辯過程的公正。我們一直很重視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自2000年我校環境工程專業招生以來,生源質量較好,每年招收本科生60~70人,錄取線平均高于所在地區重點線30~50分,第一志愿錄取率高達95%以上。自2004年首屆環境工程專業畢業以來,培養的本科生應屆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均在41%左右,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礦冶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錄取。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在礦山環境方面專業優勢明顯,每年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進入與礦業有關的國有大型企業和科研院所,并逐步成為企業的骨干力量。

篇7

西南科技大學利用地處西部核科技單位密集區域的優勢,采用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充分利用聯合辦學單位的人才資源,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厚的專家主講專業課程和指導學生實踐,為本專業理論及實踐教學提供良好的專業氛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西部核工業(科研院所)優質教育資源優勢,大力實行共建與產學研聯合辦學,在中核集團821廠、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電離輻射計量站(國家二級站)、核應急監測中心、非放環境監測站、國家核技術工業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核工業地質局等單位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專業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實踐,接受“真槍實彈”的訓練.高度重視學生素質教育,提前與用人單位密切合作,探索建立在自愿基礎上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輻射防護與核環境治理技術領域內科學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寬、創新意識和實驗能力強,能扎根西部吃苦耐勞,獻身國防事業的高素質、高層次應用型技術人才.近年來,該學科領域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和973預研等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核廢物固化與處理、核技術與輻射生物效應等方面的研究,凝練出“核廢物處理與處置”與“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兩個研究方向,在核廢物與環境安全方面形成了學科特色.

在核廢物處理與處置研究方向已形成一支“放射性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的研究團隊.團隊近年在國家863計劃“高放廢液分離、處理工藝及關鍵設備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Gd2Zr2O7燒綠石的高溫高壓合成及模擬錒系核素的研究”、“放射性石墨高溫自蔓延固化機理研究”、國防基礎科研計劃“******處理處置和環境修復新技術”等項目支持下,對處置高放廢物材料進行了深入研究,解決了高放廢物固化基材制備工藝復雜、耗時長等技術難題,為高放廢物的固化研究提供了一種快速、有效的技術方法.同時,團隊成員長期從事軍工及核電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中、低放廢物固化處理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了中、低放廢物先進水泥固化、廢樹脂固化、瀝青固化、低放有機廢液處理等工程應用技術,目前承擔“山東海陽核電項目SRTF廢水處理試驗”、“高性能材料RE2Zr2O7的強韌化機制研究”等各類科研項目10余項,科研經費超過百萬元.在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研究方向,以李華副研究員、陳敏副研究員為代表的科研團隊長期從事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擔了“防輻射鋇玻璃研制”、“水體及污泥中重金屬元素現場高靈敏度檢測方法的研究”、“He-3位置靈敏中子探測器研制”等地市級、校級項目1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近30萬元.

2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發展方向

目前,全國開設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本科專業的高校一共有7所,分別是清華大學、蘭州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南華大學和東華理工大學.其中清華大學、蘭州大學主要培養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方面的高級研究型人才,哈爾濱工程大學側重于核工程輻射防護人才的培養,東華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和南華大學主要培養核資源勘探、鈾礦開采及鈾礦地質方面的應用型輻射防護人才.西南科技大學利用局省共建與產學研聯合辦學體制的優勢,充分發揮四川核軍工與核工業的優勢資源,建成了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核科學與技術本科實驗教學中心(下設核廢物處理處置、核環境安全、核電子學實驗室、核工4個實驗室),并依托環境與資源學院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環境工程自控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理學院的極端條件物質特性實驗室(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共建)、國家核技術工業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學分中心以及集產學研為一體的水處理及污染控制實驗中心等多個平臺,開展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同時開展相關科學研究.本專業申報的二級學科碩士點“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已獲得批準,已于2013年開始招生.西南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學院立足四川、面向西部,為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本科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輻射防護、核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保護的基本理論和較強的輻射監測和輻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要求學生就業做到“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3繼續利用多方資源,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素質

學校在專業建設初期就將學校原有相關學科專業人員進行整合.建設初期通過從董事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聘請傅依備院士、羅順忠研究員等一批專家作為外聘教師充實專業教學和科研隊伍.不斷引進博士、高級職稱人員、大型企事業單位的專業人才.設置產業教授,聘請核研究院、核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2013年新聘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長、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夏佳文研究員為國防科技學院名譽院長、兼職教授,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胡曉丹受聘為兼職教授等.該專業教師通過到兄弟高校核專業進行課程進修、讀取博士學位、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做博士后研究、進入企業鍛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團821廠、中核四四有限公司、中核五四有限公司等同意作為鍛煉單位),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培訓等方式提升專業教學和科研水平,教師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明顯得以改善.目前,本專業教研室共有13名專職教師,4名副教授;45歲以下教師11名全部具有研究生學歷,其中6名具有博士學位,4名為在讀博士,教師數量基本能夠滿足教學科研需要.中級以上職稱教師至少能擔任兩門課程主講.每門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至少有兩位教師能擔任主講.教師隊伍整體結構合理,發展趨勢良好,實踐教學環節教師隊伍配備整齊.

4堅持質量辦學,全面推進專業發展

4.1加強實驗室建設學校高度重視“核科學與技術本科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加大政策與經費扶持.中心總體建設規劃始于2006年,先后利用2007年的中央與地方共建(375萬元)、2009年國防緊缺專業(約400萬元)、2010年災后重建(300萬元)和2011年中央與地方共建(80萬元)等建設發展資金,主要用于涉核類本科專業教學,注重與學校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相結合,優化中心建設,在強化本科教學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建設層次,與研究生科研教學銜接,減少重復建設,突出學校在核廢物處理與處置方面的特色.“核科學與技術本科實驗教學中心”下設核技術及應用實驗室、輻射探測與防護實驗室、輻射環境實驗室、核電子學實驗室、放射性廢物處理實驗室、反應堆工程與仿真實驗室、反應堆熱工流體力學實驗室9個分實驗室,擁有用于本科教學的高新儀器設備價值1000余萬元,設備200余臺套.

4.2狠抓教學管理在開辦專業之初,學院就制定了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十一五”專業建設方案、“十一五”課程建設規劃、“十一五”本科實驗室規劃等,并成立了學科發展指導委員會和教學督導組.通過專業管理,對專業特色進行凝練,把輻射監測、核廢物處理、核環境評價作為主要專業方向.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和已畢業兩屆學生的反饋信息,修訂、完善培養方案,對專業主干課程初步實行國際接軌,用英語對主干課程進行介紹,增開了《核廢物安全技術》雙語課程.專業教師按專業成立課程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重點研討教學方法、課程知識點、如何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學生考研、就業等.在新學期開學,就對任課教師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多媒體課件等進行全面檢查,對于上新課、新上課的教師在上課前進行試講.學院鼓勵年輕教師申報教改項目,提高教學水平.鼓勵教師吸收優秀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培養學生科研興趣.鼓勵教師提升學歷、加大人才引進,鼓勵教師到生產一線實踐,外聘高水平教師,使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2008和2011年先后2次獲得了“西南科技大學優秀教學管理單位”榮譽稱號.

4.3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促進專業建設發展教研室積極組建“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校級教學團隊”,“核輻射探測學-核電子學教學團隊”,建設《原子物理與量子力學》、《核技術應用》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與處置》校級精品課程,“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國防緊缺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的研究與改革”項目獲學校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項目立項為四川省教育廳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積極組織教師編寫教材,2010年,羅順忠研究員主編的《核技術應用》獲西南科技大學第二屆優秀教材獎,李華副教授的《核設施退役技術》教材得到學校立項資助,2011年,唐敬友教授主編的教材《原子物理與量子力學》正式出版.本專業2007、2008級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專業共招收學生122人,兩屆畢業生就業率達86%,攻讀碩士學位人數共32人,上研率為26.2%.

篇8

關鍵詞:環境工程;教學改革;固體廢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5-0041-02

環境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交叉性、應用型學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科研思考能力,是其在社會上作為有用人才的必備條件,所以如何合理的進行專業改革和實踐是亟待解決和思考的問題之一。根據上述考量,在充分考慮當前社會需求和就業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必要性的教學改革和專業課程探索迫在眉睫。

一、環境工程教學改革

當前,由于高校招生的擴張給應屆畢業生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作為工科類型的環境工程專業也難逃其咎。在此現實問題的基礎上,對我國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進行了大膽改革。在綜合考慮人才市場和社會發展趨勢的前提下,確定了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專業課程設置進行了優化,保證在核心專業課程完成的基礎上,強調實踐教學,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為了合理優化和建設完善的環境工程專業體系,需重點抓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突出學科交叉性。環境工程是一門較為綜合的學科體系,主干課程有水、氣和固體廢物處理工程,以及排水管道、污水處理設施、垃圾填埋場設計以及不同環保設施的設計和開發等必須具備的工科專業技能。與此同時,考慮到了學科交叉性大的特點,在進行環境工程教學改革時,特別的需要有意識的加大實踐教學的考核以及科技創新的力度,充分開發和調動學生的潛力和智力。其次,要結合國內外學科發展的動態,主要邀請國內外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或做講座,大大增加了就業的成功率。最后,也要大幅度的增加交叉學科的教學工作,提高學術的研究深度。

2.突出教學實踐。環境工程專業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環境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如何能在有效的時間范圍內大大提高學生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做過深入的思考,唯一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強實踐教學和開展科技創新。對于實踐教學而言,我們不應只停留在簡單的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以及畢業設計等方式上,為了更好結合社會的快速發展,緊跟經濟高速發展的腳步,首先要大幅度增加設計性、創造性的實驗,在研究生的帶領下完成試驗方案設計、試驗裝置制備以及實驗數據的測定與分析,思考結果的正確性和科學性,以及考核結果帶來的社會或經濟意義。其次,水、氣、固廢盡量在大學期間在科技創新或實踐環節均有所參與,同時課題選擇也要結合實踐需求,所有過程均需要有課程匯報環節,也可以突出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最后,加強產、學、研基地的建設,使學生有可能直接參與到企業的實踐過程中,通過實習和觀察刺激和培養學生結合實踐的創新能力,使得所學能夠更好的和實際工業過程有機契合,大大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3.突出交叉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突出板書的教學實現,然而,對于環境工程專業而言,大多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等生化設施適應傳統的板書,從而不能體現出它的動態運行過程,如果我們采用視頻處理或者PPT等多媒體教學模式,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教學的效果,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因此,這種交叉性的教學方式更能被學生所接受。一方面,大大加大的教學進度,使單位時間內呈現出更大的教學信息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獲得更多的知識量。例如,通過圖片和視頻使學生學習了準好氧填埋場和倒置A-A-O污水處理設施后,學生對實際的處理過程就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4.突出開拓就業能力。任何教學的目的都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我們也要大力開發和拓展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領域。目前來講,主要的就業方向有以下幾種:①環境工程或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主要業務范圍包括給水處理、排水處理以及相關設施的設計工作,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采購、安裝、調試和運行等工作。②國有或私有環保公司。主要從事的業務有污水處理、垃圾填埋、垃圾焚燒等處理處置設施的BOT、TOT、BT項目的實施,以及工程總承包等項目。③環境咨詢以及產品銷售。④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從事新建、改建以及擴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等。⑤其他。主要涉及電力、化工、煤炭等產業發展過程中對環保人員的需求。所以,在高校就業指導過程中,要給學生進行就業去向的培訓工作,積極指導和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長進行正確的就業選擇。

二、拓展固體廢物專業課程體系

1.加強教材、教學和科研成果體現。深入淺出的教材、知識點全面的教材以及當代專家學者根據科學前沿即時更新的教材是我們最好的選擇。首先,我們要選擇省部級以上的優秀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十一五”國家重點教材等優秀的教材科本[1]。其次,教學人員也要及時把自己的科研結果或時展的前沿知識,通過教學過程展現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最后,教學人員要根據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合理補充必要的教學內容進入教學環節。例如,我們還可以將MFC、MEC、生物能源、固體廢物資源化等知識滲透進入教學內容,學生不僅學習了固體廢物方面的知識,也拓寬了環保領域的視野。

2.加強交叉課程銜接。相同的知識點可能在不同專業課程中都有所體現,如何合理的將不同課程體系有機結合,最大程度的獲得知識量是我們最關注的話題。所以,在充分掌握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專業課程的基礎上,也要有意識的去學習一些兼容性強的課程。比如:固體廢物資源化及生物基產品、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等。在學習好氧垃圾填埋過程中,我們融入了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的內容,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厭氧堆肥和衛生填埋,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填埋的不同類型,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

3.加強課程考核。課程考核是教學過程的必備環節。傳統的考核方式是考試,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學生機械的學習知識,不能活學活用。所以,我們要進一步開發出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考核方式。多維的考核體系可能是我們更容易實現全面考核的考核方式。多維考核方式可以有以下幾方面組成:考試、作業、報告、實踐及科技創新等。不同類別進行單獨考核,設置不同的等級或分數。考核同時也要增強知識的全面性和理解深度,使學生真正掌握所學內容,提高面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范欽華.環境工程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初探[J].科教文匯,2011,(1):65-66.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在线 |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综合色本一道在线 | 午夜免费啪视频国产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