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7 16:13:0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現代教育技術重點,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教育技術;教學觀念;認識;誤區(qū)
現代教育技術真正運用于教學實踐,必須通過一線任課教師的教學活動來完成,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與運用程度是現代教育技術功能發(fā)揮的關鍵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理論和更新教育觀念是時代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
“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領域一場深刻的變革,不僅需要基礎設施即硬件建設,還需要軟件建設,更要有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
從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來看,教師如果不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就有可能成為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主要障礙;如果用舊的觀念去指導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就有可能在教育過程中起不良作用甚至反作用。為了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必須要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這是值得教師思考的新問題。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肩負起推動教育改革、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歷史重任,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除了掌握本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外,還必須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和使用方法。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能幫助教師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從而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率。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必須提高兩個認識
1.正確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內涵,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仍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當前,以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進入學校,給
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帶來了機會,讓教師從沉重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但是,這些新技術只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教育資源和環(huán)境,新技術本身不會孤立地在學校中發(fā)揮作用,它只有在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的指導下,體現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的時代精神,才能對教育教學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不可夸大現代教育技術而忽視了傳統(tǒng)教育方式,只有將兩種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
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教師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現代教育技術是輔助教學的手段。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表達和闡述教學內容,但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永遠無法替代的。因為課件的教學設計、內容組織都是靠教師來完成的,課件的構建和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規(guī)律決定著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動作、表情及所表現出來的科學精神、認知習慣等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同時,教師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組織,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觀察問題,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知識探索的積極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這種默契交流也是計算機無法實現的。
三、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必須謹防三個誤區(qū)
1.在主觀思想上誤把教育技術先進等同于教學先進
有些教師認為教育技術先進就是教學先進,為了體現教育技術的先進,把一些應該用“實驗演示”的問題也做成“三維動畫”來表示,有的甚至整堂課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全部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表面上看教育技術很先進,實際上只是“花架子”。教學觀念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陳舊的,只是披了一件先進教育技術的外衣,這絲毫不代表教學的先進性。
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機動性代替學生動手操作、自主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
多媒體教學固然有它教學內容廣泛、教學資源豐富、教學過程生動形象、教學效率高等優(yōu)點,但也不可過于追求多媒體效果。濫用媒體素材、過多地添加動畫效果將影響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不能抓住知識重點,影響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華而不實,教學效果甚微而達不到教學目的。
3.盲目地把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造的“情境”當作數學教學的亮點
創(chuàng)設愉悅的情境進行教學,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還會刺激學生主動摸索未知的能動性。但有些教師不論教學內容需要與否,一律采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在課堂上整個教學過程全部使用多媒體課件,將所有的教學內容全部用大屏幕顯示出來,自己只是充當了一名“放映員”的角色,然而細細品味,有些情境總讓人產生異樣的感受,失去了教學的真正目的。
現代教育技術不是萬能的,教師要合理運用好現代教育技
1 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電子商務教學的應用
1.1 以校園網為媒介做好中職電子商務教學 。
電子商務的特點概括起來可以說成是在網絡上實現商品的電子化。完善的校園網是開展校園電子商務教學活動的硬件基礎,隨著中職教育教學的現代化發(fā)展,許多中職學校都擁有電腦機房、校園網,并通過intent中的局域網將學校各部門、教室、機房、圖書館等資源有機整合起來,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傳輸與共享,為電子商務教學提供了便利的、可行的條件,同時,也為學生進行真實與進行模擬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了場所和便利。在設計教學中,教師將課程內容、教學課件、參考資料、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提問比較多的問題放在學校建設的校園網上,讓學生獲取學習資源不受到時間和空間地點的限制。而且校園網的建設還有利于學術交流,例如在校園網上還可通過論壇,學生通過終端在網上發(fā)問,教師及時回復,快捷的進行問題解答。
1.2 以電子商務軟件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電子商務教學的應用。
在充分利用學校網絡資源的基礎上,學校也應該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在電腦機房提供電子商務模擬系統(tǒng)軟件平臺,讓學生進行電子商務模擬練習。對中職這樣的教育人群來說,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模擬軟件可以包括商貿網、網上商城、網上支付等常用的應用平臺,用來實現B2B、B2C、C2C和在線交易整理的主要買賣類型,通過場景模擬等實踐,方便多個學生共同參與一個系統(tǒng)的運行操作,建立自己的企業(yè)網站,進行郵箱申請、數字證書申請/安裝、EDI申請、在線支付、發(fā)貨等與專業(yè)有關的操作。電子商務軟件與應用平臺的模擬使用,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讓教師對電子商務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并且對電子商務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研究。通過對已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yè)課程的中職學校進行調查發(fā)現,在設置了專門的電子商務室,配備了專業(yè)的電子商務軟件的學校,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可以通過案例演示、軟件練習、網絡實踐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教學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1.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的特點。
從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方便、形象、直觀的特點,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優(yōu)化教學,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作為現代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多媒體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難以表達,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和復雜的變化過程等,特別是新型多媒體采用的虛擬動畫技術、過程演示等手段對于復雜深奧的程序和步驟教學進行起來更加簡易。現在有很多中職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計算機、液晶投影機及自動升降銀幕的多媒體教室,教師采用CAI課件、電子教案進行備課,授課,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不僅簡單,而且效率提高。
1.4 注重先進教育理念的引入 。
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電子商務教學的應用還體現在先進理念的引入上。先進理念的代表之一就是“以生為本”,這就要求教師的整個授課過程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將灌輸變?yōu)榍笾寣W生在主動實踐中獲得知識。例如我市某中職教師在講解網上零售時,首先通過讓學生在真實的B2C或是C2C網站進行購物體驗,了解網絡交易的流程,然后在再進行學生購物的體驗收集,最后才進行課程的講解和學習,這樣不僅僅讓學生萌發(fā)了想要知道的興趣,而且在課程的傳授上也更加簡單易行。此外,還要充分教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例如,很多網站會免費提供建造一個簡單的網上商店主頁空間,而且在較短的時限內免費使用,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進行創(chuàng)業(yè)性實踐,積累學習經驗。
2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電子商務教學中應用的思考
2.1 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教學中應用的積極影響。
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電子商務教學的一系列實際應用,能夠看出帶來的不僅僅是教學上的手段多元化和直觀化,更是把一種全新的教學觀念引入到課堂,使教學過程從內容、方式、手段和模式方面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這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從分調動了和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所學的知識,不但產生了良好的學習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而且,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很有好處。同時,新模式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入,學生會逐步形成一種主動性的學習方式,對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和寓教于樂的學習模式形成也功不可沒。
2.2 中職電子商務教學中現代技術應用的改進 。
總體上來看,目前我國的現代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許多現代化的元素應用還不是很廣泛,從中職教育實際入手對今后教學的開展提出以下三點改進建議:
(1)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現代教育引入應用的基礎是電子信息設備,從目前中職學校現狀來看,不少中職學校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投入不足,很多學校校園網沒有建立規(guī)模或者功能有限,電子商務實驗軟件,系統(tǒng)、功能單一,擴展性弱,只提供很少的模擬交易場景。因此急需進行基礎設施上的投入,這才是開展現代教育的關鍵。
(2)加強教師的專業(yè)和理論知識培養(yǎng)。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認知工具,要通過教師的傳授,并經過學生自己的消化并且應用才算成功。教育現代化,設備是基礎,但次要關鍵還是教師的媒介功能。所以要求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在組織教師進行計算機操作、課件制作、網絡教學資源的獲取等技術學習的同時,還要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業(yè)務素質。
(3)突破傳統(tǒng)約束,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現代教育技術在中職電子商務教學的應用實踐中,要建立“教師為輔助引導、學
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同時,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限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知識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的興趣,將課堂的氣氛活躍化,引入多種教學方法,避免呆板和枯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主動學習興趣,以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開展教學活動。
3結語
經濟和科技進步使得現代化教育手段融入教學過程的方式多種多樣,在知識勞動力為主的今天,沒有人會否定知識的重要性。對于中職這類培養(yǎng)中低層專業(yè)人才的教育機構來說,現代化教育的使用不僅是培養(yǎng)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的必要,更是提高技能認知效率,提高我國知識普及水平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何樂民.中等職業(yè)教育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4(10).
1現代教育技術在職中電子商務教學的應用
1.1對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的特點加以有效利用
通過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學得到優(yōu)化,使教學效率得以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教育常用的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對于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難以表達的東西應用此技術可以得以有效解決。例如,內容比較抽象以及復雜的知識,應用虛擬動畫技術和過程演示等多種手段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知識的掌握能力,使教學更加便捷與高效。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的教學課件,圖文聲像并茂,教學直觀、形象、生動、趣味,能給學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聽覺、視覺感受,這是其他教學媒體無法達到的。若能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點,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可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前,大部份職中學校都配備了比較齊全的多媒體設備,教師在備課時應用CAI課件和電子教案來進行備課和授課,其相比以前的教學模式,不僅更加便捷,而且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1.2以電子商務模擬軟件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職中學校電子商務教學的應用
電子商務專業(yè)是一個注重實踐操作的專業(yè),學校應該著重培?B學生在網絡上的商務實踐能力,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資源,配備電子商務模擬系統(tǒng)軟件平臺,為電子商務教學提供真實互動的教學和實踐環(huán)境,讓學生親身實踐電子商務活動過程和電子商務運作模式。《電子商務實驗室》是電子商務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模擬平臺,學生在操作時,可通過角色扮演建立自己的企業(yè),創(chuàng)建企業(yè)網站、企業(yè)郵箱申請、數字證書申請/安裝、產品采購、支付、運輸、庫存、客戶管理等操作,完成相關的業(yè)務流程,感受電子商務的內在規(guī)律。老師通過平臺可掌握所有學生的操作情況,控制教學過程,并進行相應的引導和干預;還可通過考試系統(tǒng),對學生進行評測,了解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調查發(fā)現,目前大多數職中學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模擬實驗室。實驗室的建立解決了電子商務實踐的困境,使電子商務的實踐教學實現了質的飛躍。
2現代教育技術在職中電子商務教學中應用的思考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對職中電子商務進行教學,雖然與之前相比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但在教學過程中很多現代化的元素應用不是特別廣泛,對其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處理,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具體如下:(1)把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面。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學教學,其基礎就是電子信息設備,不過從我國的職中學校的實際具體情況來看,很多職中學校在基礎設施的建設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許多職中學校的校園網還沒有全面覆蓋,其仍處于起步建設階段,沒有達成規(guī)模,另一方面其功能有限,在電子商務實驗軟件和系統(tǒng)方面,其功能都比較單一化,沒有較強的擴展性,模擬交易場景也只是宛如虛設。針對這一問題,應當適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這是開展現代教育的關鍵。(2)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能力。現代教育技術也是認知工具當中的一種,它需要老師來傳授,而且學生要進行有效的消化,并多加練習才叫做成功的教學。若想實現教育現代化,其基礎就是設備,還有一個重點是發(fā)揮教師的媒介功能。因此,要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能力,學校應該多組織教師參加電子商務職業(yè)技能培訓,另外,老師也要有自我學習的意識,主動學習與專業(yè)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努力提高應用計算機和課件制作的能力。(3)對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教師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在職中電子商務教學的過程中,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避免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豐富的學習資源,把教學的主體放在學生身上,教師只作為輔助的引導,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獲取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與能力,把教學目標放在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上面。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 資源利用率 多媒體
現代教育技術的將學科教學引入了整合的時代,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同樣也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所以要想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上好每一節(jié)課,首先我們教師本身必須掌握基本的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與技能,具有信息化環(huán)境中教與學的新觀念,才能適應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際需要,把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很好地組合起來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在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終身加強專業(yè)訓練,習得專業(yè)技能,提高從教素質,關注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技能水平,從而使我們始終具有較高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最終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的。
1. 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1.1現代教育技術在信息儲存、傳遞和呈現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質量,使學生可以通過衛(wèi)星傳輸及交互式電視聽課,通過網絡與教師進行及時地雙向溝通,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時空限制。
1.2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將許多教師或作者編排得很好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實例集中起來,從而優(yōu)化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1.3現代教育技術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使整個學習過程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自作性,易于使學生進入信息交換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和自信。
1.4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實現雙向交互,學生利用計算機來進行個性化學習,教師通過特定教學軟件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定。
1.5現代教育技術由于采用了衛(wèi)星傳輸和信息高速公路等現代科技技術,不僅覆蓋面大,而且速度快,學習者只要擁有多媒體計算機并實現聯網就可以獲取大量所需信息。學習成本也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
2. 資源利用率的現狀:
2.1軟、硬件投資比例不當,維護不到位,硬件資源的利用率較低
現在,大部分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備的投資上是相當舍得花錢,動輒幾百上千萬的投資是很正常,然而在教學軟件、師資培訓等軟投資方面相當"慎重",投人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事實上,硬件設備都是些死機器,沒有人的恰當運用都只是些擺設,因此能夠靈活、恰當地將現代教育技術相關設備運用起來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也正因為如此,在軟環(huán)境方面的投資其實更為重要。
2.2不少教師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片面的理解為運用多媒體來上課,并且認為只有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才是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實現教育教學的最優(yōu)化;部分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缺乏,不能準確地分析學生,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方法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絕大部分時間都只是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或者只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進行課堂教學將原來的“人灌”變?yōu)楝F在的“機灌”而已。正是這些錯誤的觀念和做法成為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舉步維艱的根源之一,從而導致難以實現優(yōu)化教學、深化改革的目的。其實不管是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還是利用傳統(tǒng)的標本、掛圖、模型等,只要它們能夠有效地傳遞教育信息,我們都可以稱為現代教育技術。
2.3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恰當運用,結果適得其反
2.3.1信息過量,不利于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課堂效率下降:現代技術的應用,節(jié)約了教師不少板書、畫圖時間,但部分教師的課件包羅萬象,把與教學有關的內容全部加人,從而不得不提高單位時間內信息的傳輸量,變成滿堂“機灌”,從而使得學生記憶、思考、理解的時間和空間被迫減少甚至完全被剝奪。這種做法使得表面上看課堂教學全部完成,而實際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事,教學效率實際是下降的。
2.3.2過分突出技術,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有些教師為了現代教育技術而現代教育技術,不能根據教學內容適當選擇教學媒體,不管什么類型的課都卻使用多媒體,特別注意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一味追求媒體形式的多樣化,結果喧賓奪主、弄巧成拙,使得學生課堂注意力被分散,影響教學效果。
3. 幾點思考建議:
3.1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研究可以促進實踐。對在現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的學習模式、學生模型、媒體適用、學習環(huán)境因素等問題作一番理論層次上的探討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3.2合理運用各種媒體。提升課堂效率:
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最先進的手段。但是,教學設施再高檔,也只有適用于具體的教學目的時才具有效力。一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仔細體味編者意圖,廣泛搜集相關素材,精心策劃制作課件。教學需要利用各種媒體,但用了媒體教學未必就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益。運用各種媒體技術為了搞好教學,但教學不是為了媒體技術。
3.3完善軟、硬件配套措施,恰當維護,發(fā)揮最大資源利用率
各學校在加大硬件投資的基礎上,也應考慮進行配套軟件及人員培訓方面的合理投人,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施,從而保證硬件設備的最佳使用效率。在一定的資金條件下,要根據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制訂好更新的發(fā)展規(guī)劃,做到硬件、軟件、人員同步;構建科學的現代教育體系、規(guī)范管理,重視技術資源的綜合、優(yōu)化;正確處理好教學投入的比例,注重教學效益的提高;要合理地將各種媒體資源于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充分發(fā)揮各媒體技術的特長,并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和協(xié)同發(fā)展。
3.4加強師資培訓,更新觀念,提升理論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
教師對新技術的認識和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到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和教師角色的轉變。只有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知識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才能讓更多的教師自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只有教師從質上理解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意義,才從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和恐懼心理,從而讓閑置的各種教育設備充分運動起來。因此,學校在為教師提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各種物質條件的同時,也需要為教師能夠合理、正確、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適當的技術支持,促進教師白覺運用,從而達到推廣的目的。
結束語:
總之,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視,從客觀上解決了教師應用上的設施問題,從而帶動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深遠變革,也是教育現代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在其應用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還需不斷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 南國農電化教育學 1998 .
[2] 張際平 教育技術應用發(fā)展的熱點和趨勢 1999(05).
論文摘要:通過對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育應用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引發(f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教育教學服務?如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來促進教育教學改進的進行?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手段和工具已經深入到教育、教學中的各個領域,推動著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的改革;同時,作為一種理論、一種觀念,對廣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改變著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可以說,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正在大力地促進創(chuàng)新人才和實用性人才的培養(yǎng),也正因為如此,目前各學校在建設和發(fā)展的過程都必然會考慮到加大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施的投資,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筆者作為一線教師,目睹了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變遷:現代教育技術設施越來越先進,使用越來越廣泛,為教育現代化進程添磚加瓦,正有效地推進著素質教育進程。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思考:現代教育技術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還存在著哪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如何去解決?只有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并加以解決,才能推進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進一步深化。
一、使用現狀剖析
1.軟、硬件投資比例不當,維護不到位,硬件資源的利用率較低
現在,大部分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備的投資上是相當舍得花錢,動輒幾百上千萬的投資是很正常,然而在教學軟件、師資培訓等軟投資方面相當“慎重”,投人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事實上,硬件設備都是些死機器,沒有人的恰當運用都只是些擺設,因此能夠靈活、恰當地將現代教育技術相關設備運用起來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也正因為如此,在軟環(huán)境方面的投資其實更為重要。但因為軟件、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投資沒那么容易見成效,導致目前大部分學校不愿意投資在方面投入資金。另一方面,市場上現有的教育軟件質量、數量都有待提高,學校即使想購賣適合教學需要的教學軟件也比較困難,并且這些少得可憐的教學軟件類型單調,基本上不是屬于題庫型就是教材的簡單翻版。同時,學校在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培訓上的投人也少得可憐,幾乎為零,教師在這些設備的使用方面基本屬于“觀看”級,只是在剛購回時可能會看熱鬧,去瞄幾眼,至于使用,還不如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實際。正因為如此,不少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自購賣回來后就成為擺設,僅限于領導視察、兄弟院校參觀之需要,或者學生搞課外活動、看電影、聽音樂之活動場地,要不就是在公開課、觀摩課等面子工程上露露臉面。同時,由于管理制度及人員不到位,管理寬松甚至無人管理,這些昂貴的設備在購買不久后,就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得即使部分老師想使用也難以實現。
2.大部分教師現代的教育技術觀念陳舊,應用能力有限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教師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評價和管理,從而實現教學優(yōu)化的理論和實踐。現代教育理論要求老師在課堂上通過教育技術的運用達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學生可參與的、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從而達到知識傳授與素質培養(yǎng)統(tǒng)一的目標。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是說要放棄傳統(tǒng)的教育技術和理論的運用,而是指在傳統(tǒng)技術和理論的基礎上增加新技術、新理論。但不少教師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片面的理解為運用多媒體來上課,并且認為只有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才是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實現教育教學的最優(yōu)化;部分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缺乏,不能準確地分析學生,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方法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絕大部分時間都只是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或者只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進行課堂教學將原來的“人灌”變?yōu)楝F在的“機灌”而已。正是這些錯誤的觀念和做法成為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舉步維艱的根源之一,從而導致難以實現優(yōu)化教學、深化改革的目的。其實不管是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還是利用傳統(tǒng)的標本、掛圖、模型等,只要它們能夠有效地傳遞教育信息,我們都可以稱為現代教育技術。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要求教師積極主動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理論,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和教學實踐觀念,突破以“課本、教師、黑板”為中心的知識傳授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師生在課堂上要互動起來,讓素質教育成為可能。
目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高低已經成為制約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諸多因素之一。不少學校軟硬件設備都很完善,設備使用狀況良好,維護到位,但使用率卻很低,這除了思想認識不足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運用能力有待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需要全體教師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全體教師都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是全體教學人員共同的責任;要不斷學習,提高應用能力,促進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提高,為現代教育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學校花大價錢投人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如果我們教師不去學習使用方法,甚至連最基本的操作都要他人協(xié)助才能完成,這如何發(fā)揮現代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素質中的優(yōu)勢?
3.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恰當運用,結果適得其反
目前,不少教師已經開始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也開始應用于自己日常教學過程之中。但一些錯誤的做法卻導致結果不如人意,甚至不如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主要表現在:
(1)信息過量,不利于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課堂效率下降:現代技術的應用,節(jié)約了教師不少板書、畫圖時間,但部分教師的課件包羅萬象,把與教學有關的內容全部加人,從而不得不提高單位時間內信息的傳輸量,變成滿堂“機灌”,從而使得學生記憶、思考、理解的時間和空間被迫減少甚至完全被剝奪。這種做法使得表面上看課堂教學全部完成,而實際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事,教學效率實際是下降的。
(2)過分突出技術,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有些教師為了現代教育技術而現代教育技術,不能根據教學內容適當選擇教學媒體,不管什么類型的課都卻使用多媒體,特別注意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一味追求媒體形式的多樣化,結果喧賓奪主、弄巧成拙,使得學生課堂注意力被分散,影響教學效果。
(3)教學互動不足:現代教育思想強調學生的體性,要求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導引者。但部分教師過分依賴技術,不能夠靈活的運用教學媒體,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教師成為“放映員”,而學生則成了課堂上的“觀眾”。
二、幾點思考及建議
現代教育技術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是具體而深刻的,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需要重視并充分利用這種影響。然而在上述存在問題卻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帶來了嚴重影響和制約,如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謀求最好的教學效益,筆者做了一些思考。
1.完善軟、硬件配套措施,恰當維護,發(fā)揮最大資源利用率
各學校在加大硬件投資的基礎上,也應考慮進行配套軟件及人員培訓方面的合理投人,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施,從而保證硬件設備的最佳使用效率。在一定的資金條件下,要根據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制訂好更新的發(fā)展規(guī)劃,做到硬件、軟件、人員同步;構建科學的現代教育體系、規(guī)范管理,重視技術資源的綜合、優(yōu)化;正確處理好教學投入的比例,注重教學效益的提高;要合理地將各種媒體資源于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充分發(fā)揮各媒體技術的特長,并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和協(xié)同發(fā)展。總之,要讓各種教學設備和媒體都能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基石,做到物盡其用,為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真正實現素質教育而服務。
2.加強師資培訓,更新觀念,提升理論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
教師對新技術的認識和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到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和教師角色的轉變。只有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知識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才能讓更多的教師自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只有教師從質上理解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意義,才從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和恐懼心理,從而讓閑置的各種教育設備充分運動起來。因此,學校在為教師提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各種物質條件的同時,也需要為教師能夠合理、正確、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適當的技術支持,促進教師白覺運用,從而達到推廣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需要主動更新觀念,跳出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不讓現代教育技術成為“機灌”的工具,要更多地去考慮輔助“學”而不是輔助“教”,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習者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充分體現現代教育技術在培養(yǎng)學生素質中的優(yōu)勢。
教師的技術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是推動和制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最重要因素。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學于的當務之急是加強對教師操作能力的引導和培訓,提高現代媒體技術的操作技能,幫助教師盡快將現代教育技術引人課堂教學。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充分發(fā)揮現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教室等資源優(yōu)勢,讓現代化的設備充分運動起來,使其擺脫展示品的命運。
3.合理運用各種媒體。提升課堂效率
論文摘要:通過對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育應用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引發(f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教育教學服務?如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來促進教育教學改進的進行?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手段和工具已經深入到教育、教學中的各個領域,推動著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的改革;同時,作為一種理論、一種觀念,對廣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改變著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可以說,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正在大力地促進創(chuàng)新人才和實用性人才的培養(yǎng),也正因為如此,目前各學校在建設和發(fā)展的過程都必然會考慮到加大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施的投資,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筆者作為一線教師,目睹了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變遷:現代教育技術設施越來越先進,使用越來越廣泛,為教育現代化進程添磚加瓦,正有效地推進著素質教育進程。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思考:現代教育技術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還存在著哪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如何去解決?只有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并加以解決,才能推進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進一步深化。
一、使用現狀剖析
1.軟、硬件投資比例不當,維護不到位,硬件資源的利用率較低
現在,大部分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備的投資上是相當舍得花錢,動輒幾百上千萬的投資是很正常,然而在教學軟件、師資培訓等軟投資方面相當“慎重”,投人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事實上,硬件設備都是些死機器,沒有人的恰當運用都只是些擺設,因此能夠靈活、恰當地將現代教育技術相關設備運用起來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也正因為如此,在軟環(huán)境方面的投資其實更為重要。但因為軟件、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投資沒那么容易見成效,導致目前大部分學校不愿意投資在方面投入資金。另一方面,市場上現有的教育軟件質量、數量都有待提高,學校即使想購賣適合教學需要的教學軟件也比較困難,并且這些少得可憐的教學軟件類型單調,基本上不是屬于題庫型就是教材的簡單翻版。同時,學校在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培訓上的投人也少得可憐,幾乎為零,教師在這些設備的使用方面基本屬于“觀看”級,只是在剛購回時可能會看熱鬧,去瞄幾眼,至于使用,還不如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實際。正因為如此,不少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自購賣回來后就成為擺設,僅限于領導視察、兄弟院校參觀之需要,或者學生搞課外活動、看電影、聽音樂之活動場地,要不就是在公開課、觀摩課等面子工程上露露臉面。同時,由于管理制度及人員不到位,管理寬松甚至無人管理,這些昂貴的設備在購買不久后,就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得即使部分老師想使用也難以實現。
2.大部分教師現代的教育技術觀念陳舊,應用能力有限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教師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評價和管理,從而實現教學優(yōu)化的理論和實踐。現代教育理論要求老師在課堂上通過教育技術的運用達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學生可參與的、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從而達到知識傳授與素質培養(yǎng)統(tǒng)一的目標。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是說要放棄傳統(tǒng)的教育技術和理論的運用,而是指在傳統(tǒng)技術和理論的基礎上增加新技術、新理論。但不少教師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片面的理解為運用多媒體來上課,并且認為只有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才是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實現教育教學的最優(yōu)化;部分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缺乏,不能準確地分析學生,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方法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絕大部分時間都只是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或者只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進行課堂教學將原來的“人灌”變?yōu)楝F在的“機灌”而已。正是這些錯誤的觀念和做法成為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舉步維艱的根源之一,從而導致難以實現優(yōu)化教學、深化改革的目的。其實不管是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還是利用傳統(tǒng)的標本、掛圖、模型等,只要它們能夠有效地傳遞教育信息,我們都可以稱為現代教育技術。因此,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要求教師積極主動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理論,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和教學實踐觀念,突破以“課本、教師、黑板”為中心的知識傳授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師生在課堂上要互動起來,讓素質教育成為可能。
目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水平高低已經成為制約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諸多因素之一。不少學校軟硬件設備都很完善,設備使用狀況良好,維護到位,但使用率卻很低,這除了思想認識不足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運用能力有待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需要全體教師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全體教師都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是全體教學人員共同的責任;要不斷學習,提高應用能力,促進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提高,為現代教育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學校花大價錢投人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如果我們教師不去學習使用方法,甚至連最基本的操作都要他人協(xié)助才能完成,這如何發(fā)揮現代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素質中的優(yōu)勢?
3.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恰當運用,結果適得其反
目前,不少教師已經開始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也開始應用于自己日常教學過程之中。但一些錯誤的做法卻導致結果不如人意,甚至不如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主要表現在:
(1)信息過量,不利于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課堂效率下降:現代技術的應用,節(jié)約了教師不少板書、畫圖時間,但部分教師的課件包羅萬象,把與教學有關的內容全部加人,從而不得不提高單位時間內信息的傳輸量,變成滿堂“機灌”,從而使得學生記憶、思考、理解的時間和空間被迫減少甚至完全被剝奪。這種做法使得表面上看課堂教學全部完成,而實際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事,教學效率實際是下降的。
(2)過分突出技術,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有些教師為了現代教育技術而現代教育技術,不能根據教學內容適當選擇教學媒體,不管什么類型的課都卻使用多媒體,特別注意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一味追求媒體形式的多樣化,結果喧賓奪主、弄巧成拙,使得學生課堂注意力被分散,影響教學效果。 (3)教學互動不足:現代教育思想強調學生的體性,要求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導引者。但部分教師過分依賴技術,不能夠靈活的運用教學媒體,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教師成為“放映員”,而學生則成了課堂上的“觀眾”。
二、幾點思考及建議
現代教育技術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是具體而深刻的,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需要重視并充分利用這種影響。然而在上述存在問題卻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帶來了嚴重影響和制約,如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謀求最好的教學效益,筆者做了一些思考。
1.完善軟、硬件配套措施,恰當維護,發(fā)揮最大資源利用率
各學校在加大硬件投資的基礎上,也應考慮進行配套軟件及人員培訓方面的合理投人,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硬件設施,從而保證硬件設備的最佳使用效率。在一定的資金條件下,要根據現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制訂好更新的發(fā)展規(guī)劃,做到硬件、軟件、人員同步;構建科學的現代教育體系、規(guī)范管理,重視技術資源的綜合、優(yōu)化;正確處理好教學投入的比例,注重教學效益的提高;要合理地將各種媒體資源于應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充分發(fā)揮各媒體技術的特長,并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和協(xié)同發(fā)展。總之,要讓各種教學設備和媒體都能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基石,做到物盡其用,為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益,真正實現素質教育而服務。
2.加強師資培訓,更新觀念,提升理論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
教師對新技術的認識和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到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和教師角色的轉變。只有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知識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才能讓更多的教師自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只有教師從質上理解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意義,才從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和恐懼心理,從而讓閑置的各種教育設備充分運動起來。因此,學校在為教師提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各種物質條件的同時,也需要為教師能夠合理、正確、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適當的技術支持,促進教師白覺運用,從而達到推廣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需要主動更新觀念,跳出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不讓現代教育技術成為“機灌”的工具,要更多地去考慮輔助“學”而不是輔助“教”,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習者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充分體現現代教育技術在培養(yǎng)學生素質中的優(yōu)勢。
教師的技術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是推動和制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最重要因素。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學于的當務之急是加強對教師操作能力的引導和培訓,提高現代媒體技術的操作技能,幫助教師盡快將現代教育技術引人課堂教學。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充分發(fā)揮現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教室等資源優(yōu)勢,讓現代化的設備充分運動起來,使其擺脫展示品的命運。
3.合理運用各種媒體。提升課堂效率
一、英語教學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
1.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直觀性,有利于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學習動機推動并指向特定的學習活動,作為內驅動系統(tǒng)中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對于學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
2.多媒體教學能把圖像、聲音、文字材料融合在一起,向學生提供多種刺激,有利于學生獲得視聽等多種感覺通道的信息。研究表明:單憑聽覺獲取知識,只能記憶15%的內容;單憑視覺獲取知識,能記憶25%的內容;但同時調動視覺與聽覺就能記憶65%的內容。我們的學習所得有94%左右是通過視覺和聽覺而來的。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視覺和聽覺環(huán)境,必然會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3.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調節(jié)學生注意力。注意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心理條件,良好的注意品質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保證。根據心理語言學的相關理論,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直接影響學習者的注意力,如果課堂活動安排不夠豐富多彩,興奮點不夠多,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或者只做被動的知識接收者,難以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影響英語教學效果。
4.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擴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能加快課堂節(jié)奏,使教師有可能在完成相同的教學內容的情況下,將節(jié)省出來的時間用到開展更多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去,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
5.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供真實的情景,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 。 對中國學生來說,學習英語過程中最缺少的就是真實的環(huán)境。雖教材中創(chuàng)設了大量練習英語的語境,但局限于母語的影響,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是難以創(chuàng)造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因特網技術,能把異國風情生動地傳輸到教室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理解語言材料和異國文化,使學生全方位地接觸英語語言和文化,在自然、真實的交流過程中學習和掌握英語。
6.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同的英語學習網站提供的大量的學習材料,有中文的、英文的、雙語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水平,自主選擇,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感受,向同學老師推薦。
二、英語教學和多媒體技術結合的嘗試
1. 多媒體技術輔助詞匯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詞匯是重點,也是難點——名詞單調,介詞易混,動詞和形容詞難辨義,衍生出來的搭配、短語,浩如煙海,成為學習英語的第一大障礙。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聲并茂地呈現單詞,直觀生動,全方位地調動學生感官,可以讓學生迅速識記生詞。英語學習網站VOA慢速英語中的Words And Their Stories 和Words And Idioms的材料,語言地道、真實,可以作為學生鞏固拓展生詞的學習素材;學生通過聽故事、讀新聞、看視頻,體會詞匯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這樣不僅鞏固知識,而且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后來學習。
中學英語詞匯表中hit的釋義是“撞擊”“打擊”“敲”“撞”“毆打”,但事實上用法很靈活。我選取VOA節(jié)目Words and Their Stories中有關hit的片段,作為拓展材料,讓學生通過聽音頻,了解到hit the road, hit the spot, hit the bottom, hit the books, hit the ceiling,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hit the hay 等不同的表達。
介詞in, through, over , on , above, across之間的不同,初學者很難體會。用Flash可以做幾個場景:
in the street(靜態(tài),在街上)
through the street(動態(tài),從街這頭到街那頭)
across the street (動態(tài),從街這邊道街那邊)
over the wall (動態(tài),越過墻)
on the desk (靜態(tài),在桌子上)
above the desk (靜態(tài),在桌子上方)
看過演示之后,學生對這幾個詞的常見用法就了然于胸,無需教師更多講解。
2. 多媒體技術輔助閱讀教學
閱讀是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主要目標之一。閱讀之前,用課件介紹閱讀材料中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廣泛、快速激活學生已有的體驗;閱讀結束后,用課件回放關鍵片段,驗證學生的邏輯思維是否合理;較難的科普文章則流程圖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或進行抽象思維。
如:在學習新課標英語3 Unit4 Astronomy 閱讀材料時,下列步驟很有用。
第一步,播放一段關于恐龍的視頻,和美麗的星系、星球的圖片,引出問題:
1. Why did dinosaur disappear?
2. Do you know how the universe began?
第二步,讓學生閱讀全文后,選擇通過PPT展出的各段主旨。
第三步,讓學生細讀第二、三兩段后,完成PPT展示的如下流程圖:
第四步,讓學生細讀第四、五兩段后,完成PPT展示的如下圖表:
Time Plants Animals
Period 1 Extremely small plants Shellfish and all kinds of fish later appeared
Period 2 Green plants Land animals, insects, amphibians
Period 3 Forests Reptiles, then dinosaurs for more than 140 millions of years,
Then the rise of mammals
Period 4 All kinds of plants Small clever animals now with hands and feet
對于閱讀材料中的長句、難句,用PPT進行解析、展出,學生一目了然,省時省力。
為了拓寬學生知識面,我鼓勵學生上網瀏覽CCTV英文版或VOA慢速英語文本內容,然后每周推薦2~3篇他們感興趣文章,全班一起解決疑難,賞析美句,對比中英文的表述差別,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
3. 多媒體技術輔助聽力教學
在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連讀和失去爆破現象的掌握是難點。借助多媒體設備,可以準確反復播放難點內容,還可以錄下學生仿讀的音頻,讓學生自己辨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通過互聯網,選擇不同國家地區(qū)、不同文化層次,反映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會話、講座、時事報道,精聽和泛聽相結合,讓學生大量接觸地道、真實的語言材料。有些報道篇幅較長,或者信息較復雜,需要進行編輯,使之適應學生的水平和能力。VOA慢速英語中World News是很好的聽力材料,可是剛開始接觸時,學生往往不能區(qū)分各條新聞,有時誤把幾條新聞理解成一條。我就用酷狗鈴聲編輯器,將要聽的新聞逐條剪切成單獨的文件播放,讓學生學會聽新聞。當學生能力提高以后,再將兩條、三條新聞變成一個文件,連續(xù)播放,學生也能分得清出來。
此外,從網上下載原聲英語電影是很好的語言學習拓展材料。可是一部電影一般時長可達100分鐘,有的更長。不可能在課堂上專門看電影,況且從頭到尾看一遍,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我就用“Windows Movie Make”或“會聲會影”將最精彩的部分剪切出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一起欣賞片段,在讓學生利用周末時間,自己觀看全部。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基層電大 開放教育 社區(qū)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050-01
1 現代教育技術和基層電大的概念及內涵
現代教育技術是我國學者在對我國電化教育的反思中,借鑒西方的教育技術的概念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而提出的,其表述為:現代教育技術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教與學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育最優(yōu)化的理論和實踐。本文所說的基層電大,是指與中央電大和省級電大相對,有較多教學班的地(市)級電大和縣級電大。
2 現代教育技術在基層電大開放教育中的應用
2.1 現代教育技術在基層電大中的應用現狀
自從電大系統(tǒng)進行了“中央電大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評估之后,各地電大包括基層電大都在教育技術硬件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包括網絡帶寬的增加,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教室的建設,VCD和DVD資源光盤的購買,為電大的教學和管理注入了不少的活力,老師的辦公電腦速度快了,學生的考試機配置高了,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得到了充分的應用。
在基層電大由于師資的缺乏,學生主要是依靠網絡進行自主學習,他們要登陸三級電大平臺觀看IP課件和直播課堂等,或者通過BBS論壇與老師和學生進行討論,也可以收看空中課堂,有些課程還可以實現網上作業(yè)和在線考試,目前還有很多實驗也是通過軟件和計算機進行,例如,會計模M實驗和工商管理模擬實驗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已經成為電大系統(tǒng)教育和教學的重要趨勢。
2.2 現代教育技術在基層電大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雖然現代教育技術在基層電大中得到了規(guī)范的應用,但是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2.2.1 各級電大重視的程度和投入不足
自從中期評估之后,各級電大在軟件和硬件方面投入很少,例如,三級教學平臺升級很少,雖然省級以上做過升級,但是功能并不很完善,何況地市級平臺依然如舊。硬件投入也是不足,尤其是旗縣級電大基本不投入,我國大多數旗縣級電大都沒有獨立編制,主要依靠當地的黨校或職業(yè)學校等力量辦學,對于他們來說很多都是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只知道擴大招生,不愿意進行任何的投入。
2.2.2 現代教育技術師資不足
目前,多數基層電大編制有限、地方有限、人員有限,人員結構嚴重老化,年青力量少,一所電大也就是1-2人為技術人員,老同志一方面專業(yè)不對口,另一方面對新鮮事物接收慢,即便學校引進新設備新技術,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普及,有的旗縣級電大的技術、招生、教務等都是同一人進行,根本談不上專人負責。
2.2.3 教師觀念陳舊
過去的電大系統(tǒng),在信息技術方面走在各類學校的前列,用的是最好的設備,引進的是最好的老師,現在的基層電大人員更新很慢,有的學校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沒有引進新教師,出現了斷檔,長時間的不學習教師們觀念還是停留在以前,什么是“大數據”,什么是“云教室”,他們沒聽過,更不要說接受了。
2.2.4 當地政府重視程度不夠
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主要抓中小學教育,政策傾向義務教育,資金投到職業(yè)教育,從而忽略了成人教育,輕視了電大教育和終身教育。教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不能傾向哪個階段,教育是終身的,是全面的,成人教育同樣重要,在學校需要學習,在單位也需要學習,退休了到社區(qū)更需要學習,學習和教育應伴隨每個人的終身。
3 不斷提升教育技術在基層電大教育中的應用
基層電大的發(fā)展現在不斷向非學歷教育和終身教育轉型,而且很多電大已經責無旁貸的承擔起了當地的社區(qū)和終身教育,如何讓這些分布在不同崗位的人員接受好的教育,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將顯得尤為重要。
3.1 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力度
成人教育、社區(qū)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為構建學習型社會,我們政府部門應該向對待義務教育和職業(yè)教育一樣,重視成人教育和社區(qū)教育,作為承載成人教育和社區(qū)教育的基層電大,政府部門應該統(tǒng)籌考慮,拿出專項經費用于基層電大建設。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基層電大人員結構嚴重老化,已經成為各地電大的共性,如何來推動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員是基礎,一方面通過引進高級人才,另一方面現有隊伍要不斷學習,從事遠程教育、社區(qū)教育,必須在教育技術方面要站在各類教育的制高點,有些地方現在做的還不如當地的中小學教育。
3.3 電大系統(tǒng)自身應增加重視程度,不斷進行投入
有些基層電大老師自身重視程度不夠,只是發(fā)展學歷教育,多招生少投入,尤其是旗縣區(qū)電大,幾乎在教育技術設備投入方面嚴重不足,只關心招生和考試,長此以往成為惡性循環(huán),隨著非學歷和終身教育的發(fā)展,這些單位將不具備承擔電大事業(yè)的發(fā)展,會被淘汰和取消。
今天廣播電視大學已經成為我國現代遠程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骨干力量,成為我國推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重要支撐,在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電大及電大系統(tǒng)的開放教育將是平民進步的階梯,全民終身學習的支柱,學習型社會的平臺,我們必須充分應用好現代教育技術,才能全面提升基層電大在承載社區(qū)教育和終身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 戴正南.談整體教育技術[J].外語電化教育,1993,(3).
[2] 林君芬.關于我國網絡課程現狀于問題的思考[J].教育技術通訊,2002,(2).
[3] 曹文君.對網絡教育涵義的研究與理解[J].教育發(fā)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