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齒保健的重要性8篇

時間:2024-01-08 11:24:15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兒童牙齒保健的重要性,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兒童牙齒保健的重要性

篇1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有哪些?經過這次活動的宣傳,同學們清楚了自己的口腔存在的問題,使他們豐富了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更會引起他們的重視。共同閱讀9.20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最新精選【5篇】,請您閱讀!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120__年9月20日是第__個全國"愛牙日",主題是"健康每一天,從愛牙開始",

口腔疾病是與人的生活狀況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影響著人一生的健康。我院以"愛牙日"為契機,結合宣傳主題,進行了精心準備,給各村及學校下發宣傳通知,讓他們面向當地居民開展了宣傳,在提高他們自身口腔保健能力的同時,密切關注孩子的口腔保健問題。另一方面,針對適齡學生,聯合中、小學同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引起了我鄉中、小學生極大的`興趣。

宣傳日當天集中開展了愛牙日宣傳活動,通過健康講座、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材料、進行免費咨詢、借助健康教育宣傳欄等形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這次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鄉廣大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識,幫助我們養成了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就醫行為,提高了學校師生的健康行為能力,有力保護了廣大師生的牙齒健康,提高了我們的健康水平。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2在9月20日全國第__個"愛牙日"到來之際,為增強幼兒的護牙意識,豐富幼兒的愛牙知識,幼兒園開展了"愛牙護牙"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向大班的小朋友們介紹愛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不被蛀牙等,鼓勵大家爭做一個口腔健康的孩子。

幼兒園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家長志愿者、教師志愿者和小小科學博士娃們,還邀請了牙防所的牙醫們共同參與本次的"愛牙日"宣傳活動。牙醫們認真為孩子檢查牙齒健康狀況,給予專業指導。幼兒科學博士蛙為家長及幼兒發放愛牙宣傳資料。志愿者教師與志愿者家長教幼兒朗朗上口的.刷牙歌,示范正確刷牙的方法,引導幼兒早晚正確刷牙,鼓勵大家爭做一個口腔健康的孩子。科學博士蛙項目組還利用版面,介紹愛護牙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不被蛀牙等好方法,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本次活動受到家長及幼兒的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我們希望孩子們人人都有一口潔白健康的牙齒,綻放健康和美麗的笑容。

各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喜愛的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兒歌《我愛刷牙》、健康活動《小熊拔牙》、綜合活動《我的牙齒》、律動《刷牙歌》等等。這些操作性,互動性較強的主題活動收到了很好的宣教效果,使孩子們懂得了更多關于口腔和牙齒的知識,掌握了正確的護牙方法。

此次"愛牙日"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反響,受到了小朋友和廣大家長的熱烈歡迎,同時也為營造全社會關注兒童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圍起到了促進作用!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3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抓住這個教育的契機,__幼兒園大班級于9月20日在本園保健醫生的組織下開展一節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愛我的牙齒》。

首先,在大班級組長LALA老師、中班組BOBO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邊唱邊跳地以一首《刷牙歌》拉開序幕。保健醫生通過講解老虎拔牙這個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們認識牙齒的重要性;通過圖片認識蛀牙,了解產生齲齒的原因及危害;通過視頻學習保護牙齒的常識,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在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牙齒?"這個環節時,小朋友的互動性很強,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整個活動充滿了生活化和生動,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標。

口腔保健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每個人都希望自已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而關健在于從小打好良好的基礎。通過此次課程,相信鳳凰幼兒園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會用正確的方法來保護自已的牙齒,并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4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特別準備了齲齒防治的知識宣傳展板、廣播宣傳材料,以及有關齲齒防治知識的'競賽活動。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活動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患有齲病以及牙列不齊,這其中許多都是由于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所引起的,由此可見本次活動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通過我們的講解使學生們知道了日常生活中所應注意的問題,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通過本次活動使許多學生走出了對齲齒的不了解,不認識,不重視的誤區,使大家了解到齲齒的防治應該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及重視。總之,本學期宣傳力度大大增加,學校領導也對本項工作給予重視,采取了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學生本人及老師也很配合,這為齲齒的防治工作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總結59月20日是第29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定期口腔檢查遠離口腔疾病”,為了讓孩子從現在開始樹立口腔保健的正確意識,養成口腔清潔的好習慣,爭做“無齲好兒童”,連日來,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醫護人員先后走進多家幼兒園開展普及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義診活動。

近年來,區婦幼保健院醫務人員通過每年到幼兒園查體調查發現,文登幼兒齲齒發病率在67.4%左右。在本次義務活動中,區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工作人員通過講座的形式,向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講解兒童口腔衛生保健相關知識。同時醫務人員還給幼兒園小朋友進行免費口腔氟化泡沫防齲治療,普及科學正確刷牙方法。此次活動,提高了家長和老師重視幼兒的牙齒保護的意識,并讓他們了解換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識,讓幼兒學會正確刷牙,養成愛護牙齒的良好習慣。工作人員表示,今后,區婦幼保健院將繼續關注文登兒童口腔健康情況,積極進行健康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降低兒童齲齒的發病率。

篇2

[關鍵詞]托幼機構;兒童;齲齒;患病率;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15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8(b)-138-02

齲齒是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是細菌性疾病,可以引發牙齒病、根尖周圍炎等疾病。齲齒疼痛影響兒童進食,嚴重者甚至影響恒牙生長,對兒童的發音及容貌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危害了兒童身心發育健康。為了解博山區托幼機構兒童齲齒發病情況,探索適宜的干預措施,筆者現將3年來兒童齲齒患病情況分析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2010年博山區39個托幼機構13184名兒童查體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其中,男6683名,女6501名;城區9378名,農村3806名;年齡3-6歲。1.2方法

2008年起,在托幼機構兒童查體的同時,自然光線下,由經過統一培訓的我院兒科醫生按照視診法檢查口腔,按照國家齲齒病統一標準,凡牙本質滑面或溝窩有明顯的色、形、質齲性改變者診斷為齲齒。不分度,不計數,只統計乳牙,牙齒成塊損落及修補齲齒均列入統計范圍。查體期間對托幼機構兒童發放口腔保健宣傳單。做好口腔保健指導,指導兒童正確刷牙,飯后漱口,注意口腔衛生,并進行1年1次氟化泡沫防齲治療等綜合干預措施。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P

39家托幼機構2008年兒童齲齒患病率為4353%,2009年兒童齲齒患病率為3553%,2010年兒童齲齒患病率為27.67%。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后,兒童齲齒患病率逐年降低,2年間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3.1兒童齲齒原因分析

兒童齲齒發病原因主要有:①乳牙解剖形態易致食物滯留;②乳牙的釉質、牙本質薄、礦化度低、抗酸力弱;③兒童飲食多為軟食,含糖量高,并且喜吃甜食,口腔產酸多;④兒童口腔的自潔能力弱,自我口腔保健意識差,因此兒童易患齲齒。3.2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兒童攝取過多的甜食、軟食之后,未及時清潔口腔,會使牙齒表面的菌斑pH值急劇下降,使牙齒脫礦進而形成齲齒。因此養成早晚正確刷牙、飯后漱口、注意口腔衛生等習慣能夠降低兒童齲齒的發生。3.3口腔衛生宣傳的重要性

家長對兒童口腔的認識與兒童齲齒的發生密切相關。家長與兒童的生活密切,及時地監督和指導能夠幫助兒童更好地做好口腔衛生保健。3.4氟化泡沫防齲效果

氟化泡沫是目前公認有效的一種新型局部防齲材料,它能增加牙釉質表面的抗酸和再礦化能力。氟化泡沫以泡沫形式附著在牙齒表面,并連續不斷地釋放氟化物,以確保牙釉質達到最大量的氟離子吸收,且操作簡單,價格便宜,多種口味,易于被兒童接受。3.5城區農村兒童發病率差別

篇3

資料與方法

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牙病患兒660例,男300例,女360例,年齡2~13歲。660例患兒中口腔不良習慣130例;吃甜食較多320例;口腔保健知識缺乏210例。

健康教育內容:如何早期發現兒童齲病,合理使用氟化物防齲;兒童正確刷牙方法;提倡學齡前兒童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如何培養良好的口腔習慣;“六齡牙”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方法:①如何及早發現齲病:剛萌出的恒牙易患齲齒,應經常觀察牙齒的變化或定期到醫院請專科醫師檢查。早期齲(齲齒很淺,僅限于牙釉質層),孩子本身沒有不適或疼痛,但在擦干牙面后能看到局部有白堊色(粉筆色)或深褐色斑點,且這些斑點不能用刷牙方法去掉,這種情況下,可到專科醫院請醫生對變色的牙齒表面涂氟或再礦化治療,使牙齒恢復到正常顏色。如果是后牙咬合面的窩洞內,可做窩溝封閉,同時這也是提醒要更加注意口腔衛生的警示信號。②良好習慣的教育: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一定要從小養成;孩子一定要堅持早晚刷牙、吃完東西要漱口。兒童不要咬堅硬的東西;不把衣服、手等不衛生的東西放入口中,家長可以用故事、兒歌、游戲等方法告訴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和口腔清潔方法,督促兒童養成口腔護齒習慣。在飲食方面,適當限制兒童食用含糖的食物如餅干、蛋糕、飲料等,更要控制含糖食品的攝入頻率,減少間食的次數,多飲用牛奶、豆漿;多咀嚼籮卜、青菜等有利于牙齒健康的食品。③兒童牙刷、牙膏的使用常識:兒童應選用刷頭大小、刷毛軟硬都合適的保健牙刷,刷完牙,要將刷毛上的水甩干凈,刷頭向上,立在口杯中,使其盡快干燥,防止細菌滋生。建議每2~3個月更換1次牙刷,以保持牙刷的清潔能力。建議4歲以前的兒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吞入氟素對兒童生長發育不利。④“六齡齒”的重要性:由于家長認為“六齡齒”是將來要被更換的錯誤概念,忽視對其保護。“六齡齒”的早失會大大降低兒童的咀嚼功能,造成兒童營養不良,影響頜骨的發育,引起臨牙的傾斜、咬合關系的紊亂,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⑤增強家長口腔健康意識:就診患兒中,乳牙齲壞較普遍,這與家長對乳牙保護知識缺乏有關。他們認為乳牙壞了沒關系,反正要換牙。針對這一誤區對家長進行宣傳教育:3~6歲是兒童患齲的高峰期,該階段牙弓開始發生變化,出現牙間隙,為換牙做準備,但這種變化易造成食物嵌塞,引發鄰面齲。齲病早期治療,時間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所以提倡學齡前兒童至少每6個月接受1次口腔健康檢查,患齲多的易感兒童3~4個月檢查1次。建議家長在兒童6~7歲時進行預防性治療-窩溝封閉術。

結 果

通過口腔健康宣傳教育后,牙病患兒的口腔行為習慣有了非常明顯的改變。患兒家長也提高了對乳牙的認識,做窩溝封閉防齲術的患兒也日漸增多,這說明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見表1。

篇4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10.3~2011.3來我院體檢的6~11歲兒童記錄共574份,其中6歲36人,7歲50人,8歲98人,9歲122人,10歲138人,11歲130人。

1.2方法 體檢使用平面鏡、牙科鑷子和探針。以年齡分組,從6歲開始,每歲為一組,共6組,每組分別統計齲齒顆數、齲齒位置、每日刷牙的人數。

1.3結果 574名體檢兒童,齲齒患者216人,患病率37.63%,堅持每天刷牙人數328人,占57.14%。齲齒好發部位多為左、右上頷乳中切牙和乳側切牙,其次為下頜左、右第二乳磨牙和笫一乳磨牙。調查發現下頜乳中切牙齲蝕較少。

具體數值如下表:

年齡組 人數 刷牙 齲患 1顆 2顆 3顆 4顆 5顆

6歲

36

4

4

3

1

7歲

50

20

9

5

3

1

8歲

98

64

31

10

14 4

2

2

9歲

122

73

47

21

10

8

5

3

10歲

138

81

66

32

18 7

6

3

11歲

130

86

62

33

21 5

2

2

2 討論

本組574名體檢兒童生活在城鎮社區,每天堅持刷牙人數占57.14%,反應出多數家庭、家長對兒童牙齒的保健有一定程度的認知、重視。而齲患率37.63%提示牙齒的保健方法、教育方式存在不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齒的重要性日益為人們所認識,對牙齒的保健,必須從兒童期開始。乳牙共有20顆,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2.5歲左右出齊,6.5歲左右乳牙牙根逐漸被吸收而脫落,由繼承恒牙所代替,12歲左右替換完畢,所以乳牙在口腔內存在約10年[1]。兒童期體格生長發育迅速,乳牙對全身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影響。乳牙再斷奶后成為兒童的咀嚼器官,而且咀嚼所產生的功能刺激對于保持頜骨的正常發育、面部輪廓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對恒牙的正常長出和排列有著重大影響。

兒童患齲齒時牙痛,會引起煩躁不安、食欲減退,應及時醫治,如醫治不及時而提前拔掉,引起乳牙早失,會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入及正確發音,會使鄰牙向缺失牙的空位移動,影響該處恒牙的萌出,造成牙列異常、錯頜畸形。所以齲齒不應輕易拔除,避免乳牙早失引起的不良后果。

兒童的牙齒發育在胚胎期已經開始,因此對兒童牙齒的保健應在孕期加強母體營養,保證牙胚發育。出生后注意均衡營養,避免維生素D、蛋白質、鈣、磷元素缺乏,進而預防牙齒鈣化不全。

兒童期對新鮮事物接收最快,做好預防齲病可以從幼兒園、學前班、學校做起,建議把牙齲病的預防列入教學計劃,并定期體檢。每天刷牙、漱口是清潔口腔齲病預防的有效措施。本組統計顯示43%的兒童沒有養成早晚刷牙和飯后漱口的習慣,所以有必要通過體檢中心、家長、老師對學生進行齲病知識宣傳,降低齲病發病率。教育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般2歲左右培養飯后漱口的習慣,3歲時學會刷牙,平時少吃零食,食用甜食后漱口,以減少糖分在口腔內停留,避免睡前進食。飲食均衡,適量粗糧、蔬菜、瓜果,以利于牙齒的自潔作用[2]。

通過以上兒童齲病發病調查及分析,建議對家長、兒童、學校宣傳齲病的預防知識,為兒童的牙齒健康盡各自的能力和義務。

參 考 文 獻

篇5

【關鍵詞】 保健護理; 兒童; 齲齒

中圖分類號 R473.7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6-0074-03

齲齒俗稱蟲牙,在我國2005年的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以五歲兒童為例,每一百名兒童中就有超過66名兒童有齲齒[1],臨床可分為淺齲、中齲、深齲,而中齲和深齲均會導致患兒出現牙疼癥狀,最直接會影響飲食,造成營養缺乏,同時由于小兒患齲齒大多是乳牙,嚴重患兒會影響牙齦、牙周,如不及時治療會影響牙齒生長。而對于兒童齲齒重在預防、防止齲齒的發生,同時由于家長缺乏正確的對小兒進行引導,因此筆者所在科室通過合理的保健護理干預,并經臨床觀察具有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科室2012年1月收集的200例小兒為研究對象,年齡3~6歲,平均(4.5±1.3)歲,其中男97例,女103例。試驗對比前經臨床檢查200例患兒均無齲齒現象,均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其中對照組小兒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齡3~6歲,平均(4.1±1.7)歲;干預組小兒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齡3~6歲,平均(4.7±1.1)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100例患兒每個月到筆者所在醫院進行口腔檢查,如出現異常及時進行治療以及常規護理,并進行記錄。

1.2.2 干預組 由于研究對象為3~6歲兒童,因此對該疾病的理解能力及對日常生活習慣的自控能力較弱,因此需要家長配合使兒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護理人員可對每位兒童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互動,取得患兒的信任,通過玩耍過程來了解兒童的生活習慣,找出容易引發齲齒的因素。

1.2.2.1 細菌的保健護理干預 經臨床調查,主要誘發因素首先是細菌,在齲齒發病及發展過程中,均有細菌來進行作用。而經臨床調查,導致齲齒的細菌主要有一些變形的鏈球菌和乳酸桿菌。這些細菌與人體口腔中唾液的黏蛋白及食物留下來的殘渣混合在一起,并牢固地黏附在牙齒的表面以及窩溝中,逐漸形成齲齒[2]。而細菌的存在取決于口腔環境,經臨床調查有近64%的兒童不愛刷牙,或不會主動進行牙齒的清潔,尤其是晚上,而夜間更是細菌繁殖的最佳時機,因此長期累積從而造成齲齒。

在保健護理干預過程中,應當將其重要性告知小兒以及家長。并可以采取獎勵制度,如讓家長監督,如一個月均按時刷牙,到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檢查時可領取玩具進行獎勵,這樣有了家長的監督,以及再獎勵制度的刺激下,兒童很容易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而在刷牙的過程,護理人員應及時糾正兒童錯誤的刷牙方式,并告知家長進行指導。如刷牙時間短,正確的刷牙時間應當在3~5 min,以及刷牙方式要順刷,也就是上下刷,不要左右刷容易破壞牙齦,并要每個牙齒都刷到,通常齲齒發病好發磨牙,便是因為小兒在刷牙過程中,沒有刷到所導致,因此需要格外強調后面的牙齒,以及要里外都要刷到。

在選取牙刷時應當注意刷毛選擇柔軟的,毛束不超過三排, 每排毛束約在6~7束為宜,由于兒童一般為乳牙,采用刷毛較硬,毛束較多的相對容易損壞牙釉質以及牙齦,并應3個月進行更換。

1.2.2.2 飲食的保健護理干預 兒童引發齲齒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因為錯誤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由于兒童均喜歡吃糖果類的甜食,由于一些家長嬌慣孩子,經調查有小兒睡覺需要含糖才能入睡,錯誤的飲食習慣從而引發齲齒的發生。因此在保健護理干預過程中應當告知家長錯誤的飲食對牙齒的危害性,首先是蔗糖類食物,會給口腔中的細菌帶來能量,細菌活性增強,而其代謝的作用又促進糖酵解產生有機酸,從而對牙釉質脫礦破壞,而細菌使蛋白質溶解后便成為了齲洞[3]。兒童可多食一些含有纖維、粗糙的食物,通過牙齒對此類食物的咀嚼,可以清潔牙齒的表面,減少食物殘渣在牙齒里的堆積。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2013年1月進行牙齒檢查,其患齲齒的具體情況見表1。

3 討論

齲齒俗稱蟲牙,在我國2005年的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調顯示,以五歲兒童為例,每一百名兒童中就有超過66名兒童有齲齒[1],臨床可分為淺齲、中齲、深齲,而中齲和深齲均會造成患兒牙疼癥狀,最直接會影響飲食,造成營養缺乏,同時由于小兒患齲齒大多是乳牙,嚴重的患兒會影響牙齦、牙周,如不及時治療會影響牙齒生長[4]。而牙面窩溝是齲齒發病率最高的部位,僅恒牙額窩溝齲齒發病率占總齲齒發病率的84.7%[3]。

小兒齲齒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是在磨牙及雙尖牙的面小窩和裂溝中,以及相鄰的牙齒接觸面,而第一恒磨牙是牙齒當中萌出最早的牙齒[5]。該牙齒具有咬合形態復雜,點隙裂溝明顯;而在小兒牙齒生長過程中由于釉質發育的缺陷從而導致牙齒在發育期間,牙尖相互不能較好的融合,因此久而久之,在牙釉質或者牙本質界之間,形成深溝裂,由于深而狹窄的窩溝沒有自我清潔的功效,清潔的時候也很難清除,食物殘渣很容易殘留,從而形成菌斑,形成齲齒[6]。對于已經患有齲齒的患兒,筆者所在醫院采用窩溝封閉術是用封閉劑將牙冠表面的窩溝間隙封閉起來,起到對牙齒的保護作用,從而不再受到菌斑的腐蝕。

經臨床發現,小兒齲齒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是在磨牙以及雙尖牙的面小窩和裂溝中,以及相鄰的牙齒接觸面[7]。通常是由于細菌以及飲食所造成,而在我國由于家長缺乏對此方面的重視以及專業的知識,因此兒童齲齒的發病率日益上漲[8],因此筆者所在科室采取每月進行對小兒以及家長的保健護理干預,調動小兒對牙齒護理的積極性,以及讓家長清楚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對牙齒進行保健護理,以及齲齒的危害性,通過保健護理干預的引導,家長的監督培養孩子良好的刷牙,飲食等良好的習慣,從而降低了齲齒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秦少丹.綜合護理干預在防治兒童齲齒中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2,26(5C):1408-1409.

[2]張春玲.3-6歲兒童齲齒情況調查與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6(35):250-251.

[3]陳亞飛.口腔綜合保健預防兒童齲齒的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27(32):164-165.

[4]郝桂梅,孔繁增,趙晶,等.行為干預對預防兒童齲齒效果的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1(3):597-598.

[5]李柳茵,賴碧霞,梁少林,等.實施天天都是“愛牙日”預防兒童齲齒的研究[J].護理研究:上旬版,2013,27(10A):3133-3134.

[6]杜絨絨.兒童齲齒治療中牙科焦慮癥特殊心理干預措施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3,9(9):103-104.

[7]王國珍,羅云綱,魏洪濤.兒童齲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8(8):1545-1548.

篇6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保健干預

齲齒也稱蟲牙、蛀牙,是兒童口腔常見病,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齲齒疼痛對兒童進食產生不良影響,如果不及時給予治療,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對恒牙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兒童的發音及容貌,對兒童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預防齲齒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同時也對口腔衛生的保持發揮重要的作用。為掌握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現狀,提高兒童口腔衛生保健水平,更好地開展口腔保健干預,筆者于2013年1月隨機選取本社區某幼兒園3歲兒童62例,采用《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在本社區某幼兒園中,隨機選取3歲兒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據李秋忠設計的兒童口腔健康調查問卷,對其條目進行篩選和修訂,制成新的《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調查問卷》,修訂后的問卷Cronbach's α為0.8068,重測信度0.87。內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數>2次,選擇豎刷,持續時間>3min,選擇保健牙刷,選擇2~3個月更換1次牙刷,有無飯后漱口的習慣,父母有無參與孩子刷牙等7個條目,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或“否”。

資料收集方法:對62例兒童進行問卷測評,由健康教育小組人員一對一指導家長填寫。發放問卷62份,有效問卷62份,回收率100%。

結果

62例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情況,見表1。

討論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與其口腔衛生知識的掌握密切相關。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為,刷牙可以對牙菌斑進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夠對食物碎屑給予及時有效的清除。通過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夠有效預防及減少齲齒的發生,進而預防牙周病。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較差,缺乏口腔衛生自我保健意識。本研究結果顯示,有38.71%的兒童堅持每天清潔牙齒2次,37.09%兒童堅持每天清潔牙齒1次,有3.23%的兒童從未刷過牙。可見多數兒童未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而早晚刷牙對預防齲齒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兒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時間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這也會直接影響幼兒口腔衛生保健的效果。本調查發現,62例兒童中刷牙正確率也不盡如人意,僅56.45%的兒童刷牙方法正確,19.35%的兒童刷牙時間達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選擇2~3個月更換1次牙刷這2項指標分別達到93.55%、66.13%。應該對兒童加強指導口腔衛生的相關保健知識,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幫助其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兒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識。

學齡前兒童刷牙行為與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相關。由于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相對薄弱,不能對兒童起到監督指導的作用,從而導致兒童存在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本研究結果發現,82.26%的孩子清潔牙齒時缺少家長監督,家長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衛生習慣,說明家長對口腔衛生保健不夠關注。口腔衛生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是幼兒期,但是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無法自覺主動地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行為,此時就有賴于家長的教育與監督,孩子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用自己正確的言行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在生活的點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為了提高家長的口腔衛生保健意識,社區應積極開展相關健康教育,使他們意識到保護牙齒應從兒童做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行為。

積極開展口腔保健教育,宣傳其重要性。齲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預防齲病的有效措施是對牙菌斑進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林靖雯等發現,2歲兒童就可能發生齲齒,而且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齲病的預防中,4歲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時期,3歲以前開始刷牙發揮了一定的預防作用。應加強兒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識,培養兒童自覺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讓兒童從小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針對學齡前兒童生理心理特點,設計適宜的教育培訓內容及形式,定期開展口腔衛生保健知識教育培訓。每次培訓時間應宜短,形式可采用小講座、觀看口腔知識動畫片及漫畫、刷牙模擬訓練等,指導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要讓兒童了解不正確的刷牙,不僅不能對牙齒起到清潔的作用,而且還可能對牙齦造成損傷,導致牙齦萎縮,牙齒形成楔狀缺損。正確刷牙的基本原則: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清潔效果佳,對牙齒及牙周組織無損傷。鑒于學齡前兒童接受能力,選擇比較容易學習的旋轉刷牙法(ROLL刷牙法),并且應一對一,手把手指導兒童學習。家長應為兒童選擇適合兒童年齡大小特點的保健牙刷,刷牙的次數為早晚各1次,進食后漱口應每次2~3min。可以設計一些卡通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冊,開展口腔衛生保健知識有獎競猜、兒童刷牙競賽等活動,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篇7

[關鍵詞]健康教育;兒童齲齒;口腔保健

[中圖分類號]R78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5(b)-106-02

齲齒是影響兒童健康和生長發育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把齲齒列為世界范圍內需要重點防治的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齲齒病是一個多因素相關的復雜性疾病,與口腔環境、口腔衛生習慣、生活方式、飲食和行為習慣等相關。為了了解本地區兒童的口腔健康狀況和口腔保健知識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筆者將本地區公私幼兒園隨機抽查2678名兒童進行齲齒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整群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了本地區公私幼兒園2678名兒童,年齡3~6歲,公立幼兒園1398名,男童706名,女童692名,私立幼兒園1280名,男童646名,女童634名。其中農村兒童為1185人,城市兒童為1493人。

1.2齲齒的診斷

由口腔醫生按象限順序逐牙檢查,對牙齒的點、隙、窩、溝等齲齒的好發部位用探針做重點檢查后作出診斷。以可探到齲洞為診斷齲齒的指標,不分度,只統計乳牙齲齒數。

1.3統計方法

應用SPSSl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進行X2檢驗。

2 結果

2.1公私幼兒園兒童齲齒患病率比較

調查結果顯示:公立幼兒園齲齒患病率為31%,私立幼兒園為38%,公私立幼兒園總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71 P

2.2各年齡組齲齒比較

調查結果顯示:各年齡患兒乳牙齲齒發生較為普遍。發生時間早,發展迅速,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P

2.3農村與城市父母對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的比較

調查結果發現:兒童家長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不系統,常規衛生知識都比較清楚,如早晨一般都會刷牙,但晚上養成刷牙習慣的沒有早晨多,對飯后漱口習慣與定期檢查牙齒的知曉程度不高,農村父母與城市父母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具有顯著差異性,見表3。

3 討論

3.1公、私立幼兒園兒童齲齒患病率存在差異

公立幼兒園兒童齲齒患病率低于私立幼兒園,見表1,私立幼兒園保健管理不夠規范,其主要原因是以盈利為目的,為節省開支,不雇用保健醫生,齲齒防治知識了解少,衛生保健尤其是口腔保健方面處于無人管理狀態,從而導致這些現象滋生。

3.2齲齒病發生的年齡特征

齲齒病不僅使牙齒缺損,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咀嚼功能障礙等,嚴重的還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頜骨的炎癥,甚至造成牙頜器官的后天畸形,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兒童乳牙齲齒發生率很高,且隨年齡的增長而逐年上升。見表2。因此。提示人們應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3.3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與兒童齲齒患病率的關系

調查發現,兒童齲齒、特別是乳牙的患病情況比較嚴重,且填充率較低,一方面與家長對兒童牙齒特別是乳牙齲齒重視不夠,沒有認識到口腔保健對其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與人們口腔保健意識淡薄,保健知識欠缺有一定關系。

4 健康教育

篇8

【關鍵詞】中小學生;口腔衛生;防治

為了解我市中小學生口腔衛生現狀,筆者2009年10月對城鄉8所中小學學生口腔衛生狀況進行了調查。

調查對象選擇城區和郊區中小學各4所,學生共5463人,用檢查其牙菌斑方法對中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況進行檢查。

1口腔衛生現狀

1.1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況

受檢的2855名小學生中,口腔良好者占37.3%(1065/2855),一般占23.4%(669/2855),口腔不良的占39.3%(1121/2855)。城區受檢的1532名小學生中口腔衛生狀況良好者占39.4%(603/1532),一般者占26.7%(409/1532),不良者占33.9%(520/1532)。城郊受檢的1323名小學生中,口腔衛生狀況良好者占34.9%(462/1323),一般者占19.7%(260/1323),口腔不良者占45.4%(601/1323)。城區與城郊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況比較,經 檢驗,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中學生口腔衛生狀況

受檢的2608名中學生中,口腔衛生良好者占34.2%(892/2608),一般者占26.0%(678/2608),不良者占39.8%(1038/2608),其中城區受檢的1386名中學生中口腔衛生狀況良好者占40.2%(557/1386),一般者占23.9%(331/1386),不良者占35.9%(498/1386);郊區受檢的1222名中學生中口腔衛生良好者占27.4%(335/1222),一般者占28.4%(347/1222),不良者占44.2%(540/1222)。城區與城郊中學生口腔衛生狀況比較,經 檢驗,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口腔疾病防治對策

2.1強化行政干預,把齲齒病防治工作列入學校健康教育之中。

首先必須提高各級領導的認識,使領導重視,用行政干預手段把齲齒病防治列入學校健康教育之中。

2.2建立健全保障網,培養一支業務素質高的防齲保教隊伍。學校防齲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壞關鍵在于施教者——保健教師,由于各種原因學校的保健教師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農村學校有的沒有保健教師,有的保健教師名不符實,未受過專業培訓,這種狀況無法適應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須建立健全保障網,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科學校衛生室(保健教師)。在此基礎上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科或中小學保健所負責保健教師的定期業務培訓,培養一支業務素質高的防齲保教隊伍。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视频 | 伊人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