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教育內容8篇

時間:2023-10-31 11:03:2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兒童健康教育內容,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兒童健康教育內容

篇1

關鍵詞:學前教育;大學生;兒童保健;健康教育;課程

作者:文茂林等

兒童心理發育的階段性特性決定了學齡前兒童對其老師即幼師的高度信任感[1-2]。隨著更多的兒童早期發展研究成果的涌現,人們愈來愈關注兒童早期教育,對幼師的要求也愈來愈高[3-4]。2003年"SARS"之后,師范類學生對健康知識的需求較高[5-6];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前衛生學》的內容與時展不一致,不能滿足學生要求,與實際需求也存在較大差距。為了解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職幼師及部分兒童監護人對兒童保健與早期教育相關知識、態度和需求的現狀,為學前專業《學前衛生學》的課程設置及適宜的教學方法提供科學依據,我們進行了相關調查與言談。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問卷調查對象包括荊楚理工學院師范學院(原沙洋師范專科學校)2004~2007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沙洋城區2所幼兒園幼師和自愿參加調查的學齡前兒童的監護人(包括幼兒園學生和住院兒童家長)。訪談對象除問卷調查對象中的自愿者外,還包括兒童保健、醫療和學前教育領域的專家。

1.2方法

1.2.1問卷設計參照兒童保健相關文獻自行設計AKP調查問卷,分為學生、幼師和監護人3類。內容除一般信息外,包括兒童保健相關知識以及不同調查對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掌握或了解的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評估與態度,其中,相關知識分為4個方面,每一方面又分為20個問題。3類問卷內容基本一致,根據調查對象的不同,對相關內容的表述進行了適當調整。

1.2.2問卷調查學生問卷調查分別于2006年9月~2008年3月進行,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依次在學生入學的第二學期(開課前)采用匿名答卷方式進行,由專人負責,當場發放并收回。2007年9月~10月分別采取整群抽樣和半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沙洋縣城區2所幼兒園的32名幼師和181名學齡前兒童的監護人進行了問卷調查。

1.2.3訪談KAP問卷調查對象由調查者以隨機便利的原則按訪談提綱進行,兒童保健、醫療和學前教育領域的專家由課題組負責人按提綱進行訪談。

1.3數據處理所有數據收集整理后進行編碼,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

2結果

2.1一般資料共261名學生參加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257份,有效回收率為98.5%。學生年齡在18~20歲。其中男生10人(3.9%)、女生247人(占96.1%)。共有32名幼師和181名學齡前兒童的監護人自愿參加了問卷調查,分別收回有效問卷32份和138份,有效回收率分別為100.0%和76.2%。幼師年齡為23~46歲,均為女性。138名監護人的年齡為26~68歲,平均年齡(28.5±10.6)歲;女性82人,占65.1%,男性44人,占34.9%。

2.2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知曉情況不同調查對象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知曉率及比較,見表1~3。

2.3對兒童保健知識與技能的需求與態度90.7%的學生認為非常需要接受兒童健康教育課程的系統學習,僅有1.1%的學生認為無所謂。其中76.7%的學生認為需要接受系統教育的主要包括解剖生理基礎知識、疾病防治常識、早期教育相關知識與技能、急救與安全防范的知識與技能等,以技能為主;96.5%的學生認為現行的考試大綱不適應時代的需要;76.7%的學生認為教育的方式以互動的情景教學模式為佳。100%的教師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非常必要;93.8%的教師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工作者主要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為生理與心理等基礎知識、意外傷害防范、急救和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與技能。90.2%的監護人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和教師非常需要學習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非常必要;91.3%的監護人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工作者主要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與教師基本相同。

2.4訪談接受訪談的學生、教師、監護人和兒童保健、醫療與學前教育方面的專家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將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作為必修課程接受教育;學習的內容與教師的觀點基本一致,部分訪談者認為健康教育和與兒童的溝通的方法與技能亦應學習;教育水平介于普通民眾與專業人員之間,與衛生員的水平接近;專家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或了解水平應高于警察等特殊人群。

3討論

3.1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學齡前兒童健康教育中地位與作用健康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排在學前教育目標的首位[7]。學齡前期兒童除了家庭外,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托幼機構中度過的,兒童的心理行為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與技能的較高信任度。目前我國開展兒童早期教育的主要機構是托幼機構[8],作為未來托幼機構的老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掌握的程度及其態度、行為對學齡前兒童健康教育的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國內外的研究顯示,意外傷害已成為<14歲兒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學校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高發場所,而傳染病高居校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首位[9]。兒童一旦在校園內發生意外,老師常常是現場第一目擊者;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老師可在黃金時間內使發生意外的兒童得到有效的現場救護。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老師也可使校園內傳染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幼師參與健康教育將有益于學齡前兒童健康促進。

3.2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的認知本研究顯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曉率達56.7%,較兒童父母、幼師及保育員的知曉率為低。對止血包扎等現場急救技能的認知普遍較低,與國內師范生急救認知調查的結果相似[6]。較低的知曉率與幼師及監護人對他們的期望存在差異,這也與他們的認知與態度相一致。

3.3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童保健相關知識的需求本研究顯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師、監護人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均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學習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目前,國內除教育部《學前衛生學》大綱外,尚未見與學齡前兒童健康教育密切相關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和監護人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兒童保健相關知識與技能掌握或了解程度的相關資料。本研究提示應將《學前衛生學》或兒童保健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

3.4學前教育專業兒童健康教育的理論體系及教育模式盡管國內學前教育專業均開設了《學前衛生學》等相關課程,但多側重于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原則、教育活動的組織及教育活動的評價,而忽略或缺乏對兒童健康、疾病的影響因素、危害的認識[7]。開展兒童健康教育應該綜合分析、評價兒童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針對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進行相應內容的教育,同時應符合新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兒童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也應與此相適應。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兒童健康教育的內容除了兒童生理心理等基礎知識外,還應包括傳染病預防、現場急救與安全防范等內容,且應將后者作為重點,尤其是技能應作為重中之重。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開展兒童保健相關問題的健康教育,既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又能提高他們促進兒童生存與發展的知識與技能,并通過他們將適宜的技能傳授給兒童,促進兒童健康行為的養成,提高兒童生存質量,從而達到維護和促進兒童健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娜,陳佑清.現代兒童觀及其對學前教育課程設計的意義[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3):91-98.

[2]劉小紅.李興民.兒童行為醫學[J].1版.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3.

[3]朱宗涵.兒童早期發展面臨的挑戰[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13(1):53.

[4]季成葉.兒童少年衛生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5]謝舒平.幼兒教師健康教育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實用醫技雜志,2004,11(12B):2752-2753.

[6]陳根芝,胡高樓,林佳.浙江師范大學學生急救知識知曉及需求現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6,22(5):402.

[7]歐新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M].1版.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篇2

【中圖分類號】R1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4-0648-01

作為集體兒童機構的保健醫師,不僅要完成日常的醫療保健工作,還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并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健康教育使保教工作人員及入托兒童學習、掌握衛生防病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保障和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1.確定保健醫師在健康教育中的主導地位

健康教育是集體兒童機構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對健康教育的領導和協調工作,實施集中統一管理,對于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許多集體兒童機構的保健醫師位居從屬地位,因此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不得力。為保障健康教育順利進行,必須將保健醫師納入管理的地位,做到有職、有權、有責,使其在集體兒童機構的各級人員和家長參與的健康教育機構中發揮主導作用,才能確保健康教育有效地進行。

2.發揮保健醫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加強健康教育的整體管理

2.1 健康教育要納入集體兒童機構學年或學期工作計劃,實施目標管理。保健醫師根據總體計劃制定健康教育專項計劃,確定目標、內容、措施和考核標準及方法。年終或期末以兒童健康為中心,進行全面考核評價。

2.2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在園(所)長直接領導下,由保健醫師、保教人員、工勤人員和家長代表共同參與組建健康教育指導組,統管園(所)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導監督健康教育計劃的實施。

2.3 適當增加集體兒童機構保健醫師的編制名額。中型以上的集體兒童機構以配備2-3名保健醫師為宜,其中一名專業水平較高的保健醫師負責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與此同時,還要提高健康教育的資金投入,保證教材的購置和宣傳器材的供應。有計劃地選派保健醫師外出進修學習,不斷提高保健醫師的業務素質和健康教育水平。

3.保健醫師的主導作用集中體現在實施科學求實的健康教育內容和方法

3.1 保健醫師要在健康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要以兒童身心健康為中心,通過先進科學的健康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體現。健康教育的內容要做到全面、系統性和兒童健康問題的實際相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系統性與季節發病特點相結合,園(所)教學與家教協調一致。力求實效,最終達到減少疾病,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3.2 結合兒童和家長的需求及文化層次特點,采取通俗易懂、形象具體、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教育方法,使健康教育取得顯著效果。

4.健康教育計劃的制定和效果評價

制定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計劃和教學評價標準,是健康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手段,為此保健醫師必須做到以下幾方面:

4.1 兒童健康狀況基本資料收集是制定健康教育計劃的基礎。集體兒童機構不同于學校,兒童入出、中途調班、插班、休學等情況較多,變動性較大是集體兒童機構的一大特點。如果基本資料不全,兒童健康狀況統計數據不準確,勢必影響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和教育目的的研究。基本資料的主體是兒童健康檔案,健康檔案以兒童入園(所)前的體格檢查為基礎,然后將定期的健康檢查和分析資料、計劃免疫登記、兒童個人病案歸入健康檔案。兒童體檢須在醫療條件和技術水平較高的醫療單位進行,并做到相對固定。

4.2 保健醫師于每學期末按照不同年齡組或班級進行全面統計分析是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內容。統計分析可采用圖表形式,將兒童的體重、身高、視力、牙齒保健、智力、發病率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客觀結論,有的放矢地制定和修改健康教育計劃,最后經健康教育指導組討論批準后認真組織實施。

4.3 保健醫師必須對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進行有效控制。保健醫師按計劃日程深入各班進行健康狀況觀察,提出兒童健康問題。根據發現的問題有選擇地控制重點環節和重點對象。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有力措施糾正,切忌教育與實際錯位,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和應付上級的檢查評比。

篇3

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廣州教育學會幼兒教育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第九屆全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術年會,于2014年11月19~21日在廣州召開。本次年會直面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新挑戰,以“快樂體育,健康身心”為主題,采用專家專題報告、分專題交流、現場教學觀摩以及專家和與會代表現場互動等形式充分展開學術研討。

一、凸顯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基本理念和研究趨勢

(一)《指南》已經成為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與實施的指導性文件

本次年會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頒布以來學前兒童健康教育領域的首次全國性學術研討會。本次年會不僅進一步幫助與會人員深入理解了《指南》精神,也展示了在《指南》指導下健康領域所開展的一些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會上,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顧榮芳教授作了《貫徹<指南>精神,實踐健康教育》的主題報告。報告在整體把握《指南》精神的基礎上,理論聯系實際地逐條分析了健康領域的目標和內容,并分享了有關健康領域關鍵經驗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劉馨副教授在《提高幼兒園體育活動質量,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主題報告中指出,應“落實《指南》精神,正確把握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目標”,從而促使各幼兒園充分理解《指南》的相關內容,以引領其提高體育活動質量。深圳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陸克儉教授在《幼兒園體育教學的價值、特點與策略》的報告中也以《指南》為指引,探討了幼兒園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另外,《幼兒園特色體育活動探索》《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安全策略》等獲獎論文都以《指南》中的相關內容作指導,從不同的角度對幼兒園健康教育進行了探討。

(二)從多學科、國際化的視角來研究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狀況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絕不是孤立的研究領域,應盡可能拓寬視野,吸收其他學科或國外的理論營養。本次年會中的部分研究成果采用了社會學、心理學、營養學等學科視角,部分成果借鑒了國外先進經驗,體現了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走得出去,回得進來”的基本研究趨勢。例如,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朱惠蓮教授在其主題報告《學齡前兒童的營養與健康》中通過詳實的數據從營養學的角度分析了當前幼兒和家長在飲食營養方面的誤區,提出了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對策與建議。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特級教師姚蓓喜從“科學營養、食品衛生、美味烹飪、飲食健康、營養研究”五個方面談了如何通過提高幼兒膳食質量來促進幼兒健康發展。來自新疆的李元玲老師借鑒積極心理學中“幸福感是個人積極的心理體驗”的觀點,以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第四幼兒園教師為例,分析了幼兒園教師職業發展的五種心理健康危機,并提出了相應的化解策略。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周燕教授在《“重要他人”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報告中引用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的“重要他人”的概念分析了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國免費營養早午餐政策、美國《3~5歲兒童運動課程的適宜性實踐》等都對我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研究與實踐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充分分享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實踐經驗

本次年會的分會場設立在廣州市第一幼兒園、廣州市第二幼兒園、廣東省育才幼兒院一院、政治部幼兒園和司令部幼兒園。從各幼兒園的園所經驗介紹、健康特色活動觀摩以及專家點評中,我們可以在特色體育活動開展、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環境創設、師資培養等方面得到一些借鑒。

(一)傳承傳統文化,設計別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

秉持本次年會“快樂體育”的主旨,各個分會場所在幼兒園展示了幼兒武術操、幼兒籃球活動等特色體育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生動活潑的表現,一方面體現了幼兒園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另一方面也是傳統文化傳承的結果。各幼兒園都選用了優美的廣東音樂、廣東傳統武術操和民間游戲,加上獨到的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設計出了別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這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幼教工作者實施具有特色的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具有啟示作用。

(二)高效利用物質資源,創新幼兒園體育運動環境

幼兒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學習知識、發展自身的。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具有挑戰性的物質材料,可以有效地將幼兒的運動、游戲、交往和探究融為一體。各幼兒園除了在戶外設置豐富多樣的大、小型運動器械外,還高效利用廢舊材料和低結構材料自制運動器械,或者采用一物多玩的方式,既符合環境創設的經濟性和創新性原則,又能增加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一條簡單的“溜溜布”可以鍛煉幼兒走、跳、蹦等基本動作;三張普通桌子的不同擺設也可以讓幼兒嘗試做側身鉆爬、直體翻滾、平面跳躍等動作。

(三)凸顯融合意識,重視幼兒園健康教育與其他領域的相互滲透

“快樂體育”是為了“健康身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每位幼兒園教師在設計健康教育活動時都能有意識地將其他領域的教育元素融合進來,而體育活動最能體現幼兒園教師的融合意識。例如,中班體育活動“好玩的溜溜布”在每一個環節中都伴以有節奏的音樂,有效地將體育文化意識與音樂之美融合在一起。再如,大班體育活動“好玩的小布格”將體育、音樂、科學、社會領域有機結合起來。

(四)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健康教育素養,發揮男教師特長

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幼兒園教師的健康教育素養,而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需要幼兒園教師具有扎實的保教知識和健康教育技能,更有賴于其對幼兒運動發展理論的掌握。在本次年會上的幼兒體操表演和體育活動展示,都反映了各個幼兒園對于提高教師健康教育素養的重視。有了專業的教師,才會有簡單多變的材料和設計到位的活動。本次年會上,我們有幸看到了諸多男教師矯健的身影,各幼兒園充分發揮了男教師在設計和組織幼兒體育活動方面的特長。

三、進一步厘清學前兒童健康教育中的相關內容

(一)區分了學前兒童體育活動中的相關概念

1.體育課與體育活動

“體育課”僅僅是一次以體育活動內容為主的集體教學活動,而“體育活動”則包括晨間鍛煉、戶外體育活動、區域體育活動、室內外體育游戲、幼兒體操,以及滲透在其他領域或生活環節中的身體活動。僅僅重視“體育課”,則有可能陷入“小學化”的誤區。

2.特色體育活動與體育特色

有教師認為在幼兒園展示了特色體育活動,該幼兒園就是體育特色幼兒園了。這是把特色體育活動的開展看成了體育特色幼兒園的全部或主體。僅憑特色體育活動并不能形成一個幼兒園特有的風格,但是初期可以作為體育特色幼兒園創建的突破口。只有當整個幼兒園的園風園貌、核心價值觀以及園本課程建設過程中都體現出體育特色,幼兒園中形成了體育文化氛圍的時候,或許才可將其稱為“體育特色幼兒園”。

(二)明晰了學前兒童體育活動不同性質目標之間的關系

1.在確定普適性活動目標的基礎上考慮目標的具體化和多樣性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幼兒發展,為幼兒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而不是單一的“體育訓練”。因此,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難度和強度首先應具有普適性,動作技能水平和運動強度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在此基礎上,要找準體育活動的落腳點,將具體目標落實到位。因此,“一物多玩”也并不是說玩的花樣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幼兒的活動強度和活動的具體目標合理設計。

篇4

【摘要】目的:探討廣州市蘿崗區兒童家長健康教育需求。方法:設計自擬問卷,對廣州市蘿崗區260例兒童家長進行健康教育需求調查。結果:該地區基本的兒童保健已得到滿足。但社區兒童保健面臨諸如:兒童心理行為、肥胖、影響母乳喂養的社會因素等新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決。適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兒童保健的實施上起著重要作用。結論:應進一步拓展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的服務內容,滿足新時期兒童家長對兒童保健的需求,做好兒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使兒童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健康的全面發展,是今后兒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兒童保健;服務需求;健康教育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ealth information needs of 260 parents 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DongHai-peng Ma Xin-liSu Hong-mei Yuan Hui-rong Zou qing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rents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Methods:Design th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rents. 260 parentswere enrolled in Loko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Results: The region basic children's health care been met. But the community of children's health c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behavior, obesity, the social factors of influencing breastfeeding , these to further study and to solve. Appropriate health education mod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ldren's health c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onclusions: We should further expand community children's health care service contents, meet the children's health needs of parents in new period,completes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To make children get good protection and heal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future of children's health research and focus of the work.

【Keywords】 child health;health service demand;Health education 我國人口眾多,中國兒童人群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3(約3.42億),以農村地區為主[1]。2010年我國兒童保健事業持續發展,約2/3 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3歲和<7歲)已進入兒童系統管理[2],兒童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隨著人們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城市家長對兒童保健的需求越來越高,兒童的健康及嬰幼兒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每個兒童有權擁有最佳人生開端”[3],如何才能做好兒童保健? 今后兒童保健的發展方向如何? 為此,我們做了以下調查,以了解社區內兒童保健服務現狀;母親育兒知識、態度、行為;母親對兒童保健的需求,提高今后兒童保健的工作質量。

1對象和方法

1. 1對象:在廣州市蘿崗區夏港街道社區,對在轄區內本市戶籍509名兒童進行隨機抽樣,抽取6 個月~3 歲兒童260例。對這260名兒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

1. 2 方法:采用面對面調查的方法,于2009年12月進行調查。為了保證調查質量,調查員經統一培訓,嚴格操作規程,問卷填完后當場校對。資料采用SPSS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1.3 問卷內容:調查內容包括四個方面:①被調查者的年齡、職業、孕產次和家庭情況;②家長對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及其方式的需求,對健康教育方式設12項內容;③ 家長對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內容的需求,共設28項內容;④嬰幼兒期保健知識的需求,設16項內容。

2結果

2. 1 兒童基本情況:260 例嬰幼兒有230例為足月產,占88.46%; 其中自然分娩為118例,占51.13%;平均出生體重(3 165.87 ±437.95)g。對被調查兒童進行體格測量,用2005年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評價結果:發育正常兒童231例,占88.85 %;肥胖兒童23例,占8.85%;營養不良兒童6例,占2.31%。被調查兒童母親、父親的文化程度以大學及大專以上為主,占64.5%和74.6%。

2. 2 兒童期保健服務提供及利用情況:被調查兒童新生兒期訪視次數為0~3次,平均為(1.87 ±1.08) 次;其中接受過1次以上的占86%。被調查兒童中257例(占98.85%)參加定期體格檢查,其中207例(占80.54%)兒童在體檢中未發現過問題。94.6%的母親自認為了解有關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常見病預防等育兒知識。了解這些知識的渠道依次是:書籍或宣傳冊90.5%、家屬朋友介紹44.5%、孕婦學校或家長學校等講座42.5%、廣播、電視、VCD 34.5%、醫生個別講解或咨詢31 %、醫生入戶訪視時宣傳15.5 %、熱線電話14.5 %、宣傳欄板報8.5 %、上網及其他3.0%。

2.3 母親育兒的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問卷中母親對育兒知識回答的正確率分別為:保健常識88.5 %; 心理行為發育82. 34%;喂養(母乳喂養及輔食添加) 方面75%;疾病預防57.88%; 其中母親的文化程度對一些問題的正確率差異有顯著性( P< 0.05) 。在處理兒童自立能力和外界交往的態度上,母親的文化程度對其正確率差異無顯著性( P>0.05) ;在處理兒童不合理要求哭鬧態度上,母親的文化程度對其正確率差異有顯著性( P< 0.05) 。被調查兒童中81.5%喂過母乳,3 個月的純母乳喂養率為50% ,4 個月的純母乳喂養率僅為19 %。第4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急劇下降的原因是有職業的母親產假大多為3個月甚至更短,城市中職業母親工作中的緊張因素和事業壓力等種種社會因素是造成各種“奶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城市中母乳喂養率難于提高的重要原因,母乳喂養率的提高有賴于一些社會因素。調查兒童開始常規添加半固體食品的平均時間(4.39 ±0.88) 個月。斷奶的平均月齡為(6.07 ±5.42)個月。

2. 4 母親對兒童保健的需求:98.0%母親想了解有關養育兒童方面的知識,需要得到的育兒知識依次是:兒童智力發育90. 5%、兒童心理保健81.0 %、常見病的預防73.5%、兒童營養66.0%、輔食添加23%、母乳喂養5.5%。母親自認為適合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順位是:書籍或宣傳冊74.0 % ,醫生個別講解或咨詢51.5 % ,廣播、電視或VCD 46 .5 % ,孕婦學校、家長學校等講座37.5 % ,熱線電話18.0%等。被調查的母親希望兒童保健門診開設的項目依次是:常見病的預防84.0% ,營養咨詢80.5 % ,心理咨詢75.5 % ,智力篩查74.0% , 眼、耳、口腔保健70.5%。母親在育兒過程中常遇到哪些問題? 有73 %的應答率,主要問題依次是:42. 46 %屬于兒童智力、心理行為方面的問題;29.45 %屬于常見病的預防和處理; 28.08 %屬于喂養、營養與保健方面的問題。母親希望解決的途徑最主要還是咨詢醫生或尋求權威醫療機構的幫助等。

3討論

該文調查的社區地處廣州市蘿崗區,經濟文化水平較高,因此,社區兒童保健工作,以及家長的兒童保健意識正在逐步提高。調查結果顯示: 64.5 %的母親和74.0 %的父親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被調查的兒童新生兒期訪視率為84 % ,參加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達到99 % , 其中,81 %的兒童在體格檢查中未發現問題,可見該地區基本的兒童保健已得到滿足。然而,隨著居民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兒童保健服務的需求已超出了其基本的保健工作范圍,拓展兒童保健工作的服務范圍,滿足人們對兒童保健知識日益增長的需求,使兒童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健康的全面發展變得越來越重要。

3. 1 探討社區內兒童保健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方式,滿足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和科學的育兒方法的需求: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5.5%的母親自認為了解常見的育兒知識,但調查中育兒知識正確率均低于這一比例( 57.9%~ 88.5%) 。這一結果與家長獲得育兒知識的渠道有一定關系。調查顯示獲得這些知識的主要渠道首先是“書籍和宣傳冊”(占90.5%) ,其次是“家屬朋友介紹”( 占44.5 ) ,而與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相關的渠道占的比例均不足50 %。單純通過市售的“育兒書籍”讓非專業的家長得到育兒知識有時難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容易斷章取意;而通過“親屬朋友介紹”,尤其是長輩朋友的介紹,獲得的育兒知識往往缺乏科學性,有時還會造成誤導。這可能就是大多數家長自以為很了解兒童保健知識,實際上很多方法都不科學的原因。由此可見,健康教育應是兒童保健的重要內容;健康教育的方式在兒童保健的實施上起著重要作用。“只有當傳播內容和情感沖擊之間架起橋梁,聯系這兩個同等重要的因素, 有效的傳播才可能發生[4]。”諸如:經常在社區舉辦育兒知識講座(調查顯示91 %的母親愿意參加此類知識講座) ;給予家長更多機會、多種形式的咨詢和講解。總之,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今后兒童保健研究和工作的重點。

3. 2 重視兒童的心理、發育保健工作,促進兒童健康的全面發展:據文獻報道,全國22個城市兒童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達12.97 %[5] 。兒童心理行為健康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5 ,6 ] 。相關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能促進嬰幼兒心理及智能發育, 提高其運動、認知、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 并有利于兒童良好氣質的培養和適應行為的形成[7]。專業指導人員更應以傳播學的理念和方法對兒童健康知識普及進行指導, 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兒童獲得必要的衛生知識,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培養和鞏固健康行為[8]。本調查中“兒童心理發育行為方面的問題”排在育兒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中的首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和兒童心理保健”是問卷中母親最希望得到的育兒知識;母親的一些育兒態度正確率只有63. 5 %~78.0 %;而且該地區兒童保健在兒童心理行為方面的服務很少。

因此,社區兒童保健的服務內容應拓寬、加深,應由原來只對兒童軀體健康保健,發展到不僅關注兒童軀體健康和營養狀況,而且加強對兒童心理發育行為保健的服務,滿足新時期兒童家長的需求。這也正是今后兒童保健的發展方向。

3. 3 應該重視兒童肥胖問題:目前肥胖已成為城市兒童常見的健康問題,有資料表明,兒童期肥胖的發生率從10 %~20 %不等,而且近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9] 。本調查結果顯示, 兒童肥胖的發生率達11 % ,更重要的是,從問卷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家長對肥胖的認識不夠,其中有54.5 %的家長不認為“過胖”應該去看醫生。因此,兒童保健工作應重視兒童肥胖發生率逐年升高的現象,在社區內加強兒童肥胖的防治、探討兒童肥胖的管理方法。

我國目前保健知識普及率不高,醫院只能針對就診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保健指導, 而兒童保健工作的服務對象是轄區所有散居兒童, 由其所開展的散居兒童健康教育具有覆蓋面廣的顯著優勢, 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有研究表明, 通過加強基層散居兒童健康教育工作, 使家長接受新的保健理念,增強了家長的保健意識, 使其建立了正確的育兒態度, 改變舊的、不良的養育習慣和方法, 促使嬰幼兒身心兩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長。因此, 在基層散居兒童保健工作中開展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提高嬰幼兒的行為發育水平, 適應社會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10]。早日構建完成健康知識普宣教的大環境, 就能讓兒童健康這一社會工程得以實施,為創建更加和諧的社會、為公眾及下一代的健康幸福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R/OL]. Special Edition. New York: UNICEF.(2009-11-20)[2010-02-22]. http:// unicef. org/publications

[2]2009 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EB/OL]. (2009-10-01)[2010-02-22]http:// moh. gov. cn /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hbgt/ s8274/200905 /40765. htm

[3]鮑秀蘭.塑造最佳的人生開端: 新生兒行為與0~3歲潛能開發指南[M].北京: 中國商業出版社, 2001. 2

[4]Harry E. Chamber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fessionals[M] . Perseus Publishing ,2000.26

[5]姚凱南. 大家都來關注兒童心理行為保健工作[J] .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1998 ,6(3) :141-143

[6]潘黎明, 唐劍波, 葉掌梅. 湖州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效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4, 12 (3) : 229

[7]季成葉,劉寶林. 兒童少年衛生學[M] .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171 - 173

[8]許積德. 在社區衛生工作中開展兒童保健[J] .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1998 ,6 (1) :123

篇5

【摘要】 目的:調查兒童家長在實施兒童體檢知識健康教育前后,對兒童保健知識的知曉度,為更好的開展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兒童保健知識問卷對200名兒童家長在健康教育前后進行現場調查,了解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的知曉度。結果:健康教育前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的平均知曉率20%,接受健康教育后,90%以上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有了基本了解和掌握,200名兒童均按兒童保健程序按時體檢。結論:對兒童家長實施兒童體檢知識健康教育效果顯著,但要根據家長不同文化程度和職業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使家長認識到兒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調動他們按時體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兒童順利完成兒童體檢的保證。

【關鍵詞】 兒童家長 兒童體檢 健康教育 知曉度

兒童體檢是通過測量身高、體重等指標的健康檢查,通過這種連續的縱向觀察可獲得個體兒童的生長變化趨勢和心理發育信息,以早期發現問題、正確指導[1]。對一些癥狀不明顯的兒童常見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通過面對面健康教育使兒童家長得到科學育兒知識。根據兒童生長發育特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明確兒童保健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規范各年齡段兒童體檢內容,體檢時間,并對三歲以內兒童實行了政府免費提供兒童體格檢查[2]。廣大兒童家長對兒童體檢知識的知曉度和掌握程度,直接關系到兒童保健工作的順利開展。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淇濱區鉅橋鎮200名兒童家長為調查對象。年齡22~4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30名,高中中專學歷80名,初中及以下90名。

1.2 方法

1.2.1 調查問卷 根據兒童體檢方面知識、兒童體檢規范、兒童喂養和科學育兒等方面設計通俗易懂的內容問卷,在兒童第一次建卡當天未進行健康教育前發放給兒童家長,當場填寫即時收回,對兒童家長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后另發放一份相同問卷填寫后當場收回。前后發放問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有效率100%。

1.2.2 健康教育方式 教育形式根據家長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等因人而異,建卡當天由兒童保健人員與兒童家長一對一講解,發放有關宣傳單,體檢室粘貼宣傳畫等多種形式,利用體檢日對兒童家長集中授課同時提供咨詢電話以便家長隨時咨詢,及時并耐心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

1.2.3 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兒童體檢的重要性,兒童體檢程序(兒童體檢預約時間)兒童各階段體格和心里發育,科學喂養及兒童營養,癥狀不明顯兒童常見病的預防以及體檢時發現問題早期干預,早期治療,國家對兒童保健政策等。

1.3 統計學分析 將健康教育前后收回的調查問卷整理后采用SPSS.11.0進行分析,X2檢驗。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通過對兒童家長的健康教育,使家長主動學習兒童保健知識,了解兒童體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兒童體檢程序,建立科學育兒理念,把握發育敏感期,為兒童健康成長積極配合兒童體檢。所有參加調查家長的兒童除特除情況(因突發病延遲體檢)未及時體檢外,均按照兒童保健預約體檢時間按時參加了體檢,提高了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

2.2 健康教育前后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知曉情況

3 討論

通過對兒童家長實施健康教育,明顯提高了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的認識,是家長懂得了按時參加兒童體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調動了兒童家長對兒童體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按照預約時間按時體檢。掌握兒童生長發育規律和一般疾病預防知識,提高了兒童家長科學育兒能力,達到了兒童保健目的,保證了兒童健康成長。

對兒童家長實施健康教育的同時,對兒童保健人員的要求相應提高,只有熟練掌握兒童保健及相關專業知識,有一定的組織和溝通能力,才能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這會促使兒童保健工作人員自覺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交流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兒童保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質量,樹立良好的兒童保健人員形象。

家長的文化程度,職業不同實施健康教育效果有明顯差異。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健康教育前后均較高,文化程度低的家長不愿意接受一些新知識,衛生意識淡薄,對于兒童保健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理想。工作相對穩定,有穩定收入的家長比低收入家長對兒童保健知識知曉率高。因此要根據個體差異采取服務對象容易接受的方式,針對不同目標人群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宣傳形式,擴大健康教育可及性,增加目標人群健康知識知曉率提高服務的利用水平[3]。尤其對文化程度低的家長要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加強兒童保健有關政策的宣傳,讓家長了解0~3歲兒童免費體格檢查內容和輔助檢查的必要性,避免家長有兒童體檢不免費或只是為了收費的認識,不帶孩子參加體檢,提高群眾參與兒童體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進兒童健康。

實施健康教育,在兒童體檢的同時給家長講解各種兒童保健知識,即增加了家長對保健人員的信任,又提高了家長科學育兒能力,使家長能積極主動配合兒童體檢,按時完成兒童體檢,提高兒童系統管理率,提高兒童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慕逖主編.兒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0~36

篇6

1.1一般資料

選擇近兩年在我科進行咨詢的440例兒童為研究對象,男235例,女205例,年齡7個月至8歲,平均年齡(3.54±1.02)歲,所有兒童均無嚴重疾病及家庭病史。把兒童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20例,兩組兒童在年齡、性別及病史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根據常規工作流程對兒童家長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及指導,并定期要求兒童進行體檢檢查,對于適齡兒童提醒按時接種等。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根據家長的不同困惑及需求進行健康指導,具體如下:(1)調查了解: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總結家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及家長對兒童保健護理服務的需求種類,如兒童的營養配合、早教指導、用藥信息指導等,并以此為依據,制定詳細的健康指導內容[1];(2)發放健康知識手冊:把兒童成長過程中需注意的階段及常出現的問題及流行疾病等內容都印在手冊中,讓家長對兒童成長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個大致了解,并通過圖片配合增加該手冊的可讀性和趣味性;(3)開展專題講座:為提升家長的理論學術水平,定期在社區或科室內開展專題講座,講座內容在開展前一星期在社區或醫院的宣傳欄中公布,以便家長進行選擇和準備。在講座中,提供答疑階段,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回答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若有必要的話可以通過多媒體或圖片對講解環節進行示教;(4)分層次進行教育:不同家長有著年齡、文化水平及職業區域的差異,對于文化水平較低的家長可以采用傳統的宣傳冊和板報等宣傳方式進行傳授,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可通過網絡電子平臺的方式進行,總之要因人而異采用靈活多變的宣傳方式對家長進行兒童健康知識的普及;(5)回訪:宣傳教育后通過電話回訪了解家長對兒童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及再次存在的問題,以便制定下次的健康指導內容[2]。

1.3評價指標

6個月后比較兩組兒童的健康成長狀況,包括兒童偏食或厭食、缺鈣缺鋅、兒童出現病癥情況等方面,及家長對健康指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獲得的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兒童成長狀況比較:教育指導6個月后,對研究兒童進行全面檢查及電話回訪家長對健康教育護理工作的意見,有部分兒童出現營養不良缺少微量元素、挑食厭食、感冒發燒等情況出現。可見,實驗組中兒童出現偏食厭食、缺鈣缺鋅、病癥例數及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篇7

【關鍵詞】 健康教育路徑;弱視兒童;健康教育;效果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1097-02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根據我院的現有資源,觀察在2013年8月到9月來本院弱視門診就診弱視兒童,被確診后確定為研究目標,隨后隨機抽選20位弱視兒童的家長作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健康教育路徑的規劃 首先本院對確定的調查對象進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本院的實際情況以及家長對弱視知識的需求進行調查問卷的編制。

1.2.2 健康教育路徑的內容 根據本院對調查對象的了解分析,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家長希望在患病兒童進行治療時得到本院對其進行和弱視疾病相關的發病機制以及預后的知識指導;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的家長希望在患病兒童進行治療時得到本院對其進行和弱視疾病相關的散瞳注意事項知識指導;其中百分之五十的家長希望在患病兒童進行治療時得到本院對其進行和弱視疾病相關訓練方面知識的指導。然后根據患者家長的相關希求以及本院的實際情況進行調差問卷的編制,在編制過程中添加了以下幾點內容:①患者的個人資料。其中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家長的姓名、行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②患者家長對其子女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其中主要包括弱視的基本知識、弱視的治療方法、弱視的訓練方法、弱視的健康訓練規范以及和弱視相關的散瞳等注意事項。在這個部分中對家長設定八個和弱視知識相關的題目,采用1-8的量化加分,分數的高低決定著家長對弱視知識的了解程度的高度。

1.2.3 健康教育的實施 對患者家長進行弱視疾病的健康教育時前,需要門診護士對患者家長詳細的解釋健康教育路徑的內容和重要性,得到患者家長的支持,然后向患者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后,門診護士需要向患者家長進行耐心的健康教育,給患者家長講述與弱勢疾病有相關的相關知識以及怎樣配合醫院治療弱勢疾病的相關知識。待患者三個星期后來門診進行二次確診時,門診護士需要對患者家長再次進行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家長對患者病情的了解以及是否配合醫院的治療進行患者弱視康復訓練的監督。

2 結 果

將20名家長在健康教育前后對調查問卷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打分量化,共分為三個等級,如果平均分在0-3分之間為較差,平均分在3-6分之間為一般,平均分在6-8分之間為較好。在健康教育前調查問卷顯示,對弱視知識了解達到較好層次的家長人數為0人,占總人數的百分之零,對弱視知識了解達到一般層次的家長人數為7人,占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五,對弱視知識了解達到較差層次的家長人數為13人,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五,品均分為2.9分,健康教育后的調查問卷顯示,對弱視知識了解達到較好層次的家長人數為10人,占總人數的百分之五十,對弱視知識了解達到一般層次的家長人數為9人,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五,對弱視知識了解達到較差層次的家長人數為1人,占總人數的百分之五,品均分為5.8分。在健康教育前后對護士也對家長回答與弱視有關知識問題的正確率做出了分析,對于弱視發病機制的問題,健康教育前的家長回答的正確率為百分之十五,健康教育后家長回答的正確率為百分之八十五;對于散瞳目的以及散瞳的注意事項的問題,健康教育前家長回答的正確率為百分之五,健康教育后家長回答的正確率為百分之五十;對于弱視健康康復訓練的問題,健康教育前家長回答的正確率為百分之五,健康教育后家長回答的正確率為百分之八十。

3 討 論

根據調查結構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家長對弱視知識的了解判若兩人,由對弱視知識的掌握為白紙程度轉變成能夠良好的配合醫院的治療,督促其子女在家進行康復訓練,對弱視的發病機制、散瞳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項知識和弱視健康訓練等知識做大了系統的掌握,說明健康教育路徑模式在門診弱視兒童健康教育過程中具有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賀青,石鑫,郭鳳華.弱視患兒家長對疾病認知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2(35).

篇8

但是方法論問題卻是一個令眾多專家、學者及教育者費盡心思的問題。以史為鑒,或許我們可以從18世紀法國思想先驅盧梭的兒童健康教育思想中得到啟示。

【關鍵詞】盧梭;兒童健康;遵循自然;天性;生命教育

“以人為本”思想日興社會,生命教育日益備受關注。生命是教育存在和發展的依據和理由,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生命是教育方法實施的依據。兒童時期的教育經歷對人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關愛兒童健康、注重提升兒童生命質量成為目前各國基礎教育研究和改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世界教育史上,一些中外著名教育家們都曾對這一問題給予較多的關注和思考。十八世紀法國教育思想家盧梭(1712—1778)在《愛彌兒》一書中,就曾用較多的篇幅從自然哲學的角度出發深刻論述了幼兒健康養護及教育的問題,本文主要對盧梭關于遵循自然與關愛兒童健康的關系,在教育實踐中如何關愛兒童生命健康等問題進行了闡釋和探究。

一、遵循自然、順性發展是關愛兒童健康的基礎

盧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歸于自然,他認為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有三種:自然的教育,是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人的教育,是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事物的教育,是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良好的經驗。而教育的目標是在后兩種教育圓滿的配合下,或多或少地接近人類無法控制的自然教育的目標。而兒童的健康養護則是這一良好教育目標的開端。 “遵循自然,跟著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⑴,這是實施生命教育的基礎。

二、關于在具體的養育實踐中如何關愛兒童健康的問題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訓而在于實行”,通過對愛彌兒的健康教育實踐,盧梭指導人們怎樣去做到真正關愛兒童生命健康,提供了培養“自然人”的具體方式方法。

1、嬰兒期:生命的第一期

首先,挑選最好的保姆。作為孩子的最初教育者,如果因母親不愿盡她的養育責任等原因,那么精心挑選保姆就是至關重要的了。盧梭提出了挑選保姆的原則:“身心兩健,即健壯的身體、好的品格和好的性情”。“放縱的感情會敗壞奶汁的質量,品行不端、性情急躁的保姆會使不能言說的幼兒吃盡苦頭。而且保姆最好是素食養生法。”盧梭從當時的社會經驗中得出,通過吃植物性奶水養大的孩子長大后不容易患腹痛和生腸蟲,他甚至從新生嬰兒的年齡變化、身體結構發展方面論述了母乳由稀變薄的特點以及在不同階段的作用

其次, 父母應當承擔起親自教養孩子的責任。孩子真正的保姆是母親,真正的教師是父親,二者在盡責任的先后和采取的做法方面要配合一致。母親親自授乳,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孩子需要母親的關愛。因為一些母親們把嬰兒交給保姆,便失去了和孩子培養感情的機會;一個做父親的,生養孩子只是完成了任務的三分之一。他對社會還有培養合群的人的義務,對國家有造就公民的義務,他不能借口貧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親自教養孩子這種神圣的責任。⑶

(2)兒童期:

經過了幼兒期自然危險的考驗和鍛煉,兒童獲得了生命的力量,擁有了健壯的身體。這一時期教育者應該遵循自然,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關愛兒童,使其健康的身體得以持續和發展,使健康的精神得以熏陶和完善。

首先,不嬌生慣養、溺愛放縱,這是關愛兒童健康的真正體現。在盧梭看來,孩子的性情如水一樣柔和易導,一出生他在身體上就要開始承受自然賦予他的各種考驗和痛苦,以便鍛煉出強健的體魄和磨礪出好的性情。盧梭認為“大自然是有增強孩子的身體和使之成長的辦法的”⑷,我們決不能違反。盧梭認為過于溺愛的做法的確是非常危險和殘酷。事實證明,嬌生慣養的孩子比其它的孩子死的還多一些;同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絕不要讓他的不良欲望成為支配他人的命令。嬰兒經常用啼哭聲來命令和支配別人,而人們經常會因憐憫和同情他的不會說話而順從他,這樣,孩子幼小的心靈最早獲得的觀念“就是權勢和奴役的觀念”,天性此時已經背離自然受到扭曲。若任其發展,孩子將最終會成為教導者和他自己乖僻任性的犧牲品。

其次,把兒童看作兒童。“在萬物的秩序中,人類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按照人的天性處理人的欲望”⑸。盧梭批評了當時的教育對兒童一點也不了解,總是把兒童當成人看待,違背了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他主張應該遵循自然法則,要設身處地地揣摩孩子的心理,了解他們的思想,不要用成人的標準對其進行任何種類的口頭教訓和懲罰”,⑹因為他們還沒有任何善惡的觀念和判斷的能力。孩子應該有自由活動和親手做事的權利,讓他們親自去感受對與錯,從而培養判斷力。

再次,節制和勞動是保護兒童身心健康的醫生。 “節制和勞動是人類的兩個真正的醫生:勞動促進人的食欲,而節制可以防止它貪食過度。”。勞動教育使兒童從自然的田間勞動中獲得生命的力量,在節制的培養中兒童可以減少不正當欲望,同時學會謀生的手段,從而達到理想教育的目標:“像農民那樣勞動,像哲學家那樣思考” 。

三、盧梭兒童健康教育思想對生命教育的借鑒及現實意義:

作為世界教育思想史上劃時代的教育家,盧梭從他的自然主義哲學觀點出發,提出了幼兒健康教育思想,作為自然教育的基礎和起點。這一理論雖然距今已有兩百多年了,但是對于我們認識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教育的本質及階段方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對我們提倡生命教育,關注和解決當前家庭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改革及現代社會特有的留守兒童心理等問題無不具有現實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第一,生命教育與教育方式方法的關系問題。

進行生命教育是需要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否則是失敗的甚至危險的教育。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取決于養育方式,一般來說,3歲的孩子在性格上已有了明顯的個體差異,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改變的可能性越小,在六歲以前可能就決定了。但是在我們目前的兒童教育方式中卻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做法:溺愛放縱、嬌生慣養,如眾星捧月般地呵護著,孩子完全喪失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自由,成了經不起任何摔打的“玻璃人”。

通過探析盧梭的健康教育思想,在教育方式上我們應當形成新的認識: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起點和核心,并貫穿全部教育的始終,父母的育兒觀和教養方式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具有決定性影響,學校的教育方式起著促進、加強或者削弱的作用。只有做到二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使兒童身心得到和諧全面發展,在生命中快樂地接受教育。

第二,生命教育與教育目的、內容的關系問題。

教育離不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培養。雖然素質教育、生命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無視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揠苗助長的現象仍普遍可見,各種各樣的少年班、興趣班如雨后春筍地興辦,無數正常的兒童被催化成超常兒童。傳統的應試教育穩扎穩打,功利主義思想主導著教育領域。體勞教育處于被忽略地位,兒童玩耍的天性被逐漸銷蝕掉。這與盧梭所批判的壓制人性的歐洲封建教育可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都用同樣的手段“造就出了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飽受各種選拔摧殘之后的少年大學生們,作為早熟的果實高掛枝頭,是否豐滿和甜美,生命質量如何恐怕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通過解讀盧梭幼兒健康教育思想,我們應當從新的角度思考和認識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各方面之間的關系:體勞教育應當成為兒童教育的基礎,而道德等精神教育應當成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識和各種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體和精神中獲得;智育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和進行心靈陶冶的手段,知識能推動人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并使這種追求不斷提高,但絕不是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最終目的。

第三,生命教育與留守兒童問題 隨著民工潮的興起,農村留守兒童生命質量和教育質量日益下滑,并引發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而這都源于成千上萬的留守兒童無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教育,隔代養育或無人管教使孩子從小就缺乏父母的親情之愛。缺乏關愛的早期幼兒家庭教育、情感教育所導致的心理情感差異將會對孩子產生一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盧梭指出,得不到父母之愛的孩子不會有家庭的親情,只有被歪曲的天性和道德,只有對誰都不愛的靈魂。造成社會中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的倫理道德問題,從而敗壞了社會風氣,長此以往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就是那些做父母的人擔負起最初哺育孩子的首要責任,改變惡習,遵循自然, “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毒害的最好良藥”。⑻

總之,要使各種教育改革問題真正取得成效,我們必須從源頭做起,從一種新的視角出發透視教育,服從自然法則,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把提升人的生命初始質量作為教育研究的起點,讓教育在關注人的生命活動中尋得二者的協調統一。雖然盧梭的這一教育思想帶有時代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空想色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更多的是反映了兒童身心發展和教育的一般規律并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在今天仍然是熠熠生輝,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注 釋】

[1]「法盧梭.愛彌爾(上卷)[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8.第23頁.

[2]同上,第13頁.

[3]同上,第27頁.

[4]同上,第83頁.

[5]同上,第74頁.

[6]同上,第94頁.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推薦期刊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亚洲 | 色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