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電磁輻射與防護8篇

時間:2023-10-24 10:35:1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生活中的電磁輻射與防護,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生活中的電磁輻射與防護

篇1

摘要:電磁輻射;危害;防護

1 電磁輻射及其污染

1.1 電磁輻射的定義電磁輻射的定義

一般情況下,電磁輻射通常是指被定義為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現象。

。電磁波有不同頻率,可以按照頻率分類,從低頻率到高頻率,包括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等。

電磁波傳播的能量量子即光子的能量與電磁波的頻率成正比,γ射線、X射線頻率很高,其光子能量也很高,與物質相互作用時能夠使原子電離,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影響主要是以電離輻射的形式。所以將γ射線、X射線歸類到核輻射(電離輻射),我們通常所說的電磁輻射應當是指可見光頻段及以下的電磁波,與物質相互作用時不能夠直接使物質發生電離。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 8702-88)中規定的適用頻率范圍為100kHz~300GHz。國標《電磁兼容術語》GBT4365中也注釋“也可將電磁感應引申包括在電磁輻射中”,所以在環境保護中有時也將高壓輸變電產生等電磁環境污染也納入電磁輻射中,但其本質上并不是能量以已電磁波形式傳播的電磁輻射環境。

1.2 電磁輻射輻射污染

電磁輻射污染是指電磁場的能量流或電磁場強度超過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質量標準,并影響他人健康或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的現象。并非所有的電磁輻射對人類都是有害的。電磁輻射對人類生存所必須的,如太陽光。電磁輻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本底電磁輻射,另一種是人類活動產生的電磁輻射。電磁輻射防護主要是防止防護因人類活動產生的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

1.3 電磁輻射危害

電磁輻射對人的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3種:

(1)對生物的熱效應危害

主要是對生命體的蛋白質和水分子等電解質在變化的電磁場隨變化的電磁場組織振動產生熱量,原理與微波爐加熱一樣。對熱效應的科學研究已經取得定量結果。

(2)對生物的非熱效應危害。

如對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的影響等。對非熱效應的研究目前還只是定性的結果。

(3)對電子電器設備的干擾、損壞。

對于50Hz的工頻高壓輸變電系統,能量要以電磁波形式以光速傳播,其波長將達到幾千公里,遠超過一般的輸變電線路長度,難以形成有效的輻射系統,所以其電磁環境影響主要不是電磁輻射,而是高壓準靜電場和磁場以及放電產生的無線電干擾。我國《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不將電壓在100千伏以下的送、變電系統和電流100安培以下的工頻系統列入電磁輻射建設項目和設備名錄。

1.4常見電磁輻射源

(1)(1)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存在電場、磁場變化的系統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家庭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常用家用電器,其電源頻率為50Hz,除了專門產生電磁輻射或者以電磁輻射為工作機理的電器設備外,其他設備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的電磁輻射是可以忽略的。日常家庭生活接觸到的電磁輻射源主要任何電器只要通上電流就有電磁輻射,大到空調、電視機、電腦、為微波爐、加濕器,小到吹風機、手機、無線網絡系統等,像空調、電風扇等設備是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電磁輻射的、充電器,甚至接線板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但各種電器產生的輻射量不盡相同。依照《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 等國家標準要求的實測方法,采用EMR-300輻射測量儀,在屏蔽的條件下,檢測出被測物品在最大輸出功率狀態下的電磁輻射量如表1所示。

(2)強主要的電磁輻射系統行業

IT:大量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不斷的向四周發射大量電磁波;雷達系統;廣電:廣播、電視臺站的微波發射和接受系統大量的產生電磁波塔臺;電信:為手機、小靈通及筆記本服務的移動通訊基站等無線通訊系統也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電力:高壓輸電線路、變電站、發電廠以及其他電力設施周圍也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醫療:各種醫療、科研、衛生和工業生產使用的高頻、超短波、微波理療設備,如工業高頻感應爐等及各類頻譜儀都會產生大量的電磁污染。;交通:民航、鐵路以及遠洋運輸等行業動力設備,信號接收設備也會生產大量的電磁污染;科研:很多實驗設備裝置在試用過程中會發射能量驚人的電磁波。

2電磁輻射的危害

(1)影響生物組織

擾亂人體的自然生理節律。電磁波可擾亂人體的自然生理節律,引起頭痛、失眠、健忘等神經衰弱癥狀;電磁波還能使人體熱調節系統失調,從而導致心率加快、呼吸障礙,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由于電磁波具有穿透力,故不僅作用于體表,還可殃及深層組織和器官,往往人體還未感到體表組織疼痛,深層組織或器官已受到損傷。

干擾生物體的免疫功能。電磁波能干擾生物體的免疫功能,助長癌細胞生長,使癌癥發病率增高。研究表明:電磁波與癌癥,尤其是腦痛和兒童白血病有一定聯系。

影響動物生殖系統的功能。電磁波也能抑制動物生殖細胞的發育,影響其生殖系統的功能。研究表明,功率密度為30~40Mv/cm2的微波照射對小白鼠生殖細胞有明顯的破壞作用,發育遲緩,曲細精管的細胞層次減少,發生過程障礙;有研究對視屏作業工人健康狀況的調查表明,視屏作業女工月經異常發生率及異常妊娠經過與結局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支持視屏作業可影響女工生殖機能的觀點。日本曾對電腦操作員作過調查,發現每周在電腦屏幕前工作20h以上的孕婦,比一般孕婦流產率高2倍。

(2)導致人體病變

對眼球晶狀體的影響:強功率電平微波照射可導致晶狀體蛋白質凝固,形成白內障。對血液生成的影響:表現為白血球總數的波動及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細胞減少。對內分泌的影響:在性機能上男性表現為陽痿,女性出現月經周期紊亂,其他方面有甲狀腺腫大、碘攝取率增高、婦女乳汁分泌機能下降、糖代謝內分泌紊亂等。對免疫力的影響:微波照射抑制了抗體形成甚至球蛋白抗體完全消失,還可以是機體的血清補體率升高和免疫球蛋白含量下降。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反映在心電圖上的一些指標的改變,如心動過緩、心動過速、R波變寬、K值減少、局限性心室傳導阻滯增加、血壓波動等。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除了改變大腦對體溫調節的控制功能外,主要還表現在:頭痛、全身無力、易疲勞、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易沖動等。

電磁輻射對現代人心理的負面影響:許多作業人員知道自己所處工作環境存在一定程度的電磁輻射,但是不知道實際的輻射水平,產生了心理壓抑或者心理恐懼。

3電磁輻射防護

對電磁輻射的防護策略主要有四種:削減電磁輻射發射源強,采取屏蔽措施,遠離電磁輻射源,減少接觸時間。對不同頻段的輻射防護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人類每天都在不斷接受大自然背景的電磁輻射,對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不必談輻射變色。目前沒有確實的科學研究結果表明

3.1避免電器集中擺放

其實最簡單的防輻射方法就是與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放射源保持適當距離,不要把家用電器集中擺放形成“大輻射磁場”,同時減少與這些放射源的接觸頻率。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同時盡量避免多種辦公和家用電器同時使用。

3.2避免置身電腦背面

電腦的擺放位置很重要。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

3.3 用水吸電磁波

室內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如舒適的溫度、清潔流通的空氣等。因為水是吸收電磁波的最好介質,可在電器的周邊多放幾瓶水。不過,必須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絕對不能用金屬杯盛水。

3.4多吃抵御輻射的食品

人們日常應該多吃一些綠色蔬菜。這是因為新鮮蔬菜的堿性成分可使血液呈堿性,溶解沉淀于細胞內的毒素,使之隨尿液排泄掉;海帶-海帶中含有一種海帶膠質的物質,可促使侵入人體的放射性物質從腸道排出;豬血-豬血的血漿蛋白豐富,血漿蛋白經消化酶分解后,可與進入人體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反應,變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沉淀下來,然后排出體外;綠豆-民間素有“綠豆湯解百毒”之說。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綠豆含有幫助排泄體內毒物,加速新陳代謝的物質,可有效抵抗各種形式的污染;黑木耳-黑木耳的最大優勢在于可以幫助排出纖維素物質,使這些有害纖維在體內難以立足。

3.5嚴把采購關

目前,國內對電子產品的輻射有了嚴格的規定,如強制執行的3C認證就是其中之一,但該標準對于零售的機箱產品是無效的(機箱本身并不是輻射源),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要在電腦等產品設計中完全杜絕輻射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在購買電器時一定要選擇通過質量認證的品牌產品。比如,顯示器可以購買通過TCO認證的、機箱選擇大品牌廠商的。

3.6使用防輻射裝備

現在市場上推出了一些民用防電磁輻射產品,正常人群在普通的家庭和辦公場所需要采取特別的電磁輻射防護措施。

對于手機不要長期近距離放在頭部接聽;對微波爐保持一定距離并關閉微波爐門;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不使用時關閉。對于普通的無線通信基站,一般不要和基站天線處于同一高度,應當低于基站天線并保持30米以上的距離。如孕婦防輻射服,防輻射馬甲、防輻射襯衫、防輻射圍裙、防輻射屏、防輻射眼鏡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選用。如果在強輻射區工作或需要特殊保護的人,就要選擇專業防輻射產品來避免電磁輻射。盡管電磁輻射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但只要掌握足夠的輻射知識和電器產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我們完全不用為周圍的電磁輻射感到恐慌。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電場強度如果低于每米40伏應該就是安全的。即使超過這個數值也不一定產生危害,這根據個人的抵抗力和接觸的時間、距離等情況而定。所以說我們只要正確對待,合理利用,采取適當的屏蔽防護措施,就可以大大降低電磁輻射影響,盡情享受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無限便利。

4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產生電磁輻射的設備無線電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國防、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通訊、信息產業等各個領域并深入到千家萬戶,它給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文明,但同時也把人們帶進了一個充滿人造電輻射的環境也不可避免的對電磁環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它是續廢水、廢氣、噪聲污染之后的又一大影響居民身體健康環境的重要污染但只要科學合理地采取防護措施,電磁輻射的環境影響是可以控制的,是安全的。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電磁輻射 危害 防護對策

微波設備、高壓輸配電系統、發射設備、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等電器設備會產生較大的電磁輻射污染,為了確保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健康,需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或者自我保護措施,降低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尤其是計算機、彩電、手機、微波爐和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對人們的影響較大。

1 生活中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的危害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家電已經走進社會各行業和每個家庭中,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等帶來方便。但是家電所產生的電磁輻射會帶給人們身體上的傷害,如增加人們神經衰弱綜合癥、肩頸腕綜合癥、腰背酸痛、抵抗力下降等病癥。孕婦、老人、兒童則是電磁輻射中的易感人群,而心臟和生殖系統等也是電磁輻射的敏感器官。

1.1 電腦危害

計算機的顯示器高電壓產生器會產生數千伏的高電壓,從而加速電子,將電子掃描于顯示屏上,進而產生光。計算機用戶長期處于電場中,電力線與人和地表面相垂直。磁力線和電力線不一樣,計算機顯示器內的電流出現的磁力線,不會受到人體或者地表面影響,會以圓狀通過人體。因此磁場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孕婦每天使用計算機超過20小時后,其流產率會增加80%,同時也會增加畸形兒的出生率。

1.2 手機危害

手機輸出功率在1W左右,手機信號傳送中會使用800―900MHZ到1800―2000MHZ的微波。在手機使用過程中,由于手機離頭部極近,反復使用就會讓電磁波長期對眼睛、耳朵和大腦進行輻射。同時手機電磁波會對航空電子裝置產生干擾作用,引發飛機事故,手機的電磁波還會干擾醫療器械工作。

1.3 電熱毯危害

電熱毯是電子產品中與人體接觸最長的一種,電熱毯長期與人體的皮膚接觸,會讓休息狀態的細胞處于電磁波中,距離電熱毯幾厘米處的磁場,其強度高達40MG左右,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是孕婦和高血壓類的老年人,危害極大。

1.4 日光燈危害

日光燈的能量轉換效率很高,在相同能耗下,日光燈的照明效果為白熾燈5倍。但是日光燈不同,其產生磁場的強度也就不同。離使用者頭部最近的臺燈對人體產生的輻射傷害最大。同時日光燈在產生電磁波的同時,還會發出紫外線,從而引發皮膚癌和白內障等。

1.5 其他危害

家庭中使用的空調、烤箱、微波爐、吹風機等電器產生的磁場強度也較強,其中微波爐的磁場最強,對人體產生的輻射傷害最大,其次為吹風機,吹風機接近頭部,其輻射會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家庭電器的電磁場強度見表1。

2 電磁輻射的防護對策

2.1 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人們需了解各種家用電器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和其對人體的傷害度,并學會相應的防護措施,加強對自身的安全防護,如嚴格按照電器的說明書操作,并在安全范圍內操作。

2.2 避免將電器擺放集中

不要將家電擺放太集中或者同時使用,從而將自己暴露在過量的輻射污染中,尤其是電腦、電視機、洗衣機等輻射較強的電器,不能擺放在同個空間內。

2.3 避免長時間使用家用電器

電腦、電話等電器不能長時間使用,在使用以上電器6個小時后,需暫停1個小時后再繼續使用,且每天使用的時間不能超過20小時。同時在長時間使用后閉上眼睛休息幾分鐘,以減少視疲勞,降低輻射度。電腦不使用時,盡量減少待機狀態,這是由于待機中的電腦,也會產生微弱電磁場,長時間后也會積累輻射,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

2.4 使用電器時需保持安全距離

眼睛距離電視熒光屏的距離最佳為熒光屏寬度的5倍,微波爐開啟后需至少距離其1米遠,孕婦及小孩需盡量遠離微波爐。手機使用的過程中需盡量遠離頭部,以減少其對大腦的輻射。

2.5 其他

如果長期處于超劑量的電磁輻射環境內,應采取以下幾點自我保護的措施:

(1)居住和工作于電臺、高壓線、變電站、電視臺和雷達站及電磁波發射塔的人員,或者長期佩帶心臟起搏器者,或者經常使用醫療設備(B超等)、電子儀器和辦公自動化設備者,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兒童和傷殘人士,盡量配備電磁輻射類的屏蔽服,把電磁輻射阻擋于身體外。

(2)電視和電腦等顯示屏式電器設備,可安裝電磁輻射的保護屏,使用者也可以佩戴防輻射的眼鏡,預防屏幕輻射的電磁波作用到人體。

(3)手機接觸時會釋放電磁輻射,因此,最好等手機響過兩次鈴聲后再接聽電話。

(4)電視和電腦等電器屏幕出現的輻射,會造成人體的皮膚干燥缺水,加速皮膚的老化,因此,在使用完電器后需及時洗臉,或者抹上保濕的護膚品。

(5)多食胡蘿卜、豆芽、西紅柿、油菜、海帶、卷心菜、瘦肉、動物肝臟等維生素A、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從而對人體電磁場紊亂進行調節,加強機體對電磁輻射的抵抗力。

3 結束語

電磁輻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各種電器設備在帶給人類方便的同時,也帶給人們電磁輻射傷害。假設使用不當,電磁輻射會變為電磁污染,傷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提高人們對電磁的防護意識,并研究、控制電磁輻射的原理和污染機理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確保人們的身體安全。

參考文獻

[1]張穎.關于電磁輻射危害及防護的探討[J].北方環境,2011,23(12):93.

[2]程小蘭.電磁輻射的污染與防護[J].放射學實踐,2014,29(6):711.

篇3

【關鍵詞】電磁波 應用 輻射 防護方法

電磁波也稱電磁輻射,從本質上看,電磁波屬于一種能量。該能量一般產生于高于絕對零度的物體,無法被肉眼識別。生活中,電磁波已經被應用到了很多領域,同時也為社會的進步發揮了很大的價值,但其存在的輻射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對其進行研究,并提出輻射防護方法很有必要。

1 電磁波的應用

目前,電磁波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醫療領域、電子產品領域以及通信領域。

1.1 醫療領域對電磁波的應用

電磁波應用于醫療領域為該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總的來說,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種種醫療器械功能的發揮方面。X光機是醫院中十分常見的機器,這一醫療器械功能的發揮便需要依賴電磁波來完成。另外,心電圖機以及微波治療儀中也都應用到了電磁波,可見,醫療領域對于電磁波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

1.2 電子產品領域對電磁波的應用

電子產品領域同樣對電磁波有所應用,尤其是家用電子產品,更是離不開電磁波的作用。以電磁爐為例,電磁爐是人們加熱實物的主要工具,具有使用簡單,加熱速度快的特點,其加熱功能的發揮便是通過對電磁波的應用而實現的。另外,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家用電話的形式開始逐漸改變,從傳統的有繩電話,變為了目前的無繩電話,后者的通話功能便需要通過電磁波來實現。不同電子產品的輻射情況如表1所示。

1.3 通信領域對電磁波的應用

通信領域對電磁波的應用體現在電視節目的收看和廣播節目的收聽等過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網絡還未出現之前,人們的娛樂主要集中在收看電視節目與收聽廣播兩方面,網絡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娛樂途徑,尤其是無線網絡,更是徹底的改變了生活,需要認識到的是,無線網絡功能的實現是通過電磁波來完成的,長期受其影響,對人們的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

2 電磁波的輻射

電磁波的輻射主要表現為電磁輻射。能量源中往往存在大量的電磁波,受種種原因影響,其中一部分電磁波會與能量源脫離,并擴散到空間中,這一部分電磁波是構成電磁輻射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正是這一部分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最為嚴重。

總的來說,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熱效和非熱效應兩方面。所謂的熱效應主要指的是受電磁波影響而導致的人的機體升溫的問題。眾所周知,水占據了人身體的大部分空間,受電磁波影響,水分子會發生摩擦,進而導致機體升溫。從長遠的角度看,這對于人體健康會產生極為嚴重的不良影響。除了外界的電磁波之外,人體本身也存在一定電磁場,在正常情況下,其會在人體內保持平衡,并將人體維持在正常運行的狀況。受外界電磁波的影響,人體內部磁場的平衡性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這對于人體健康的保證是非常不利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情況如圖1。

3 電磁波輻射的防護方法

針對電磁輻射對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提出一定的防護措施非常必要。根據電磁波應用反響的不同,需要采取的防護方法也不同。

3.1 醫療領域電磁輻射防護方法

醫療領域的電磁輻射問題對醫生與患者健康狀況的保證十分不利,尤其是醫生,在長期操作器械的過程中,其身體必定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為醫生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工作環境,必須提出具體的電磁輻射防護方法。由于儀器本身功能的發揮需要通過電磁波來實現,因此輻射的防護必須從外界入手來實現,對此,對儀器的使用空間進行防護很有必要。以X光機的使用為例,要使用鉛防護的方法達到避免電磁波擴散的目的。除此之外,以x光投射為主要工作的醫生還應采取其他的防護手段,加強第二次防護,穿特質的防輻射服裝能夠使上述問題得到解決,對于醫生身體狀況的保證十分有利。

3.2 電子產品領域電磁輻射的防護方法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電子產品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為了避免電子產品的應用所產生的電磁波對人們身體造成過于嚴重的不良影響,必須做好防輻射措施。臥室為人們休息的主要空間,因此,要避免將電冰箱等電子產品擺放在臥室,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輻射。另外,手機同樣會產生輻射,避免手機輻射的主要方法為減少手機使用時間,這對于電磁輻射防護效果的改善能夠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3.3 通信領域電磁輻射的防護方法

從通信領域的角度看,電磁輻射的產生存在三種必要條件,即輻射源、輻射設備與傳播途徑。這一領域電磁輻射的防護可以從上述三種條件的角度出發來完成。

以輻射源為例,加大對輻射源的屏蔽力度能夠從根源處解決通信領域的電磁輻射問題。針對輻射情況較為嚴重的源頭,可以通過安裝屏蔽罩的方式實現對輻射的屏蔽,實驗顯示,相對于屏蔽罩安裝之前的輻射情況而言,安裝之后的電磁輻射明顯減少,因此認為,這一方法在電磁輻射的防護過程中,影響效果較為明顯。

針對輻射設備而言,要從其內部元件入手,對其中的電磁敏感元件進行評比,進而避免電磁波進入到設備之中,進而間接對人體產生影響。

除此之外,從傳播途徑的角度出發仍可以達到輻射防護的目的,切斷傳播途徑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磁波無論在醫療領域,還是在通信以及電子產品領域都有所應用,可以說,電磁波的應用為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其所帶來的電磁輻射問題卻不容忽視。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電磁輻射對人體所帶來的不良影響,要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不同的防護措施,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電磁波的優勢,避免其劣勢,對于其應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常書惠,李翠.電磁波的應用及其輻射的防護[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8(04):73-74+27.

[2]楊學森,索玉蘭,王勇,張廣斌.屏蔽措施對電磁輻射致學習記憶障礙的防護[J].中國公共衛生,2004(02):23-25.

[3]楊新興,李世蓮,尉鵬,馮麗華.環境中的電磁波污染及其危害[J].前沿科學,2014(01):13-26.

[4]王建忠,朱紀磊,支浩,敖慶波,荊鵬,馬軍.電磁輻射及其防護材料[J].材料導報,2013(07):51-54+62.

[5]王生浩,文峰,郝萬軍,曹陽.電磁污染及電磁輻射防護材料[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6(12):96-98+121.

篇4

關鍵詞:電磁 污染 防護

一、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傳遞能量。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電子產品已進入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它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使用電子產品所致的毛病也與日俱增,“計算機病”尤為嚴重,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癥(頭暈、頭痛、疲勞、失眠或噩夢、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肩頸腕綜合癥(骨骼不適、手指麻等、有壓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等,發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計算機旁敲擊鍵盤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精神壓力大,大腦處于高度集中和緊張狀態,這是產生神經衰弱綜合癥的根源。面部褐斑、類似紅斑或濕疹等的出現,亦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專業人員連續注視計算機屏幕,長時間近距離盯著閃爍的熒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嚴重者還會使眼球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失調,晶體受損,暗適應能力降低,造成視力減退。孕婦、兒童和老人是電磁輻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臟、眼睛和生殖系統等是電磁輻射敏感器官。近年來的畸形兒出生率和兒童的白血病增多,電磁輻射難逃其咎。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專家分析,目前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是比較好的,相當于五六十年代時我國面臨的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情況,有苗頭出現,還未到嚴重的地步。但從現在就要從嚴管理,未雨綢繆。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對電磁輻射的應用。若電磁污染到了環境無法忍受的地步,再想進一步發展經濟就舉步維艱了。

二、生活中電磁輻射的防護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進入信息社會,電磁輻射時時刻刻都伴隨著我們。電子產品帶來的電磁輻射污染的污染源無處不在,我們又不能因為存在電磁輻射而放棄使用這些高科技產物,使生活質量倒退。因此,面對生活中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類電子產品,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和防護措施,有效預防電磁輻射,減少對身體的危害至關重要。

家用電器輻射類型及輻射特點:

微波爐:門縫處輻射最大,啟動時輻射最大,所以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輻射范圍可達7米。

電熱毯:電熱毯通電后會產生電磁場,產生電磁輻射。孕婦如果使用電熱毯,長時間處于這些電磁輻射當中,最易使胎兒的大腦、神經、骨骼和心臟等重要器官組織受到不良的影響。

加濕器:不宜離人體過近,使用時盡量保持適當距離。

液晶電視、顯示器:液晶產品的賣點就是輻射較小,可放心使用。

筆記本電腦:輻射集中在鍵盤上方,使用時應與電源適配器保持一定距離。

手機:盡量使用坐機撥打電話,少用手機撥打電話。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厲害,使用時頭部和手機天線的距離盡量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計算機:(1)使用計算機的時候盡量減少接觸時間并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使用非液晶顯示屏幕時,最好能加裝防輻射隔離屏;(2)在計算機桌旁放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可以吸收計算機釋放出來的電磁輻射;(3)身體處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受的電磁輻射就會大大減少;(4)不要在電腦后面或兩側安置工作臺,因為電腦的后背或兩側發出的電磁輻射要遠遠大于前面的屏幕等。

家用電器的類型很多,輻射的強弱也不盡相同,我們要不斷探討并及時改進使用方法,盡可能地減少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1、居家防輻射。據放射檢測專家分析,目前居民家中使用的天然裝飾石材中,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污染。有些家庭裝修使用的壁紙、壁布、涂料、塑料、板材等,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致使居室空氣污染嚴重,變成了“輻射屋”、“污染房”。因此,無論是購房或租房,都應先徹頭徹尾地做輻射檢查,盡量避免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如已無法改變住所,則要測出輻射最強的是哪里,加以屏蔽或調整家具位置,使家人接觸輻射材料的距離加大,接受輻射的時間減少。

2、不要把家用電器放的過于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害之中。人體不可能獲得屏蔽,如果同時使用各類電器,就如同被電磁波包圍,從而對人體造成危害。

3、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重視電磁輻射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多了解有關電磁輻射的常識,學會防范措施,加強安全防范。根據各類電子產品的應用手冊及指示規范,保持安全操作距離。購買電子產品時應注意證實該產品是否已經過3C認證(國家對電子電磁兼容性的平安認證),盡量減少對高輻射產品的使用。

4、當電器不使用時,最好把電源關掉,而不是讓它處于待機狀態。這樣,不僅可以省電,還可以減少微量電磁輻射的累積。

5、長時間看電視、電腦后及時洗手洗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確需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小時離開一次,采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7、多食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胡蘿卜、白菜、豆腐、牛奶、雞蛋等食物,以利于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

8、多喝水。茶中的茶多酚有利于防輻射。

四、結語

在電磁輻射廣泛存在的今天,可以說電磁波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顯然我們在充分利用電磁波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注意減少電磁輻射對我們的傷害才是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電磁輻射泄漏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單一的防護措施都不是萬無一失的。要根據不同電器產品的特點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最佳防護措施進行綜合防護。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電氣設備;電磁污染;環境危害;防護

引言

隨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科學技術飛躍進步,生產自動化程度快速提高。供配電系統,電氣設備、電子設備也隨之高速發展,為提高生產力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伴隨而來的電氣設備、電子設備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為我們創造高效率、高質量生活的同時,也毫不客氣地讓人類付出了環境的代價。

電氣設備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電磁污染、無線電干擾、電壓高次諧波、電流高次諧波、空氣污染、噪聲污染、事故及檢修對環境的污染、及腐蝕污染等。其中電磁污染已成為公認的繼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聲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倍受關注。

1 電磁污染

1.1 電磁污染的定義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現象。交流電在其周圍都要形成交變的電場,交變的電場又產生交變的磁場,交變的磁場又產生交變的電場,這種交變的電場與交變的磁場相互垂直,以源為中心向周圍空間交替地產生并以一定的速度傳播,即為電磁波。

電磁輻射達到一定量級時就形成電磁污染。我們工作生活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工廠、車間,是一個變化多端的電磁環境。電磁輻射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在空間環境中傳播,它是一種運動著的物質,沒有靜止的質量。不像建筑物、機械設備、生產原材料那樣可以靜止的安放在某一空間,有其固定的體積和重量。電磁波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不到的,但是卻確實存在,可以用儀器探測到。正是電磁波具有不獨占空間,不存在空間物理外形互斥這一特殊屬性,使得我們所處生產空間電磁環境錯綜復雜,可能形成明顯或嚴重的電磁輻射污染。

電磁污染包括各種天然的和人為的電磁波干擾和有害的電磁輻射。電磁輻射主要指射頻電磁輻射。電磁污染又被稱為頻譜污染或電噪聲污染。

1.2 電磁污染的來源

構成電磁污染的電磁輻射首先產生于天然的電磁環境,包括來自行星、恒星和銀河系即宇宙方面的電磁輻射;來自于大氣層、電離層、地面磁場和地球電磁輻射,如雷電、火山噴發、地震。人為電磁輻射,有電波發射設施,通信設施,各種高頻設備,交通設備,電力設備,家用電器等等。

這里主要研究供配電系統和電氣設備所產生的電磁污染及電噪聲。

1.2.1 輸配電系統、電氣設備放電所造成的污染源

(1)在送配電系統中,高壓線、大電流會引起的靜電感應、電磁感應、大地泄露電流等情況,使得周圍的電荷在空氣介質中發生移動,都會造成電暈放電污染。電暈放電,是電極間的氣體還沒有被擊穿,電荷在高電壓的作用下發生移動而進行的放電,放電的現象是:在黑暗中可以看到電極的尖端有藍色的光暈。

(2)輝光放電,在生產生活中用以照明的日光燈,裝飾用的霓虹燈,和氖穩壓管、氦氖激光管等設備在工作的過程中,都會產生輝光放電。輝光放電是指低壓氣體中顯示輝光的氣體放電現象。輝光放電包括正常輝光和反常輝光兩個過程階段。

(3)弧光放電,在工業上用于冶煉、金屬焊接和高熔點金屬的切割,在醫學上用作紫外線源(汞弧燈),在地鐵和電氣鐵路工作時,及等大電流電路開關接通、斷開時都會產生的弧光放電。弧光放電,呈現弧狀白光并產生高溫的氣體放電現象。無論在稀薄氣體、金屬蒸氣或大氣中,當電源功率較大,能提供足夠大的電流(幾安到幾十安),使氣體擊穿,發出強烈光輝,產生高溫(幾千到上萬度),這種氣體自持放電的形式就是弧光放電。

(4)火花放電,雷電就是自然界中大規模的火花放電。工業上各種燃油發動機的點火系統,應用電路的整流器,工業、科學實驗的放電管都會產生火花放電。當高壓電源的功率不太大時,高電壓電極間的氣體被擊穿,出現閃光和爆裂聲的氣體放電現象。由于氣體擊穿后突然由絕緣體變為良導體,電流猛增,而電源功率不夠,因此電壓下降,放電暫時熄滅,待電壓恢復再次放電。所以火花放電具有間隙性。火花放電時,碰撞電離并不發生在電極間的整個區域內,只是沿著狹窄曲折的發光通道進行,并伴隨爆裂聲。

1.2.2 工頻交變電磁場源

工頻電磁場,任何一種接通電源的交流電器設備周圍,輸電線、電線周圍都會產生工頻電磁場。如車間的機床、顯示屏,電視機、計算機等等。甚至是電器接通、關閉的時候,都會產生短暫的電磁場脈沖。這種電磁場是工作的工頻交流電產生的,頻率和工頻交流電相同,被稱作工頻電磁場。

1.2.3 射頻輻射場源

高頻熱處理、焊接、冶煉;半導體材料加工;食品工業用的高頻爐;塑料制品的熱合、木材、棉紗烘干,橡膠硫化等工業生產都會產生電磁射頻輻射。在我們的通信和生活中射頻波波段的電磁波更是比比皆是。如:雷達導航、探測、通訊、微波加熱(微波爐)、電視、核物理科學研究。

射頻輻射是非電離輻射的一部分,頻率在100kHz~300GHz的電磁輻射(高頻是頻率由100kHz~300MHz的電磁波;微波是頻率由300MHz~300GHz的電磁波。)又稱無線電波。

2 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

2.1 電磁輻射污染的特點

2.1.1 危害性

電磁輻射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對電磁環境內的電氣設備電子裝置產生干擾。對周圍人員的健康損害兩個方面。

2.1.2 潛伏性

電磁輻射污染屬于能量流污染,這一污染很難被人感知,部分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性仍然未被人們所認識,因此,其危害性或者說電磁輻射污染的特點存在危害的潛伏性。

2.1.3 不可預測性

關于電磁輻射與人體致病之間的致病機理還沒有科學上的定論。電磁輻射污染對人體的作用還沒有清楚的得到認識,具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如國際輻射保護協會:“目前流行病學研究無法證實暴露在電磁場與癌癥有關聯。”;世界健康組織:“暴露在極低頻電磁場不會產生生理影響。”

2.1.4 隱蔽性

在我們工作、生活中,輻射源很多,輸配電線路、電氣設備、電腦、電視機、空調、微波爐、手機等等,都會產生電磁輻射,而電磁波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不到的,但是卻確實存在,可以用儀器探測到。正是電磁波具有不獨占空間,不存在空間物理外形互斥這一特殊屬性電磁輻射污染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2.2 電磁污染對環境的影響

電磁污染環境產生電磁干擾,經過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可以使電氣設備、電子設備控制裝置及過程測量裝置性能下降、工作不正常或發生故障。高電平電磁感應和輻射可以引起易燃易爆物質、揮發性液體或氣體爆炸性介質發生意外爆炸或燃燒。電磁輻射對生態環境也有一定的危害。

2.3 電磁污染對人體的影響

電磁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特別是電磁輻射和微波對人體危害最大。若長期生活在電磁污染的環境中,由于磁場的改變,人會出現乏力、記憶力減退為主的神經衰弱癥候群和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易激動和月經紊亂等癥狀。

科學家經過15年的研究發現,細胞膜對電磁輻射相當敏感,由此會產生生物化學改變,導致細胞的激素、蛋白質等生產速度變化。不管這些細胞自身是否有危害,都對其他細胞的功能導致連鎖反應,出現功能障礙。引起眼部其他疾病等;破壞的生精能力,導致不孕癥;引起心血管功能改變。兒童的神經系統嬌嫩,若遭受到強大的電磁輻射后,使大腦發育遲緩,生物鐘調節紊亂,人會出現乏力、記憶力減退為主的神經衰弱癥候群。

3 電磁污染的防護措施

3.1 電磁污染的防護原理

3.1.1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設備輻射標準。國家環境保護局1988-03-11批準,1988-06-01實施了《國家電磁輻射防護標準》。

3.1.2 必須從產品設計、屏蔽及吸收等角度入手,采取治本與治標相結合的方案,減少污染源,防止電磁輻射污染與危害

3.1.3 加強電氣系統及裝置的抗干擾設計,使系統或裝置既不因外界電磁干擾、誤動作或喪失功能,也不向外界發送過大的電磁、電噪聲干擾。其設計原則為:(1)抑制噪聲源,直接消除干擾產生原因;(2)切斷電磁干擾的傳遞途徑,提高途徑對電磁干擾的衰減作用;(3)加強設備抗干擾能力,降低噪聲敏感度。

3.1.4 工業布局應當合理,使電磁污染源遠離居民稠密區和對電磁污染敏感的重要設備區。

3.2 電磁污染的防護措施

對已進入環境中的電磁污染采取技術防范措施,避免對生產和日常生活產生干擾。

3.2.1 工業、科學和醫學中應用的電磁輻射設備,出廠時必須具有滿足“無線電干擾限值”的證明書。運行時應定期檢查這些設備的漏能水平,不得在高漏能水平下使用,從根本上治理電磁污染源。如在變電所中,當電壓大于35kV時一般不采用矩形母線,而采用圓形或管形母線;在線路施工中,應避免造成導線的損傷,出現毛刺等。

3.2.2 合理布局,使污染源遠離居民稠密區,設置安全帶、植樹造林、用能吸收電磁輻射的材料進行屏蔽防護,提高途徑對電磁干擾的衰減作用。

3.2.3 加強個人防護,如穿具有屏蔽功能的工作服、戴具屏蔽功能的工作帽和眼鏡等一切必要的安全生產防護措施。

4 結束語

電氣設備、電子設備已經不可取代的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給人們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電磁輻射污染,我們應該提高對電磁輻射危害性的認識,樹立防范意識,采取積極的、有針對性的、可行的防護措施。

參考文獻

篇6

電磁污染對人影響很大

電磁污染是指相關設施和電器設備在工作中所產生的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充斥空間,影響人身體健康或干擾人生活和工作的現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長期接觸電磁輻射者,可出現頭昏、頭痛、乏力、胸悶、心悸等神經衰弱綜合征癥狀;可出現心律不齊、心動過緩等心電圖改變;可出現眼球晶狀體點狀或小片狀混濁,嚴重者可形成白內障;男性可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孕婦自然流產,胎兒發育畸形;免疫力低下;癌癥發病率增加,兒童可誘發白血病。

生活電器產生電磁輻射“明細單”

隨著電磁技術的迅猛發展及應用,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各種電器構成了接觸最為密切的電磁輻射源。

電視機

主要來自顯示屏,其中顯像管電視輻射最大,約20毫高斯(milligauss,mG),等離子電視次之,液晶電視和背投電視最小,約1.3mG。電視機的背面和兩側輻射量較大。

防輻射對策:觀看電視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減少顯示屏灰塵(灰塵是電磁輻射的重要載體);減少待機狀態。

電腦

主要存在于低音炮音箱、顯示器、臺式電腦主機、無線鼠標和無線鍵盤方面。筆記本電腦的鍵盤上電磁輻射約25 mG,距離20 cm為0.5 mG;臺式電腦主機處為1 mG左右,距離液晶屏幕30 cm為0.6 mG。液晶顯示器的輻射遠小于顯像管顯示器。電腦背面輻射最強,左右兩側其次,屏幕正面最弱。

防輻射對策:使用電腦時與顯示屏的距離要不少于70 cm,與電腦兩側和后部距離不少于120 cm,與低音炮音箱保持0.5 m以上;減少與電腦接觸時間;減少使用無線鼠標和鍵盤;長時間使用時需穿防護服;及時用清水洗臉,可將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減少待機狀態。

加濕器

加濕器工作時,正面輻射量超過100mG,距離40cm就降為1mG以下。

防輻射對策:使用時不要放在離身體太近的地方。

電熱毯

傳統電熱毯發熱時產生較強的電磁輻射和感應電,長時間使用嚴重傷害人體健康。普通電熱毯工作時產生100~190mG的電磁輻射,距離5cm為20~100mG。防輻射對策:電熱毯對孕婦、兒童、老人的損害最大,應慎用。

冰箱

冰箱正在運行發出響聲時,其后側或下方的散熱管線釋放的磁場高出前方幾十甚至幾百倍,其正面底部輻射量為15 mG,距離30 cm就降為1 mG以下。

防輻射對策:冰箱要放在廚房等不常逗留的場所;避免在冰箱工作時靠近或存取食物;經常用吸塵器吸除散熱管灰塵。

空調

室內機的輻射量小,在靜音、睡眠等各種模式下的輻射值變化也不大,但室外機距離50cm輻射量為15mG,距離1m為1.6mG。

防輻射對策:需要注意與室外電機的距離。

微波爐

微波爐發出穿透力極大的高頻電磁波,使用時輻射量為200mG,距離10cm處40~102 mG,距離50cm處4.3~8.2 mG。微波爐工作時正前方、上部、背部和側面都有電磁輻射,正前方輻射最大;在開機、低火、中火和高火等不同狀態下都存在電磁輻射,且大小相差無幾。

防輻射對策: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使用時至少離爐0.5m以上;眼睛不要看著爐門;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

電磁爐

電磁爐工作時產生極低頻電場與磁場,其輻射不可小視,距離10cm處輻射為80~370 mG,距離50cm為5.5~7.2 mG。

防輻射對策:電磁爐產生的電磁波絕大部分在鍋具底部,因此最好選用不銹鋼的電磁爐鍋具,盡量減少電磁泄露;盡量減少使用次數和時間,使用時保持一定距離。

洗衣機

洗衣工作時的輻射量超過100mG,正面距離30cm、側面距離70 cm,就降為1mG以下。

防輻射對策:保持適當的距離十分必要。

吸塵器

吸塵器的電磁輻射量為200 mG。

防輻射對策:由于輻射量較大,需要注意減少使用次數。

吹風機

普通家用電吹風的輻射值達80mG,特別是在開啟和關閉時輻射最大,且功率越大輻射也越大。

防輻射對策:在使用電吹風時,開啟關閉時離頭部要有一定的距離;使用時最好將電吹風風向與頭部保持垂直;不要連續長時間使用,最好在使用中間斷停歇。

電動剃須刀

電動剃須刀也會產生一定量的電磁輻射,其工作時電磁輻射量為100mG。

無繩電話

無線電子設備,如藍牙耳機、無線鼠標、無繩電話等,它的輻射比有線的高達5~10倍,其電磁輻射量為200mG。

防輻射對策:孕媽媽盡量不要接觸。

手機

音頻訊號經過手機轉換為高頻的電信號,通過天線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射,這時在手機附近就會產生較強的電磁輻射。手機在待機時輻射最小,約2mG,接通瞬間最大,約50~100 mG,且大小隨原聲大小和高低變化而變化。在信號弱時,手機的輻射比信號強時要大近1倍以上。手機在接收或發送短信的瞬間,輻射約為20mG。

防輻射對策:手機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并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在手機響過一兩秒或電話兩次鈴聲間歇中接聽電話;手機信號不好時和充電時不要接聽電話;避免佩戴手機在胸前、腰部和褲袋內;上班盡量使用座機,白天手機盡量放在桌上,遠離人1m以上,晚上應關閉;兒童、孕婦、哺乳和月經期婦女減少或不使用手機。

防范電磁污染的原則

電磁輻射的污染及防護工作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其實日常生活中,電磁輻射無處不在,要學會主動防護,但也不必過于緊張,草木皆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防護電磁輻射的主要原則包括:

1.科學管理

不要把家電擺放得過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限量輻射的危險之中。特別是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電,如電視、電腦、冰箱等,最好不要集中擺放在臥室里。購買有電磁輻射的電器時,消費者應該向經銷商索要電磁輻射檢測證明,看看電器的電磁輻射指標是否超標。

2.距離防護

根據電磁場強度在傳播過程中隨距離的加大而減弱的原理,可以采取遠離輻射源的方法,使工作地點位于輻射強度最小的地方。

3.時間防護

盡量縮短暴露于電磁場的時間,如減少手機通話時間,電視、電腦等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每一小時離開一次。

4.屏蔽與接地防護

為了限制電磁場的泄漏,從降低或消除電子設備的電磁輻射著眼,采取電磁屏蔽與接地技術,已經成為一項公認的根本性的有效措施。對輻射較大的家用電器,如電褥子、微波爐、電磁爐等,可采用不銹鋼纖維布做成罩子,或進行化學鍍膜來反射和吸收阻隔電磁輻射。

5.個體防護

在無法遠離電子產品和電磁輻射環境的情況下,人們可以利用有效的方法,將電磁能量限制在規定的空間內,阻止其傳播擴散;人們也可以穿戴專用的防護衣帽和眼鏡,加強自我防護。目前,世界各國的專家們已經研制出了大量的電磁防護產品,如防護墻紙、防護透明薄膜、屏蔽服、防護眼鏡、手機防輻射屏、電腦顯示器防護屏和防護罩等。此外還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這都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平時多喝綠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增加抵抗電磁輻射污染的能力。及時洗臉洗手,在電視電腦旁放上一些仙人掌、仙人球、蘆薈等耐旱植物分擔輻射。

篇7

電磁輻射的產生和危害原理

電磁場污染又稱電磁波污染。有電流通過的地方,都會產生一定強度的電場和磁場,合稱電磁場,它們由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組成。比如,高壓電力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通訊設備、雷達站和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自動化設備以及各種家用電器,如微波爐、電視機、電腦、手機等工作時,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電磁場。

電磁場對生物系統產生的影響,取決于電磁源的波長(頻率)及其能量的大小,頻率越高、能量越大,對人體的影響也就越大。

電磁場的能量大小,稱為輻射強度。輻射強度越大,對人和生物體的危害也越大。

電磁場對人和生物產生危害可以用幾個效應來解釋,即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等。

所謂熱效應,是指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到人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因而對器官組織造成傷害。而非熱效應是指人體的器官和組織都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相對穩定和有序的。但是,一旦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人體內處于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就會遭到破壞,人也會因此而受損生病。累積效應則是指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兩者作用于人體并致傷害后,機體尚未來得及自我修復之前,又再次受到電磁波輻射,這時,人體受電磁輻射的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積,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永久性病態,甚至危及生命。

現有的大量研究也表明,長期暴露于電磁場(非離子輻射)的人群,即使功率很小,強度較低,也可能誘發許多病變,如癌癥、神經系統疾病等。

一是,可能誘發癌癥并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二是,電磁場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心血管系統以及免疫、代謝功能。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律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三是,誘發兒童患白血病(血癌)。四是,影響人的生育力,會使男性質量降低,孕婦則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五是,可能導致兒童智力殘缺。六是,對人們的視覺系統有不良影響。眼睛對電磁場比較敏感,過高的電磁輻射會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等。

我國現使用的標準是國家環境保護局頒布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其中給出了職業輻射和公眾(生活)輻射兩種SAR限值。職業輻射標準是,每天8小時工作期間內,任意連續6分鐘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應小于0.1瓦/千克。而公眾(生活)輻射標準是,24小時內,任意連續6分鐘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應小于0.02瓦/千克。

如何免受電磁場危害

生活中每個人都免不了吸收電磁輻射,只要在安全量的范疇之內,是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的。

公眾在生活中的防護有些困難,尤其是在家電和各種電器的包圍中,不知不覺就可能受到超量的輻射,如電腦、電視、手機、微波爐的使用,還有電熱褥、日光燈、電磁爐、空調、吹風機、電烤箱、吸塵器、油炸機、咖啡機、電子表、空氣清潔器、收音機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電磁輻射。在生活中防護電磁輻射也是有辦法的,主要是根據電磁輻射的三大要素,即輻射源的強度、受輻射的時間和與輻射源之間的距離來避免危害。主要有下面一些原則。

首先要判斷是否出現電磁輻射過量的癥狀。如果出現頭痛、頭昏、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癥狀,或有脫發、掉發,眼睛發澀、發干等癥狀,應當進行檢查,以確認是否與電磁輻射有關。查血象和血壓也可得到確認。比如血壓時高時低,白血球有時候過高,心電圖檢查還可能發現心悸、心律不齊的癥狀。

其次,敏感人群要多加防護。除了職業場所的工作人員,如生活和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員外,其他敏感人群還有:經常使用電腦、電視、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工作人員;佩戴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生活在以上環境里的孕婦、兒童、老人及患病者等。

生活和工作在這些環境中的人有必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例如,可配備防輻射服裝,電腦、電視防輻射屏,防輻射窗簾,防輻射玻璃等措施減少電磁輻射。

另外,在生活中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之中。特別是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電腦、冰箱等更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里。

同時,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同時盡量避免多種辦公和家用電器同時啟用。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波最大,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篇8

[關鍵詞]家用電器;電磁輻射;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F42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5-0022-01

前言:家用電器種類較多,對于不同家用電器輻射的研究不僅可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和了解電磁輻射的產生,然后針對性地采取防護措施。為了更詳細地研究家用電器輻射的產生,本文通過對于一些家用電器電磁輻射的實際測量,根據各類家用電器的不同輻射程度以及強度給出一些指導性的防護措施,盡可能減少電磁輻射對于人體健康的危害。

1.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的基本知識

1.1 電磁輻射的產生途徑以及來源

通過對各類家用電器電磁輻射的實際測量之后,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體積較大的冰箱還是手機、收音機類的小型電氣設備,其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電磁輻射。這些電磁輻射可以分為電離式輻射和非電離式輻射,由于其質量、體積以及能量的不同,這些電磁輻射對于人體的影響又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家用電器輻射的主要來源有電視機、手機或移動電話、微波爐以及電腦等等。其中,電視機電磁輻射主要來自于其電子顯像管,電視機在形成圖像時,電子顯像管需要產生能量較高的電子束,在實際掃描過程中就會產生X射線以及其他電磁波,雖然這類輻射的數量較小,但是其對于人體眼球的危害還是存在的。電磁爐作為人們日常使用的電氣設備,其主要是通過電磁感應從而產生渦流,致使鍋底變熱而工作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電磁爐功率較大,所以其產生的電磁輻射也會隨之增加,如果在不采取任何保護措施情況下,一旦照射劑量大到一定值之后,人體就會產生熱量,這對人體也會間接產生危害。

1.2 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的危害

不管是體積較小的家用電器還會大型家用電器,人體與其之間的距離直接決定了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的程度。一般來說,當人體與家用電器之間的距離越短,人體受到電磁輻射的危害更多,通過數據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當人體長期處于電磁輻射較為嚴重的區域,自身生物組織就會產生電解質的振動,間接產生渦流導致自身組織的產熱,體溫就會有所上升,組織器官由于溫度的上升就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長期處于電磁輻射區域的人體在各個系統的調解與恢復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神經系統上的精神不集中、頭暈頭痛等,免疫系統上就會出現免疫能力降低,對于疾病的防范程度有所降低,生殖系統上會出現生殖細胞不活躍等等問題。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較為明顯,只有通過必要的防護措施才能較好地保護人體,所以我們應該認識電磁輻射的基本知識,做好防護措施以減少由于電磁輻射對于人體產生的危害。一般電磁波分為兩個等級,射頻電磁波的頻率一般為30 MHz~3000 MHz,在這個范圍內的標準限值為400 mw/cm2。常見家用電器電磁射頻一般在30 MHz一下,其屬于低頻輻射。實際測量表明, 正在使用的電磁爐正前方 0.1m 處磁場強度達8.70μT,即使遠離到0.3m以外, 也有1.00μT 。

1.3 電磁輻射對于人體的作用原理

電磁輻射作用人體的主要方式有兩種,其中包括熱效應以及非熱效應作用方式。人體細胞的原子和分子從微觀角度來看,其既是電介質,同時也是磁介質。

根據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當電介質處于在電場中就會產生極化現象,而磁介質在磁場中又會產生磁化現象,所以當人體長期處于電磁輻射中,人體細胞中的分子與原子就會反復極化和磁化,而極化和磁化又會導致人體細胞分子間的摩擦,所以就會導致熱能的產生。同時當電介質長期處于電場中時,人體局部就會產生渦流現象,這就會導致人體發熱。非熱效應主要是電磁輻射對于人體系統的破壞和損傷,當人體長期處于電磁輻射中,細胞活躍程度就會有所降低,人體就會出現類似于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等等問題。

2.電磁輻射預防措施的研究

2.1 針對家用電器的預防措施

各類家用電器電磁輻射的源頭和輻射方式具有不同的特點,電視機產生電磁輻射的主要來源是其顯像管,通過電子束的投射就會間接產生X射線,微波爐輻射方式主要是通過微波輻射的方式。針對家用電器電磁輻射的研究要從源頭著手,所以我們要對于家用電器輻射進行妥善處理,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電視機、電冰箱以及空調等家用電器由于其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其輻射量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其對于人體的危害,生產廠家在設計家用電器時要嚴格控制電磁輻射量,電器的輻射程度要根據國家標準進行制定。針對家用電器電磁輻射的預防不僅僅包含電器的設計階段,在具體使用時,使用者也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例如在家用電器的放置地點要合理挑選,選購者在選擇時一定要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家用電器。一般來說,家用電器不能扎堆放置,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當然,電器種類的不同,其電磁輻射量也會產生一定的出入。超標的、扎堆放置的家用電器對于人體會產生嚴重危害,當然,消費者在購置家用電器之后,一定要仔細瀏覽電器使用說明書,詳細了解此電器電磁輻射對于人體的危害以及防護措施。例如在使用微波爐時,其主要輻射來源于爐門的電磁輻射外泄,所以在具體使用時,使用者一定要保持微波爐的門縫的衛生以及安全,當微波爐長期不使用時,一定要關閉電源,減少因為待機而產生不必要的電磁輻射。

2.2 家用電器使用者的預防措施研究

家用電器由于與使用者長期處于一個環境,所以針對家用電器使用者對于電磁輻射的預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用電器使用者在使用家用電器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家用電器的使用手冊操作,同時避免長時間地與家用電器進行接觸,例如在使用電腦或電視時,人體一定要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在使用時間上也要進行嚴格地控制,一般來說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之內比較好,在長時間地學習與工作之后,使用者一定要進行休息。在衛生方面,使用者在使用家用電器時由于各類熒光屏的照射可能會出現皮膚方面的問題,同時熒光屏也會產生大量的靜電,所以在人體表面就會出現大量的灰塵,因此,家用電器使用者要及時洗臉洗手,保持個人的衛生。在家用電器長期處于不使用的狀態時,家用電器一定要及時關閉,不能一直使其保持待機狀態,較弱的磁場有時也會產生輻射的積累。當然,家用電器使用者的健康一定要從自身做起,使用者要合理飲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在免疫方面才能具有一定的能力。

2.3 掌握電磁輻射的測量方法

為了進一步地使家用電器使用者掌握電磁輻射的相關知識,在家用電器實際使用中,使用者也要能掌握一定的電磁輻射的測量方法。家用電器一般包括電視、電冰箱、空調等,其特殊性又決定了其對于人體的危害很難察覺,所以掌握并了解電磁輻射的測量方法對于使用的健康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電磁波一般分為兩種,其中包括射頻電磁波以及工頻電磁波,而射頻電磁波的頻率主要在30 MHz一3000 MHz,家用電器的輻射頻率一般在在30 MHz以下,其屬于低頻輻射。在實際電磁輻射的測量方法上,我們一般分為3類,其中有TC-1160,LZT-1120和NBM-550。不同的測量方法對于電磁輻射的測量值又會產生一定的出入,所以正確的測量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3.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家用電器逐漸稱為現代人們的必要生活工具,由于家用電器其本身的電磁輻射的影響,其對于人體的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家用電器使用者必須嚴格按照標準使用電器,做好自我保護最減少電磁輻射對于人體的危害。

參考文獻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欧国产一级在线免费 |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 综合欧美国产天天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