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1 10:03:4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六年級課外閱讀方法,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字】小學生 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
國家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145萬字,要使學生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因此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這也是開展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研究的意義所在。
一、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1.調查對象及方法。為了解不同年齡段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課外閱讀習慣,本人自編調查問卷共10項,采用封閉形式,對紅谷灘新區實驗學校三、四、五、六年級的834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34份,回收調查問卷811份,其中有效問卷772份,有效回收率為92.6%。
2.調查結果與分析
(1)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與動機。
1)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通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小學生喜歡和比較喜歡課外閱讀,不喜歡課外閱讀三、四年級所占比例為7.2%,五、六年級所占比例為0.6%。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的小學生都有課外閱讀的興趣。
2)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及動機。通過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小學生選擇童話寓言類故事書和作文等輔導書籍進行課外閱讀,閱讀的動機集中于“學到知識、增長能力”上。由此可見,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目的明確,閱讀動機積極。(如表1)
表1 小學生課外閱讀內容及動機情況表
(2)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
調查表明,課余時間小學生用于看電視或者玩耍的時間明顯多于看課外書的時間,而且,大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為30分鐘左右,每天花2小時以上時間看課外書的比率很小。(如表2)
表2 小學生課外閱讀時間統計表
3.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
通過調查發現,96%的小學生希望或者非常希望閱讀課外書時有人指導,有主動學習的欲望,而且大部分小學生有做筆記或經常做筆記的習慣,但是三、四年級有11.5%的學生,五、六年級有10.6%的學生從不做筆記,這22.1%的同學值得我們重視。(如表3)
表3 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情況表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認知與行動反差明顯。雖然學生對課外書的喜愛程度較高,但是沒有落實在行動上。其主要原因有:課外閱讀氛圍不濃。一天24個小時當中,小學生只有7個小時是在學校度過的,其余的17個小時都在家里度過。處于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回家后沒有同伴的影響和交流,父母又忙于家務,沒有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讀書,自然沒有讀書的氛圍,導致小學生不愿意進行課外閱讀。
2.內容的選擇急功近利。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小學生都選擇作文類等利于提高考試分數的教輔書籍進行課外閱讀,而對于那些具備深厚的思想內涵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能夠真正滋養心靈的經典名著卻很少問津。究其原因,大部分家長關注的是小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而無暇關注或很少關注課外閱讀。除此之外,我國目前考試機制、評價機制也會影響到小學生課外讀物的選擇。
三、改善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建議
㈠調查目的
⒈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了解學生閱讀的特點,包括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習慣、⒉根據閱讀現狀調查分析其產生原因。
⒊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創造良好的條件。
㈢調查方法
⒉個別談話。這是本調查采用的補充手段,針對某些尚需進一步了解與研究的問題有選擇地與有關學生談話,以獲取典型案例或驗證某種調查結果。
㈣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是柯橋小學1—6年級部分學生。
㈤調查步驟
⒈問卷調查。
⒉分析匯總調查結果。
⒊分年級個別談話。
⒋分析結果,編寫報告。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人數
年級 一個小時以上 半小時左右0小時
一年級 10%
20%
70%
二年級 20%
35%
45%
三年級 35%
45%
20%
四年級 40%
50%
10%
五年級 55%
45%
六年級 30%
70%
㈠調查目的
⒈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了解學生閱讀的特點,包括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習慣、⒉根據閱讀現狀調查分析其產生原因。
⒊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創造良好的條件。
㈢調查方法
⒉個別談話。這是本調查采用的補充手段,針對某些尚需進一步了解與研究的問題有選擇地與有關學生談話,以獲取典型案例或驗證某種調查結果。
㈣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是柯橋小學1—6年級部分學生。
㈤調查步驟
⒈問卷調查。
⒉分析匯總調查結果。
⒊分年級個別談話。
⒋分析結果,編寫報告。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人數
年級一個小時以上半小時左右 0小時
一年級10%
20%
70%
二年級20%
35%
45%
三年級35%
45%
20%
四年級40%
50%
10%
五年級55%
45%
六年級30%
70%
對于小學生而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任務要求主要有:一是尋找信息,學生必須將自己需要尋找的信息,與閱讀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聯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結果;二是解釋原因,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結構,聯系閱讀文本中提供的不同信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得出文本中沒有明確陳述的結果;三是思考文本的內容,要求閱讀者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與其他知識相聯系,并用自己的知識結構來評價文本中的觀點,即怎樣去證明、維護自己的觀點。
基于以上認識與思考,本節課擬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以“淘書”為載體,讓學生在對比、聯系閱讀各類圖、表、文中獲得相關信息,做出簡單的推論,進而歸納形成自己的觀點。
【文本創生】
1.閱讀材料1:《六年級課外閱讀書目一覽表》(下發,人手一份)。
2.閱讀材料2:本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結果(下發,人手一份)。
3.閱讀材料3~5:好書介紹單3份(下發,人手一份)。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六年級課外閱讀書目一覽表》以及“本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的閱讀,學習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基本策略――“對比、聯系、整合”,在此基礎上獲取信息,做出簡單的推論。
2.通過對“本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好書介紹單”的對比聯系閱讀,學習將“對比、聯系、整合”的閱讀策略運用到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以及運用信息形成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都帶來了什么好書?小組內相互介紹一下。
二、略讀表格,提取信息 ,明確任務
1. 談話導入:課件呈現閱讀材料1《六年級課外閱讀書目一覽表》。
(1)如果讓你選,你最想看哪本書?為什么?
(2)如果要從中挑選出大家喜歡看又值得看的書,你們覺得最好還要了解哪些信息?
2.明確任務:出示課題“淘書之旅”。
二、試讀圖表,嘗試推論,學習策略
1.出示材料:課件呈現閱讀材料2“六(4)班同學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
2.師生共讀:初步了解統計圖的構成(標題,豎軸,橫軸,圖標說明)。
3.師生動筆:學生書面小結課外閱讀情況,教師同步小結,寫在作業紙上。
[六(4)班同學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
我班實際人數51人,回收問卷51份。經統計,今年到目前為止,我班同學圖書閱讀量在8本以上的有46人。對于同學們課余閱讀的書籍類型,調查統計如下表:
從以上材料中,我得出以下結論(至少寫出1點,語言盡量簡潔):
5.明晰概念:補充資料,認識非連續性文本。
三、聯讀多份材料,形成觀點,運用策略
1.下發閱讀材料3~5:自讀好書介紹單,讀完想一想:如果讓你推薦一本,你打算推薦哪一本?
2.臨時分組:基于個體選擇,全班完成分組。
3.合作學習:形成推薦理由。
(1)明確任務。課件呈現: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①小組討論推薦理由,用關鍵詞表達,寫在卡紙上,把字寫大一點。
②派代表匯報。 ]
(2)小組討論,完成推薦任務。
4.匯報交流:強化閱讀策略。
(1)代表匯報,交流閱讀策略。
(2)教師示范,強化閱讀策略。
四、總結全課,強化策略,延伸閱讀
五、板書設計
[[ 獲得信息做出推論形成觀點 ][非連續
性文本] ]
【專家評課】
本課較好地體現了以下五種意識。
課程意識。本節課無論是主題的確定、學材的創生還是形式的設計,都是教師自己完成的。課程改革走到今天,不能只停留于學習方式的轉變,更為重要的是從學習內容上進行重構與創生,這才是課改的關鍵所在。實施這一步很難,但我們的腳步必須邁出去。
板塊意識。本節課兩大板塊,一是試讀圖表,學習策略;二是聯讀圖文(表),運用策略。板塊之間有聯系,又有遞進,教學目標指向明確,教學推進自然流暢,課堂體現了一種簡約之美。
方法意識。每一節課的學習,教師一定要為方法、策略而教,而不是僅僅停留于內容的理解與情感的體驗。怎么閱讀非連續性文本,徐老師的課自始至終都凸顯了這一點,讓學生通過“這一課”的閱讀,學會了“這一類”的閱讀,這是真正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
策略意識。徐老師特別重視教給學生學習的策略:獲得信息―做出推論―形成觀點。不僅讓學生在閱讀中操練,還把這種學習的策略清晰地呈現在板書上,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學本意識。這節課,從學材開發上,無論是做的、看的、學習的,都來自于學生;從教學策略上,徐老師讓學生先學,教師后教,師生形成了平等的學習共同體。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徐老師以生為本的理念和意識。
【關鍵詞】課外閱讀 現狀 對策
影響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加強和促進農村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本校六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的狀況,進行了分析。
一、學生閱讀的現狀
1.家庭經濟方面的原因。我校六年級的學生均已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已經開始個性的發育,處于性格、興趣、愛好等各類信息的渴求與日俱增。這是一個健康、良好的傾向。事實上農村學生占85%的是留守兒童,抓好學生課外閱讀,值得我們語文教師思考。我今年寒假有幸參加了遵義師范學院初教系、道真自治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我針對如何《抓好學生的課外閱讀》這一課題進行了調研。對本校六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統計中“有很多想看的書沒有機會閱讀”“希望有足夠的時間”“希望有更多可供選擇的讀物”“希望家長的支持”“有家長的輔導(監督)”等等。還有部分學生課外閱讀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豐富知識”。而這些學生強烈的課外閱讀愿望理應得到學校、家庭、社會的支持。
2.學校方面的原因。在調查統計數據中發現,在教育評價、應試教育的禁錮下,學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門仍然以考試成績論成敗,使本應該占有一席之地的課外閱讀被束之高閣。學校根本沒有閱讀課,學校對學生的作業、品德、紀律、衛生等列入考核范圍,進行評比,唯獨把課外閱讀棄置一邊,學校圖書室藏書遠遠不夠,已經多年沒有更新。為了迎接大小的統考,各科老師布置大量的作業,學生大部分時間在費盡精力完成作業,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已所剩無幾。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有教師真的想進行課外閱讀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是一句空話。
3.家長對課外閱讀不理解。我在與家長的接觸中,他們對于孩子的“課外閱讀”根本不理解,覺得自己的孩子對教科書上的知識都未吃透,把課外閱讀看成“不務正業”,實屬“多余”。家長教育觀念的落后,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就是學校、教師的事了,孩子手中除了學校發的兩本課本外,可以說是一無所有,這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課外閱讀量。可孩子手中有價值的圖書幾乎沒有。原因是家長們認為那些課外對于學生學習無用,與考試無關,會影響孩子學習。
二、解決當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問題的相應對策
1.學校要轉變觀念,積極營造課外閱讀氛圍。學校領導要徹底轉變觀念,擺脫以犧牲學生的長遠發展目標而換來一時高分的做法。要清醒地認識到素質教育與成績提高并不矛盾。更要懂得閱讀對培養人的重要意義,盡可能地創造條件,增加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真正地把課外閱讀納入學校的課程設置中,從時間、師資配備上來保證課外閱讀指導課的順利實施,不能讓它流于形式,并可適當地配以監督、評估手段,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得到閱讀指導。
2.提高家長認識、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共同營造良好讀書氛圍。學生大多數的課外閱讀時間應該是在家中進行的,家庭的環境、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提高家長的認識,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十分關鍵。要讓家長知道,書是知識的海洋,是力量的源泉,是進步的階梯。絕大部分知識的獲得是靠書本來的。而課內所學知識是有限的,必須靠課外來補充。那么就應該讓他們多接觸社會,多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來適應時代變革的需要,來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向家長介紹輔導孩子讀書的方法,創設條件,鼓勵孩子加強課外閱讀。
3.由課內精講向課外延伸拓展。(1)如教學《草船借箭》《景陽崗》《猴王出世》等課文,可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原著,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促使學生將課外閱讀變成自覺的行為。(2)教給閱讀的具體方法:小學生課外閱讀時間畢竟有限,語文教師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對材料精耕細作,所有方法的指導就顯得特別重要。課外閱讀的方法最主要是瀏覽、略讀、選讀、跳讀、精度等。學生針對閱讀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另外“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該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4.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隨時檢查。語文教師要把學生的課外閱讀列入自己的教學計劃中,抓好落實。當然,檢查落實的手段與方式因人而異,只要是學生喜歡的,教師又能操作,就應該是好的方法。根據農村小學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活動來落實學生的課外閱讀:(1)制作讀書卡:把所讀文章的作者、時代背景、好詞佳句、主要內容、體會等制成卡片,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2)手抄報活動:手抄報是一種很好的語文課外活動,他對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和寫字能力都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段,同時他對條件的要求不嚴,在農村小學可以廣泛地開展。手抄報雖然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但學生很喜歡,他們都能夠完成。
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1、初涉閱讀,感受快樂
激發主體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重要前提。擁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熱愛讀書。在猶太人的家庭中,當孩子稍微懂事時,就會舉行這樣的儀式:母親翻開《圣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親吻《圣經》上的蜂蜜。知道這樣做的用意嗎?母親是想讓孩子明白,書本是甜的,讀書是快樂的。我們必須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2、學習課文,推薦佳作
在閱讀教學中,結合教材的特點,以落實重點訓練項目的課文為“經”,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以優秀課外讀物為“緯”,引導學生運用讀書方法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如在教《夏明翰英勇就義》時,根據小學生都很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點,向他們介紹古今中外的歷史偉人、革命家從小酷愛讀書的故事,幫助學生認識他們能有偉大成就的關鍵在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而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同時,讀書要有懷疑的態度,“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帶著問題讀書,這也是我們常用的一種方法。長期如此,學生的閱讀有了自己的思維,有了自己的見解。有疑而讀,帶著體驗而讀,語文素養無形中就提高了。
3、古詩詞誦讀,弘揚民族文化
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奇葩。《語文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學生能誦讀優秀古詩文160篇。這有利于提升他們的個人文學素養。我們學校每天早晨設立專門的10分鐘進行古詩詞教學,通過課件、視頻,設立“古詩詞誦讀”文件夾,方便學生學習;在黑板一角把本周要學的古詩詞工整地抄上;語文課開始,利用一分鐘的時間,誦讀古詩文。課余,學生做詩文卡、辦手抄報、制詩文集。在大量學習的基礎上,我們也會進行各種形式的比賽。
二.合理安排課外閱讀時間,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為了使課外閱讀更有效,不僅時間上要有保證,而且還要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1、教室內設立圖書角
為了讓學生能看到優秀的圖書,筆者便到圖書室挑選較好的圖書,在教室內設立圖書角,每月更換1次。書的種類豐富多彩,有世界名著、童話書、科幻書、神話書、作文書、漫畫書……同時,發動學生推薦自己擁有的最喜歡的1-2本書,存放在圖書角,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
2、安排好課外閱讀時間
早上,學生一到校,便可選擇自己喜歡看的課外書。往常的晨讀時間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中午有的學生到得比較早,除必要的活動外,可以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自修課、課間也可以安排學生看課外書。另外,教師要努力爭取家長的配合,監督好孩子的課外閱讀。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1、“讀書社”,讀書交流的平臺
利用校園網,開辟讀書社。在校園網上,師生互相推薦好書、新書,互相展示閱讀后的心得體會,將讀書向學校以外的時空延伸。
2、百科知識競賽,擴大閱讀面
有的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只挑自己感興趣的書看。這樣,造成知識面的狹窄。對此,我們學校每學期在中高年級舉行一次百科知識競賽。題目由各年級的學生自己出。各年級的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的要求,選出100道題目,以試卷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答題,評出等次。這樣的活動,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不一樣的書。
3、共讀一本書,激勵學生的閱讀
對于學生來說,在學校的時間相對較長。如何利用這些共處的時間,有效地提高閱讀質量?我們開展了“共讀一本書”的活動。本學期,我們四五六年級共讀的是曹文軒的《草房子》。不過每個年級讀的層面有所區別。四年級學生,我們先為他們上導讀課,讓《草房子》吸引住他們的眼球,進而激發他們自己去看;五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走進《草房子》,去關注文中人,文中物,文中事,學會正確地理解文中的人物,學會判別事物的對錯是非;六年級的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探討《草房子》,有爭論時,把問題拋出,師生共同解決。
下午第一節課,各班按照學校要求,讓孩子們自由閱讀,暢游書海,品味書香。各班還舉行了優秀閱讀手抄報展評活動。根據班級情況還開展了課外閱讀主題展示活動,低段是講故事比賽;中段是誦讀比賽;高段是讀書演講比賽。活動迭起,異彩紛呈。
下午第二節課,學校教導處對本學期以來各班開展的課外閱讀計劃的制訂和落實情況進行階段性檢查。
一年級:1.2班的開心故事會,學生“親子閱讀計劃”,“親子閱讀記錄卡”很有特色;1.3班的課外識字集錦,童謠集,繪畫集很有個性;1.4班的小小手抄報,識字集也是碩果累累,尤其是他們設計的圖文并茂的“親子閱讀計劃”特別有創意。
二年級:2.1班的親子閱讀記錄卡,小小閱讀手抄報,觀察日記讓孩子們在課外閱讀方面小試牛刀;2.2班的讀書名言集錦,閱讀手抄報,圖文日記也很是惹眼,尤其是“讀書的孩子是美麗的”這個閱讀主題傳遞著老師對孩子的諄諄教導和殷殷希望;2.3班的開心閱讀,“我會寫、還會畫”名人名言集錦,主題手抄報,學生小日記等展示看著也很過癮,特別是他們的“好詞佳句”閱讀筆記如同一顆幼芽,讓人真實地感知到孩子們在閱讀的路上一定會有一個蓬勃發展的未來。老師的良苦用心讓人感動。2.4班:開心講故事,親子閱讀記錄卡,小小閱讀手抄報也賺足了觀眾的眼球。值得一提是:二年級孩子辦的手抄報還有家長的鼎力相助,每份手抄報都是孩子和家長合作辦成的,這才是真正的“親子閱讀手抄報”,這個點子好,招數新!
三年級:四個班級的步調相對一致,親子閱讀記錄卡,閱讀書簽,閱讀筆記,閱讀手抄報,課外閱讀評價表,書法作品集錦,學生作品集也同樣內容豐富,尤其是他們設計的課外閱讀評價表,分為愛讀書、多讀書、會讀書三個梯度,有評價指標,有自評、組評、師評、家長評四個項目,表冊學生填寫的也很認真,值得大家借鑒學習。
四年級:四個班級的展示也是大同小異,親子閱讀計劃,親子閱讀記錄卡,閱讀手抄報,優秀閱讀筆記展評,走進《愛的教育》專題集是一個不錯的亮點,老師給孩子們推薦的書籍讓孩子們閱讀進行的異常扎實,包含著老師的辛勤指導,折射著孩子閱讀成長的智慧光環。
五年級:親子閱讀計劃,優秀閱讀筆記,學生作品集,閱讀專題手抄報,其中“學生讀書成長冊”構成了他們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展示平臺,也是整個級段各個班級的一大看點和精彩亮點。5.1班的“夢里花香、童詩飛揚”手抄報讓人過目不忘;5.2班的“趣味語文”手抄報也讓人一睹為快;5.3班的“循環日記”記載著班級的新人新事,透視著老師的教育思想;5.4班的學生讀書成長冊不僅遺傳了傳統閱讀筆記的基因,還在形式上增添了圖文并茂創新因子,記錄著學生閱讀成長的足跡,內容包括我的閱讀計劃,我的讀書名言,好詞佳句采擷,圖書漂流花園,閱讀親子對對碰,我的閱讀感悟,家長的鼓勵等欄目。當然他們也有配套的評價機制,他們這種工作上的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效仿。
六年級:親子閱讀計劃,閱讀手抄報,優秀閱讀筆記展評,每個單元的專題手抄報,名字優雅、充滿詩情畫意的個人詩集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很值得大家學習的是6.1班和6.2班的“我的讀書計劃”制定的非常詳細,有指導思想、閱讀目標、讀書口號、實施方法、進度計劃、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等項目;6.3班的讀方法推介、個性化書簽展示;6.4班的“好書推薦卡”讓人眼前一亮,內容包括書名、作者、推薦指數、推薦人、推薦理由、故事梗概。六年級整個級段的手抄報,詩集,作品集質量上乘、形神俱佳。學生個人閱讀筆記記錄總量高達一萬字以上。這些成果是老師指導的結果,是學生學習智慧的結晶,彰顯著整個級段老師們團結協作、計劃性強、扎實有效、按部就班、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風。
課外活動時間,同級段的學生相互參觀交流,孩子們漫步在書香四溢的校園,流連在茫茫的書海中,欣賞著自己讀書的成果,書香書韻猶如浪漫的詩行點綴在孩子們茁壯成長的路上。
下午第一節課,各班按照學校要求,讓孩子們自由閱讀,暢游書海,品味書香。各班還舉行了優秀閱讀手抄報展評活動。根據班級情況還開展了課外閱讀主題展示活動,低段是講故事比賽;中段是誦讀比賽;高段是讀書演講比賽。活動迭起,異彩紛呈。
下午第二節課,學校教導處對本學期以來各班開展的課外閱讀計劃的制訂和落實情況進行階段性檢查。
一年級:1.2班的開心故事會,學生“親子閱讀計劃”,“親子閱讀記錄卡”很有特色;1.3班的課外識字集錦,童謠集,繪畫集很有個性;1.4班的小小手抄報,識字集也是碩果累累,尤其是他們設計的圖文并茂的“親子閱讀計劃”特別有創意。
二年級:2.1班的親子閱讀記錄卡,小小閱讀手抄報,觀察日記讓孩子們在課外閱讀方面小試牛刀;2.2班的讀書名言集錦,閱讀手抄報,圖文日記也很是惹眼,尤其是“讀書的孩子是美麗的”這個閱讀主題傳遞著老師對孩子的諄諄教導和殷殷希望;2.3班的開心閱讀,“我會寫、還會畫”名人名言集錦,主題手抄報,學生小日記等展示看著也很過癮,特別是他們的“好詞佳句”閱讀筆記如同一顆幼芽,讓人真實地感知到孩子們在閱讀的路上一定會有一個蓬勃發展的未來。老師的良苦用心讓人感動。2.4班:開心講故事,親子閱讀記錄卡,小小閱讀手抄報也賺足了觀眾的眼球。值得一提是:二年級孩子辦的手抄報還有家長的鼎力相助,每份手抄報都是孩子和家長合作辦成的,這才是真正的“親子閱讀手抄報”,這個點子好,招數新!
三年級:四個班級的步調相對一致,親子閱讀記錄卡,閱讀書簽,閱讀筆記,閱讀手抄報,課外閱讀評價表,書法作品集錦,學生作品集也同樣內容豐富,尤其是他們設計的課外閱讀評價表,分為愛讀書、多讀書、會讀書三個梯度,有評價指標,有自評、組評、師評、家長評四個項目,表冊學生填寫的也很認真,值得大家借鑒學習。
四年級:四個班級的展示也是大同小異,親子閱讀計劃,親子閱讀記錄卡,閱讀手抄報,優秀閱讀筆記展評,走進《愛的教育》專題集是一個不錯的亮點,老師給孩子們推薦的書籍讓孩子們閱讀進行的異常扎實,包含著老師的辛勤指導,折射著孩子閱讀成長的智慧光環。
五年級:親子閱讀計劃,優秀閱讀筆記,學生作品集,閱讀專題手抄報,其中“學生讀書成長冊”構成了他們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展示平臺,也是整個級段各個班級的一大看點和精彩亮點。5.1班的“夢里花香、童詩飛揚”手抄報讓人過目不忘;5.2班的“趣味語文”手抄報也讓人一睹為快;5.3班的“循環日記”記載著班級的新人新事,透視著老師的教育思想;5.4班的學生讀書成長冊不僅遺傳了傳統閱讀筆記的基因,還在形式上增添了圖文并茂創新因子,記錄著學生閱讀成長的足跡,內容包括我的閱讀計劃,我的讀書名言,好詞佳句采擷,圖書漂流花園,閱讀親子對對碰,我的閱讀感悟,家長的鼓勵等欄目。當然他們也有配套的評價機制,他們這種工作上的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效仿。
六年級:親子閱讀計劃,閱讀手抄報,優秀閱讀筆記展評,每個單元的專題手抄報,名字優雅、充滿詩情畫意的個人詩集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很值得大家學習的是6.1班和6.2班的“我的讀書計劃”制定的非常詳細,有指導思想、閱讀目標、讀書口號、實施方法、進度計劃、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等項目;6.3班的讀方法推介、個性化書簽展示;6.4班的“好書推薦卡”讓人眼前一亮,內容包括書名、作者、推薦指數、推薦人、推薦理由、故事梗概。六年級整個級段的手抄報,詩集,作品集質量上乘、形神俱佳。學生個人閱讀筆記記錄總量高達一萬字以上。這些成果是老師指導的結果,是學生學習智慧的結晶,彰顯著整個級段老師們團結協作、計劃性強、扎實有效、按部就班、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風。
課外活動時間,同級段的學生相互參觀交流,孩子們漫步在書香四溢的校園,流連在茫茫的書海中,欣賞著自己讀書的成果,書香書韻猶如浪漫的詩行點綴在孩子們茁壯成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