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8篇

時間:2023-10-10 09:49:1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

篇1

關鍵詞:復古圖案;傳統文化現代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3-0186-01

一、傳統陶瓷圖案的內涵

傳統圖案是我國古典文化的體系,所謂的書畫同源,繪畫圖案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原始的繪畫,是我國文字的起源。傳統繪畫是用寫意的意向來表達其內涵,實現其價值的。是用我國傳統的意向比如吉祥圖案所表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愿。而在不同的陶瓷用品上所用的圖案也是有所不同的,是有其傳統的戒律的,比如在陶瓷瓦當的圖案主要是祥云、鳳尾、青龍、朱雀、來象征通順發達,吉祥如意;在花瓶上主要用的也是寫意的意向表達,有壽星、無極、桃樹、、牡丹表達的是健康長壽,榮華富貴的向往;而在餐具上主要的圖案是花邊、枝蔓、玉蘭、祥云等的應用,表達的是五谷豐登,祥云高照的意向。傳統陶瓷的圖案,是陶瓷制作歷史的縮影,也是傳統文化的寫照。它承先啟后促使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斷的發展與創新。

二、復古圖案設計在現代陶瓷中的應用

所謂復古圖案,也就是傳統的陶瓷圖案想現代化的陶瓷中的應用。隨著國學熱的發展和推進,復古風在我國也悄然刮起。一襲復古的服裝,給人以濃濃的民族風情,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的同時,又有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為了追求更多的民族文化的內涵,人們逐漸的對傳統圖案的陶瓷用品,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喜愛。因此為了滿足人民對傳統文化的內涵的表達需要,把傳統的圖案應用到現代的陶瓷上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那么要把傳統圖案更好地應用到現代的陶瓷中來,也不是簡單的把傳統圖案直接復制到現代的陶瓷中來,而是要根據現代的陶瓷的特點,設計出具有傳統文化內涵的,新的圖案來,適應現代陶瓷的需要。

第一、要用傳統的陶瓷圖案,表現現代人們的是欣欣向榮的生活和對生活的美好祝愿,表達人民安定團結,和諧向上的生活現狀。比如傳統的群魚圖,所表達的就是萬眾歸一的內涵。要應用到現代的陶瓷上,就不能簡單的復制,而是要精心地設計出更為深刻的內涵,用群魚的靈動,表現出人們在現代社會里的喜悅心情,和勃勃向上的生機。賦予群魚圖更深的內涵。另外,也可以根據現代的魚種改變魚的形狀與動感的態勢。給傳統的圖案,以濃厚的現代氣息,又包含濃厚的傳統文化內涵。

第二、運用傳統的題材和表現手法,進行現代的繪畫,表現傳統與現代的和諧與統一。比如牡丹題材,用傳統的表現手法,表現榮華富貴的寫意,但融入現代的畫技法,當然也可以融合微機繪畫技術,把這一表達意向更逼真而深刻的表達出來,甚至可以利用攝影技術把牡丹的生動形象,體現在陶瓷圖案的設計中,使其更加有現代的意義。更能夠表達人們對美好時光的感受與懷想,對花開富貴的向往與追求。

第三、用古典的表現手法,描繪現代的景物。比如可以用傳統的繪畫手法,描繪現代化的景物,公園、現代化的城市、新版的小橋流水人家等,不同的景物,來表達傳統圖案的意向,比如現代化的田野表現的同樣是原始意向里的五谷豐登,年年有余。現代化的城市表現富貴、平安、發達的意向。現代化的公園,表現的是社會的繁榮與人們安居樂業的精神風貌。

三、復古圖案在現代化陶瓷上應用必須注意的問題

復古圖案,在現代化陶瓷上的應用能夠展示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但是要注意的問題也很多。首先,是必須充分掌握傳統圖案所代表的意向,使之在現代陶瓷中應用的準確性,如果應用的不正確就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本應用在瓦當上的鳳尾龍頭的圖案,錯誤地應用到餐具等陶瓷上,是不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褻瀆呢。其次,是要充分掌握傳統圖案的表達方式,傳統的圖案是寫意而不是寫實,如果把傳統的題材寫意,變成現代化的寫實,恐怕就完全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意義,比如花瓶上的寫意花鳥,運用現代化的手段把花鳥的照片應用到花瓶上,恐怕誰也感受不到傳統的文化氣息。第三,是現代題材的應用要選取準確,選取時候用傳統的表現手法的題材,現代化的高速列車,似乎無論運用怎樣的傳統手法,也無法表現去傳統文化的內涵。

結束語:復古圖案在現代陶瓷的應用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廣大,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無論是生活的哪一個方面都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滋養。而陶瓷的本身就傳統文化的代表作和重要載體,可以說陶瓷是代表中國走向世界的,現代化的陶瓷也應該打上深深的民族的烙印,走向明天,走向世界。帶著濃濃的中國風,站地球的東方。不僅創造出經濟價值,同時也創造出更多的美與精神的享受。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傳統;室內;文化元素

一、緒論

1、何為中國傳統文化

首先,在探究傳統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之前,必須了解文化是一個極為寬泛的概念,傳統文化是相對于現代文化而言的。具體到我國的情況,傳統文化指的是我國千百年來逐步形成的基于華夏文明的文化和價值觀。我們的傳統文化可以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來形容,這是因為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的積累和沉淀極為深厚,也是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最重要的精神財富。由此可見,傳統文化是我國幾千年文明進程的結合,是一個廣泛、深刻的概念。可見,傳統文化是具備情感屬性的,這種情感來源于創造傳統文化的先人們,來源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千百年的深厚積淀。也因此,傳統文化應用于現代室內設計,是一種文化情感的傳遞和表達,這就是情感化室內設計的特色。

2、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內容及影響力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中國的傳統文明具備強大的影響力,在現代設計中有著廣泛而深遠的運用,取得了很不錯的實際效果。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之所以能夠在現代設計中取得大范圍、大幅度的應用,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具備強大的生命力,在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而且歷久彌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是多元化和廣泛的,也是十分繁雜的。如,傳統的書法、繪畫、戲曲、文學、雕塑、剪紙、紋飾、民族服飾、中醫學、木偶等等,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要素。這些要素在各行各業中至今都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力,也是現代室內設計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要素。所以,無論是何種類型的設計元素,都包含著傳統文化的“深情厚誼”,都可以在室內設計中發揮作用。這種基于情感表達與揮灑的傳統文化元素,是現代室內設計所需要的,也是設計師必須重視的。

二、室內設計情感表達中傳統文化的體現與運用

1、傳統文化理念的表達與運用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源遠流長,深厚的文化根基代表不同的中國文化精神,每一個傳統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代表含義,起到傳遞信息和作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古代儒家、道家、釋家的影響,不僅體現出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同時追求天一合一的自然境界。這三家互相補充的同時又互相交融,體現出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觀念,反應在藝術形式上主要表現為文化理念:含蓄、博大精深、內斂等氣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體現出中國人獨特的內在涵養和品行價值觀等,而應用于室內設計則可以傳遞出特定的情感。客廳的中式設計根據弧形的不同發生巧妙的變化,在設計中利用中式的長桌作為房間的隔斷,厚重的中式長桌與淡雅的現代沙發形成明顯的色彩對比,讓入口的視覺范圍不會直接延伸到內部,而是將視線吸引到中式長桌附近,起到一定的隔斷效果。同時電視背景墻與窗戶的設計均采用了中式的紅木和窗欞雕花設計風格,透過雕花的窗欞可以與外界的自然美景遙相呼應,同時自然采光效果極好。傳統中式茶幾的方桌的添加,給整個客廳營造出一種淡雅、樸素的氛圍。簡潔的中式家具與潔白的墻面留白都讓空間具有更大的彈性。大理石地磚的鋪設又給整個客廳帶來一股清新的現代時尚風。因此整個客廳的設計風格不僅具有中式的典雅,更富有時尚的現代韻味。中國有依據俗話叫“萬變不離其宗”。對于新時期的室內設計行業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任何一種設計風格必然有其生存和以來的文化背景,通過文化背景的渲染和烘托來表達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追求,同時傳遞出特定的文化理念與情感。

2、傳統文化元素的設計和應用

傳統文化應用于現代室內設計,借此傳遞出多元化的情感和理念,很重要的一個抓手就是傳統文化的各類元素。如,中國傳統的設計元素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裝飾紋樣及花樣”,比如卷草紋、牡丹紋等。毫無疑問,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中運用這些傳統的紋樣,不僅造型、圖案十分精美,而且設計、組合的形式多種多樣,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再如,傳統文化在陳設中的體現,一方面是陳設物品和家具本身具備傳統文化的特點,比如紅木家具、黃花梨等;另一方面,陳設的擺放、布置符合傳統要求。這是因為陳設的選擇要契合室內的環境、“氣候”與氣場,要能夠展現出足夠的室內氣氛,帶給人協調一致的感覺。這種協調一致,指的往往是陳設與室內空間氣質的一致,是室內景觀和環境的有機融匯。此外,室內陳設必須有完整、統一的布設,要符合室內空間規劃和造型的特征要求,突出室內設計的質感和功能性。這樣一來,陳設中才能更好的彰顯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理念,帶給人們更優質的體驗和感受,這就是一種情感的有效表達。在某家居空間的餐廳大門設計中,在餐廳門的設計上,設計師選用了中式代表元素鏤空拱門。采用鏤空拱門設計在功能性上使餐廳成為獨立空間的同時,又能有效的與走廊和客廳融為一個整體。審美需求上使餐廳視覺開闊、通透性增強,同時又能使餐廳與臥室相互借景。鏤空拱門是傳統中式門和隔斷的沿用創新,既具有門的功能性,又具有隔斷的美觀性。此外,豐富多彩的設計材料是設計工作的“主料”,也是“設計大餐”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我國傳統的設計材料體現的極為明顯,如我們都知道的景泰藍、東陽特色木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此為線索,很多的中國傳統特色的設計材料被大量應用于現代設計,很好的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及手工藝技術,也讓世界更加深刻的任何和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文明,這也是一種情感的傳遞和表達方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應用于室內設計,能夠帶來極為深遠的傳承價值,也可以帶來綜合效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提升人們物質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提升著人們的精神文化素養。在紛亂的世界設計思潮涌入國內后,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在此時代大背景下,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室內設計在未來依然會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同時為傳遞出積極向上、和諧美好的情感與理念,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追求。

參考文獻

[1]劉飛.探討傳統文化對室內設計的影響[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2(07)

[2]丁晗.傳統文化與反傳統文化——關于室內設計發展的一點思考[J].美術大觀.2012(04)

篇3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只有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借鑒其他國家優秀文化精髓,才可以在世界文化中占據一定的地位。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只有突出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民族特色,賦予環境藝術作品持久的生命力,促進環境藝術設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設計藝術中可以在追求現代化元素的同時融合傳統文化元素,使設計出來的作品更加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

1 傳統文化對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意義

我國傳統習俗中歷來講究含蓄、深沉,這也直接映射到了當代環境設計領域。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當代的環境藝術作品大部分都注重理性思維和感性藝術的表達,藝術表現力含蓄而深沉,通過多種含蓄的藝術表現形式給民眾留下了聯想和想象的空間,產生充足的藝術感染力,進而提升整個民主的藝術創造力,這也正是中華文化的藝術魅力所在。

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的表現結合傳統文化的理念,將其融入環境建筑理念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在展現豐富的外觀形態的同時,將傳統文化充分地體現出來。

2 傳統文化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相互融合

傳統的圖形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直接附著在某一項現代的載體上,這樣便能夠形成一種全新的視覺環境,也能傳達出傳統文化中圖形本來的意義。這種直接的運用體現的是一種整合的觀念,也是一種積極的創造和創新,同時,需要考慮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與周圍環境的契合,這樣才能充分地表達出圖形的意義,賦予現代環境更加深刻的文化內涵。

如上海的經貿大廈雖然建設歷史較為久遠,而且設計者不是中國人,但是,其形象和所表達出來的文化卻符合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方式,這是因為其設計師受到陜西大雁塔的啟發,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素融入到了鋼結構的建筑中。

在古代的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中,傳統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來表達情感,無論是外觀還是室內布局,都通過合適的物品陳列和文化圖案來承載文化情感,這種表達手法被稱為隱喻。在現代環境藝術中,這種隱喻的表達方式仍然受到青睞,通過各種傳統文化因素組合的方式來表達環境本體之外的情感,這也是傳統文化獨有的表達方式。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要求對于傳統文化元素應該用現代的審美觀點進行審視,并且在充分理解傳統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利用現代藝術手段對其進行創新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相互融合。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其在線條表達上具有長寬度和方向,同時,也帶有強烈的厚重感。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不僅能使環境藝術設計充滿詩情畫意,也能使傳統文化的精神獲得更大的展現空間。如著名的蘇州博物館,既有傳統的文化元素,又不乏現代審美概念,多層石板組成的山水結構充滿了中國情調。

3 傳統文化元素賦予環境設計新的生命力

當前,青睞中華傳統文化的設計師更多采用的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創新,即從具備傳統文化涵義的視覺形態或抽象形態中提取關鍵題材,將其轉換并科學重構。我國傳統文化中美的元素數不勝數,設計師可從中捕捉到合適的元素,對其進行二次甚至多次加工。形成的物質形象必然要與設計理念及現代審美情趣相符合,這就需要設計者擁有豐富的閱歷、敢于嘗試的耐心和足夠抽象的思維,只有這樣,方能尋得傳統與現代、東方和西方的文化結合點,給予傳統文化新的釋義,形成散發歷史氣息的現代環境設計作品。

我國的傳統文化雖璀璨如繁星,卻保持著內斂,因此,走傳統路線的作品,其設計風格多以素雅、樸實為主。傳統文化元素使現代環境藝術多了一份詩情畫意,與應用空間結構線條相比,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使作品有了“溫度”,也更容另被懷舊、慕古的大眾所接受。在眾多試圖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實例中,蘇州博物館無疑做到了完美,蘇州博物館是由享譽世界的建筑大師貝聿銘及旗下事務所設計而成的,建筑內部及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江南風韻。貝聿銘參考古代園林風,巧妙地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建材為一體。蘇州博物館與忠王府等古建筑朝夕呼應,成蘇州城中一支絢麗的玫瑰。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很多時候是一個城市規劃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對外形象,因此計者規劃整體藍圖時,可以基于傳統文化的設計背景,繼承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結合當代設計理念和城市規劃要求,從而創作出具有歷史文化意味的時代作品。將古典元素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相結合,是基于現代人們審美心理需求,以及城市整體規劃的需求。環境藝術設計者要在迷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有機結合,不僅要凸顯現代環境藝術特色,還要彰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4 結語

正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現代環境設計師有意識的融入傳統民族文化的創作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更多地運用傳統文化元素符號,運用現代化的藝術創作手段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完美的體現本地區的民族文化特色,并為當地民眾提供用以居住、欣賞、藝術交流的空間造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創作模式,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設計藝術的飛速發展。

目前,我國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水平不斷提升,從國際文化角度來看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設計風格與審美思想,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方向也有所變化,由以前的注重現代感轉變為崇尚古典美的設計風格。將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設計中,往往會采用一些古典元素,從而使設計作品一方面具有現代設計風格,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悠久的歷史感,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可以提高我國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水平,向世界展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張.論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D].河北大學,2007.

[2] 張羽薇.淺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

[3] 論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5).

篇4

作者:王翠翠 單位: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關于符號跟符號學,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的思想家莊子在《莊子•外篇》中提到:“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所講的就是符號是利用一定的媒體來代表或指稱某一事物的東西。包裝設計本身就是符號的表達方式,設計者借以傳達結論或者整個思維過程,受眾也是通過包裝設計中符號所傳達的信息,加以自身經驗的印證,最終了解設計所要表達的思想信息。符號的發展歷程大約源于人類文明伊始,從人類開始通過肢體語言或其他方式交流,符號學便有了最初的萌芽。中國的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內涵,因而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以及相關的符號學更是恢宏博大意蘊深遠。傳統文化的的存在就是展現民族文化獨特的個性,在包裝設計中若要通過傳統文化的元素符號彰顯產品的特色和豐富而文化內涵,就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賦予包裝設計新的意義。傳統文化的內容豐富,含義廣泛。傳統文化的元素包括圖形、文字、民族戲劇、曲藝、國畫、詩詞歌賦、瓷器等,另外還有影響了中國幾千的儒學文化、龍文化等。傳統文化所代表的相應的元素符號應用于現代的包裝設計,并且結合現在的理念,賦予從功能到形式的非物質功能,使得包裝設計中獨具一格脫穎而出。

中國傳統元素符號的運用一般體現在三個方面:圖形方面的提取、色彩方面的表現以及材質方面的選擇。在所有傳統的符號運用中,圖形是最直觀的。而漢字又是圖形中最典型的,因它是中華民族的獨特的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號。在包裝設計中,經過變形、提取、精粹后所運用的漢字符號,更加具有強烈的象形趕和趣味性。例如,西湖杭州龍井茶的一種設計“西湖龍井”四個字設計成燈籠狀,“茶”字以毛筆字形態寫出,草字頭做籬笆,下部分作為農舍,右邊則為茶碗,上部裝飾枝葉,整個包裝以一種詩情畫意的形式出現,優雅恬靜如世外桃源,讓人欲遠離塵囂悠閑品茶。整個包裝不管是直觀的漢字圖形還是從意境都充分利用了傳統元素,提取符號加以整合,使得關系層層遞進,將信息傳達給受眾。符號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圖形,有時候色彩的采用也非常具有沖擊力,營造氛圍,能夠直觀的傳遞所代表的意義。例如紅色代表喜慶、節日;黃色是權貴的代表,代表著高貴等。商品主要是針對新婚新人而設計,包裝采用中國紅,充分顯示著一種喜慶節日的氣氛,若遠離商品也能迅速捕捉到它所要表達的意義。從細節上看,包裝外觀有一窗口,呈現弧度,餐具納于內,半露,上印有喜字紋,底部花紋采用富貴牡丹吉祥雙喜圖樣,如同一對新人坐于洞房之中。元素符號提煉經典,點明了新婚主題。很多色彩具有地方民間色彩,如汾酒的包裝采用青花瓷的藍色,展示酒的久遠,突出了素雅高遠的意境。

包裝設計在材質方面所采用的傳統元素符號一般為傳統的材料,如竹、木、紙等。中國傳統中的包裝材質具有天然綠色的特點,同時體現了人與自然合二為一渾然天成的和諧狀態,因而傳統材質的應用會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利用紙、木材、陶瓷、竹筒等為材質,將傳統元素重新整合成一種新的元素符號,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具有現代氣息。傳統的元素符號在現代的包裝設計的應用往往是多元復合的,利用多種形式來展現包裝的意義,傳統文化的符號應用已經到達了一個相當的高度。用現代的手法表現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中提取相應的元素符號并結合現代的所要表達的理念從各個層面取其精華來展現包裝和產品,是現在包裝設計利用傳統文化的元素符號發揚文化理念的有效途徑。設計師應當合理并有效的采用傳統文化的元素符號,使得包裝具有實用性和藝術觀賞性,突出品牌的特點,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篇5

關鍵字:傳統文化符號;包裝設計;應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寶貴而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豐富的遺產為我們現代設計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文化符號素材,這些的素材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對環境中的文化全球化趨勢下,包裝設計在尋找屬于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將傳統文化符號融入到現代設計中,創造自己的品牌特點,提高市場占有率,已成為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因此將傳統文化符號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傳統文化符號與包裝設計

在現代包裝設計中體現傳統文化符號,使之富有神韻,在追求創新的同時又不失傳統風格的體現。以現代的設計手法表現傳統文化符號,并將各種傳統文化符號內容精華化,讓文化的傳承應用到更有生命力,在吸收、借鑒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式,使傳統文化具有現代感,達到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包裝設計的融合。其中國畫、書法、年畫、皮影、剪紙、刺繡等都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符號,其中書法和國畫可以堪稱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書法已成為現代設計中的一種重要的傳統文化符號,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獨具特色藝術風格。其深刻的韻味所表現的裝飾性,體現獨特視覺效果和文化底蘊。香港設計師陳幼堅先生將包裝進行了突破,將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設計巧妙結合,表現了深刻的民族文化特點。它的包裝設計采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技巧,并結合現代包裝設計理念,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又不失現代感。因此,設計作品中借助書法藝術殊的的黑白效果,更能體現其抽象、高雅的效果。

以現代茶葉包裝設計為例,茶文化和書法都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從漢字的第一個“茶”字的出現,就是由書法字體書寫,用書法字體作為茶葉的包裝在視覺效果突出,給人印象深刻。茶是最契合自然之物,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茶的包裝設計運用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使茶的清香和高雅與中國書法的氣韻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體現了現代包裝設計和傳統水墨結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意味,彰顯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二、傳統圖形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傳統圖形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用勤勞智慧創造出來的民族文化,說是圖形確切的說因該是紋樣,這些紋樣有:人物類紋樣有財神、門神;動物類紋樣有龍紋、風紋、麒麟、獅、虎、鶴、規;植物紋樣有梅、蘭、竹、菊、牡丹、荷花;符號紋樣有萬字、壽字、雙錢、八寶等,這些吉祥紋樣都表達了人們企盼幸福、長壽、喜慶、吉祥的美好愿望。

中國傳統圖形造型方法與現代設計截然不同,現代設計注重的是形的完整性和裝飾性,關注形與形之間的前后、虛實等關系;傳統圖形要結合它的外形和內涵進行靈活運用。如蝙蝠和壽桃代表“福壽呈祥”,牡丹代表“雍容華貴”,荷花代表“清明廉潔”,如意代表“可如人意”,明月代表“花好月圓”,麒麟代表“祥瑞”,松樹、仙鶴、靈芝寓意長壽等等。使用這種傳統的圖形,用其精神屬性上的某種特征,傳達商品信息,更能深入人心。

在現代包裝設計中運用傳統圖形符號進行表現,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關鍵。如:龍紋一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標志。將龍紋作為一種裝飾和主題圖形用于包裝設計中,對于創造這種商品的藝術形象,形成某種意境,表達主題,能起到很大的推銷作用。在酒包裝設計上龍紋的應用較為突出,例如:板城燒鍋酒的包裝設計接很好的表達了該商品的理念,給人們帶來追求向上、吉祥的美好愿望,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在色彩的處理上也是十分大膽,把紅色、黃色、金色、銀色、黑白色等很難調和的顏色搭配在一起,產生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加強了中華民族傳統風格的表達。

包裝設計中,如何把握傳統裝飾圖形的形式和應用,注意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中的色彩精華,并加以創造性的發揮和運用,能更好地體現出中國包裝設計的特有的民族風格。

三、傳統色彩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我國的傳統色彩中,受戲劇、臉譜、民間木板年畫等色彩以及本民族審美的影響,大多數傳統包裝采用暖色系的紅色、橙色、和黃色,其中紅色用的最多。中國人尚紅,紅色象征著喜慶、吉祥、幸福、美滿等。黃色在中國古代是帝王之色,象征權利和地位。喜慶的禮品包裝多采用紅、黃兩色。

就目前國內市場的酒包裝,大多色彩都借助傳統元素來設計。如:“汾酒”的包裝色彩就來源于民間青花藍、白色調,展示了酒的久遠,還突出了傳統文化符號特有的儒雅和深遠;“金六福”酒的包裝設計,大面積運用的紅色,加之具有濃郁民間意味的剪紙,使之富有了濃厚的民族情意,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給人帶來喜氣洋洋的視覺感受;“孔府家酒”的包裝盒采用藍底紅條紋黑色字傳統的色彩搭配,不僅突出了孔府家酒的圣潔性,而且給消費者一種真實感和信任感。

篇6

關鍵詞:傳統圖案 工藝形式

中國藝術是在傳統文化的大環境下得以強化的。現代晚裝所用到的圖案紋樣,表達的是一種吉祥的寓意。圖案源于生活,圖案形成于人們的觀念。作為源于生活和形成于觀念的服飾紋樣圖案,自然也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的觀念的提高而不斷發展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

一、傳統圖案的特點

現代晚裝中用到的傳統圖案,以花卉圖案為主。花卉圖案代表吉祥如意,如牡丹代表花開富貴,代表人壽年豐,玫瑰代表情投意合。由于人們對于花卉圖案的喜愛,于是很多花卉圖案以不同的工藝形式出現在現代晚

裝中。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傳統圖案紋樣在現代晚裝中的工藝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因為傳統的圖案用在現代晚裝中,也應該采用傳統的工藝方法。刺繡、抽繡是最傳統的一種,歷史悠久、應用廣泛,表現十分豐富。刺繡的傳統圖案紋樣更能表現出女裝的高貴典雅、雍容富麗。用刺繡工藝做出的圖案,形象精巧秀麗、色彩華美、形式多樣,一度為時裝領域增添了許多活力。刺繡的圖案紋樣在西方流行舞臺的運用則屬于東風西鑒。中西結合的最佳表達方式,讓現代晚裝多了一分中國式的華貴,傳統的刺繡圖案紋樣成為飄動在現代晚裝中的民族符號。濃郁民族風情的圖案紋樣,巧妙地裝點在現代晚裝中,很好地展示出著裝者的個性。傳統的圖案紋樣用在現代晚裝中,如何把現代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結合,是需要設計界與文化界長期探討的一個問題。

二、傳統圖案的運用原則

傳統文化的提倡,大多出于一種對民族、對傳統的自發的、本性的關愛。現代晚裝裝飾上的傳統圖案紋樣,賦予設計者一種新的使命,就是如何繼承傳統文化,并與現代服飾相適應。當前的市場渴望看到更豐富的、能夠體現傳統文化的設計。中國傳統圖案文化是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如何選擇,如何繼承,如何與現代晚裝更好地結合,既不失傳統,又符合現代生活品味,都需要不斷地嘗試與反復驗證。傳統圖案在經歷歲月洗練后滲透出濃厚的歷史凝重,需要用今天的設計語言詮釋并重現這份凝重,不能將目光僅僅死定在傳統圖案紋樣的形式上。中國的傳統文化之所以擁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傳統圖案紋樣與內涵的完美結合。例如,歷代皇室的穿著、使用的物品,即使圖案的形式不同、用途各異,但無不是傳遞皇家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民間的剪紙、刺繡,又處處流露出祈求吉祥平安之意。所以,后來者必須學會批判地繼承,并不是所有歷史保留下來的圖案紋樣都適用于現代晚裝。所謂的不適宜,更多地體現在圖案紋樣的內涵上。作為設計師,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國傳統文化脈絡中的永恒,即隱藏在圖案紋樣背后能夠真正體現中國傳統精神的本質,不僅要找到代表中國傳統圖案的紋樣,還要將這些圖案巧妙地運用到現代晚裝中。這是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的現代服裝與傳統文化的結合。

三、傳統圖案運用于現代晚裝的發展趨勢

傳統圖案紋樣在現代晚裝中的運用,就是一種體現。只有了解傳統圖案紋樣是通過怎樣的變化方式來傳達它所表達的寓意的,才能使傳統圖案紋樣與現代晚裝的結合出現合理而豐富的變化。只有掌握了這些規律,很好地把握中國圖案紋樣的內涵,才能夠把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完美結合起來,從而繼承和發揮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靈魂與精髓。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東風西鑒,悠遠的東方文化已不再只代表傳統國粹,正迅速地成為一種流行于國際的時尚。即使是常以迅雷之勢推陳出新的時裝界,也常常駐足于東方情節,從中汲取靈感和創意。在現代的服飾設計中,運用中國傳統的元素成為一種時尚追求。傳統圖案在現代晚裝中的運用,融合古典與時尚、東方與西方,并且強調穿著的舒適感,整體風格簡潔明快。現代晚裝中大膽地運用傳統的圖案紋樣,讓晚裝擁有了古樸的中國風韻,使晚裝既不失東方的溫柔與典雅之美,又使晚裝凝聚著現代時尚熱烈與開放之韻。尤其是晚裝裝飾上傳統的圖案紋樣,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突出迷人的東方神韻,簡潔而不失時尚感,表現出一種利落的柔美。

參考文獻:

[1]徐雯.服飾圖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2]唐景.服裝色彩與圖案設計[M].北京:中國勞動保障出版社,2004.

[3]石鐵硤.女裝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華梅.華梅談服飾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5]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篇7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室內裝飾設計;融合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現代社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室內空間的實用性與審美性要求也在提高,這就要求設計師要在傳統形式和現代時尚之間的矛盾沖突之中努力的調和達到平衡與和諧。如何使室內裝飾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機的結合,怎樣巧妙的因地因人制宜,構造民族文化特色的個性空間設計是我們永無止境探討和研究的,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發揚光大,做到形變但意在,拒絕盲目的沿襲傳統。中國傳統室內裝飾是在特定歷史時代及文化背景下的,其外在形式、自身功用、內在文化綜合創新運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中,充分體現了實用性和審美性的融合,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國傳統室內裝飾的應用

中國傳統室內裝飾在當代空間裝飾設計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優勢在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表達上的直接性,有著深深的民族情結,是室內裝飾設計營造手法上的常用的處理方法。無論是直接運用傳統的中式家具,藝術品工藝品,還是具有吉祥寓意的裝飾圖案的提取,都使傳統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獨具魅力。

(一)傳統家具

中國古典家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它具有端莊、沉穩的造型特點,古樸、典雅的氣質,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古典家具因為有優美的線條、原始的木質紋路,所以很容易與現代的家具、電器等搭配在一起。其選料考究,通常以優質木材為主,比方說紫檀木、黃花梨木、楠木等等,造型的塑造符合材料的特性,順應天然紋理,裝飾采用點綴的方法,體現文雅樸實的美感。選用傳統古典家具來裝飾室內空間,是文化品位的象征。新中式家具這個家具類型的出現,強調了與傳統家具發展的異同,因其時代特征而特地加上了“新”,說明其源自傳統,而又超脫傳統。一般來說,在傳統美學規范之下,運用現代的材質及工藝,去演繹傳統中國文化中的經典精髓,使家具不僅擁有典雅、端莊的中國氣息,并具有明顯的現代特征,這樣的家具就叫做新中式家具。新中式家具設計在形式上簡化了許多,通過運用簡單的幾何形狀來表現物體,但它也不是憑空出現的,是在古人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是取其精華部分、去其外在的形式并運用現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是古代家具的現代化演變的成果。

(二)傳統室內裝陳藝術品

如今,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對于空間的文化品味也有所追求,營造有書香氣有人文特色的空間氛圍是多數人情感訴求。名家字畫,亦或是有吉祥寓意的畫作都飽含了人們對美好人生發展的追求和向往,在烘托室內藝術文化氣息的同時表達了對某事某物的祝福。偏于古典的居室裝飾,可以用傳統的中國書畫補壁。

對于中國瓷器精品,觀賞者一般不會產生將它用作實用器物的念頭。這種由形式感而引發的人的美感享受,是一種超功利超現實的對美的直覺,它激活人的美感欣賞力,欣賞者在這種對象面前,似乎也關照到自己本質的力量,獲得對美的欣賞需求的滿足。陶瓷藝術與室內設計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藝術陶瓷與字畫、古玩、綠色植物等,一方面,它作為獨立的藝術品形式具有審美的藝術價值;另一方面,它以實用的形式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同時起到室內裝飾和點綴環境的作用。

軟裝織物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綺麗瑰寶,譽滿全球的絲綢,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的刺繡編織,這些織物布料可富麗堂皇,可清秀典雅,無論是直接用于鋪陳,還是用于界面裝飾,都是其他裝飾品所無法取代的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延續。

(三)傳統裝飾圖案

中國傳統裝飾圖案是悠久歷史的積淀,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飽滿多姿的造物思想和藝術成就。傳統裝飾圖案是中華民族祖先及世人經千年的造物活動中,不斷融合歷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創作設計才華,不斷融合中國的道釋玄儒、政治倫理和民情風俗而發展起來的,其表達的寓意和思想內容寄托了人們對俗世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加入傳統裝飾圖案的元素題材,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直接表達。

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提煉表達

將漢字元素用于室內天花墻壁地面等圍合界面上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如印有漢字的壁紙裝飾墻面,提升了居住者的文化品位,增添了書香氣息。在天花處懸掛具“印章”形制的吊燈,傳統印章雕刻工藝與文字裝飾裝飾元素相得益彰。漢字元素出現在室內隔斷上也是一種裝飾手段,帶有漢字或書法藝術的屏風,一扇鏤空雕刻的格柵,都具有濃濃的中國韻味。

在中國傳統色彩體系中,紅色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甚至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黃色也是中國傳統色彩的代表之一,黃色裝飾給室內空間增添奢華感,絢麗莊重不失典雅。

中國傳統造景手法豐富多變,借景、框景、對景、漏景、添景、抑景等等構景方式在室內裝飾設計中也越來越受到設計者的重視,用形似取景窗的隔斷分隔臥室與過廊,形成了框景的視覺效果,能夠給室內空間增添趣味,提升審美情趣。

三、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作為室內裝飾元素

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在經過漫長的歷史凝練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內涵的圖形和紋飾。他們包括人物、植物、動物、圖騰、幾何符號等形式在內的圖像,以及一些流傳廣泛的典故、成語、傳說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及組合。這些傳統符號既有具有傳統象征內涵和比喻意義的圖案和紋樣,也有古代傳統圖騰紋飾,以及傳統宗教紋飾符號。這些文化符號在經歷了歲月的洗練后都滲透出濃厚的歷史凝重感,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因為其文化符號是形式與內涵的完美結合。我們應該用今天的設計語言詮釋與重現這種完美。在當代,這些符號仍有著積極的實用意義,直接運用這些傳統符號作為裝飾元素,是營造傳統的文化室內環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運用手法有:

第一,抽象簡約。這種手法是對傳統形式的整體或局部,進行藝術加工提煉與抽象簡化,其原則是可失傳統之形而不失傳統之韻,使傳統的儒、道、禪中的某一種文化,在結合現代的功能與技術的基礎上,得到延續與發展。

第二,符號拼貼。其特點是將人們所熟悉的傳統構件加以抽象、裂解或變形,使之成為某些典型意義或象征意義的符號,并在室內元素中拼貼運用,從而使新與舊、今與古帶著某種聯系。

第三,移植與嫁接。即對儒、道、禪歷史文化進行移植嫁接,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形象。現代設計不僅要讓傳統藝術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運用,還應該結合現有的技術與工藝對傳統裝飾藝術進行延伸與拓展。

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重體現,為現代室內設計提供了寶貴素材。室內設計終歸是一種以人為本服務于人的行為技術,在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美的需求日趨強烈的今天,如何構建出能夠表達情感訴求的空間是當代室內設計師所共同面對的課題。感懷歷史,追溯傳統是國人普遍存在的審美情態,更何況,中華民族優秀燦爛的傳統文化同樣需要國人共同努力來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和融合是對傳統文化極具實踐效果的傳承。

參考文獻

[1]鄭昭芳.傳統文化與現代室內設計的融合[J].藝海,2012,05:104.

篇8

在各國文化不斷交織與共同發展的今天,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發展與傳承是每一個國人的使命。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拓展與傳承,最為直接的方法便是將其與現代社會生活結合起來,使其充分融入到社會生活中來,從而營造良好的中國特色社會文化氛圍。中國特色社會文化氛圍的營造,會給設計本身帶來較為可觀的商業與審美回報。因此,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對文化傳播與設計的表現效果都具有推動作用。

二、現代視覺傳達傳達設計對傳統文化的應用分析

1.現代視覺設計中傳統文化的借鑒應以設計為主體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應用不是傳統文化代表性事物簡單的重復利用,也不是僅僅表現于對傳統事物的重現,而是應該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設計中來,以設計為主體展開對傳統文化的傳達。在經濟發展極為迅速的今天,設計者們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應對設計的元素進行深究,使自身的設計重點不僅僅表現在商品經濟的需求上,還應表現出設計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

2.傳統文化視覺表達過程中應考慮文化的象征意義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時,應對文化的象征意義進行更深層次的考慮。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十分豐富。設計者在設計應用時,可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分類,將文化內容的運用與當地的風俗文化結合起來,使其更符合當地的設計特色,從而能夠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中國傳統文化源于中華民族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是通過人民不斷的社會勞動下來的。因此在設計時,還應與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充分利用文化的象征意義。

3.應注意現代化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程度在現代化設計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利用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利用層次,應該充分考慮現代化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程度。一項設計,如果與中國傳統文化偏離較遠,則無法充分表達中國特色,與傳統文化氛圍營造的理念相悖;如果在設計中,過分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生搬硬套,則會使設計顯得生硬,缺乏技術含量,反而無法起到美學與文化傳播效果。

三、結語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中文字幕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欧美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v | 一级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