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必備知識8篇

時間:2023-10-07 08:47:3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兒科醫生必備知識,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兒科醫生必備知識

篇1

【關鍵詞】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359-02

1 資料與方法

1.1 評審范圍

白山市6個縣市區全部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統計范圍從出生到差一天滿5周歲兒童。

1.2 評審方法

由市級婦幼保健機構組織有關專家對5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進行評審,評審專家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十二格表評審方法,從個人、家庭居民團體,醫療保健系統和其他相關部門這3個環節,根據其知識技能、態度、資源、管理系統4個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評審,確定每一例死亡是否可以避免、明確死亡因素、找出主要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

2 結果

2.1 概況

2.1.1 死亡年齡: 新生兒死亡32例,占53.3%,嬰兒死亡45例,占75%,1-4歲兒童死亡13例,占21.7%。

2.1.2 生產方式:自然產28例,占46.7%;剖宮產32例,占53.3%%;

2.1.3 孕齡:

(1)足月:48例,占80%(其中37-38周18例,占37.5%;39-41周30例,62.5%);

(2)未足月:12例,占20%(其中34周-36周7例,占58.33%;28周-35周5例,占41.77%)。

2.1.4 死亡地點:死于醫院的27例,占45%,死于家和途中的33例,占55%。

2.1.5 死亡之前治療情況:住院治療58例,占96.7%,門診治療2例,占3.33%,未治療0例。

2.2 評審結果分析

2.2.1 評審結果:可避免死亡33例,占55%;不可避免死亡27例,占45%;

2.2.2 三個延誤評審情況:

(1)有延誤48例,占80%(其中就診延誤26例,占54.17%; 醫療處理延誤20例,占41.67%;交通延誤2例,占4.1%)。

(2)無延誤2例,占0.33%。

2.2.3 死因診斷:

(1)新生兒前五位死因是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出生窒息、其它新生兒疾病、其它先天異常、先天性心臟?。?/p>

(2)嬰兒前五位死因是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出生窒息、其它先天異常、其它新生兒疾病、肺炎;

(3)5歲以下兒童前五位死因是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出生窒息、肺炎、其它先天異常。

2.2.4 主要影響死亡因素:

(1)個人、家庭的態度問題25例,占41.7%;

(2)區縣級醫療保健人員的知識技能問題11例,占18.3%;

(3)區縣級醫療保健人員的態度問題5例,占8.3%;

(4)區縣級醫療保健機構的管理問題6例,占10%;

(5)省(地市)級醫療保健人員的知識技能問題3例,占5%;

3 討論

3.1 醫療保健機構方面存在的問題:

(1)通過評審發現各級醫院對窒息復蘇程序和用藥方面均存在一定問題。

產、兒科醫生沒有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不能按照復蘇方案進行搶救,不能規范性用藥。

(2)產兒科合作制度落實不到位。普遍存在高危產婦分娩時現場沒有兒科醫生,待發現異常后,再請兒科醫生會診,延誤了搶救時機。

(3)醫療保健機構人員知識技能亟待提高,對疑難雜癥不能給予有效的處理。

(4)對患有艾滋病、梅毒的孕產婦管理不到位,在圍產期沒有及時用藥,規范治療。

(5)基層健康教育開展不好,不能及時將婦幼保健知識傳遞給老百姓,尤其是產篩工作的目的和意義,是個人家庭、居民團體對保健知識認識不足的一個原因。

(6)個人家庭對重癥兒童不能積極治療,可能與醫生交待病情過重有關。

(7)危重患兒轉院無醫護人員陪同。

(8)市疾控中心不能對可疑艾滋病孕婦進行確診,助產機構不掌握可疑艾滋病孕婦信息,容易造成醫護人員與健康產婦的感染。

3.2個人家庭、居民團體方面存在的問題

(1)文化水平低的家庭主動學習保健知識的意識不強,對疾病的危害認識不足,存在僥幸心理,對醫生的依從性差。

(2)農村低收入家庭對治療費用相對較高的重癥疾病負擔不起,從而放棄治療。

4 干預措施:

4.1 加強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的培訓,建立培訓制度。

市級要定期舉辦新生兒科相關技術培訓班,培訓模式可采取專家手把手、面對面教的方式,以實踐為主,保證培訓取得實效。

4.2加強各級醫療機構產兒科建設,建立健各縣、市產兒科急救中心。

助產機構要加強兒科特別是新生兒科建設,必備保溫箱和常用的急救設備,市急救中心醫院應配備呼吸機,縣級助產機構要求有1-2名新生兒科醫生,市級助產機構應有新生兒科,實現產兒科合作,確保母嬰安全,同時各級助產機構要建立建全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記錄。

4.3 提高產前診斷技術水平。

各助產機構要提高產前診斷水平,嚴格執行衛生部下發的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減少先天畸形的發生。

4.4 加強孕期管理,及早發現高危因素,降低早產低出生體重的發生率。

(1)降低早產、低出生體重的發生,應規范孕期保健指導工作,重點從孕前開始(在計劃受孕前4-6月),全面發現受孕前的危險因素并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孕早期(停經12周內)盡早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全面記錄一般情況,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化驗,咨詢指導及相關知識宣傳;建議孕20-24周B超篩查大畸形,同時進行心理、營養指導,指導定期孕檢的時間;在28-36周要做高危評分一次,37周后再做高危評分1次,并對高危妊娠進行管理,提高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防止早產。指導孕產婦凡出現腹痛,陰道流水必須立即住院治療。

(2)對不能避免早產的,要常規給予促胎肺成熟治療。

4.5 提高對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的管理質量。

(1)對孕產婦提供全面、系統的綜合干預服務,規范產前、產時、產后診斷、用藥,減少兒童的感染機率。

(2)加強預防性病知識的宣傳,減少艾滋病、梅毒感染機率。

篇2

關鍵詞:中醫兒科;本科教育;現狀;對策

“兒科醫生荒”,是我國長期存在的問題,進入“全面兩孩”時代后,對兒科醫生的要求更為突出。高校加強兒科學人才培養,無疑對緩解兒科醫生緊缺的現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本科培養過程中,臨床實習是將課堂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具體病人相結合的階段,是醫學生成為一名合格醫生的歷練過程[1]。就我校而言,本科畢業實習在兒科的時間一般在1個月左右,短時間內想掌握中醫兒科的基礎理論、臨床技能,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是有一定難度的,為培養更多優秀的中醫兒科人才,分析本科畢業實習現狀,采取相應對策,具體如下。

1本科畢業實習現狀

1.1基礎理論不扎實臨床思維待提高本科畢業實習的學生,已經學習過中醫兒科學,但帶教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對小兒生理、病理的特點,五臟特點,辨證概要,小兒疾病的特點,小兒用藥的特點等內容,尚不能熟練掌握。而且,面對病情多變的復雜病例無從下手,診治思路不清晰,臨床思維能力需要提高。具有牢固的專業基礎知識,是培養醫學生清晰的頭腦、開闊的思維和較強動手能力的前提。

1.2就業壓力增加影響實習質量當前本科醫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醫療機構及醫學院校招收人才時均傾向于研究生或博士生等高學歷的人才,本科生缺少就業優勢。為了能夠在較好的醫療機構和醫學院校工作,一部分醫學生選擇考研,選擇考研的醫學生將主要的精力用在復習考研上,勢必影響本科實習的質量。還有一部分醫學生選擇就業,將大量的時間用在參加人才招聘會、用人單位面試、投遞簡歷等,主要精力放在擇業上,實習時間也明顯減少,實習質量明顯下降。

1.3醫學生缺少耐心醫患溝通需加強有的醫學生缺少耐心,面對哭鬧不配合的患者,周圍嘈雜的環境,不能耐心的檢查、安撫患兒,仔細傾聽患兒家屬的敘述,使得病史記錄不詳細,查體不全面。在當今醫患關系相對緊張的形勢下,有的患兒家屬不信任實習醫生,不愿意由實習醫生診治,實習醫生在醫患溝通中存在膽怯心理、不自信,缺少親切感,查體不夠輕柔,也很難取得患兒家屬的信任[2]。

2本科畢業實習對策

2.1鞏固基礎知識中醫兒科是中醫學的重要部分,不僅反映了兒科的特點,它還是與中醫基礎理論有著密切關系的臨床醫學,是運用中醫藥理論與臨床,研究小兒生長發育、小兒保育和疾病防治的一門臨床學科[3]。針對兒科實習的醫學生,帶教教師應注意講授小兒不同于成人的特點,相同病癥診治與成人的不同之處。如感冒患兒著重講解“夾痰”、“夾滯”、“夾驚”三夾證,遣方用藥時結合小兒特點進行辨證論治。為使醫學生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安排病房實習的醫學生上午跟隨帶教老師查看患兒,書寫病歷,下午安排授課、病例討論(每周2~3次)。內容包括科室重點病肺炎喘嗽、哮喘、紫癜,常見病咳嗽、嘔吐、泄瀉、水腫、心肌炎、感冒等疾病,從疾病的定義、病因病機、診斷、鑒別診斷、辨證論治、預防與調護、研究現狀等方面講述。授課結束后,由醫學生再次詢問典型病例的病史,進行體格檢查,結合病例進行討論,最后由帶教教師就典型病例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情況等方面進行總結分析,使得醫學生們對疾病的認識更加深刻。醫學生打下牢固的中醫基礎,將來才能成為新一代中醫兒科名醫[4]。

2.2加強經典學習中醫經典是中醫的學術淵源,正如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源一樣?!讹B囟經》、《小兒藥證直訣》、《幼科發揮》、《幼幼集成》等,是中醫兒科專業的經典著作,加強經典醫著的學習,有利于學習到傳統中醫學理論和診治方法,也有利于培養和提高醫學生的中醫臨床思維能力。結合臨床實際病例有針對性的指導醫學生閱讀原文,如分析泄瀉病例的發病原因及病機時,可閱讀《幼幼集成•泄瀉證治》,原文云:夫泄瀉之本,無不由脾胃。蓋胃為水谷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而水谷腐化,……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瀉作矣。經典結合醫案進行分析是培養醫學生的中醫診療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5]。

2.3培訓實踐技能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醫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具有扎實的臨床技能,才能應對千變萬化的疾病。我們將中醫“望、聞、問、切”四診基本技能的培訓融入到臨床帶教中,要求醫學生在管理患者時,通過望、聞、問、切基本中醫技能,詳細觀察、記錄患者病情,教師則從旁指導,糾正不當之處。定期進行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小兒體格檢查,身高、體重、體溫、血壓的測量,頭圍、囟門的測量,望小兒指紋,小兒心肺復蘇、小兒腰椎穿刺術、小兒骨髓穿刺術、小兒胸腔穿刺術、小兒腹腔穿刺術等。

2.4重視病歷書寫病歷書寫是實習醫學生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中醫兒科病歷的書寫與成人有不同之處。如記錄患兒的出生史、喂養史、生長發育史、預防接種史、母親的妊娠史等,對患兒疾病的判斷、轉歸、預后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在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中是非常重要的。臨床帶教教師要詳細講述病歷書寫規范、用詞準確、病史采集完整,避免疏漏。如記錄患兒咳嗽癥狀,要同時記錄咳嗽有痰、還是無痰,痰液的顏色,咯痰量的多少,痰液的氣味和形態,何時咳嗽劇烈,是持續性咳嗽還是陣發性咳嗽,有無犬吠樣咳嗽,咳嗽后有無雞鳴樣回吼聲,有無喘促等伴癥。對于醫學生病史記錄不詳細,醫學用詞不準確,復制粘貼病歷等現象,帶教教師要及時批評指正,錯誤病歷及時修改,讓醫學生明白病歷不但可以反映醫生的診療水平,而且是真實記錄患者病情的具有法律意義的醫療文件,在處理醫療糾紛時,作為重要依據,故需要認真對待[6]。

2.5門診跟師學習中醫兒科門診實習是病房實習的有益補充。門診與病房相比,疾病病種更廣泛,如小兒乳蛾、厭食、積滯、滯頤、腹痛、唇風、抽動穢語綜合征等在病房少見,而且門診病種有一定的季節性,如春季傳染病如痄腮等多發,夏季脾胃系疾病如嘔吐、泄瀉多發,冬春季肺系疾病如感冒、肺炎喘嗽等多發。醫學生在兒科門診輪流跟隨我科多名省市名中醫學習,不僅可以學習到臨床選方用藥特點、辨證診治思路以及創新性理論,還會學習到如何與患兒溝通,如何全心全意為患兒服務,名醫們的敬業精神與高尚醫德,醫學生能耳濡目染,這對疾病的認知,良好醫德的培養大有裨益。

2.6加強醫患溝通近年來醫療糾紛增多,醫患關系緊張,如何正確處理醫患關系成為擺在醫生面前的重要課題,也是醫學生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與患兒溝通時,醫學生更應態度和藹、語言溫和,消除患兒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鼓勵患兒自己表訴病情,對于哭鬧患兒要盡量安撫,查體時動作要輕柔。與家長溝通時,要思路清晰,根據患兒主訴等情況,幫助家長理清思路,準確而全面的介紹病情。向家長交待病情時,要客觀而又巧妙,如實的告知家長患兒的診斷、化驗檢查、治療方案等情況,取得患兒家長的信任,配合治療。與患兒及家長之間建立良好醫患溝通,也是優秀醫學生的必備條件。綜上,我們分析中醫本科醫學生畢業實習階段的現狀,采取相應的對策,使醫學生通過中醫兒科階段的實習,掌握中醫兒科基礎理論、經典理論知識,熟悉臨床實踐技能,培養良好的中醫思維能力及醫患溝通技巧,使其能盡快融入臨床,成為一名真正的中醫兒科醫生。

作者:郭亦男 孫麗平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兒科

參考文獻:

[1]羅川晉.中醫院內科臨床帶教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4):40-41.

[2]陳宏偉,殷樹欣,等.本科醫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培養[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4,31(3):102-106.

[3]張學青.中醫兒科臨床帶教注意的問題[J]新疆中醫藥,2005,23(4):60-61.

[4]徐榮謙.中醫兒科教育現狀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09,1(5):397-398.

篇3

我國的兒科學教育開始于20世紀中期,有些醫 學院曾設有獨立的兒科學專業,培養了許多優秀的 兒科臨床醫師。后隨著醫學院校專業設置的調整, 至20世紀末,兒科學專業逐漸被取消,而將其歸入 臨床醫療專業0。長期以來,兒科學專業領域在研 究“中國兒科醫師匱乏”的原因時,多將側重點集中 于對整個醫療體制及社會環境的剖析上,而少有對 自身兒科學醫學教育的反思H。

2014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加拿大渥 太華大學醫學院成立了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 (簡稱“聯合醫學院”。聯合醫學院的教學設置參考 渥太華醫學院,其兒科學教學內容和方式與目前我 國的兒科學教育存在諸多不同。此文,我們就‘‘課程 內容設置的差異”進行討論。

    1.對兒科醫師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的樹立

    我國5年制醫學生本科學習階段《兒科學》大 課和見習課堂教學的課時總數約在80個學時(每個 學時40 mm)。一般會在第一堂課介紹“兒科學”(多 稱為“兒科學緒論”,主要對兒科學的學科內容給予概括介紹,1 ~2個課時),之后便進入專業內容(主要 是基于各種疾病)學習。大課教學和見習教學有相 當部分內容重復講解,例如“腹瀉病之液體療法”,無 論是大課還是見習都會重點講解。

渥太華醫學院的兒科學教育課堂教學時間約 80 h (沒有專門列出“見習小講課”,但因為教學方法 多樣,實際涵蓋了見習目標)。在課程內容上,更注 重對于兒科醫師眼界( vision)、使命感(mission)的培 養。 無論是兒科學總論,還是各個分論的教學內容, 處處滲透著“培養具有全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成為 未來兒童問題專家和領導者”的塑造意識[4。兒科 醫師的責任被定義為并不僅僅拘泥于對某種疾病的 診斷和治療,而是在更廣泛的范圍內(軀體、心理和 社會)為兒童健康服務。這一教育理念與現代醫學 ‘‘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是相一致的。我們 在這里舉2個例子:①在“兒科學總論”部分,除了傳 統意義上對兒科學的專業內容進行介紹以及闡述兒 童生長發育特點等問題之外,有1 h的課程內容是 “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原因及如何預防”(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mortality in the under five age group worldwide),另外1 h的內容是“從社會文化背 景認識兒童的健康權”(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ld rights in community health policies, practices and advocacy work)。目的非常明確,前者幫助兒科醫師以更廣闊 的視野來看待自己未來所承擔的責任,后者幫助學 生理解現有文化背景下兒童健康政策的現狀和兒科 醫師在提高兒童健康權利過程中的引領作用。②在 “新生兒疾病”這個部分,除了講解一些新生兒常見 的疾病之外,有1個小時的課程內容用于講解“全球 及本地圍產期新生兒死亡原因探討” Explore issues related to perinatal mortality in the global (local) con?text] 。目的是希望兒科醫師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疾 病、疾病譜在全球范圍內的不同及產生這種差異的 深刻背景,并從社會的角度來認識自己的工作。這 樣有助于兒科醫師在實施醫療行為同時,不斷提升 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2.以崇尚“精英”文化的多元化現代社會為背景,培養合格的兒科醫師

   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的西方醫學教育改革是 適應當時西方社會發展的產物。當時的西方社會, 醫生也常因“態度傲慢,醫療行為不顧及患者利益” 而備受指責。正因為此,在醫學改革后,西方醫學教 育中出現了一系列新的教學內容0。在渥太華醫學 院教學課程中,這部分內容被稱之為‘‘社會、個人和醫學(society, individual and medicine content, SIM) ”。 舉例而言,在兒科學總論中,有個環節講述“兒童及 其家庭對現有醫療保障體系的理解”(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ld and families’ perspectives of being cared for within our health care system),所教授的內容是幫助醫學生理解,不同社會背景的不同個 體對于同一醫療保障體系內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 不相同,繼而對于醫生醫療行為的認同度也有很大 差異;而且,會讓醫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醫生的醫療行 為和決定是在社會限定的醫療保障體系內進行的, 醫生個人并不能夠隨心所欲,不恰當的醫學決定會 使原本單純的醫療行為變成一個社會公共事件。這 樣的課堂教學內容,是適應在多元化社會中,醫生與 不同背景社會群體間建立相互理解、相互認同關系 的需求。

在某些方面,我們正經歷著二三十年前西方醫 學界相同的困難。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是我國 兒科學教育的特點(也是我國整個醫學院教育的特 點)。究其實質,是將醫生作為技術人員來培養。在 評價醫生時,工作量(如門診量、手術量或文章發表 數量等)和技能水平(如手術難度、文章發表雜志的 級別)是最主要的指標。但是,事實上,隨著社會的 發展,醫生不再是僅僅治療“軀體疾病”,現代社會 中,社會群體對于“心理”和“社會”的關注度,遠遠超 過以往任何一個社會階段。所以,即使所患疾病相 同,不同個體所能接受的醫療決定存在很大差異。 對醫生的培養,從關注‘‘疾病”向關注‘‘患疾病的人” 轉變,是中國社會逐漸向多元化現代社會轉變的 要求。

社會多元化的同時,對‘‘精英”文化的崇尚是我 們這個社會的另一個特點。所謂“精英”是指出類拔 萃的人。除了出色的醫學知識和技能外,得體的衣 著裝扮、誠懇具有親和力的言行、豐富的精神世界, 以及對于不同觀點的寬容態度都是一個“精英”應該 具備的職業(professionalism)素質。在渥太華醫學院 的兒科學教學內容中,兒科醫生的著裝、與患者(家 長)談話的姿勢和語調、與醫院同事的溝通方式以及 如何應對患者或同事的不同見解都被列入教學內容 (稱之為“醫師能力培養(physician skill development, PSD) ” 0。經過這樣有目的性、有計劃培訓出來的 兒科醫師,進入社會后才能被主流社會群體所接受、所尊重。但這些內容,在我們傳統的兒科學教育中, 完全是個空白。

3.在不完美的現實社會中,履行兒科醫師的職責

   ‘‘著名美國小提琴家喬舒亞貝爾扮成街頭藝 人在華盛頓特區的某個車站里演奏。45 min里,貝 爾演奏了多支巴赫的名曲,當時有1 097人經過,但 只有7人停下來聆聽?!边@段在網絡上曾經引起熱議 的視頻也是渥太華醫學院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對這 段視頻,每個人或許會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將它作 為醫學生的教學內容,目的是希望醫學生未來能夠 以更加坦然和釋懷的心態面對自己的職業。即使站 在醫生的角度完美無缺,但也會因為身處不完美的 現實生活,而被忽視,甚至被踐踏。

在醫療環境不盡如人意的中國,醫學教育從不 涉及這部分內容。相反,在我們看來醫療環境和人 文素養非常優越的加拿大,這樣的教育卻始終被認 為對醫學生必不可少。當年輕的兒科醫師,感受或 經歷來自社會、病患或者同事、領導的“不公正”反饋 時,容易選擇退出“醫學人生”。這種事件中,最受關 注、承受最多痛苦的是事件主人公個人,但如論及受 害者,整個兒科醫師群體乃至兒科學都應在列。因 為負面訊息的傳播會遠快于正面效應,而且在傳播 中負面效應會不斷擴大。在不完美的現實中,如何 妥協,又如何堅守兒科醫師的職業理想和道德,是遠 比治療疾病更困難的醫學命題。讓醫生從‘‘醫學人 生”開始的那一刻,就面對和思考這個命題,可以幫 助他們在未來工作遭遇“不公正”時,仍以積極的態 度應對。只有這樣的積極應對越來越多,我們的兒 科醫師隊伍才能走上持續增長的通路。

4疾病知識的傳授方法與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相適應

    母庸置疑,在科學和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醫學 本身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歸納而言,這 種發展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醫學知識、技術本 身的更新速度,其次是獲得/傳授醫學知識的途徑的 改變。結合本文的內容,我們僅討論前者。

教科書(各種版本的《兒科學》)是中國所有醫學 院兒科學教育的必備。即使教科書的講述內容已經 不符合目前循證醫學的結論,但仍是老師講課的基 準、學生考試的標準答案。這樣不僅抑制了學生的 學習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循證醫學的思 維模式,更造成了醫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國際上主流 臨床診治方法的脫節。

在渥太華醫學院的兒科學教學中,不采用任何 教科書&],老師只向學生提供文獻(教科書的內容也 只是文獻的一種形式)。學生根據這些文獻的閱讀, 融會貫通疾病相關的各種知識。疾病相關知識的教 授從教科書擴展到文獻,學生不僅需要知道結果,更 需要知道獲得結果的過程。更為關鍵的是,學生需 要通過自己的工作來獲得這些結果與過程。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得到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培 養,醫學教學也從“授人以魚”轉變為“授人以漁”。 而且,在教育層面,推動了傳統的“經驗醫學”向“循 證醫學”理念的轉變,這無疑是培養高質量兒科醫師 的重要環節?。

5 兒科學不等同于兒內科學

    準確地說,我國大部分的OL科學》課堂教學和 見習教學僅是兒內科學的課程,所以醫學生的教育 主要集中在兒內科(有些醫學院會給兒外科1 ~2個 學時的課程)。這種培養模式,不利于醫學生全面了 解兒科學內容,也不利于培養“兒科全科醫生”(國外 稱之為“general pediatrician ”)。從某種程度說,我國 基層醫院合格的兒科全科醫生?的匱乏遠甚于三級 甲等醫院兒科各亞??漆t生。沒有勝任的兒科全科 醫生,我國分級診療體系的推進就會成為空談。如 果沒有完善的分級診療體系,必定會影響整個兒科 學專業的健康發展。

在渥太華醫學院中,兒科學的知識傳授,將涵蓋 兒科護理專業、兒科皮膚科專業、兒科眼科專業、兒 科藥理學專業、兒外科專業和兒科五官科專業等所 有與兒童和青少年相關的領域。通過這樣的培養, 醫學生會對兒科學有非常全面的了解。了解是興趣 的基礎,有了興趣,才會有更多的醫學生關注兒科專 業,進而選擇兒科專業作為未來的職業。對于最終 能夠成為兒科醫師的醫學生而言,全面的兒科學知 識更是他們最終成為優秀兒科醫師的牢固基石。

篇4

【關鍵詞】 西藏高原地區 新生兒窒息

1984年WHO和瑞典聯合會組織召開的國際新生兒保健評價會議上肯定了推廣規范化復蘇技術在降低新生兒死亡率、致殘率方面的不可替代性[1]。國內1983年陜西臨潼會議上提出了“新生兒復蘇方案”,1993年廣州會議再次修訂并號召推廣。2004年衛生部婦幼保健和社區衛生部與美國強生兒研院建立了“新生兒復蘇培訓項目”;并先后在全國舉辦了多次培訓班。但西藏地區未列入項目培訓之內。我區廣大農牧區普遍存在居住分散,群眾生活水平低,保健意識差,婦幼衛生投入不足,醫療需求可得性差,鄉、村級醫生普遍缺乏兒科??浦R及器械,知識更新不足等綜合因素,導致嬰兒死亡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居高不下。以拉薩地區七個縣廣大農牧區為例:2000~2006年出生嬰兒死亡率長期徘徊在49‰到50‰,嚴重影響著西藏兒童的生存與質量。如何在我區基層推廣這一適宜技術就顯得十分緊迫和非常必要,其社會經濟價值不言而喻。

1 推廣方法

在全區我們采取了三種方法進行推廣:(1)在地區、縣級重點舉辦了兒科骨干“新生兒窒息規范復蘇培訓班”。培訓兩期合計11天,共培訓地區、縣級兒科骨干共50人次。我們首先向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及項目呼吁,爭得大力支持,集中我區兒科專業委員會技術優勢,開發了適合我區規范新生兒窒

息復蘇術的教材,以石樹中等教授開發的新生兒窒息復蘇“新編”為藍本[6],并刻錄了美國教學“新生兒窒息規范復蘇錄像片”人手一冊教材及刻錄的教學光盤。嚴格按NRP課程要求進行教學;教學采用多媒體,制作了精美的幻燈片,以成人易接受的互動參與式教學方式,一邊授課,一邊提案例進行熱烈討論,模擬演練,技能分小組人人過關,每講完一節進行考試,考核考試合格頒發了NRP合格證書。骨干培訓同時給每個地區,拉薩各大綜合醫院兒科,拉薩市七個縣配備了新生兒??茝吞K設備一套,共配備了20套新生兒復蘇箱。兩期正規培訓班的成功結束,我們為全區推廣這一國際上適宜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專業基礎。(2)在拉薩市衛生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嚴格管理拉薩市七個縣骨干人員,反饋推廣情況,并逐一派專家下七個縣醫院,為參與接生的醫務人員在現場辦新生兒窒息規范復蘇培訓,七個縣參與接生的醫務人員合計培訓139人次,每個縣授課1天,同樣重點放在規范復蘇的技能掌握上,讓每個參與接生的醫務人員更新觀念,重點掌握新生兒窒息的評估、決策及措施,技能的掌握重點放在清理呼吸道,人工氣囊通氣,胸外心臟,藥物的使用上。氣管插管技術重點有每個縣骨干培訓過的兒科人員來完成,這樣使我市縣級醫院率先達到了每個分娩的嬰兒由受過培訓,掌握規范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的醫務人在場要求,為盡快降低出生嬰兒死亡率,達到政府承諾奠定了技術保證。(3)我市鄉村級醫生的培訓,新生兒窒息規范復蘇技術推廣很難實現完整的NRP課程要求,盡管主管部門從體制機制上下工夫改善鄉、村級定向聘用大、中專畢業生,突擊培訓;項目4個縣原有鄉、村醫生多有豐富實踐經驗,但多存在文化層次及待遇低、工作環境極差等諸多難題。而現實是:盡管政府采取了降低出生嬰兒死亡率的有力措施,如獎勵住院分娩,高危孕產婦轉上級醫院綠色通道,獎勵鄉、村醫轉送病人等,但是在家分娩依然達60%,由此造成的鄉村孕婦死亡和出生嬰兒死亡仍然是主要原因,這就要求我們迫切需要對直接入戶的鄉、村級醫生搞好培訓,讓她們盡量去掌握好規范復蘇這一適宜技術,造福一方百姓。由此我們開拓創新,開發了適合她們的教材,以虞人杰教授《復蘇指南》為藍本[5],以卡片形式,正面為藏文,背面為漢文,從A~E共四張卡片,下四個項目縣基層,依次在基層辦班,培訓鄉村醫完全使用藏語教學,重點就放在技能的掌握上,并從澳發屬援助西藏初級衛生保健項目爭取到了基層所需的復蘇氣囊吸痰器等必要設備,配備給項目四個縣基層接受培訓的鄉村級醫生,教學仍然以技能掌握為主,以成人易接受的互動式教學,讓每個鄉村醫生參與到每項技能的培訓中,窒息評估我們推薦了簡易評估法,只用呼吸、膚色評分法,多題案例讓每個人參與到討論中掌握必要的評估、決策,措施上,技能每一步均手把手教學,重點要求摒棄舊法復蘇的不良刺激,掌握好清理呼吸道,氣囊復蘇建立呼吸上,除規范復蘇中氣管插管技術以外一切內容均在卡片中,累積培訓鄉、村醫生121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為切實降低我市出生嬰兒高死亡率找到了切入點,從鄉村醫掌握情況看,應向全市鄉、村推廣這一適宜技術的必要性迫在眉睫。

2 培訓結果

從先后培訓效果看,均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如:拉薩市當雄縣醫院2006年3月28日成功復蘇了1例評分0分的重癥窒息兒,基層同仁介紹,培訓前我們往往就當這種新生兒歸死胎死產中;又如2006下旬西藏山南地區醫院成功復蘇雙胎重癥窒息兒,也是直接受益于接受培訓班的規范復蘇培訓。拉薩市人民醫院規范復蘇前后對比:自2005年12月16日~2006年12月13日統計,經產兒科密切合作,每次接生由兒科醫生提前介入,嚴格執行規范復蘇技術使新生兒窒息死亡率比2004年下降了61.6%,比2005年下降了60.25%,收效是顯而易見的。

3 討論

3.1 適宜技術的采用 (1)具體標準應具備技術設計科學性好,使用有效。(2)設備可以買到,價格合理,使用有效。(3)需求量大,為建立該技術所投入人力、物力可以收到足夠的效益。(4)有經過訓練,能掌握該技術的人員。(5)技術安全,不良反應少,有防護設施。(6)符合國家政策,并能被當地風俗習慣所接受[2]。規范復蘇技術具備以上標準,這一適宜技術已成為降低出生嬰兒死亡率的頭等大事之一,眾多實踐均提示這一適宜技術在降低出生嬰兒死亡率,減少缺血缺氧性腦病,降低兒童低智,腦癱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顯著作用[1,3,4]。我區地處青藏高原西南部,北緯26° 50°~36° 53分,東經78° 25~90° 06分之間。全區面積122.8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75萬人,其中5歲以下兒童181.2萬,小于5歲兒童28.99萬,全區土地(市)74個縣(區),藏族人口占244.9萬,占總人口的90.66%,漢族85166人,占總人口的3.15%,其他還有回、門巴族、洛巴族等,計劃生育政策城區藏族夫婦允許生兩個孩子,而農牧區無限制,全區人口出生率一直維持在18%。在拉薩、日喀則據調查從內地來的流動人口約占10%。全區迫切需要推廣這一適宜技術;我們開展了骨干培訓并在實踐中正發揮著作用,為全區推廣這一適宜技術奠定了基礎。立項和政府支持是必備的。

3.2 兒童死因分析 以拉薩農牧區兒童死因分析統計數據提示,出生嬰兒死亡占嬰兒死亡的2/3以上,第一死因為新生兒窒息,嬰兒死亡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70%以上,拉薩地區七個縣盡管離城近,交通發達,出生嬰兒死亡率仍然在49‰,全區數據有待漏報調查核實,應該比拉薩市數據要高才合理。如能切實加強推廣這一適宜技術,定能對降低出生嬰兒死亡率乃至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起到明顯作用,其空間仍然較大。

統計數據顯示,拉薩地區農牧出生嬰兒死亡中60%以上在家中,提示加強基層衛生力量,培訓適宜技術鄉、村級醫生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我們為全區基層推廣這一適宜技術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建議推廣普及到參與接生的全區醫務工作者,為降低全區出生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早日實現政府承諾而努力。

(致謝:胡曉英,瓊達,尼瑪次仁,王曉麗,巴桑等同志也參與了此項目,在此表示感謝?。?/p>

參考文獻

1 虞人杰,葉鴻冒.加強窒息復蘇培訓,為降低新生兒窒息病死率及傷殘率而努力,2005,20(1):3-6.

2 籍孝城.兒科臨床指導.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8,1-15.

3 王勇.廣西兒童1999-2000年新生兒死亡舉例情況分析.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11(2):128-129.

4 陳自勵.新生兒窒息的現代概念如診斷進展.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15(6):371-374.

篇5

助產是產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成效優劣直接影響著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及胎兒的質量。在觀察待產孕婦產程過程中,助產士要做到及時發現,準確處理,并且及時向醫生報告,因此要求助產士不但要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而且更要具備良好的協調組織能力和處理異常突況的應急能力,可以說助產士在保障區域內新生人口質量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沂源縣曾經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但是近年來工業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對各類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切實從源頭上提高全縣新生人口素質。我縣從有效提高產婦健康水平人手,有效保證了優生優育,并于2005年開始實行產房責任制助產士模式的研究與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率,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為2005年1月~2010年1月出生的9290例新生兒,對照組為2001年1月~2004年12月出生的12473例新生兒。按照Apgar評分標準,生后1min評分4~7分為輕度窒息,0-3分為重度窒息。

1.2 方法 孕婦從人院進入病房開始,即由護士長指定專人負責產婦的身心護理,并明確職責范圍,為產婦提供全方位的產程服務,我們稱之為責任助產士。責任助產士要密切觀察產程,注意待產婦官縮強度、節律、頻率。勤聽胎心音。在宮縮間歇時注意胎心音速率、強弱及規律性。為及時了解宮口開大情況、是否破膜、先露下降情況、羊水性狀,應該做到每隔1~2h進行肛診1次,若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并立即報告上級醫師。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責任制模式實施前、后兩組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見表1:

3 討論

責任制助產是指由一名助產士專門負責一位產婦守產、接生、治療、身心護理,也就是說產婦從子宮頸口開大2cm至產后2h交班為止,專責助產士給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產程觀察及處理、生活護理、接產、早接觸、早吸吮、產后2h觀察,填寫各種表格及病歷書寫。傳統的模式是一個產婦進入產房可能經過上午班、中午班、下午班等,接生人員不固定,經過幾個助產士的觀察,存在交接班不協調的問題,

3.1 責任助產士模式的優勢 經過本次臨床分析,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傳統助產工作制度與責任制助產制度的主要區別是后者由一名專責助產士對一位產婦從進入產房到產后2h的整個過程負責,強調責任到人,助產士服務態度比以前更好,責任心比以前更強,從而提高產科質量,根據凋查反饋,產婦及其家屬對專責助產士服務態度的滿意率較高,

責任助產士護理服務模式,體現了以待產婦為中心,責任者為其提供連續性、整體性、個別性和協調性照顧,增加了助產士責任感,同時增加了孕婦的安全感。助產士自覺性、獨立性增強,不斷有更好地開展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感到所學知識不夠,并主動提高業務水平,不斷鉆研,對工作有成就感。與產婦及家屬溝通增加,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大大提高了產時的服務質量,使產婦及家屬滿意度增加,工作井然有序。

3.2 助產士在新生兒窒息救治中的職責助產士是新生兒復蘇時醫生的密切配合者,是新生兒的關愛者和第一接觸者。國家衛生部要求:對于新生兒窒息,為保證新生兒的安全,需要時立即實施復蘇,應努力爭取每一位產婦分娩都必須有一個經過新生兒復蘇系統培訓的醫務人員在場。在我國絕大多數婦幼保健機構和醫院是由助產士協助產婦分娩,助產士是最早對新生兒實施初步復蘇的專業人員。助產士必須熟練掌握新生兒復蘇和助產技術,并且經過嚴格的正規復蘇培訓,以保證復蘇的順利進行。

助產人員必備知識有:急救醫學、臨床醫學、基礎護理、基礎醫學、預防保健、心理學等知識,這是社會對助產人員應具備的知識素養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為了補充現代醫學知識的不足,公共關系學、衛生法規知識、管理學等知識也是現代醫療衛生人員應具備的。

3.3 助產士心理指導對產婦的影響 助產士對每一個產婦的心理特點進行評估,給產婦進行情感支持及分娩過程的宣教,根據產婦的不同需要進行護理,產婦不斷地得到鼓舞與支持,使產婦整個產程在無焦慮、受鼓勵和熱情關懷的氣氛中進行。產婦不論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處于放松樂觀的狀態,產婦情緒穩定,使其對分娩的信心得以增強由被動變主動。密切觀察產程,與產婦交談時要以談心的方式,將每一個階段的情況向產婦進行解釋,教給產婦減輕疼痛的方法,縮短了產程,從而使新生兒窒息率得以降低。產婦在心理上放松可分散宮縮帶來的疼痛,從而降低了母體血中兒茶酚胺類縮血管物質的含量,維持酸堿平衡,減輕產婦過度換氣,保證子宮胎盤的血液供應,從而使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有效降低。

3.4 縮宮素的應用注意 靜脈輸注縮宮素引產時,應該嚴密觀察,防止觀察不細、應用不當導致胎兒宮內窘迫。靜脈輸注大量縮宮素用于需要引產、催產或者過期妊娠時需進行縮宮素激惹試驗(0CT試驗),助產士既是觀察者也是執行者。首先應嚴格遵醫囑配制溶液,要用精確的濃度,從8g/min開始,視宮縮情況調節滴速,至出現有效、規律宮縮。期間必須密切觀察胎心、宮縮、血壓等情況。防止不協調宮縮或宮縮過強導致胎兒缺氧,一般使用胎心電子監護儀持續監測胎心。若發現數次宮縮后出現胎心晚期減速,胎動后無胎心增快,胎心率基線變異減少等異常,為OCT陽性,多為胎盤功能減退的表現,應積極處理并及時通知醫生。

3.5 新生兒窒息的預防 為預防新生兒窒息的發生,助產士要提前做好搶救復蘇準備。包括吸痰器、氧氣、新生兒喉鏡、預熱輻射保溫臺、面罩氣囊、注射器、藥物(5%葡萄糖注射液、腎上腺素、納洛酮、維生素K,、玻璃試管);對有可能發生新生兒窒息的高危產婦,助產士要提前通知新生兒醫生及產科提前到現場協助搶救,兒產科密切合作,在及時處理新生兒及全面了解產婦情況后,兒科醫生合理用藥,并向產婦家屬解釋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及轉歸和預后,消除家屬的恐懼心理。以減少醫療糾紛。

篇6

寶寶健康投資攻略

在中國,與智力、營養、安全和教育問題相比,子女的健康是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82%的中國母親將孩子的健康視為頭等大事。亡羊補牢是不明智的關愛之舉。

健康重在預防――接種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疫苗接種是對兒童健康最好的投資,寶寶在小時候接種疫苗,未來很多疾病的隱患就沒有了。

在兒科醫生眼中的健康投資,最有效的就是接種可以讓兒童免于病痛的疫苗。中國84%的媽媽們普遍認可接種疫苗是保障寶寶遠離各類嚴重傳染病的必要預防措施,更有69%的媽媽意識到接種疫苗其實是對兒童健康的長期投資。但大多數家長在疫苗的辨別、選擇及疫苗接種決策方面缺乏足夠的知識。學者專家都已經確認多種疫苗的刺激,并不會造成免疫系統過度負擔與傷害。家長應該加強對疫苗可預防疾病種類,副作用評估、接種次數、接種年齡以及接種方式等知識的了解。

生命的備份―一臍帶血保存

這是在國內新興的對寶寶的一種健康保障,現如今,很多家長面對節節攀升的兒童血液發病率誠惶誠恐,據統計白血病的自然發病率約為二萬分之一,每年新增約4萬名白血病患者,這其中40%是兒童,并以2~7歲兒童居多。面對如此多的兒童白血病,家長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如何預防。而在非血緣關系中,配型相合的機率不足二十萬分之一,同胞配型全相合的機率也只有四分之 。用臍帶血中的干細胞代替骨髓進行移植來治療,可以大大省去尋找配型所花費的時間。

健康的安全繩-―健康保險

家長要對孩子未來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充分判斷。比如周圍孩子中常見易發的疾病都有哪些。這樣可以避免投保一些出現概率比較低的病,少花冤枉錢。在此基礎上,對孩子可能會患幾種重點疾病做一個調查,對生病后的花銷進行評估,再決定花多少錢買保險。

兒童意外傷害險。

兒童自制能力差,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大。據一項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經超過疾病成為兒童健康的頭號殺手。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基本完全依賴于爸爸媽媽的照顧和保護孩子在上小學、中學階段,要負擔照顧自己的責任,但作為弱小群體,為了避免車禍等意外,父母可以酌情為孩子購買意外類險種,一旦孩子發生意外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賠償。現在很多保險公司都有推出這項業務。

兒童的健康醫療險。

目前很多疾病有年輕化、低齡化的趨勢,而重大疾病的高額醫療費用會成為大部分工薪家庭的沉重負擔。按照我國目前的醫療制度現狀,寶寶在18歲之前這一年齡段基本上處于無醫療保障狀態。如果家庭情況允許,買份保險是對寶寶未來最好的投資,利用保險分擔孩子的醫療費支出?,F在很多保險公司對于重大疾病險投保有年齡越小保費越便宜的政策。

上班族 花錢為健康買單

中年人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承擔著更多的壓力和責任,有人說健康是1,財富是0,只有擁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會有意義。健康投資不僅是著眼于現在,也是為今后事業的發展打下基石。

健康必備――健身卡

“生命在于運動”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對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應酬,加班讓運動成為生活中的奢侈品,頸椎病、脂肪肝這些所謂的都市病接踵而來。

健康對于個人而言既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想要獲得健康,自然離不開運動。而運動本身為人們指明了預防疾病、消除疲勞,獲取健康長壽的重要途徑??茖W合理的運動才能有效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

健康必備――保健品

辦公室的早晨,很多上班族會習慣性地拉開抽屜,拿起一顆藥丸放入口中。因為現代社會工作強度加大,很多人總是用這種方法來關心自己的身體。其實,類似的“維生素族”在各大寫字樓里非常普遍。

繁忙的上班族吃快餐和方便面之類的食物是常事,往往會造成油脂有余,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營養師提出,根據自己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請醫師決定每天應該補充什么樣的營養劑為妥;同時,還應選擇質量符合權威標準,并經過國內外臨床醫學研究認可的營養補充劑。

健康必備――體檢卡

在對4000多名31~60歲的白領職員健康調查中,脂肪肝發病率高達12.9%,肥胖癥患病率達31.6%,高脂血癥患病率為12.8%,冠心病患病率為3.1%。肩負事業和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萬不要輕視亞健康的狀態,很多疾病正在慢慢威脅著的我們健康,每年做一次全身體檢是十分必要的,讓我們對自己的健康有充分的了解認識,調整生活習慣,對某些疾病還能做到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有效地阻止慢性疾病惡化和蔓延。

老年人 健康投資經

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沒有人能停止衰老的步伐。然而,現代科學發現,衰老的過程是可以減緩的,保持健康實際上就是不斷地減慢衰老的過程。

心理健康也需要投資

心理問題是影響健康的誘因之一,一些老年人離退休前精神飽滿,渾身是勁,離退休后,反而老態龍鐘,判若兩人。交友、旅游,保持愉悅的心情,能調節人的情緒和心境,增強抵抗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是延年益壽的良藥。

健身器讓老年人得利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不斷升溫,目前城鎮居民健康投資已從看病、滋補轉為健身為主,康復、健身、健美器械如今備受青睞。市場上的按摩器品種也是名目眾多,如果選購得當,讓很多因身體原因不能參加運動的老人做適當的被動健身,對中老年高血壓、胃潰瘍,腦中風后遺癥及緊張疲勞等慢性病有理療作用,利用保健器械達到自我康復或保健的作用。

定期的健康體檢是最行之有效的健康投資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會輕度失調,而到了50歲以上,潛在疾病狀態的比例會攀高,呈現出亞健康的衰老狀態,邁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已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應定時進行疾病的復診和檢查。如糖尿病人每月應進行一次血糖檢查,并檢查是否有合并癥發生。乙肝病人每半年要做一次肝臟B超檢查,及早發現肝臟的病變。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隨時掌握自己的疾病發展情況,及時調整用藥,達到治療的最好效果。如果自覺是一個健康老人的話,半年一次的常規體檢是必須的。

找對你的家庭健康投資

知識投資 養生保健,重在預防。要想不得病、少得病或得了病能夠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需要懂得基本的醫學保健知識,需要懂得養生之道。古往今來,懂得養生,重視自我保健的人多長壽。

時間投資 在有些人看來,要想成就事業,就必須以付出健康為代價,可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道理:事業與健康不是矛盾的統一體。為自己的作息時間做一個合理的分配,不僅可以在工作的時候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讓健康得到更多的保障。

篇7

自從寶寶出生,爸爸媽媽就精心呵護,盼著他健康、平安地成長??墒窃倬囊脖苊獠涣藢殞毶?,以至于爸爸媽媽常有這樣的感嘆:“我們已經這么小心了,他怎么還是病了?!”其實,看看身邊其他孩子的成長,我們就會知道,生病是避免不了的。況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寶寶生病并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他增強自身免疫力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式。

在寶寶患的疾病中,感冒是最常見的,尤其是冬季?,F在,讓我們幫你熟悉和感冒發燒有關的知識,幫你解決寶寶感冒發燒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只要3步,你馬上會發現,感冒發燒并不可怕!

第一步:普及篇

感冒發燒新解讀

發燒不是病

我們是恒溫動物,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有一個產熱和散熱的平衡調節,如果產熱多了,散熱功能馬上也相應提高,總是讓它達到平衡的狀態。而生病的時候,大腦中調節體溫平衡的中樞神經系統接到人體免疫系統的反饋信號后,特意調高體溫的平衡點,使體溫升高,免疫細胞的活性增強,就能充分發揮作用,應對外界病原菌。所以,發燒不是病,而是人體與入侵病菌、異物的對抗過程,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能力。

感冒發燒可以提升免疫力

當孩子受到病原微生物侵犯后,體內會產生對抗這種病原微生物的特殊抗體,以后再次受到這種病原微生物的侵犯時,抗體就會聯合其他免疫細胞一起奮起反抗,將病原體趕出體外。發燒的時候,免疫系統的活性是最強的,殺菌的能力也隨之增強。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對抗中,孩子的免疫系統得到一次次鍛煉,免疫力也在慢慢提高,而且這樣獲得的免疫力會在體內持續很長時間。

發燒有“最佳”體溫

“怎么吃了退燒藥還降不到37℃以下?”孩子發燒,家長都希望吃了藥體溫能很快降到正常水平。其實不用著急。疾病恢復需要有一個過程,發燒的過程其實就是抗體和病毒斗爭的過程。很多病毒對溫度都很敏感,當體溫升高到38℃時,病毒就無法繁殖,也不能形成新病毒了,這個溫度有利于抗體的形成。如果孩子剛燒到38℃馬上給他吃退燒藥,或者期望吃了退燒藥一下子退到37℃以下,就等于給了病毒一個喘息的機會,讓它有機會再次抬頭,使孩子病的時間更長。因此,只有當孩子體溫升到38.5℃以上,為防止出現高熱驚厥,才需要用退燒藥。

病毒讓抗生素很無奈

抗生素在對付細菌方面的功勞很大。細菌進入人體后會大量繁殖,有的甚至會導致嚴重的疾病,抗生素就是專門用來對付細菌的,所以細菌感染要用抗生素治療。

但是,孩子感冒發燒,絕大多數都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恰恰對病毒無能為力,因為病毒根本就不怕抗生素。其實,一般的病毒感染,特別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可以自愈的,也就是說,病毒在人體內存活時間是有限的,待個3~5天就會自然死亡了。用抗生素并不能治愈感冒,還會導致孩子的腸道菌群失調。因為抗生素是盲人殺手,不會識別哪些細菌對人體有利,哪些細菌對人體有害,它不光殺死有害細菌,也殺死了腸道內的益生菌,使孩子體內的正常菌群失調,為其他有害菌進入人體制造機會,形成繼發的二次感染。所以,抗生素并不是感冒的必備良藥,也不是降溫的法寶。

血檢結果,兒童標準更高

孩子感冒發燒,要先看他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怎么判斷?做血常規檢查就可以判斷,白細胞明顯高于正常水平是細菌感染,血常規正常則是病毒感染。

在血常規檢查的項目中,有一項是白細胞總數。一般正常成人的這項指標超過10х109,也就是過去的指標超過1萬個單位,就可以判斷為細菌感染。但孩子不能以這個標準來衡量,16歲以下的孩子,白細胞總數超過15х109才有意義?,F在很多醫院血常規檢查的參考值都是以成人的標準來定的,所以,即使檢查結果白細胞總數標出了向上的超標箭頭,也不一定意味著孩子的白細胞數已經高到細菌感染的程度。因為孩子的白細胞數量就是比成人偏高一些,所以超標值也要比成人高。

血常規在發燒24小時后最準

既然血常規檢查能知道孩子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那就趕緊去抽血化驗吧。且慢,太著急反而得不到準確結果。

白細胞是免疫細胞,細菌入侵時,身體里的白細胞會處于活躍狀態,調動起積極性對付細菌,這時候查血就能發現白細胞明顯升高,可是這個調動是需要時間的,通常要經過24小時左右,它才能充分調動起來。所以,通常要等到孩子發燒24小時以后,血液檢查才能夠準確地顯示出體內的病菌反應。

冰袋涼水降溫已成過去式

冰袋,大家都不陌生吧,以前我們經常看到發燒的孩子頭上圍著冰袋的可憐樣兒。不過現在,你可以讓它下崗了。因為用冰袋和涼水降溫,外表的皮膚溫度雖然低了,但并不能使體內溫度真正下降,而且用冰袋后,皮膚因為受涼,血管收縮,多余的熱量被憋在體內散發不出來,孩子的體溫往往會變得更高,出現高熱驚厥的可能性也更大。因為真正使孩子出現高熱驚厥的是體內的溫度高,而不是皮膚的溫度高。而且,皮膚溫度突然降低,孩子還會出現寒戰反應。

輸液不是發燒的“御用”治療法

孩子燒得厲害,給他輸液吧,好得快!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確實是見效快。但是,并不是一發燒就要輸液,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仍然是我們應該遵循的的原則。

孩子發燒很常見,通常給他吃兒童專用的退燒藥,再注意多喝水,就能夠有效退燒,而不必帶著孩子一趟趟跑醫院,跟一大堆人擠在一起輸液,這樣反而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不僅不利于身體恢復,還有可能感染新的病毒。是否需要輸液并不是以是否能快點退燒來衡量的,而必須根據病情和前期治療等情況,由醫生來作出判斷。

喝水比吃飯重要

孩子發燒時,你會發現,他只要出汗了,燒就能退下來。因為體內的熱量是要隨著水分散發出來的,所以出汗、排尿都是散熱的途徑。如果只給孩子吃退燒藥,沒有讓他多喝水,體內沒有足夠的水分,就沒法將熱量帶出來。尤其是發燒幾天后,孩子吃得比平常少,如果再不喝水,體內的水分更少,即使吃了退燒藥,退燒效果也不好??梢?,退燒效果和水分補充有直接關系,水分補充得越充足,退燒效果越好。少量多次地讓孩子喝溫開水或喝一些果汁,是幫助退燒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時候吃飯倒不是第一位的了,因為孩子生病時,消化功能會減退,吃太多也消化不了。

精神比體溫更重要

孩子生病的時候,你們最關注的是什么?是不是孩子的體溫?一看燒到39℃甚至40℃,不得了,孩子病得很重,趕緊上醫院吧。體溫38℃以下,燒得不高,就先別去醫院了。

其實,孩子的精神狀態比體溫更能反映他的病情。孩子是不會假裝的,如果他身體不舒服,自然就沒精神,不愛動,不想說話,甚至連哭鬧都沒有力氣,這種情況是告訴你他病情嚴重。如果孩子發燒很高,但燒一退下來就又活蹦亂跳的,精神很好,就說明他身體并不是很難受,病情并不像體溫表現出來的那么可怕。另外告訴你,孩子一退燒就精神,多半是病毒性感冒。

Step 2第二步:實戰篇

感冒發燒,你的做法

上面的理論掌握得怎么樣了?來做個測試,看看還有哪些知識需要補充。

1. 下面哪種情況最好不要給孩子測量體溫……

a. 剛睡醒。

b. 剛洗完澡。

c. 剛喂完奶。

d. 以上所有。

2. 不到3個月的孩子發燒了,要去看醫生嗎?

a. 當然了,要馬上去。

b. 不用去,發燒對于新生寶寶來說很常見。

c. 如果寶寶持續發燒超過2天,就應該去看醫生。

d. 上面說的都不正確。

3. 發燒通常是由什么引起的?

a. 病毒,比如感冒和流感。

b. 細菌感染,比如耳部感染、鼻竇感染或者肺炎等。

c. 長牙。

d. 以上所有。

4. 體溫的升高意味著……

a. 告訴你一場感染正在襲來,免疫系統也隨之活躍起來。

b. 讓身體發汗,好把毒素排出體外。

c. 使心率放慢,給身體一個調整、休息的機會。

d. 以上所有。

5. 哪些家庭治療方法可以幫助退燒?

a. 給他洗溫水澡。

b. 用冰袋冷敷。

c. 用冷毛巾或酒精擦拭前額或頸后。

d. 以上所有。

6. 給孩子服用非處方退燒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a. 孩子大于6個月。

b. 他沒有吃過其他與退燒藥成分相同的藥物。

c. 根據孩子的體重按照服藥說明精確地服藥。

d. 以上所有。

7. 孩子發燒時,同樣的溫度,在哪個時間段更需要重視?

a. 早上。

b. 中午。

c. 下午或傍晚。

d. 午夜。

8. 孩子感冒是細菌性感冒占多數還是病毒性感冒占多數?

a. 細菌性感冒。

b. 病毒性感冒。

c. 無法判斷。

9. 哪一種感冒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a. 細菌性感冒。

b. 病毒性感冒。

c. 都要用。

d. 都不用。

來看看,你答對了幾題

1.b如果你剛給孩子洗完澡,或者剛從寒冷的室外回來,先別給孩子測體溫,因為這時候測量出來的體溫是不準的。過15分鐘后再測吧。

2.a如果不滿3個月的孩子發燒,應該馬上帶他去醫院,讓醫生給他做檢查。

3.d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8℃,特別是體溫突然升高時,可能是感冒或者是耳部感染。而由于出牙引起的發燒,通常不會高于38℃。

4.a發燒是體內抗體和感染源在斗爭,阻止那些在高體溫下不能存活的病毒和細菌的復制,所有這些活動都會使呼吸和心率加速,而不會使它們減慢下來。

5.a溫熱的水可以幫助散熱,冰袋或涼水會使孩子的皮膚毛孔因為受涼而關閉,身體發抖,體內熱量無法排出體外,不利于退燒。

6.d要特別提醒的是,沒有經過兒科醫生的首次檢查,絕不要給不到6個月的孩子吃退燒藥,尤其是兒童阿司匹林。

7.a雖然說人的體溫是恒溫的,但也不是絕對不變的。我們每個人的體溫在不同的時間都會有所變化,通常上午的體溫要比下午的體溫低一些。所以,孩子在早上出現高燒,要比下午和晚上出現高燒更需要引起關注。

8.b大約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細菌性感染只占10%左右。

9.a細菌性感冒需要用抗生素治療,而抗生素對病毒是無可奈何的。

Step 3第三步:提高篇

讓你最短時間升級為優秀“護工”

下面這些問題,都是家長在護理孩子的過程中忽略的、錯誤的、拿不定主意的、崩潰的問題,現在我們幫你走出誤區,讓你馬上升級成為發燒感冒的優秀“護工”。

最容易犯錯的時候

孩子發燒了,給他蓋上大棉被捂汗,這樣才能快快退燒!

出汗能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所以孩子出汗后,體溫往往會有所下降,但捂汗退燒的方法還是不能用。因為大棉被捂上后,孩子會因為被子里的溫度過高而大汗淋漓,使得他體內的水分丟失過多,嚴重的時候有可能造成脫水、虛脫。多喝水、洗溫水澡的物理降溫方法才是安全的。

孩子就是因為著涼才發燒的,病好之前別給他洗澡了,以免再著涼感冒。

雖然孩子是因為著涼才發燒的,但從疾病的深層原因來看,發燒并不是因為著涼,只是因為著涼后孩子的抵抗力下降,病原菌乘虛而入的結果。發燒本身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但畢竟會使孩子感覺很不舒服,而且為避免高熱驚厥,必要時要用藥物或物理方法給孩子降溫。給發燒的孩子洗個溫水澡是很有效的退燒方法,發燒就不能洗澡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當然,發燒時孩子的體力會下降,所以洗澡時間不要太長。

藥能不吃就不吃,孩子發燒超過39℃我也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給他退燒。

這么做很冒險。6歲以內的孩子大腦發育還不成熟,體溫超過39℃時,有可能導致大腦過度興奮,出現高熱驚厥。高熱驚厥有可能引起窒息、缺氧,對大腦造成損傷,所以必須把體溫控制在39℃以下。因為藥物從服下到起效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醫生通常建議孩子體溫超過38.5℃就給他吃退燒藥,這樣即使孩子體溫繼續升高,也能保證在他體溫達到39℃時退燒藥開始見效。但是,家長對退燒的期望值可別過高,恨不得吃了藥孩子的體溫馬上降到正常值,這樣并不好,因為38.5℃以下的低熱可以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抗病菌感染,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恢復。

最容易大意的時候

孩子打了流感疫苗,這個冬天不用擔心他感冒了!

導致感冒的病毒實在是種類繁多,甚至可以說是防不勝防,到目前為止,也只能針對其中極少數可能引起嚴重癥狀和后果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制作疫苗加以預防,其他大多數的感冒病毒還沒有有效的疫苗。所以,不是注射了流感疫苗就萬事大吉了,孩子仍有可能患上感冒。

孩子感冒發燒是最常見的疾病,不用管他,過幾天自然就好了。

感冒發燒不可避免也很常見,不用過于緊張是對的,但也不能毫不在意。有時一些嚴重疾病的起始癥狀也與輕微的普通感冒癥狀相似,而且普通感冒也可能成為嚴重疾病的誘發因素。所以,孩子發燒后,要注意他的體溫變化,看他有沒有咳嗽、嘔吐、腹瀉、皮疹等伴發癥狀。特別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不好,往往是疾病比較嚴重的表現。孩子年齡越小,病情變化越快。3個月以內的孩子只要體溫超過38℃,就要及時看醫生;年齡稍大的孩子如果體溫持續不退、精神狀態不佳、呼吸急促時,也需要及時送醫院。

經常給孩子喝點板藍根可以預防感冒。

到目前為止,除了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某些嚴重的流行性感冒以外,還沒有一種真正可靠的方法能讓孩子遠離感冒。像維生素C、板藍根、醋以及一些民間土方貌似有效,但沒有任何一項可靠的科學研究能證明它們的有效性。

最令人崩潰的時候

退燒藥吃了2個小時又燒起來了!

只要吃了退燒藥體溫有所下降,就不用太擔心。

孩子吃了藥不到4個小時又燒上來了,但同一類型的退燒藥,24小時內使用不能超過4次,怎么辦?最好的辦法是同時準備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最常見的就是布洛芬(如美林)和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兩種藥交替使用,吃了其中一種藥不到4個小時孩子又燒起來時,可以給他吃另外一種藥退燒。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每種藥物在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突然出現高熱驚厥

剛剛還好好的,下一刻突然就出現驚厥了,能讓人不慌亂嗎?尤其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那可不是一般的著急。在這里要提醒家長的是,孩子出現高熱驚厥,家長必須掌握這些知識:

讓孩子保持靜止狀態。孩子出現高熱驚厥時,全身肌肉僵直,如果抱著他往醫院跑或者搖晃他,容易出現骨折。高熱驚厥通常不到半分鐘就會停下來,匆忙趕去醫院,不如先做如下處理:

讓孩子側著躺,避免因為口水和嘔吐物流進嗓子和氣管造成嗆咳、窒息;

找一個硬物比如勺子或筷子塞在孩子的上下牙之間,以防他咬破舌頭。

最拿不定主意的時候

感冒藥和退燒藥能一起吃嗎?

感冒藥和退燒藥能不能一起吃,要看它們所含的成分是否重復。現在市場上很多感冒藥都是多種成分的復合劑型,很可能其中已經混有退燒藥,如果你發現感冒藥中的成分和退燒藥中的成分有相同的,就不要給孩子同時吃這兩種藥。也有少數兒童感冒藥不含退熱成分,這樣的藥兩種一起吃就沒問題。因此,在給孩子選擇退燒藥和感冒藥時,一定要注意成分,如果光看名稱而不看清成分就給孩子吃,就有可能因為重復用藥而造成藥物過量。

家里沒有兒童感冒藥,我能把成人的藥減半給孩子吃嗎?

感冒藥大多不需要處方,在藥房很方便就能買到,但并不是說感冒藥就可以隨意選擇。孩子的胃腸道、肝、腎等器官的功能還不成熟,使用感冒藥應該比成人更加謹慎。比如阿司匹林,成人用來退燒、止痛很常見,但在小年齡兒童中已經被明確禁止用于單純退熱,因為阿司匹林可能引起極為少見但卻是致命的Reye綜合征。另外,很多名稱類同的感冒藥,它們的成人型和兒童型無論在成分、劑量、劑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加合百服寧的成分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只能用于成人退熱,不適合兒童用;同樣是泰諾林,兒童是滴劑或混懸液,而成人則為緩釋片,如果將成人的緩釋片碾碎后喂給孩子吃,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完全不同,也是不合適的。

我怎么看不懂兒童藥的服用計量?又有年齡又有體重,到底按哪一個標準吃?

兒童用藥的推薦量上,通常都有年齡和體重的標準,如果孩子的年齡和體重不在一個推薦范圍內,確實讓人頭疼。

藥物的服用計量和它在血液里面的血藥濃度有關,也就是說,藥物要達到一定的濃度才能發揮功效,每天吃幾次,連續吃幾天,這些要求都是為了維持血藥濃度,保持藥效,而血液的含量一般和體重相關,所以還是應該以孩子的體重為準。

最無奈的時候

孩子生病了,想給他多補充點肉、蛋、奶這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好讓他恢復得快些,可他不吃,怎么辦?

寶寶生病時,全身的器官系統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消化吸收能力也會有所下降。幾乎每個生病的孩子胃口都不是很好,這時只需要盡量保持孩子原來的飲食習慣就可以了,不必急于增加高營養的食物,這樣反而會加重孩子的胃腸道負擔,造成消化不良,使病情加重。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生病時,最重要的是保證水分的攝入。

孩子就是不愿意喝水,有人給我出主意說吃點咸菜,他感覺口渴就喝水了。

孩子生病期間保證飲水量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有效退燒,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脫水等嚴重情況,有利于疾病的恢復。因為孩子體內的水分含量高于成人,生病后會因為腹瀉、嘔吐、出汗以及體溫升高、呼吸加快等造成水分丟失過多而導致脫水,所以孩子生病時,要耐心誘導他少量多次地喝水。

但是,為了讓他多喝水而給他吃咸菜的方法不可取。咸菜中含有過多的鹽分,這些鹽分進入腸道時,會增加腸道的滲透壓,迫使體內更多的水分進入腸道,而這些鹽分進入血液后同樣會造成血液滲透壓提高,也會迫使人體內的水分析出進入血液,這樣對已經缺水的全身細胞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反而會加重脫水。

篇8

聽一聽:

9 位新媽媽講述“變傻”的故事;產科、護理專家揭示“變傻”的秘密。

看一看:

3 個特別行動方案,助你重拾昔日的健康、快樂、美麗和自信,更擁有今日的成熟和睿智!

新媽媽之9個“犯傻”故事

“生孩子,你變‘傻’了嗎?”這樣的帖子一放到網上,就有無數的新媽媽表示深有同感!看看,新媽媽們都干了哪些“傻事”?

傻事之1.寶寶剛出生,我都不知道怎么抱!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疼痛煎熬,寶寶終于和我見面了!接生醫生將寶寶清洗干凈,放在我身上,進行第一次的母嬰接觸。我伸出左手,扶著一個肉乎乎的小生命,感覺怪怪的。醫生笑著說:“用兩只手摟著,別讓孩子掉地上了!看這新當媽的,連孩子都不會抱!”

現在想起來都心有余悸:當時要是真的把孩子掉地上了,可怎么辦!

――晴雨表,寶寶3 個月

傻事之2.半夜起來摸一下孩子。

生完寶寶,我覺得整個人暈乎乎的。有時說話斷斷續續,有時莫名其妙地掉眼淚。我媽來照顧月子,晚上為了讓我多睡一會兒覺,就把孩子抱走和她一起睡。可我夜里經常突然醒來摸一下身邊,沒摸到孩子,我就突然坐起來,問:“寶寶呢?寶寶哪兒去了?”我的這副模樣經常把老公嚇一跳,語氣怪怪地問我怎么了,說是不是生完孩子變成傻子了?

――幸福媽咪,寶寶5 個月

傻事之3.快被月子逼瘋了!

沒要寶寶前,我每個星期都要和老公一起出去看電影、逛公園、爬山,總也閑不住。懷孕以后,除了取消一些劇烈的活動外,平時該怎么玩還是怎么玩。只是最后一兩個月的時候,覺得身體比較笨,行動不太方便,才不怎么運動。我心想,等生完孩子,一定要放開了玩!可是沒想到,婆婆來伺候月子,規矩特別多,什么都不讓動。我只能偶爾趴在窗口向外張望,看著外面車來車往、人來人往,感覺像坐牢一樣,就盼著月子趕快結束。

終于等到那一天,婆婆宣布寶寶滿月了。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不顧家人的阻攔,也不管外面正下著小雨,像瘋子似的沖出家門,沿著院子跑了一圈!

結果,第二天我就開始發高燒,被家人送到醫院去打了幾天點滴。那幾天,我只能和寶寶隔離,也沒法給寶寶喂奶了,感覺特別對不住孩子。

――Babygood,寶寶9 個月

傻事之4.穿著睡衣去給孩子辦戶口。

滿月后不久,居委會通知我去給孩子開辦戶口的證明。那幾天,我老公出差,婆婆年紀大了,我怕她辦不好。于是,趁孩子睡覺的時候,我趕緊出去辦理一下。心想,早點去,辦完了趕緊回家照顧寶寶。

走在路上,偶爾一低頭,我這才突然想起來:壞了,我還穿著睡衣呢,上面還沾滿了奶漬!不過,又一想,居委會也不遠,走幾分鐘就到了,不會遇見多少人。于是,繼續前行……

到了居委會,一看,屋子里有好幾個人!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那一刻,我差點鉆到地底下!

――織云,兒子1 歲3 個月

傻事之5.三天兩頭面試保姆。

休產假的時候,我和婆婆一起照顧孩子。3 個月的產假很快過去了,我怕婆婆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從千里之外的南方把媽媽請來了,想讓兩位老人一起照看孩子。我媽媽身體不太好,來北京之后,很不適應這里的生活和氣候,沒過兩天就病倒了,在醫院住了1 個多月。

沒辦法,我們只得到處找保姆??墒钦伊藥讉€都不合適。上班期間,我經常要請假去面試保姆。最后,我都不敢跟領導說回去面試保姆了,而是說帶孩子去看病。末了,還是托人從老家找了一個小姑娘,雖然老實可靠,但小姑娘什么都不會,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培訓。

周末,我和老公除了照看孩子,還要跑醫院去看我媽媽。那一段時間,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青青媽咪,兒子1 歲8 個月

傻事之6.上班想孩子,回家想工作。

回單位上班后,我很長時間進入不了工作狀態,常常一個人浮想聯翩:今天出門的時候,寶寶還沒有醒,他醒了沒看見我會不會哭?今天有點涼,出去的時候,婆婆知不知道給寶寶加一件衣服?保姆熱的奶會不會太燙?越想越不放心,于是就會一個電話打到家里去。偶爾聽見電話那頭孩子在哭,我就會想得更多。婆婆每次總是說孩子很好,但我還是不放心。

可是回到家里,我又會突然想起來:今天有一個客戶的電話還沒有打;明天領導要面試一個新人,我又忘記通知了……

――流心雨,寶寶10 個月

傻事之7.買了一堆衣服,還沒穿就小了。

我懷孕前工作就很忙,懷孕后更顧不得給寶寶準備什么。等到7 個多月的時候,感覺自己身體笨笨的,又懶得動了。最后,朋友勸我還是應該給寶寶買一些衣服。于是,我抓緊去了一趟商場。心想,好不容易來一趟,干脆多買一些吧。結果那次,我買了一堆寶寶的衣服回家了??墒牵壬陮殞毑胖溃瓉砗⒆娱L得太快了,很多衣服還沒顧得上穿就小了。浪費不說,還得再抽時間去買!

――小寶媽,寶寶10 個月

傻事之8.差點成了“祥林嫂”。

剛上班那幾天,很多同事都會來問:“孩子怎么樣了?”我一說起來就沒完沒了。要是誰說起準備也要個孩子,我更是像遇見了知音一樣,跟她大談特談懷孕的時候要怎樣做,生完寶寶要怎樣做,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經驗都傳授給她??墒?,正說到興頭上,發現大家已經在電腦前自顧自地忙碌起來了……

我還洗了一堆寶寶的照片,誰跟我要照片,我都會高高興興地遞過去。回家后就跟老公炫耀,誰夸我們家寶寶好看了,我又給誰照片了。開始時,老公會很認真地聽著。后來,他忍無可忍了,說:“以后不要到處發孩子的照片了。”我猛然醒悟過來:是呀,誰知道別人是真的喜歡,還是僅僅客氣一下!

――zhenchen07,寶寶1 歲2 個月

傻事之9.重新面試不知如何回答。

我原來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工作,業務繁忙,又經常出差。所以懷孕后,我就辭職在家。寶寶出生后,我對別人照看孩子不放心,所以干脆自己帶,就這樣一直帶到孩子2 歲多上幼兒園了,我便開始出去找工作。可是,面試了幾家公司都沒有成功,因為人家提的問題,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像個傻子似的。最后,還是老公的朋友幫我找了一份工作。我先將就著上班,但心里卻找不到目標了,似乎很多東西都需要重新學習。

――可愛Baby,女兒2 歲3 個月

看帖人感言

Hong:懷孕的時候,就常聽我媽說“生完孩子傻3 年”?,F在當了媽媽,才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以前我是個有潔癖的人,見到小孩拉屎就躲得遠遠的?,F在,我可以一邊看兒子拉屎,一邊吃東西!

hsgp888:會不會傻3年,我不知道,只是覺得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寶寶身上,曾經的精明、自信與美麗全部離我而去了:衣服系錯扣子,做飯不添水以至電磁爐毀壞,成為同事的笑柄……

天使寶貝:我感覺真是變“傻”了!過年的時候給科長拜年, 打通了電話又急忙掛掉,扭頭問老公:“我們科長姓什么來著?”經常在收拾東西時把皮鞋拎進廚房里;打開抽屜時忘了自己要拿什么??赡苁且驗樾睦锟傁胫鴮殞毎??

w346103227:同感!以前我的記憶力超好,可是現在老是忘事,自己都覺得好笨哦,也許這就是當媽媽要付出的代價吧。雖然付出了,但每個人都是心甘情愿的,而且很幸福吧?

“犯傻”之9 個理由

有了孩子,你付出的不止是體力、金錢,還有情感和自由,甚至生活重心也發生了轉移。這里,專家為你解讀“犯傻”背后真正的原因。

關鍵詞1:疲勞

生孩子就像跑了一場馬拉松,體力的消耗是巨大的。子宮收縮、會陰側切或剖宮產切口等引起的疼痛,或多或少會影響新媽媽的情緒。有些產婦產程過長,失血過多,體力的消耗會更大,疲勞、虛弱在所難免。同時,給寶寶喂奶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且,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個月,睡眠沒有規律,哭鬧,而你又不知道怎樣安撫他,處于身心俱疲的狀態,因此大腦的思維和行動也會受牽連。

關鍵詞2:激素的變化

懷孕的時候,雌激素水平很高;分娩之后,雌激素突然下降。而此時,泌乳激素的分泌卻以驚人的速度在上升。激素分泌的迅速變化,讓你的情緒也像坐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有些新媽媽會變得憂郁,愛掉眼淚;而有些新媽媽則變得煩躁、亢奮。如果此時家人給予細致周到的照顧和充分的理解,新媽媽的情緒很快會好轉,一般在10 ~ 20 天之間就能恢復正常。但如果得不到支持和理解,這種產后憂郁有可能變成產后抑郁,就需要心理醫生的干預了。

關鍵詞3:營養流失

新媽媽在分娩過程中流失較多的血液,隨之也損失了大量的營養物質。給寶寶喂奶,也會消耗掉媽媽體內大量的營養。研究表明,食物不僅影響人的健康,還會影響人的情緒,左右人的思維能力。我們的身體和大腦都需要有足夠的營養供給,需要食物為我們提供燃料。如果產后得不到及時而充足的營養補充,新媽媽的身體恢復就會受影響,注意力、記憶力和思考能力也不能幸免地有所下降。

關鍵詞4:睡眠不足

白天頻繁地給寶寶喂奶、換尿布,夜里還要起來安撫哭鬧的寶寶。特別是遇到寶寶生病,需要你的日夜看護,這些都將導致你的睡眠嚴重不足。沒有充足的睡眠,你的身體和大腦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體力、情緒都會受到影響,記憶和思考能力當然也會隨之下降了。

關鍵詞5:育兒經驗缺乏

你可能從小到大都沒怎么接觸過孩子,現在自己成了孩子的媽媽,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學習。盡管之前,你可能已經武裝了許多育兒知識,但現在,寶寶哭鬧、吐奶、打噴嚏,你都不知道怎么辦好了。工作上可能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你,可現在作為媽媽,怎么連包尿布、喂奶這樣的小事情都做不好?巨大的心理落差,常常會讓你對育兒缺乏信心。一旦寶寶生病,你更是感覺內疚,情緒失落。作為新媽媽,你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這會分散你很多的精力。

關鍵詞6:準備工作不充分

如果你在一些事情上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容易手忙腳亂,出錯和干傻事的幾率也會增加。比如,寶寶和你是不期而遇的,你在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就做了媽媽,所以很難進入狀態;生孩子之前,許多應該準備的東西沒有準備,生完寶寶才發現,這也需要買,那也需要購置……

關鍵詞7:支持系統不完整

每個家庭所能給予新媽媽的支持和幫助不一樣,每對新父母事先的準備工作和預案各有差異。如果事先沒有找到合適的人照看寶寶,生完孩子后,保姆像走馬燈似的一個又一個地換。有的和老人住在一起,由于生活方式、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同,很容易引發矛盾。這些都有可能出現像第5位媽媽那樣的情況。

關鍵詞8:注意的轉移

有了寶寶之后,新媽媽會將大部分或全部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寶寶身上,說的、做的都是關于孩子的事情。以前你所感興趣的東西,現在可能已經不再吸引你了,對其他事情的關注度也會下降,在別人看來很簡單的一些事情,你可能也會反應不過來,所以會讓人感覺你有點犯傻,遇到事情反應遲鈍。

關鍵詞9:與社會脫節

從月子到產假,你和社會的聯系減少了。有些信息被屏蔽掉了,思考的速度自然也就跟不上了,反應也會變慢。特別是對于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新媽媽來說,現在你有了一個甜蜜的負擔,自然會分散你的許多精力和注意力。不過,這種現象只是暫時的,當你的育兒慢慢地進入軌道,并且重返職場以后,你的工作狀態會逼著你去思考,你將會逐漸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媽媽觀點

fuzechang20070923:不是你變傻了,而是寶寶讓你牽腸掛肚了,沒有更多的心思去想、去做別的事情了。多了愛心,少了煩心,不是很好嗎?

青青媽咪:是啊!自己變傻了,正好說明你對孩子是全身心的付出了。其實,刪除掉一些與孩子無關的事情,會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平和,對別人更寬容。

格格媽媽:有了寶寶后,心思全都用到他們身上了,干別的事情當然就會遲鈍些。有些事你想不起來,但寶寶生病時吃什么藥,什么時候吃藥,你想忘也忘不了。這就是愛,全心全意地愛著孩子,估計只有孩子能使你莫名其妙的健忘。家人都愛孩子,但愛孩子愛到失去自己的只有媽媽。

Y i q i n1226:我懷孕時就常忘事, 記憶力變差, 和同事談話時腦子經常轉不過彎。不過現在好了, 我的身體恢復得很好, 走出去別人都不相信我才生完寶寶,嘻嘻……偷著樂。所以,有了小寶貝后, 媽媽不要忽視自己啊。我的座佑銘是: 愛自己! 只有愛自己, 才知道怎樣愛寶寶、愛老公…… 要是太沒了自我, 別人也會忽視你的。

L E L E189158:休產假時,你就和社會脫節,再加上一直和寶寶相處,也會不自主地受孩子的語氣和思維的感染,所以會讓人覺得你很傻!所以,媽媽們生完孩子、休好產假后, 還是要早日融入社會,融入到工作的氛圍中去。如今的社會競爭太激烈了,不進則退??!

3 個特別行動,變身精明媽媽

孩子帶給了你許多快樂,也拿走了你許多時間和精力。

找回自己的健康、快樂、美麗和自信,讓你在工作、養育孩子和關注家庭之間游刃有余。

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行動之1:照顧自己

在你淋漓盡致地發揚母愛精神的同時,不要讓自己淹沒在奶瓶和尿布之中。學會照顧自己,讓自己健康、精力充沛、由內而外的美麗與自信,你才能更好地養育孩子,關愛家人。

1.為身體添加養料。

產后虛弱、營養流失、喂奶等等,都需要你及時地給自己的身體充電。你需要均衡膳食,攝取對身體和大腦有益的營養素,讓體力盡快恢復,讓思維重新活躍起來。

高蛋白食物(如低脂奶制品、魚類、瘦肉和豆類等)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鐵可以攜帶氧氣進入大腦,使大腦保持敏銳的思維,紅肉(牛肉、羊肉等),燕麥片,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鐵;富含淀粉和纖維的食物能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充沛;谷物、蔬菜水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為身體提供重要的能量來源――葡萄糖;水可以把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成功地輸送到大腦……另外,有規律的進餐,也有助于維持大腦神經元的正常工作。

貼心提示:

新媽媽們不要為了保持苗條身材而限制飲食,也不要毫無顧忌地大吃大喝。有條件的話,可以請營養師為你設計一份均衡的飲食計劃。平時不妨學一點營養知識,經常用美食慰勞一下自己。

2.傾倒情緒垃圾。

生完寶寶的幾個月到兩三年里,最初的混亂還沒有結束,你可能又要重返職場去打拼……這一切,都會給你增加許多心理壓力。特別是遇到寶寶生病,和家人發生矛盾的時候,你的情緒會變得更加糟糕。情緒垃圾的不斷堆積,會使你的身心受損,而且會讓你對寶寶、對家人失去耐心。這時,你需要找到一些通道,將情緒垃圾傾倒出來。比如,你可以這樣做:

找性格開朗的好朋友或親人傾訴,打電話或者約他們出來邊喝茶邊聊天。親友的開導和勸慰可以為你增添力量,消極的情緒也會隨之得到緩解。

拿起筆和紙,把你心中的煩惱寫下來,也可以寫在自己的博客上。

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種適合的放松方式。比如,喜歡文藝的可以聽音樂、跳舞;喜歡體育的,可以選擇打球、游泳;還可以逛逛街,買幾件自己喜歡的衣服來愉悅自己;把寶寶放在嬰兒車里,推著出去走一走,享受一下路邊的美景和溫暖的陽光……

如果想哭,就讓眼淚盡情地流出來,你就會覺得舒服些。雖然這種方式不太雅觀,但它總比摔打東西、打人罵人要好得多。

貼心提示:

如果你長時間感到自己很抑郁、悲觀,要向心理醫生求助。

3.運動,為健康快樂加分。

運動可以讓你變得更健康、保持好身材,而且可以產生一種讓人愉快的物質――內腓肽。長期堅持戶外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加體內血紅蛋白的數量,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抗擊衰老,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等等。因此,即使再忙,也不要忘記運動。

可以找個合適的健身俱樂部去辦一張卡。這樣,你就會因為心疼卡上的余額,而強迫自己定期去健身一次。

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或者實在沒有時間去健身,你還可以利用零星的時間來鍛煉。比如,設計一些需要運用較多體力的游戲,和寶寶一起玩;上班、下班的路上,做一些諸如收腹等簡單而有效的動作。

4.裝扮,讓你光彩照人。

不要忘記,你首先是一個女人,然后才是母親、妻子。不要因為照顧寶寶,而使自己變得暗淡無光,整天忙忙碌碌、馬不停蹄地干這干那,不修邊幅,甚至穿著沾有奶漬的衣服搖招過市……其實,孩子更希望看到一個漂亮的媽媽,丈夫也希望看到已為人母的妻子依舊光彩照人。而你呢,也會因為周圍投射來的羨慕的眼光而信心倍增。

抓緊時間好好休息,睡個好覺,不要總是帶著黑眼圈出門。

找時間去商場買一些中意的衣服,理由很正當,因為懷孕前的衣服可能再也套不上去了,或者樣式早已經過時。

偶爾做個喜歡的發型,讓自己看起來更漂亮。

出門的時候,不妨化一些淡妝。但要記住,回家后要先卸妝,因為寶寶很容易對化妝品過敏,特別是不要用涂著口紅的嘴唇去親吻寶寶。

行動之2:打理時間

有了孩子之后,即使一天變成48 小時,你可能還是覺得不夠用。不過,如果給時間做好了預算,你也許會發現,原來時間也有很大的延展性,即使每天忙忙碌碌,但你依然很從容。

1.懷孕前,做好計劃。

從懷孕開始就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可以避免產后生活的忙亂。

向過來媽媽請教,提前列一個購物清單,把寶寶應用的物品,如衣服、奶瓶、小床等購置齊全。因為寶寶隨時都可能提前到來,月子里你也不能出門去購物,休產假期間你又要照顧寶寶。

提前計劃一下,寶寶出生后由誰來照顧??梢韵葟挠H朋好友中尋找合適的對象,或向街坊鄰居打聽口碑好的保姆或提供保姆的機構。除了找一個平時照顧寶寶的人之外,最好再找一位替代人員,以備不時之需。

準備一些實用的育兒書、育兒雜志,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隨時翻閱。

2.休產假,不要與外界隔絕。

產假會很快過去的,在這段時間里,請充分享受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光。同時,也不要忘記與外界保持聯系。

產假期間,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手段了解自己的行業動態,同時和單位的同事保持聯系,以了解工作的進展情況和新變化。這樣,你在重返職場后,就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不會感覺自己被時間拋在了后面。

如果你打算上班后請保姆照看孩子,最好在產假的最后一兩個月時間里提前物色一個,利用這段時間培訓她,教她給孩子洗澡、按摩、熱奶等等。

3.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劃一個界限。

在一個時間段里,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可以提高效率。最好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劃一個界限。工作的事情盡量在單位就處理好,不要帶回家來做;把休息時間完完整整地留給孩子。如果有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可以設置來電顯示,或者把電話設置成留言狀態。

另外,此時的你,畢竟多了一份牽掛,孩子會占據你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新媽媽重返職場后,不要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不求完美,“及格”就行,不然會給自己的身心造成過多壓力。

節省時間4個小竅門

1. 每周采購一次。將日常消耗品按類別列一個清單,請家人或保姆照看孩子,自己找個時間去超市買齊,避免一趟又一趟地往超市跑。有些東西在網上購買很方便,可以直接下個訂單,快遞送貨上門。

2. 充分利用冰箱。經常準備一些冷凍食品,或者周末多做出一些凍起來,在你特別忙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出來吃。

3.讓洗衣機、洗碗機等來幫忙。洗衣機已經是家庭必備的了, 但現在,你有孩子了,最好能買一臺洗碗機,連奶瓶都能洗。

4.將兒童醫院、嬰兒用品店等和孩子有關的單位地址、電話號碼記下來,不方便出去的時候,可以打個電話咨詢一下。當然,要是能找個兒科醫生做朋友會更好,以便孩子生病時能隨時咨詢,避免在醫院的路途上來回奔波。

行動之3:調動資源

在今天這個多元的社會里,育兒就像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許多人的通力合作。善于調動身邊的資源,善于求人,你才能變成一個精明媽媽。

首先,你要弄清楚哪些事只能由你自己做,哪些事情可以由別人代替,身邊不同的人分別可以做什么事。這樣分工放權,你就可以省下一些時間和精力做只能由你完成的工作,同時又可以給自己留一些時間休息、娛樂或工作。

1.丈夫,你最大的支撐力量。

生孩子不僅僅是女人的事,當你懷孕、生產的時候,丈夫應該是你最親密的守護者,可以給你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鼓舞。同時,當你可能“犯傻”的時候,他通常會顯得更聰明、更清醒些。

給新爸爸列一個清單,看看哪些事情可以由他來做。比如,給寶寶唱搖籃曲;換尿布,熱奶;你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讓他幫忙遞毛巾、肥皂等等。雖然很多新爸爸沒有媽媽那樣細心,有時還笨手笨腳的,但新爸爸的育兒方式可以和你的形成互補。和丈夫一起分擔育兒的重擔,還可以讓他品嘗育兒的艱辛,讓他更加珍視你的付出。

當然,你也要劃出一小塊時間與丈夫單獨相處。你們的關系越親密和諧,孩子越感到安全。

護理專家在說:

丈夫的支持、鼓勵和幫助,對妻子情緒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分娩后,大家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寶寶身上了,而此時的新媽媽正處于最虛弱的狀態,精神上很敏感,容易出現“心境不良”的情況,因此更需要丈夫的幫助和撫慰。

在護理中心,我們發現,即使丈夫什么事情都不做,但只要妻子能看到丈夫出現在眼前,情緒馬上就會好轉。

2.祖父母,關鍵時刻出一份力。

除了丈夫,爸爸媽媽或公公婆婆也是你關鍵時刻可以求助的人。讓你在緊張的育兒重負下,留出一些時間來放松自己。比如,周末的時候,把孩子托付給他們照看一下,你自己出去逛逛街,和好朋友一起喝咖啡,或者和老公一起去看一場電影,重溫二人世界。

3.周圍有經驗的人,你身邊的育兒老師。

已經當了媽媽的朋友、鄰居,都可以成為你的育兒老師。她們的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但可以參考。和她們一起交流育兒問題,有時還可以緩解你心中的焦慮,給你一些心理支持。

4.小時工,讓有孩子的家更整潔。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色九九。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本精品高清一二区一本到 | 亚洲综合第一在线影视 |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