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24:3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fā)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摘要】人體隨著衰老,身體各個方面、社會心理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就像人到了老年,牙齒及口腔組織同機體其他組織一樣出現(xiàn)許多明顯衰老的改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到老年牙齒就一定會變壞脫落,而是根據每個人口腔衛(wèi)生保健的好壞及全身健康情況而決定。所以對老年人進行的口腔保健及宣教口腔保健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老年人;口腔特點;保健措施
1.老年人的口腔特點 老年人的口腔狀況與全身情況一樣,隨著年齡增長都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如牙體和牙髓結構的變化,礦化程度增高,牙周膜與表面組織結構消失,粘膜變薄,膠原密度增加等。又由于老年人口腔內唾液腺退行性變,唾液分泌減少,牙齒的自潔能力下降,同時牙齦萎縮與牙周附著水平喪失明顯,使食物嵌塞與食物殘渣滯留,給口腔內致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易致齲齒及繼發(fā)齲,牙縫增寬,牙根暴露,牙列完整性破壞,義齒佩戴增加等情況造成老年人生活質量降低,影響他們整體的健康水平。
2.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措施
2.1 提高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能力和意識:針對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衛(wèi)生問題、心理狀態(tài)改變以及舊傳統(tǒng)觀念與習慣,開展口腔衛(wèi)生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選擇老年人適合用的牙刷,可選頭小毛軟。牙刷柄不易滑脫的牙刷,做到正確刷牙,定期潔牙,正規(guī)剔牙,每次餐后漱口[]的良好習慣。同時對有義齒的老年人,保護基牙不受不良因素的刺激,有牙列缺失的,及時修復。
2.2 定期口腔健康咨詢和檢查:老年人應每半年檢查1次,但最好3個月檢查1次,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由于老年人身體狀態(tài)的改變,加之口腔情況較差,檢查與清潔是十分必要的。在每次檢查時,對老年人的口腔狀態(tài)、口腔健康的認識變化、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做出相應咨詢和有效的建議。糾正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與生活方式,給與特殊的口腔護理是必不可少的。
2.3 補充營養(yǎng):人體進入老年期后,細胞活性下降并逐漸衰老,機體各器官的形態(tài)和功能發(fā)生退行性變化,口腔組織也隨之衰老,消化功能減弱,味覺及口腔功能下降,對食物愛好和需要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因此,老年人應減少食糖量,改用糖代品,增加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入量,合理使用氟化物;在調整飲食的同時,做好口腔保健操,提高口腔各組織適應能力,減緩老化的速度,增進健康。
2.4 治療全身疾病:老年人往往伴發(fā)一定的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功能減退等。這些疾病有的與口腔疾病成正相關,如糖尿病和牙周病,有的會影響到口腔疾病的治療和預后。因此,有必要控制或治愈全身疾病,這對維護口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2.5 提供老年衛(wèi)生社區(qū)服務:在社區(qū)開展健康教育,口腔健康咨詢,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及建立社區(qū)健康檔案,進行口腔健康診斷,不斷提高老年人對口腔衛(wèi)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減少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3.小結:口腔保健對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建立有效的口腔保健策略和措施,讓全社會都來關注每一位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使其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參考文獻
維護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
二、宣傳口號
(一)維護口腔健康,增進全身健康。
(二)愛牙護齒保健康,生命質量有保障。
(三)擁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諧美麗。
(四)口腔健康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五)口腔不健康,發(fā)音影響大。
(六)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牙齒健康。
(七)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定期洗牙,遠離口腔疾病。
(八)窩溝封閉保護牙齒。
三、主題信息
(一)保持健康是提高生命質量的前提,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健康是人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健康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xiàn),受重視程度逐漸加大。越來越多地人意識到沒有健康,生命質量就得不到保障。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質量的一面鏡子,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人體健康的10大標準之一。健康的口腔具有咀嚼、發(fā)音和保持面部協(xié)調美觀的作用。口腔疾病對健康和生命質量的影響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口腔疾病對口腔健康的影響。
(1)口腔疾病造成的牙疼或失牙,造成咀嚼食物功能受影響。
(2)口腔疾病引起疼痛,造成偏側咀嚼習慣,久之便造成面部發(fā)育不對稱。
(3)乳牙早失致使相鄰牙向缺隙處移位,造成咬合關系紊亂,形成恒牙錯牙;乳牙齲病如不及時治療,還可引起恒牙發(fā)育不良。
(4)牙列缺失導致失去咀嚼功能的正常生理刺激,頜骨的正常發(fā)育受影響,可造成頜面部輕重不等的畸形。
(5)不良口腔衛(wèi)生狀況和疾病可以造成口腔異味。
(6)口腔癌可直接威脅人的生命,是世界上6種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口腔癌術后常可造成面容嚴重損毀。
(7)口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種口腔疾病治療不及時或不得當,往往可以繼發(fā)其他口腔疾病。
2.口腔疾病對全身健康的影響。
口腔疾病會對全身健康造成威脅,導致和加劇許多全身性疾病。
(1)心臟疾病
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冠心病等心臟疾病。大量研究證實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發(fā)作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與急性發(fā)作或總的死亡率均有顯著相關。
(2)呼吸道疾病
口腔疾病與因各種原因導致的吸入性肺炎相關性較強。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肺炎80%的誘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細菌的分泌物,而這些分泌物大多是來自口腔。
(3)糖尿病
大量研究顯示出糖尿病與牙周病發(fā)病存在共同危險因素,且互為高危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常常并發(fā)不同程度的口腔病變,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發(fā)病率高,病變損害嚴重且進展更迅速。同時,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差于無牙周疾病的患者。
(4)胃腸道疾病
消化道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而口腔中存在大量的幽門螺旋桿菌,藥物很容易清除腸胃中的幽門螺桿菌,而牙菌斑中的幽門螺桿菌難以清除,成為細菌庫。
(5)腦血管疾病
牙周病與頸動脈斑塊增厚之間存在相關性,頸動脈斑塊增厚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測定指標,這表明兩種疾病之間的相關性機制實際上是一種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牙周炎作為腦卒中的危險因子大于吸煙,而且獨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險因子。有報道表明,25%的腦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對照組中只有2.5%。
(6)對孕產婦及胎兒影響
目前的研究已證明,牙周疾病是導致低體重嬰兒出生的危險因素之一。重癥牙周炎的孕婦早產和生出低體重兒的危險率為牙周正常孕婦的7.5倍,大于吸煙、飲酒對低出生體重兒的影響。
(7)影響生長發(fā)育
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等,導致胃腸消化吸收減弱,機體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
3.口腔疾病對發(fā)音的影響。
語言是由口腔形成的,牙齒又是發(fā)音的輔助器官,說話、唱歌要想發(fā)音準確,離不開牙齒。牙齒與舌、唇、頰肌相互配合,控制著氣流經過口腔的路線和流量,從而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前牙缺失時,舌尖失去了原有的發(fā)音定位標志,氣流經過的路線中少了一道控制的關口,故發(fā)音不清楚、不準確,聽起來就像漏風一樣。舌系帶過短舌頭就無法向前伸到唇外,造成發(fā)音含糊,特別是卷舌音和上腭音。
4.口腔疾病對面容和心理的影響。
在人類社會發(fā)生發(fā)展的進程中,美是社會各方面不可缺少的基本內容,是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礎,而口腔頜面部在人體美學方面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起著窗口作用,是最能代表人類形象的特征之一。口腔疾病導致的面部發(fā)育不對稱、頜面部畸形、失牙、牙齦紅腫等,不僅影響面部協(xié)調和美觀,使人顯得衰老,造成自卑心理,影響社會交往,口腔癌術后面容損毀更可造成巨大心理壓力,導致自殺的發(fā)生。
5.口腔疾病對社會及經濟的影響。
口腔疾病在學生六大常見病中排名第二,是嚴重影響學生出勤率、學生體質和素質的重要原因,也是影響成人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口腔疾病對生命質量的影響還體現(xiàn)在增加經濟負擔上,高額的治療費用對家庭和國家的經濟影響是巨大的。
【關鍵詞】 老年人;口腔疾病;口腔保健
口腔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許多老年人存在著由口腔狀況不良引起的咀嚼困難、言語不清、社交能力下降等問題。幫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口腔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1〕。因此,了解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和口腔保健行為狀況,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對于延長老年人牙齒使用壽命乃至提高老年人全身健康均具有重要意義〔2〕。本文對來我院健康體檢的老年人進行了口腔狀況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對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784例老年人進行調查,其中男481例,女303例;年齡60~87歲,平均72歲(佩戴全口義齒的不在統(tǒng)計范圍),其中60~69歲317例(40.4%),70~79歲396例(50.5%),80~89歲71例(9.1%)。
1.2 調查方法
依照全國牙病防治技術指導組制定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標準。由口腔科醫(yī)生進行常規(guī)口腔檢查及病史詢問,詳細記錄結果。調查項目包括:牙缺失、齲齒、楔狀缺損、牙結石、牙齦炎、牙周病等。
1.3 診斷標準
所有口腔疾病診斷均依據《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黏膜病學》中的診斷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 果
2.1 老年人口腔疾病
調查顯示,多數體檢老人有各種口腔疾患,前三位是牙齒缺失、牙周病、齲齒,牙齒缺失是老年人口腔疾患中的主要疾病。并且隨年齡增長,各種口腔疾患的發(fā)生率(除口腔黏膜病)不斷提高。見表1。
2.2 老年人口腔保健行為
使用保健牙刷43例(5.48%),定期更換牙刷635例(80.99%),堅持飯后刷牙29例(3.70%),每日刷牙2次462例(58.93%),每日刷牙1次309例(39.41%),未刷牙13例(1.66%),定期口腔檢查373例(47.58%),使用過牙線9例(0.14%)。絕大多數老年人堅持每天刷牙,且大多數人定期更換牙刷,但定期口腔檢查、使用保健牙刷、使用牙線率不高,說明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缺乏。表1 784例老人口腔疾病調查表
3 討 論
老年人整體口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在口腔疾病中牙齒缺失率最高,達91.96%,與徐洪權〔3〕報道結果一致。說明牙缺失是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齲病和牙周病是影響老年人群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兩大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口腔疾患發(fā)生率亦不斷提高,一方面由于口腔疾病的進展性和累加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齦萎縮愈加嚴重,加上食物嵌塞,導致齲病發(fā)生率不斷升高〔4〕;另一方面,隨著機體的衰老,老年人因受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影響,使老年人不能及時處理殘根牙、拔牙、修復缺牙等。
本次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缺乏,僅有少數人(5.48%)知道并應用保健牙刷,幾乎沒有人使用過牙線,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人亦只有47.58%。老年人楔狀缺損的發(fā)生除與年齡有關外,與刷牙方法、牙刷質量密切相關,因此,養(yǎng)成正確的刷牙方法很重要〔3〕。與其他慢性疾病不同,齲病和牙周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口腔健康行為〔5〕。不重視口腔保健,沒有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不定期潔牙和進行牙周治療,導致口腔衛(wèi)生狀況較差,加速了牙周病發(fā)展。有的人認為“人老必定掉牙”,因此不能及時就醫(yī),其實缺失牙如不及時修復,以后可出現(xiàn)鄰牙移位。很多人認為,口腔即使出現(xiàn)問題,對于全身影響不大,殊不知,口腔是消化系統(tǒng)的門戶,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需要經過牙齒的咀嚼,才容易消化吸收,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和慢性牙病常引起全身疾病。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口腔衛(wèi)生習慣、就醫(yī)行為和生活習慣等。
口腔健康狀態(tài)是反映生命健康質量的一面鏡子。牙缺失、齲齒等如不及時治療,會影響老年人的進食,影響生活質量〔6〕,可引起咀嚼困難、言語受限、疼痛和其他癥狀,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交往不便、日常活動受限等。牙齒的缺失直接影響了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進而影響了老年人的正常飲食和各種營養(yǎng)素的攝入;牙周病可加劇牙齒的松動、脫落,進而導致缺失牙的增加〔7〕,同時也影響進食,且牙周炎是最主要的感染灶,對全身許多疾病均有影響,關系到心臟、肺和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成為某些危重疾病發(fā)生的重要誘因。齲齒如不及時治療可發(fā)展為慢性根尖周炎,牙齦出現(xiàn)瘺管,反復流膿,成為“病灶”,可引起遠隔器官和組織的疾病,如關節(jié)炎、心內膜炎、腎炎、虹膜炎、視網膜炎和神經炎等。
基于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識缺乏的現(xiàn)狀,因此應采取口腔健康促進措施,加強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轉變態(tài)度,從根本上改變其個人口腔健康行為〔8〕,提高老年人口腔疾患的就診率。此外,老年口腔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吸煙、飲酒是導致牙周病與口腔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之一。臨床研究表明,飲酒與口腔癌的發(fā)生成正相關,因此應建議老年人糾正不良習慣與生活方式,如戒除煙酒嗜好,嚴格限制各種甜食。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fā)現(xiàn)疾病,早期治療,減少治療費用,維護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提倡正確的刷牙方法,提供口腔潔治等預防保健服務。
總之,口腔疾病是威脅我國老年人身體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本次調查提示必須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衛(wèi)生科學知識普及到廣大老年群眾之中,喚起老年人對維護自我口腔衛(wèi)生的自覺意識,使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從而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8〕,倡導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5〕。
【參考文獻】
1 周曉玲,張 暉.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8;183:434.
2 戴麗學.影響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相關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8):2178.
3 徐洪權,趙文峰,陳增力,等.816名離休干部口腔健康調查初步報告〔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7(3):154.
4 馬力揚,李曉玲,雷 濤,等.甘肅省城鄉(xiāng)中老年人口腔衛(wèi)生服務需求和利用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5):6802.
5 鐘圣純,陳文玉,劉思清.湖南省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抽樣調查報告〔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9;26:(1):202.
6 馬力揚,楊 蘭,聶紅兵.甘肅省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902.
1989年,由衛(wèi)生部、教委等部委聯(lián)合簽署,確定每年的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
宗旨是通過愛牙日活動,廣泛動員社會的力量,在群眾中進行牙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口腔鍵康觀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識,建立口腔保健行為,從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我國的齲病、牙周病患者眾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財力十分有限,因此,解決牙病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預防。
建立愛牙日是加強口腔預防工作,落實預防為主方針的重要舉措。牙病的預防其實很重要,牙齡的很多疾病與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良習慣有很大關系。如每天刷牙不夠三次,每次刷牙不夠三分鐘;飯后不漱口,尤其是吃了水果后不漱口,而水果和唾液一反應,對牙齒腐蝕作用更大;一些孩子有咬手、咬鉛筆等壞習慣,這些都會造成牙周組織損害,引起一些系統(tǒng)性疾病。 強調日常生活中的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不僅對全身健康有害,而且會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導致癌變。此外,最好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不要等到發(fā)生口腔疾病才去治療,對已發(fā)生的牙缺損、松動病牙,要到正規(guī)的口腔專科醫(yī)院或口腔科治療,千萬不要為省錢和方便找游醫(yī)修補或拔除。口腔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礎。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口腔健康的定義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xiàn)象。
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可相互影響,常見的牙周病會誘發(fā)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早產、老年癡呆等。其實口腔疾病是可以預防、控制和治療的,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與定期口腔專業(yè)保健相結合可維護口腔健康,促進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質量。
牙周病和齲病是最常見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5歲兒童乳牙齲病的患病率為66%,中年人和老年人齲病的患病率分別為88.1%和98.4%。
牙菌斑是齲病和牙周病的致病因素。有效刷牙是減少和控制牙菌斑最主要的方法。齲病、牙周病如不及時治療,最終會導致牙齒喪失。牙齒缺失會影響美觀、發(fā)音和咀嚼功能,應當及時修復。修復后要正確戴用、注意維護和清潔。
牙周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是成人牙齒喪失的首位原因。牙齦炎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齦出血,牙周炎是牙齦炎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可出現(xiàn)牙齦紅腫出血、牙齒松動、口腔異味等。及時治療可控制病變,但需長期維護,否則會加重或復發(fā)。
牙周病的預防:
(一)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使用牙線或牙間刷。
(二)刷牙提倡用水平顫動拂刷法,重點刷牙齦邊緣和牙縫處的牙面,刷牙要面面俱到,每次至少刷牙2分鐘。
(三)潔治(洗牙)是清除牙石最有效的方法。
提倡每年1次到具備執(zhí)業(yè)資質的醫(yī)療機構潔治,預防牙周病的發(fā)生。
(四)吸煙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戒煙對防治牙周病是非常重要的。
齲病的預防:
口腔健康
是全身健康的基礎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口腔疾病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需要積極防治。口腔健康包括:無口腔頜面部慢性疼痛、口咽癌、口腔潰瘍、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牙齦)疾病、齲病、牙齒喪失以及影響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亂。
口腔健康直接或間接影響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齲病、牙周疾病等會破壞牙齒硬組織和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除影響咀嚼、言語、美觀等功能外,還會引起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有些微生物長期存在于口腔中,可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響生命質量。
齲病和牙周疾病
齲齒和牙周病是危害我國居民口腔健康的兩種最常見的疾病。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齲病(俗稱蟲牙或蛀牙)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是危害我國居民口腔健康的兩種最常見的疾病,治療起來比較復雜,花費時間和費用也比較多。
齲壞的牙齒硬組織發(fā)生顏色、形態(tài)和質地的改變,是由于口腔里的某些細菌,利用食物中的糖發(fā)酵產酸而逐漸產生的。齲壞早期一般沒有疼痛不適的感覺,只有在醫(yī)生檢查時才可發(fā)現(xiàn)牙面上有黑點或白斑;進一步發(fā)展就可形成齲洞,遇酸、甜、冷、熱等刺激時會感到疼痛不適;嚴重時由冷、熱刺激引起的疼痛十分明顯;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最后牙體破壞變成殘根、殘冠,甚至導致牙齒喪失,造成嚴重的咀嚼困難,影響身體健康。
牙周疾病是發(fā)生在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牙骨質、牙槽骨、牙齦、牙周膜)的各種疾病。首先是牙齦紅腫、觸碰時容易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出現(xiàn)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齒松動與移位,有時還會引起牙周溢膿、口腔異味,最后使牙齒脫落或拔除。所以牙周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
上述兩大口腔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因此,通過自我口腔保健和專業(yè)口腔保健清除牙菌斑是維護口腔健康的基礎。
維護口腔健康
從生活細節(jié)做起
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wèi)生,維護牙齒和牙周組織健康。刷牙清除牙菌斑數小時后,菌斑可以在清潔的牙面上重新附著,不斷形成, 特別是夜間入睡后,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作用差,細菌更容易生長。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兩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的同時結合用舌刷清潔舌背部能明顯改善口腔異味。飯后漱口可去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咀嚼無糖口香糖也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降低口腔酸度,有助于口氣清新,保持牙齒清潔。
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
在同一個家庭里,每個人的年齡不同,身體健康狀況不一樣,口腔健康狀況也各不相同,因而有著不同的口腔保健需求。應該根據各人的不同情況,選用適合各人需要的牙刷和牙膏。若一家人共用一把牙刷和一個漱口杯,可能會引起疾病的相互傳播。因此,必須做到一個人一把牙刷和一個口杯,每人分開放置,以避免交互感染。
正確選擇和使用漱口液
清水漱口可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但其清除力量微弱,不足以去除牙菌斑。目前市售的一些漱口液添加了某些抗菌消炎物質,有一定的輔助控制牙菌斑、維護口腔健康的作用。如含氟漱口液是一種局部用氟預防齲病的方法,適合在低氟區(qū)、適氟區(qū)的學校和家庭中使用;洗必泰漱口液能殺滅唾液中和吸附到牙面上的細菌,適于牙周病患者使用;以香精油為主要活性成分的漱口液,有廣譜滅菌作用,適合每天使用。還有的漱口液可在患有口炎、唇炎時含漱,起到預防感染、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提倡用水平顫動拂刷法刷牙
水平顫動拂刷法是一種能有效清除齦溝內牙菌斑的刷牙方法。拂刷就是輕輕地擦過,掌握這種刷牙方法,能夠幫助清除各個牙面的牙菌斑,同時能有效地去除牙頸部及齦溝內的牙菌斑。
具體操作要領為:
①手持牙刷刷柄,先將刷頭放置于口腔內一側的后牙牙頸部,刷毛與牙長軸大約呈45°角,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頜牙向上,下頜牙向下),輕微加壓,使刷毛部分進入牙齦溝內,部分置于牙齦上;
②以2~3顆牙為一組開始刷牙,用短距離水平顫動的往返動作在同一個部位至少刷10次,然后將牙刷向牙冠方向轉動,繼續(xù)拂刷牙齒的唇(頰)舌(腭)面;
③刷完第一個部位之后,將牙刷移至下一組2~3顆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與第一個部位保持有重疊的區(qū)域,繼續(xù)進行下一個部位的刷牙;
④刷上前牙舌面時,將刷頭豎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觸齦緣,自上而下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時,自下而上拂刷;
⑤刷咬合面時,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短距離來回刷。
提倡使用保健牙刷,注意及時更換
保健牙刷具有以下特點:①刷頭小,以便在口腔內(特別是口腔后部)轉動自如;②刷毛排列合理,一般為10~12束長,3~4束寬,各束之間有一定間距,既有利于有效清除牙菌斑,又使牙刷本身容易清洗;③刷毛較軟,刷毛長度適當,刷毛頂端磨圓鈍,避免牙刷對牙齒和牙齦的損傷;④牙刷柄長度、寬度適中,并具有防滑設計,使握持方便、感覺舒適。
刷牙后,牙刷毛間往往粘有食物殘渣和細菌,可能導致疾病的傳播。刷牙后應用清水沖洗牙刷,并將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頭向上放在口杯中置于通風處。為防止牙刷藏匿細菌,一般應每三個月左右更換一把牙刷。若刷毛發(fā)生彎曲或倒伏,會對口腔的軟硬組織造成損傷,則需立即更換。
提倡選擇牙線或牙間刷輔助清潔牙間隙
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間隙稱為鄰間隙或牙間隙,牙間隙最容易滯留菌斑和軟垢。刷牙時牙刷刷毛不能完全伸及牙間隙,如果在每天刷牙的同時,能夠配合使用牙線或牙間刷等幫助清潔牙間隙,可以達到徹底清潔牙齒的目的。
牙線是用尼龍線、絲線或滌綸線制成的,它有助于鄰面間隙或牙齦處的清潔,特別對平的或凸的牙面最合適。牙間刷的刷頭為金屬絲,其四周附帶有柔軟的刷毛,適用于牙齦退縮和牙根外露的患者清除牙間隙處的牙面和根面的牙菌斑。使用時應注意,若齦無退縮、插入有困難時,不要勉強進入,以免損傷牙齦。
根據口腔健康需要選擇牙膏
牙膏是輔助刷牙的一種制劑,可增強刷牙的摩擦力,幫助去除食物殘屑、軟垢和牙菌斑,有助于消除或減輕口腔異味,使口氣清新。成人每次刷牙只需用大約1克(長度約1厘米)的膏體即可。如果在牙膏膏體中加入其他有效成分,如氟化物、抗菌藥物、控制牙石和抗敏感的化學物質,則分別具有防齲、減少牙菌斑、抑制牙石形成和抗牙齒敏感的作用。
含氟牙膏有明顯的防齲效果,其在世界范圍的廣泛應用是齲病發(fā)病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齲措施,特別適合于有患齲傾向的兒童和老年人使用。但應該注意的是:牙膏不是藥,只能預防口腔疾病,不能治療口腔疾病,有了口腔疾病還是應該及時就醫(yī)治療。
科學用氟有利于牙齒和全身健康
氟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攝入適量的氟化物可以減少牙齒的溶解度和促進牙齒的再礦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長,預防齲病的發(fā)生。氟化物的應用可以分為全身應用和局部應用。全身應用包括:飲水氟化、食鹽氟化、牛奶氟化、氟片、氟滴劑;局部應用包括: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局部涂氟、含氟涂料、含氟泡沫、含氟凝膠等。但是人體攝入過量氟也會導致一些副作用,因此氟化物的推廣應用,適合于在低氟地區(qū)、適氟地區(qū)以及在齲病高發(fā)地區(qū)的高危人群中進行。
科學吃糖,少喝碳酸飲料
糖是人類的主要營養(yǎng)要素之一,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是許多食品及飲料的調味劑,同時也是公認的一種引起齲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容易引起齲病的主要是蔗糖,其次為葡萄糖、淀粉等。如果經常攝入過多的含糖甜食或飲用過多的碳酸飲料,會導致牙齒脫礦,引發(fā)齲病或產生牙齒敏感。
因此,提倡科學吃糖非常重要。吃糖次數越多,牙齒受損機會越大,所以,應盡量減少每天吃糖的次數;少喝碳酸飲料,進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進食。
吸煙有害口腔健康
吸煙是引起口腔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是吸煙者。吸煙還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吸煙者患牙周病的幾率較不吸煙者高出5倍。孕婦吸煙或被動吸煙,可以引起胎兒口腔頜面部畸形。吸煙者牙齒表面常常出現(xiàn)褐色煙斑和牙石,引發(fā)口腔異味,影響個人外觀形象和社會交往。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
齲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常是緩慢發(fā)生的。早期多無明顯癥狀,一般常不易察覺,等到出現(xiàn)疼痛等不適癥狀時可能已經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治療起來很復雜,患者也會遭受更大的痛苦,花更多的費用,治療效果還不一定十分滿意。因此,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每年至少一次,能及時發(fā)現(xiàn)口腔疾病,早期治療。醫(yī)生還會根據情況需要,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預防口腔疾病的發(fā)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發(fā)展。
提倡每年潔牙(洗牙)一次
牙菌斑、食物殘渣、軟垢在牙面上附著沉積,與唾液中的礦物質結合,逐漸鈣化形成牙石。牙石表面粗糙,對牙齦造成不良刺激,又有利于新的牙菌斑粘附,是引起牙周疾病的一種促進因素。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只能清除牙菌斑,不能去除牙石。因此需定期到醫(yī)院由口腔科醫(yī)生進行潔牙,最好每年一次。潔牙是由口腔醫(yī)生使用潔牙器械,清除齦緣周圍齦上和齦下部位沉積的牙石以及牙菌斑。潔牙過程中可能會有輕微的出血,潔牙之后也可能會出現(xiàn)短暫的牙齒敏感,但一般不會傷及牙齦和牙齒,更不會造成牙縫稀疏和牙齒松動。定期潔牙能夠保持牙齒堅固和牙周健康。
口腔出現(xiàn)不適
口腔疾病可表現(xiàn)為疼痛或不適的癥狀。如齲病常表現(xiàn)為遇冷熱刺激不適、咬物不適或疼痛;牙髓炎會發(fā)生劇烈的自發(fā)痛、夜間痛;牙齦炎早期會在刷牙或咬硬物時出現(xiàn)牙齦出血;口腔潰瘍伴有患處觸碰引發(fā)疼痛的感覺;敏感的牙齒在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時,出現(xiàn)短暫而尖銳的疼痛。口臭80%~90%是由口腔疾病所致,主要是由于口腔內的厭氧菌通過腐敗消化口腔內的滯留物質產生揮發(fā)性硫化物導致的。發(fā)生以上情況應盡快去具備執(zhí)業(yè)資質的口腔醫(yī)療機構診治。
及時修復缺失牙齒
牙齒具有咀嚼食物、輔助發(fā)音和維持面容形態(tài)的功能。牙齒缺失易發(fā)生咀嚼困難、食物嵌塞、對牙伸長、鄰牙傾斜等。前牙缺失還會導致發(fā)音不準、面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全口牙喪失后,咀嚼十分困難,面容明顯蒼老。
因此,不論失牙多少,都應及時進行義齒修復。修復一般在拔牙2~3個月后進行。修復前應治療余留牙的疾病,必要時對牙槽骨和軟組織進行修整,保證修復質量。缺失牙的修復目前主要有活動修復和固定修復(包括固定橋、種植義齒)。具體選擇何種修復方法應依據患者的口腔條件和主觀要求而定。
選擇具備執(zhí)業(yè)資質的醫(yī)療機構進行口腔保健和治療
1、愛牙護齒保健康,生命質量有保障。
2、愿健康的牙齒伴隨寶寶成長
3、全國愛牙日,愛護牙齒,讓你笑口常開,健康幸福。
4、口腔醫(yī)生是您口腔健康的好朋友。
5、口腔科醫(yī)生是我的好朋友
6、重視對初萌牙的保護
7、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定期洗牙,遠離口腔疾病。
8、口腔保健從新生兒開始
9、擁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諧美麗。
10、愛護牙齒就是愛護生命,保護口腔就是保護健康。
11、重視乳牙齲早期治療
12、牙齒健康無齲齒,細嚼慢咽健康臨;牙齒干凈口氣新,笑容燦爛更迷人;牙齒潔白更美麗,人人羨慕快樂隨。
13、干凈的牙齒口氣清新迷人,沒有蛀牙齲齒利于咀嚼消化;潔白的牙齒更容易燦爛,傳播快樂讓好運時刻跟隨。
14、為中老年人全面口腔健康提供更多的幫助。
15、定期潔治有利牙齒健康。
16、健康的牙齒是幸福晚年的保證。
17、全國愛牙日,保護牙齒,愿你擁有健康牙齒,笑容迷人!
18、少吃甜食少得齲病
19、口腔健康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20、潔白的牙齒最美麗,干凈的牙齒最清新,健康的牙齒最完美。全國愛牙日,愿你愛護牙齒,笑口常開!
21、維護口腔健康,增進全身健康。
22、科學喂養(yǎng)預防奶瓶齲
23、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促進健康成長
24、全國愛牙日,祝你玉牙美顏健康快樂!愿你一生伶牙俐齒!
25、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牙齒健康。
26、我是無齲好兒童
27、健康乳牙是健康恒牙的基礎
28、口腔不健康,發(fā)音影響大。
29、要想吃得香,牙齒來幫忙;要想吃得開,護牙很應該;要想吃得好,牙齒不能少;要想吃得多,牙齒不能落。愛牙日,愿你牙齒好,通吃四方無煩惱!
30、窩溝封閉保護牙齒。
歷年愛牙日主題
1989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確刷牙,!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
1990年:愛牙健齒強身。
1991年:愛護牙齒從小做起。
1992年:愛護牙齒,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1993年:天天刷牙,定期檢查。
1994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衛(wèi)生。
1995年:適量用氟,預防齲齒。
1996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
1997年:愛牙健齒強身,預防齲病。牙周疾病,健康的牙齒伴你一生。
1998年:健康的牙齒,美好的微笑。
1999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000年:善待牙齒。
2001年:吸煙與口腔健康。
2002年:預防牙周疾病 維護口腔健康。
2003年:有效刷牙 預防牙周疾病。
2004年:口腔健康與生命質量。
2005年:關注孕婦口腔健康。
2006年:嬰幼兒口腔保健。
2007年:面向西部,面向兒童。
2008年:中老年人口腔健康。
2009年:維護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
2010年:窩溝封閉,保護牙齒。
2011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2012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關愛自己,保護牙周。
2013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關愛老人,修復失牙。
2014年:健康每一天,從愛牙開始。
認識篇 正確認識牙周病
一次,小李在刷牙時,無意中看到牙齦出血了,一向大大咧咧的他以為自己是“上火”,沒有在意。但是,在吃水果時,他發(fā)現(xiàn)水果上的牙齒痕竟然也有m,并且隱約感覺到牙齒還有些松動。這下小李擔心起來,于是去口腔醫(yī)院就診。經過醫(yī)生診斷,原來小李患了牙周病。醫(yī)生告訴他,牙齦出血是牙齦處于炎癥狀態(tài)的信號,必須重視。
牙周病指的是發(fā)生在牙齒支持組織上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分類方法有多種,根據感染的范同和程度,一般將牙周病大體分為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其中牙周炎又可分為青春前期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快速進展性牙周炎和伴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牙周病通常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僅表現(xiàn)為出血和口腔異味,易被誤認為上火而耽誤治療。
牙周病的病因比較復雜,可分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響牙周組織對局部刺激的反應,兩者之間關系密切。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細菌及其產物是導致牙周病的最主要病因,也是引發(fā)牙周病的始動因子,口腔衛(wèi)生不良、微生物的作用、牙結石刺激,特別是齒齦下牙石危害性最大。全身因素與營養(yǎng)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有關。此外,創(chuàng)傷、不良修復體的刺激也是病因之一。一些醫(yī)源性因素也可以導致牙周疾病。如牙齒充填(補牙)表面不光滑或牙髓治療所封藥物溢出牙齒之外;牙冠(牙套)邊緣不密合,邊緣位置不當;存在不良修復的義齒;正畸治療加力過大、過快,牙面上金屬片過于伸向齦下。
總之,牙周病的病因比較復雜,在治療時不僅要消除注意局部因素,也要考慮到全身的狀態(tài),以便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牙周病有哪些臨床癥狀?
牙周病的癥狀是循序漸進的,早期牙齦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癥狀會進一步發(fā)展、惡化。
牙齦炎病變的范圍比較局限,只波及牙齒周圍的淺層軟組織。牙齦炎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齦充血水腫、缺乏彈性,牙齦探診易出血,局部有牙垢或牙結石。治療后,疾病所造成的組織改變可完全恢復正常。但是牙齦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徹底,會有一部分發(fā)展成為牙周炎。
牙周炎病變波及牙齦、牙槽骨、牙周膜。此時,不僅牙齦有慢性炎癥存在,而且牙槽,目’、牙周膜也受到破壞。癥狀上除有牙齦炎的表現(xiàn)外,還有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內可有膿液溢出,牙齒有不同程度的松動,X線片可見牙槽骨呈不同程度吸收。此時,疾病已經進入牙周深層組織,它造成的損害是破壞性的,不可逆轉的。徹底治療后,疾病所造成的組織改變也很難恢復。
牙周病常見的并發(fā)癥有疼痛、溢膿、口臭、牙周膿腫以及慢性炎癥反復發(fā)作的漸進性發(fā)展的牙周病綜合征等。
預防篇 如何科學預防牙周病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牙周病除了損傷患者牙周組織,引起牙齦紅腫出血、口臭、牙齒松動外,還嚴重影響患者的全身健康,讓患者苦不堪言。由此可見,預防牙周病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多加注意。
1.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每天認真刷牙。我們的門腔中存在著大量細菌,在我們說話、進食時唾液量增加,對牙面有清潔作用;而夜間睡眠時,口腔環(huán)境非常適宜細菌的繁殖。因此,每天要刷兩次牙,晚上睡前那次尤為重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會讓您受益終生。
2.科學飲食,戒煙酒。多食用雞蛋、豆制品、奶制品、各種蔬菜和瓜果等,尤其是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不吃過燙、辛辣的食物,戒煙酒,避免對牙周組織的不良刺激。
3.減少各種致病因素。少吃甜食、甜飲料,降低口腔唾液的酸度,減少齲齒的發(fā)生率。
4.進行叩齒和牙齦按摩。傳統(tǒng)醫(yī)學提倡早晚叩齒和牙齦按摩。每天晨起或睡前輕輕叩齒數十次,能促進牙周組織血液循環(huán)。洗臉時,用食指按摩牙齦,可改善牙齦血液循環(huán),增強牙周組織健康。
5.自我發(fā)現(xiàn)牙周疾病。早發(fā)現(xiàn)口腔疾病,及時治療。留意刷牙時牙刷上是否有血跡;吃水果時食物上是否有血跡;照鏡子時看看牙齦是否紅腫,是否一碰就出血。如果有的話,說明已有牙齦炎。再看看牙齒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松動或牙齦紅腫、有膿,有的話,說明已發(fā)展到牙周炎等。
6.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口腔潔治。牙菌斑及其產物是引起牙周病的重要因素,應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口腔潔治。通過專業(yè)性潔治,去除牙石、大部分色素如煙斑,防止菌斑附著。
治療篇 治療牙周炎要趁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牙周炎最簡單的征兆就是在刷牙時牙齦出血。健康牙齦在刷牙時是不出血的。出血表明牙周組織已經出現(xiàn)同時有口腔異味、牙齒松動、咀嚼無力等現(xiàn)象,就要提高警惕,盡快去口腔專科醫(yī)院就診,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以改善牙周炎的癥狀。
醫(yī)生先要明確診斷、評估牙周狀況,再根據患者病情進行施治。
明確診斷:發(fā)生牙齦出血時,先鑒別一下是由口腔局部小潔所致的牙齦炎,還是南某些全身因素所致的牙齦出血。明確診斷,排除全身性疾病。
評估牙周狀況:對牙周組織的狀況及破壞程度先作一番了解與評估,通常包括全口X線片及牙周袋深度測量等,評估后才能擬訂治療計劃。根據疾病的程度制訂治療方案及療程,從而改善牙周組織的炎癥狀況。
通常牙周病的治療分四期:
基礎治療期:目的在于選用牙周病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清除或控制臨床炎癥和致病因素,包括利用儀器將沉積在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去除干凈,磨光牙面。另外,配合使用一些含漱劑及局部涂擦藥物、牙周袋深部結石的刮除及牙根整平術、選用抗菌藥控制炎癥、咬頜調整等。
手術期:一個月后,比較嚴重的患部,尤其牙周袋較深之處,需做牙周翻瓣術,方能徹底將結石及病變組織清除。牙周手術是一種局部而又安全的手術,在牙科門診即可施行。局部麻醉下,將牙齦稍微翻開,把牙周深部的結石、肉芽組織徹底清除,若有骨損失,可配合放置人工骨粉及生物膜,恢復缺損的骨組織,達到重建牙周組織的目的。
松動牙固定及修復治療期:對松動牙進行固定,修復缺失牙,維持牙列的完整性。
復查治療期:在經歷上述的治療后,維持成果是極其重要的。除了每天認真做好口腔清潔外,還應遵從醫(yī)囑定期復診,做必要的牙周維護,必要時還需拍片檢查,以便醫(yī)生了解牙周及口腔情況,便于對患者做出進一步的指導。
提醒篇 牙周病與全身健康關系密切林曉萍
隨著人們對牙周病與全身健康關系的關注,一些多因素疾病(如牙周炎、關節(jié)炎、心血管疾病等)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認識。牙周炎可以成為某些疾病的危險因素,也可能與某些疾病有共同的危險因素。
牙周病可能引發(fā)各種疾病,包括心臟病、糖尿病以及關節(jié)炎等等。牙周病是因為沒有徹底清潔牙齒,造成牙齦間軟組織感染而致。引起牙周病的細菌和毒素會通過血管順著血液流動至全身而引起其他疾病。
心血管疾病與牙周病研究顯示,口腔內的細菌會進入血液循環(huán),導致心臟和動脈受到牙周致病細菌的污染。長期暴露在這些細菌下,動脈慢性發(fā)炎,會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口腔內的細菌和毒素會使血管中形成血栓。這些血栓可導致動脈硬化、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等。
糖尿病與牙周病牙周病可造成牙周纖維與齒槽骨的破壞,最終使牙齒脫落或被拔除。牙周病也是糖尿病主要并發(fā)癥之一,糖尿病患者牙周病的患病率是健康人群的多倍,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較易受到感染。另外,牙周病也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謝不良,血糖控制更加困難,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及感染的預防。
關節(jié)炎與牙周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牙周病的患病率比正常人高許多,并有較高程度的齒槽骨破壞。這是因為牙周病和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致病機制較為相似,兩者都與機體慢性炎癥和免疫反應有關。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患者,其免疫系統(tǒng)會攻擊自身關節(jié)的細胞,最后導致關節(jié)組織不能正常運作。牙周病患者則因細菌引起發(fā)炎,誘使白細胞聚集于牙齦發(fā)炎處,進而激化噬骨細胞的作用,造成牙周支持組織的破壞。
孕婦與牙周病患重癥牙周病的孕婦,發(fā)生早產和生出低體重兒的概率為一般健康孕婦的7倍,這主要是由于母體的牙周感染影響了妊娠時激素的自動調節(jié)等所致。牙周病細菌本身及其代謝產物在牙齦發(fā)炎時會釋放炎癥因子,也會導致孕婦血糖代謝不良。此外,孕婦因牙痛影響進食,導致攝入營養(yǎng)不均衡,進而也會影響胎兒健康。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口腔衛(wèi)生較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率也比口腔衛(wèi)生良好者高出多倍。
答疑篇 刷牙對保持口腔衛(wèi)生這么重要。那么如何選擇牙刷呢?
牙刷是用來清潔牙齒、保持口腔衛(wèi)生的專用工具,選擇得好,能把牙齒刷得干凈;選擇得不好,不僅不能把牙齒刷干凈,還會損傷口腔健康。要根據使用對象買大小合適的牙刷。選刷頭小的磨毛牙刷,可更有效地清潔口腔。另外,一把牙刷使用時間最好不超過3個月。時間久了,刷毛內隱藏大量細菌,對口腔保健不利。
冠心病患者同時患有牙周病,這兩種病會相互影響嗎?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很多,口腔不潔也是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之一。人的口腔中隱藏著較多的病毒,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冠心病患者如果不重視口腔衛(wèi)生,就會出現(xiàn)口腔疾病。細菌進入血流,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害,容易造成冠狀動脈硬化痙攣。
患有牙周病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比未患牙周病的人要高。因此,冠心病的保健不能忽視口腔衛(wèi)生,并且冠心病患者一旦患上口腔疾病,應及時去醫(yī)院診治,以避免冠心病的急性發(fā)作。
天天早晚都刷牙,怎么還有口臭呢?
一般來講,口臭的原因在于口腔衛(wèi)生不良。抽煙過量、便秘、飲食不當、肝功能不良、爛牙等,都是造成口臭的原因。不妨試試用以下方法消除口臭:①多喝小麥草汁、苜蓿芽汁及大麥草汁,有助于口氣清新。②每天補充維生素c。補充維生素c有益于牙齦健康及防止牙齦流血,并且可排除口腔中過多的黏膜分泌物及廢物。③用完餐后,刷刷牙齒、舌頭,同時使用牙線剔除牙縫里的肉屑、菜渣。④多吃蔬菜,解決便秘問題。若上述的方法還不能解決口臭問題,那么你的身體可能正發(fā)出健康問題的某種信號,此時就不是單純的解決口臭問題,而是需要到醫(yī)院做檢查了。
懷孕前要去口腔科檢查牙齒嗎?
在懷孕的時候,孕婦整個機體會變得比較敏感。如果口腔存在很多問題或是在孕期忽視了對牙齒的保護,就可能加重原有的疾患或者激發(fā)一些新的疾患。不僅會危害孕婦自身健康,還會威脅胎兒的安全。建議牙病患者先治好牙病再懷孕。懷孕前應先做口腔檢查與預防性治療,蛀牙及時補,不能保留的牙根和長不出的智齒及時拔掉,口腔衛(wèi)生欠佳的通過洗牙等方式去除牙結石,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有智齒且位置不好容易發(fā)炎的應先預防性拔除。
洗牙會導致牙縫增大、牙齒過敏,使牙體受到損傷嗎?
如果沒有好好刷牙,遺留在牙齒上的菌斑會逐漸鈣化成堅硬的牙石,這時候就不能用刷牙的方式去清除了,要用硬的器械才能把它刮掉。把超聲波潔牙器探頭放在牙石上,一會兒就可把整塊的牙石震下來。有些人潔牙后會出現(xiàn)牙縫增寬,那是因為存在牙石的緣故。由于牙石的侵害,受壓迫的牙齦已嚴重退縮,牙根暴露,牙齒變得松動,使牙與牙的間隙變寬。
我國是口腔疾病發(fā)病率比較高的國家。2005年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5、12、35-44、65-74歲四個年齡組齲病患病率分別是66.0%、28.9%、88,1%和98.4%,其中齲齒未充填率分別高達97.1%、88.9%、80.1%和92.1%:35-44、65-74歲的牙周健康率分別是14.5%、14.1%。四個年齡組在一年內口腔科的就診率分別是15%、21%、16%和19%。由此可以看出,盡管自1989年國家設立“全國愛牙日”至今已20余年,但深入開展大眾的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健康知識,促進國民口腔保健意識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仍然任重道遠。
空腔疾病隱患多
口腔疾病不僅引起牙痛、咀嚼功能下降,降低生活質量,而且影響口腔頜面部美觀,對人的社會交往和心理行為產生影響。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顯示,口腔疾病與很多全身疾病密切相關,是很多具有極高病死率疾病的重要誘因。牙周病與心肌梗死、冠心病的發(fā)
病密切相關
牙周疾病尤其是牙周炎可作為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發(fā)病率高于健康人群20%。牙周干預治療有望成為降低冠心病風險的有效措施之一。牙周病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牙周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疾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倍。糖尿病與牙周病之間有雙向關系。患上糖尿病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導致牙周炎惡化。有效控制牙周感染,有助于降低血糖值,改善糖尿病的癥狀。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不如無牙周疾病的患者。如果牙周感染得到有效治療,患者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就能恢復正常,其控制血糖所需的胰島素隨之減少,說明患者的糖代謝得到了改善。
牙周病與妊娠的關系
重度牙周炎孕婦的早產率和低體重新生兒出生率是健康人群的7.5倍。孕婦牙齦疾病可導致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增加,還可影響嬰兒的大腦發(fā)育。口腔細菌與吸入性肺炎的關系
80%的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細菌的分泌物所致。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口腔衛(wèi)生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幾率為口腔衛(wèi)生良好者的1.77倍。
缺牙與中風的關系
研究顯示,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病史的人患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危險高于牙齒健全的人。牙齒脫落可能會增加患腦中風的危險。當口內牙齒少于25顆時,患腦卒中的風險要比健康人高50%。充分咀嚼會增加大腦一些區(qū)域的血液供應,反之血液供應減少,會使腦細胞萎縮,退變加劇。老年人長期的牙齒缺失,會導致記憶力減退,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上升。牙周病與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關系
消化系統(tǒng)許多疾病都與牙周疾病有關,嚴格的牙周治療可使牙菌斑中的幽門螺桿菌減少,使胃中幽門螺桿菌的根治率也相應提高。口腔是全身疾病的窗口
近年來的一系列研究還證實,口腔可能成為早期檢測、早期診斷許多全身系統(tǒng)疾病的窗口,如30%以上艾滋病的早期癥狀出現(xiàn)在口腔。
“病從口入”這句老話正說明了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的密切關系。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看,口腔疾病是導致許多系統(tǒng)性疾病的禍根。不重視口腔健康將導致一系列系統(tǒng)性疾病的發(fā)生率增高,治療效果不佳。同時,口腔健康也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與進步的窗口與標志。根據口腔健康評價一個國家的文明與進步可用兩個基本事實去判定,一看該國家兒童口內齲齒數及未治療的齲齒數;二看老年人口內剩余的牙齒數及修復的牙齒數。進入21世紀的人們常常把燦爛的微笑、健康美麗的牙齒作為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除了咀嚼、語言功能,健康的牙齒還給人帶來自信和尊嚴。
日常生活中的牙齒保健
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齲病(俗稱“蟲牙”)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是危害國民口腔健康最常見的兩種疾病。由于這兩大口腔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所引起,因此,通過自我口腔保健和專業(yè)口腔保健消除牙菌斑是維護口腔健康的基礎。
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wèi)生,維護牙齒和牙周組織健康。牙垢是由食物殘渣、口腔黏膜脫落的上皮、唾液中的黏液及細菌等混合堆積而成。牙垢比較軟,容易通過刷牙等方法清除掉。刷牙清除牙菌斑數小時后,菌斑可以在清潔的牙面上重新附著,不斷形成,特別是在夜晚,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作用差,細菌更容易生長。因此,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飯后漱口可去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咀嚼無糖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降低口腔酸度,有助于口氣清新,牙齒清潔。
提倡有效刷牙
有效刷牙是指要盡量把牙菌斑徹底清除干凈,又不會對牙齒和牙齦造成損傷。正確的刷牙方法有水平顫動法,順牙縫豎刷法。水平顫動法是將牙刷毛放在牙齦和牙齒交界處,刷毛指向牙根方向,與牙面成45度角,輕微加壓,使刷毛部分進入牙齦溝內,原位水平顫動,顫動的幅度不超過半個牙位。能有效清除齦溝內的牙菌斑。豎刷法是將刷毛放在牙齦邊緣,刷毛指向牙根方向與牙面45度角,轉動牙刷使刷毛順著牙縫豎刷。也可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先水平顫動再順著牙縫豎刷。不要拉鋸式的橫刷,因為橫刷不能把牙刷干凈,還會損傷牙齒。此外,還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刷牙,牙齒的各個部位都要刷到,特別是后牙里面,堅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不少于3分鐘。建議使用保健牙刷和適合的牙膏
保健牙刷的特點是小頭,軟毛、磨毛(即每根毛都是經過磨光、每根毛都是圓滑的)。刷毛過硬會損傷到牙齒和牙齦。牙刷柄長度與寬度適中,握持方便、舒適。刷牙后牙刷毛間往往粘有食物殘渣和細菌,應用清水沖洗干凈并將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毛向上方置在口杯中。為防止刷毛間藏匿細菌,一般應三個月左右更換牙刷。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磨擦劑并含有表面活性劑(發(fā)泡劑),因此能幫助去除食物殘屑、軟垢和牙菌斑,有助于消除口腔異味,使口氣清新。牙膏中加入了其他有效成分如氟化物、抗菌藥物、控制牙石和抗敏感的化學物質,則分別具有防齲、減少牙菌斑、抑制牙石形成和抗牙齒敏感的作用。含氟牙膏有明顯的防齲效果,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齲方法,特別適合于有患齲傾向的兒童和老年人使用。應該注意,氟是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攝入適量的氟化物可以減少牙齒的溶解度和促進牙齒的再礦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長,預防齲病的發(fā)生。但是,人體攝入過量的氟也會產生不良反應。
正確選擇和使用保護牙齒的輔助用品
①清水漱口可清除口腔內大部分食物殘渣,但其清除力量微弱,不足以去除牙菌斑。市場里的一些漱口液添加了某些抗菌消炎物質,有一定的輔助控制牙菌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