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0 15:23:2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健康教育的宣傳,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市場營銷;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
近年來,高校在心理健康的宣傳教育中存在只重視形式,不重視內容,只重視在某個時間段內宣傳,不重視日常宣傳,只重視心理疾病知識的宣傳,不重視積極心理品質的宣傳。導致部分學生對心理健康的宣傳教育產生抵觸心理,使得宣傳教育流于形式,失去實效性。而市場營銷觀念中在解決如何有效地改善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塑造產品或服務在公眾中的形象,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影響力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1]。因此,有必要借鑒市場營銷中的有關原理和策略,探索如何向學生提供滿足需求的心理宣傳產品和服務,改善宣傳效果,從而提升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在校內的影響力和認知度。
一、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借鑒市場營銷理念的意義
1.對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的理解
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就是通過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面向全體學生,以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為主,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與整體素質的提高。它更重視的是宣傳教育的實效性和指導性,即在宣傳教育中要求能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給予有效的心理輔導,對少數有較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及時識別和轉介到有關心理治療部門,不延誤其心理康復。
2.對“市場營銷“的理解
關于營銷的內涵,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提出兩條原則:(1)以用戶的觀點看待整個營銷;(2)把營銷作為一種創新力量,它絕不只是滿足當前用戶需求,還要給用戶以新的期望,制定新的需求標準,使用戶得到可能而又全新的滿足[2]。前者體現的是“重視用戶需求”并通過產品或服務達到更高客戶滿意度的服務宗旨,后者則強調了營銷具有很強能動性,可以引導用戶的需求和選擇,而這兩點恰恰都適用于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
3.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借鑒市場營銷理念的意義
許多大學生認為只要參與到心理健康活動中來的學生都是心理不健康的,這個誤區也一直是影響高校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瓶頸。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沒有很好地解決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需求問題,以一些常規的模式,如黑板報、橫幅、小冊子等向學生進行宣傳。其內容、形式不夠多樣化。并沒有全面的吸引大學生真正融入到心理健康宣傳教育中來,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沒有找到一種新的宣傳視角讓大學生產生認同感,沒有找到一種新的宣傳內容讓大學生覺得有價值,沒有找到一種宣傳方式讓大學生覺得親切。而借鑒市場營銷的一些理念和策略能指導好對誰宣傳、宣傳什么、如何宣傳,讓大學生在滿意度的前提下提升對心理健康知識的認可度,培養主動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性。
二、市場營銷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的優化
1.優化理念
第一,全方位“促銷”。促銷實質上是一種溝通活動,即營銷者發出作為刺激消費的各種信息,把信息傳遞到一個或更多的目標對象,以影響其態度和行為。盡管有的高校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老師工作也非常盡職,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科學的心理健康觀念。為了擺脫這種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尷尬局面,借鑒營銷理論中的促銷策略。在全體同學當中,對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全方位的宣傳促銷。一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充分發揮課程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宣傳陣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普及心理知識,幫助學生樹立積極主動的心理健康意識。二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傳力度。新生入學時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體驗活動,加深學生對心理健康的感性認識;在入學教育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廣播站固定開設專欄;根據本校特點自編心理健康類讀本,將心理健康服務指南張貼到教室和宿舍。三是大力扶持學生心理社團,給予場地提供和經費支持,由心理中心指導開展常規活動。四是精心打造每年“5•25”心理健康主題宣傳月相關活動作為熱點事件推廣心理健康意識,在活動方案設計上,做到主題鮮明,形式創新,具操作性和實效性。第二,細分市場。一流的營銷策略首先要對市場環境有正確、深入的了解。對于每一個目標市場選擇市場細分,研究客戶的需要、認知、偏好和購買過程。針對大學生的行為特點和心理特點,分別開展不同專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我們細分教育對象,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時期、不同心理問題類型的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來確定宣傳教育的內容、方式,調動和吸引不同大學生的參與興趣。如對大一新生開展《職業規劃》、《心理適應》講座、針對班級心理委員和朋輩輔導員開展心理知識培訓、針對大二學生開設《學習心理》《戀愛心理》等講座、針對學生干部開展《學生干部素質提升》講座。定期開展班級心理主題班會視頻、主題黑板報評選等心理活動,使心理類活動常規化、精細化。對于不愿面談的學生,采取網絡咨詢的方式;對于在近期集中出現的一些有共同心理需求的學生,開展不同主題的“成長性”和“治療性”團體心理輔導。
2.優化產品(服務)
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是取得顧客滿意和認同的前提,沒有產品質量保證的企業必然死亡[3]。所以我們也需要不斷改變,提高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才能更好地實現宣傳和教育的職能,為了能更好地吸引學生,中心在優化其宣傳教育產品時必須注意,一方面要立足于本校實際,突出本校特色來打造精品活動,另一方面要關注大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高校的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的產品或服務包括:課程教學、心理咨詢、微信平臺、團體心理輔導、心理主題活動、網站建設、心理報刊、心理沙龍等。如何優化呢?第一,改進、完善已有產品。如把網絡咨詢和微信平臺作為高校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二,開發新的有潛力的產品。例如,可以在高校中開展“陽光使者”選撥活動,選拔以身心是否健康,人際關系是否良好作為主要標準。
3.優化宣傳策略
商家贊助成為已成為大學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校園贊助既幫助了企業樹立品牌形象,同時注入資金,解決了校園活動資金的短缺,使得校園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可以綜合選取有經濟實力,又在校園內有長期業務的一些商家作為我們進行整合傳播心理知識的贊助商。如以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活動月為契機,引導學生自己撰寫整合營銷策劃書。以一系列的活動的冠名和獎品等為媒介宣傳,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的一些活動和長期固定活動中,發起聲勢浩大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商家產品的同時宣傳攻勢。以商家贊助的模式進行整合營銷來傳播心理知識,提高贊助商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的知名度,實現雙贏。實踐證明,這種和商家一起合作的整合營銷模式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傳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高校不需花費較多宣傳經費,學生不排斥,易于接受,積極參與各項心理健康活動,效果自然。總之,我們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無論是理念的優化,還是產品或服務,宣傳策略的優化,要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待大學生心理和行為的變化特點,才能將宣傳教育工作實效性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宋李娜.面向公眾的檔案利用工作——論檔案館信息服務的“營銷”戰略[J].檔案學通訊.2002(05).
[2]葛守江.市場營銷理論在信息機構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導報.2001(08).
通訊作者:寧宏偉
【摘要】 急性腹瀉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傳染性消化道疾病,在臨床上發現患兒家長對急性腹瀉及其治療藥物的基本知識了解不夠,導致病情反復發作,甚至加重。本院通過采用多種方式對患兒家長實施宣教,使他們對急性腹瀉的病因、發病機理有了正確的認識,學會了自我監測病情,掌握了相關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使患兒的疾病得到了合理的預防和治療。
【關鍵詞】 急性腹瀉; 兒童; 健康知識; 宣傳教育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36
腸黏膜的分泌旺盛與吸收障礙、腸蠕動過快,致排便頻率增加,糞質稀薄,含有異常成分者,稱為腹瀉(diarrhea)。腹瀉可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急性腹瀉起病急驟,每天排便可達10次以上,糞便量多而稀薄,排便時常伴腹鳴、腸絞痛或里急后重。嚴重急性腹瀉易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異常等內環境紊亂,救治不及時甚至導致死亡。特別是在小孩和老人等更加嚴重和危險。急性腹瀉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傳染性消化道疾病。根據1988年國內21省(市)腹瀉病防治現狀入戶調查結果推算,全國每年約有8.36億人次發生腹瀉,其中5歲以下兒童約為2.09億人次。又據1989~1991年在魯、閩、滇、隴、湘及北京等6省(市)開展的22次城鄉腹瀉病入戶調查,5歲以下兒童年平均發病頻率為0.86~3.9次/人,6省(市)的平均水平為2.5次/人,其中農村地區為2.9次/人[1]。在臨床中發現患兒家長對急性腹瀉及其治療藥物的基本知識了解不夠,導致病情反復發作,甚至加重。本院通過采用多種方式對患兒家長實施宣教,使他們對急性腹瀉的病因、發病機理有了正確的認識,學會了自我監測病情,掌握了相關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使患兒的疾病得到了合理的預防和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8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急性腹瀉患兒102例,均符合兒童急性腹瀉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63例,女39例。平均年齡3歲,病程0.5~3 d。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入院后對所有患兒家長進行了系統的健康宣教。
1.2 方法
1.2.1 入院宣教 入院后介紹病房環境、作息時間及醫護人員,為患兒提供安靜舒適、安全的治療環境,利用科普讀物、錄像、講課等形式,詳細介紹急性腹瀉的臨床表現、發病機制、發病的常見誘因、急性腹瀉發作急性期和緩解期的治療,以及急性腹瀉的治療原則,提高患兒和家長對本病的認識和重視。
1.2.2 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 急性腹瀉具有起病急、癥狀明顯、反復發作等特點,易使患兒產生焦慮、緊張、恐懼、脆弱、依賴性強等心理反應,甚至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針對患兒的不同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在急性發作期讓家長陪護,滿足患兒的安全、愛與歸屬需要,多做安慰、鼓勵和解釋工作,多關心患兒,使患兒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有利于疾病的恢復[2]。
1.2.3 日常生活護理
1.2.3.1 在做好注意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不飲生水和質量不合格的飲料,不食腐敗變質食物和不潔瓜果,飯前便后要洗手等一般性的衛生常識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的教育,食品要嚴格杜絕感染源。冰箱現在已經廣泛地進入家庭,一部分家庭對食物的儲存出現了“冰箱依賴癥”,殊不知冰箱已成為腹瀉的重要感染源。
1.2.3.2 家長應仔細觀察急性腹瀉發作先兆,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發現有上述癥狀,應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合理用藥,脫離感染源。
1.2.4 用藥指導 一些家長擔心患兒年齡小,藥物的毒副作用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對此應耐心教育。常用的止瀉藥有思密達、黃連素、鞣酸蛋白、次碳酸鉍、顛茄等,均無毒副作用,不會對患兒造成不良影響,消除家長的顧慮。急性腹瀉的治療應強調長期、持續、規范、個體化的原則,在緩解期也要不斷預防用藥,重視急性腹瀉的規范化治療,提高用藥依從性,訓練指導患兒的正確服藥技術[3]。
1.2.5 建立自我管理檔案和指導急性腹瀉日記的填寫 教會家屬記錄急性腹瀉日記,如急性腹瀉發作的日期,天氣情況,急性腹瀉的誘因,如飲食,接觸感染源,急性腹瀉發作時間,2次發作的間隔時間等,提供資料給醫生,有利于對急性腹瀉病情的自我評價。
1.2.6 增加機體免疫力活動指導 家長應注意對患兒的體能鍛煉,提高抗病能力,鍛煉要逐漸增加運動量,避免劇烈運動,持之以恒,對天氣、季節的變化要更加注意,避免引發急性腹瀉。
2 結果
102例急性腹瀉患兒及家長均對急性腹瀉的病因、發病機理有了全面正確的認識,掌握了急性腹瀉的預防知識和誘發原因,學會了自我管理和監測,能積極配合,連續的治療,僅有11例兩次住院治療。
3 討論
對患兒家長進行健康宣教是治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家長了解了病因、發病機理和急性腹瀉的誘因后,在生活中不再因患兒有病而過分地保護,給予適當的鍛煉,增加機體抵抗力,同時注意監護好患兒,減少誘因,以免引發急性腹瀉,在心理上給予較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增強患兒信心,使其堅持用藥、規范用藥,能較好地控制急性腹瀉的發作,減少住院次數,提高生活質量[4]。
參 考 文 獻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監測和信息服務中心.中國甲乙丙類傳染病疫情動態簡介[J].疾病監測,2008,23(1):4.
[2] 司徒敏雄.住院兒童臨床心理護理現狀及展望[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7):3340-3342.
[3] 魏承毓.我國甲型副傷寒的流行趨勢及對防控對策之探討[J].國外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5,32(2):65-67.
[關鍵詞] 川崎病;健康宣教;疾病不確定感;微信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4(b)-018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on reduction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in parents whose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Kawasaki diseases. Methods From May 2013 to October 2014,70 children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s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and their parent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random.In the observation group,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WeChat was adopt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was used.The uncertainty in illness by par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mastering of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after intervention,and satisfaction on health educ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dimensional scores and total score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and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in the same period(P
[Key words] Kawasaki disease;Health education;Uncertainty in illness;WeChat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出疹發熱性疾病,患兒可伴有發熱、出疹及皮膚黏膜改變等特異性臨床表現[1]。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非典型性川崎病患兒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2],KD是引起小兒后天性心臟病的主要誘發因素,若患兒未得到及時處理,可導致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甚至猝死等嚴重心血管并發癥[3]。KD主要發病人群是2歲以內的嬰幼兒,絕大多數父母缺乏足夠與疾病相關信息與知識和疾病相關事務判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患兒父母疾病不確定感的產生[4],影響其正常的家庭生活、日常活動及對患兒癥狀的管理[5]。臨床研究顯示,給予合理的健康宣教,將有利于降低患兒父母的疾病不確定感。本研究建立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宣教管理模式,探討其在川崎病患兒父母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兒科住院的KD患兒父母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父母為患兒的主要照顧者,且非單親家庭;②身體健康狀態良好,具備微信賬號且熟練運用其功能;③患兒符合KD診斷標準[6];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項研究。選擇患兒的最主要照顧者角色(父親或母親)作為研究對象,共納入70名(父親或母親)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其中觀察組男11例,女24例;年齡22~32歲,平均(26.28±4.72)歲;教育背景:本科及以上學歷14例,大專或高職16例,中專或初中5例;觀察組患兒男14例,女21例;年齡1~4歲,平均 (2.43±0.62)歲;病程3~11 d,平均(7.29±3.93)d。對照組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齡21~33歲,平均(27.18±4.68)歲;教育背景:本科及以上學歷13例,大專或高職16例,中專或初中6例;對照組患兒男12例,女23例,年齡2~4歲,平均(2.41±0.36)歲;病程3~11 d,平均(7.43±3.01)d;兩組患兒及父母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傳統的健康教育方案,包括常規面對面的口頭健康教育及派發專科健康宣教手冊,患兒入院后由醫護人員向其父母進行面對面交談,交代患兒日常護理的相關注意事項,同時將KD健康宣教手冊派發至各患兒父母,由家屬自行查閱。
1.2.2 觀察組 建立以微信為媒介的健康宣教,具體實施方案如下:①建立KD微信公眾平臺。收集KD相關資料,經過篩選制定微信健康宣教平臺,主要包括基本知識(概念、治療經過)、院內檢查(院內各項檢查目的、費用及注意事項等)、護理技巧(常見并發癥的處理和方法)和出院宣教(出院前的宣教與隨訪)4個欄目,并以文字、視頻、圖片的形式完善上述欄目的內容。②患兒入院后,其父母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關注公眾號,患兒父母可自行查閱相關資料。③審核通過后,由主管護士向患兒父母介紹該平臺的使用方法,家屬可按照患兒的病情階段選擇相關的欄目自行學習。如患兒需進行相關的抽血化驗,則患兒父母可點開相關的檢查項目了解檢查的目的,指標的正常范圍和意義,以及相關費用等方面的內容。④建立醫護、家屬互助微信群,實現以同伴為基礎的信息支持:鼓勵患兒父母通過微信群進行交流,一方面研究人員可及時回答父母的疑難問題,提出正確的建議與指導;另一方面父母可在微信群內進行互動,分享經歷與經驗,從患兒共同的經歷中獲得社會支持。
1.3 收集指標
①父母疾病不確定感: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確定感父母量表(parents′ perception uncertainty scale,PPUS),該量表由不確定感理論創始人Mishel教授設計[7],并由麥嘉軒等[8]翻譯成中文,共計28個條目,包括疾病狀態不明確性、疾病狀態復雜性、與疾病相關信息缺乏、疾病預后不可預測性4個維度,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28~140分,分數越低表明疾病不確定感越低。經測試該量表的Cronbach α=0.81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②KD知識掌握情況:采用自行擬定的《川崎病患兒父母基本知識與技能調查表》對患兒父母進行問卷調查,包括24道單選題和4道多選題,單選題選擇正確或多選題每選對一個選項計2.5分,總分0~100分,其中≤70分為未掌握,71~85分為部分掌握,≥86分為掌握。③健康宣教滿意度:采用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共計20個條目,包括對健康教育內容、形式及效果的滿意度評價,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20~100分,其中≤80分為不滿意,81~90分為基本滿意,≥91分為非常滿意。其中指標①在入院后當天及出院時分別采集,指標②和③在出院時采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父母干預前后疾病不確定感評分的比較
除不明確性維度外,對照組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無明顯變化(P>0.05);干預后觀察組不確定感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明顯降低,且低于同期對照組(P
2.2 兩組父母干預后KD知識掌握情況的比較
干預后對照組父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6.25,P
2.3 兩組父母對健康宣教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父母對健康宣教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11.77,P
3 討論
3.1 降低KD患兒父母疾病不確定感的必要性
疾病不確定感由個體對疾病相關刺激的感知框架所產生[9],是個體缺乏判斷與疾病相關事務的能力,并伴隨疾病診斷、癥狀、治療及預后而變化,與患者的生存質量、自我效能感等密切相關[10-14]。由于KD患兒主要發病年齡為0~2歲,患者兒不具備病情認知表達能力,完全依賴于父母的照顧,如果父母對疾病認知不足,缺乏與疾病相關事務的判斷能力,將極可能導致父母疾病不確定感的產生[4]。王海燕等[15]的研究顯示,父母疾病不確定感與焦慮呈明顯的正相關,較高的疾病不確定感將影響父母的身心健康,動搖父母的治療信心,不利于醫療活動的正常開展,甚至誘發醫療糾紛[16],因此降低KD患兒父母的疾病不確定感是臨床護理重點。
3.2 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宣教對降低KD患兒父母疾病不確定感的效果分析
根據疾病不確定感理論,KD父母疾病不確定感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0]:①不明確KD的癥狀;②不明確住院期間復雜的治療和護理;③缺乏與KD診斷及病情變化有關的信息;④不可預測KD治療過程及預后。本研究顯示,基于微信管理平臺的健康宣教可顯著改善父母的疾病不確定感,其可能與微信平臺的優勢特點相關。①在健康宣教的形式方面,微信平臺改變傳統的健康宣教模式,提供更為生動、豐富的健康宣教內容,以視頻、圖片及文字的形式進行綜合展示,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便于患兒父母更便捷地獲取疾病相關知識,明確KD的相關癥狀,提升父母對健康宣教的滿意度。②在健康宣教內容方面,按照患兒住院治療的不同階段設計父母需配合的要點,內容更具針對性,父母可根據患兒情況進行對照分析,詳細了解相關的治療護理信息,降低疾病的不明確性及復雜性。③在微信群組中進行互動交流,一方面醫護人員的及時解答可讓患兒父母第一時間了解患兒的診斷和病情變化情況,進行相應的醫護知識指導;另一方面通過不同患兒父母間的互動交流、成功事例展示,可強化其對治療過程及預后的信心。由此可見,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宣教具有形式的多樣化、內容的針對性和互動的支持性等優勢,可豐富患兒父母對疾病的認知情況,降低對疾病的不確定感,與黃曉燕等[17]的研究結果一致。
3.3 建立微信健康宣教平臺需注意的問題
微信是運用最廣泛的網絡社交工具,在手機端可方便接收與發送文字、聲音、圖片及視頻等相關信息,在微信平臺進行健康宣教時還應注意如下問題。①由于網絡信息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缺乏醫學專業知識的患兒父母難以對各種信息的真偽及實用性進行識別[18],因此,進行宣教的內容需要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篩選、組織和梳理,以保證所提供信息的專業性與實用性[17]。②由于醫學治療信息的不斷發展及微信平臺服務人群的需求變化,為了保證微信信息平臺內容的持續更新,建立由網絡工程師、臨床醫生、護士及隨訪管理人員為一體的多專業協作團隊是保證本平臺順利開展的基礎。③微信平臺的互動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根據臨床需求設定一名專職人員進行管理,以便于保持及時的互動交流。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宣教可顯著降低KD患兒父母疾病不確定感,提升患兒父母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提升對健康宣教的滿意度,具有簡便、經濟、有效及接受程度高等優點,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芳,趙璐,吳琳,等.基于嚴重程度臨床分級的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治療和管理評價[J].中華兒科雜志,2015, 53(9):690-695.
[2] 鄒武軍.兒童典型及不典型川崎病72例臨床及冠脈損害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9):1452,1454.
[3] 王利軍,杜忠東,付培培,等.首診誤診為淋巴結炎的不完全川崎病的臨床特征[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 30(13):1035-1036.
[4] 王海燕,王惠連.白血病患兒父母疾病不確定感與焦慮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2):117-118.
[5] 王亞卓,馬銘,張倩,等.多發性抽動障礙患兒父母疾病不確定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5, 29(8):971-972.
[6] 《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免疫學組,等.川崎病專題討論會紀要[J].中華兒科雜志,2007,45(11):826-830.
[7] Mishel MH.Parents′ perception of uncertainty concerning their hospitalized child[J].Nurs Res,1983,32(6):324-330.
[8] 麥嘉軒,謝婉花,馬春花,等.中文版疾病不確定感父母量表的初步修訂[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8):46-50.
[9] Iranmanesh S,Tirgari B,Tofighi M,et al.Spiritual wellbeing and perceived uncertainty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in south-east Iran[J].Int J Palliat Nurs,2014,20(10):483-492.
[10] Mishel MH,Germino BB,Lin L,et al.Managing uncertainty about treatment decision making in early stage prostate cance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Patient Educ Couns,2009,77(3):349-359.
[11] 鄔青,薛小玲,韓燕霞,等.癌癥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因素與干預現狀[J].護理雜志,2012,29(7):35-38.
[12] 李賀琴,鄭蔚,張利霞,等.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父母疾病不確定感與焦慮、抑郁的關系[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0(2):256-259.
[13] 單巖,史小艷,時秋英,等.誘導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身體癥狀困擾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4):1252-1254.
[14] 田園,林征,林琳,等.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疾病不確定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1):38-41.
[15] 王海燕,王惠連,馬新娟,等.中文修訂版疾病不確定感父母量表的信效度檢驗[J].天津護理,2013,21(6):476-478.
[16] 陳曉領,楊海萍,李海珊,等.神經外科患者家屬疾病不確定感和生活質量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 21(5):527-529.
[17] 黃曉燕,胡雁,陸箴琦,等.網絡支持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13-16.
【關鍵詞】 龍口市 國家衛生城市 健康教育
2009年11月,龍口市順利通過了國家衛生城市的考核鑒定,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檢查中,專家對龍口市的健康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近年來,龍口市按照“政府統一規劃,部門協調配合,社會人人參與”的原則,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機制,確保了健康教育工作層層覆蓋,穩步推進,全面發展,廣大市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顯著提高,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我市傳染病發病率從2005年的95.8/10萬下降到2008年的76.8/10萬;2009年在全國居民健康素養項目調查中,我市居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均達到80%以上。現總結我們的做法和體會如下。
1 健康教育工作的范圍
健康教育工作涵蓋社會的各個層面,我們結合龍口市的特點,重點開展了機關、社區、學校、公共場所、行業衛生、醫療機構、街道辦事處以及農村的健康教育工作。
2 具體工作做法
2.1 建立健全組織網絡 龍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健康教育工作,市里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團體負責人任成員的全市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聯席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健康教育工作,先后制定了《2001-2005年龍口市健康教育工作規劃》和《2006-2010年龍口市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成立了龍口市健康教育所,編制4人,為股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設一名所長,一名副所長,2名專業人員,保證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各鎮、區、街道辦事處及市直各系統均成立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配備了專(兼)職工作人員。市區各社區、學校、醫院、公共場所、廠礦企業及農村村委會都完善了健康教育領導組織,落實了具體工作人員。社區由各街道辦事處負責,每個社區均配備兼職人員;學校由校醫和健康教育授課教師負責學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公共場所和廠礦企業由參加衛生專業培訓的人員或廠礦醫生負責健康教育工作;農村由鄉村醫生負責健康教育工作。全市共有健康教育人員592人,其中專職人員4名,兼職人員588名,基本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縱橫交叉的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2.2 加大對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 近年來,我市對健康教育工作給予了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使健康教育機構的工作用房和設備器材都得到了全面改善,滿足了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健康教育所擁有辦公用房200m2,設有圖書資料室、閱覽室和省二級檔案室,資料分類存放,管理規范;配備了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電腦、投影儀、打印機、電視機、刻錄機、VCD機等健康教育基本器材,健康教育器材、設備總價值達12萬元。各單位也按要求設置了健康教育活動室,配備了健康教育器材,保證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3 強化健康教育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工作技能培訓 一是邀請省健康教育所專家對全市200多個單位分管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600余人進行全面培訓;二是每年組織對醫療單位、學校、廠礦企業、街道辦事處、社區、城中村、重點公共場所單位、新聞媒體、機關單位健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2005年以來累計培訓20余次,培訓人員達4000余人次,覆蓋率達95%。培訓重點圍繞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學習健康教育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工作開展的技能和方法,使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具備了社會動員、倡導、傳播與教育、計劃設計、實施、監督與評價等基本技能。
2.4 全方位強化宣傳教育 一是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我們緊緊圍繞“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緊密配合,廣泛發動全社會積極參與,以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等活動為載體,利用電視、報紙等媒體,通過設立宣傳咨詢臺、展出宣傳看板、發宣傳單、咨詢服務等多種宣傳,廣泛開展衛生法律法規、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活動。五年來,全市共舉辦大型宣傳活動50余次,發放宣傳單、小冊子、折頁等宣傳材料20余萬份。二是有針對性編印健康教育讀物和衛生宣傳資料。為有特色的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我們創辦了《衛生防疫簡報》及龍口衛生信息網站,專門設立健康教育專欄,定期宣傳健康知識,進行健康咨詢服務。結合不同的宣傳需求,我們編印了各種衛生科普知識宣傳單、《居民健康教育手冊》、《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識》小冊子、《艾滋病宣傳年歷畫》、宣傳手提袋、知識折頁30余萬(冊、個)份。三是積極開展媒體健康教育工作,與《今日龍口》報社聯合開辦“衛生防疫-聚焦百姓健康”、“衛生防疫之窗”等專題欄目,在市電視臺開辟了《走進生活》、《健康沙龍》、《婦幼保健》等欄目。
2.5 深入開展社區健康教育工作 我市積極下沉健康教育工作重心,把農村和社區作為我們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我市社區和農村都成立了相應的健康教育領導組織,健康教育人員充實,有固定的宣傳欄等健康教育宣傳陣地,定期更換新內容。街道和社區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和各項社會活動,圍繞群眾健康需求和衛生防病工作重點,經常開展多種形式、多內容、面向各種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動,定期對老人、婦女、青少年等不同人群進行專題健康教育,通過發放明白紙、組織健康知識講座、張貼宣傳畫、觀看健康教育科教光盤、開展衛生知識競賽、衛生咨詢等形式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和衛生知識宣傳,有的社區還通過文藝演出等活動形式向群眾傳播健康知識。我們還積極拓寬健康教育渠道,與市電影公司開展了百場科普電影下鄉活動,在放映的同時播放健康教育知識,受到社會和群眾的好評,目前已累計播放800余場次,遍及全市600余個村莊。2009年,我們又組織了健康教育進社區活動,采取講座與義診、咨詢、發放宣傳材料、現場解答疑難問題相結合的方式,使群眾容易接受和掌握,健康知識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0%以上。
2.6 強化醫療機構的健康教育陣地建設 各醫療機構在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社會、社區健康教育的同時,還積極開展院內健康教育,形成了院、科、病室三級健康教育網絡。所有醫療單位都設有固定的宣傳牌和宣傳欄等健康教育陣地,有專人負責健康教育工作,資料齊全,管理規范。實行健康教育處方制度,針對相關疾病,由醫務人員提供相應的防病知識和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有效的做好防病工作。2005年以來累計印發健康教育處方72種80萬份,使用率達98%以上。醫療機構還通過開展候診健康教育、座談會、健康知識講座、口頭健康教育處方、印制門診健康教育小冊子和電視播放等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屬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在病房向病人及其親屬傳授相關衛生保健知識,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
2.7 積極開展重點部位的健康教育 一是認真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全面推進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全市所有中、小學校都將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做到有省統一編印的教材、有教案、有課時安排、有考試成績及評價分析、有校醫或兼職健康教育授課教師,校內有健康教育宣傳專欄,教室有黑板報等健康教育宣傳陣地,全市各學校采用手抄報、專題講座、班會、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全市中小學校健康教育開課率達到100%。經抽樣調查,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都達到90%以上,學校查體率達到100%。二是在汽車站、影劇院、廣場、商場等重點公共場所單位,設立固定宣傳欄,利用電子屏幕宣傳衛生保健、控煙及預防艾滋病等知識;加強賓館、洗浴業等重點場所、重點人群艾滋病行為干預。2005年以來干預公共場所220家,干預重點人群1300人次;推進“100%安全套行動”,在大型賓館、重點地段設立安全套自動售套機8臺。三是針對企業特點,每年都組織相關企業對單位職工進行健康教育培訓。有的企業采用電子屏幕滾動播出健康教育知識,有的利用單位的局域網設立健康教育專題,積極開展宣教工作。同時,各企業注意做好新職工崗前健康教育和勞動保護教育,培訓率達100%。重點對有毒有害作業工人和女工進行針對性勞動保護和職業衛生教育。
2.8 積極開展控煙健康教育工作 我們首先完善了相應的制度建設和工作措施,出臺了《龍口市愛國衛生工作管理辦法》,對我市控煙工作進行了強調規范。各部門、企事業及單位均建立了控煙組織和控煙制度,各公共場所都設立了明顯的禁止吸煙標志,全市無煙草廣告。每年開展“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市電視臺通過字幕宣傳“世界無煙日”宣傳主題和公益廣告,同時播放控煙健康教育科教片。市健康教育所與市教體局聯合在20余所中學開展了“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的新一代”簽名活動,積極宣傳吸煙對青少年的危害。
衛生院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一】按照國家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衛生局的統一部署和正確領導下,我院加強健康教育組織體系建設,認真組織開展社區、醫院、控煙等健康教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健康教育,保障人民身體健康,20xx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現將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進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和工作網絡
醫院領導高度重視,及時調整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對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醫院工作重要日程,實行目標管理,明確職責,作為年終科室考核依據之一,通過加強領導,層層落實。
成立了以副院長為組長、各相關科室為成員的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臨床科室配備專(兼)職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在醫院建立了一支熱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隊伍。
醫院加強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建立有東橋鎮衛生院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及考核獎懲辦法,制定了《東橋鎮衛生院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通過定期的檢查指導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動了醫院健康教育全面開展。
二、重視醫務人員健康教育工作,定期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專題講座。
醫院是健康服務場所,必須堅持以醫療為主、擴大預防工作的服務格局,為能有針對性的開展對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醫院要求醫務人員首先要認識和掌握健康教育知識,為此,醫院征訂了相關健康教育學習資料,舉辦了本院職工健康教育培訓,培訓內容有:《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識》、《吸煙的危害及如何掌握戒煙方法和技巧》《艾滋病防治條例》、《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條例》、《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和防護》、《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傳染病防治法》、《糖尿病專題講座》等。使得全體醫務人員增強了預防保健意識,增長了健康教育基礎知識,提高了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
三、加強健康教育宣傳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媒體作用
我院十分注重健康教育宣傳陣地的建設,通過多種宣傳手段普及健康知識。
1.設置健康宣傳及咨詢臺:門診大廳設置有健康資料宣傳臺一個,放置有多種健康教育宣傳資料供患者及家屬取閱。20xx年,共接受健康咨詢約1200人次。
2.設置健康教育櫥窗及板報欄:在門診大樓前設置2處固定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季度定期更換宣傳欄內容,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主要進行控煙教育、艾滋病預防知識、季節性疾病的預防及相關知識、母嬰保健、計劃生育知識的普及。住院部各科室結合自己的特點,對每位住院病人均開展面對面健康教育,住院部過道張貼宣傳畫,如:愛滋病、結核、禁煙宣傳等。20xx年,我院共發放各類健康教育資料處方約1500份,制作健康教育櫥窗76期。
3.開辦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20xx年共舉辦講座12次;開設孕婦學校,對待產婦女提供分娩及新生兒喂養相關知識。
4.利用多媒體及門診大廳電子屏播放健康教育科普片:每每日定期播放vcd科普片,內容有:艾滋病預防、結核病預防、肝炎預防、安全注射、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流行性感冒防護知識等。20xx年累計播放健康教育科普片XX小時。
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識,提高健康意識及健康行為,促進不良健康行為轉變,推動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及咨詢活動,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識
今年特殊主體宣傳日均組織醫務人員在醫院及個村部開展健康教育、義診、健康咨詢等活動。如:預防脊髓灰質炎,無償獻血日宣傳,“4.7”世界衛生日,5月31日“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6月6日“愛眼日”宣傳,10月8日“全國防治高血壓日”宣傳活動,11月14日“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宣傳活動,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
五、無煙醫院建設有聲有色。
全年加大了戒煙宣傳力度,在醫院各樓道、出入口、、病房、衛生間張貼禁煙標志,醫務人員向病人及家屬、探視者等進入醫院的人群宣傳吸煙的危害,并帶頭自覺執行醫院禁止吸煙的有關規定,成立了控煙領導小組,無煙醫院的建設開展得有聲有色。
六、加大經費投入,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醫院高度重視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保證專款專用,20xx年共投入 元用于健康教育,保證了各種健康教育資料的順利印制,各項廣告宣傳欄的設計制作,也給予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相應的補貼。
總之,一年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績是肯定的,但仍然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人員有限,宣傳的深度和力度不夠,一些健康教育工作無法深入開展。究其原因,我們自己的努力不夠是一方面,但人員、經費限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全社會尤其是政府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也影響了健康教育的力度。今后我們要著重加強健康教育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和深度,促使更多的人們加入健康教育行列中來,在市衛生局的領導下,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全社會的共同關注下,讓醫院的健康教育事業做得更好。
衛生院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二】健康教育工作是基層衛生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辦法》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我鎮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在轄區內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制定了xx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內容
一、主要工作任務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圍繞《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等重點疾病及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對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精神病患者、腦卒中患者、冠心病患者、0~6歲兒童家長、農民工等人群進行健康教育。特別是積極開展“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聯合國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育網絡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育網絡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絡
完善的健康教育網絡是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xx年我們將結合本鎮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健康教育隊伍,加強健康教育人員培訓;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市、區、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開展健康教育講座,毎月至少舉辦一次。依據群眾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h7n9禽流感、手足口、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的群眾。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聯合國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向群眾播放健康教育光盤
在輸液室、觀察室、接種室設電視及dvd,每天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盤,光盤內容以群眾的需要為原則,做好播放記錄等。
4、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定期對院內的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每兩個月更換一次。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群眾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一、我院黨支部、行政重視健康教育工作,把此項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來抓,并將此項工作納入了全院工作考核內容之一。根據健康教育有關文件要求,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康教育培訓計劃》、《健康教育人員工作職責》、《健康教育考核辦法》等,調整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繪制了健康教育網絡圖、健康教育崗位責任制、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二、抓好職工的學習宣傳教育。為提高職工對健康教育的認識,增強職工的衛生觀念,普及衛生知識,我們定期召開職工大會,傳達貫徹上級有關健康教育會議精神,組織學習健康教育有關文件。為了學習不走過場,制定了學習制度,建立了學習考勤簿。通過學習,職工們明確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義以及重要性,增強了衛生保健意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狠抓職工的教育培訓。按照培訓計劃要求,醫院今年集中對職工培訓四次。內容主要以專業知識、技能、技巧、方法等為題材。全院現有職工175人,參加培訓160人,培訓率己達90%以上。并設立科室健康教育宣傳員,以科室為單位開展定期開展各種健康教育培訓及活動,要求參加人員達100%,培訓活動有資料、有記錄。
四、積極搞好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我們通過門診、住院及病人問卷等形式,向病人及家屬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散發宣傳資料。原創:我們還利用舉辦講座、宣傳欄、錄像等形式廣泛宣傳健康教育的意義和作用。除衛生日上街宣傳外,還不定期上街宣傳、咨詢。全年共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4000余份,咨詢達2000余人。門診和住院部全年出版宣傳欄各四期。
五、為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頒布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我們積極開展了控煙教育,制定了《醫院禁煙制度》,設立了禁煙監督崗,配有控煙檢查員,候診區、病房等公共場所設有醒目的禁煙標志。
健康教育工作是社區衛生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大研街道辦事處2017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我社區衛生服務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在轄區內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制定了2017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內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務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以《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為主要內容開展各種個體和群眾健康教育的行為與方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圍繞甲型流感、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
繼續做好針對游客、農民工、外出打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艾滋病防治項目傳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育網絡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育網絡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絡
完善的健康教育網絡是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2017年我們將結合本社區實際情況,充實健康教育志愿者隊伍,加強健康教育培訓;組織人員積極參加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大經費投入
計劃2017年繼續加強印制健康教育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聯系社區衛生服務站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每月定期對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4、發揮取閱架的作用
我社區要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站取閱架的作用,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擺放其中,每月定期整理,供居民免費索取。
(四)、健康教育覆蓋
計劃于2017開展的健康教育講座、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發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工作的受教育人數覆蓋轄區人口的60%以上,爭取讓更多的居民學習到需要的健康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識水平和保健能力,促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社區衛生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二】
為保證2017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序開展,中心今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將在去年的基礎上成立一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并與居委會、社區內各企事業單位、學校聯系,督促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進行,現將今年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設立一個社區衛生服務關于健康教育方面的課題,并組織實施,年內完成。
二、計劃安排中心或者醫院各個科室副主任以上醫師深入社區講課,內容關于常見病的預防,兒童、婦女及老年人保健,家庭飲食與健康等。
三、年內將在社區內各居民活動集中的場所開展大型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活動同時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健康知識宣傳小冊子等健康教育宣傳資料。
四、今年將利用中心健康教育室向社區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患者播放相關方面健康教育光碟4次,利用輸液大廳向就診居民播放社區常見病、多發病防治方面的影碟52次。
五、繼續對前來中心就診患者或咨詢居民給予發放相關的健康教育處方。
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促進活動,大力傳播健康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針對性的開展防病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居民的衛生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普及健康知識,增強人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促進全民健康素質的提高。
二、 健康教育內容
1. 做好健康教育資料的發放及信息回饋。
2.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宣傳健康教育知識,緊密抓住居民所關心的健康問題和所需的健康知識,以宣傳健康知識和健康理念。
3. 結合衛生主題宣傳日,在群眾中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提高群眾對健康知識的認識。
4. 根據轄區內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季節性多發病等特點,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和宣傳。
5. 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要定期對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健康教育活動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和資料收集整理,對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總結和評價。
三、 活動時間與形式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開展冬季節慢性病預防知識宣傳,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及板報宣傳為主。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兒童佝僂病防治知識,要求父母合理安排兒童膳食、預防佝僂病的發生,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及板報宣傳為主。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結核病防治日,重點宣傳女性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活動形式以街頭宣教、板報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和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為主。
四月份:針對目前高發的禽流感H7N9進行防控知識培訓。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發放宣傳資料和板報宣傳為主。
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世界無煙日、碘缺乏日、世界高血壓日等,重點宣傳吸煙有害健康,高血壓病防治,職業衛生等宣傳,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和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為主。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世界禁毒日,重點開展兒童保健,遠離宣傳,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和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為主。 七月份:通過板報宣傳,重點宣傳夏季養生保健知識及意外傷害防范。
八月份: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在計劃生育和婦女門診宣傳母乳喂養,宣傳預防接種知識和傳染病知識,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年節,重點開展老年病防治知識,冠心病預防教育,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為主。
十月份:結合世界精神衛生日,開展精神衛生宣傳、殘疾人的康復訓練等,活動形式以街頭宣傳和康復指導為主。
十一月份:結合世界糖尿病日,開展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
十二月份:結合世界艾滋病防治日,開展性病艾滋病宣傳,以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