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投資的計價方法8篇

時間:2023-09-07 09:19:0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短期投資的計價方法,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短期投資的計價方法

篇1

1.成本法。在資產負債表中,按照短期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報告其價值,即成本法。短期投資市價波動會使資產負債表報告的短期投資價值失去真實性和相關性。對于計劃持有至到期的證券,應當采用成本法。例如,為在某個時點償還債務而購入一筆國債,公司計劃在該國債到期收回本息之后,即用這筆資金償還債務。在這個例子中,國債被視作無風險證券,證券到期之后的本息有保障。在持有國債期間,國債的價格波動不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入。因此,具有類似特征的短期投資的期末計價采用成本法,既合理又規范。

2.市價法。在資產負債表中,按照短期投資的市價報告其價值,即市價法。按市價法,“短期投資”賬戶能公允地反映短期投資的交換價格,體現了會計處理的合理性和信息披露的相關性原則。現舉例說明。

例:某公司有A、B兩種短期證券,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其數據見如下表:

根據表中的數據,分析以下幾點:

(1)期末價值報告。短期投資期末賬面價值為4 500萬元而不是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下的3 700萬元,公允地反映了短期投資的價值。

(2)經營業績揭示和會計處理。采用市價法報告短期投資價值,則證券A的市價與其初始投資成本之差為-300萬元(700-1 000),證券B則是800萬元(3 800-3 000)。對于這兩個差額,會計處理為:借:未實現損益-短期投資證券A 300萬元;貸:短期投資-證券A 300萬元。借:短期投資-證券B 800萬元;貸:未實現損益-短期投資證券B 800萬元。

兩種證券未實現損益的合計數是500萬元(800-300),即“未實現損益”賬戶有貸方余額500萬元。由于500萬元未實現損益來自隨時可以變現的短期投資,可以考慮將它作為損益項目納入利潤表報告。因此本文例子中的公司將報告凈利潤500萬元,反映了公司在該時點的真實業績。在期末的收益結轉后,“未實現損益”賬戶余額為0.

若進一步考慮下一個會計期間的證券出售,如在下一個會計期間該公司以4 000萬元的價格出售證券B,那么該業務的會計分錄為:借:銀行存款4 000萬元;貸:短期投資-證券B 3 800萬元,投資收益-出售證券200萬元。

篇2

關鍵詞: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準備;會計

1 壞賬準備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在期末分析各項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并預計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對預計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企業應當制定計提壞賬準備的政策,明確計提壞賬準備的范圍,提取方法,賬齡的劃分的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有關各方備案,壞賬準備計提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要變更,應當按上述程序經批準,并報送有關各方備案,按照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的程序和方法進行處理關在會計報表的附注中說明對于壞賬的核算。

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款項包括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企業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的性質,應當將其轉入其他應收款,并計提壞賬準備。企業持有到期收不回的應收票據,應轉作應收賬款,并計提壞賬準備,對于未到期的應收票據如有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也應將其轉入應收賬款并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

有四種情形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計劃重組的應收款項”,“關聯方之間的應收款項”,“無確鑿證據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企業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應收款項與企業的其他應收款項一樣,也應當在期末時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預計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企業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應收款項一般不能全額計提。

但是,如果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關聯方(債務單位)已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以及不準備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或無其他收回方式的,則對預計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也可以全額計提壞賬準備。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有賬齡分析法、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銷售百分比法和個別認定法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定壞賬準備計提方法,自定壞賬準備計提比例 計提壞賬準備時,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實際發生壞賬時,借記“壞賬準備”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如果發生的壞賬又收回,應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在企業中,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可能會發生改變。

2 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在期末根據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原則計價期末存貨,其中,成本是指存貨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到完工估計將要好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后的金額。

確定可變現凈值時,重點是確定存貨的估計售價。企業在確定存貨的估計售價時,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為基準,按照以下原則確定存貨的估計售價:

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通常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凈利值的計量基礎。

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超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時,超出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以一般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在期末對存貨進行計價時,如果存貨中一部分是有合同價格約定的,另一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企業應區分有合同價格約定的和沒有合同價格約定的兩個部分,分別確定其期末可變現凈值,并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是否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由此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不得相互抵銷。

企業應當對存貨按單項或分類對存貨價值進行確定。如果期末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不需要進行賬務處理,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仍按期末賬面價值列示;如果期末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則必須在當期確認存貨跌價損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會計期末,比較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算出應計提的跌價準備,如果應提數大于存貨跌價準備的已提數,應予補提;反之,應沖銷部分已提數。提取和補提存貨跌價準備時,借記“管理費用-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沖回或轉銷存貨跌價損失時,作相反的會計分錄。但是,當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的價值以后得以恢復,其沖減的跌價準備金額,應以“存貨跌價準備”科目的余額減記至零為限。

3 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在期末對短期投資(包括短期股票投資和短期債券投資)進行檢查,如果短期投資發生減值,應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在計提時,可以按單項投資計提,也可以按投資類別或者投資總體計提。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分別采用按投資總體、投資類別或單項投資并確定計提的跌價準備。如果某項投資比較重大(例如,占整個短期投資10% 及以上),則應按單項投資為基礎計算并確定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每期期末,企業應將股票、基金、債券等短期投資的市價與成本進行比較。市價低于成本的,應當按其差額確認投資損失并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當期應提取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當期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如果當期短期投資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大于“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代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提取跌價損失準備;如果當期短期投資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小于“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沖減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在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計價時,其成本應按原取得時的投資成本為基礎比較。如果短期投資持有期間獲得現金股利或利息而沖減投資成本的,則應以沖減后的新成本為作為比較的基礎。 已計提跌價準備的短期投資的價值又得以恢復時,應在原已計提的跌價準備的范圍內轉回。

處置投資時,其成本根據以下不同情況結轉: 短期投資的損益通常隨著短期投資的處置而實現。全部處置某項短期投資時,其成本為投資的賬面余額。

4 長期投資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在期末對長期投資(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按照單個項目進行檢查企業應對長期投資的賬面價值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終了時逐項進行檢查。由于市價持續下跌或被投資單位經營業狀況變化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投資的賬面價值的,應當按其差額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對于長期投資而言,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出售凈價與預計從該資產的持有和投資到期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面者之中的較高者。其中,出售凈價是指資產的出售價格減去處置資產所發生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長期投資發生減值時,應當按照個別項目確定的減值金額,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并計入當期損益。

篇3

企業應當在期末分析各項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并預計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對預計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企業應當制定計提壞賬準備的政策,明確計提壞賬準備的范圍,提取方法,賬齡的劃分的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有關各方備案,壞賬準備計提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要變更,應當按上述程序經批準,并報送有關各方備案,按照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的程序和方法進行處理關在會計報表的附注中說明對于壞賬的核算。

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款項包括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企業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的性質,應當將其轉入其他應收款,并計提壞賬準備。企業持有到期收不回的應收票據,應轉作應收賬款,并計提壞賬準備,對于未到期的應收票據如有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也應將其轉入應收賬款并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

有四種情形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計劃重組的應收款項”,“關聯方之間的應收款項”,“無確鑿證據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企業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應收款項與企業的其他應收款項一樣,也應當在期末時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預計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企業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應收款項一般不能全額計提。

但是,如果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關聯方(債務單位)已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以及不準備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或無其他收回方式的,則對預計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也可以全額計提壞賬準備。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有賬齡分析法、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銷售百分比法和個別認定法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定壞賬準備計提方法,自定壞賬準備計提比例計提壞賬準備時,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實際發生壞賬時,借記“壞賬準備”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如果發生的壞賬又收回,應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在企業中,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可能會發生改變。

2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在期末根據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原則計價期末存貨,其中,成本是指存貨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到完工估計將要好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后的金額。

確定可變現凈值時,重點是確定存貨的估計售價。企業在確定存貨的估計售價時,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為基準,按照以下原則確定存貨的估計售價:

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通常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凈利值的計量基礎。

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超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時,超出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以一般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在期末對存貨進行計價時,如果存貨中一部分是有合同價格約定的,另一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企業應區分有合同價格約定的和沒有合同價格約定的兩個部分,分別確定其期末可變現凈值,并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是否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由此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不得相互抵銷。

企業應當對存貨按單項或分類對存貨價值進行確定。如果期末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不需要進行賬務處理,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仍按期末賬面價值列示;如果期末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則必須在當期確認存貨跌價損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會計期末,比較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算出應計提的跌價準備,如果應提數大于存貨跌價準備的已提數,應予補提;反之,應沖銷部分已提數。提取和補提存貨跌價準備時,借記“管理費用-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沖回或轉銷存貨跌價損失時,作相反的會計分錄。但是,當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的價值以后得以恢復,其沖減的跌價準備金額,應以“存貨跌價準備”科目的余額減記至零為限。

3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在期末對短期投資(包括短期股票投資和短期債券投資)進行檢查,如果短期投資發生減值,應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在計提時,可以按單項投資計提,也可以按投資類別或者投資總體計提。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分別采用按投資總體、投資類別或單項投資并確定計提的跌價準備。如果某項投資比較重大(例如,占整個短期投資10%及以上),則應按單項投資為基礎計算并確定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每期期末,企業應將股票、基金、債券等短期投資的市價與成本進行比較。市價低于成本的,應當按其差額確認投資損失并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當期應提取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當期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如果當期短期投資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大于“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代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提取跌價損失準備;如果當期短期投資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小于“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沖減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在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計價時,其成本應按原取得時的投資成本為基礎比較。如果短期投資持有期間獲得現金股利或利息而沖減投資成本的,則應以沖減后的新成本為作為比較的基礎。已計提跌價準備的短期投資的價值又得以恢復時,應在原已計提的跌價準備的范圍內轉回。

處置投資時,其成本根據以下不同情況結轉:短期投資的損益通常隨著短期投資的處置而實現。全部處置某項短期投資時,其成本為投資的賬面余額。

4長期投資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在期末對長期投資(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按照單個項目進行檢查企業應對長期投資的賬面價值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終了時逐項進行檢查。由于市價持續下跌或被投資單位經營業狀況變化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投資的賬面價值的,應當按其差額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對于長期投資而言,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出售凈價與預計從該資產的持有和投資到期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面者之中的較高者。其中,出售凈價是指資產的出售價格減去處置資產所發生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長期投資發生減值時,應當按照個別項目確定的減值金額,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并計入當期損益。

篇4

一、美國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

美國會計準則規定公司在進行證券投資時按照下列程序進行決策,以確定投資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購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購入乙公司證券是否為了對其實施重大影響?如果是,則采用權益法核算;如果否,則考慮此證券是否有容易確定的公允價值嗎?第二,如果沒有確定的公允價值,則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確定的公允價值,則考慮購入的證券是否可以劃分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和交易性證券?第三,如果能夠劃分,則采用公允價值法;如果不能劃分,則需要對證券重新分類后采用公允價值核算。以舉例的形式闡述上述投資決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現金50萬元購入乙公司10萬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總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凈資產200萬元,乙公司2002年凈收益40萬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現金股利60萬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計凈收益150萬元。

1、公允價值法

(1)若甲公司將購入乙公司股票劃分為交易性證券,則使用公允價值法。一般說來,證券劃分為交易性證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確定的公允價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價分別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證券,收到現金60萬元。則賬務處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時,借記:現金120000,貸記: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公允價值的變化額為100000×(8-5)=300000元。賬務處理為: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公允價值的變化額為100000×(8-6)=200000元。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或損失賬戶是虛賬戶,其余額反映在損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證券銷售已實現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將購入乙公司股票劃分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則甲公司使用公允價值法

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會計分錄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的累計其他綜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借記: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1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的累計其他綜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借記: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1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證券銷售已實現利得200000.

(3)若美國公司購買證券后未進行分類,SFASNO.115規定每期末需對投資證券重新分類。若交易行證券轉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則損益表中已確認的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不再調整,只是變更年度證券的公允價值變化時變換賬戶名稱。

⑨記錄變更當年公允價值變化時,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銷售證券劃為交易性證券,則在變更年度應將已記錄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的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通過下列分錄轉記到損益表中,并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300000,貸記:重新劃分權益性證券已實現利得300000.

2、若美國公司運用成本法,則對投資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因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凈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應確認的股利收入為400000×20%=80000元,借記:現金120000,貸記:股利收入8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帳務處理。

3、若美國公司選用權益法,則進行如下的投資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實現投資收益,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8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借記:現金2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資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凈資產中所占份額,應將此差額(50萬-200萬×20%=10萬)分配給資產及商譽。假定8萬分配給未記錄商譽,攤銷期限20年;2萬元分配給低估的固定資產,攤銷期限5年,會計分錄為:借記:投資收益8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00000-400000)×20%=220000,賬務處理為

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2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二、中國上市公司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

我國上市公司對購入的權益性證券,按照下列投資決策選擇投資核算方法:第一,投資權益性證券是否作為剩余資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資單位為目的?如果是,則按短期投資核算,取得時按成本計價,期末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如果否,則考慮投資是否是為了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響?第二,如果是為了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則采用權益法;如果不是為了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則采用成本法核算。

1、購入的證券作為短期投資時,初始價值按成本計價,每期末對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短期投資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時,借記:現金120000,貸記:短期投資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價(每股8元),不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價(每股6元),不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③2004年處置此投資時借記:現金600000,貸記:短期投資38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2、若選用成本法,則進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凈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確認的投資收益的差額(120000-80000=40000)沖減甲公司的初始投資成本。賬務處理為:借記:現金12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40000.

3、若選用權益法,則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記錄股權投資差額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確認實現的投資收益,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8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每年攤銷100000/10=10000元,借記:投資收益—股權投資差額攤銷1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00000-400000)×20%=220000,賬務處理為: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22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三、中美對權益性證券會計處理的異同

從以上實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賬戶名稱不同外,美國和中國運用成本法和權益法對于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的會計處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權益法之間相互轉換的會計處理也相同。下面比較兩國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差異:

1、美國和中國對權益性投資的分類不同。我國將普通股投資分為短期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短期投資取得時按成本計價,期末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若對被投資單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對被投資單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國未進行長短期投資分類,而將權益證券分為交易性證券和可供銷售的證券。若對被投資單位存在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響且購入證券的公允價值很難確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響且公允價值容易確定,采用公允價值法。

2、權益性投資在會計報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國將短期投資列示于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資產中,短期投資跌價損失列入利潤表中;長期股權投資在長期投資中列示。美國將交易性證券列入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資產,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或損失在損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銷售的證券期望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期內變現,則將其列入流動資產,否則列入非流動資產,可供銷售證券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中列示。

3、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之間相互轉換的會計處理不同。對長期股權投資變更為短期投資或短期投資變更為長期股權投資,我國會計制度沒有規定。而美國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對投資進行重新分類,可供銷售的證券可變更為交易性證券或相反,并規定了相應會計處理。

4、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不同。在使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我國對低估被投資單位資產或未計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資單位資產所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采用統一的攤銷期限攤銷于每期的投資收益賬戶。而美國將股權投資差額分配于資產和商譽或都分配商譽中。

5、非現金方式取得權益性投資,其初始成本確定不同。我國對以非現金資產抵債或以應收賬款換入長期股權投資以及以非貨幣易換入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是以賬面價值作為計價基礎。而美國對非現金補償方式取得投資,投資成本的計量基礎是公允價值。

篇5

一、美國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

美國會計準則規定公司在進行證券投資時按照下列程序進行決策,以確定投資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購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購入乙公司證券是否為了對其實施重大影響?如果是,則采用權益法核算;如果否,則考慮此證券是否有容易確定的公允價值嗎?第二,如果沒有確定的公允價值,則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確定的公允價值,則考慮購入的證券是否可以劃分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和交易性證券?第三,如果能夠劃分,則采用公允價值法;如果不能劃分,則需要對證券重新分類后采用公允價值核算。以舉例的形式闡述上述投資決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現金50萬元購入乙公司10萬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總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凈資產200萬元,乙公司2002年凈收益40萬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現金股利60萬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計凈收益150萬元。

1、公允價值法

(1)若甲公司將購入乙公司股票劃分為交易性證券,則使用公允價值法。一般說來,證券劃分為交易性證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確定的公允價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價分別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證券,收到現金60萬元。則賬務處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時,借記:現金120000,貸記: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公允價值的變化額為100000×(8-5)=300000元。賬務處理為: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公允價值的變化額為100000×(8-6)=200000元。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或損失賬戶是虛賬戶,其余額反映在損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證券銷售已實現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將購入乙公司股票劃分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則甲公司使用公允價值法

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會計分錄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的累計其他綜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借記: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1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的累計其他綜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借記: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1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證券銷售已實現利得200000.

(3)若美國公司購買證券后未進行分類,SFASNO.115規定每期末需對投資證券重新分類。若交易行證券轉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則損益表中已確認的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不再調整,只是變更年度證券的公允價值變化時變換賬戶名稱。

⑨記錄變更當年公允價值變化時,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銷售證券劃為交易性證券,則在變更年度應將已記錄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的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通過下列分錄轉記到損益表中,并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300000,貸記:重新劃分權益性證券已實現利得300000.

2、若美國公司運用成本法,則對投資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因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凈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應確認的股利收入為400000×20%=80000元,借記:現金120000,貸記:股利收入8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帳務處理。

3、若美國公司選用權益法,則進行如下的投資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實現投資收益,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8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借記:現金2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資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凈資產中所占份額,應將此差額(50萬-200萬×20%=10萬)分配給資產及商譽。假定8萬分配給未記錄商譽,攤銷期限20年;2萬元分配給低估的固定資產,攤銷期限5年,會計分錄為:借記:投資收益8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00000-400000)×20%=220000,賬務處理為

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2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二、中國上市公司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

我國上市公司對購入的權益性證券,按照下列投資決策選擇投資核算方法:第一,投資權益性證券是否作為剩余資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資單位為目的?如果是,則按短期投資核算,取得時按成本計價,期末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如果否,則考慮投資是否是為了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響?第二,如果是為了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則采用權益法;如果不是為了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則采用成本法核算。

1、購入的證券作為短期投資時,初始價值按成本計價,每期末對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短期投資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時,借記:現金120000,貸記:短期投資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價(每股8元),不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價(每股6元),不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③2004年處置此投資時借記:現金600000,貸記:短期投資38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2、若選用成本法,則進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凈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確認的投資收益的差額(120000-80000=40000)沖減甲公司的初始投資成本。賬務處理為:借記:現金12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40000.

3、若選用權益法,則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記錄股權投資差額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確認實現的投資收益,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8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每年攤銷100000/10=10000元,借記:投資收益—股權投資差額攤銷1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00000-400000)×20%=220000,賬務處理為: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22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三、中美對權益性證券會計處理的異同

從以上實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賬戶名稱不同外,美國和中國運用成本法和權益法對于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的會計處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權益法之間相互轉換的會計處理也相同。下面比較兩國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差異:

1、美國和中國對權益性投資的分類不同。我國將普通股投資分為短期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短期投資取得時按成本計價,期末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若對被投資單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對被投資單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國未進行長短期投資分類,而將權益證券分為交易性證券和可供銷售的證券。若對被投資單位存在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響且購入證券的公允價值很難確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響且公允價值容易確定,采用公允價值法。

2、權益性投資在會計報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國將短期投資列示于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資產中,短期投資跌價損失列入利潤表中;長期股權投資在長期投資中列示。美國將交易性證券列入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資產,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或損失在損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銷售的證券期望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期內變現,則將其列入流動資產,否則列入非流動資產,可供銷售證券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中列示。

3、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之間相互轉換的會計處理不同。對長期股權投資變更為短期投資或短期投資變更為長期股權投資,我國會計制度沒有規定。而美國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對投資進行重新分類,可供銷售的證券可變更為交易性證券或相反,并規定了相應會計處理。

4、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不同。在使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我國對低估被投資單位資產或未計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資單位資產所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采用統一的攤銷期限攤銷于每期的投資收益賬戶。而美國將股權投資差額分配于資產和商譽或都分配商譽中。

5、非現金方式取得權益性投資,其初始成本確定不同。我國對以非現金資產抵債或以應收賬款換入長期股權投資以及以非貨幣易換入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是以賬面價值作為計價基礎。而美國對非現金補償方式取得投資,投資成本的計量基礎是公允價值。

四、結論

篇6

一、美國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

美國會計準則規定公司在進行證券投資時按照下列程序進行決策,以確定投資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購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購入乙公司證券是否為了對其實施重大影響?如果是,則采用權益法核算;如果否,則考慮此證券是否有容易確定的公允價值嗎?第二,如果沒有確定的公允價值,則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確定的公允價值,則考慮購入的證券是否可以劃分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和交易性證券?第三,如果能夠劃分,則采用公允價值法;如果不能劃分,則需要對證券重新分類后采用公允價值核算。以舉例的形式闡述上述投資決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現金50萬元購入乙公司10萬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總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凈資產200萬元,乙公司2002年凈收益40萬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現金股利60萬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計凈收益150萬元。

1、公允價值法

(1)若甲公司將購入乙公司股票劃分為交易性證券,則使用公允價值法。一般說來,證券劃分為交易性證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確定的公允價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價分別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證券,收到現金60萬元。則賬務處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時,借記:現金120000,貸記: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公允價值的變化額為100000×(8-5)=300000元。賬務處理為: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公允價值的變化額為100000×(8-6)=200000元。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或損失賬戶是虛賬戶,其余額反映在損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證券銷售已實現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將購入乙公司股票劃分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則甲公司使用公允價值法

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會計分錄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的累計其他綜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借記: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1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300000,貸記: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的累計其他綜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證券時,借記:現金600000,借記: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1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證券銷售已實現利得200000.

(3)若美國公司購買證券后未進行分類,SFASNO.115規定每期末需對投資證券重新分類。若交易行證券轉為可供銷售的證券,則損益表中已確認的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不再調整,只是變更年度證券的公允價值變化時變換賬戶名稱。

⑨記錄變更當年公允價值變化時,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20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銷售證券劃為交易性證券,則在變更年度應將已記錄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的未實現持有利得/損失通過下列分錄轉記到損益表中,并記錄公允價值變化。借記:未實現的持有損失/損失300000,貸記:重新劃分權益性證券已實現利得300000.

2、若美國公司運用成本法,則對投資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因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凈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應確認的股利收入為400000×20%=80000元,借記:現金120000,貸記:股利收入8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帳務處理。

3、若美國公司選用權益法,則進行如下的投資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會計分錄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實現投資收益,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8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時,借記:現金20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資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凈資產中所占份額,應將此差額(50萬-200萬×20%=10萬)分配給資產及商譽。假定8萬分配給未記錄商譽,攤銷期限20年;2萬元分配給低估的固定資產,攤銷期限5年,會計分錄為:借記:投資收益8000,貸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00000-400000)×20%=220000,賬務處理為

借記:普通股票投資—乙公司22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二、中國上市公司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

我國上市公司對購入的權益性證券,按照下列投資決策選擇投資核算方法:第一,投資權益性證券是否作為剩余資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資單位為目的?如果是,則按短期投資核算,取得時按成本計價,期末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如果否,則考慮投資是否是為了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響?第二,如果是為了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則采用權益法;如果不是為了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則采用成本法核算。

1、購入的證券作為短期投資時,初始價值按成本計價,每期末對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短期投資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時,借記:現金120000,貸記:短期投資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價(每股8元),不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價(每股6元),不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③2004年處置此投資時借記:現金600000,貸記:短期投資38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2、若選用成本法,則進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凈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確認的投資收益的差額(120000-80000=40000)沖減甲公司的初始投資成本。賬務處理為:借記:現金12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40000.

3、若選用權益法,則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資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500000,貸記:現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記錄股權投資差額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確認實現的投資收益,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80000貸記:投資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每年攤銷100000/10=10000元,借記:投資收益—股權投資差額攤銷10000,貸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應確認投資收益為(1500000-400000)×20%=220000,賬務處理為:借記: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220000,貸記:投資收益220000.

三、中美對權益性證券會計處理的異同

從以上實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賬戶名稱不同外,美國和中國運用成本法和權益法對于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的會計處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權益法之間相互轉換的會計處理也相同。下面比較兩國對權益性證券投資的差異:

1、美國和中國對權益性投資的分類不同。我國將普通股投資分為短期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短期投資取得時按成本計價,期末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若對被投資單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對被投資單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國未進行長短期投資分類,而將權益證券分為交易性證券和可供銷售的證券。若對被投資單位存在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響且購入證券的公允價值很難確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響且公允價值容易確定,采用公允價值法。

2、權益性投資在會計報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國將短期投資列示于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資產中,短期投資跌價損失列入利潤表中;長期股權投資在長期投資中列示。美國將交易性證券列入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資產,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或損失在損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銷售的證券期望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期內變現,則將其列入流動資產,否則列入非流動資產,可供銷售證券未實現的持有利得/損失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中列示。

3、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之間相互轉換的會計處理不同。對長期股權投資變更為短期投資或短期投資變更為長期股權投資,我國會計制度沒有規定。而美國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對投資進行重新分類,可供銷售的證券可變更為交易性證券或相反,并規定了相應會計處理。

4、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不同。在使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我國對低估被投資單位資產或未計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資單位資產所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采用統一的攤銷期限攤銷于每期的投資收益賬戶。而美國將股權投資差額分配于資產和商譽或都分配商譽中。

5、非現金方式取得權益性投資,其初始成本確定不同。我國對以非現金資產抵債或以應收賬款換入長期股權投資以及以非貨幣易換入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是以賬面價值作為計價基礎。而美國對非現金補償方式取得投資,投資成本的計量基礎是公允價值。

篇7

一、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計算公式

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當期應提取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當期短期投資總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

當短期投資總市價低于總成本的金額大于本科目的貸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提取跌價準備;如果短期投資總市價低于總成本的金額小于本科目的貸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沖減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如果當期短期投資總市價高于總成本,應將本科目的余額全部沖回。

二、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帳務處理

會計期末,企業將持有的短期投資的總市價與總成本進行比較,如總市價低于總成本的,按其差額,借記“投資收益”科目,貸記本科目;如已計提跌價準備的短期投資,其市價以后又恢復,應在已計提的跌價準備的范圍內轉回,借記本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三、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核算方法

短期投資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計價時,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分別采用投資總體、投資類別或單項投資計算,并確定計提的跌價準備;如果某項短期投資比重(如占整個短期投資10%及以上),應以單項投資為基礎計算并確定計提的跌價準備。

1.按投資總體計算

按投資總體計算的成本與市價孰低,是指按短期投資的總成本與總市價計算提取跌價準備的方法。

例如:華興公司2006年12月31日短期投資的賬面余額合計為12000元,按市價計算的短期投資的價值合計為8800元。

分析:華興公司應提取的跌價準備為3200(12000-8800)元(假設以前各期均未提取跌價準備)。

會計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3200

貸:短期投資跌價準備3200

2.按投資類別計算

按投資類別計算的成本與市價孰低,是指按短期投資的類別總成本與相同類別總市價孰低計算提取跌價準備的方法。

例如:神成公司2006年12月31日短期投資中的股票投資的賬面余額合計為88000元,按市價計算的股票投資的價值合計為66000元;短期投資中的債券投資的賬面余額合計為60000元,按市價計算的債券投資的價值合計為55000元。

分析:神成公司提取的股票投資跌價準備為20000(88000-66000)元;應提取的債券投資跌價準備為5000(60000-55000)元(假設以前各期均未提取跌價準備)。

會計分錄為:

借:投資收益-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25000

貸: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股票20000

―債券 5000

3.按單項投資計算

按單項投資計算的成本與市價孰低,是指按每一項短期投資的成本與市價孰低計算提取跌價準備的方法。

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用以下公式計算:

當期應提取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當期短期投資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

如果當期投資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大于“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沖減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如果當期投資市價低于成本的金額小于“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應按其差額沖減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如果當期短期投資市價高于成本,應在已計提的跌價準備的范圍內沖回。

例如:華興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甲、乙、丙股票的賬面余額分別為8000元、10000元、8800元;12月31日的市價分別為6800元、8800元、8500元。則華興公司應提取的跌價準備為2700[(8000-6800)+(10000-8800)+(8800-8500)]元(假設以前各期均未提取跌價準備)。

會計分錄:

借:投資收益―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 2700

貸: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甲股票1200

―乙股票1200

―丙股票 300

四、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的處理

處置短期投資時,已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是否應同時結轉,視應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按單項計提,由于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與單項投資有著對應關系,處置短期投資時可以同時結轉已計提的此項投資的跌價準備;如果企業在處置短期投資時未同時結轉已計提的此項投資的跌價準備,也可以在期末一并調整。如果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按投資類別或總體計提,由于跌價準備是按單項投資市價漲跌相抵后的下跌凈額計提的,無法將其分攤至每個單項投資,處置短期投資時不同時結轉已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待期末時以調整。

部分處置某項短期投資時,在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按單項計提的情況下,處置的同時結轉已計提的跌價準備的,應按處置相應結轉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按投資類別或總體計提,或按單項投資計提但不同時結轉已計提但不同時結轉已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的情況下,不同時結轉已提的跌價準備。

篇8

1.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計提比例等。

2.存貨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委托貸款減值準備的提取數額由企業自行確定。

3.短期投資的期末計價方法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計價時,既可以采用按投資總體計提準備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資類別計提準備的方法,還可以按單項投資計提準備的方法。

4.發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可以選擇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

5.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可以根據持股比例及控制程度的不同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長期債權投資折溢價攤銷可以選擇采用直線法或實際利率法攤銷。

6.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可以選擇年限平均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也由企業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伊人大杳蕉久久动漫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 午夜性福利网站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 亚州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