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前景分析8篇

時間:2023-09-06 09:30:3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前景分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前景分析

篇1

1.1工作人員隊伍質量不高現在在基層醫院中從事放射科工作的醫生大部分為非專業學校畢業,有一部分甚至是退伍軍人。低學歷是普遍存在現象,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中專學歷為主,同時具有放射專業技術資格者更是在少數,這也使得大部分工作人員無法取得編制。影像學的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滲透到醫學的方方面面,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影像工作者,我們不單是要能勝任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不斷努力探索和發展自己工作,跟上時代的步伐,了解當今世界影像學的發展趨勢,并能不斷的努力自學,去了解和掌握一些影像學的前沿技術和新的理論知識。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專業技術人員不單是要有廣泛的醫學知識,更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對工作中所遇到的情況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每一種技術操作不但要做好而且也要做的規范,出現問題要能及時恰當地處理,提高我們放射科的工作質量。

1.2放射設備落后在二級乙等以下醫院的放射科中,普遍存在設備陳舊、簡陋、檔次低下等現象,所攝片的清晰度、對比度、黑化度、灰質度等都比較差,從而導致誤診、漏診的病例較多;大量膠片的儲存需要很大的空間,不便于我們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學習,給病人去不同醫院就診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尤其是基層醫院,很少有CT、MRI、DSA等大型現代化醫療設備,工作人員所從事的也基本上都是應用常規X線檢查,這些問題就表現的更加明顯。

1.3放射技術水平與臨床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區縣的鄉鎮基層工作的放射專業技術人員少,據了解區縣的鄉鎮基層醫院放射室以一名放射工作者,又投照,又作診斷報告醫師,因為工作的需要而不便于外出進修學習。這樣我們的工作人員長期得不到培訓和學習,知識老化,跟不上現代醫學發展的步伐,便不能很好地為臨床提供確切的診斷依據。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對物質等個方面的也有了新的要求,然而部分基層醫院的經濟效益不好,工作人員待遇偏低,甚至低于人民平均生活水平,與他們心目中的期望相甚遠,因此導致部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低下,不能更好的努力學習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就不能與臨床科室配合開展新的技術合作。

1.4部分醫院對影像科室發展的重視不足自20世紀80年代起,數字化X線攝影成像系統締造了X時代的巔峰之作,現代醫學影像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醫學影像學科室是現代化醫院的支柱之一,醫學影像學是臨床醫學的主要研究手段和推動現代醫學不斷發展的動力。隨著醫療行業數字化進程的不段深入,醫療影像的數字化發展也越來越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2就業前景分析

2.1醫學影像學就業范圍醫學影像學發展迅速,涉及面廣,是一門新興的而又成熟的學科,醫學影像畢業生就業范圍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組成:①超聲醫學,包括胎兒超聲、腹部超聲、泌尿系統超聲、血管超聲等;②影像診斷,包括傳統的X線診斷、計算機斷層成像(CT)診斷、核磁共振成像(MRI)診斷;③介入放射學,包括穿刺引流、灌注栓塞、成形術、取出異物;④核醫學,包括全身骨成像、甲狀腺功能測定、腎功能測定等;⑤影像技術,包括X線檢查技術、DSA檢查技術、CT檢查技術、MRI檢查技術、超聲檢查技術、核醫學檢查技術等。

2.2醫學影像學的發展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為醫學影像拉開了序幕,20世紀50~60年代被稱為電子時代,影像增強器、超聲成像等出現,成就了放射診斷學,20世紀70~80年代被譽為電子計算機時代,X線計算機體層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數字減影血管造(DSA)的發明與應用,被譽為自倫琴發現X射線以后,放射診斷學上最重要的成就,隨后單光子發射體層成像(SPECT)、正電子發射體層成像(PET)的應用讓放射診斷學過渡到了影像診斷學,另外20世紀70年代迅速興起的介入放射學,取得了令人觸目的進展,目前介入放射學以其獨特、簡易、準確的方法和較好的療效,成為了一項同內科、外科治療并行的第三種獨特的治療體系,影像診斷學與介入放射學兩大組成部分形成了這門新的臨床學科———醫學影像學。目前醫學影像學仍在不斷的發展、成熟與進步中。

2.3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迅猛發展畢業生就業機會大大增多隨著醫療事業的迅速發展,國家加大了對于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并建立起了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及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使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迅猛發展。同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患者對于醫院醫療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較多的患者會選擇相對醫療技術較好的醫療衛生單位,迫使同級同區域的醫療機構競爭加大,醫療機構不得不通過“擴大醫院規模”、“增加床位”及“爭創三甲醫院”等方式來取得優勢,使自身立于不敗之地。而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特別是大型的醫學影像設備,就成為相對重要的手段,因此,醫療衛生單位對于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大大增加。于此同時,縱觀目前的醫療體制,醫療衛生單位非常需要影像專業人才,但是又無法提供足夠的人員編制,致使很多醫療衛生單位不得不通過招聘來解決問題,這就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契機。

2.4醫學院校影像專業技術學生較少畢業生就業情況較樂觀近幾年醫學影像學的不斷發展,較多醫學院校把重心放到了培養醫學影像診斷醫師上,而忽視了影像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致使影像專業技術人才相對匱乏;然而影像檢查技術不斷提高,醫療機構對于這部分人才需求相對較大,所以他們的就業情況相對較好。

2.5醫療衛生單位對影像技術專業人員學歷要求相對較低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小隨著醫療事業的迅猛發展,醫療衛生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單位都需要學歷在本科以上的醫療一線人員,但是縣及縣級以下衛生單位對于影像技術專業人員的學歷要求并不高,因此醫學影像學專科畢業生就業壓力相對較小,就業前景相對較好。

3就業策略

3.1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打下牢固的基礎進大學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樹立好好學習的信心,杜絕進入大學就能放松的思想。在學習過程中,應提高自己的自覺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要善于思考、提問和總結,努力學習醫學基礎知識,臨床相關知識,尤其是影像學知識,為以后的實習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

3.2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影像專業學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取得成功,除了要學好專業知識外,也需要在提高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包括外語能力、電腦操作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等,這些素質需要長期積累磨練,為以后應聘增加一定的優勢。

3.3把握實習機會提高實踐技能進入實習之前,實習生應盡量了解和熟悉自己所到醫院及影像科室的相關制度,并復習鞏固與所實習內容相關的醫學基礎知識、臨床知識和影像學知識,為實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實習過程中,要提高自己的主動性,多看、多問、多做,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病例相結合,理論知識指導實習工作,實習工作鞏固理論知識。應學習如何運用影像檢查方法,知道何種疾病應首選何種檢查方法,應熟練掌握各種影像檢查技術,能夠生成質量好的影像圖像,也要盡力學習如何書寫各系統的影像報告,學習如何把影像學資料與臨床資料相結合,分析解決問題。盡量提高鞏固自己的知識,累積一定的工作經驗。

篇2

1.醫教結合,提高醫學影像技術學教師團隊的技能。醫學影像技術課是最具顯著特征的培養動手能力的實踐性課程,教師要有過硬的技能才能實實在在地上好本門課,該團隊教師注重醫教結合,切實提高操作技能。

1.1先期、分散實行院外醫教結合。學習與進修是提高教師技能的常規手段,在此基礎上,該團隊教師首先采取先期、分散、較長期地實行院外醫教結合。一位擔任超聲技術課的老師一直在附屬醫院連續上班11年,一位擔任放射技術課的老師多年來一直在本市中醫院上班,數名老師多次利用寒署假到市醫院上班。

1.2整體實行院內醫教結合。2007年下半年以后,醫學影像教研室全體教師到附屬醫院放射科和超聲科統一排班值班,整體實行院內醫教結合,通過臨床“大練兵”,提高了處理臨床病人的能力,豐富了臨床案例,為突出技能教學打下了基礎,教師們講課生動,設計實驗、實訓更切合實際,達到教學與實際的“零距離”,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2.教研活動,針對臨床需求剖析教材實踐性知識點,明確教學重點

該團隊教師融入臨床工作后,對現階段專業崗位現狀及科室用人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在教研業務活動中緊緊結合臨床實際,逐一剖析出教材各章各節的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實踐性知識點。此時,在制定教案、書寫講稿、制作課件及實時授課等教學各環節活動中以此為中心來進行,明確教學重點。這樣,徹底改革舊時課前準備模式,保證了課前準備突出技能,有效設計各環節的教學文件,做到所講的每一個理論都要聯系所指導的實踐,理論知識與實踐緊緊相扣,保證了所授知識點對臨床應用的指導價值。該課程每章末均布置了突出技能訓練特征的課后練習題,形式多樣且與國家上崗證統一考試接軌,內容切合目前醫院發展實際需要。

3.突出臨床實訓,提高學生技能。

3.1多手段設計訓練方案。醫學影像技術課特別注重實踐技能訓練,根據大綱要求,設計多手段訓練方案。大體分為基礎性實驗和操作性實訓,分別采取教師示教、學生訓練、小組配對(醫生與病人)訓練等方式,實驗實訓時間分為課堂訓練、課間訓練和周末節假日訓練,實驗實訓場所分為校內實驗室和附屬醫院臨床實訓場所。在執行大綱的基礎上對重點章節增設了實踐技能訓練與考核。如“普通攝影”一章,設計了一百多個攝影位置,印制了書面的操作考核標準、考核評分標準、補訓練計劃,學生單人進行、人人合格,做到一章一節地過關,切實保障每位學生達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進入后續章節的學習。

3.2拓展實訓場所。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技能,醫學影像技術課的實驗實訓由原來的校內實驗室擴展到附屬醫院放射科及超聲科進行,校內實驗室主要用于安排基礎性實驗,附屬醫院放射科及超聲科主要用于安排臨床操作性的實訓。醫學影像教研室整體實施醫教結合以后,為安排學生到本院附屬醫院放射科和超聲科提供了條件和保障,在協調安排好臨床工作和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安排學生到醫院實訓,現場病人真實,身臨其境,實時操作,效果好。

4.崗前培訓,與畢業實習接軌

數年來,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離院實習前安排了崗前操作培訓與考核,針對實習操作科目進行實訓指導與檢測,人人過關。對檢測不過關者須補操作訓練,合格后方可安排實習。此舉有助于學生到實習單位后很快進入崗位角色,受到實習單位的肯定。

5.利用外部醫院資源,提高學生技能

醫學影像技術課長期、系統聘用市內三家醫院影像科中級以上的醫技師擔任部分專業技能課教學和見實習帶教工作。外聘教師富含實踐成分的授課內容與方式促進了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彌補了如MRI、DSA和核醫學等我院目前無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的科目的實踐性教學;外聘教師結合崗位工作實際,創造“身臨其境”的教學意境,體現了教學與崗位的“零距離”,學生專業熱情高;同進加強了師生感情,方便學生利用周末、節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師所在醫院見實習。

二、創新點:該成果的創新點:凸顯實踐技能特征,教學活動過程各具特色。

1.教師提高技能的醫教結合手段有特色:整體醫教結合,大面積提高教師技能。學習與進修是提高教師技能的常規手段,而該團隊教師則重點采取醫教結合“大練兵”手段。部分教師先期、分散到市醫院及市中醫院進行院外醫教結合,從2007年下半年起全體教研室整體實行院內醫教結合,系統排班值班,充分利用教學之余參與臨床實踐,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2.緊扣臨床剖析教材知識點有特色:保證每個知識點的臨床指導作用。該團隊教師融入臨床工作后,對專業崗位需求及科室用人設置有深刻的把握,因此緊緊結合臨床實際,逐一剖析教材各章各節知識點,保證了解析出的知識點對臨床應用的指導價值。深層次知識點的剖析,保證了課前準備的突出技能,為授課、實驗實訓提供了重點。作為設計教案、制定講稿、制作多媒體課件等結合臨床實際有效調整理論與實訓的關系。多方法授課,突出技能知識的講授與操作訓練。

3.設計技能考核及崗前訓練有特色:促進學生進入臨床盡快上崗。數年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課對重點章節都增設了課間的實踐技能考核,單獨制表,有技能操作標準,有考核評分標準,有補訓練計劃,切實保障每位學生達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進入后續章節的學習。數年來,在該專業學生離院實習前安排了崗前操作培訓與考核,針對實習操作科目進行實訓指導與檢測,人人過關,有助于學生到實習單位后很快進入角色,受到實習單位的肯定。

4.拓展實訓場所有特色:突破性地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技能,醫學影像技術課的實驗實訓由原來的校內實驗室擴展到附屬醫院放射科及超聲科進行,前者主要用于安排基礎性實驗,后者主要用于安排臨床操作性的實訓,到醫院實訓,現場病人真實,身臨其境,效果好。5.利用外部資源提高學生技能有特色:常年外聘醫院醫技師任教,實踐生教學效果顯著。醫學影像技術課長期、系統聘用醫院影像科中級以上的醫技師擔任部分專業技能課教學和見實習帶教工作。外聘教師實踐性強,教學身臨其境,實現了教學與崗位的“零距離”,學生專業熱情高;對如MRI、DSA和核醫學等我院目前無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的科目教學提供了彌補措施;加強了師生感情,方便學生利用周末、節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師所在醫院見實習。

三、應用情況:該成果的應用與推廣正在不斷深化之中

1.已應用情況

該成果已用于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四個年級八個班級434人的《醫學影像技術學》教學中,經突出技能的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強,實習后進入角色快,處理病人能力強。去年以來省級實習醫院留院工作5人,地市州級實習醫院留院工作18人,成都市區縣醫院工作近30人,該專業連年就業率均接近100%。通過醫教結合,教師們提高了臨床操作技能,豐富了實踐性知識,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一名教師主持進行了“整體結合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成效研究”的研究,并獲我院教學成果二等獎。一名教師通過將臨床實踐的體會與教學聯系,撰寫的《大型醫療設備MRI、CT、DSA、DR等檢查影像技師診斷意識的培養》一文在全國醫學影像技術教研學術會上大會發言交流。多年來常年外聘教師,利用外部醫院資源參與教學,教學實踐性強,學生熱情高;彌補了我院目前無校內實訓條件科目(如MRI、DSA)的實踐性教學;提供了學生到外院實驗實訓的條件,拓展學生實訓的時間和空間。數年來利用外院資源教學,取得了經驗,一名教師撰寫的經驗總結論文《常年外聘醫院影像科人員任教的管理體會》于2008年8月在貴州遵義召開的全國醫學影像技術教研學術會大會發言,并獲一等獎。醫學影像技術教學團隊匯集實踐教學成果,建成《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省級精品課程,并已將該成果運用于本專業各班的教學中。從網站上閱讀比較及同行專家評價,與國內同課精品課程相比,我院該精品課程在教案設計、課后練習、多媒體授課等方面均突出技能,從內容到形式顯現特色。醫學影像技術教學團隊于2008年10月評為“院級優秀教學團隊”。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天天在线精品一区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秋霞国产午夜文章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在线永久观看国产精品电影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