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投資價值8篇

時間:2023-08-29 09:18:0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比特幣的投資價值,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篇1

關鍵詞:比特幣;比特幣交易平臺;虛擬貨幣;數字貨幣;虛擬金融市場;P2P網絡;互聯網交易;電子支付系統;金融市場監管

中圖分類號:F820;F830.9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131(2014)03007308

一、引言

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各國政府都不約而同實行了QE(量化寬松政策)政策,但大量印發的鈔票進入金融市場又導致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在此背景下,一種基于P2P計算機網絡模式的虛擬數字化貨幣――比特幣孕育而生,其發行技術、交易模式對現有貨幣體系都是顛覆性的創新。當前,比特幣在資本市場所體現出的所謂巨大“價值”,到底是物有所值,還是只是一場瘋狂炒作之下的“郁金香泡沫”,抑或是“擊鼓傳花游戲”下的“龐氏騙局”?它能否作為一個良好的金融投資標的物給人們帶來可觀收益?它的交易是否符合當前相關金融法律,金融監管機構是否有必要對其進行監管或取締?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研究。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比特幣的理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Edwin(2011)分析了比特幣的原理,探討了比特幣的合法性,提出對此有必要進行金融監管,并指出投資比特幣需謹慎而為。Nicholas (2013)認為比特幣類數字虛擬貨幣具有分散、匿名、不受監管等屬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目前對其難以監管,因而是國際外匯市場上潛在的不穩定因素,有必要對其進行干預。我國學者對于比特幣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其金融投機屬性和市場監管兩方面。吳洪(2013)研究分析了比特幣的基本特征以及產生的背景和原因,認為比特幣不值得信任、不值得投資。王剛(2013)提出了比特幣當前存在的四個主要風險:一是法律地位的不確定性,二是交易平臺的脆弱性,三是價格波動與“龐式騙局”,四是易損性。賈麗平(2013)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全新的無政府虛擬貨幣,是數字貨幣的革新,它形成了一個獨立存在的貨幣系統,并創造了一種有力的價值存儲手段和金融模式;同時也針對比特幣市場面臨的問題,提出需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建立監管協調合作機制。

與國內外已有研究文獻不同,本文除了闡述比特幣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外,還對比特幣的市場發展階段進行了劃分,從而更加直觀地揭示出比特幣的本質屬性和市場炒作的內在因素;同時,通過對比特幣市場發展的反思,尋求其對我國金融資本市場改革的啟示,為有關理論研究和政策決策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比特幣的產生原理和內在特征

1.比特幣產生的理論依據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新型加密虛擬數字貨幣,它基于P2P對等網絡支付系統和虛擬計價工具,采用密碼技術來控制貨幣的生產和轉移。比特幣原理的創建,可以追溯到2008年,一位化名為中本聰的人在“”上發表了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他認為互聯網貿易因缺少不可逆交易而大大受限,而其根源則在于,現有的電子支付系統都是基于金融機構擔保的信用模型――增加了交易成本,同時也限制了實際可行的最小交易規模;進而提出:“在使用物理現金的情況下,因為此時沒有第三方信用中介的存在,這些銷售費用和支付問題上的不確定性卻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們非常需要這樣一種電子支付系統,它基于密碼學原理而不基于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從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同時,在文章的結論中寫到:“我們在此提出了一種不需要信用中介的電子支付系統。”為了解決雙重支付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采用工作量證明機制的點對點網絡來記錄交易的公開信息,只要誠實的節點能夠控制絕大多數的CPU計算能力,就能使得攻擊者事實上難以改變交易記錄。”而“每個節點都不需要明確自己的身份。”(Nakamoto,2009)比特幣正是以此為原始理論依據而產生的。

2.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的獨有特征

根據比特幣的形成原理,作為創新性虛擬貨幣,比特幣有別于傳統虛擬貨幣,表現出獨有的幾大特征:

廖愉平:比特幣市場發展階段分析與反思一是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網絡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絡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任何人可自由“開采”并發行流通――沒有任何金融機構介入,確保了比特幣的安全與自由。

二是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三是全世界流通,交易可靠快捷,且成本低。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臺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四是匿名性。擁有或者交易比特幣不需要所有者的具體身份信息備份,追蹤的難度較大,隱秘性強。

五是稀缺性。理論上,任何人和機構,甚至政府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貨幣總量,或者制造偽幣。它的貨幣總量按照設計預定的速率逐步增加,且增加速度逐步放緩,并最終在2140年達到2 100萬個的極限。

三、比特幣市場發展的階段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了開源的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Bitcoind,比特幣原始系統正式誕生,而他本人則在位于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服務器上挖出了最初50個比特幣。2010年4月25日,比特幣首次公開交易市場價是0.03美元;而在現實中有記錄的第一次比特幣交易,則發生在2010年的5月21日,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0 000 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比薩優惠券,正是這項交易誕生了比特幣第一個公允匯率,即00025 USD/BTC。

與此同時,總數限定在2 100萬個BTC成為比特幣的獨特的優點:比特幣的限量可以防止貨幣數量被超發,避免通貨膨脹。人們基于對現實中貨幣超發引發通貨膨脹的不滿,認為比特幣可以保值,生產了其有很大升值空間的想象,從而開啟了比特幣的市場交易和炒作歷程。“有需求就有市場”是資本市場的鐵律,而不可否認的則是人們的投機心理需求促進了比特幣市場的發展,可以說比特幣的價值就在于人們對它的心理認同。若以市場的主導需求為標準,比特幣近五年(2008年至2013年)的發展歷程則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階段(2009年1月―2010年7月):“挖礦”游戲內測期,以“技術共享修訂”需求為主導比特幣客戶端共享引發的網絡專業技術修訂邀請,激發出極客們的熱情,比特幣由此成為極客圈的“新寵”。極客圈是網絡技術的專業圈子,主要進行電腦網絡技術的探討、共享、自由合作創新與開發。基于密碼學原理的比特幣論文剛公布,就引起了極客圈的廣泛關注。比特幣客戶端起初在極客圈的流傳,則更加類似于網游的內測――通常在游戲或軟件開發完成的初期,由游戲公司或軟件公司發送限定數量的激活碼或賬號給玩家,由玩家測試并向游戲公司或軟件公司反饋使用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以促進游戲或軟件的進一步完善。參與比特幣的內測就意味著成為“網絡技術創新”比特幣的制作者之一,進而比特幣受到極客們的青睞。但極客們(或者說IT界)推崇的是比特幣的技術本質――獨一無二的加密代碼,癡迷的是由比特幣產生的技術難題和解題過程,他們開采到比特幣后更多的是個人收藏或贈送。2011年7月,《南方周末》題為《比特幣,史上最危險的貨幣?》的文章就描述了這樣一個神秘的比特幣項目組:“完全由一群兼職的志愿者組成,沒有報酬。這個組織主要是以軟件開發為主,即給比特幣的開源軟件寫代碼,做升級。”(黃金萍,2013)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階段,關于電腦計算能力提高的相關硬件設計和生產也有了一定的起步和發展,并在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礦機”。2.第二階段(2010年7月―2013年2月):商業模式構建期,以投資需求為主導在金融業人士與極客們共同推動下,比特幣交易開始進入市場實驗,以交易平臺為中心的比特幣市場商業模式初步建立,并不斷完善(如圖1)。在此期間,比特幣交易價格以上升趨勢為主,但波動幅度較大,并且安全問題凸顯――黑客攻擊。圖1比特幣市場簡化商業模式

2010年7月17日,比特幣最早的交易平臺之一Mt.Gox創立,進而為比特幣與貨幣的兌換及交易提供了平臺。而大多數比特幣平臺最初的業務則是比特幣電子錢包的托管――雖然比特幣作為加密代碼自身具有難以破解和復制性,十分安全,但其所處網絡環境卻十分的復雜和危險。隨著比特幣的升值,它越來越被看做財富的象征,而它儲藏的安全性則越來越受到重視。比特幣被盜事件的日益增多,則讓更多的比特幣所有者選擇交易平臺來進行存儲。比特幣交易平臺的利潤增長點除了一定的托管費用外,就是交易手續費。如Mt.Gox對每筆交易收取0.25%~0.6%不等的手續費,從而貢獻了公司99%的利潤。

從2013年7月《第一財經周刊》刊載的文章《比特幣尋求合法地位》中,我們可以看到Mt.Gox作為世界第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的成長過程:Mark Karpeles在2011年3月從Jed. McCaleb手中買下Mt.Gox,即看到了比特幣交易存在的潛在商業機遇:“當時,Karpeles的客戶希望用比特幣支付相應的費用。那時,Karpeles出現了一個念頭:比特幣的交易或許會成為一門賺錢的生意,加上當時真正從事比特幣和真實貨幣兌換的公司寥寥無幾”(鄒,2013)。接手Mt.Gox后,Karpeles便對其進行改造,使其成為專業的比特幣交易網站,同時也成為后來比特幣交易平臺建立的模版之一。在擴大比特幣支付范圍方面,Karpeles推動Mt.Gox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支持WordPress和Reddit等網站的比特幣支付。當然,這最主要還是為了吸引新的用戶參與到比特幣的交易中。在文章中,Karpeles就說道,“比特幣受到追捧源自于像WordPress(免費的網絡信息平臺)和Reddit(專注于用戶生成新聞鏈接的社交新聞網站)這樣的大型網站開始支持比特幣支付”(鄒,2013)。WordPress和Reddit分別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2月開啟了對比特幣支付的支持,從而也使2013年2月至4月成為Mt.Gox用戶增長最快的3個月(用戶數分別增長了2萬、7萬和10萬),其中,用戶最多、最活躍的地區是美國和英國。這也是比特幣在2013年4月價格高漲的重要原因之一,最高達到266 USD/BTC。我國的第一個比特幣交易平臺BTCChina于2011年6月建立。

這一時期,比特幣市場發展處于自發階段,可以說比特幣的網絡交易是完全自由市場,沒有規則,沒有法律約束,更多表現為原始自由市場的交換。比特幣價格的走高一度被“廣播”為一年升值20萬倍的“投資產品”:“在2011年,曾經有報道說,過去一年漲幅最高的貨幣是澳元,它兌美元的漲幅是27%;然而同樣的一年之內,比特幣兌美元,卻是從0.5美元,漲到了13美元,漲幅高達2 600%。”而如果我們從成本角度來看待比特幣價格增長,則不難發現它是以高消耗為基礎的。在比特幣的成本預算中,主要有兩大塊:一是生產成本,主要包括硬件設備“礦機”的購置和電腦運算產生的耗電費用;二是交易平臺收取的費用,主要包括托管費和交易費用。一方面,比特幣系統算法難度的不斷加大催生對高配置“礦機”的需求,而高配置的“礦機”價格高昂且十分耗電,由此使生產成本不斷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挖礦”難度的加大以及由“挖礦”所獲得的比特幣的減少2012年11月28日,比特幣區塊供應量首次進行減半調整,從之前每10分鐘50個減至25個,即挖礦每10分鐘最多能獲得25 BTC。,使比特幣愛好者更多地轉向在比特幣交易平臺買賣比特幣,這也導致比特幣消費者對比特幣交易平臺的依賴性加大,從而使交易平臺有更大的交易規則制定權,如提高提現或者交易手續費比如,2013年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后,“18日,比特幣中國和OKcoin聲明稱,根據央行要求,暫時關閉人民幣充值功能,不過提現則不受影響。而原本實行零交易費的上述兩家網站,也在近期恢復了0.3%的交易手續費,并將此前0.5%的提現手續費提高至1%。”(參見《華商晨報》2013年12月23日文章《兩家比特幣網站將此前0.5%的提現手續費提高至1%》) 。比特幣的兩大成本可以看作其升值的合理成分,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比特幣的兩大利益增長點:一是礦機生產銷售,二是交易平臺運作。但是,在比特幣陡然升值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看到相關消息的催化作用:不論是津巴布韋大量購置比特幣,《福布斯》“加密”貨幣報道,瑞典海盜黨創始人宣布將自己所有的財產換做比特幣,還是塞浦路斯政府凍結民眾銀行轉賬業務等,都帶動了比特幣價格新一輪的上漲。

但在整個市場模式建設過程中,我們沒有更多地看到比特幣作為貨幣所應履行的促進互聯網貿易的職能,而到處充斥的則是投機兌現的沖動:相信比特幣會一路走高,生產或購買囤積比特幣,關注比特幣價格行情,進而在可以接受的價格高位進行拋售;更有甚者,可能存在聯合進行價格操作的可能,如幾個人組團內部轉賣,將比特幣價格漸進式推高,期間充分發揮利好消息的作用,吸引更多資本的入場,在達到價格高位時售出,從而盤剝大量資金。實際上,比特幣越來越成為投機的標的物。3.第三階段(2013年3月―12月):市場泡沫凸顯期,以投機需求為主導這一時期的典型是中國的比特幣市場。2013年4月20日,Bitcoin官網上發起了對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的比特幣捐贈,中國NGO壹基金此后宣布共收到233 BTC,按當時比特幣與人民幣的兌換率,約合22萬人民幣。比特幣在中國的“知名度”由此提高,吸引了更多經濟與金融從業人士關注并參與其中。而在2013年4月中旬,比特幣就上演了一場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4月1日,比特幣價格為102.90 USD/BTC;到4月10日,比特幣價格上漲為266 USD/BTC;但是,11日比特幣價格跌落50%,為120 USD/BTC;到4月16日,比特幣價格回落到71.76 USD/BTC,Mt.Gox當天成交量達到61萬,換手率也達到5.8%。瘋漲的價格則成為最好的宣傳,“暴富”傳說不脛而走。而最初質疑比特幣和剛通過災區捐贈認識比特幣的人們,回過頭發現自己錯過了如此絕佳的機會,便紛紛開始進入比特幣市場。

從2013年5月至11月,國內的宣傳也一致對比特幣利好(圖2):5月3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比較客觀地介紹了比特幣這一“新生事物”,而更多的觀眾則被“上漲千萬倍”所吸引;8月9日,“比特幣‘貨幣身份’首獲美國法律認可”則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11月18日,既有“比特幣中國宣布獲得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也有“美國比特幣聽證會承認比特幣是合法金融工具”的消息。輿論迎合“暴富”心理,對比特幣市場利好的消息進行擴大宣傳,促使大量資本涌入比特幣市場。據Genesis Block統計,截至2013年10月底,中國的比特幣每天交易量升至10萬個,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市場。也就是在2013年10月底,比特幣在中國市場的價格開始真正持續上升(圖3),到2013年11月19日,出現比特幣有史以來的最高成交價8000 CNY/BTC,同時Mt.Gox的比特幣最高成交價也達到1189 USD/BTC。圖2比特幣媒體指數

數據來源:/?tpl=sentiment&word=%B1%C8%CC%D8%B1%D2

從單日的價格變動看,2013年11月19日這一天,比特幣從最低的3 000元直沖到接近8 000元又下跌到5 000元。而在“比特幣堪比黃金”的報道下,在比特幣價格高位接手的人們則心情沉重。在2013年12月2日“比特幣中國”負責人凌亢就談到,“11月19日,在我們的平臺上,超過6 500元的大概成交量有9 500多個比特幣,今天的比特幣的價格大概是6 200多,這些用戶其實到現在還都是虧本的。”在這樣的行情下,似乎是擊鼓傳花式的“博傻”,誰能有真正的勇氣和信心說“我不會成為最后的大傻瓜”?而“當比特幣純粹成為‘轉錢’工具時,它最初具備的金融創新特色將逐漸消失,相反成為一個‘吸金窟’,從而擠壓對實體經濟的投資,這顯然與金融創新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原則要求背道而馳”(泊眾,2013)。

為給比特幣市場“降溫”,我國央行等五部委于2013年12月5日了《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銀發〔2013〕289號),其中就明確規定:“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隨后比特幣的價格便開始跳水(圖4),兩天內從6 600元左右跌到4 600左右,跌幅達到30%。圖32013年7―12月比特幣價格走勢圖

數據來源:/charts/

圖42013年12月5―13日比特幣價格走勢圖

數據來源:/charts/

四、對比特幣市場的反思與啟示

基于以上對比特幣近五年的三個階段市場發展歷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比特幣目前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脫離了其本身的價值,產生了極大的泡沫。事實上,由比特幣引發的危機和一系列副作用早已顯現,比如:比特幣沒有解決網絡支付安全,它的流通沒有中間機構管理,而且由于其匿名性難以被追蹤到終端用戶,極易被非法交者利用而淪為洗錢等犯罪活動的通道(吳洪 等,2013)。1.從貨幣的本質上看,比特幣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貨幣貨幣的本質屬性有三:普及性、穩定性和清償性。從貨幣的三個基本屬性看,比特幣不僅現在不是貨幣,未來進化為貨幣的可能性也正由于當下的炒作而受到致命打擊:就普及性而言,絕大多數人連比特幣是什么都不知道,更遑論普及了,而比特幣價格被炒得越高,其未來普及就越困難;就穩定性而言,比特幣市場缺乏必要的監管,缺乏對炒作的抑制手段,比特幣價格高起高落,完全不具備價值表征和財富儲藏的作用;就清償性而言,比特幣雖是虛擬商品,但不像金銀那樣有內在價值,也不像紙幣有國家信用做背書,因此清償可能性幾近于無(程實,2013)。由此可見,比特幣不具有貨幣的本質屬性,比特幣被熱炒只是人們對紙幣失望的一種另類表現。當前的信用貨幣體系的確需要加強貨幣節操和內在約束,但由此而對比特幣的貨幣進化寄予厚望,顯得不切實際。2.網絡支付基礎服務職能的拓寬和強化是比特幣長遠發展的基礎,但難以長時間維持其幣值的穩定性比特幣的價值備受爭議,很多人因為其沒有信用背書而覺得它是炒作的概念,毫無價值可言。但從它問世的原點(2008年中本聰發表的論文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去考查,我們會發現它是不同于傳統信用模式的電子支付系統,它存在的目的和價值是讓互聯網貿易更加便利,而它所依靠的則完全是交易雙方的信用。比特幣市場的狂熱,實際損害的是比特幣的正常化發展,要讓比特幣回歸理性,則應加強其互聯網貿易支付結算服務功能,但比特幣價格在投機需求驅動下的失控波動將極大地影響或者減弱其電子支付服務的便捷性以及可行性。而只要比特幣還能與美元等貨幣進行兌換和交易,其世界通用性和支付可行性就會得到普遍的認可,這更加類似于信用嫁接――人們是基于對貨幣的信任而相信比特幣。3.從投資價值及資金安全來看,投資或投機比特幣都是最差的選擇首先,比特幣本身既無實體貨幣為基礎,也無物品抵押和信用擔保,并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虛擬貨幣,其本身的價值也是建立在炒作基礎上的泡沫。單純從投資價值上說,作為投資標的物的比特幣毫無價值可言。

其次,比特幣易被盜且交易平臺參差不齊,這是公認的。無論是存儲在個人電腦中還是在交易平臺上,比特幣被黑客攻擊或劫持被盜,都已多次出現,而且被盜后將難以被追回,很有可能會成為永久性損失。而有些“釣魚”交易平臺就是為了騙錢而設立,如交易平臺GBL跑路,受害者被卷金額超3 000萬元,無法討回。同時比特幣市場是24小時全天在線交易,其價格由于投機的存在而具有劇烈的市場波動,這種“玩的是心跳”的行為,顯然不適合普通的投資者參與。2014年2月28日,全球規模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因巨額比特幣被盜,“丟失”了85萬比特幣(約合4.75億美元),轉而申請破產保護,更加印證了投資比特幣市場所蘊含的巨大風險。4.比特幣市場發展對我國金融資本市場改革的啟示第一,必須完善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監管。金融監管部門若不及時履行監管職責,任憑虛擬金融市場野蠻、惡性發展,其后果必將會對正常的金融秩序產生沖擊。這點上,國家五部委的《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填補了比特幣市場規范的空白,對比特幣市場的狂熱有明顯降溫效果。

第二,技術創新和資本相結合可以促進市場的繁榮。比特幣的技術創新是真實存在的,雖然對于普通人它顯得十分的晦澀難懂。我國金融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技術創新,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真正繁榮市場,將是我國建設成為創新性國家所面臨的長期問題。

第三,積極引導及拓寬民間資本投資的渠道十分重要。比特幣狂熱產生的原因眾多,而其中比較突出的有兩個:除了媒體輿論輪番“暴富”的宣傳和人們投機心態的價值取向之外,最為關鍵的還是當前我國金融資本投資渠道和投資品類較為單一。充足的資本金來源,必然會產生流動性要求,因為流動才會有收益,這就需要加強對理性投資的引導和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當前,我國經濟市場化改革正涌現巨大的市場機遇,把充裕的資本引入到實體產業或者合規的資本市場,不僅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是利好,同時也可以規避諸如比特幣市場的投機冒險行為。

參考文獻:

程實.2013.比特幣的貨幣反思[N].第一財經日報,20131224(A07).

黃金萍.2011.比特幣,史上最危險的貨幣?[N].南方周末,20110707(D20).

賈麗平.2013.比特幣的理論、實踐與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12):24.

泊眾.2013.比特幣的“瘋狂”從何而來[N].解放日報,20131125(005).

王剛,馮志勇.2013.關于比特幣的風險特征最新監管動態與政策建議[J].金融與經濟(9):4649.

吳洪,方引青,張瑩. 2013.瘋狂的數字化貨幣――比特幣的性質與啟示[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15(3):4950.

鄒.2013.比特幣尋求合法地位[N].第一財經周刊,20130701.

NAKAMOTO D S.2009.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EB/OL]. ,/bitcoin.pdf.

EDWIN J. 2011. Bitcoin:A Bit Too Far ? [J].Journal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Commerce,16(2):14.

NICHOLAS A. 2013. Regulating Digital Currencies: Bringing Bitcoin within the Reach of the IMF[J] .Chicag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14(1):377407.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Development Stage of Bitcoin MarketLIAO Yuping

(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 Bitcoin has experienced such three stages as “mining” game interior testing stage oriented by the demand of “technical share revision”, the business model construction stage oriented by investment demand and market bubble showcase stage oriented by the speculative demand since 2009 when Bitcoin produced, and has formed a global market to exchange Bitcoin. As a product of virtual financial market, Bitcoin market development is propelled by human spontaneousness and human oriented demand, however, the market craziness triggered by speculative demand not only damages the interests of the investors but also impedes the selfdevelopment of Bitcoin market. Bitcoin, which does not belong to the currency in real sense, has longterm development basis by widening and consolidating basic service function of network payment, but its value stability can not be maintained for a long time. Bitcoin, as a virtual currency, largely deviates from its intrinsic value in its market price currently, has big bubble, as a result, the investment or speculation on Bitcoin is the worst choice, therefore, China must make effective supervision on Bitcoin market and actively guide and broaden the channel for private capital to invest.

篇2

關鍵詞:比特幣;貨幣屬性;貨幣體系;洗錢罪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6―0094―03

比特幣在中國聲名鵲起源于蘆山地震,當壹基金接受比特幣作為捐贈款時,很多人開始轉向探究比特幣為何物。自此之后,比特幣的身價跌宕起伏,而比特幣市場也開始波及其他市場,受到追捧。對于一個來歷不明、無任何機構發行的虛擬貨幣怎能讓如此多的“比民”為之瘋狂?比特幣到底是“金融創新”還是“郁金香泡沫”,仁者見仁。盡管央行等部委不承認比特幣流通使用,但并不表明比特幣不具有貨幣屬性,筆者認為這是中國只承認人民幣為唯一流通的法定貨幣特有的國情決定的,不利于金融創新。

1比特幣的貨幣屬性

比特幣(BitCoin,BTC)是一種開源的、基于網絡的、點對點的匿名電子貨幣,由中本聰于2008年設計開發,是世界上第一個分布式的匿名數字貨幣。簡而言之,比特幣是一種網絡虛擬貨幣,但由于存在特殊的屬性又不同于一般的虛擬貨幣,因此比特幣特性是吸引眾多學者研究的根源之一。與傳統貨幣相比,比特幣的全新理念挑戰現有大部分貨幣制度,甚至有學者懷疑比特幣根本不屬于貨幣體系范疇,其發行與支付不受中央控制,貨幣轉賬是由網絡節點進行集體管理,交易雙方甚至可以隱藏真實身份,這些元素根本不是現有貨幣具備的。但是,事實上比特幣已經發展到可以在某些領域充當貨幣的職能,探究清楚其貨幣屬性才能夠深入分析解決其可能存在的法律問題。

通常判斷一種貨幣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應從經濟學的角度全面分析,而不是為方便政府宏觀調控,凡是新事物就一概抹殺。根據經濟學理論,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而比特幣也同樣具備這五大職能。其一,比特幣具有價值尺度職能。由于獲取比特幣的主要途徑是挖掘,為了“挖礦”就需要精密的設備,目前市面上一臺性能優越的個人主機不過萬元,而一臺經過改裝的特制比特幣“挖掘機”卻身價4萬元人民幣。因此,比特幣的價值體現在前期的設備投入以及通過消耗大量的計算能力和電力制造出來的,在挖掘過程中消耗的勞動全部轉化為比特幣的價值,具備價值尺度職能。其二,比特幣具有流通手段職能。德國是首個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的國家,接受比特幣流通。現在已經有百個網站接受比特幣,比特幣正逐漸成為商品交換的一般媒介物,流通性顯而易見。其三,比特幣具有支付手段職能。由于比特幣便利廉價的支付特點,在彼此承認領域內就出現過用比特幣換取披薩、咖啡等貨物交換的買賣。其四,比特幣具有貯藏手段職能。目前,比特幣儲藏價值已經增值上萬人民幣,這也是為什么央行聯合五部委《通知》抑制比特幣瘋狂增長,而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即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比特幣具備的儲藏職能深深地吸引投資者。其五,比特幣具有世界貨幣職能。比特幣基于互聯網而存在,它的使用沒有國界,能夠成為國際統一的貨幣,不受任何國家和政府的政策影響,非常適合作為國際間貿易的支付手段。綜上所述,盡管我國不承認其合法地位,但不能否定其具備貨幣屬性職能。

2比特幣與銀行監管問題

比特幣的交易支付原理并不復雜,用戶只需要準備一個被稱作“錢包”的一個數據文件,每個錢包都有如同電子郵箱的一串地址,賬戶間的轉賬就像接發郵件一樣。由于無需經過銀行或者任何第三方結算,整個交易幾乎不產生手續費,這也是比特幣最顯著且最吸引人的去中心化特點。與傳統的虛擬貨幣不同,比特幣不受任何政府和機構操控,其運作由網絡所有節點集體進行管理,只受算法的控制,除非所有的比特幣網絡節點都改變算法,否則比特幣將以預定的模式持續發行。正因為很多投資者看重這種既定發行模式可以避免央行的不良決策引起的貨幣危機,開始轉投資進入比特領域。但是,卻不能因為不承認比特幣合法性地位,就不改革貨幣監管制度,金融創新早晚都在挑戰現有的監管體系。

比特幣固然存在很大的金融風險,但它在我國特有的國情下,即老百姓最關心的財產問題上表現出強大的優勢,為此,中國在2013年11月孕育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筆者認為規避這種突如其來的金融風險,最佳的防范措施就是我國本身具有抗通脹、投資回報穩定的金融環境。我國可以引進多元的貨幣體系,打破銀行壟斷,活躍金融市場,這將促進我們銀行業改革和出現更多的金融創新模式。

但是就比特幣誕生以來,目前我國銀行監管制度存在如下幾方面凸顯的問題,解決好這樣的問題是鼓勵金融創新,虛擬貨幣將繁榮各類市場。其一,銀行監管的法律體系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雖然《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和《金融機構管理規定》都有關于銀行監管的法律規定,但都沒有對銀行機構的組織體系、監管內容、監管的具體手段以及問題處理等方面仍無明確的法規可供遵循,監管還停留在行政違章檢查、效能檢查和廉正檢查方面,沒有系統的法規。其二,銀行缺乏標準化、系統化監管理念。我國銀行監管指標體系極不健全,像銀行的資產負債比例如何考核,歷史形成的不良資產如何處理等老生常談的問題都無明確的指標可供參考,更別說類似比特幣新型產品的監管風范。其三,銀行監管立法空白,特別是金融創新領域。《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雖然規定了銀監會的監管職責,但由于規定過于原則且存在漏洞,使得監管不到位存在突出問題,助長了金融機構在金融創新領域恣意任為的歪風。比特幣是金融創新的產物,難免會與現實沖突,需要相關部門機構以開闊的胸襟接納,比特幣引發的金融風險其實質是我國銀行監管制度存在立法漏洞,對金融創新領域法律監管制度滯后性的典型體現。

3比特幣與洗錢罪問題

比特幣既是網絡虛擬貨幣也屬于電子貨幣的范疇,通常沒有任何國家背景的電子貨幣都可能成為國家打擊的對象,加上來自網絡安全層面的風險,比特幣的生存狀況堪憂。目前,比特幣被央行等部委“封殺”的主要原因是其可能引發網絡犯罪,尤其利用比特幣的銀行監管漏洞進行洗錢犯罪等,比特幣真的可能成為洗錢罪首選的途徑嗎?筆者認為,從專業的洗錢犯罪途徑分析,比特幣交易具有的匿名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導致資金流向難以監測,為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犯罪確實提供了便利,但是分析犯罪應該全面分析,比特幣本身具備的這些特性是其誕生之日就不能改變的,如果從罪犯人的角度進行分析利用比特幣進行洗錢犯罪未必是最佳選擇方式,這可由比特幣其他特性解釋。

從犯罪人的角度分析比特幣并不是理想的洗錢犯罪途徑。其一,比特幣目前匯率波動很大導致其不具有穩定性。用比特幣洗錢也有很大的風險。其二,比特幣并不是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惟一虛擬貨幣。通過“挖礦”產生的虛擬貨幣還有很多,被稱為“山寨幣”,如萊特幣當前萊特幣仍具有跟比特幣一樣的兌換價值,只是匯率相對較小且穩定。其三,對于比特幣引發洗錢等犯罪交易最終還是要實體貨幣轉化成比特幣來進行,比特幣只是這之間的交易工具而已。比特幣只是類似于現金,況且現金也可以用于洗錢,應該批評的是犯罪人而不是批評現金本身。

4遠瞻中國多元化貨幣體系

德國可以說是比特幣的前景曙光,目前至少有國家承認其為合法地位,但是比特幣要想進一步的獲得更多的國家承認還需實踐的考驗。就我國現有的國情而言,比特幣市場可能舉步維艱,但是并不能說明沒有比特幣的市場。筆者認為,虛擬網絡貨幣很多,唯有比特幣在國內外吵得如此轟轟烈烈的原因是部分西方國家已經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能夠扮演現行貨幣角色,這絕非任何電子貨幣都行的。這種對待比特幣的中西方態度決定了比特幣絕非一時興起或者只能存在一段時間,隨著國際化的加速進程,比特幣中國前景十分開闊,只是中國現有的貨幣體系決定了比特幣暫時還只能停留在不被國家承認的虛擬貨幣階段。關于本文比特幣貨幣屬性研究的最終落腳點,筆者希望我國能夠客觀的正視比特幣價值,不能因為受貨幣體制的制約而一昧排斥。其實接納比特幣并不影響人民幣的主導地位,筆者建議我國可以設置多元的貨幣體系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以人民幣為主,其他貨幣為輔的多元貨幣體制可以解決很多現實問題,其主要優勢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鼓勵金融創新,打破銀行壟斷模式。虛擬貨幣最重要的價值在于能夠與現實的法定貨幣兌換,而比特幣交易平臺則是其兌換通道,這潛在促進比特幣轉化為現實貨幣。目前,比特幣還只是一個“實驗性”項目,雖然多數投資者試圖通過比特幣價格波動牟利,但這并不是比特幣設計的初衷。隨著我國進入網絡信息時代,創新金融產品不斷涌現,我們已經習慣于網絡交易,如網絡購物與以往的購物方式不同的是貨幣不用現實的出現而只是體現為一連串的數字。特幣的出現完全符合電子貨幣的特征,由此看來比特幣本身只是一種支付系統,完全可以打破銀行壟斷模式。

其次,順應時展潮流。就慈善公共事業而言,鑒于雅安地震后壹基金收到的比特幣捐助,加上“郭美美事件”的影響,有人設想假設每個災民都有自己的比特幣錢包,公眾就可以完全透明地了解到這筆資金的流向,而不用擔心這筆錢變成了某些人的囊中之物,因為比特幣協議分散化的性質決定著每一筆交易都會自動向全世界公布;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比特幣能代替各國的貨幣,那么貨幣匯率戰爭也許就不復存在,國際之間的經濟交流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平穩狀態;對于個人而言,如果出國旅游,也不用為繁雜的兌換貨幣程序而苦惱。從長遠的角度看,比特幣的價值絕不僅是投資價值,而貨幣虛擬化、去中心化、一體化進程無疑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再次,維護現有金融法律體系穩定。創立一種合法、可靠的電子貨幣是虛擬貨幣發展的目標,比特幣若能在未來的考驗中生存下來,將徹底轉變人們對虛擬經濟獨立性的看法。如果我國啟動多元貨幣機制,則比特幣從誕生之日就處于法律的監管內,根本就不會有比特幣“瘋狂肆虐”的法律空窗期,也不至于將比特幣這類新生金融創新事務扼殺掉。如果但凡出現新生金融產品就法規加以遏制或者事后規制,損害的不僅是金融法律的穩定性,更是法律的權威性和可信性。比特幣作為一種沒有基礎價值的虛擬貨幣,應該保證其穩定性和制造初衷,瘋狂炒作、囤積只能讓其失去信用成為廢物,而貨幣體系制度改革不僅有利于比特幣繁榮發展,更能夠穩定金融法律體系。

最后,建立不隸屬任何國家的世界貨幣,加速國際化進程。網絡世界是無邊界的世界,而比特幣借助于網絡可在世界范圍內流通,雖然比特幣可能不會成為貨幣主流,但是它出現的意義大于其本身。比特幣可以鼓勵國家之間尤其是經濟領域平等競爭,可以不受以美元為首的貨幣體系影響,2008年金融風暴的影響,美元貶值給世界各國經濟的沖擊是災難性的,貨幣理論大師弗里德曼提出的“利用自動化系統取代美聯儲”的言論也就不足為奇了。比特幣的誕生完全符合費里德曼的設想,比特幣用算法產生的,數量趨近于2100萬,根本不存在貨幣無節制地超發,很難發生通貨膨脹。從比特幣本身的規則、模式來講,它本身就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不應該作為一種炒作、投機品,作為虛擬貨幣體系的嘗試,比特幣的先天性質決定其有可能發展成為世界通用貨幣,而這一切的到來只是時間問題。

5結語

雖然比特幣面臨很多現實問題目前還無法解決,但筆者對其未來仍十分看好,因為新生事物就是在實踐的沖擊中成熟的。對于比特幣將來,筆者有以下看法:其一,幣值的穩定是法定貨幣的基本特點,比特幣數量有限有好處,但也有壞處。數量的有限性很難發生通貨膨脹,但不能確保不可能發生通貨緊縮的情形,如果這種隱患持續下去,比特幣前途堪憂。其二,比特幣需要更廣泛地使用,而非只是用于儲藏。現在還是很少機構或商家采用,如果都如極客們一樣不斷收藏、投資比特幣牟取幣值跌漲差價,那么比特幣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龐氏騙局”。最后,比特幣的合法地位需要確立。各國政府都不會放棄自己發行貨幣的權利,而當下人們對金融管控趨緊,對比特幣的監管自然不會放松。此外,如果是通過挖礦來獲取比特幣的用戶,要防止電腦病毒的入侵。

參考文獻

[1]洪蜀寧.比特幣:一種新型貨幣對金融體系的挑戰[J].中國信用卡,2011,(10).

[2]劉曉勇.銀行監管框架構建與監管有效性評價[J].金融監管研究,2012,(5).

[3]婁耀雄,武君.比特幣法律問題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4]孫柏.比特幣:模糊了貨幣的邊界[J].金融博覽,2013,(14).

[5]康中和.比特幣,虛擬與現實的對抗[J].時代金融,2013,(6).

[6]莫曉峰.電子貨幣浪潮與商業浪潮[J].中國信用卡,2013,(7).

[7]高衛民.對新型貨幣比特幣的觀察與望[J].對外經貿實務,2013,(10).

[8]陳學文.網上銀行洗錢犯罪的金融防范[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5,(4).

[9]陳鑫.電子貨幣環境下反洗錢問題探討[J].金融與經濟,2009,(5).

篇3

他年近30,即將結婚,但完全看不出他在籌備婚禮--他在一家名為Asicme的比特幣礦機公司任職,每日趿著一雙街邊隨處可買的塑料拖鞋,穿著幾日不變的寬松T,住在四人的大通鋪,掛在他嘴邊的口頭禪是:“我們正在創業嘛。”

由于之前開公關公司養成的習慣,楊卓每日都在瀏覽新聞,他設置了關鍵詞來抓取自己關注的內容。來到Asicme后,關鍵詞就剩下兩個:Asicme、比特幣。6月28日,對于楊卓來說,是他的幸運時間。這一天,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獲得了FinCEN(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這意味著,比特幣被美國政府作為合法貨幣對待。

看到這條新聞時,他揮了揮拳頭,大喊一聲“牛逼”,差點打翻手邊的可樂,毀了可樂旁那臺售價30萬人民幣同時極難買到的“南瓜張”出品的Avalon挖礦機。

3個月前的3月18日,FinCEN曾簽發了一張指導意見。這份編號Fin-2013-G001的文件名為《有關個人持有、交換、使用虛擬貨幣的規定》,第一次厘清了虛擬貨幣的法律邊界,為未來界定比特幣提供了現實基礎。

但當楊卓揮舞手臂時,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即使是隨時開著網頁刷Reddt(美國最火熱的新聞聚合社區)的同事Kim,也還沒有覆蓋到這條信息。

“發生什么了?”Kim問道。Kim來自美國,是在中國第一個用比特幣完成線下交易的人,因此還上了中央電視臺。交易的地點在北京中關村的3W咖啡,他當時身上沒帶人民幣,所以貿然一試,提出用比特幣兌換一杯咖啡,未想一試成名。

如同播報二戰這種重要消息一般,楊卓看著Kim,大聲說:“你們政府承認比特幣是合法貨幣了。”不到10平方米卻塞入十來個人的辦公室寂靜了幾秒,轉瞬一片沸騰。

論文引發的社會實驗

簡單來說,比特幣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件產生的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是網絡虛擬貨幣的一種。與基于央行的傳統貨幣不同,它誕生于一個署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物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2008年10月31日,這篇論文出現在網絡上,10天后,全球最大開源軟件開發平臺上出現了一個叫Bitcoin的項目,它被命名為比特幣。2009年1月3日,中本聰發行了史上最初的50個比特幣,同時整個系統網絡開始運行。一年后,在比特幣論壇的用戶群自發交易中,產生了第一個比特幣公允匯率。該交易是一名用戶發送10000比特幣,購買了一個披薩餅。

而中本聰其人則一直是一個傳說,至今仍然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在比特幣有了雛形之后,他便從此消失--有人調侃他“穿越而來”,也有人猜測他是某個大公司團隊的化名。

總而言之,如果讀完整篇論文,你就會發現它就是一場帶有理想主義氣息的、基于數學和密碼學的社會實驗。在論文中,中本聰這樣寫道:“我們非常需要這樣一種電子支付系統,它基于密碼學原理而不基于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從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

通俗點說,比特幣在現實世界里相當于一種計算能力或者“算法”。

為了保證這套貨幣體系的透明和可控,中本聰設計了一套叫做SHA-256的算法。從50個初始的比特幣開始,每一筆交易都會被要求在全球范圍的錢包中記錄才能被承認,而新的比特幣增量則全部來自記錄交易信息的“挖礦機”--系統會自動篩選出每個時段信息計算能力最優秀的“挖礦機”,并獎勵比特幣。

買賣自動在比特幣的系統里延伸,為了得到更多的比特幣,“挖礦機”會爭相處理交易數據,第一個處理難題的“挖礦機”得到了50個比特幣獎賞,然后相關買賣數據的區域加入到整個鏈條。隨著“挖礦機”數量添加,每個交易數據的處理難度也隨之增加,這使每個買賣區的比特幣生產率保持約在10分鐘一枚。此外,每到達21萬個區域,獎賞就折半,從50比特幣減到25,再從25到12.5,一直繼續下去。這樣到2140年,比特幣將到達預估的2100萬枚上限。

這理論上確保了任何人、機構或政府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貨幣總量,或者制造通貨膨脹。

比特幣帶來的新世界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比特幣的流行使得它的匯率直線上升。2012年11月,比特幣的歷史最高匯率僅為33美元,但在今年4月份比特幣匯率直線沖到266美元。而且,目前擁有比特幣的人數僅有數十萬人,和10億互聯網的用戶基數相比,其增長空間很大,這也是目前大部分比特幣持有者信心很強的重要原因,也是眾多人持重幣將此作為投機機會的原因。

美國FinCEN對Mt.Gox的承認,讓比特幣在信息科技最發達的美國有了合法流通的基礎。此前,政府遲遲不給出判斷,使用比特幣的違法風險讓很多交易無法進行。但現在,支持比特幣的交易正在持續增加,比如你可以用比特幣買ZARA--在一個叫做Bitfash的時裝購物網站。而隨著電子錢包移動化,使用手機交易比特幣也更加便捷,這將是比特幣步入人們生活的另一個利好因素。

中國的比特幣玩家們

盡管多數比特幣愛好者和先行者都出自美國,但中國正在成為重要的比特幣用戶中心。

軟件下載與儲存網站SourceForge定期各國下載量方面的信息。2012年,從比特幣錢包下載量來看,中國排在第6名或第7名,下載量不足28000次。2013年,情況開始轉變,2013年5月,中國下載量達84000次,排名第一,甚至超過了美國。

2013年4月,海盜灣,EZTV,宣布接受比特幣捐款中國四川省雅安地震后,公募基金壹基金宣布接受比特幣作為地震捐款。比特幣在中國迅速從默默無聞變得炙手可熱。而Asicme團隊,就是一家今年5月剛成立的國內“挖礦機”公司。

Asicme在公司成立到現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里,營業額超過了2000萬元,每天預訂機器的現金或比特幣加起來差不多60萬左右。此時他們的機器還沒有量產,要到9月份才能發貨,預訂者甚至連真機都沒見過便大膽投入。這種快速發展從側面說明,當礦機的渠道霸權被打破,將用戶門檻降至最低時產生的連鎖反應有多大。

投機與風險

即使關系到自己的利潤,但楊曜睿依舊堅持在網站上用紅字寫下:“比特幣礦業風險巨大,請自行判斷,謹慎投資。”

而他自己為Asicme做的一些布局,也是盡管拉長戰線以分散風險。他們不止銷售挖礦機,還提供挖礦機的托管運營。因為礦機一天24小時開啟,會產生噪音,也對網絡和電力的穩定有極高要求。收費方式是用戶上繳8%的計算能力。

如果你不想買挖礦機,還可以直接購買計算能力。這在比特幣界叫做礦池,有點類似云服務器的意味。Asicme提供了數千GH(千兆次哈希值運算)的計算能力供購買,平均價格比買挖礦機要高,1GH/s價格為798元。這兩項定制化服務將大大降低普通人進來挖礦的門檻,租賃計算能力則可以吸引更多的小散戶進入。

他們還制作了交易比特幣的App,用來存款、轉賬。“我們不排除自己發展成比特幣界的支付寶。”楊卓不掩飾他們的野心。而面對比特幣兌換法幣匯率的起伏,楊曜睿看得很開:“如果看好它就長期持有。總之Asicme現在正一直大量買入比特幣。”

這一系列布局,還有對比特幣的態度,事實上都基于楊曜睿個人的判斷:他崇尚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認為比特幣是一場貨幣的革命。雖然現在有風險和泡沫,但放在長期去看,其具備投資價值,“這不代表比特幣是外界批評的龐氏騙局”。

但全網計算能力的快速增加,的確將導致收益縮水。目前幾乎整個行業的挖礦者都是購買的“期貨礦機”,是以收到機器那天的收益開始算,挖礦類似于一場賭博。

不過楊曜睿對未來充滿信心:“當越來越多的人持有并使用比特幣,而不是炒比特幣時,它的價值將會以一個更合理的方式釋放。未來存在這樣一個情況:即使挖礦收益降低,但單個比特幣的價值上升,抵消掉收益降低這一部分。”所以他建議,如果買家不那么著急從中獲利,不如長期持有機器,等到收益低于電費、網費時再賣掉。

盡管充滿憧憬,他們也很清楚現在的壓力,即來自主流群體和政府的認可。他們十分擔心這種虛擬貨幣會在襁褓中被政府扼殺--這意味著這一切布局都打了水漂,還不如匿名撈一把就走。所以當FinCen批準Mt.Gox時,他們的激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假如這個貨幣在全球范圍流通,每個人都持有,且將之作為法幣去使用,那么2100萬個比特幣的價值事實上是等于全球生產總值。它價值的漲和跌與中央銀行無關,也就徹底斷絕了一些政府的央行利用貨幣發行套取民利的行為。”在著名的比特幣論壇中,一個用戶寫下了如上的話。

“或許代替法幣的不是比特幣,但未來肯定會出現一個更加優秀的虛擬貨幣幣種。這是一場變革,而我們就處在變革的潮流中,想想都很興奮。”楊曜睿如是說。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楊卓為化名)

什么是比特幣交易

比特幣錢包以一個地址的形態出現。一個人可以有很多個錢包,這些錢包由比特幣客戶端生成。每筆比特幣交易都需要一個見證人,也就是全球所有比特幣持有者,擔保交易發生過。

以一筆A向B付款的交易為例。A在發起這筆交易的時候,必須把簽過名的交易單盡量地廣播到P2P網絡上,最終會讓每個節點都知道這件事。B從P2P 網絡上不斷地收到別人的確認信息。當它收到足夠多的確認信息后,就認為A的確發出了這條交易單。到此交易完成,這就也就意味著,B收到的錢是合法的、可以自由使用的。

本質上,比特幣的終端網絡并沒有記錄每一塊錢屬于誰,它記錄的是從誕生起到當前的每一筆交易,并推算出每個賬戶里有多少錢,所以交易量和個人隱私在這里得到了統一:你并不知道我是否為某個錢包的所有者,你只知道某個錢包里交易了多少比特幣。交易是透明的,但是錢包是匿名的。

什么是挖礦

比特幣挖礦,是交換之外獲得比特幣的唯一來源,也是與交易信息相關的行為。由于是P2P的數據,所以交易行為是絕對分散的,但這些交易數據會被分為一個區塊。假設A、B、C的交易數據是一個區塊,他們需要跟全網上其他的區塊結合,交易才能被全網認可。在連續得到6個區塊的認可后,整個交易就不可逆了。比特幣所有的交易數據被存儲在一個個區塊中,它們一起構成了“區塊鏈”。

篇4

數字貨幣是一種由技術創新帶來的新型貨幣形式,因其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性,在交易過程中能夠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因此受到了人們的追捧。數字貨幣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人們對貨幣的認識,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支付方式,同時也克服了傳統貨幣的諸多缺陷,比如高交易成本、國際流通受限制、不能匿名支付、支付效率低、不可追溯、易造偽、易篡改等。正是由于這些特點,數字貨幣交易備受廣大投資者關注,其影響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大。根據區塊鏈公司鏈塔智庫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末數字貨幣的種類有1200余種,其市場單日交易額約1600億元。截至2019年4月9日,數字貨幣種類達到2100多種,單日交易額超過3500多億元。可見,數字貨幣市場整體發展迅猛,數字貨幣仍然受到諸多投資者的青睞。

然而,目前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不完善、廣大民眾對其認識不夠清晰和全面,隨著數字貨幣快速發展,其蘊含的諸多風險也逐漸凸顯出來,比如數字貨幣被盜、敲詐、洗錢、偷稅漏稅、非法交易等。這些風險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社會增添了諸多不穩定性因素。為了克服數字貨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和挑戰,促使數字貨幣市場更規范和健康發展,減少市場上的不確定性因素,各國政府實施了各種手段來對數字貨幣進行監管。比如美國將數字貨幣納入反洗錢監管范圍;英國則使用法律法規對數字貨幣交易的相關主體進行監管;日本和韓國對交易機構通過數字貨幣獲得的資本收益進行征稅;俄羅斯禁止私人數字貨幣交易;中國則出臺規范文件來對數字貨幣風險進行監管;等等。但各國政府對數字貨幣的監管無先例可循,這些對數字貨幣的監管措施仍然處于初級和探索階段,其是否能取得既定的效果仍然不確定。

因此,本研究擬在界定數字貨幣的概念和特點介紹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現階段數字貨幣發展現狀,分析數字貨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以及各國政府針對數字貨幣的風險已實施的監管措施,發現其中存在的缺陷,再根據這些缺陷提出相應的改善舉措。本研究在一個整合的框架內對數字貨幣現狀、風險問題、監管舉措等進行系統的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希冀研究結論能夠幫助類似數字貨幣的金融創新減少不確定性,促進其更健康和穩健地發展,進而充分發揮其在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同時為后續類似數字貨幣的金融創新相關研究提供借鑒,以及為監管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門提供一些參考。

一、數字貨幣的概念及特點

目前,學術界關于數字貨幣的定義尚未統一。盛松成和張璇從貨幣的來源視角出發,認為數字貨幣是一種虛擬數據表示的非真實的貨幣,是互聯網技術不斷開發和發展的衍生物。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從貨幣的職能視角指出數字貨幣是價值的數字表現形式,通過數據交換的方式來實現其功能,比如交易、流通、記賬以及儲存等;同樣歐洲銀行管理局也從該視角將數字貨幣定義為是價值的數字化,可以進行支付、轉移、儲存或交易,但是不同于法定貨幣。麻世珺從貨幣形態的角度對數字貨幣進行定義,認為數字貨幣是不同于實物貨幣,不以物理介質為載體、不存在于現實世界的貨幣形式。簡而言之,本文認為數字貨幣是一種新型貨幣形式,在互聯網上進行發行和流通,經過信息交換來發揮貨幣的基本功能,如媒介作用、賬本記錄和貯藏等。數字貨幣發展至今,其種類數以千計,主要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以太幣和瑞波幣等,其中比特幣是最為出名的一種數字貨幣類型。

數字貨幣主要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安全性、交易成本低且便捷、通縮性等特點。

(1)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具有去中心化特點主要是因為數字貨幣交易是依托具有去中心化特點的區塊鏈技術,這種去中心化特點可以讓交易主體進行點對點交易、全球支付、無地域阻礙,也無需任何金融中介機構參與。同時,這種特點也能提高交易效率,相比于有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的傳統交易,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2)匿名性:數字貨幣交易過程中保持完全匿名方式進行交易,這種方式增加了用戶隱私的保護強度,減少了信息泄露,有效地阻止其他個體或者團體獲取可以揭示數字貨幣用戶身份的其他信息。

(3)安全性:分布式總賬模式是數字貨幣交易的模式,這種交易模式是加密機制采用的算法,無法被破解,這使得任何人在交易過程中都無法偽造或者篡改貨幣,不可能存在數字假鈔或者虛假交易。因此數字貨幣避免了傳統貨幣容易出現假幣的缺陷,從而使得數字貨幣交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4)交易成本低且便捷:數字貨幣的生產成本較低,在其交易傳輸過程中費用低且便捷。這主要是因為數字貨幣是非實物流通,其交易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快速有效地實現低成本且便捷的資金轉移。相比于傳統貨幣交易的需要通過銀行機構輔助完成一系列復雜的跨境轉匯手續,并且交易過程耗時長、需要支付手續費高,數字貨幣交易則具有明顯的優勢,跨境轉匯只需要知道對方的賬戶地址,便可實現資金點對點轉移,整個交易過程耗時短、手續費低。

(5)通縮性:數字貨幣總量設置不變,不會增發,其供應速度會隨著時間逐漸減慢。與傳統的法定貨幣相比,國家有權利增發貨幣,從而可能導致貨幣貶值,發生通貨膨脹的危機,而數字貨幣永不增發使得其天然地具備了通縮性特點,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二、數字貨幣發展現狀

目前,全球數字貨幣增長趨勢呈現出低增長趨勢。從2013—2019年數據可知,全球數字貨幣總市值和日交易量波動較大。具體地,2013—2017年期間,全球數字貨幣的市值增長較小,保持在5億美元左右。數字貨幣市值增長高峰期出現在2018年上半年,最高超過了813億美元,日交易量高達75億美元。到2018年下半年年底,全球數字貨幣市值表現出負增長態勢,但2019年初,全球數字貨幣市值呈緩慢增長形勢,其日交易量仍然較高,日前最高超過82億美元。截至2019年4月9日,全球數字貨幣的種類達到了2157種,其交易市場數有17414個,總市值超過180億美元,日交易量超過54億美元。其中,全球前十大數字貨幣的市值之和為149.27億美元,約占總數字貨幣市值的82.6%。比特幣的市值排名第一,占總數字貨幣市值的50.9%,以太幣和瑞波幣的市值與比特幣相差甚遠,占比分別為10.42%和8.15%。但是這些數字貨幣中,超過一半的數字貨幣價格變動為負。

三、數字貨幣發展存在的風險

(一)數字貨幣去中心點特點引發安全風險

數字貨幣去中心化特點引發較大的安全風險。雖然數字貨幣采用較嚴格的密碼學系統,不容易被攻破或者篡改,能夠為數字貨幣交易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是,由于數字貨幣發展時間短,存在交易平臺不嚴密、運營設施不完善或者技術漏洞等問題,交易網站很容易出現賬戶被盜等事件。消費者的數字貨幣被盜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Mt.Gox和Coincheck是日本兩大數字貨幣交易所,曾遭受黑客攻擊,導致其損失的數字貨幣近千億日元。更重要的是,消費者還無法追回這種損失。因為數字貨幣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黑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盜取用戶的數字貨幣,比如木馬程序、操作系統或者交易平臺漏洞等,這使得警方即使能夠發現被盜數字貨幣的動向,但也無法鎖定使用者,很難對其發起訴訟。而且判定這種訴訟也存在挑戰,因為黑客已經擁有了私鑰,原數字貨幣持有者很難對其所有權進行證實。這種案件如果涉及人數多、金額較大,則會對社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數字貨幣通縮特點引發投機風險

數字貨幣幣值波動較大,容易引發投機行為。這種投機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投資者的預期,二是投機分子操縱。前者主要是因為數字貨幣算法較嚴密,在具體時段產生的數字貨幣有限,在某個時刻數字貨幣供給總規模不變的情況下,投資者預期未來數字貨幣的價值會增加,就會儲藏更多的數字貨幣,導致市場上用于交易的數字貨幣減少,價值則上升。隨著數字貨幣價值上升,投資者更傾向儲藏更多的數字貨幣,從而造成數字貨幣儲藏的惡性循環,導致通縮,最后可能造成其退出市場,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比如,第一筆交易的比特幣幣值僅為0.0025美元,但是截至2019年4月9日,1比特幣的價格為35094.38美元。這主要是因為數字貨幣的價格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波動劇烈,容易被投機分子操縱。數字貨幣價格波動原因來源于其發展時間短、法律界定模糊、認可度和透明度不高、應用范圍有限,但是關注度高、參與者多。投機分子正是利用這些特點,對數字貨幣進行惡意炒作,人為干預操縱其價格。

(三)數字貨幣匿名性引發法律風險

數字貨幣的匿名性特點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數字貨幣的交易具有高保密性,交易方式是點對點交易,而且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數字貨幣的這種優勢在給用戶帶來便利性的同時也吸引了犯罪分子。因為當犯罪分子進行洗錢、交易、賭博、逃稅等犯罪活動時,交易匿名性能夠助其逃過監管當局的監控。而且匿名性又使執法機構無法對其真實身份進行追查,從而增加了執法機構追蹤犯罪分子活動和行為的難度。全球最大黑市交易網站AlphaBay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在兩年時間里,不法分子在這個網站上進行市值超過了10億美元的、武器、黑客等數字貨幣交易。為了控制犯罪分子的活動,美國和英國不得不聯合關掉AlphaBay數字貨幣交易網站。

(四)數字貨幣無信用擔保引發信用風險

數字貨幣缺少法定機構和國家政府政策支持,容易出現信用風險問題。傳統的貨幣有固定機構和單位來進行貨幣發行,有國家信用作為擔保,貨幣價值具有穩定性。然而,數字貨幣的獲得過程中沒有任何發行機構參與,因此數字貨幣沒有國家信用作擔保,貨幣價值易波動。在整個數字貨幣交易過程中,各主體只有依靠交易雙方、第三方交易平臺、技術的信用來完成數字貨幣交易,一旦交易任何一方或第三方或技術不支持,交易則會受到阻礙。

(五)數字貨幣無國際限制引發世界貨幣風險

圖1 數字貨幣現存的風險

數字貨幣的交易和流通是世界性的,沒有國際限制。在數字貨幣獲取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電力,世界各國發展不均衡,發達國家有先進的硬件設備和電力,可獲得大量的數字貨幣,而發展中國家國力則相對較弱,獲得的數字貨幣有限,因此大量財富聚集在少部分發達國家,它們可以控制全球數字貨幣的價值。如果發達國家發生影響數字貨幣價值的事件,就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日本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Mt.Gox倒閉時,導致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數字貨幣貶值。除此之外,數字貨幣在全球流通,也加劇了犯罪分子洗錢、逃稅等犯罪活動。由數字貨幣本身特性引發的交易過程中的安全風險、投機風險、法律風險、信用風險和世界貨幣風險(如圖1所示),不僅給直接參與交易活動的投資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各個國家增添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有觀點指出ISIS會借助數字貨幣展開籌資活動。

四、數字貨幣現有的風險監管措施

針對數字貨幣交易過程中的風險,各國政府均紛紛實施監管舉措,以期完善數字貨幣交易系統,減少風險和不確定性。總結歸納多個國家在數字貨幣監管方面的舉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將數字貨幣發展為法定貨幣

數字貨幣出現之后,引起各個國家的關注,各國央行也在考慮是否要把數字貨幣發展為法定貨幣。特別是美國,在將非數字貨幣發展為法定數字貨幣方面保持著積極的態度。雖然俄羅斯在2014年禁止在國內進行數字貨幣相關交易,并且將多家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網站和社區關停,但是隨著數字貨幣的發展,其在國家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俄羅斯政府在2017年后也積極地轉變了對數字貨幣的態度。面對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我國政府的態度也比較積極。早在2014年,我國就為論證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小組,后續針對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數字貨幣的運行框架等課題展開了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6年我國將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作為戰略目標,并就數字貨幣多場景應用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和探討。2017年,為了探討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運行框架、關鍵技術等問題,我國央行專門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院,同時也展開了對數字貨幣相關領域的研究。

(二)規避數字貨幣交易的投機行為

為了規避數字貨幣帶來的投機行為,部分國家在一定范圍和一段時間內采取禁用措施對數字貨幣進行監管。2014年,俄羅斯央行發表聲明,指出數字貨幣交易沒有國家實體支持,是一種虛擬交易,在交易過程中存在較強的投機性和較高的風險性;在其監管范圍內,任何人不得使用數字貨幣,禁止相關的金融活動和服務,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主體進行刑事處罰。2015年俄羅斯財政部指出對從事數字貨幣相關交易和活動的人予以刑事處罰,因為數字貨幣相關交易被列為非法活動。2016年,俄羅斯禁止所有私人在該國從事數字貨幣相關的交易和活動。2017年,我國首次全面禁止虛擬貨幣交易的公告,隨后限制甚至要求完全停止數字貨幣的交易活動。近期,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征求意見稿)》中,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入淘汰類產業。

(三)規范數值貨幣交易平臺和機構

規范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和開立相關賬戶的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的國家主要有日本、美國和韓國,監管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向提供數字貨幣服務的機構頒布經營許可證,以及對通過數字貨幣獲取的資本收益征收課稅。日本主要是通過實行牌照式管理對數字貨幣的交易所進行監管,到目前為止,日本已經有16家數字貨幣交易所持有金融服務管理局所頒發的營業執照。日本國家稅務局裁定,交易所通過數字貨幣獲得資本收益,需要進行課稅,其稅率在15%~55%之間。美國部分自治州,比如紐約州等,要求數字貨幣交易所在州內運營期間要申請經營許可證。美國的稅務局也表示,數字貨幣屬于一種資產,通過數字貨幣取得長期資本收益要進行課稅。韓國政府也對交易所提供的賬戶服務進行監管,為了規范數字貨幣交易和提高其透明度,韓國還要求數字貨幣實行實名制管理。此外,韓國也向交易所通過數字貨幣交易獲得的資本收益征收24.2%的稅費。

(四)明確和完善數字貨幣法律地位

各個國家逐漸對數字貨幣交易制定規則。比如美國國家稅務局專門針對數字貨幣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將其視為一種特殊資產,需要向聯邦政府繳納聯邦稅。在2013年,美國將數字貨幣監管納入《銀行保密法》,重點打擊和監管洗錢等金融犯罪活動;紐約州金融服務局以監管金融機構的方式對提供數字貨幣服務進行監管,并在2014—2015年期間通過了《虛擬貨幣條例草案》和《虛擬貨幣監管法案》。日本在2017年實施了《資金結算法》,明確數字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法律地位,但它也有別于法定貨幣,被視為一種資產。法國在2018年制定了數字貨幣監管的法律法規,以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數字貨幣進行逃稅、洗錢等犯罪活動,除此之外,法國金融市場監管局對數字貨幣及其衍生品進行監管。我國在2016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等的民事權利,但在2013年和2017年央行先后了《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和《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規范數字貨幣交易。

(五)加強各國政府監管合作和協調

由于數字貨幣交易無國別限制,多個國家表示各個政府之間要加強合作和協調,共同克服數字貨幣監管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在2018年的G20峰會上,二十國集團表示,就數字貨幣風險問題,各個國家政府應該具有國際合作意識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制定全球統一的國家監管規則;按照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標準來管理數字貨幣,希望FATF制定審查標準。在FATF的呼吁下,提高全球各個國家對數字貨幣的監管意識,并在全球實施該標準。FATF也強調,在類似數字貨幣金融資產未來的發展中,要重點考慮如何促進各國采取更加一致措施來共同降低它們潛在的風險,減少犯罪活動,同時又能夠支持和發展此類金融創新。

可見,針對數字貨幣交易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各個國家紛紛采取監管措施,在監管對象和內容上來看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數字貨幣本身屬性出發,政府出臺政策,盡量明確其法律地位,支持其發展為法定貨幣。二是從提供數字貨幣服務的機構出發,政府頒發營業許可證,并對通過數字貨幣取得的收益征稅。三是從實施監管者出發,各個國家加強合作協調,或者直接禁用數字貨幣,從而達到規避數字貨幣潛在風險的目的。但是這些數字貨幣監管舉措仍然存在不足,不能全面地克服數字貨幣潛在的風險和挑戰。監管不是直接禁止民眾使用數字貨幣來規避其風險,也不是讓數字貨幣從市場上消失,而是要揚長避短。對于類似數字貨幣的金融創新,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各國政府更應該積極引導,促進其健康發展并為社會經濟增長做出相應的貢獻。

五、完善數字貨幣現有風險監管的舉措

本文認為,為了更好地規范和發展數字貨幣交易市場,降低其發展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以及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減少盲目性和投機性行為,除了上述已經實施的監管舉措之外,各國政府還需要從支撐數字貨幣發展技術、投資者以及政府和市場方面對現有的監管舉措進行完善,具體如下:

(一)提升對新技術利用和監管的能力

數字貨幣是網絡科技不斷發展的產物,尤其是區塊鏈技術對數字貨幣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區塊鏈技術采用的分布式賬本技術為加密數字貨幣的交易提供了一定的科技保障,這種分布式賬本技術可以根據時間秩序來公開數字貨幣所有交易清單,因此有效地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可以減少市場參與者、交易機構、監管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不確定性,實現交易信息共享,使市場參與者能夠更好地利用數據做投資決策,使監管機構基于數據有效地減少洗錢、逃稅等犯罪活動。因此,進一步完善區塊鏈技術,為數字貨幣運行的區塊提供穩健性平臺,以及創造良好的條件來保障數字貨幣從發行到流通的過程尤為重要。和其他新興技術結合也能最大限制發揮區塊鏈技術的優勢,比如結合密碼技術、生物識別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共同加強數字貨幣的安全性,以及幫助投資者和監管機構識別藏有欺騙性的交易,從而能夠快速采取相應的行動。除此之外,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有效地和傳統的加密科技結合起來,借助彼此共同的技術特征來完成數字貨幣的發行、存儲和流通等,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二)加強宣傳教育以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

雖然部分國家出臺了相關文件來規范數字貨幣市場,提醒投資者要注意防范數字貨幣交易中的風險和存在的騙局,但對大部分投資者,特別是盲目跟風的投資者來說,數字貨幣仍然是一個新概念。比如我國央行在2013—2017年先后了《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和《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提醒廣大民眾有關數字貨幣投資中的風險并要加強防范。政府除了出臺這種規范性文件外,還應利用海報、宣傳片、公眾平臺如微信、QQ、微博等進行廣泛宣傳,向廣大投資者解釋數字貨幣是什么、怎么產生的及其運作原理,提高投資者對數字貨幣的認知。同時,政府還應采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告知在投資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風險和存在什么樣的騙局,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通過這些措施,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減少投機行為等,從而減少盲目跟風投資帶來的經濟損失。

篇5

從1999年3月證監會第一次明確提出“可以考慮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內設立科技企業板塊”,時至今日,創業板已和投資者進行了十年的“愛情長跑”,以致有人將“推出創業板”比喻成“狼來了”。在今年創業板再次被提起時,許多業內人士相信創業板將“呼之欲出”。

當前創業板的推出已無制度上的障礙,相關的準備工作也已就緒,唯一的前提便是股市穩定。而對于這一前提,無論是從市場供需層面,還是管理層的宏觀調控來看,都表現出較為樂觀的跡象,因此,創業板的推出隨時可能付諸實踐。

意義重在制度建設

推出創業板的初衷,在于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多層次體系建設。具體來說,是為中小企業、新興高科技行業,尤其是具有自主創新和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提供更好的融資渠道,同時,也為風險投資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退出渠道。但正是由于創業板上市公司以中小企業為主,所以,市場炒作風險較大。未來我國創業板在投資者準入條件方面不可避免地會設置一定門檻,以盡量避免過度炒作。此外,在上市公司數量控制方面,也會采取循序漸進、逐步擴大的原則。

在當前宏觀經濟面臨內憂外患的情形下,推出創業板的另一個目的還在于降低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的影響,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避免大規模倒閉。而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這一層面的要求并不能降低創業板的上市條件。很多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生存困難的中小企業或許仍難以從中受益。但從長期來看,創業板的推出將使那些具備成長潛力和長期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當前推出創業板不但能夠從經濟層面鼓勵創新和產業升級,刺激經濟的活力,而且能夠帶動股票市場的活躍,更好地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提振作用。

掘金創業板投資機會

關注創投概念股

創投概念股主要是指主板市場中涉足風險創業投資行業,并有望通過相關項目在國內或者國外創業板上市中獲得收益的上市公司。從最近兩年的股市表現看,但凡在創業板推出預期較為強烈的時期,創投概念股就會通過上漲來提前反映這一預期。自去年11月初A股市場見底以來,創投概念股表現極為活躍,按流通市值計算的wind創投概念板塊累計漲幅已達42%,約為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的2倍。

1月14日閉幕的2009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再次提出,將創業板的推出作為2009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創投概念相關個股再次受到市場的追捧。不否認其中存在一些炒作成分,但隨著創業板的推出漸行漸近,創投概念板塊的投資機會也不斷涌現。筆者認為,2009年3月“兩會”召開前后,將是比較敏感的時間與政策窗口,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創業板”相關概念公司的股價走勢。(見表1)

關注三類創業板上市公司

“創業板”的推出將會提升相關A股公司的股價投資價值、拓寬相關證券公司的業務范圍,有三類上市公司將受益:一類是受益于創業板市場與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券商板塊”,其中以創新類券商、含有創新類券商股權的A股公司為主;二類是“直接受益板塊”,以直接參股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的A股公司為主;三類是“間接受益板塊”,A股公司參股投資“中國創業投資機構”,此類創投機構投資的公司登陸“創業板”市場后,A股公司將間接受益。(見圖)

券商板塊:“創業板”推出后,可以為創新類券商帶來交易手續費收入、股票承銷收入、直投業務(私募股權)收入三部分增量收入。如果從定量收入考慮,由于“創業板”上市公司都是小市值公司,其貢獻交易量較為有限,不構成收入亮點。從股票承銷收入考慮,根據普華永道預計2009年有80只中小盤新股上市,融資額為320億元,假設都以“創業板”為主,根據2007年4.5%的平均承銷費率,創業板能實現的承銷收入只有14.4億元,這部分收入在券商增量收入中占比有限。直投業務由于仍處于初始拓展期,短期內不會有較多的收入提供。因此,“券商板塊”受益更多體現在“創業板”概念的集體上漲機會。對于該板塊,建議關注承銷業務基礎雄厚的中信證券、海通證券。

直接受益板塊:A股公司中直接投資“創業板公司”的股權,受益最為直接。“創業板”上市公司具有高成長性,代表了醫藥、信息網絡、新材料等行業。其上市股份除上獲得成長性溢價外,還因為流通盤不大,易受到游資追捧,股權增值顯著。但由于創業板儲備、排隊公司信息收集的局限性,直接受益類A股公司面臨發掘難度大的困難。通過對A股公司相關信息的篩選,綜合考慮公司治理結構、發展的穩定性、創投概念的信息確定性,筆者認為具有科技園區孵化功能的A股公司張江高科是一個典型代表,該公司將是“創業板”推出的直接受益者。該公司2007年、2008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31元、預測0.48元。

間接受益板塊:“創業板”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通過專業“創投機構”投資得以快速成長。“創業板”的推出不但為這類專業的風險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創造了退出機會,還提供了豐富的回報。擁有“創投機構”股權的A股公司,獲取了股權價值間接提升的機會。

通過對A股公司投資“創投機構”的信息整理,結合最近3年中國創投機構排名變化,筆者選出了穩定性較強的“創投機構”A股公司股東。建議關注電廣傳媒(全資控股的達晨創投2007年貢獻利潤1.45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均有數家公司上市)、南天信息(投資1000萬元、持股10%的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未來兩年中將有多家企業在國內外上市)、大眾公用、錢江水利。(見表2)

第一批上市名單猜想

“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發行前凈資產不少于2000萬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發行后股本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這就是創業板的上市門檻。而根據統計,目前中國中小企業超過430萬家,但是符合條件的不到1萬家,而在這1萬家中,現在已經基本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可能只有幾百家,真是萬里挑一。

據悉,目前深交所已經做好了開設創業板的準備,同時有約300家公司在證監會排隊準備在創業板發行,證監會公眾公司監管部將負責創業板的發審工作。對于首批上市的將有40家企業,甚至60家,以及華誼兄弟、天涯在線等企業已經被列入首批創業板上市名單等傳聞,深交所人士予以否認,“首批上市多少家企業現在是沒有定的,也沒有所謂的名單。”但是這些傳聞也并非空穴來風。筆者根據本次創業板給出的明確信號,并綜合各種市場信息,對創業板的第一批名單作了一個猜想。

天涯在線: 2008年9月1日,天涯已經完成上市之前的最后一輪融資,金額高達2億元人民幣。為適應上市要求,天涯公司正在進行一系列的重組工作,以在既定的時間內上市。

中金在線:這家位于福建的著名財經網站很可能將與天涯在線作為首批創業板中的網絡公司登場。目前,中金在線網站設有26頻道,259個欄目,內容涉及財經、股票、外匯、期貨等理財資訊。其作為最權威的財經信息服務平臺,具有創新的互動交流資訊空間,并推出多元的高端產品增值服務。

華誼兄弟傳媒:華誼兄弟原計劃在國內擬推出的創業板上市,但為募集更多資金,可能轉而決定在國內主板上市,但具體募資數額尚不清楚。

中國制造網:一個中國產品信息薈萃的網上世界,面向全球提供中國產品的電子商務服務,旨在利用互聯網將中國制造的產品介紹給全球采購商。2007年3月,中國制造網融資500萬美元。這是中國制造網唯一的一次融資。一度推遲上市的中國制造網渴望于年內在A股上市,目前公司已進入上市緘默期。

吉聯新軟件:一家為航運、物流領域提供信息系統設計開發、管理咨詢及技術支持等服務的企業。2007年的營業收入是4000多萬元,凈利潤率30%多。2006年的數字是2000多萬元,2005年是1000多萬元,基本符合創業板的上市要求。

冠昊生物:以研發無抗原、有誘導再生功能的天然生物材料及再生型組織替代體為己任。中國國際投資私募資金論壇將冠昊生物評為“2008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30強”。公司已于2008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進入上市輔導階段,有望在創業板上市。

康比特:北京中國運動營養行業龍頭,中國第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運動營養食品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4月,康比特獲得IDG的注資,同時IDG表示希望幫助該公司實現在中國創業板的上市。

邁特生物:由江蘇鼎橋創業投資,致力于把邁特生物打造成為中國天然健康產業的龍頭,力爭2009年實現內地創業板上市。

愛國者:華旗資訊旗下兩家子公司―愛國者理想飛揚、愛國者數碼音頻,暫定2009年分別在創業板上市,而母公司華旗資訊將隨后在國內主板上市。

篇6

首只杠桿債券基金

將杠桿基金的機制運用到債券基金上,無疑是個新的嘗試。繼2008年底發行成功第一只封閉式債基富國天豐后,富國基金在債券創新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即將推出的富國匯利分級債基,在分享封閉式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了令風險收益更加優化的分級設計,投資者可以將其看作是封閉式債基富國天豐的升級版。

據富國基金人士介紹,匯利分級基金將在封閉設計中進一步引入分級機制。其封閉期為3年,合同生效后,將自動按7:3的比例分離成低風險、高風險兩類份額,并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就分級的形式而言,有些類似于此前已經上市交易的同慶分級基金(該基金分成比例為2:8)。目前,國內帶有分級杠桿的基金產品共有7只,但無一為債券型基金。

與富國天豐一樣,在封閉期內,它可以上市交易,并且不需因流動性風險而犧牲收益。當看好市場時,還可以進行適度的杠桿操作來擴大收益。

“與傳統分級基金主要提供一個杠桿博弈機會的出發點不同,富國匯利基金分級首先考慮的是分離風險,特別是信用風險。我們希望通過產品結構設計,將信用風險轉移給那些愿意獲取高收益并承擔相應風險的投資者。”富國基金產品與營銷策劃部總經理黃晟表示。

設計富國匯利的最初動因,是希望通過分級,分離信用風險。比如,穩健類份額將優先獲得較少的收益,同時承擔較低的風險。它的年化收益水平,可以比照3年期的AAA級信用產品。對于無法參與銀行間交易的普通投資人來說,很難在交易所市場上購買到優質的3年期AAA級信用產品。穩健份額將為這類投資人,提供選擇的機會。而進取型的債券份額,將承擔整個投資組合的主要風險,在滿足穩健類份額的收益之后,這類份額有望博取更高的收益。

單一行業:還看醫藥

在國外盛行已久的單一行業基金,近日也正式破冰,首只醫藥行業基金匯添富醫藥保健股票基金即將正式發行。以行業為基礎的細分化投資,從此正式開啟。

醫藥行業,是近一年多來最受關注的行業之一。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醫保改革都是醫藥行業爆發式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民眾對于健康的關注日益上升,醫藥保健行業面臨巨大增長空間。

自2008年11月至今,醫藥板塊占滬深市值比重從不到1.5%提高到了3.83%,已成為重要行業板塊,未來醫藥板塊成為大市值板塊的趨勢也已經確立。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市值醫藥股正在高速成長為大市值醫藥企業。2005年以來,實現10倍以上市值增長的醫藥上市公司有11家,實現5倍以上市值增長的醫藥上市公司有35家。

該基金經理助理周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其他國家的經驗數據來看,醫藥行業的增速應該達到GDP增速的2倍左右。

周睿認為,從細分行業來看,生物制藥、中成藥以及醫療器械都相當看好,但主要還是采取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投資方式。

QDII有新意

QDII新品中,則首次出現了FOF產品,即基金中的基金。鵬華旗下的環球發現基金,是第一只專注于投資國際市場共同基金的QDII產品。這只基金將挑選經過時間和市場波動考驗的優秀資產管理人,投資組合中同時囊括管理優異的股票型基金和ETF。

這種“類FOF”的產品結構,通過不同區域和主題的基金投資,進一步分散風險,可以使得產品運作風格更加穩健。鵬華基金國際業務部相關人士表示,多年的海外市場研究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基金經理可以同時從全球的每個市場都取得最佳回報。而通過組合投資全球優秀基金,則有希望爭取高于市場平均收益率水平。

該人士表示,鵬華環球發現基金在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戰略資產配置的基礎比例各為50%,并可在一定范圍內浮動,是國內首只均衡兼顧全球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的FOF。鵬華環球發現基金在發達市場的重點投資區域包括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新興市場的重點投資區域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通過積極地環球尋找并發現投資機會,力求充分分享全球市場經濟增長的成果。該基金境外投資顧問的歐利盛資本資產管理股份公司,是鵬華基金的境外股東,也是全球最大的FOF管理人之一,擁有豐富的FOF基金管理經驗。

另外,華安近期也推出了一只主要投資于我國香港市場的QDII――華安香港精選。該基金將運用“核心+衛星”的策略。

華安香港精選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翁啟森認為,巧用“核心+衛星”策略不僅能夠把握香港市場帶來的上漲機會。而且還有助于控制系統性風險。

透過H股看A股機會

魏穎捷

進入8月后,港股與A股一樣,進入業績高峰期。與A股中銀行、地產等藍籌股疲弱的走勢不同,匯豐控股、國泰航空、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等藍籌股憑借靚麗的業績以此起彼伏的形式輪流支撐著恒指。

雖然A股市場和H股屬于兩個獨立的市場,但A股尚未完全對境外投資者開放,H股則是國際資金投資中國概念股的首選。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不斷推進,海外的投資理念對于A股的影響將與日俱增,通過研究海外資金在H股的投資方向,或許能夠為A股投資提供另一種思維模式。

A/H股溢價率探究――權重占比過高使溢價率失真

目前A/H股溢價指數處于歷史低位。回顧以往走勢,A/H股溢價指數通常會呈現出某種簡諧振動的特征,當溢價率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下降趨勢,而當溢價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又會進入上升趨勢。但是,溢價率只是反映相對價格關系,若僅僅憑此來做單邊的投資,在溢價率過高時賣出A股,而在溢價率過低時買入A股,理論上并不可靠。

由于銀行股在A/H股中占據最大的權重,而且A股投資者普遍關注銀行股走勢,因而A/H股溢價率與上證指數有相似的局限性,部分權重股占比過高難免造成了指數的失真。

既然A/H股溢價率并不是一個萬能指標,那么通過H股觀察國際資金的投資偏好,或為A股提供一些不錯的選股思路。

管中窺豹 發現未來長牛A股

1 關注新興產業的行業領跑者

典型代表:騰訊控股(HK0700)

關鍵詞:業態、反應速度、研發能力、品牌打造

A股的蘇寧電器一直為內地投資者津津樂道,2004年上市以來復權漲幅超過40倍。同樣在2004年登陸資本市場的騰訊控股復權漲幅卻超過75倍,遠遠高于同期蘇寧電器漲幅。與A股中科技網絡股的階段性活躍不同,騰訊控股走出了長牛走勢,目前仍保持著良好的長期上升趨勢。相比之下,阿里巴巴(HK1688)、富土康國際(HK2038)等科技股則表現疲弱。從各大國際投行對騰訊的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騰訊

在互聯網應用、網絡游戲、即時通信、互聯網增值、網絡廣告等互聯網全產業鏈的掌控和領跑能力是其股價的重要支撐。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周期下,騰訊幾乎囊括全產業鏈,同時在研發能力、市場反應速度、戰略制訂、品牌打造等方面均處于行業一流。

聯系到A股市場,雖然兩市很難找到與騰訊同一發展模式的公司,但從騰訊的走勢上,我們得到了一個選股核心,即聚焦最有前景行業的領跑者。目前A股市場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許多新興行業尚處于成長初期,爆發式增長仍未到來,A股中的“騰訊”或許就在新興產業的某個子行業中產生。根據未來持續高速增長、行業領跑者、研發能力、品牌優勢、擁有一定風險壁壘等幾大要素來分析,A股的機會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類公司。

a,具有核心技術力的高端科技類公司,如軍工宇航芯片龍頭的歐比特、智能語音領域技術領先的科大訊飛、獨特B2B模式的網站運營商焦點科技、專營紅外熱像儀的大立科技、國家及國企信息化的領軍企業太極股份等。

b,業績可持續快速增長的低碳子行業,如中國規模最大采用廢棄資源循環再造超細鈷鎳粉體的格林美、在高效照明和智能電源等多個新興子行業進入收獲期的拓邦股份、受益于新能源充電站建設的奧特迅、橫跨智能電網和工業節能兩大領域的榮信股份、物聯網在高鐵領域的最大受益者新北洋等。

2 穩健增長的傳統行業

典型代表:雨潤食品(HKl068)

關鍵詞:規模優勢、精耕細作、橫向擴張、壟斷

與騰訊控股的牛氣沖天不同,雨潤食品屬典型的慢牛走勢,但最近5年仍為投資者帶來超過10倍的投資回報。雨潤最大的賣點在于精耕傳統行業,通過橫向擴張、品牌戰略造就規模優勢,獲得超過行業的增長速度。

目前國內肉制品市場基本形成雨潤和雙匯兩大巨頭壟斷的格局。從雨潤模式我們不難發現,在資本追逐高風險、高收益的新興產業的同時,傳統行業仍有投資價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現能夠在傳統行業中憑借外延式擴張和品牌戰略實現壟斷擴張的個股。

聯系到A股市場,消費行業向來不乏黑馬。在城鎮化、消費升級、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消費作為傳統行業,仍能保持穩定的盈利增長,具體投資機會集中于以下幾類公司。

a,二線城市的中低端消費龍頭,如速凍食品和餐桌食品的領軍企業三全食品、湘潭地區小蘇寧模式的家電連鎖龍頭通程控股、深耕新疆地區的家具零售龍頭美克股份、產業鏈一體化的飼料龍頭海大集團等。

b,傳統行業衍生出來的新興業態,如口腔醫療診所模式的通策醫療、眼科連鎖模式的愛爾眼科、珠寶連鎖的潮宏基、奢侈品(名表)連鎖的飛亞達等。

3 品牌溢價

典型代表:李寧(HK2331)

關鍵詞:藍海戰略、市場價值

李寧2004年登陸港交所至今復權漲幅超過40倍,漲幅堪比A股中的蘇寧電器。如果說蘇寧的快速增長和長牛走勢靠的是獨特的商業模式以及“藍海戰略”,那么李寧無疑走的是品牌道路,將品牌做深做細,精耕細作。在管理學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流企業賣品牌,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說明了一個道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意味著競爭力和市場價值。聯系到證券市場,品牌決定了你能夠獲得比同行業公司的溢價程度。

A股市場中具有成熟品牌的公司很少,投資者不妨關注那些在細分領域具有品牌雛形和具有一定認知度的公司,如娛樂業的“迪斯尼”華誼兄弟、高端餐飲連鎖的湘鄂情、時尚假發的先驅者瑞貝卡、時尚保健品的東阿阿膠、品牌營銷最成功的白酒企業洋河股份、在多媒體消費快速發展的漫步者等。

跟隨國際大鱷投資

與上面方法不同,這種跟隨策略聚焦的重心不是公司本身,而是通過國際大鱷在H股中的各種舉動,如大舉增持某公司或戰略入股等發現事件型投機機會。

例如近期A股中農業股的強勢表現就在H股中有跡可循。如近日從中國淀粉得知,金融大鱷索羅斯旗下基金近期入股中國淀粉(HK3838)。按照索羅斯的以往投資記錄,若股價合適,他會繼續增持,或直接向大股東伸手配股。索羅斯一向無寶不落,此次入股中國淀粉,應有后續發展。

索羅斯增持中國淀粉顯示出其對農產品中期走勢的樂觀。近期隨著小麥、玉米等農產品期貨大幅上漲,農業股也迎來了一輪凌厲的上攻行情。近期基金不斷在種業、水產品、生豬等農業股上加碼。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 | 日本在线不卡视频 | 午夜拍国产精品福利 | 午夜福利院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AⅤ久久综合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