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5:17:0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課后服務研究,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全科醫師;基層;轉崗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3-0138-02
2011年7月國務院在《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為實現2020年我國初步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全科醫生制度,基本形成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和“首診在基層”的服務模式[1],標志著我國的全科醫學及全科醫生建設將步入制度化軌道,并將對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進醫療改革、解決看病難問題起到關鍵性作用[2-4]。全科醫師是三級預防網中最基層的衛生服務提供人員,是衛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隊伍。在重視基層衛生的國家和地區,全科醫生一般可占到醫師總數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以上,發達國家的基層衛生人力優勢較為明顯,在人員素質方面,發達國家配置的基層衛生人員素質較高,全科醫生比例很大,而我們國家基層執業醫生數量很少,全科醫生的比例則更少。為此,我們對石家莊市2010―2012年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學員進行了實地調研,了解了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現狀、培訓后服務基層的意愿及影響因素,并根據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一、材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石家莊及周邊鄉鎮衛生院近三年參加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的人員,共計451人。
2.研究方法。采用自行編制的調查問卷,由各培訓基地工作人員進行發放、回收。調查內容包括全科醫師轉崗培訓人員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一般情況,并且在培訓結束的學員中隨機抽取50人對培訓后服務基層的可能性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
二、結果
1.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在所有的學員中,男性285人(63.2%),女性166人(36.8%);大專以上222名(49.2%),中專以及下229名(50.8%);主治醫師及以上56名(12.4%),醫師240名(53.2%),其他155名(34.4%);工作年限10年以下175名(38.8%),10~20年200名(44.3%),20年以上76名(16.9%)。
2.學員培訓后服務基層的意愿及影響因素調查。①是否愿意于基層服務及服務期限。在所調查的50份問卷中,僅有24名(48%)被調查者回答愿意繼續回基層長期服務,其余26名被調查者,4名選擇可以服務半年,6名選擇服務1年,7名認為可以服務2~5年。②回基層服務的影響因素。問卷反饋回來的信息中,影響全科醫師回基層的主要因素包括職稱晉升、工資待遇、發展前景、工作調動、家庭搬遷和子女教育等。按照關注度不同,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資待遇,有38%的調查者在首要影響因素中選擇了該項,即擔心回基層后待遇同其他未培訓人員相同;排在第二位的是發展前景,有32%的調查者在首要影響因素中選擇了該項,認為農村基層設備條件落后,會荒廢專業,而且該年齡段正是學習技能、積累經驗的大好時段,去基層會耽誤自己的前景;排在第三位的是職稱晉升,有18%的調查者在首要影響因素中選擇了該項,認為全科醫學培訓結束回基層晉升職稱時不一定有優勢;其次是工作調動、家庭搬遷、子女教育等因素,12%的調查者在首要影響因素中選擇了這幾項。
三、討論
為了盡快建立起全科醫生制度,我省采取了崗位培訓、轉崗培訓、學歷提升等項目,特別是大力開展基層在崗醫生轉崗培訓,強化訂單定向免費培訓,支持基層醫生符合條件后注冊為全科醫生或助理全科醫師,鼓勵大醫院醫生到基層服務。目前我省學員參加轉崗培訓的學費、教材費、理論培訓階段的住宿費及檔案管理費均由省衛生廳承擔,此外,還給予學員一定的生活補助。并且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規范化培訓合格并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學員,可提前1年參加全科醫學專業(中級)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我們可以看到,政府相關部門在解決醫生到城鄉基層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全科醫生的培養以及今后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無疑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我們同時也看到,在住院醫師到城鄉基層服務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使得醫生原單位、接收單位、醫生本人、群眾等方方面面并不盡如人意[5]。對原單位來說,要積極安排骨干力量深入基層,充分安排好各崗位人員。對于接收單位來說,需要根據本單位特點制定出人才建設和專科發展規劃,爭取緊缺專業醫生前來服務,相應帶動本專業的發展,進而能夠為醫生發揮作用提供平臺。原單位和接收單位務必要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這樣才能開展一些新業務,發展新技術,真正的培養出水平高、走不了的專業隊伍,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品質和為群眾服務的本領。此外,提高基層衛生服務水平中的關鍵就是醫生,因此,對下基層醫生應該有相應的考核制度,例如對醫生的工作時間、診治疑難疾病病例數、治愈好轉率、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發生情況臨床醫療指標進行考核,此外評價其開展的院內講座、帶教手術等教學效果,以及基層地區醫生和群眾的評價。在此次問卷中我們也了解到,下基層服務的醫生在好多方面存在著顧慮,因此,為了使服務基層的工作長期、有效地進行下去,必須調動醫生的積極性。首先要政府出臺一些政策,保證基層培訓人員工資待遇及晉升職稱方面的需求,對于愿意長期去基層工作的城市醫生,也應該解決好其家庭搬遷、子女教育等問題。通過加強激勵與保障機制,提高基層全科醫師的社會地位,吸引更多專業基礎扎實、專業思想穩定的人才去基層。
總之,如何鼓勵城市全科醫師到基層工作,如何引得進、留得住,讓更多的全科醫生愿意扎根基層,目前是影響全科醫生制度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今后工作過程中需要逐步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葛運運,徐靜,周亞夫,錢東福.我國全科醫學發展歷史及現狀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2201-2203.
[2]楊曉玲,杜成林,趙華偉.基層醫院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醫院,2011,15(9):65-67.
[3]任偉,馮友梅,張亮.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執業注冊情況及規范化培訓意向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6):651-654.
[4]齊月莉,蔣麗霞,谷小米.西安市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的現狀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24):104-105.
【關鍵詞】米非司酮;成年女性;藥物流產;婦科炎癥
Clinical efficacy of mifepristone to prevent gynecological inflammation infemale after medical abortionQI Linjun1, QIAN Lili2, CHEN Hongping3. 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iantai County Cangshan Hospital, Taizhou 317206, China; 2.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iantai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Institute, Taizhou 317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fepristone to prevent gynecological inflammation infemale after medical abortion. Methods: 53female received medical abor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27) and control group (n=26) randomly. After the medical abortion using mifepristone and misoprostol,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the mifepristone continually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Two weeks after the medical abortion, the urine HCG average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65.87±13.49) IU/L and (66.94±12.87) IU/L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before medical aborti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female had done complete medical abortion confirmed by B-ultrasonic wave. After treatment of mifepriston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ne case of cervicitis, one case of vaginitis and no vaginal bleeding and cervical erosio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Mifepristone; Adult female; Medical abortion; Gynecological inflammation
【中圖分類號】R71131【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藥物流產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是終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方法[1]。米非司酮能夠與孕激素受體結合而產生終止早孕、抗著床、促進宮頸成熟等作用,與米索前列醇配伍進行藥物流產具有成功率高、流產完全的優點[2]。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藥物流產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如陰道長時間流血,并發各種細菌的感染,同時還可以出現腹痛、腹脹等不良反應[3,4]。其中,藥物流產合并婦科炎癥在臨床上較多見,對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選取在我院藥物流產的53例孕婦,用米非司酮對部分藥物流產后的女性進行干預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53例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藥物流產的健康成年女性,隨機分為觀察組(n=27)和對照組(n=26),觀察組年齡18~41歲,平均(3011±515)歲;初次妊娠12例,第二次妊娠及以上15例;孕期21~65d,平均為(4212±524)d。對照組年齡18~39歲,平均(3139±465)歲;初次妊娠10例,第二次妊娠及以上16例;孕期18~67d,平均為(4134±605)d。兩組在年齡、妊娠情況、孕期方面無顯著性差異。所有患者均自愿進行藥物流產且無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禁忌癥。
12方法
藥物流產前,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確定妊娠時間,在前2d飯前口服米非司酮(生產廠家:仙居制藥廠;生產的批號:121211)20~50mg/次,2次/d,總量150mg,第3d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服用藥物后觀察陰道排出物以及流血情況,若流血量較多,可以給予一定的止血藥物治療。藥物流產后2周開始給予觀察組米非司酮50mg/d,持續3周;對照組服用安慰劑,持續3周。治療結束后30d進行隨訪。
兩組患者均在藥物流產前及流產后2周進行尿HCG檢測,并在流產后2d進行B超檢查,觀察是否有宮內殘留物,對清宮不全患者,根據個人意愿以及醫生經驗,進行清宮術。由專業醫護人員向流產女性講授流產后保健知識,專人記錄每位流產女性流產前至隨訪時HCG水平、流產情況及婦科炎癥的發生情況。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
2結果
21尿HCG水平
藥物流產2周后,大部分流產女性的尿HCG水平轉為陰性,與藥物流產前有明顯的差異(P005)。B超檢查確定每位孕婦流產完全,不完全者進行清宮術。見表1。
22治療效果
觀察組藥物流產后服用米非司酮進行干預治療,治療結束后30d進行隨訪,其中宮頸炎患者1例(370%),陰道炎1例(370%),而陰道出血及頸柱狀上皮異位均為0例。對照組宮頸炎3例(1154%),陰道炎4例(1538%),陰道出血2例(769%),頸柱狀上皮異位2例(769%),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3討論
藥物流產是終止妊娠的有效方法,目前最常用的藥物為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聯合應用[5]。其中米非司酮片是受體水平的抗孕藥物,具有終止早孕、抗著床以及促進宮頸成熟等作用,可以與機體內的孕酮競爭抑制而產生拮抗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為與孕激素受體結合后,拮抗孕激素受體結合區的轉錄活化因子,抑制孕激素的活性。同時,米非司酮可以顯著的提升妊娠女性子宮對前列腺素的敏感性[6-8]。而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類似物,對女性子宮有收縮作用,促進孕囊排出 [9]。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配伍可以提高流產成功率且流產完全。
藥物流產的機制比較簡單,對患者的子宮機能損傷比較小,可以避免進行人工流產的痛苦。但是在臨床的應用中,由于處理方法不當,可引起流產時患者的胚胎組織未完全排出,導致婦科炎癥的發生。藥物流產后,隨著子宮蛻膜的脫離以及子宮內膜的變薄,使患者的陰道內環境遭到破壞,抵抗能力下降,菌群重新分布,引發婦科炎癥[10]。婦科炎癥多由于各種病原菌感染引起,如不能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炎癥向其他部位轉移以及交叉感染等,甚至會演變為慢性炎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機體其他系統的功能[11-13]。
對于婦科炎癥,早發現、早治療會使患者得到較好的效果,同時適當的預防方法對疾病的發生有極大的影響。米非司酮不僅用于藥物流產,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子宮異常出血、流產后宮腔殘留物[14]等婦科疾病也具有顯著療效。本研究以米非司酮對藥物流產后的成年女性進行藥物干預,取得了一定療效。治療后30d隨訪,對照組宮頸炎3例,陰道炎4例,陰道出血2例,頸柱狀上皮異位2例,觀察組婦科炎癥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藥物流產后,極易并發婦科炎癥,早期、正規的藥物干預可以降低流產女性婦科炎癥的發病率。同時,要加大女性生殖健康的宣傳力度,教育女性學會保護自己,預防婦科疾病的發生。在感覺身體不適時及時就醫,切不可濫用藥物,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參考文獻
[1]羅振宇,柴冬寧.復發性流產的免疫學研究進展.中華臨床醫師雜志 (電子版),2010, 4(12): I0024-I0027.
[2]王鑫.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藥物流產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1):222-223.
[3]Bao SH, Moy L, Ahmed H, et al. Inflammatory immune responses and uterine radial artery blood flow in pregnant women with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es: comparison of delivery and abortion group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4, 102(3): e280-e281.
[4]付磊強,尹玲.婦科炎癥中西醫藥防治淺論.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9,7(2):36-37.
[5]連俏仙.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藥物流產的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2013,6(6c): 48-49.
[6]Fuchs N, Maymon R, Ben-Ami I, et al. Clinical, surgical, and histopathologic outcomes following failed medical abor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 2012, 117(3): 234-238.
[7]程娟,王亞寧,代米峰,等.宮腔鏡檢查在復發流產病因學診斷中的意義.中國實用醫藥, 2013(24):134-135.
[8]Daniel S, Koren G, Lunenfeld E, et al. Fetal exposure to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2014, 186(5): E177-E182.
[9]Debnath J, Gulati SK, Mathur A, et al. 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era of medical abortion: Are we ready for it’s spectrum of sonographic findings and our experience in a tertiary care service hospital of India. Th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India, 2013, 63(6): 388-393.
[10]Edwards DRV, Aldridge T, Baird DD, et al. Periconceptional over-the-counte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exposure and risk for spontaneous aborti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2, 120(1): 113.
[11]劉慧群.婦科炎癥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的探討.中國實用醫藥,2013 (26):104-105.
[12]Bryant AG, Regan E, Stuart G. An overview of medical abort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 Obstetrical & Gynecological Survey, 2014, 69(1): 39-45.
[13]Avraham S, Gat I, Duvdevani NR, et al. Pre-emptive effect of ibuprofen versus placebo on pain relief and success rates of medical abortio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2, 97(3): 612-615.
刻板印象 “90后”大學生 服務與管理
一、社會對“90后”的刻板印象及對“90后”大學生的更深層次的解讀
1.負面刻板印象
提到“90后”,大多數人會聯想到“非主流”、“腦殘體”、“膚淺”、“性開放”、“自私脆弱”等負面的詞匯,這就是社會對“90后”的典型的負面刻板印象。
“90后”出生年代的特殊性和時代大背景決定了他們的性格形成:他們出生在物質極其豐富的年代,沒有經歷過任何社會動蕩;他們出生在信息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手機、電腦、MP4等相當普及;他們是中國第二代獨生子女;他們受著現代情感觀念的影響,電影、電視、網絡無時無刻不向他們灌輸各種各樣甚至互相矛盾的戀愛婚姻觀念……這樣的大環境決定了他們追求新潮,超前消費,崇尚物質享樂;依賴網絡,自理能力差,缺乏團隊意識;孤獨脆弱,親情觀念淡薄……由此而表現出的桀驁不馴的反叛言行不為社會主流所接受,進而形成了“非主流”、“90后”的負面刻板印象。
2.正面刻板印象
與負面刻板印象相反,時代也賦予了“90后”很多優秀的特質。正因為生在中國改革發展速度最快的歷史時期,長在信息飛速發展、思想解放的年代,“90后”思維相對更加活躍,知識面廣,在計算機方面的應用能力強,視野寬,對新事物接收能力強,有時代責任感,有一技之長。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壓力下,“90后”心態更加開放,敢于質疑,敢于語言創新,敢于極力表現與眾不同的一面。“90后”也因此成為了更加理性的一代。
3.“90后”大學生的深層解讀
社會對“90后”的刻板印象并不代表現階段“90后”大學生的完全真實狀態。2008年中國青年報刊登了首份針對“90后”大學新生的調查報告,對“90后”大學生進行的較為權威的解讀。
調查結果顯示,與社會刻板印象不同的是,被調查的學生中僅有10.9%的人熱衷于“火星文(腦殘體)”或者“非主流”裝扮,其他的人更注重生活質量和品位。在人生信仰和心理承受力方面,他們當中有34.5%的人缺乏信念,而77%的人充滿自信,但當他們遭受挫折的時候,只有9.4%的人會“從頭再來”,其他的人表示會留下陰影,甚至有人會一蹶不振。但是“90后”大學生心態比較開放,愿意接受新鮮事物。
調查還顯示,“90后”大學生的交際主要靠電話、QQ、短信來完成,77.4%的“90后”大學生表示缺乏知心朋友,有時會因為無人傾訴而覺得空虛和無助。除此之外,“90后”大學生在情感方面也有著復雜的經歷,他們對性的認識也比較超前,超過半數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就有過情感經歷,其中一部分甚至談過多次戀愛。
二、針對“90后”大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服務和管理
“90后”大學新生的調查結果對教育模式轉變提供了有力依據。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摒棄以往的呆板說教理論,開展以服務為主導思想,將管理作為其次的輔助工具的教育方式,做到與時俱進,整理出一套以人為本的服務體系,形成培養人才的最佳模式。
1.著力發展黨、團、志愿組織,幫助“90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90后”大學生普遍信念缺失,經常會處于盲從、迷茫的狀態,學生的價值觀也呈現功利化的趨勢,但他們這個時期也正是重新樹立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最關鍵時期,引導他們接受社會主流價值的至關重要。
班級和黨、團隊、志愿組織作為開展學生教育的基本組成單位,在大學校園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通過黨、團、志愿組織的各種活動,如組織幫扶特困家庭、地震救災與自救宣傳等志愿者活動,不斷地幫助他們樹立社會主義的核心觀念。
2.進行創業培訓及就業輔導,滿足“90后”大學生創業需要
“90后”大學生對家庭依賴性強,創業意識薄弱,受挫能力差。但“90后”大學生更加關注個性化發展,敢于嘗試和創新,追求在最大程度上發展個性、實現自身價值。
3.開設心理輔導室,利用網絡對“90后”大學生進行相應服務
“90后”大學生的確存在很多心理問題,網癮、叛逆、早戀等等,過早體驗性生活也對他們產生了負面影響。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方法得當與否非常重要。一方面,要保護他們的隱私;另一方面,又要讓他們愿意吐露心聲,排解煩惱。
針對這種特點,學校可以在網上開設心理咨詢空間,利用網絡聊天交流,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傾聽和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減少和杜絕“90后”自殺、犯罪等系列極端行為的產生。
4.組織戶外活動及訓練,培養“90后”大學生的團體意識
“90后”大學生自我主觀意識強,團體意識較差,通過組織戶外活動和訓練,讓他們體會信任與合作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學會感恩他人,增強團體協作能力。
5.發揮“90后”大學生的一技之長,進行揚長教育
“90后”大學生對計算機操作能力極強,英語運用能力也超出往屆的大學生。針對“90后”大學生的這個特點,學校可以進行揚長教育。例如,開設計算機維修專業班、英語翻譯特長班等相關的強化培訓班,并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結合獎勵機制來鼓勵大學生們積極參與。
6.對“90后”大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
前面說過,對“90后”大學生應以服務為主,管理為輔,如果還延續各項硬性規章制度的管理模式,他們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在學校制度管理的基礎上,我們一定要進行管理模式的創新,使其更有助于學生自身發展。
三、結論
社會的刻板印象對“90后”大學生的服務與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社會依據,但刻板印象不能代表“90后”的全部,更不代表“90后”大學生的群體狀態。在對“90后”大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要依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90后”的大學生群體已經被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他們將承擔起這個時代的歷史使命。對“90后”大學生的深度解讀,對“90后”大學生的服務與管理的深入探討和研究,有助于“90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引導他們建立完善的愛情觀和性觀念,培養他們的團體意識,使他們吸收精華,摒棄糟粕,終有一天成為真正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的一代人。
參考文獻:
[1]曾秋菊,王俊壘.淺議“90后”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魅力中國,2009,(7).
[2]全國首份90后大學生調查報告.中國青年報,2008,(11).
為貫徹落實鎮安縣發展改革局 、鎮安縣科技和教育體育局轉發《關于全市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通知(鎮科教發〔2021〕27號)要求,進一步深化學校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校教育設施的育人價值,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推進我校課后服務工作,規范課后服務收費行為,經學校校委會研究特制定本服務方案,現將有關事項匯報如下:
二、組織機構
組 長:xx
副組長:xxx
成 員:xxx、xx、xx
具體分工:
xx:主管學校全面工作,檢查督導課后服務工作。
聯系電話:xxxxxxxx
xxxx:分管學校課后服務期間師德師風工作及建檔立卡貧困生課后服務工作。
聯系電話:xxxxxxxxx
xxxx:分管學校課后服務期間的教學、教研工作。
聯系電話:139xxxxxxxx
xxxxx:分管學校課后服務期間教師常規管理及教研工作。
聯系電話:189xxxxx
xxxx:分管學校課后服務期間安全工作。
聯系電話:159xxxxx
xxxx:分管學校課后服務期間的衛生、防疫、醫療室工作。
聯系電話:189xxxxx
xxx:負責學校課后服務期間辦公室工作。
聯系電話:139xxxx
xxx:負責學校課后服務期間師生思想教育工作。
聯系電話:1882xxxx
xx:負責學校課后服務期間校外活動組織工作。
聯系電話:131xxxx
xx:負責學校課后服務期間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及電化教學工作。
聯系電話:139xxxxx
xxx:協助xx主任負責學校安全保衛處工作。
聯系電話:131xxxxxx
xxxx:負責學校課后服務期間課程安排工作。
聯系電話:139xxxxx
xxx:協助xx主席分管學校課后服務期間衛生、防疫工作。
聯系電話:xxxxxx
xx:協助xx分管學校課后服務期間校外活動組織工作。
聯系電話:139xxxx
xxx:負責學校課后服務期間課程安排工作。
各年級組長、教研組長:負責協調本組課后服務期間課程落實及相關事宜。
三、服務對象
課后服務的對象凡正常放學后按時離校有困難(如父母雙職工且無其他家人照看等)的小學生,由家長依照學校相關規定自愿提出書面申請,經學校批準后均可延時離校。優先保障一、二年級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群體的需求。
四、服務時間
從2021年春季學期起,可收取課后服務費。課后服務時間為在校學習日中午13:30至14:05為數學托管,下午放學后16:35至18:00分別為語文、英語托管和社團活動時間(特殊情況若有變動另行通知)。
五、服務原則
1.自愿性原則。“彈性離校”工作堅持面向所有有需求的學生家庭,嚴格以監護人自愿報名、學生自主參加為前提,嚴禁學校或老師以任何方式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嚴禁以任何方式拒絕或推諉學生參與。
2. 規范性原則。“彈性離校”期間,學校應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行為規范,嚴禁借機組織開展學科性集中教學,嚴禁以補差提優等名義組織或變相組織集體補課。主要為學生提供延時照顧服務,安排專人照管學生自行復習、作業、預習和課外閱讀等。對“彈性離校”政策執行不規范、管理不到位的,將追究相關領導和負責人的責任。
3.堅持疫情防控原則。每天離校前后,及時對教室進行消毒清潔處理。保持教室開窗通風。對凡進教室進行參與課后服務同學進行體溫檢測。如遇有發燒等情況同學立即向相關負責領導匯報,并與班主任、學校校醫聯系,校醫趕至現場將學生帶離,班主任老師及時與家長聯系、溝通。
六、服務措施
1.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由辦公室、教務處、德育處、總務處全面配合,積極謀劃,落實好活動人員、活動場地、活動內容。每天的執勤領導檢查活動開展情況,做好記錄和反饋,對于發現的問題統一提交校務會定期進行研究,提出改進辦法,使得活動不斷推進,取得預期效果。課后服務托管班輔導以科任教師為主,社團活動輔導由學校具專業特長的老師擔任,社會聘請人員補充。由校委會和教務處人員負責監督管理,確保課后服務的有效性,安全性等。
2.實施過程
(1)學習市、區相關文件精神,研討制定學校實施方案(教務處)
(2)宣傳、申請報名階段。(班主任、教務處))
(3)審核、確定參加學生名單。(班主任、教務處)
(4)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課表、簽訂協議。(教務處、德育處)
(5)正式實施。(教務處、德育處、總務處、安保處)
七、服務內容
(一)提供延時托管,輔導老師在教室指導學生自主進行復習、作業、預習或課外閱讀等,對學生進行作業個別答疑,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幫扶,對學有余力的學生給予指導。
(二)開展集體活動。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和學生特點,組織學生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如:書法、舞蹈、跆拳道、武術、繪畫、籃球、乒乓球、跳繩、手工等),發展學生興趣與愛好,增強學生體魄,提升學生審美和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八、服務費用
課后服務依據x科教發【2021】27號文件精神,遵循“學生自愿、據實收取、及時結算、定期公開”的原則,實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制度,每生每課時xx元,每學期最高不超過xxx元。(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收課后服務費用。)由學校統一組織,財務室按每學期一次性統一收費,學校復課領導小組、教導處對課后服務的老師逐人進行量化考核,公示后財務室按月發放服務費。
九、申報方式
全體學生及家長先學習領會課后服務有關文件精神,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家長,依照學校規定資源提出書面申請,經班級審核通過后,與學校簽訂課后服務協議。并以班為單位,由若干家長組成家長委員會,對本班的課后服務給與合理化建議和監督。
十、安全事項
1、服務期間,學校和家長共同做好安全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家長要教育學生聽從服務老師的課堂安排,遵守學校的有關規定,嚴格遵守校規校紀,嚴禁在走廊跑跳、瘋鬧、打架等;嚴禁攜帶危險物品(如刀具)到校。
2、家長教育學生服務期間遵守交通規則,必須叮囑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按時上學和回家,不得在外逗留。家長是學生上學放學路途安全的責任人,按時接送學生。
2、家長必須加強對孩子交通安全教育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嚴格監控學生的時間。
3、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家長要保持通訊暢通便于及時聯系。
4、家長對回家較晚或離家較早的學生要注意動向,及時打電話與學校聯系。
5、未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家長送學生于14:00到校(不得早到影響他人在校學習,不得遲到影響自己),下午于16:35按時接學生回家,如果不按時接送,一切安全事故,責任自負。
xxx學校
2021年xx月xx日
報:xx縣xxx局
xxxx辦公室 2021年xx月xx日印發
附一:
xxx學校作息時間表(含課后服務)
早 讀:8;10……………………………8:45
大課間:8:45……………………………9:10
第一節:9:10……………………………9:50
第二節:10:00…………………………10:40
第三節:10:50…………………………11:30
午 飯:11:30…………………………13:30
午間托管(數學):13:30…………14:05
第四節:14:10…………………………14:50
第五節:15:00……………15:45(含眼操)
第六節:15:55…………………………16:35
下午托管(一):16:40……………17:10
下午托管(二):17:20……………18:00
靜 校:18:00…………………………18:30
本作息時間表自2021年x月x日起執行
附三:
Xxxx學校課后服務協議書
尊敬的各位家長或監護人:
根據鎮安縣發展改革局和鎮安縣科教體局轉發《關于全市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商發改發[2020]549號)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經學校校委會研究,決定從本學期開始在全校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為了學生的安全和課后服務順利進行,請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管理,家校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協定如下:
一、課后服務說明
1、參加課后服務純屬學生及家長自愿,學校尊重學生和家長的自主選擇。不愿意參加的同學,不作強行要求。
2、課后服務時間:2021年春季開學后,學生在校學習日中午13:30—14:05數學托管;下午放學后16:40—18:00英語、語文托管和社團活動(特殊情況若有變動另行通知)。
3、課后服務托管班輔導以科任教師為主,社團活動輔導由學校具專業特長的老師擔任,社會聘請人員補充。
4、學生有病或者有特殊事情時家長必須提前親自到校找班主任或電話給學生請假。
5、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中午按時到校,下午放學后不得擅自離校,要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教師管理。
二、安全要求
1、服務期間,學校和家長共同做好安全工作,加強安全教育。參加服務的學生嚴格遵守校規校紀,嚴禁在走廊跑跳、瘋鬧、打架等;嚴禁攜帶危險物品(如刀具)到校,教育學生服務期間遵守交通規則。家長必須叮囑學生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按時回家,不得在外逗留。家長市是學生上學放學路途安全的責任人,按時接送學生。
2、家長必須加強對孩子交通安全教育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嚴格監控學生的時間。
3、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家長要保持通訊暢通,便于及時溝通。
4、家長對回家較晚或離家較早的學生要注意動向,及時打電話與學校聯系。
三、課后服務費用
遵循“學生自愿、據實收取、及時結算、定期公開”的原則,實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制度,每生每課時x元,每學期最高不超過xxx元。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收課后服務費用。
學生簽名: 班 級:
家長或監護人簽名: 聯系電話:
年 月 日
關于開展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收費調研的通知
各縣市區發改局、教育局:
為落實《**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省教育廳關于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費[2019]362號)文件精神,切實規范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行為,嚴格課后服務費收支管理,合理制定我市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收費試行標準,經研究決定,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將開展聯合調研,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研目的
(一)按照質價相符、非營利原則,依據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的具體內容,結合我市實際制定試行標準。
(二)全面了解我市學校開展課后服務運行情況,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內課后服務行為。
(三)規范課后服務費收支管理,嚴格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合規、有效。
二、調研內容:
(一)轄區內中小學課后服務學校的基本情況;
(二)轄區內課后服務收費試行標準建議;
(三)課后服務活動具體內容;
(四)課后服務預算收支情況,包括開支范圍等;
(五)學生及學生家長對課后服務收費的反映情況;
(六)課后服務收費操作上的困難與問題,對市級出臺收費管理細則的建議。
三、調研要求:
各縣市區發改局、教育局要高度重視、緊密配合,組成專題調研組。一是對轄區內的各縣市區的調研工作進行布置、指導、督促。二是收集匯總轄區內總體情況。三是提出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收費試行標準建議。
四、調研時間:
從本通知下發之日起至6月30日前,各縣市區完成調研工作。共同形成的調研報告分別報市發改委、市教育局。
——*****鎮中心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典型材料
*****鎮中心小學距縣城**公里,是一所典型農村小學,學校在校生***人,專任教師**人,現全鎮有一所小學,學生居住分散,離家較遠,加之多數是留守兒童,特別是農忙季節,留守老人,放學后不能按時接孩子、學生回家后也無力輔導學生,為滿足家長實際需求,學校依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廳〔2017〕2號)、《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18〕95號)、《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川教〔2019〕11號)和《成都市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實施意見》(成教函〔2019〕17號)規定以及《簡陽市中小學課后服務實施方案》,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了課后服務工作,切實地解決了學生課后時間無所事事的實際問題,得到了家長、學生一致好評。
一、調研討論,保證課后服務高效進行
學校多次召開教師、家長專門會議,進行廣泛的調研、討論,吸收家長意見建議,圍繞課后服務怎么搞?時間多長?輔導課程如何設計?怎樣收費?延時后家長接送途中安全隱患等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明確了工作思路,確定了服務項目內容,完善了工作流程,制定了相關制度。學校課后服務總體按照動員廣大教師積極參與課后服務工作,課后服務工作得到了有效開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課后服務效果
學校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出臺了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課后服務工作管理制度、安全應急預案、課后服務課程表、未參與課后服務學生的接送辦法等一系列方案措施。通過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課后服務協議書》等,充分征求了家長意見,并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長申請、班級審核、家校簽訂協議,學校統一實施的工作機制。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作業批改、集體教研、備課的同時,動員全體教師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長,參與輔導管理。
三、設置服務項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的課后服務時間,一般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開展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游戲、拓展訓練、社團與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活動,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緩解家長“后顧之憂”的同時,學校還不斷升級課后服務內容,充分發揮教師特長以及功能教室、運動場地等優勢,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打破班級、年級界限,成立了美術、書法,音樂舞蹈,體育類,機器人類等5個社團,每個社團都有獨具特色的課程,并邀請外校美術、舞蹈專業教師予以輔導,以獨特魅力深深地吸引著每一個學生。
四、展示輔導成果,提升課后服務質量
學校定期開展課后服務成果展示匯報,充分利用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進行匯報演出,推薦對口的活動,如學校經典詩文誦讀,“校歌歌詠”比賽;青少年科普活動;籃球、乒乓球、田徑體育比賽;學校德育處還定期開展跳繩比賽、詩歌朗誦會、才藝展示等多項活動,為學生展示特長搭建了舞臺,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特長發展、特色成長,贏得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五、嚴格課堂管理,保證課后服務落實
在課后服務的管理上,學校制定了專項的考核制度,從
輔導教師工作紀律,服務質量上進行全方位考核,每節課后服務都有學校領導巡查,主要考核是否存在違規現象、是否填寫輔導記錄等,輔導教師現場簽字。在總體考核上,學校給予了輔導考核占50%,匯報成果30%,家長滿意度20%。
六、完善經費分配,做到公平合理
學生課后服務費用嚴格按照上級標準執行,本著現服務后收費,為切實規范我校課后服務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廉政風險,制定了《涌泉鎮中心小學課后服務經費使用辦法》,《辦法》體現“按勞分配,優績優酬”的原則。課后服務專項經費主要用于四大板塊:第一板塊: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的水費、電費支出,約占本校課后服務總收入的5%;第二板塊:稅費約占5%;第三板塊:消耗品購置;場地器材維護等,約占5%;第四板塊:直接參與課后服務人員的補助和課后服務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勞務補助支出,占85%。詳細明確了參與課后服務人員的勞務補助標準,按照參與課時、服務質量效果、家長評價進行綜合考核確定。
七、積極探索,升級課后服務模式
我校課后服務堅持了課后服務的“社團化”和課程的“特色化”的原則,使課后服務真正實現了“三不”承諾——“不上基礎性文化課、不集中輔導、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為學生的課后生活增添了靚麗色彩,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受到了家長的一直好評,學生參與率達到了95%左右。我們將積極探索,如在傳承經典文化,開展好“創新”第二課堂探究活動、整合校內外資源、豐富德育工作內涵上,下功夫,形成符合校情的課后服務工作模式,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
一、對課后托管的界定
歐盟將“課后托管”界定為在義務教育范圍外,針對學齡兒童的、兒童定期使用的任何相關安排,以便他們的家長或看護者能夠參與就業、培訓或其他活動。課后托管開始于上學結束,結束于家長或看護者接走兒童,包括對身體的照顧,社會化活動,玩耍及教育活動,也包括假期的托管。課外托管包括學校組織的托管或由機構,組織、服務團體或注冊為保育員或兒童照顧者的個體提供的活動,或者以其他形式定期提供的托管。課外托管通常但不總是以學校設施或青年中心為基礎,并提供娛樂活動或輔導家庭作業。
二、歐洲國家重視“課后托管服務”的原因
托兒服務是歐洲的一項重要政策目標。對于托兒服務,歐洲國家的政策關注點逐漸從幼兒(尤其是不到義務教育年齡的兒童)轉向“上學兒童”的“課后托管服務”。
原因之一是因為支付得起的、優質的“課后托管服務”可以幫助家長在工作時間與孩子的上學時間之間找到更好平衡,因此有助于促進勞動力參與。例如在歐盟,提高勞動參與率(2020年歐洲75%的20~64歲人群參與勞動力市場)是一項重要的政策目標,因為提高勞動力參與可以消除貧困。其次,投資于優質的“課后托管服務”可以促進兒童發展。除了為兒童提供一個能夠放松的安全場所外,課外托管服務還可以促進兒童的社會及教育發展。因此,課后托管服務對于存在學習困難或來自處境不利家庭的兒童尤其有益。
三、歐洲國家擴大“課后托管服務”的政策舉措
歐洲國家正通過不同方式擴大針對上學兒童的課后托管服務。
1.首先通過立法和相關政策計劃增加課外托管服務供給
例如荷蘭,隨著2005年《兒童保育法》的出臺,上學兒童的課后托管服務學位數量增長迅速。兒童保育部門融資結構從資助供給轉向資助需求。在2007-2008學年,應家長要求,荷蘭政府規定小學必須為學生提供上學前和放學后托管服務。因此,課后托管服務的學位數量在2004-2009年翻了一番,平均兒童覆蓋率達到22%。
在盧森堡,課后托管服務在過去幾年增長迅速。尤其增長迅速的是一種被稱作“活動中心”的特殊托管服務形式。這種托管形式是2005年回應日益增長的兒童保育需求而產生,主要為18歲以下兒童提供托管服務。根據法律規定,“活動中心”必須每年提供至少200天,共500小時的托管服務。另外,為了延長這些托管機構的開放時間,教育部還鼓勵這些托管機構延長開放時間,以涵蓋以下時間段:從周一到周六,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在 2005至2010年間,這類托管機構提供的學位數量從8000個增長到超過23700個,大部分學位都是由上學兒童占用。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芬蘭年幼學齡兒童漫長的下午時間變成一個熱點問題。自那時起,參與課后托管服務的兒童數量不斷提高。在一年級學生中,參與比例從40.7% 提高到2011年48%,二年級學生參與比例從22.5%提高到 27.3%。未來比例還將繼續提高。政府還制定了“面向兒童、年輕人和家庭福利的政策計劃”,強調出臺措施,確保為所有年幼學齡兒童上學前放學后提供托管服務。
2.延長學校開放時間,重新組織目前存在的課后托管服務
歐洲國家擴大課后托管服務的另外一條重要政策線是重組目前的托管服務。在大多數國家,學校上學是部分時間。延長學校開放時間,實行“全天上學”在一些國家已經進入政策議程。
英國教育大臣邁克爾?戈夫表示,政府將幫助公立學校延長學生在校時間,像私立學校那樣延長到九、十個小時。這些延長的時間可以幫助那些成績下滑的學生,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有人監督的寫作業場所,尤其要確保每個學生能很好掌握數學、英語、科學、語言、歷史和地理這些核心學科的知識。除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外,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安排戲劇、體育、管弦樂、辯論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品格、自信與活力。
而為了實現機會均等及支持具有特殊背景的家庭,德國政府積極促成“全日學校”的建立,該類學校屬于公立性質,就是在一般的教學時間之外,讓學生在學校里受到照應的一種輔導措施,尤其是針對小學生而言。德國目前正積極促進全日學校的規劃與正規學校密切結合,以期發揮最佳的輔導功能。
以柏林為例,小學的正規上學時間為7:30 - 13:30,若有特殊需求,家長可以在早上6點就先將孩子送到學校,或是放學之后讓孩子繼續留在學校。留在學校的學生不一定就是接受額外的課業輔導,更多時候是進行一些特殊的活動。
在希臘,“全日學校”自1998-199年起開始實施,開放時間從早上7:00至下午17:00。延長的時間安排包括強制時間和可選擇的早餐、午后時段。可選時段供學生選擇在教師監督下做作業。教師也可能提供額外課程,如文學,外語,計算機,體育,舞蹈和實用美術及音樂等。具體日程安排取決于參與的兒童數量, 例如,可選早晨時段(7:00-8:00),規定至少有5名兒童參與。2009-2010,有近80% 小學提供延長學校時間服務。
在葡萄牙,2006年起針對6~10歲兒童建立“全日學校”。所有小學現在必須在下午15:30至17:30時間段提供“課程提高活動”, 作為新模式部分,學校應該也為所有兒童提供午餐。
愛沙尼亞教育與研究部2007年啟動一項試驗項目,支持在54所學校建立“全日學校”,開放時間持續到下午18:00或19:00,旨在支持家長將工作與家庭結合 。該項目非常成功,學校參與興趣大(申請學校達到所有學校的23%)。
3.統籌各類課后托管服務
在西班牙,幾個市正共同努力協調由教育中心提供的課外托管服務和其他政府機構(如公共體育中心或公共藝術機構)提供課外活動。 盡管這些服務不是新的,但重新思考如何與教育中心協調這些的服務使用是一個新的命題。即使在大多數地方該努力還處于試驗階段,但似乎是一個促進兒童發展與社會融入的新戰略。
在保加利亞,由教育部提出一項建立“個人發展和創造中心”的計劃,旨在為兒童提供保育服務。在這些中心,為了制定跨部門的兒童保育政策,地方,地區和學區的努力都應該被統籌。政府要求目前的課外服務機構都轉為這樣的中心。
在列支敦士登,自2009年以來,“日托聯盟”(由私人創立)在5個市(共11市)為學前和小學兒童提供白天托管 (結合教學與日托服務)。參與小學和幼兒園與“日托聯盟”合作,由日托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上學前清晨的兒童托管、午餐托管,及下午托管(包括輔導作業)。目標是創造一個與學校形成補充日托機構體系,為4歲到中學開始年齡段的兒童提供托管服務。
四、歐洲國家“課外托管服務”政策關注重點
除了擴大課后托管服務的供給外,這些服務的質量與可支付性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政策關注重點。
1.質量
課后托管服務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質量。高質量的托兒服務可能有助于兒童的社會、情感及認知發展。
課外托管服務的質量可能指不同方面,如衛生與安全,托管規模,兒童―工作人員,提供的活動及家長參與程度等。通常包括組織質量與過程質量兩個方面。過程質量指兒童玩耍、學習的托兒環境與體驗到的師生互動質量;組織質量指可以由地方政府管理的托兒機構特征,包括兒童工作人員比例,一個班最大托管規模,課程管理,安全方面的規章制度,以及工作人員學歷資格和服務時間長短等。
歐洲國家課后托管服務的質量目前還缺少明確的標準和相關信息。為了評價歐洲各國課后托管服務質量現狀,基于三個方面制定了質量評估標準――兒童工作人員比,一個班最大托管規模和工作人員的學歷資格。評價結果顯示:歐洲各國課后托管服務質量呈現多樣化,這與托兒服務的公眾形象、整個教育體系及社會政策的財政約束等有關。部分國家這三個指標方面的具體情況如下。
法國。兒童工作人員比為14∶1,沒有規定一個班的最多托管人數,活動組織者通常擁有相應執照和文憑。
英國。法律只規定了7歲以上兒童的托管要求(3~7歲兒童與工作人員比為13∶1),對于8歲以上兒童的托管立法規定兒童工作人員比,但是政府鼓勵托管服務提供者要確保最少有2名工作人員值班,建議兒童與工作人員比為10∶1;沒有規定一個班的最大托管規模;《國家托兒服務標準》規定了工作人員的最低學歷資格水平為中級(相當于接受過一年的基于現場系列模塊培訓)和高級(要求接受過兩年這樣的培訓)。
德國。兒童工作人員比平均為10.5∶1,一個班最大托管規模為23.6人,大多數工作人員都接受過職業培訓。
瑞典。兒童工作人員比為6~8歲兒童9∶1,9~11歲兒童21∶1,對于一個班的最大托管規模沒有相關規定,但平均一個班的托管人數為37人,工作人員獲得大學教育學學位的占60%,其他教育程度(高中學歷)占40%。
荷蘭。《兒童托管法》規定兒童與工作人員比例為10∶1,一個班最大托管規模為4~8歲年齡組20人,8~12歲年齡組30人,工作人員都接受過中級職業教育。
芬蘭。兒童與工作人員比平均為9.2∶1,沒有規定一個班的最大托管規模,工作人員有大學學歷或中等后職業教育文憑。
比利時(法語地區)。兒童工作人員比為14∶1,沒有規定一個班的最多托管人數,工作人員都接受過中等職業教育。
葡萄牙。兒童與教師助手的20∶1,兒童與教師的比為40∶1,一個班最大托管規模25人,如果兒童有特殊需求,則最大托管規模為20人,教師助手的學歷資格是接受過中等教育,而教師通常接受過四年碩士學歷教育,此外教學人員還獲得其他相關培訓。
保加利亞。兒童工作人員比為22∶1,一個班最多托管人數為30名兒童,規定工作人員的學歷為接受過中等或高等教育;拉脫維亞,兒童工作人員比為23∶1,一個班最多托管23人,工作人員是受過高等教學教育的專業人士。
克羅地亞。兒童工作人員比介于20~25:1之間,一個班最多托管人數為28,工作人員要求為接受過大學本科教育。
斯洛伐克。兒童工作人員比為25:1,一個班最大托管規模平均為23:1,工作人員學歷要求為中等教育學專業或高等教育。
斯洛文尼亞。兒童工作人員比沒有相關規定,平均為16:1,最大托管規模為28人,工作人員學歷資格,其中教師接受過高等教育或大學學歷的占50%,輔助人員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占50%。
2.可支付性
在大多數歐洲國家,課后托管后服務都獲得某種形式的政府補貼。但是各國的實際財政計劃存在巨大差異。在一些國家,如愛沙尼亞、立陶宛和希臘,課外托管服務費用不貴,因為這些服務是作為公立教育體系的一部分提供。而在其他國家,這些服務被視為私人責任,價格對于工薪家長而言非常高,最明顯的案例就是愛爾蘭和英國。
具體而言,歐洲國家課外托管服務收費包括以下幾種模式。
(1)免費或低收費
在愛沙尼亞,學校通過“日托小組”提供課外服務。大多“數日托小組”是免費的,只有第二頓餐的成本由家長支付。在立陶宛,由公立學校提供的課外托管服務,盡管機會相當有限,每周只開放2~3小時,但是是免費的。在希臘,全日制公立小學的選修課程都是免費的,大約90%的課外托管服務是在被稱為“創造性兒童職業中心”進行。這些中心收費較低,每月20~60歐不等。在丹麥,低收入群體可能免于付費。在芬蘭,家長可以申請低收費或免費;在挪威,部分課外服務免費。丹麥的課外托管服務價格相當昂貴,因為每天只涵蓋幾小時。但貧困家庭或需要額外社會政治需求的家庭可以獲得免費的托管服務。
匈牙利托兒成本主要由三個渠道進行資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用戶付費。絕大多數課外托管服務是由地方政府提供,免收費用。家長只需支付餐費。這些成本不能高于家庭收入的20%,大多數兒童都有資格獲得某種形式的補貼。此外,私人提供的課外托管服務比例正日益提供,費用昂貴。
在波蘭基于學校的托管服務是免費的,除了一些輔助課程活動,短途旅行和用餐涉及的費用。在許多學校,家長委員會會捐贈部分經費(每學年從3至50歐元不等) 。
(2)由家長付費,但是費用根據家長收入浮動或進行價格控制
在德國,大多數城市根據家長收入對兒童托管進行補貼,但是差異很大。德國的“全日學校”可分為“開放式”與“條件式”兩種性質。“開放式”是在正規學校開放時間(7:30-13:30)之外由家長視情況讓孩子提前或延遲在校,前提是學生具有特殊的社會、家庭及教育背景,費用根據家長收入而定;“條件式”則是在一周內至少有四天8:00 - 16:00的正規上學時段,報名者有參加的義務,除了餐費之外,免付其他費用。若有提前或延后的需求,則視家長收入另加費用。
在法國,課后托管服務成本由地方政府規定,通常根據家庭規模和收入按比例增減 。在荷蘭,家庭收入最低的家長只需支付8%實際托管成本,最高收入群體則需支付40%的實際托管成本。在葡萄牙,家庭支付的服務費用與收入掛鉤。比利時2006年將托兒成本稅收折扣擴大到3~12歲兒童。
還有一些國家試圖通過設定收費上限對服務價格進行控制。2002年1月瑞典規定了針對學齡兒童的托管服務的最高收費限額。在捷克,立法規定了“學校俱樂部、娛樂性俱樂部以及藝術學校服務”的最高收費額度。因此,盡管收費不是與收入掛鉤,但價格非常低。另外,在斯洛伐克,為兒童提供托管服務的“學校俱樂部”是由市政府和公共機構建立,每月收費最多不超過兒童最低生活標準的15%。
(3)發放教育券
在盧森堡,2008年設計,2009年3月1日引入“教育券”。教育券發給0~12歲的所有兒童,不管其家長的收入狀況如何,每周為這些兒童至少提供3小時的家庭支持(可以在托兒所、日托中心等進行)。其他時間按照不同的價格收費。21小時托管服務可以獲得折扣價格(最多每小時3歐元)。超過21小時的托管服務每小時收費最多7.5歐元。每周超過60小時的托管服務,家長負全部費用。
德國2011年1月了實施了“教育補貼一攬子計劃”,目的是促進來自低收入家庭兒童的社會融入。這些家庭能夠獲得一張教育卡,用于不同的補貼項目,包括上學、日托和在學校或日托中心的午餐等。卡上沒有錢,只注明享受的服務種類。該計劃由地方當局負責實施。
(4)費用較高,同時沒有對價格進行限制
在波蘭,由私人運營的課外托管服務為家長提供大量收費選擇,可以按小時收費,按天、按月或年交費。對于最低工資收入者,每月參與私人提供的托管服務的成本負擔不起,占到有一個孩子家庭的毛收入的30%~50% 。對于一名平均工資收入者,私人托管服務更容易負擔,占有一個孩子家庭毛收入的12%~22% ,因此,家長收入及家庭需要托管的兒童數量影響私人提供的課外托管服務的可支付程度。
在保加利亞,學校是提供課外托管服務的機構之一。他們由州及市政府預算資助。其他托兒服務的提供者提供的服務價格不同;私立課外托管服務價格高于由學校或市政府提供的托管服務。課外托管服務形式的可支付性對于低收入家庭和有很多孩子的家庭是一個問題。
意大利要求家長支付上學時間之外的服務費用。在2009-2010學年,由家庭支付的課外托管服務平均成本為每年346歐元,北部地區家庭收費最高,每年372歐元,南部地區家庭收費最低,每年291歐元。
拉脫維亞沒有對課外托管服務價格進行規定。每所學校或其他提供托管服務的機構自行制定價格(獲得全額補貼的服務除外)。價格根據學校財務狀況、托管規模及放學后活動持續時間以及提供的服務類型,差異很大。
奧地利根據居住地補貼課外托管服務成本各異。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比中等收入家庭(79歐元)花費更多,分別為126歐元和131歐元。因此,從絕對數和相對數來看,低收入家庭都支付了較高的成本。家長支付部分占到公立托兒機構成本的10%。
在羅馬尼亞,課外托管成本差異很大,從120歐元到500歐元不等。在2010年,每個家庭總的月平均收入為500歐元,這意味著相當多家庭無法支付課外托管服務 。
關鍵詞:數學閱讀式作業;終身學習;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14-0189-02
一、研究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職業教育要體現終身教育理念,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中給出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的任務: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相關技能與能力,為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數學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種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窗口。它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及應用所學知識,也可成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契機,而后者常被大多數職高數學教師忽視。筆者發現,許多教師仍以傳統的形式布置數學作業,以教材為中心,以考試大綱為參照。通過機械地重復來加強記憶,內容陳舊,方式單一、枯燥。“哎,又要做題了”、“我從初中就討厭做數學題目,怎么高中數學還是要做啊”、“哎,等那個誰誰做完,我copy一下”、“上課沒有聽明白,不做了”、“數學我學不好了”等抱怨聲不斷,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降低,厭學氣氛上升。多數學生的作業也是由敷衍應付到抄襲,甚至不交作業。布置作業費時且不見效果,易產生數學作業疲勞。
農村職高數學作業以何種方式呈現給學生,才能提高作業的有效性?這是長期以來困擾數學教師的問題。作業練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教師往往從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考慮,忽視了學生充分運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認識事物的主動性,使作業以單一、無趣的做題形式為主,內容也只是課堂知識的簡單重復。傳統的作業采用題海式的模式促使學生重視知識的應用,忽視了學生情感態度、知識的形成過程,缺少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的評價。
二、數學閱讀式作業的界定
數學閱讀式作業是在以農村職高生發展為本這一理念的基礎上,依據他們的認知基礎、身心特征和終身學習的需要,而以閱讀形式呈現給農村職高生的課后練習。它能使職高數學作業變“枯燥”為“有趣”,變“封閉”為“開放”,變“獨立”為“合作”。
數學閱讀式作業可改變作業只是師生之間文本符號往來的現狀,為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行為、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服務,為職高生的專業學習服務,為培養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服務。同時,閱讀式作業也是提高課后作業效率和可持續學習的重要手段。
三、數學閱讀式作業的布置及相應作用
針對農村職高生的具體情況,數學閱讀作業的布置不宜太多、太難,也不宜太少、簡單。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量、適時的作業,讓學生能認真完成,避免抄襲。
1.課后閱讀數學教材。教師講授數學知識后,讓學生課后閱讀教材中學習過的數學內容。因為在課堂上學生無法閱讀教材,只能聽教師講解加工過的內容,并不是親自獲取的第一手知識。另外,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僅能對所學知識產生并不深刻的印象,甚至不理解教師的數學語言。因此,有必要讓學生課后閱讀教材,在了解已學知識的前提下,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吸收、轉化知識。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和數學理解能力。例如,充要條件是高中數學邏輯思維的內容,教學前學生已經初步具備邏輯能力。而充要條件是從更高層次對邏輯思維的訓練,職高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布置課后作業可讓學生閱讀教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充要條件。
2.閱讀數學史。在每單元知識的開端或末尾,都可安排學生閱讀適量的數學史,以此作為課后數學作業。課后數學史的閱讀量可在100到200字之間,內容太多會讓學生反感,不易讀完。可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閱讀材料。
(1)數學課本往往很少涉及數學定理的發現。而對于學習、研究和應用數學的人來說,這一點恰恰至關重要,因而可在適當的教學環境下增加課外閱讀素材。例如,在講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時,很多學生對兩者的概念及數學思想方法不甚理解,這時可借助課外閱讀素材講述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發現、發展的過程。
(2)數學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數學的歷史像一條大河幾乎貫穿了人類的整個文明史,它時而波濤洶涌,時而風平浪靜。數學今天的繁榮昌盛是千百年來無數先驅前赴后繼、辛勤耕耘的結果。數學先驅的嚴謹態度值得學習,他們的獻身精神值得景仰,他們的經驗教訓值得借鑒,他們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精神令人感動。例如,高一數學中集合第一課課后閱讀作業內容:《康托爾與集合論》。在數學史上,這樣的數學先賢不勝枚舉,他們崇高的理想、頑強的意志、為真理獻身的精神和道德情操,都是后人應該繼承的寶貴遺產。這些內容在教科書上是無法看到的,但可在課外閱讀素材上體現出來,介紹大數學家是克服困難的經歷,讓學生正確看待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增強自我探索精神。
農村職高數學課后作業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鞏固課堂學習的內容,同時理解、應用數學知識,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否實現農村職高數學課后作業的有效性,與作業的模式有很大的關系,課后作業模式的選擇需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課后作業是數學課堂知識的延續,將閱讀式作業納入農村職高數學課后作業中來,滿足學生和課堂教學的需要。農村職高數學閱讀式作業的實踐研究,基本解決學生課業負擔重的教育熱點問題。對于作業的形式上,豐富了作業的體現形式;對于作業布置的量上,避免“題海戰術”;對于作業的質上,避免作業抄襲,體現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體驗減負增效由可能變為現實,進而感受數學的魅力,達到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的教學目標,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參考文獻:
[1]邵光華.數學閱讀──現代數學教育不容忽視的課題[J].數學通報,1999,(10).
[2]劉慶民,袁玲.新課程理念下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2006,(7).
[3]馬銘清.芻議數學教學中要重視數學閱讀[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9).
[4]周有士.數學史在數學新課程中的教學意義[J].數學通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