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09:27:4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傳統景觀設計的特點,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1.1地域文化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
創作素材由于園林景觀設計兼具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特點,設計的對象和方法會因為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具有獨特性的地域文化成為了設計師的創作素材,并將其融入到園林景觀中,以此作為對當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的展現,從而使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品味得到提高。對設計師而言,要想在當地的地質植被、氣候水文等自然環境條件及人文歷史、風土民俗等人文環境中尋找靈感,必須對當地的地域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才能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充分地展現出當地特有的地域文化。
1.2園林景觀設計是地域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
地域文化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能通過園林景觀設計的強大表現力反映出來,集中表現為當地人民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時也通過與園林景觀設計的融合獲得了更廣闊的創新及發展的空間。設計師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在理解及吸收當地地域文化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文化理念,讓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既有歷史性,又有時代性,以此加強園林景觀的吸引力和文化內涵,使游人在游覽園林景觀時能對當地的地域文化產生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因此,園林景觀設計是地域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
2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表達原則
2.1獨特性原則
設計師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進行地域文化的表達時,應注意對當地的歷史建筑、文化傳統、風土人情及建筑風格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對其獨特性進行充分的挖掘,從而使園林景觀具有更加深刻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為游人展現出本地獨有的文化氛圍,實現設計的與眾不同和匠心獨運。
2.2整體性原則
地域文化的形成依托于地域環境,而地域環境則是一個生態系統,擁有整體性的特點,且與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的關系密不可分。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注意考察地域環境的因素,根據地域環境的客觀規律,把園林景觀中的自然、人文景觀和生態特點有機地結合統一起來,使園林景觀與地域文化具有一致性和協調性。
2.3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要求園林景觀設計必須加強對保護及利用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的關注,從全局出發,綜合分析地域內的全部資源,使園林景觀符合科學發展觀,進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園林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園林景觀設計應注重對歷史遺跡的合理開發和建造,使歷史文化能夠可持續發展;二是園林景觀應對生態系統內的各個物質和能源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和利用,保障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表達方式
3.1適度保留地域傳統
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適度保留當地的地域傳統,以刪減瑣細和留取精髓的方式突出地域文化特點。由于保留的設計手法較為簡單,其協調性較高,效果較為明顯,且對景觀環境的破壞較小,在歷史價值高、保留較為完整并有典型性的傳統園林景觀中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能有效減少對歷史建筑的破壞,保留園林景觀的傳統地域文化。
3.2抽取地域文化元素
對具有地域特色的資源進行收集和整理是園林景觀設計中表達地域文化的方式之一,通過對典型元素符號的抽取來展現當地的民俗文化和地方傳統。這種表達方式在設計空間結構時雖然不需遵循傳統,但更注重元素符號的典型性和象征性,這些元素符號既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民俗文化,在園林景觀中通過雕塑和小品等形式展現出來。
4結語
關鍵詞:新中式風格;公寓建筑;景觀;設計;體現
我國的城市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城市建設的風格也比較區域現代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對居住環境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寓建筑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建筑類型,其建筑風格比較溫馨,建筑的外形也比較現代化,比較符合年輕人對個性化的追求。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一直比較快,但是對公寓建筑的建設經驗卻不多。公寓建筑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相關設計人員必須提高景觀設計水平,為了改善景觀設計抄襲嚴重的現狀,設計師可以在公寓建筑景觀設計中增加新中式風格,這樣可以更好的體現出我國的歷史與地獄文化,也可以更好的向世界展示我國傳統的文化,并提升我國景觀設計的水平。
1 新中式風格景觀的概念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公寓建筑景觀設計的水平越來越高,為了增加房源與建筑物的吸引力,房地產開發單位,增加了公寓建筑的景觀設計。但是,由于我國公寓建筑景觀缺乏設計經驗,所以,抄襲現象比較嚴重,一些設計人員,為了簡化工作,一味照搬照抄,降低了景觀設計的質量,而且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建筑景觀個性化的追求。新中式風格的景觀是在傳統景觀設計的基礎上,對景觀設計內容的擴充與優化,其在景觀設計中增加了當地的歷史文化與風俗民情,做到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而且吸取了傳統古典園林的精華,提高了景觀設計的水平。新中式景觀風格加入了現代文化,其可以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美結合在一起,而且在應用的過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較符合現代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審美眼光。新中式風格是景觀設計不斷發展的產物,其代表了公寓建筑景觀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中式景觀設計,是一種全新的風格,其使得我國公寓建筑景觀設計更好的體現了中國特色。新中式景觀不但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還加入西方文化的精華,這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新中式風格的景觀設計體現了人們對優質生活方式的追求,其可以美化建筑周邊的環境,營造出綠色的生活空間。新中式風格的景觀,加入了中國傳統符號與圖案,使小區的景觀更具觀賞價值,而且也傳統了中國古典文化的深刻內涵。
2 新中式風格在公寓建筑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2.1 色彩的體現
景觀設計包括多項內容,其中色彩是比較直觀的元素,為了增加景觀的美觀性,可以選擇多種顏色艷麗的植物,增加景觀的色彩。新中式風格的景觀,在選擇色彩時有著一定特點,為了更好的體現中國文化,設計人員運用了大量的國色,比如中國紅、琉璃黃、玉脂白等,這些顏色對宣傳我國歷史以及傳統文化有著積極影響。另外,設計人員還需要對景觀材料的布置風格進行定位,在傳統元素中增加現代化理念。利用黑色及木原色,打造出低調、o隘、和順的“新中式”風格的景觀空間。諸如觀亭、大門,還有廊架以及部分構筑物采用琉璃黃和中國紅較為常見,以此來營造典雅、寧靜的景觀氛圍。運用直白的色調在景墻的裝飾面、雕塑小品、散置的石子,代表吉祥如意和純潔。國槐綠用作植物的顏色,加上一些小花的點綴,情景優雅,氛圍清新幽靜。為了突顯新中式景觀設計的現代和古典結合的完美景象,使用最自然的色彩――木原色為宜。
2.2 傳統符號在新中式風格中的體現
中國古代傳統符號一直是我國千年燦爛文化的象征,符號代表了文化的古典和歷史的美好,諸如白虎、青龍、玄武、朱雀、雙魚等等圖案都有吉祥如意的寓意,這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吉祥物。五行指的是金、木、水、土、火,再加上甲骨文和象形文字,這些元素很大程度上呈現出了中國的文化歷史。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是一個民族的象征,日、月、火、云等都代表著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典故和文獻數不勝數,著作汗牛充棟。代表吉祥的文字是福、祿、壽等,傳統植物石榴、荷花、牡丹等也有美好的寓意。這些中國古代延續至今的傳統符合,歷史淵源深厚,在景觀設計中具有可塑性,是文化的代表元素,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傳承。
2.3 景觀植物設計在新中式風格中的配置特點
在景觀植物設計中新中式較我國傳統園林植物設計更加簡單明了,傳統園林的植物層次多樣,品種繁多,而新中式則簡單整齊,自然造型。層次分明,一般只有二到三層,品種選擇不多,形式上穿插左右。為了營造的具有中國文化意境的景觀空間感,垂柳、竹、迎春等植物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新中式”景觀植物設計區別于中國古典園林植物設計的特點在于,它更為簡潔明朗,古典園林植物種植以自然形、多層次、多品種植物混植,而“新中式”景觀植物種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齊的植物相配合種植,植物層次較少,多為2~3層,一般為喬木層+地被層+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種選擇也較少。“新中式”景觀植物設計主要采用自然與修剪植物相結合,植物選擇枝干修長、葉片飄逸、花小色淡的種類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蔥、鳶尾、馬藺等植物,營造簡潔、明凈而富有中國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間。萬科第五園,以竹為基調,配以連翹、雞蛋花、水石榕、菖蒲、蔥蘭、蜘蛛蘭等,營造寧靜、飄逸的空間。在售樓處近處的竹子與中景的雞蛋花及遠景用規則種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構成遠、中、近層次豐富的景觀空間。在水系與建筑連接處,用菖蒲、水蔥等軟化建筑與水面生硬的交接關系,豐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了空間層次。
結束語
新中式景觀設計是一種全新的景觀風格,其在傳統景觀設計中加入了我國特色文化,可以使景觀設計更具文化氣息,也可以體現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也促進了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有的設計人員,為了簡化工作,一味的對國外優秀的景觀設計作品進行照抄照搬,使得我國景觀設計行業抄襲現象越來越嚴重,在公寓建筑中應用新中式風格的景觀設計,可以滿足人們對個性化景觀的追求,實現了東西方文化精髓的結合。
參考文獻
[1]郭嵐.新中式居住區空間景觀設計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關鍵詞:傳統園林;現代景觀設計;創新
1我國傳統園林的特點分析
1.1建造方式呈現不拘一格的形式
我國傳統園林建造方式充分體現了古典藝術中以形寫神的要求,通過多種建造方式表達對自然的感悟,并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精煉與濃縮在園林中營造出自然景觀。從我國傳統園林建造風格來分析,我國園林造園方式呈現出靈活多樣、變化的方式,比如在園林設計中以流水、植物等元素來襯景,以山石來為主體建筑點景營造園林效果,或者通過空間的對比和先抑后揚的空間序列來制造園林景致,進而通過這些不拘一格的方式營造出園林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整體效果,進而讓園林設計更加具有深遠韻味。由此可見,我國傳統園林豐富多變的設計手法,給現代景觀設計提供了許多可供借鑒的素材,進而為現代景觀設計的空間處理、意境表達和景觀元素搭配等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以傳統園林建造過程中的空間組景為例,空間組景主要有以小見大和步移景異2大類,其中以小見大是通過在園林的有限空間內設計豐富的景觀效果以此來營造大的意境,而步移景異則是通過改變園林空間的不斷變化情況,合理安排景致的層次、抑揚和虛實等,進而營造出高低錯落的空間感。所以傳統園林這種不拘一格的建造方式讓中國傳統園林的組景更加具有虛實變化的特點,通過這種組景方式的重復和各類景觀元素的巧妙運用和搭配,營造出極具變化色彩的園林空間。
1.2整體構造體現詩情畫意的氣氛
在園林建造中體現詩情畫意是我國傳統園林的重要特征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傳統園林的建造受到文人雅士所推崇文人精神的影響。受這一因素的影響,我國傳統園林大多都具有文人氣息,這類園林的主要是以山水鳥蟲和花木流水為元素,通過對這些元素的合理營造和搭配,在園林的景象中體現出詩畫情趣,進而帶給觀者無限的遐思和豐富的想象空間。同時,傳統園林的建設過程中也受到山水畫和田園詩歌等因素的影響,讓我國傳統園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中國詩畫的淡雅幽靜的美感。傳統園林整體構造體現詩情畫意的氣氛這主要源于我國傳統園林設計對于自然美的追求,通過在自然美的基礎上對自然元素進行抽象、概括和總結,將自然要素與園林造園藝術的有機融合,實現了傳統園林的突破,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空間環境。
1.3園林意境具有自然悠遠的特點
我國傳統園林在建造過程中注重對于意境的創設,極力營造一種自然悠遠的園林意境,這也是我國傳統園林區別于其他園林風格的重要方面,同時受到儒家思想在園林建造過程中的影響,我國傳統園林建造過程中通常會通過一定景物來表現園林主人的道德品質和人格操守,正是對園林意境的追求,我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充分表達了自然悠遠的情感,因此傳統園林景象不僅是客觀事物的表現,而且也是對園林意境的升華。另外,我國傳統園林建造也受到園林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充分融入到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而促就了我國傳統園林師法自然的風格特點。
2現代景觀設計中借鑒傳統園林建造方法的建議措施
現代景觀設計中借鑒傳統園林文化建造精華,不僅有助于傳承中國傳統園林藝術,而且也有利于促進現代景觀設計的健康發展,所以在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要注意本著與時俱進的思想,合理借鑒傳統園林建造方法來有效推進現代景觀設計工作,建議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2.1遵循自然和諧理念創新設計思想
傳統園林建造理念是推崇師法自然的設計觀,我國古人崇尚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種生態思想對于現代景觀設計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這也符合當前我國建設生態城市的總體要求,并且也能夠滿足環保工作的要求,所以在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注意景觀設計中環境的良好狀態,才能更好確保設計品質和效果,也就是說,在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合理繼承和發揚傳統園林設計與自然相結合的理念,才能形成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同時在遵循自然和諧發展理念的同時還要注意突破景觀設計的局限,不斷開拓景觀設計內容,尤其在借鑒和發展我國傳統園林設計方法的過程中,要注意傳統園林的優勢和劣勢。傳統園林原本只是為少數上層人士所服務,這是園林建設時期的封建制度所形成,進而直接導致了傳統園林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呈現一定的局限性和單一性,但是現代景觀設計的目的是服務大眾,故而在借鑒傳統園林建造風格的過程中要注意應突破園林設計的局限,不斷開拓新的設計領域,將景觀設計引入更多建設領域,同時要注意合理規劃城市景觀建設方案,進而為民眾提供豐富多彩的公共活動空間。
2.2實現園林設計手法的多樣化發展
我國傳統園林設計手法不僅豐富多樣,而且靈活多變,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可以借鑒這種方式,創新景觀設計方法,通過采用多樣化的設計手法來合理表達現代景觀的意境、空間和元素搭配,比如沿用我國傳統園林設計中虛實結合的方法,在有限空間中運用石、水等元素來表達豐富的景觀,其中對水元素的利用要按照科學合理的原則形成不同水體形態,或者通過水聲設計來營造園林的整體感覺,而對于園林石材元素的運用,傳統園林中較為常用的手法是疊石法,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創造多變而豐富的園林地形景觀。另外對于現代景觀設計不僅要注意借鑒傳統園林設計手法,而且還要加強中外園林建設方法的融合,其他國家園林景觀的建造理念和方法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可以將其與我國傳統造園藝術進行有機融合,進而有效促進現代景觀設計思路的不斷豐富。比如借鑒法國幾何式園林造景手法可以增強園林的軸線感,運用意大利苔地園造景手法可以有效處理地形起伏的情況,同時借鑒日本枯木山水造園手法,運用抽象寫意設計手法來塑造景觀的多樣性。
2.3現代景觀設計要不斷更新建設技術
在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新技術發展實現了更大的發展,園林建設技術也不斷得到更新,尤其是數字技術與景觀設計的有機結合,促進了現代景觀設計的創新發展。通過運用數學技術對于現代景觀設計更好運用傳統園林建設元素提供了方便,比如運用數學技術可以對自然元素進行合理分類,同時可以利用圖層疊加技術按照景觀設計要求進行合理設計,并且可以對景觀的場地可以進行數字分析,還可以對景觀場地的地形、地貌和坡度等進行數字模擬,更加促進現代景觀設計的合理化和科學化。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傳統園林建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建設經驗,這對于當前現代景觀建設仍然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和豐富的借鑒意義,同時在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吸收和借鑒傳統園林建設手法,有利于促進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所以在進行現代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加強注意對傳統文化層面設計的繼承和延續,借鑒傳統園林建造手法,不斷創新現代景觀設計方法,結合設計新技術和新思想,才能實現現代景觀設計既能符合本地實際需要,又能體現與時俱進的特點。
作者:張蕾 單位:四川省國有通江縣空山林場
參考文獻:
[1]謝海波.淺析中國古典園林和現代景觀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8).
[2]馮暉武,涂娟娟,楊殼.中國傳統園林與現代景觀設計的傳承與創新[J].華中建筑,2009(06).
【關鍵詞】傳統園林;現代景觀;設計探討
1我國傳統園林的特點
1.1手法靈活多樣
在我國的古典藝術中,體現得最多的就是以形寫神的思想境界,這在我國的傳統園林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寫實。我國的傳統園林建筑,多通過多變的手法來增加建筑的獨特性。例如,通過在園林中布置不同流水和植物來體現園林的主題風格,再加上山石的陪襯效果,使得整個園林的建筑更有層次感,整個空間更有虛實對比的韻味。傳統園林設計的先抑后揚的建筑風格,以及多變的手法給現代景觀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素材。
1.2構造詩情畫意
傳統園林設計幾乎都飽含詩情畫意,整個建筑都像是一幅幅美不勝收的畫卷,這種特點大多受到我國古代文人墨客的影響。古代的圣人雅士都喜歡吟詩作對,以山水、蟲魚、鳥獸等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將美景通過畫卷記錄下來。當然,園林建筑和文人的詩畫也是相輔相成,這樣也就形成了我國傳統園林的詩情畫意之美。
1.3意境深遠高潔
我國的傳統園林大多意境深邃,營造出一種自然之美,這也是我國的傳統園林的獨特之處。這種深遠高潔的思想意境同樣受到一些儒家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儒學中的仁禮的思想,影響著我國傳統建筑的風格。園林的主人一般希望通過園林的風格來體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懷,因此,對園林的意境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傳統的園林建筑一般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使整個建筑得到升華。
1.4感官自然和諧
我國的園林建筑一般都是自然環境的濃縮和精煉,希望尋求居住的清寧,即使在鬧市中,也能有舒適之感。在傳統園林的不斷發展中,自然和諧的最求始終沒有間斷。就像我國古代詩人所描寫的那樣“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這正是我國傳統園林的真實寫照,隨處都彰顯著自然的美,充滿詩意。傳統園林一般選擇建筑在風景優美的地方,山水環繞,將建筑與自然的美景和諧統一,人工建筑不會顯得突兀,甚至有和諧之美,這就是傳統園林的最高境界。
2現代景觀的特點
現代景觀設計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融入了更多的現代化元素,已經擺脫了傳統園林設計的限制,形成了不同城市特有的風格。特別是當代的景觀設計更具有包容性,為更多的大眾服務,打破傳統園林為上層顯赫人士服務的局限。現代景觀的規模更加廣闊,不僅僅是對園林的創作,還包括城市的規劃、生態環境的保護,或者一些大型的現代藝術建筑都可以稱為現代景觀,例如著名大三峽工程,具有現代特色的東方明珠塔等等。生態化、科學化、包容性和藝術性成了現代的景觀設計的設計特點。
3現代景觀對傳統園林的傳承與創新
3.1傳統園林思想的傳承
現代景觀的設計思想也要遵循傳統園林自然統一的思想。現代社會的人文環境比較喧囂,景觀也需要具有生態和諧之美,因此傳統的思想是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的,也符合我國綠色環保的建筑要求。在當代的景觀設計中,在追求景觀品質的同時,要將人工與自然和諧統一,才能維護生態的平衡。“大地有大美而不言”,現代景觀的設計首先要基于自然和諧的理念之上,再來談創新和創作,這才是正確的設計思想。
3.2傳統園林手法的傳承
現代景觀的設計要借鑒傳統園林靈活多變的建筑手法,注意不同元素的搭配,格局的構造以及空間的虛實結合。現代景觀可以結合以小見大的方式,使整個結構更具有層次感。當然,景觀設計一般離不開山石和流水的搭配,各種元素的搭配可以根據景觀的主題要求進行變化,這就要求設計師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和設計知識基礎,才能根據需求不斷改變設計思路。在傳統手法的傳承中,還可以進行創新或者借鑒國外的優秀設計理念,這樣才能給社會帶來新鮮感。
3.3技術創新
時代是在發展進步的,傳統的設計思想和手法并不能全部適用當代的景觀設計,因此,還要不斷地根據社會需求進行技術創新。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景觀設計就與數字技術進行了有效結合,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對景觀的各種元素利用虛擬圖層展示出來,經過不斷的發展和進步,數字技術在景觀設計上的制圖、分析和模擬能力在不斷地加強,使當代的景觀設計更加科學便捷。
3.4打破格局
傳統園林的設計一般是為上層人士服務,而我國的當代的景觀設計是為所有的大眾服務,因此,當代的景觀設計要進行格局的突破,打破原來的局限,對整個城市的景觀設計進行拓展,形成更開放、廣闊和全方位的設計領域。城市的景觀系統要合理規劃和布局,根據城市的特殊文化,打造不同的城市名片,為居民帶來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4結語
居住區景觀環境是城市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居住區綠地是城市綠地中占地最大、最貼近居民、最常為居民使用的,城市人大約有2/3的時間花費在居住區空間中,居住區景觀空間是居民對戶外景觀空間的第一認識和感受,因此,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愈來愈受政府、房地產發展商、居民的重視。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中,崇尚地域特色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在現代景觀設計的基礎上根據各地方區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如氣候、地形、歷史等,通過景觀設計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與地域特色。因為只有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景觀能最直接的給居民創造歸屬感、營造“家”的氛圍,尤其是對于孩子、老人來說,地域性的設計能賦予空間一定的特色,形成對“家”的直接感知,留下深刻的印象。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地域性還體現在處理人和社會關系、歷史文脈和場所精神、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在內綜合性考慮,營造適居性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可持續發展的理想人居環境。
2“地域性”的含義
所謂“地域性”,就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特征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和人們的各種活動、行為方式等等。居住區景觀的地域性包含著兩方面的特性:(1)強調住區所處的地域的自然環境(地理、氣候、資源等)的特殊性;(2)強調區域歷史文脈,即特定地區文化意識形態的特殊性。居住區景觀的地域性本身的特點就是時間、自然、地理、文化、歷史、風俗在景觀空間形態上的反映。反映居住區所在區域的自然特征、文化特色,以不同的景觀形式、空間組織美學與當地歷史背景的進行有機的整合。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區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差異很大,居住區景觀設計應只在運用地域性的特點,營造出富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景觀空間,同時利用區域內的地形地貌特點,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居住區景觀的地域性。地域性景觀在特定地區,由于共同的自然地理、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表現出共同的風格特征;而不同的自然地理、社會化背景、價值取向的諸因素又使得景觀風格各異,形成具有鮮明地域風格的景觀形式。
3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地域性的設計手段
3.1尊重地域性的自然環境特征
自然環境首當其沖是影響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整體面貌,它是景觀設計創作的根源,主要從地形地貌、氣候條件、鄉土植物三個方面考慮來體現地域性。首先,地域性特色的景觀應當尊重原場地的地形地貌特點,創造居住區微地形的起伏變化,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與其周圍環境和諧共生。其次,氣候的差異是形成各地地域差別的重要原因,它影響到地域的水文條件、生物條件以及地形地貌,也造成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從而極大的影響到園林地域風格的形成。最后,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采用本土植物的居住區景觀更為貼近自然,有助于保持上午的多樣性,減少維護成本,最能反映其景觀的地方特色。
3.2尊重地域性的歷史文脈和傳統文化特征
居住區景觀設計應該強調景觀空間的文化性。崇尚歷史、崇尚文化是當今居住景觀設計的一大趨勢,居住建筑和環境景觀不能機械的被割裂,我們通過建筑和景觀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我們提倡居住區景觀設計向地域文化的回歸,尊重區域的歷史文脈和傳統文化,尊重地區傳統賦予景觀的特殊性和豐富性。景觀設計和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地域性文化的特質銘刻在與景觀空間之中,形成景觀區域風格,成為一個區域的標志。一個優秀的居住區景觀空間設計應該是在一個連續的傳統中積淀了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生活記憶,文化積淀,成為區域社會的心理寄托和情感歸宿。在設計時,合理運用文化墻、雕塑、小品等表現形式突出地域性文化主題,充分挖掘區域歷史文化內涵,營造地域性文化氣息,使之更具內在的韻味,讓居民在居住區內休憩活動的同時感受、欣賞和體驗地域性文化藝術作品,感受地域性文化的認知感和歸屬感。
3.3合理利用地域性景觀材料
地域性材料造價低廉、就地取材,有著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等優點。縱觀景觀藝術的歷史,大部分作品都是遵循其特定時代的文化脈絡而創造出的特定的藝術形式,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和材料應用。創造地域特色的景觀設計師在使用地方材料過程中注重挖掘材料的特甚至爭取重新利用舊的建筑材料與構件。經常被采用的地方材料包括磚、石、土、木、礦產等。
關鍵詞:新中式景觀;居住區景觀設計;應用
1新中式景觀的概述
所謂新中式景觀設計,便是將我國特有的內斂含蓄、深沉大方的園林藝術風格特征巧妙地融合到現代化的景觀設計中。新中式景觀設計通過將傳統精神文化與現代審美方式的相互交織結合,并最終產生出一種新形式,適應現代人精神生活必須的文化意識享受。事實上,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早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時期就已經出現,其是隨著歐陸風情、地中海風情等各種地域文化的出現而出現,從而進一步不斷影響當代人的景觀審美風格。可以說,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傳承著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對我國古典設計手法與技巧的跟進和變通以及在新材料、新內容上的運用,從而表現出含蓄而秀美的中華風情。從本質上來說,新中式景觀設計是西方藝術特點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交融后,所共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園林景觀藝術形式,它既是當今時代的產物,也是我國居住區景觀設計在未來發展中最為主流的發展趨勢之一。
2新中式景觀在房地產中的設計特點
新中式景觀設計方式是一種兼具傳統文化精髓和鮮明時代氣息新形式的景觀設計理念,它巧妙地將時尚風格的元素融入到我國傳統風格中,從而最大限度上滿足了當代人的環境審美需求。2.1服務對象的改變。房地產的服務對象已經從過去的少數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人員轉變成為了現代的社會大眾。人們的生活品質、精神文明與需求與日俱增,“情懷”2字成為大家的談資,因此,國內房地產景觀設計方面以院落、街巷、府邸等提升自己的產品價值,在保留我國古典園林風格的同時,以社會大眾感受的共性出發,讓我國情懷發展壯大。由于服務對象這一決定因素,新中式景觀在古典園林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地改進、優化等。例如,居住區內的一些景觀空間,就應當適當減少對“齋”、“室”等封閉性的古典景觀建筑設計,并在不影響整體景觀風格的基礎上,增加景觀設計的實用性,保證景觀建筑具有開敞通透的設計特點。增加具有實用功能的全齡段景觀空間,滿足觀賞性的同時,也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2.2現代材質在新中式景觀中的應用。從設計角度研究古典園林。理性收獲:總結特點、為己所用;感性認知:創新發散,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在新中式設計風格中,地產商經常會根據不同的項目定位,做出不同演繹。通過抽象和簡化的手法,將各種古典園林元素,如景墻、大門、廊架、置石等以及地面鋪裝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并通過借景、框景、對景等設計手法,展現出自己所獨有的樓盤特色風格與景觀性格。2.2.1金屬。金屬常與木材、仿古磚材、石材等配合使用,結合得當可以很好地提升項目品質感,明快、硬朗的拉絲面原色或仿銅不銹鋼勾勒出門頭、廊架、水景體塊,簡潔、理性(圖1)。2.2.2玻璃。由于材質的特殊性,玻璃也是時常使用的現代材質,如玻璃景墻,可以做國畫的山水花鳥絲印,質地細膩穩重、顏色豐富,能體現項目的性格、檔次與品味,達到過目不忘的效果。2.2.3整石。運用整石和條石在綠地錯落擺放,互相咬合。更厚的條石可以讓石頭更有體量感、面層的變化也更加豐富。另外,通過條石的“拙”和周邊景墻上的”精“形成反差,更好地烘托整體氛圍。在設計過程中均保留了石材在自然中形成的天然石皮,精心挑選其特有的紋理,進行加工,成為寓意大山大河的薄片石,層巒疊嶂、氣勢磅礴(圖2)。圖1金屬、木材、仿古磚材、石材等配合簡潔明快2.3簡化過于繁瑣以及施工難度高的裝飾,以簡約大氣為設計導向。我國古典園林強調最多的是人與自然的協調與統一,山環水抱、曲折蜿蜒,不僅花草樹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盡量順應自然而參差錯落,力求與自然融合,“雖為人作、宛如天開”的造園理念,建筑小品裝飾繁瑣復雜、施工難度高。西方園林藝術更加注重人類對于自然環境征服能力的體現,布局對稱、規則、嚴謹,從而呈現出一種幾何圖案美,但人工痕跡過重,缺乏人情味。近幾年,人們逐漸認識到,既要不缺失我國人文情懷,又要舒適宜居,這時便產生了火透整個地產圈的“新中式”出現,在現代社會中過于自然隨意,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利的弊端,如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曾專門論述過自然美的缺陷,因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沒有自覺的心靈灌注生命和主題觀念性的統一于一些差異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見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因此,新中式園林設計風格在順應自然的同時,也實現了主題與觀念,以我國古典園林的精神為設計主線,采用現代簡約的表現手法去其繁瑣復雜的施工工藝,用簡約時尚的設計元素,體現園林設計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東方文化內涵。在新中式的地產園林景觀設計中,其中各處的裝飾主要用于體現情趣和意境,使園林景觀設計在注重藝術性的同時,也體現出強烈的現實性、實用性、引導性。2.4古典園林與民居文化藝術元素結合。在我國古代,古典園林景觀建筑向來屬于王公權貴或官宦富商們富足生活的附屬品,與廣大百姓的生活幾乎毫無聯系。因此,在每個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奢華園林庭院的向往,且如今高樓林立、人情淡薄的現代社會不禁會讓人想起曾經的大院、街巷、鄰里等,如今各大地產開發商便把握住商機,以“街巷”保留鄰里;以“門墻”保留院落;以“庭院”回歸向往,讓古典園林與民居文化元素相結合。在小區的中心公共區域一般以集中的景觀園林為主,如亭臺樓閣、水系、活動場地等,在宅前、單元口、宅間較為私密的區域,以院墻、街巷、鄰里景觀為主。古典園林與民居元素相結合既適應了大眾的消費,又滿足了人們的不同需求。
3新中式景觀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新中式景觀并不是純粹的我國古典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合理解讀,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相互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景觀。它摒棄了我國傳統風格中沉穩有余、活力不足常見的弊端,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又體現了現代特點。3.1新中式景觀的造園手法。新中式景觀設計借鑒我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自然離不開框景、障景、抑景、對景、借景、漏景、夾景、添景等經典的造園手法。除此之外,新中式景觀設計還巧妙結合了現代景觀元素,共同營造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例如,天津薊縣的曲院風荷,其整體建筑風格為新中式徽派格調,建筑多用黛瓦粉墻、馬頭墻、層樓疊院曲徑回廊等元素,并通過對門框、窗框、樹框、山洞等元素的合理運用,從而有選擇性地截取到了景觀空間內的優美景色。3.2新中式色調的選擇。色彩是景觀表達定位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色彩的選擇往往帶給人全然不同的感官體驗。例如,地中海風格中典型的藍與白,東南亞風格以宗教色彩濃郁的神色系(如深棕色、金色、褐色等)為主色調等。因此,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應主要選用能夠具體代表華夏文明的幾種色彩,即所謂的“國色”,以中國紅、琉璃黃、長城灰、玉脂白、國槐綠這5色為主。傳統的“國色”結合現代化的景觀材料以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通常還會使用到原木色和黑色,這些色彩共同營造出景觀的表情,形成尊貴、喜慶、祥和、寧靜、內斂的新中式景觀空間。例如,北京泰禾運河岸上的院子,其院門景觀的色調主要以中國紅、琉璃黃、長城灰為主,不僅凸顯出了建筑高貴的檔次,同時還共同營造出了一種純潔、喜慶的景觀氛圍(圖3)。3.3新中式景觀中的我國傳統元素。我國傳統元素符號包羅萬象,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設計者首先應該深刻理解元素符號的具體內涵以及華夏民族文化的歷史積淀、文化精神與文化氣質等。我國傳統文化表現在藝術上,可以概括為“含蓄、內斂而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符號追求的是和諧、樸素和含蓄的思想,與我國傳統的人文、自然、哲學觀一脈相承。可以說,傳統符號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其不僅是作為景觀設計中的裝飾,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物質化,在這些樸素的圖形背后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中式景觀設計中巧妙融入這些傳統符號,將它們或抽象、或簡化的手法體現我國傳統文化內涵,運用形式多種多樣,可雕刻于景墻、大門、地面鋪裝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現;或與燈飾相結合,實現功能與藝術的結合。在物質生活逐漸優越的今天,現代人越來越追求精神和內心的提升,充分運用我國傳統元素,將帶給人們更多的民族歸屬感,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并將我國文化更好地展現和傳承。
4結語
綜上所述,新中式景觀設計作為我國本土領域內的一種景觀文化現象,在全球文化碰撞交融以及我國古典園林景觀設計模式的不斷消亡,它的出現和產生可以說是十分必然的。新中式景觀設計既不是簡單的復制傳統,也不是單純地將幾處有我國特色的景物突兀地安置到現代景觀藝術中。它的出現是對我國傳統精神文化的發揚和繼承,是通過攝取傳統園林景觀設計精華的方式,將我國古典園林景觀藝術以現代化的設計建造手段,從而最終展現出一種全新風格的園林景觀藝術。因此,相關從業人員理應對新中式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手段和途徑展開進一步的完善工作,不斷設計出更多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景觀藝術空間。
作者:惠慧 單位:太原市富力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陳琳,于紅星.新中式景觀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5(2)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原則、現代園林
引言
近年來,在國內現代城市的規劃與建設中,城市規劃部門及社會各界已經意識到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性,建設園林景觀,展現園林的生機和活力成為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理念之一。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園林景觀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逐步將園林規劃放在城市生態建設的高度上去思考。并根據氣候特點、自然風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異,營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環境。
1. 園林規劃設計的原則
1.1地方特色
園林不僅是塑造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空間,更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載體和表征,是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應該充分體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即社會特色和自然特色。
園林應突出其地方社會特色,即突出其人文特性和歷史特性等。園林建設應繼承城市本身的歷史文脈,適應地方風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藝術特色,這樣才能增強園林的凝聚力和城市的吸引力。和諧園林的規劃設計非常注重對新鄉市歷史文化素材的挖掘,結合園林具體的地形特點進行合理布局。
園林還應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適應當地的地形地貌和氣溫氣候等。城市園林應強化地理特征,盡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藝術手法和建筑材料,體現地方山水園林特色,以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和諧園林的規劃設計利用現代的藝術手法,充分結合本地情況,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地方自然特色突出的現代化城市公園。
1.2突出主題
園林無論規模如何,首先應有準確的定位和明確的主題,其后圍繞著園林的主要功能,以體現時代特征為主旨,綜合考慮公園的整體布局。這樣的規劃設計就會有軌可循,才能實現園林在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環境(包括城市空間環境和城市生態環境)、滿足人們多層次活動需要的功能。
1.3協調發展
園林在城市中應具有多樣的價值體系,如生態價值、環境保護價值、保健休養價值、游覽價值、文化娛樂價值、美學價值、社會公益價值與經濟價值等,無論在社會文化、經濟、環境、防災避險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園林的功能向綜合性和多樣性衍生,現代園林綜合利用城市空間和綜合解決環境問題的意義日益顯現。因此,園林規劃設計不僅要有創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還應體現出多種價值體系協調發展的思想。
園林是城市中最具價值的開放空間之一,是表示城市整體環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城市中人與環境互相協調的標志,也是城市生態環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對于這種最能反映現代都市文明魅力的開放空間,應予以優先的開發權。
園林規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間形態、園林綠化布局、道路交通銜接等方方面面。在進行園林規劃設計中應時刻牢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兼顧的原則,切不能有所偏廢、厚此薄彼。
2.現代園林景觀設計
2.1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與古典園林藝術相結合
在古典園林設計中,具有一定封閉性和局限性,而其體現的審美情趣和人生哲理與現代化發展差距較大,尤其是創作思想、設計手法等過于強調時代性,適用范圍狹窄。因此,在研究有關現代化園林景觀設計時,應樹立創新觀念,摒棄傳統設計中的缺陷,做到揚長避短,實現古典文化與現代藝術的有機結合。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除了重視基本的構景之外,突破局限,體現現代園林景觀發展的精神境界,豐富實用性,真正成為提供大眾化服務的公共園林。但是中國傳統藝術的應用,并不意味著生搬硬套,也不能完全依賴于古典園林模式,必須做到園林景觀設計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的和諧共生,提升整體效果,實現“天人合一”的渾然天成之感。只有這樣,才能奠定中國傳統藝術的地位,體現地域性、文化性,延續并發展園林景觀文化。
2.2掌握傳統藝術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技巧
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的歷史豐富且悠久,無論是疊山理水還是空間布局,杰出作品層出不窮。依靠中國傳統藝術的基礎,做到情景交融,發揮以小見大的作用,體現序列空間美感。總之,在現代化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藝術,樹立先進的設計理念,提升空間意識,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表達景觀形態思想,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營造出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
2.3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表達豐富的視覺特點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體現美感,是基本設計目標。而園林景觀中的美又可劃分為形式美、意境美、具象美三大層次。過去,園林景觀設計往往視角單一,枯燥乏味;而多元化將成為現代化園林景觀設計的必然趨勢。園林景觀設計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美,若想達到這種效果,必須借助其他山水景色。在中國傳統藝術中,山水景觀極其豐富,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具有獨一無二的傳統藝術特征;而麗江的恬靜之美也是園林景觀設計中重要的傳統藝術元素;而壯觀的雪川也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傳統藝術元素。
豐富多樣的中國傳統藝術元素,表現的視覺美感也是多角度、多層次的。由于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經歷了豐富的發展過程,由過去的空間開放到如今的景觀設計開放,實現園林景觀設計與人文藝術的有機結合,而設計理念與設計內涵也在深層次上有所進步。以當前社會發展狀況來看,中國傳統藝術的應用已經達到一個“效應時期”,而園林景觀設計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如社區景觀、城市廣場、山水園林、江濱河岸,等等,給中國傳統藝術帶來更多發揮空間。
2.4以傳統藝術表達和諧的空間秩序
與其他景觀設計相比較,園林景觀設計更加強調“意境美”,而這種意境美的體現可通過軸線方式體現。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軸線既可是筆直的,也可是彎曲的,軸線的有機混合,更能表達豐富的空間層次感,提升審美價值。在中國傳統藝術元素中,“水”所表達的動靜結合意境較為常見,如果是流動的瀑布或河流,則以動態形式呈現;如果是靜謐的湖泊或池塘,則以靜態形式呈現。在現代化園林景觀設計中,應充分發揮水的靈性。以蘇州園林景觀設計為例,既體現了傳統藝術中的“軸線”變化,表達了豐富的景觀空間感,同時又實現了水的動態與靜態相結合,體現了豐富的空間魅力。另外,將傳統藝術內涵融入到空間中,也可發揮重要作用。例如,蘇州園林景觀中,隨處可見具有中國傳統藝術意味的梅花、竹子等,表達了堅忍不拔、意志力等中國元素,并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體現了高雅的文化意境。如圖,圖中為大浦醫院景觀設計圖。
3.結語
隨著中國景觀建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規范,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園林景觀行業定會有自己特色的設計品牌。
北歐各國的景觀設計的特征
北歐風格是現代主義風格中的一種,相比其他風格,它更加自然、純凈、簡潔、實用功能強。使用簡單大方的純色,使用極具現代造型的線條,其中著名的葛蘭姆和斯德哥爾摩學派的公園體系等諸多設計作品中都完美的呈現與大自然的融合。北歐景觀設計追求周圍環境與大自然融合,北歐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一個完美的融入點,早起有點借鑒與英國的風景園的特征,后期發展成熟有了自己的特點更多的實用主義,跟北歐的建筑與家具設計有著很多的共同點,都是追求簡單精煉的線條,樸素的形式,但是注重的人的感受.1、丹麥的風格丹麥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發達進步的國家,且具有長期的傳統工藝,這給丹麥的設計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受北歐其他國家的影響,對人情味和地域性的關注形成具有現代簡約明快與傳統寧靜典雅相結合的風格特點,布萊德特設計的Mariebjerg墓園,運用丹麥鄉土景觀中的林地空間,還有眾多案例經常運用鄉村景觀,把農舍中看似簡單的木構建筑與環境景觀相結合,結合現代設計的特點,把丹麥本土的地域性、民族性相融合,形成丹麥自己特有的景觀設計風格,就像丹麥的童話故事,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如被稱為“北歐現代主義之父”的阿納•雅各布森所設計的蛋椅、天鵝、椅螞蟻椅等,簡練而輕柔的曲線,獨特新穎的造型,集美觀、實用、耐用于一體,同時體現出極簡主義藝術美學,深受大眾自愛,至今,隨處可見極具韻味又不失現代感的椅子。同樣丹麥的景觀設計中總會折射出這些大師的影子。2、瑞典風格當城市開始擴張我們不僅僅考慮的是鄉村景觀,還要注重城鄉平衡,瑞典著名的斯德哥爾摩學派誕生于瑞典景觀設計的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當時的背景是不需要考慮過多的制約,各個領域的設計師都有著共同的信念,基于城市環境下的景觀設計,在這個善于運用自然的國度,它是五國中最早提出“功能主義”的思想的國家。設計師開始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現代設計風格,他們追求設計功能性與大眾化統一的原則,瑞典實行的是相對進步的社會模式,由于北歐受到地理天氣的影響,冬季漫長,所以室內活動還是占的時間較多,該區域并不具有美國加州那樣豐富的室外活動,所以很多設計要應地制宜,不是以為的追求藝術審美,把實用放在首位,全球著名的宜家IKEA家具公司就是如此,精巧簡介的設計,并沒有高昂的價格,考慮的是大眾的感受。3、芬蘭風格芬蘭是個湖泊眾多的國度,同時也是一個重視自然,善于運用與自然共存的國家,芬蘭景觀設計師揚內斯在設計中把樹的枝干當作墻的要素,通過植樹的排列組合最終設計一面透明有生命的墻體,在重注藝術美觀的基礎上同時也體現出生態設計,注重功能性與民族傳統手工藝的結合,設計師善于使用諸如木材、磚塊、石頭、大理石、金屬等天然資源,給人一種純樸、自然之美,阿爾瓦•阿爾托,芬蘭著名建筑師、家具設計師,被稱為“現代建筑學先驅”。他的創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現代建筑道路。他在芬蘭湖岸的曲線中汲取靈感,創造出眾多有機曲線的設計從工業設計到建筑設計,以及景觀設計例如瑪麗亞別墅曲線流暢的腎形游泳池,淋漓精致的體現出芬蘭自然風光給他的啟迪,直到后來影響全球,美國著名的現代景觀設計師丘奇在他后來眾多的景觀設計中運用腎形游泳池。芬蘭的設計元素“一切都在于審美與功能”。主張理性設計,追求“自然再生”的理念。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北歐設計風格以其獨特的設計風格與藝術魅力,至今仍在世界現代設計風格中占有顯著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物質資源,北歐人熱愛自然,珍惜大自然賦予他們的這一切。更重要的一點是不斷追尋傳統民族工藝與現代設計相融合的創新精神,給現代景觀設計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面貌。
北歐風格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第一,北歐景觀設計對人情味的關注。北歐五國地理緯度高,氣候寒冷,相對隔絕,自然環境優美,景觀設計更多是從人性的角度作為出發點去設計,不是單純的追求形式,而是去營造一種氛圍給使用者一種親切感。第二,北歐五國追求實用美學的理念。北歐國家注重理性設計,為人所用,需具備實用與美觀的雙重功能性。在景觀的功能形式語言中,是一種在復雜形式中尋求人與自然的平衡,追求實用美學的觀念,這不僅在北歐的景觀設計中反映出來其他的設計也是這個規律。第三,其設計風格更加的本土化與宜人。在現代主義風格傳入北歐五國時,它們并沒有盲目模仿其簡單的形式與新型材料,在深層次中對傳統景觀的否定,結合本土的民俗風情創造出一種全新因地制宜的景觀設計語匯,而不是單純的模范照搬其他國家的景觀設計模式。結語北歐的現代景觀設計各加的自然化與本土化,較容易的適合當地氣候、人文、與一種精神境界的設計哲學。北歐景觀設計樸實、不去追求奇異的造型,但是線條精煉,形式上更加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就是一種人們創造美好生活而設計的景觀設計。
作者:夏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