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的概念8篇

時間:2023-08-20 14:38:5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經濟危機的概念,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經濟危機的概念

篇1

《職業技術教育》:當前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是什么?

Denise Amyot: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中。經濟全球化的變化意味著,擴大人們接受技術和專業教育(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機會,增強技術和專業教育的適切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相關研究表明,所有國家的大部分人口都需要獲得一系列廣泛的中等后教育與培訓,而應用學習機構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教育不可能在所有國家都采用同一種模式,也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全之策。但為適應全球經濟的迅速變化,技術和專業教育機構需要與雇主及其所在社區更緊密地合作,以確保提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教育。怎樣形成這樣一種高效、有活力的合作伙伴關系,是所有國家面臨的關鍵問題。傳統來說,人們普遍希望通過進入大學實現個體的就業和生活成功,因此,怎樣吸引更多的人到應用型學習機構學習是我們要解決的最重要問題。為此,我們需要提高專業和技術教育的地位,使其成為一個促進個體實現成功的公平和有吸引力路徑。我們需要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就業率,幫助其創業成功,這些是改變學生及其家長對技術和專業教育看法的重要信息。我們還必須確保職業教育體系中有一流的領導者和改革的先驅者。僅僅有充足的管理者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動態的領導者。我們也要求教師不僅僅是授課者,還能利用各種工具啟迪青年人,給予他們動手操作的經歷,從而為其獲得有報酬的職業生涯作準備。

《職業技術教育》:各國職業院校在辦學和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是什么?各國和學校又是怎樣應對這些挑戰的?

Denise Amyot:我上面已經提到了現在面臨的關鍵挑戰。就可能的解決方法而言,我可以介紹一下加拿大的學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培訓的適切性而言,加拿大的學校都設有項目咨詢委員會,每年都對相關的課程項目進行調整。我們還設有國家行業理事會,持續推進與雇主的合作關系,從而使課程適應當前行業發展的要求和標準。現在加拿大負責中等后教育的國家部門也根據一些關鍵的績效指標對部分學校給予經費資助――這包括畢業生的就業率以及雇主和學生的滿意水平。這種實施形式和問責機制持續激發了專業和技術教育機構在國家資格框架的基礎上努力增強所提供課程和服務的勞動力市場適應性。

就職業教育的社會形象來看,職業教育畢業生職業生涯的成功及學校開展的創新性教育項目就已經證明了職業教育的價值。在這方面,我們的職業教育機構已經適應了新的不斷變化的全球市場,我們已經改變了這一領域的用語――現在探討的是專業和技術教育(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而不僅僅是職業培訓(vocational training)。事實上,加拿大近來出現的一種現象更加證明了需求驅動應用學習體系的優勢,如一些獲得學士學位的大學畢業生再回到技術學院學習證書或文憑課程。在過去的五年中,僅在多倫多地區,大學畢業生進入職業學院學習的學生人數就增加了40%。現在的雇主對其青年員工培訓的投資日益減少,因為他們都積極尋求雇傭已經證明具有勞動力市場需求相關資格,而不僅是具備理論知識的員工。職業學院提供的與行業相關的實踐導向的生涯培訓和工作場所實踐是一個有益的結合。

就職業院校教職員工的培訓和領導能力來說,為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增強職業教育機構的影響力,我們在過去幾年中已經積極致力于加強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化發展、領導力構建及其合作網絡建設。我們已經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AEIE)合作,開展職業教育領導力培訓(Vocational Education Leadership Training,VELT)項目。通過該項目,中國職業教育機構的校長和副校長可以到加拿大和其他五個國家學習技術學院的領導模式。

《職業技術教育》:通過與中國職業院校辦學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交流及到中國職業院校的參觀考察,您對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有哪些感受?

Denise Amyot:近年來,中國努力通過政府決策和增加投資加強專業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發展,以增強其適切性,擴大其受眾。在與其他國家教育部門交流時,我們經常把中國作為這一領域的一個范例。中國應該為其對職業教育的投資感到自豪――努力提升其職業教育機構的領導能力及其師資的能力,并把這些方面作為評判未來成功的標準。我們對其中的一些積極改革感到激動和振奮。例如,利用亞洲發展銀行的貸款,加拿大溫哥華社區學院(Vancouver Community College,VCC)對來自中國湖南省職業院校的教師開展了三個月的定制教師培訓項目。這一項目關注的重點是培訓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課程開發、領導力、評估技術、戰略規劃和治理能力等。

我們積極鼓勵來加拿大參與這次培訓的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以支持其實現對學生的積極教學目標。

參與者對培訓的反饋是非常積極的,大部分參與培訓的教師都認為,這次培訓經歷豐富了其教學途徑和方式方法,他們期望能夠進一步開展合作。

《職業技術教育》:與您所在的國家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您認為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有哪些差距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Denise Amyot:首先,我認為在中國文化中有一種較強的傾向是,希望每個人都能進入大學學習,并認為其他類型的教育都是次等的。要改變這種心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前面已經說了加拿大的例子――要改變這一點需要發展并宣傳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并使職業教育學生有繼續進入大學學習的路徑,以滿足想進入大學學習的這部分學生的需求。同時,還要宣傳具有應用性學習經歷的學生在就業及獲得工作機會方面的優勢和價值。雇主也需要認識到職業教育的價值――一個高質量的勞動力依賴于他們與教育機構的合作,以提升相關的教育項目,并確保教師具有相關的行業工作經驗。教育機構需要向企業一樣運營――需要創造條件,實現自身經費的可持續性。如果看到了職業教育的價值,行業企業就會向職業教育提供相關的設備、教師培訓、應用研究合作、技術轉讓及學生實習機會等多種支持。

為使應用性高等教育機構做到這一點,需要為職業教育發展一個高效的治理體系,從而為學校或教育機構提供決策的權力,以應對經濟發展的變化。他們需要敏銳地抓住社會中的各種機會,使社區和行業參與到學校的治理中來。在這方面,需要實現一種范式的轉型――這一體系必須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而不是以機構為中心,以確保整個體系都關注學生的成功,從根本上支撐他們從教育到就業的順利過渡。

《職業技術教育》:目前,建設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在這方面,加強不同層次職業教育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的銜接溝通,實現學生的無縫過渡是中國職業教育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這方面,您所在的國家有什么經驗,國家政策應提供哪些支持,職業院校在具體辦學中應作出哪些改革?

Denise Amyot:通過加拿大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出,提供不同教育體系間溝通的路徑是實現成功的關鍵。有許多國家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錯誤是,強迫青年人過早地對教育路徑進行選擇,但并沒有為他們提供改變教育路徑的機會。需要為青年人發展從中等學校到不同類型中等后教育機構過渡的清晰且容易轉換的教育路徑。加拿大學院體系90%以上的就業率吸引了很多大學畢業生到我們的體系學習。我們還看到很多學生特意到技術和專業教育體系進行學士學位學習,因為他們知道,這一體系提供的學位是應用性的,并包含工作經驗,很多老師和指導者也來自行業。一個令人滿意的教育體系不是完全一樣的,這一體系應有不同類型的學生、不同類型的學習方式,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

圖1是加拿大教育體系的示意圖。

《職業技術教育》:近來,中國相關政策提出將一些大學轉向以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為主的職業教育機構,許多院校在這方面面臨困惑,您對中國這些院校有什么建議?

Denise Amyot:我的第一個建議是,他們首先需要考察本國最成功、做得最好的技術學院,同時實地參觀其他國家有效應對這些挑戰的學校。比如加拿大,在實現教育體系的多樣化和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路徑方面就做得比較好。

此外,還可以參觀巴西聯邦學院,該學院計劃派遣1000名教師到加拿大學習三個月,以提升他們學院的教學水平。首批50名教師已經在加拿大接受完培訓,并返回巴西,他們在教學方式改革及與行業企業合作方面獲得了很多有益的經驗和教訓。

同樣,我們也已經與中國的一些職業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他們計劃于2015年春天到加拿大參觀考察,我們非常歡迎并期待他們到加拿大來!

《職業技術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適應國際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人才是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在這方面,WFCP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WFCP未來在促進國際職業院校合作方面將采取哪些策略,重點目標是什么?

Denise Amyot:世界職教院校聯盟(WFCP)是一個學院和學院協會間的國際網絡。WFCP希望能夠在全球經濟背景下勞動力教育的發展中發揮一種引導性的作用。WFCP希望促進世界范圍內的成員分享前瞻性的教育策略和最好的教育實踐,以提升世界各國勞動力的就業能力。WFCP希望能夠通過全球統一的聲音影響相關政策的發展,我們積極致力于在國際水平上促進成員創新性教育項目的發展。這些跨國性的多元文化交流與合作對于全球創新是非常重要的。

篇2

[關鍵詞]經濟數學;微積分;概念形象化;教學方法;境外生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1-0030-03

一、我校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和境外生的學習情況

境外生是我校生源的一大特色,他們主要是來自中國大陸之外的港澳臺學生以及東南亞等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 由于文化成長環境的不同以及教育理念的差異,與境內生相比,境外生的數學基礎普遍比較薄弱。教學體系的不同造成境外生的知識結構不夠全面。另外,境外教育更注重知識的應用,理論性沒有中國大陸強,境外生缺少長期系統的訓練,計算能力、理解能力普遍較差。這些客觀條件的存在,使得境外生學習數學課程困難重重。[1][2] 因此,我校對數學課程采用了分流教學的制度,對境外生實行單獨開班教學。這種教學手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境外生學習數學的一些困難,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應根據境外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以及專業特色,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做相應的調整。首先,我們要切實考慮到境外生的實際情況,降低學習難度,深入了解各專業學生的專業背景,看他們的專業要用到什么樣的數學知識,分專業、分難度地進行教學。其次,我們應加入一些數學文化,滲透數學思想,拓展境外生的知識面,避免境外生有知識無文化的現象出現。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可以對境外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最后,在具體的教學環節當中,我們應想辦法讓抽象、深奧的數學概念變得淺顯易懂,讓境外生看得見,摸得著。對于數學基礎薄弱的境外生而言,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二、概念形象化教學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數學概念在數學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往往要求概念定理表述完整,證明過程嚴謹,這樣的模式完全符合我們要求的嚴謹治學的學術態度,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容易讓人感得枯燥煩瑣。 特別是對基礎較差的境外生而言,他們面對晦澀難懂的概念,學習興趣驟減,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境外生學不懂,教師教不會,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轉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方式上繞過刻板又嚴謹的概念表述,采用直觀等感性方式使概念形象化,幫助境外生認識、理解概念[3],內容上強調“是什么,怎么做”,少問甚至不問“為什么”,注重與后續課程的銜接,使境外生感受到學有所用。我們要不斷地從幾何、物理及生活當中挖掘素材,盡量使概念更加生活化,力求做到簡潔明了、形象生動,讓境外生看得見,摸得著,從感性上認識、理解概念。

三、概念形象化教學范例

我們從《微積分》的一些基礎概念入手,談一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怎樣使概念形象化,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數學的基本概念。

【例1】函數極限概念的形象化教學模式。

一般教科書上關于函數極限的概念都用“ε-δ”語言來定義[4][5],這對境內生而言,尚且有一定的難度,對境外生來說,簡直是天書一般。所以在講解極限概念時,我們可以避開純數學語言的描述,用形象化語言來定義極限,并通過函數圖像幫助境外生理解極限概念。

我們從直觀例子入手,介紹人們對極限的認識。生活中,人們經常說“我的忍耐力已經達到了極限。”“警報聲達到極限,然后戛然而止。” 通俗來講,所謂“極限”就是無限趨近于一個固定的數值或狀態。劉徽的“割圓術”中,作圓的內接正多邊形,當邊數越來越多時,正多邊形的極限狀態就是一個圓,正多邊形面積的極限就是圓的面積。

在數學里,當函數y = f(x)中的自變量x漸漸趨近于某個定值時,該函數的函數值y也會逐漸趨近于一個值,這個值就是函數的“極限”。以函數f(x) = x+1為例,顯而易見,對于所有的實數x,f(x)都是有意義的。 我們從數值變化和函數圖像兩方面來看,當自變量x漸漸趨近于1時,函數值f(x)的變化如下。

四、總結

關于概念形象化教學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介紹函數連續和可導的關系時,我們可以形象地描述“對一個函數(即一條曲線),連續是連綿而不間斷,可導是光滑而不打折”;介紹函數的極值時,我們可以說“極值就是函數在局部范圍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介紹原函數和不定積分的概念時,我們可以說“原函數就是一個函數求導之前的原來的那個函數”“不定積分就是求導之前的原函數的全體”;介紹定積分的基本性質時,我們可以避開嚴格的數學證明,從定積分的幾何意義入手。我們要從平時的教學實踐當中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境外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學有余力的境外生,可以要求他們在概念形象化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概念、定理的完整表述和證明思想,追求數學的嚴謹性。

[ 參 考 文 獻 ]

[1] 楊振銘.僑校境外生學習現狀的思考與策略探究――以華僑大學為例[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高等教育,2012(10):89-90.

[2] 柳向東,劉懿瑩.提升外招生的學習興趣――以暨南大學為例[J].科技文匯(下旬刊),2010(11):19-21.

[3] 高凌云.關于外招生高等數學教學的思考[J].大學數學,2012,28(3):12-14.

篇3

關鍵詞:經理;經理地位;公司經理;經理概念

一、公司經理概念的國內外對比

公司經理(經理)這一概念是中國對于西方先進法律、經濟文化的吸收。由于各國的法律制度,經濟文化,習俗的差異,經理這一詞含義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此分析一下不同國家對經理賦予的不同概念。

1、首先我們分析英美法系國家的經理概念,在英美法系國家的判例中就包含極其豐富的經理和經理權的內容和規則。就英美兩國的兩著名案例進行詮釋:在AutoAssn訴Alexander Film Co案中(英)表述為:一個被聘任來管理、經營或指導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和他人事務的人。[1]又在Branniff訴McPherren案例中(美)其經理被表述為:一個控制、管理公司經營或是分支機構部門的人,他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與獨立的判斷權.因此經理有權控制雇主的營業活動和做出自主經營的行為。[2]而在英美法系國家的成文立法上,經理被包括在"高級職員"的范疇中,他們是董事會進行授權的公司人。

2、在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律體系中,有關經理的規定豐富而又復雜,因為大陸法系國家的民商法的立法模式有合一和分立之分。如民商合一立法模式的國家:瑞士,意大利,我國臺灣地區在民法典中做出了關于經理的規定。《意大利民法典》將經理定義為:"接受企業主的領導經營商業企業的人。"[3]而德國、韓國、日本、我國澳門等民商分立模式的國家則是在商法典中加以規定。如在韓日商法典中其被包含在"商業使用人"中,他是"給予代替營業主而形式營業中的一切裁判上和裁判外行為權限的雇傭人。"從不同的立法模式中表現了不同的價值取向。民法典側重于行為的角度去分析經理和商人之間的關系,契約關系代替經理的身份關系。而商法典則從區分經理和商人角度出發,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所以更多的同過強制性規范來保障經理權力的實現。

二、我國經理法律地位分析

世界各國關于經理法律地位的學說,主要雇員說(高級職員)、人說、法人機關說(前蘇聯)等,分別代表了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的觀點。我國也受他們的影響,雖然各有其合理的一面,并不能由其他學說取而代之,全面的揭示經理的法律地位。

我國法學界對于經理的法律地位沒有進行明確清晰的定義,但是我們可以從現公司法第50條、第69條、第114條、第217條的規定中得出,經理屬于高級管理人員,其由董事聘任或是解聘。公司雇員說,肯定公司與經理人之間存在這雇傭關系,卻只是將經理等同于一個提供勞動力的雇員,并沒有解釋出其不同于普通雇員的高級雇員的身份,此學說也不盡完善。[4]說,認為經理是運用他的技能為公司服務的一般民事人,其與公司之間的關系,適用民法上的規則。其忽視了經理在商業經營活動中承擔了特殊職能的商事人的這一身份。公司代表人說,認為經理是公司的代表機關,并以公司名義,代表法人對外從事民事活動和訴訟活動,公司對其該類活動承擔直接的法律后果。在中國,現在這一學說被很多學者接受。在公司機關說中,認為經理和股東會、董事會一樣,都是獨立的公司機關或幾個,承擔公司內部的經濟、人事和行政等經營管理職能。將經理從董事會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并賦予了廣泛的權利,極大的提高了其為公司服務的積極性。可是該學說仍有缺陷,其給予經理過大的權力,使其與股東會和董事會平起平坐,不符合權利和義務向平衡的原則。

因此,根據現"公司法"和中國商事上的實際情況分析,經理是高級雇員和商事人的結合體。公司法第50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定經理,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是解聘。經理對董事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一)…",[5]這一法條揭示了經理職員的身份,但是有賦予了其不同于普通職員的權力,所以認為其高級雇員。為什么說經理是商事人而不是民事人?經理是經董事會授權,以其專業的技能和經營經驗,對內管理,代表董事會進行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對外代表公司進行各種商事活動,且這些活動的效果由公司直接承擔。所以認為經理具有人的身份,但是并不是一般的民事人,他從屬于董事會并對董事會負責,對內進行經營管理,對外從事營業活動,是一種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經營活動,憑借的是其高水平的經營方法和經營經驗,因而他是商事人。[6]

由上分析可得,經理是商事人和高級雇員的結合體,我國公司法應該進一步名取盡量的法律地位,這樣才能理清其與公司的關系,有法可依,避免糾紛和利益沖突。

三、我國公司經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1、我們必須在公司法中明確經理的性質地位。不能籠統的提示其受雇于董事會并在董事會的授權范圍內進行經營管理。我國應在條文或是解釋中明示,公司經理是高級雇員和商事人的結合體。

2、可以設立激勵機制。我國公司法第47條第一款第9項,第117條涉及到了經理的"報酬"兩字,但是過于廣泛,并沒有對報酬數額和標準設立具體規定,在實踐中抽象的規則不易并操作,所以在公司法或是規章制度中進行規定。而且也可借鑒現在國外成功的股票期權制度,取消股票回購,股份轉讓的限制,并通過"稅法"和"證券法"為股票期權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3、對于經理在公司立法體系的調整。我們可以將現行《公司法》中對經理權力相關規定的位置進行調整,可將其移至總則來統領各類公司。將其移至《公司法》總則中,一為統領各類型公司,二則可以使經理權之規定避免重復,符合科學立法。

4、建立約束機制。首先除了對經理予以法律責任約束外,由于《公司法》第152條規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的訴權,但是沒有涉及小股東的訴權問題。我們可以在小股東利益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下,使其能代表公司對經理提訟。[7]再者,對訴訟的范圍不再做硬性規定,是股東能自由決定訴訟請求的范圍,這就有利于對股東利益的維護和經理的制約。

5、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民事索賠機制。我國《公司法》中對于經理違反義務的不法行為有所規定,從層面上來看,都是一些具有積極作用的制度,但是其還是缺乏可訴性,操作性不強。如我《公司法》中第54條和第126條規定監事會(監事)的職權:"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和經理予以糾正。"卻沒有規定制止和糾正上面行為的請求方式,尤其是沒有規定當經理拒絕糾正時監事會(監事)的權。

參考文獻:

[1]Black's Law Dictionary[M].West Publish CO.1979.865.

[2]Black's Law Dictionary[M].West Publish CO.1979.561.

[3]陳國柱,譯.意大利民法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1.

[4]王保樹,錢玉林.經理法律地位之比較研究[J].法學評論,2002,(2).

[5]胡光寶.公司法[M].群眾出版社,2005:25

[6]葉乃杰.公司經理的概念、性質和法律地位辨析[J].研究生法學,2003,(1).

篇4

【關鍵詞】酒精;TNF-α;NO;PGE2;動物實驗

文章編號:1009-5519(2007)08-1108-03 中圖分類號:R363 文獻標識碼:A

經口攝入酒精可直接損害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層,使胃黏膜屏障受損,加上胃液中氫離子回滲入黏膜上皮細胞,導致組胺、5-羥色胺和肝素釋放,引起黏膜下動脈短路,毛細血管壓力升高與通透性增加,最終出現黏膜充血、紅細胞滲出、胃黏膜糜爛出血,甚至淺表性潰瘍;過量飲酒又可引起幽門痙攣,延長胃排空時間,易引起惡心嘔吐,胃鏡下常表現為急性出血糜爛胃炎[1]。近年研究表明,胃黏膜的損傷與組織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減少、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增加有關[2]。

本研究利用酒精定量灌胃制作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損傷動物模型,觀察不同時點(0、15、30、60分鐘)大鼠胃黏膜的病理與TNF-α定位和血中PGE2、NO動態變化。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8周齡雄性Wistar大鼠24只,體重(170±10)g,由中國醫科大學實驗動物部提供,每籠8只,分籠飼養。按晝夜時程,在室溫及穩定濕度條件下,用平衡飼料喂養1周。隨機分為對照組、酒精組各12只。

1.2 實驗方法:

1.2.1 動物模型及胃液量、胃黏膜損傷指數計算:各組均采用經口插管灌入法,酒精組灌入50%乙醇10 g?kg-1;對照組灌入同容積生理鹽水。于0、15、30、60分鐘分別處死各組3只大鼠,心臟采血測定血清NO及血漿PGE2;剖開腹腔,結扎胃賁門和幽門,先測胃內液體容積,然后計算胃黏膜損傷指數。胃黏膜損傷指數:每組每時點將大鼠剖腹取胃,沿胃大彎側剪開,生理鹽水洗凈后展開并在塑料平板固定。采用小格圖紙法計算胃黏膜損傷面積,損傷指數(LI)定義為損傷面積占胃黏膜總面積的百分比。

1.2.2 病理學檢查:取糜爛明顯的胃黏膜(0.5 cm×0.5 cm),用中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制成4 μm的連續切片,做HE染色后,光鏡下觀察胃的病理學改變。每張切片測量至少選取5個視野,包括中央和四周。

1.2.3 免疫組化ABC法測定TNF-α:鏈酶抗生物素-生物素(SABC)試劑盒及3,3-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試劑,均購自武漢博士德公司。按常規免疫組化染色,石蠟切片二甲苯透明,梯度酒精至水,3%過氧化氫孵育20分鐘,PBS洗5分鐘,共3次,微波修復30分鐘,加入正常血清封閉液,37℃孵育30分鐘,然后加入一抗TNF-α(1∶100稀釋),4℃過夜,PBS洗5分鐘,3次,加入生物素化二抗,37℃孵育30分鐘,PBS洗5分鐘,3次,最后加入SABC液,37℃孵育30分鐘,PBS洗5分鐘,3次,DAB顯色,顯微鏡下控制顯色時間,自來水沖洗,蘇木素輕度復染,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片,顯微鏡下觀察。以PBS代替一抗為陰性對照,以細胞漿中有棕黃色顆粒的細胞為陽性細胞。

應用顯微圖像分析系統(Metamorph/DP10/BX41.生產廠UIC/OLYMPUS,US/JP),對選取視野內免疫組化陽性信號進行光強度及面積分析,計算酒精組、預防組及對照組胃黏膜TNF-α光密度值(灰度積分值與染色面積和強度成反比,表達越強灰度積分值越低)。

1.2.4 血漿PGE2和血清NO的測定:從大鼠心尖部采集血液2 ml,1 ml放入肝素抗凝管,以備測定血漿PGE2;另1 ml室溫下靜止30分鐘,2000 rpm/min離心10分鐘,收集上清液,以備測定血清NO。PGE2和血清NO的測定采用ELISA法和硝酸還原酶法,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正常參考值分別為20.6-34.2 pg/ml和(65.7±15.8)μmol/L。

血清NO具體操作步驟如下(購自南京聚力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1)取試管3支分別為標準管(S)、測定管(U)和空白管(B)。S管加入100 μmol/L標準液100 μl,B管加入雙蒸水100 μl,U管加樣品100 μl,各管加0.1 ml試劑1,靠近液面上方加50 μl試劑2,用旋渦混合器充分混勻,置37℃水浴1小時。(2)加0.5 ml試劑3和0.5 ml試劑4,混勻置室溫10分鐘,470 nm波長,0.5 cm比色杯,B管調零,測各管消光值。(3)計算:NO(μmol/L)=樣品消光值/標準管消光值×100。

血漿PGE2具體操作步驟如下(按試劑盒說明書):(1)試劑重建,即將原液試劑稀釋為工作液。(2)按程序加樣、洗滌、加酶標抗體、洗滌、顯色、終止、比色。(3)計算:A%=A標準孔/A零點孔×100% 以標準品含量(pg/ml)為橫坐標,對應的A%為縱坐標,在半對數座標紙上作標準曲線,待測標本計算A%后可從坐標曲線上查出相應的含量(pg/ml)。

1.2.5 統計學處理: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1.5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各組間比較采用ANOVA檢驗。

2 實驗結果

2.1 一般情況:在造模過程中,對照組大鼠出現醉酒表現,結膜充血,躁動,嘔吐等癥狀。

2.2 胃黏膜病理學改變:對照組黏膜光澤紅潤,無損傷,腺體結構完整。酒精組胃黏膜表面上皮細胞變性,有的脫落,可見糜爛、滲出,黏膜內有充血及水腫,腺體受損。

2.3 TNF-α在胃黏膜中的表達:見表1。

2.4 各組血清NO和血漿PGE2的濃度:見表2。

2.5 各組胃液量和胃黏膜損傷指數:見表3。

3 討論

人們已經認識到黏膜屏障、黏液-碳酸屏障、黏膜的微循環狀態以及其他一些胃腸道生物活性物質如前列腺素(PG)、表皮生長因子(EGF)、NO等在消化道黏膜細胞的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當黏膜屏障受到破壞時,即失去自身防御能力,而迅速出現大量的H+反彌散。H+進人胃黏膜,Na+則反流至胃腔內,致使胃黏膜發生病理生理變化,產生諸多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如TNF-α等,繼發和加重黏膜的損傷。

胃黏膜屏障可由外因或內因而被破壞,酒精是重要的外因破壞因子,高濃度的酒精可造成胃黏膜的急性損傷,包括糜爛、潰瘍甚至出血。動物實驗證明當胃內酒精濃度超過14%即可破壞胃黏膜屏障[3]。黏膜損傷的程度與酒精的濃度及酒精與胃黏膜接觸時間有密切關系。但亦有人認為低濃度的酒精對胃黏膜非但無害,而且對胃黏膜還有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是低濃度的酒精可提高胃黏膜前列腺素的水平,從而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而高濃度的酒精和其代謝產物乙醛,不僅由于其親脂性和脂溶性破壞黏膜內及黏膜下的正常組織結構,還可增加H+反彌散,亦可損傷正常的能量代謝,從而破壞細胞功能[4,5]。

本研究中,隨著酒精作用時間的延長,酒精組胃黏膜表面上皮細胞變性,有的脫落,可見糜爛、滲出,黏膜內有充血及水腫,腺體受損;酒精作用15分鐘后胃液量和胃黏膜損傷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

目前研究認為酒精引起胃黏膜損傷的機制包括以下幾方面:(1)酒精對胃黏膜上皮細胞的直接損傷;(2)酒精對黏膜下血管損傷;(3)由于黏膜上皮及血管內皮損傷,受損傷黏膜局部產生大量炎性介質,引起中性粒細胞浸潤,進一步加重局部黏膜損傷,從而使胃黏膜損傷的程度加重;(4)部分患者在酒精的作用下,可引起黏膜下血管擴張,出現一過性胃酸分泌升高,加之胃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壞,使H+逆流機會增加,從而加重胃黏膜局部損傷;(5)繼發細胞因子和胃腸道激素的改變,如PG、EGF、NO、TNF-α等[6]。酒精通過上述機制可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出血。酒精可造成急性胃粘膜損傷,不同的酒精飲料的損傷程度不同,可能與酒中糖分多少有關[7]。

有研究提示,TNF-α是與黏膜損傷關系最為密切的因子。當炎癥或損傷時,細菌或其他抗原會穿越胃黏膜進入體內而引起病理變化。TNF-α是機體受內外環境刺激產生的具有重要生物學功能的細胞調節蛋白,參與機體的免疫、炎癥、抗感染等,酒精性胃損傷時TNF-α含量明顯增加。TNF-α是迄今發現的內源性潰瘍形成介質中最強的一個,作為炎性細胞因子放大網絡中心放大器, 對其他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起增強作用[6]。本研究中酒精組與對照組相比,胃黏膜TNF-α的表達均增加,差異具有顯著性(P

篇5

1.山西醫科大學,山西太原 030001;2.山西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普外科,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 研究復合膳食纖維對門靜脈高壓大鼠腸黏膜屏障功能的保護作用。 方法 健康雌性Wister大鼠,通過四氯化碳(CCl4)橄欖油復合法建立門靜脈高壓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隨機分為A組(單純模型組)、B組(能全素組)、C組(能全素+膳食纖維組,可溶與不可溶之比為1∶2)、D組(能全素+膳食纖維組,可溶與不可溶之比為2∶1)。分別于建模后1、3、7 d隨機取各組3、3、4只大鼠的回腸組織在光鏡下觀察其病理形態變化,取腹主動脈血檢測血漿D-乳酸的表達,取門靜脈血檢測血漿內毒素的表達。另設正常對照組,同法于第7天取樣進行檢測。 結果 建模后各組大鼠的腸黏膜組織結構均有損傷,對照組無損傷;血漿D-乳酸和內毒素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建模后1 d四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血漿D-乳酸:F = 0.579,P = 0.633;內毒素:F = 0.108,P = 0.955);3、7 d四組組間比較,差異均高度有統計學意義(血漿D-乳酸3 d:F = 39.622,P < 0.001,7 d:F = 203.834,P < 0.001;內毒素3 d:F = 95.863,P < 0.001,7 d:F = 2742.321,P < 0.001),且3、7 d各時相B、C、D組大鼠血漿D-乳酸表達和內毒素表達分別與A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3、7 d C、D組分別與B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7 d D組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復合膳食纖維對門靜脈高壓大鼠腸黏膜屏障功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關鍵詞] 復合膳食纖維;門靜脈高壓;腸黏膜屏障;D-乳酸;內毒素

[中圖分類號] R1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3(c)-0026-04

Detection of D-lactic acid and endotoxin and effect of dietary fiber complex 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in ra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QIAO Xiaodong1 WU Hua2

1.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030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ietary fiber complex (DFC) 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in ra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healthy female Wister ra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which were established by CCl4 olive oil complex meth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A (simple model group), group B (the rats were fed with Nutrison), group C (the rats were fed with Nutrison and DFC, SDF∶IDF=1∶2), group D (the rats were fed with Nutrison and DFC, SDF∶IDF=2∶1). At 1, 3, 7 d after modeling, 3, 3, 4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leum tissue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ght microscope.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or D-lactic acid content and endotoxin content. And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was sampled at 7 d as the tested group. Result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intestinal mucosa of rats in each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damage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 damage. The levels of D-lactic acid and endotoxin in the bloo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At 1 d after model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ested groups (plasma D-lactate: F = 0.579, P = 0.633; endotoxin: F = 0.108, P = 0.955). At 3 d and 7 d, the differences in tested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asma D-lactate 3 d: F = 39.622, P < 0.001, 7 d: F = 203.834, P < 0.001; endotoxin 3 d: F = 95.863, P < 0.001, 7 d: F = 2742.321, P < 0.001). Compared with group A,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D-lactic acid and endotoxin in the group B, C and D in 3, 7 d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the level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in the group C and D in 3, 7 d (P < 0.05). Compared with group C, the difference were significant in the group D in 7 d (P < 0.05). Conclusion DFC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gut barrier in ra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Key words] Dietary fiber complex; Portal hypertensi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D-lactic acid; Endotoxin

門靜脈高壓癥(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臨床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為各種原因所致門靜脈血循環障礙而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病死率較高,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并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其中門靜脈高壓性腸病[1]是其與腸道密切相關的臨床表現之一。然而胃腸道又是體內最大的細菌儲存器官[2],腸屏蔽功能受損后引發的腸道菌群易位是其繼發感染及膿毒癥的主要原因[3]。因此如何進行腸屏蔽功能的檢測和保護將成為研究的重點。有研究證明,復合膳食纖維在保持腸道形態結構、改善腸道黏膜功能方面發揮積極作用[4]。本研究利用門靜脈高壓大鼠模型,通過對模型大鼠血漿D-乳酸和內毒素表達的測定,探尋復合膳食纖維對門靜脈高壓大鼠腸黏膜屏障功能的保護作用,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5只,體重180~200 g,由山西醫科大學動物中心提供。能全素(整蛋白型腸內營養粉劑,產品批號:121004)購自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復合膳食纖維(可溶與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購自無錫華瑞制藥有限公司。D-乳酸試劑盒購自BioAssay Systems公司。鱟試劑盒(Ⅱ)購自上海伊華臨床醫學科技公司。

1.2 方法

1.2.1 模型建立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5只經0.35 g/L苯巴比妥溶液誘導1周后,隨機抽取5只大鼠設為對照組,其余60只大鼠為實驗組。實驗組大鼠采用50%的CCl4橄欖油復合法建立門靜脈高壓模型:以0.4 mL/100 g的劑量經背部皮下注射50%的CCl4橄欖油溶液,每周2次,持續4周;之后按0.5 mL/100 g劑量同法注射,每周2次,持續4周,共8周。第10周隨機抽取2只大鼠行門靜脈壓力測定及肝組織活檢。建模成功并存活的大鼠共40只。對照組大鼠以同法注射生理鹽水。

1.2.2 動物分組 將40只門靜脈高壓大鼠模型隨機分成A、B、C、D 4組,每組各10只,各組按125 mL/(kg·d)劑量分四次(8 h 1次)給予不同的腸內營養制劑。A組給予生理鹽水;B組給予不含膳食纖維的能全素;C組給予能全素+復合膳食纖維20 g/L(可溶與不可溶之比為1∶2);D組給予能全素+復合膳食纖維20 g/L(可溶與不可溶之比為2∶1)。對照組行正常飼養,各組大鼠飼養期間自由飲水。

1.3 檢測指標

實驗組4組大鼠分別于飼養的第1、3、7天中相同的時間點隨機抽取3、3、4只大鼠行麻醉后開腹,使用采血針穿刺門靜脈取全血2 mL置于肝素抗凝管內,低溫離心后,吸取上清液,于-20℃保存;門靜脈取血后,行腹主動脈穿刺,用加有肝素的試管留取血4~5 mL,低溫離心后,吸取上清液1 mL,于-20℃保存;在距盲腸10~12 cm處剪取2 cm末端回腸組織,在10%的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48 h,石蠟包埋留作標本。對照組大鼠于飼養的第7天以同法取血及組織標本。取材后采用頸椎脫臼法處死相應大鼠。

1.3.1 病理形態學觀察 每只大鼠的石蠟標本,以4 μm厚度垂直切片,經HE染色后在光鏡下觀察回腸黏膜上皮細胞結構。

1.3.2 D-乳酸含量測定 采用改良的酶學分光光度法測定血漿中D-乳酸活性[5]。

1.3.3 血漿內毒素測定 采用鱟試劑偶氮顯色法測定內毒素濃度,過程嚴格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3.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形態學觀察

實驗組大鼠各時相回腸黏膜均出現明顯的黏膜萎縮,絨毛萎縮變短,黏膜固有層水腫,腺體排列稀疏,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部分黏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黏膜下層充血水腫及出血顯著。對照組回腸黏膜上皮結構完整。實驗組中各時相B、C、D組均較A組腸黏膜的損傷輕,其中B組在7 d時較同時相的A組回腸黏膜的損傷有所改善,C、D組在3 d和7 d較同時相的B組回腸黏膜的損傷有所改善但未能完全恢復至對照組水平。

2.2 各組血漿D-乳酸表達及含量

實驗組四組大鼠血漿D-乳酸表達在建模后各時相與對照組[(2.13±0.39)mg/L]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各組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方向基本一致。建模后1 d四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3、7 d四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且3、7 d各時相B、C、D組大鼠血漿D-乳酸表達分別與A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3、7 d各時相C、D組分別與B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各時相D組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血漿D-乳酸測定結果(mg/L,x±s)

注:與A組比較,*P < 0.05;與B組比較,#P < 0.05;與C組比較,&P < 0.05

2.3 各組血漿內毒素表達及含量

實驗組四組大鼠血漿內毒素表達在建模后各時相與對照組[(0.21±0.02)EU/mL]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建模后1 d四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3、7 d四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且3、7 d各時相B、C、D組大鼠血漿內毒素表達分別于A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3、7 d各時相C、D組分別于B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各時相D組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漿內毒素測定結果(EU/mL,x±s)

注:與A組比較,*P < 0.05;與B組比較,#P < 0.05;與C組比較,&P < 0.05

3 討論

腸黏膜屏障主要由機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學屏障及免疫屏障組成[6-8]。通過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研究證實,在腸黏膜缺血、再灌注損傷、營養不良及應激性損傷等原因下,均可引起腸黏膜損傷、萎縮、通透性增加、菌群失調等表現的腸黏膜屏障功能障礙。腸屏障功能障礙可導致細菌和(或)內毒素易位,并可誘發和(或)加重全身炎性反應和多器官功能障礙[9]。

本研究通過對門靜脈高壓大鼠模型的回腸黏膜組織進行形態學觀察并對血漿D-乳酸和內毒素指標的表達進行檢測,結果表明:①實驗組門靜脈高壓大鼠模型的回腸黏膜有明顯的萎縮,絨毛萎縮變短,黏膜固有層水腫,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部分黏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黏膜下層充血水腫及出血顯著。而對照組回腸黏膜上皮結構完整。提示腸黏膜屏障功能受損。②實驗組門靜脈高壓大鼠模型的血漿D-乳酸和內毒素的表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通過建立門靜脈高壓模型后大鼠腸黏膜明顯受損,腸黏膜屏障功能障礙。當腸道發生急性缺血等損傷致腸黏膜絨毛頂端上皮脫落,腸黏膜通透性增加時,腸道中細菌產生大量D-乳酸通過受損黏膜入血,使血漿D-乳酸水平升高,故檢測血漿D-乳酸水平可及時反映腸黏膜損害程度和通透性變化[10]。正常情況下機體腸腔內含有大量細菌和內毒素,當腸屏障功能障礙時,內毒素通過腸黏膜,進入血循環,形成內毒素血癥,因此監控外周血中的內毒素水平,成為了解腸屏障功能的重要手段[11]。

腸內營養在防止腸黏膜萎縮、維護腸黏膜機械及免疫屏障、防止細菌易位的發生其重要作用[12]。膳食纖維是植物中的可食用部分或類似的碳水化合物,雖然不能在小腸內被降解,但可以在結腸內被細菌酵解[13]。膳食纖維又可分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兩類。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作為植物細胞壁的纖維成分,在腸道內可吸收水分、有害菌群和毒素,還可以增加腸道的蠕動[14]。可溶性膳食纖維在進入結腸后能被盲腸和結腸內的厭氧菌分解成為短鏈脂肪酸,能直接供給結腸黏膜細胞75%以上的能量[15]。本研究中加復合膳食纖維的C、D組較未加復合膳食纖維的A、B組腸黏膜損傷明顯有所改善,血漿D-乳酸和內毒素的表達呈顯著下降趨勢。結果顯示,復合膳食纖維對門靜脈高壓大鼠的腸黏膜屏障功能有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 De Palma GD, Rega M, Masone S, et al. Mucos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mall bowel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acapsule endoscopy study [J]. Gastrointest Endosc,2005,62:529-534.

[2] 黎鰲.黎鰲燒傷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11.

[3] 黎介壽.腸衰竭-概念、營養支持與腸黏膜屏障維護[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4,11(2):65-67.

[4] 陳德國,武華.復合膳食纖維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黏膜屏障功能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3,10(4):34-38.

[5] Brandt RB, Siegel SA, Waters MG, et al. Spectrophotom etric assay for D(-)-lactate in plasma [J]. Anal Biochem,1980,102:39-46.

[6] Baumagart DC, Dignass AU.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J].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2002,5(6):685-694.

[7] Macfie J. Enteral versus parenteral nutrition: the signigicance of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and gut barrier function [J]. Nutrition,2002,16:606-611.

[8] 牛海靜,王邦茂.腸粘膜屏障與功能[J].解剖與臨床,2007,(2):138-140.

[9] Ding LA, Li JS, Li YS, et al. Intestinal barrier damage caused by trauma and lipopolysaccharide [J]. World Gastroenterol,2010,10(16):2373-2378.

[10] 李石玖,馬恩陵,廉東波,等.實時定量PCR檢測外科發熱患者靜脈血中人腸桿菌DNA的方法[J].中國臨床營養雜志,2006,14(2):70-76.

[11] 朱敏,周冰.腸粘膜屏障功能障礙的研究現狀[J].健康大視野,2012,20(7):28-30.

[12] Uchida K, Kado S, Onoue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e of mucus and crypt multiplicity in aberrant crypt foci in the rat colon [J]. Jpn J Cancer Res,1997,88(9):807-814.

[13] 謝潔,周劍新.膳食纖維及其發展前景[J].食品安全與健康,2008,(7):136-137.

[14] 蔡炯,許進.腸道菌群與膳食纖維[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2,9(1):52.

篇6

近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探討其產生原因和影響的文章非常多。在很多文章尤其是媒體報道中,“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這兩個概念經常混淆使用,甚至互為替代,這種用法對嗎?這兩個概念究竟有何區別和聯系?

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當前世界各國經濟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無論從波及的范圍,還是從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看,這場金融危機都不亞于1929~1933年那場經濟危機。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探討其產生的原因和影響的文章非常多。而很多文章尤其是媒體報道中,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這兩個概念經常混淆使用,甚至互為替代,這是不對的。搞清楚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系,對于深入理解當前金融信機的性質和影響是必要的。

什么是經濟危機

當代多數中國人頭腦中的經濟危機概念基本上來自于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在政治經濟學中,經濟危機指的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沖擊,其表現為生產減少、工人大量失業、購買力和需求下降、通貨膨脹等問題。

但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危機其內涵要比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危機寬泛得多。從形成經濟危機的根源來說,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危機主要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發的結果。爆發于1929~1933年間的美國經濟危機,其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體制下的社會財富嚴重分配不公,使得社會貧窮階層和人口不斷擴大,從而制約了社會消費能力,導致了社會生產的過剩。而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危機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并非單一的。有政治,經濟、金融和貿易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二戰后,國家干預主義盛行,世界貿易一體化趨勢加強,資本市場發達,金融領域創新活動頻繁,各國經濟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虛擬經濟超實體經濟加快發展。這些因素雖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但也為經濟危機的爆發埋下隱患。

舉例來說,1970年由石油危機引發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是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兩大利益集團的矛盾引發的;1996年亞洲金融危機則是由東南亞國家放松管制和過快的資本自由化、銀行體系不完善、金融監管缺失,匯率制度僵化等原因造成的;2007年越南經濟危機則主要是資本項目開放過早且金融體系不健全、監管不到位造成的;2007年美國金融領域中次貸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次級抵押貸款產品設計上存在固有的缺陷、國際和國內的流動性過剩等因素,深層上還有社會政治原因:政府長期以來為滿足民眾的愿望而偏好寬松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房貸政策。

什么是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金融危機具體表現在金融萎縮,股價下跌,資金供給不足,流動性低,并引發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經濟蕭條,甚至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動蕩。

現代社會金融危機之所以頻繁發生并迅速蔓延,這與發達的現代金融市場密切相關。由于實體經濟迅速發展,貨幣制度硬約束的不復存在(即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導致虛擬經濟超常規發展。金融市場異常活躍,泡沫現象嚴重,這使貨幣流通速度加快,資本市場過度膨脹,流動性過剩加劇。同時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各經濟體之間的聯系緊密,某一國或地區金融領域出現問題,立即會波及到世界各地,世界經濟形成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格局。這些因素就好像一把雙刃劍,既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導致了金融危機的頻繁出現。

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聯系和區別

篇7

【關鍵詞】金融危機;會計規范

20世紀以前,會計的發展基本上是處于一種無序的、自由放任的狀態之中,會計準則還屬于一種非正式規則。20世紀初,隨著經濟業務的復雜化,會計職業界首先感到了會計管制的必要性,人們開始要求使用統一的會計規范。1906年,針對當時鐵路行業對重置會計的濫用,美國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 Act),授權州際商業委員會為鐵道業制定一套統一的會計制度,鐵路業成為最早受到會計管制的行業。1917年,美國公眾會計師協會(AAPA,現已改為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發表了現代會計的第一份權威性指南《統一會計》(The Uniform Accounting),標志著人類開始通過會計規范對會計行為實行管制時代的到來。

一、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

1929爆發了波及世界的經濟危機,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票市場大跌價。幾周之內,紐約證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約260億美元失去了,大體相當美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中支出的費用。通商,貿易流通中的交換手段被凍結,制造業的殘骸到處都是,農民找不到產品的銷售市場。成千上萬的多年儲蓄化為烏有。

1929年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空前的經濟危機,松散的會計實務和對創造性會計的濫用被指責為市場崩潰和經濟蕭條的罪魁禍首。為了響應紐約證交所的要求在大蕭條中逐漸恢復公眾和投資者對證券市場公允性的信心,國會成立了SEC,它有權規定財務報告編制中會計處理方法,并確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認會計準則”(GAAP)。這一機構先于確定GAAP的主體成員之前就開始運作,可以看到政府對規范會計準則的急切心情。隨后,SEC著手組織會計職業界制定GAAP,投票決定了依靠民間機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夠通過對其施加壓力來影響會計準則。

二、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于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12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成員M.Zubaidur Rahman向該組織提交了一份名為《會計披露在東亞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應吸取的教訓》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東亞金融危機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區域內國家會計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會計審計準則質量較差、會計信息使用者忽視了引發金融危機的諸種要素,嚴重降低了公司和銀行財務報告的透明度。會計在金融危機預警中應發揮的作用,提出各種有助于提高會計披露質量和透明度的建議:如風險集中與會計披露、衍生金融工具與會計披露、或有負債問題與會計披露等。2001年,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宣告成立,倡導在全球推出統一的會計標準,其制定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已在130多個國家得到應用。

三、美國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在危機蔓延之初,會計準則一度成為千夫所指。首當其沖的就是公允價值條款。經濟危機期間,歐美政治家、銀行家們紛紛將矛頭對準了按市價計算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認為正是這種會計方法導致了危機的惡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國會提交報告表示,公允價值條款不可廢止,但應修改完善。隨即,IASB計劃推出與銀行資產減記有關的減損支出披露準則,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減損模型下計算得出的公司資產價值有何不同。同時,IASB還擬于2009年開展對減損準則的全面修訂,并有望在2009年內推出。

四、經濟危機下對會計規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觀看待會計規范在經濟危機中的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會計準則會對政府、投資人和債權人的決策產生影響,這些決策行為反過來又會影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完全無偏的準則是不實際的,會計準則的改變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危機。”適時地調整準則可以在危機中提振市場信心,有助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當然,會計準則并不是導致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決經濟危機。正如80年代銀行危機出現時,許多人認為這是70年代的會計準則15號公告的后遺癥,它并未消除危機,只是延遲了危機。

(二)需要在危機中發現會計規范的缺陷

準則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危機使人們重新認識會計準則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機之后,公允價值被認為比歷史成本更真實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機構財務狀況。在這一輪次貸危機中,公允價值的缺陷暴露無疑。金融業的利潤在經濟形勢好時,由公允價值計量的利潤被高估,夸大了對經濟的樂觀預期;經濟形勢不好時,資產的市場定價往往被低估,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盈余數據被低估,以公允價值計量反映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不高,這誤導了投資者,使他們對低迷的金融環境更加悲觀。因而,公允價值會計只是通過財務報表提供公司各項資產要素的公允價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個公司的公允價值信息,這意味著公允價值會計反映的公司價值也是相對的。

(三)需要構建更嚴密的會計概念框架

會計準則實質是為了保護投資人利益的,而在危機中準則制定機構的立場很可能屈從于政治需要。為了防止在危機中出現“救火式”的準則,需要構建一個嚴密的會計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簡稱CF)并作為準則制定的理論基礎,使具體的準則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體現公眾利益。從理論上講通過CF的研究,逐步確立了會計準則制定的科學化思想,并使現有的會計理論研究更加系統化,財務會計理論研究的內容也更加集中,這樣也避免了在每次經濟危機中,會計準則都成為危機“替罪羊”的尷尬局面,幫助會計準則贏得廣泛的信任和權威。

參考文獻

[1]亞洲金融危機的會計原因[J].

[2]黃平,簡劍輝.經濟危機與會計披露監管演進分析[J].財經論叢.

[3]王棣華,花婷婷.事件推動會計準則的完善[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篇8

如在講《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這一節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歷史小故事:小磨坊主與國王的官司故事發生在18世紀初,英國的一位國王想要建一座宮殿,但是他發現在他要建宮殿的那片土地上有一個小磨坊,這讓他覺得很掃興。于是國王派人與小磨坊主商議,想把小磨坊搬走,可這個小磨坊主也是一個很固執的人,堅決不搬。終于國王龍顏大怒,派人拆了小磨坊。小磨坊主也很生氣,把國王告上了法庭。故事講到這里,學生們都會很疑惑,討論紛紛:小磨坊主怎么可能告國王呢?法院會受理嗎?有沒有可能勝訴呢?這些問題都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讓他們迫切地想要了解當時英國的政治背景。當學生產生興趣后,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去探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和君主立憲制的本質,最后讓學生自己去解答疑惑。

二、用歷史故事深入淺出地講解,化解探究中的難點

高中歷史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于是有的老師就讓學生死記硬背。其實,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記住的只是死的知識點,不會遷移運用。教師如果把這些較為復雜的概念化作有趣的小故事,就能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化解學生探究活動中的難點。如在《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這一節的教學中,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了解歷史背景、產生根源、主要表現和社會影響。學生在自主探討的過程中也許會很難理解“經濟危機”“生產過剩”“通貨膨脹”這些概念,教師可以把這些概念用一個歷史小故事來深入淺出地講解,化解學生的學習難點:經濟危機中的礦工家庭故事發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地點是一個普通的礦工家里,人物是煤礦工人的妻子和小女兒。屋里四處漏風,媽媽和女兒兩人凍得瑟瑟發抖,女兒問媽媽:“媽媽,我們為什么不生火爐呢?”媽媽回答:“因為我們家里沒有錢買煤了,你爸爸沒有工作了。”女兒又問:“爸爸為什么沒有工作了呢?”“因為煤太多了,賣不出去,你爸爸就失業了。”這個故事雖然短小,卻能反映出經濟危機下經濟的低落境況和人們生存的艱難,也讓學生對經濟危機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是“生產過剩”,在故事中的表現是煤礦工人生產的煤賣不出去了,所謂生產過剩即是生產的產品超過了人民群眾的支付能力需求,經濟危機的社會影響是失業、經濟緊縮、國民生活困難等等。

三、歷史故事拓展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熱情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 性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24 |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字幕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