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 09:14:1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別墅外景觀設計,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現代主義;環境景觀;大師;運動;關聯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desig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cess of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and through analysis of three masters and their ideas and work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modern Western movement and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design associated Analysis.
Keywords: Modernism;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master; movement; associated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歐洲深厚的園林文化傳統和現代工業文明蘊育了現代景觀設計的誕生,它的發展經歷了各種風格形式和思想觀念的演變。19世紀到20世紀百余年間的現代主義建筑運動的蓬勃開展對現代環境景觀設計的誕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1.現代主義運動的產生和發展
19世紀下半葉的工藝美術運動和之后的新藝術運動之后,現代主義建筑師將新建筑設計的原則與環境的聯系進一步加強。隨著現代主義設計思想進入美國,“哈佛革命”的發起宣告了現代主義景觀設計的誕生。
2.現代主義建筑師
現代主義建筑所倡導的注重功能、空間以及形式上的簡潔等原則為現代主義園林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參照作用。而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將新建筑設計的原則與環境的聯系進一步加強,他們的的思想和作品又為現代主義園林設計師們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形式法則。
2.1勒?柯布西耶與薩伏伊別墅
薩伏伊別墅是柯布西耶新建筑五點的完整體現。薩伏伊別墅與環境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傳統花園與建筑在空間中的咬合。它全新的審美觀點打破了古典主義加之于設計師身上的種種束縛,一種全新的,適合戰后社會和經濟的觀點被呈現出來。
1、底層架空
使上部被托起的生活空間遠離了車流噪音和街市喧嘩?!捌 钡慕Y構改變了傳統的花園環繞的生活方式,花園被引入建筑內部,柯布西耶找到了理想生活范本的物質載體。
2、屋頂花園
作為補償自然的一種方法,恢復被房屋占去的地面。完全向天空敞開的花園提供給人新的景觀體驗。
3、自由平面
利用墻體或隔斷靈活地分割空間的同時,住戶可以按自身需要劃分自己的居住空間。承重結構與分隔結構完全分離。體現出現代建筑對于使用者需求的考慮,盡管平面比例精確,但是靈活的動線營造出豐富的空間效果、視點轉變以及對時間性的反映。
4、自由立面
立面設計擺脫了新古典主義構圖原則的束縛。建筑形象的邏輯,構圖的法則,比例和秩序之美打破了建筑存在與環境中以往的形象。
5、橫向長窗
讓房間獲得充足的光線和室外景觀。改變了傳統建筑結構限制之下的窗墻比例和分布形式,為室內和室外環境的對話開辟了新的途徑。
2.2賴特與流水別墅
流水別墅為賴特的有機建筑理論作了確切的注釋,即體現建筑的內在功能和目的,與環境協調,在創作中的具體表現是體現材料的本性。
1、與基地的完美契合
流水別墅懸的樓板錨固在其后的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層幾乎是一個完整的大房間,通過空間處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種從屬空間,并且有小梯與下面的水池聯系.這個著名的樓梯,關聯著建筑與大地,是內、外部空間不可缺少的媒介,體現出有機建筑所倡導的,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2、靈活的平面布局
賴特認為住宅不僅要合理安排功能使之便利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強家庭的內聚力。因此,賴特的許多別墅平面都呈現出十字形的特征,火爐被置于核心地位。對比古典別墅建筑追求中軸對稱而無視人的需要的做法而言,賴特的有機建筑中充滿了對于使用者的理性思考。
3、材料的自然體現
流水別墅依附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摒棄人工材質的堆砌,通過對材料真實面貌的表達,達到了隨四季而變的效果,仿佛變色龍一樣與環境融為一體。
2.3阿爾瓦?阿爾托與瑪利亞別墅
瑪利亞別墅的形式受芬蘭農舍啟發,建筑呈“L”形布局,由住宅、桑拿房及半開敞走廊組成。
1、設計結合自然
芬蘭眾多的湖泊、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和廣袤的森林資源,寒冷的氣候等成為阿爾托靈感的源泉。
以入口為例,不規則形狀的雨棚給單調的直線型數目和建筑帶來了變化,側面不規則的粗糙木柱呼應著森林。另一側鄉土氣息濃重的木棚架在白墻上投下陰影,指引由庭院通向森林的小徑。
麥克哈格于1969年出版了《設計結合自然》一書,其理論思想和研究觀點同阿爾托的設計實踐十分契合,并在西方學術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2、雙重性構圖
瑪麗亞別墅由兩個L形的體量組成。兩個L形圍合出了一個U形的空間,把外面的環境吸納進來,融合成完整的圖形,在幾何的理性構圖中穿插了非幾何形體的、貼近自然的空間結構。
1987年,伯納德•屈米設計的拉•維萊特公園繼承和發展了這種構圖特征,并將其復雜化。并且,其后許多景觀設計師在實踐中熱衷于這方面的嘗試和創新。
3、獨特的設計語匯
阿爾托對于草坡,腎形曲線,豎向界面,色彩等獨特的設計語匯的運用也表達出濃濃的地域特色。既不咄咄逼人,也絕不會讓人視而不見,并讓整個景觀呈現出一種個性和氣質。
3.結語
薩伏伊別墅使用廉價的材料,拋棄多余的裝飾,用建筑自身的元素來塑造豐富的空間,它所反映出的獨特的機器美學為設計師重新思考建筑與環境的關系打開了一扇門。這一設計理念啟發和影響著無數建筑師和景觀設計師。
流水別墅則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大膽的結構嘗試,打破常規別墅形制,喚起人們對于自然的重新思考,啟發建筑師景觀師對于自然利用的多種思路。與自然對話,與自然共生,有機建筑的思想為人們呈現出新的人與自然地關系。而其中對材料的自然特質的表達影響到了日后設計師對于材料的思考和運用。
瑪麗亞別墅所具有的是一種獨特的親和性和表現力,它扎根于自然環境,反映了設計師的出色才華。語匯,構圖,隱喻,無不反映出建筑師對于自然環境的追求和相望,其原創性的空間見解與形式語言直接影響了其后數代設計師。
現代主義浪潮中的三位建筑師對于現代環境景觀設計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無數設計師從中吸收營養,擺脫過去的束縛,探索多樣的未來。
在此后的數十年至今,環境景觀設計學科不斷發展。放眼世界發展趨勢,當代全球化的快速進程使全世界共享經濟技術進步的成果,挑戰與機遇并存,也使各個國家、地區更注重自己獨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今天不會有一種設計風格橫掃天下的情況,現代主義也成為明日黃花,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他們在打破舊有形制,開辟新的道路上所起到的作用,同時廣泛吸取世界文化長河中的各種資源。
參考文獻:
王向榮、林箐,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周向頻,歐洲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歷程與當代特征,城市規劃學刊,2006
2.由開發商或建設單位優選幾家有資質、有實力、有信譽的裝飾企業提供裝修樣板房,標出綜合報價及分項單價,供戶主選擇或參考。
3.戶主參與設計,即挑選裝修方案,并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對方案做局部修改和另提裝修方案,然后確定分項的材料、色彩、紋樣等,匯總成一份裝修清單。
4.由開發商或建設單位或物業管理公司,代表全體戶主監督整棟住宅樓的裝修施工。核心詞是用戶參與設計,開發商代表施工。
例如這是某裝飾公司成功運行的室內設計菜單模型:
一級菜單為戶型和風格選擇,,二級菜單為功能分區的選擇和裝飾構件的選擇,設計公司同時提供每一風格和每一裝飾的實拍圖片,供業主對裝修后的效果最大程度的把握。
經過市場驗證,室內設計中的菜單式設計方法在住宅產品市場上得到廣泛的稱贊,為業主提供了方便,統一施工,節約了成本、縮短了施工時間,減少了分別施工帶來的噪音污染等問題,得到了推廣迅速。私屬庭院是業主買來的室外空間,與室內空間有著諸多相同之處,所有權都屬于業主個人所有,都有功能和形式上的需求,因此,室內設計中的菜單式設計方法的成功實施,為私屬庭院景觀設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私屬庭院景觀菜單式設計指的是開發商在開發出售別墅之時,將業主所需求的景觀項目分類列表,業主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項目,并與開發商達成協議,由開發商負責實施。
目前國內主要有獨棟別墅、聯排別墅、雙拼別墅、疊拼別墅、四種別墅類型,菜單式設計針對別墅庭院本身結構的不同,將每一棟別墅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進行設計,在每一特定的庭院范圍內,完成一個完整的景觀設計作品。具體模式如下:首先分為一級菜單和二級菜單,一級菜單指的是首先進行風格分類,主要是根據目前國內的景觀設計現狀和風格趨向,明確區分出幾大主流風格,如美式鄉村風格、英式鄉村風格、歐式古典風格、現代簡約式風格、中國傳統風格、日式風格、東南亞風格等,這一類菜單主要是為了方便消費者對自己的需求有一個大范疇的界定,風格確定之類,對庭院的設計就有了一個宏觀的界定,接下來進行的設計和施工將會圍繞這個風格進行,不會所有的元素一起用,更容易塑造庭院的整體效果,提升主人的品位。
二級菜單則是具體元素的細化,從別墅庭院的完整性出發,針對每一具體風格的特點,詳細列舉其所包含的景觀構成素,在菜單式設計中主要包括綠化、小品、硬地、水體五大元素,分別詳述每一元素所包含的種類和具體形式,總的說來,菜單式設計為業主提供了一個極具個性化又方便可行的設計方式。
通過圖表一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古典式風格的菜單構成,一級菜單為中國古典園林式,二級菜單主要包括圍墻、地面綠化、硬地鋪裝、觀賞樹、水體、小品、照明設施、其它輔助設施、每一具體元素下設置詳細全面的備選方案,如行道樹的可選植物的具體種類,或事先設計多種優化組合。在這一級菜單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植物和水體、小品時,要根據南北方地區的不同季節特點和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慣差異而有所偏重,這樣才能夠體現出菜單式設計的人性化所在。
概括說來,菜單式設計方法的優點主要在于:
(1)人性化的體現,例如忙碌的人建一個以花木和宿根花卉為主的花園,而有養護經驗和時間的人則可以建一個能觀賞到四季時令草花的花園。
(2)避免了傳統每家庭院景觀都雷同的模式,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通過景觀設計特有的手法,在私屬庭院這個小空間里充分進行藝術表達,有利于提高別墅的整體檔次。
(3)能通過集中設計集體施工等模式,統一維護,方面管理,大量節約人力物力,具有推廣意義。
(圖表一:中國古典式風格設計菜單)
中國古典園林風格
圍墻
地面綠化
硬地鋪裝
觀賞植物
水體
小品
籬
墻
柵欄
冷季性草坪
黑麥草、高羊茅、無芒雀麥
暖季性草坪
園路
鋪地
綠籬
花籬
果籬
石墻
磚墻
木制柵欄
鐵藝柵欄
觀賞樹
觀賞花
規則式
自然式
其它
供休息的小品
結合照明的小品
裝飾性小品
服務性小品
大葉黃楊、冬青、小葉女貞、海桐、龍柏、石楠等
金絲桃、梔子花、迎春、黃馨、六月雪、杜鵑等
十大功勞、南天竹、火棘、構骨、胡頹子等
早熟禾、紫羊茅、黑麥草、高羊茅、無芒雀麥等
狗牙根屬、百喜草屬、畫眉草屬、結縷草屬、野牛草等
花崗石、大理石、地面磚、道路磚、鵝卵石等
廣場磚、地面磚、大理石板材、馬賽克、鵝卵石等
瀑布、地泉等
噴泉,跌水、生態水池等
樟樹、楓樹、松樹、木槿、紫荊、合歡等
梅,月季,牡丹,水仙,金魚草、米蘭,含笑,茉莉,白蘭花,桂花等
洗手池、欄桿、洗手池、欄桿、格子垣、廢物箱、花壇綠地的邊緣裝飾等垣、廢物箱、花壇綠地的邊緣裝飾等
園燈的基座、燈柱、燈頭、燈具
花缽、飾瓶、日晷、香爐、水缸,景墻、景窗等
菜單式有其顯著的優勢,但是根據國內景觀設計發展水平和別墅庭院景觀設計的現狀,目前實施推廣菜單式設計方法還有如下幾個的困難:
(1)景觀環境具有特定性和唯一性,景觀效果具有不可復制性,也就是說就算因為地理位置不同、外部環境不同、施工水平不同等原因,就算同樣的硬件元素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景觀效果。
(2)植物、材料的時空限制,如何解決好設計、施工、造價方面的矛盾將是一個長期工作。
(3)消費者個性化要求強,菜單式設計難以囊及所有,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私屬庭院與室內設計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有強烈的個性化景觀設計需求,因此,不能將室內設計菜單式的方法照搬套用,還需要更長的探討過程,因此要求景觀設計師,積極探討并深入研究庭院景觀菜單式設計方法,參考國外私屬庭院時間較長、豐富的經驗,結合國內不同地域的特殊情況,總結出一套系統的合理的完善的菜單式設計方法,為國內私屬庭院景觀設計開辟一條新的、切實可行的道路。
參考文獻:
《外國造園園藝》陳志華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外部空間設計》蘆原義信著尹培桐譯
《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劉濱誼著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花園設計圣經》(英)蒂姆·紐伯里趙欣譯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景園建筑工程規劃與設計》吳為廉著,同濟大學出版社
《第二自然·當代美國景觀》(美)加文·金尼著孫晶譯中國電力出版社
關鍵詞: 別墅綠化;東北地區;景觀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4-0060-010引言
東北地區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區域,在自然景觀上表現出冷濕的氣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夏季節溫差較大,在別墅綠化設計中,要根據地區地域特點和建筑形式,合理搭配各種植被,多層次、按季節與其他元素進行配置。
1喬木的種植
一般來說,喬木體形高大,主干明顯,分枝點高,壽命比較長。依其體型高矮常分為大喬木(20m以上)、中喬木(8~20m)和小喬木(8m以下)。從一年四季葉片脫落狀況又可分為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兩類。葉形寬大者,稱為闊葉常綠喬木;葉片纖細如針或呈鱗形者,則稱為針葉常綠喬木和針葉落葉喬木。喬木是景觀環境中的骨干植物,無論在功能上,還是藝術處理上,都能起主導作用,但在別墅綠化中,因為建筑單體的高度較矮,通常以中小灌木為主導植物。別墅庭院與其他建筑景觀有所不同,有其特殊性和獨立性。首先別墅的建筑體積要比高層或多層住宅小得多,高度上也矮很多,其次別墅有它的獨立性,通常情況下別墅是以單體建筑與庭院結合,形成景觀。所以在喬木的選擇上,要選擇小喬木作為主體,密度不可太大,且根據地域的不同要選擇部分常綠喬木,以便在秋季和冬季也能保持景觀效果。
2灌木的種植
這類樹木沒有明顯的主干,多呈叢生狀態,或自基部分枝。一般提高在2m以上者為大灌木,1~2m者為中灌木,高度不足1m者為小灌木。灌木能提供親切的空間,屏蔽不良景觀,或作為喬木和草坪之間的過度植物等。灌木的線條、色彩、質地、形狀和花是主要的視覺特征,其中以開花灌木觀賞價值最高,用途最廣,多用于重點美化地區。別墅綠化中灌木處于主導地位,這是由建筑的體積所決定的。在灌木的配置上也應注意落葉灌木與常綠灌木的處理。如以紫葉小檗與金葉女貞作前景搭配,太平花作后景襯托,不進層次上有所區分,從色彩搭配的角度考慮也比較合理。除此之外,也可考慮利用部分常綠灌木,來彌補秋冬季節的景觀空白,如小葉黃楊等。
3地被植物與景觀
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關系到整個別墅綠化的水平。每種地被植物都有觀賞效果好和差得時期,種植時合理搭配,可大大提高觀賞價值,從而提高地被植物造景水平。如:適用于東北地區的石堿花,適應性較強,耐寒、耐熱、耐寒,且對土壤及環境條件要求不嚴,有自播繁衍能力,觀賞價值極高。在與上層喬木、灌木配置時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上層喬灌木為落葉樹種時,可選擇一些常綠地被植物種植,如多花筋骨草、金邊闊葉山麥冬等。上層為常綠樹種時,可選用耐陰性強、花色明亮、花期較長的種類,如玉簪、紫萼、臭牡丹等,達到豐富色彩的目的。
4植物照明
燈光透過花木的枝葉會投射出斑駁的光影,使用隱藏于樹叢中的低照明器可以將陰影和被照亮的花木組合在一起。特定的區域因強光的照射變得絢爛與華麗,而陰影之下又常常帶有神秘的氣氛。利用不同的燈光組合刻意強調原種植物的質感和神秘感。
植物照明設計中最能令人感到興奮的是一種被稱為“月光效果”的照明方式,這一概念源于人們對明月投射的光亮所產生的種種幻想。燈具被安置在樹枝草叢間,可以將光線投射到園路和花壇上形成斑駁的光影,從而引發人們奇妙的想象。它與傳統的室外照明手法截然不同,傳統照明常用帶罩燈具或高桿燈具,所形成的光線成團狀,既難以照亮地面和植物,又易將人的視線引向燈具,掩蓋了景觀的特色。
5總結
別墅綠化雖然空間有限,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樹種選擇上種類也極其豐富。不同樹種進行搭配,在綠化美觀的同時,也起到了水土保護的作用。這些景觀植物的搭配在豐富道路的同時也起到了一個道路識別的功能。這樣,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植物,不一樣的環境氛圍,使人心情愉悅,也讓別墅周圍環境更為豐富、飽滿。
參考文獻:
[1]盛永利.圖解景觀植物設計·喬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周長亮.景觀規劃設計原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3]吳玲.地被植物與景觀[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4]盛永利.圖解景觀植物設計·灌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5]彭歷.城市居住區綠化的生態化建設初探[J].山西建筑,2008,(25).
關 鍵 詞: 別墅人性化 空間 院落 私密性 植物層次
0前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日趨于高端化,舒適化。而別墅區樓盤擁有較為突出的環境優勢,并多位于市郊或近郊區,使之成為人們躲避高密度城市區的一處避風港。但如何更好地發揮別墅的環境優勢,并更好的融合其使用功能,使居住者在其中既能品味世外桃源感覺,又能舒適便利地居住其中呢?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要點進行關注及探討――
1 室外公共園林外部景觀優勢發揮及院落的作用
1.1 室外園林景觀的優勢利用
別墅區的室外園林可以歸納為主景區園林及組團院落園林兩個部分。主景區園林往往利用別墅區當地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并成為貫穿整個別墅區的一個主線。如東莞萬科松山湖1號花園:
它以當地原有大小水面為依托,保留原有地形特點,形成多個以水面聯系的居住組團。此時,室外的主水景不僅是最重要的景觀表現,同時也是空間構成和劃分的重要手段。
1.2 組團院落園林的鄰里關系布局
隨著時代的發展,購買別墅的客戶群如今更加愿意與鄰居共同交流、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因此當他們買一棟別墅更傾向于考慮在一個溫暖的、親情的鄰居氛圍進行交往。這是別墅市場最近的發展趨勢,所以應該有全新的組織空間形式滿足他們的要求。室外公共園林此時正可以利用其共通同用的特點,彌補別墅區私家獨院在鄰里關系較為薄弱的缺憾。因此我們也應該在設計中有意識地采取不同的鄰里空間模式,特別注重小群體的營造。
要制造鄰里關系就應有靈活的規劃布局,傳統的平行鄰里關系顯得比較獨立。而當獨立的房子圍合起一個共用空間后,情況就改觀了,只要處理好視角和透視關系,就會感覺鄰里更親近。在這個方面龍湖地產的藍湖郡就是一個典范例子:
藍湖郡的景觀風格為傳統的西班牙式,然而在室外公共空間的營造上卻獨具匠心,巧妙地利用獨棟別墅的圍合形成和諧的鄰里溝通空間。
2 私家花園的私密性及如何更好地營造內部景觀
2.1 私家花園半私密空間的發揮與利用
在環境行為學的研究中表明,人更愿意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間逗留,這樣可以增強對既有公共空間的參與及體驗感,好的過渡空間(如露臺、陽臺、建筑入口處等)設計能夠極大地提高空間的可利用性與靈活性。往往過渡空間越充分,越有余地,居家的私密性就越強,越少外界干擾,也就越能體現其居住價值。
2.2 私家花園私密效果表達形式
私家花園的整體私密圍蔽效果可以使用圍墻、欄桿、綠籬等多種形式。但這三種形式都應充分考慮景觀視線的引導性,前院面對別墅區道路,圍墻欄桿或綠籬就應相對高或較為圍蔽。而如果是景觀視線較好(如后院可以望到主水景)就應積極通透視線,使用戶能夠最大限度的享受室外景觀帶來的舒適愉悅視覺效果。
2.2.1視線的分割
用墻體、綠籬和攀緣植物分割當分割體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時,空間還是連續的,人坐著也能向外觀賞,沒有封閉感,但空間是隔開了。當分割體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時,視線受阻,出現封閉感。隨著高度的增加,封閉感增強。
2.2.2 地面高差和鋪裝的變化
根據不同的使用功能,改變地面高差來分割空間也是常用的手法。同時,地面鋪以質感不同的材料效果更為顯著。硬質鋪地磚同草皮形成質感的對比,綠地底界面高差的變化增加了深度感。
2.2.3 舒適宜人的庭院空間分割
庭院空間的分割要滿足居民在其中活動時的感受和需求。當人處于靜止狀態時,空間中封閉部分給人以隱蔽、寧靜、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開敞部分能增加人們交往的生活氣息。當人在流動時,分割的空間可起到抑制視線的作用。通過空間分割可創造人所需的空間尺度,豐富視覺景觀,形成遠、中、近多層次的空間深度,獲得園中園、景中景的效果。水面、樹叢、花架、小品等多種分割方式若處理得當,可將有限的距離拉大,起到拓寬空間的作用。
3 別墅景觀的局部細節處理
3.1 停車位
作為私家使用的停車位一般需要3mX6m的面寬,倘若考慮室外停車,此時停車位便占據了別墅原本珍貴的室外空間,使得原本可以作為一個花園布置的空間只能作為一個硬制鋪地或者植草磚鋪地,大大降低室外空間質量。為了保證每戶都有花園,有些別墅區樓盤的做法是做室外集中停車,雖然保證了每戶都有一定的室外私家領域,但是這種車位布置方式也不難看出設計者的無奈。
另一種做法式做入戶式車庫,并且利用車庫外和車道之間的室外空間做臨時停車,室外空間則布置做私家花園。但是這種入戶方式造成了每棟別墅都有相應的入戶車道,增加了交通面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景觀營造。
3.2 可視對講、信報箱等設置
為了別墅住戶能更方便的與來訪客人及接收信件等,往往需要在別墅入戶庭院范圍內設置可視對講及信報箱等裝置。此時,可以將其納入別墅景觀的一部分,使其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同時具有一定的美化效果。如圖下中所示的幾種處理方式――隱藏式處理及單獨設置等。
3.3 功能性區域及小景點的設置
別墅功能景點往往有幾種內容:兒童活動場所、室外運動場地及老人休閑活動場所。??刹贾没?、亭廊、桌凳、花壇、水池、鋪裝地坪等,這些內容都可以同時與園林景觀緊密結合,如健身步道可借助于在鵝卵石上行走,產達到腳底穴位按摩的效果。局部點綴特色雕塑小品并結合水池、花壇布置,能起到畫龍點睛、點題的作用。
4 植物在其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4.1私人庭院用地
私家庭院內的植物作為往往能夠要求少而精:喬木選型多要求具有良好的識別性,使之成為戶與戶之前區分的一個特色元素,同時更好地發揮分隔與豐富空間的作用。別墅植物配置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草坪,是區別于其他住宅產品的一個重要綠化特征。在私家花園中常常需要留出較大片的草皮,以營造出閑適、開闊的視覺效果。地被草坪覆蓋率往往達85%以上,而喬木與花灌木的比例則為3∶1。
4.2.住宅分割帶
如今用圍墻把整個庭院封閉起來的做法已越來越少。更多的開發商選擇通過綠籬、灌木來區分每戶私人用地之間界限。反映人們開放、外向的心理和社會的進步。如果以綠化作為私家庭院分隔,需要考慮植物無毒、不要帶刺、葉形美觀、有比較整齊的外型,同時價格不要太昂貴,因數量不少。如垂葉榕、扶桑、紅絨球等。如右圖,通過有層次的植物搭配,不僅巧妙地劃分了庭院空間,同時是入口顯得更為開闊。
4.3 行道樹
行道樹的種植需注意以下幾點:
①樹種:通過干道式組團劃分選擇樹種。這樣可以形成組團之間不同的景觀、意境,識別性更強。并可合理搭配其他小喬、灌木等層次,構成多樣性樹種特色。
②定位:避開地下管線,也避開天線和路燈。最好是樹冠的下面在路燈之上,樹干的中心離開管線l米以上。同時要考慮讓開別墅住宅入口道路地坪。
③靠近別墅建筑的地方,尤其是建筑在北面的,行道樹要讓開建筑的門口,窗口。行道樹處在兩幢建筑之間,讓建筑的角隅有背景襯托,也不影響建筑采光、通風和視線,是很理想的地位。
4.4 別墅周邊的綠地
在別墅周邊的綠地上可以種植一些結構緊密的樹叢,進行樹叢隔離帶的配置,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上擁有更多綠量,還可以在享受綠色美景的同時擁有獨立的空間。在別墅庭院與道路之間的隔離帶,應運用高大喬木、濃密灌木、良好的地被和攀援植物形成立體層次綠帶,從而將私人庭院與道路完全隔離開來,行人與住戶互不干擾。如右圖,便是很有立體層次的別墅植物配置景觀。
5 結語
關鍵詞:山地住宅,生態,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山地住宅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方面由于山地的環境原生性、視景獨特性和生態脆弱性特點,設計更應突顯人與環境共生的生態觀;另一方面山地住宅建設在改造地形和室外工程方面所占投資比例往往較平地住宅大得多,規劃設計對山地住宅的工程造價影響也特別大。需要對山地住宅的特征與建筑形態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山地住宅規劃設計的對策及其具體手法。本文結合山東濟南楓丹白鷺住宅區設計實例,對山地景觀設計進行論述。
二、山地住宅概述
所謂的山地住宅,就是指建在山上或山下的住宅。山地建筑可以使建筑的自由形象容易突出, 可以創造最好的人工視覺效果;山地建筑的自由環境空間形式比較優越,視野開闊,具有較好景觀,再加上氣候的原因,山地建筑的空氣質量比山下要好。 這是山地建筑最突出的特點。 評定山地住宅質量的標準主要有兩個,一是空氣的質量,二是周圍環境的綠化率。山地最大的特點在于它是立體的,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步移景遷,或蜿蜒而上,或蔓延而下,俯首為景,仰首為美,生活就應該是一種包裹在風景里的狀態。同時山地代表了一種超越,每一次歸家,拾級而上,居高臨下,象征了一種積極、向上、果敢的生活態度。
三、項目簡介:
楓丹白鷺市區的優越位置,不僅是其區別于城郊別墅與度假別墅的獨特之處,也是它融入城市的和諧之處。大緯二路在濟南人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不僅因為它的歷史,更是因為它直接聯通到濟南的老城區市中心。而近些年老城區的發展愈加迅速,眾多商業中心的建成更增添了繁華氣息。有這樣一條動脈道路連通家的寧靜與中心的繁華,便利之處不言而喻。同時,楓丹白鷺還恰好處在兩大商圈的直接輻射之下:英雄山路與陽光新路。
項目占地70余畝,總建筑面積4.5萬平米,集50棟聯排別墅、獨棟、雙拼別墅于一體,恢弘成就低層、低密度高綠地率之城市中心半山豪宅!
楓丹白鷺松林環抱,峭壁圍合成天然屏障,向南眺望起伏連綿的南部群山,向北俯瞰泉城繁華都市,可謂隱于山中不離阜盛,有山野之趣而無僻遠之勞,是極為珍稀的市中心山景別墅群,是理想的兼顧生活與工作的第一居所。
3.1、濟南楓丹白鷺的景觀設計理念
3.1.1因地制宜的更高境界是情景交融。
山地住宅景觀設計最重要的是尊重地形、結合地形,從建筑布局上,山地住宅應盡量保護山地特有的地形特征,依山就勢,使居住區的建筑有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形成一種動態的建筑美感。由于高低錯落,能使住宅的采光,通風條件進一步改善,在視野,間距上獲得讓人滿意的效果。景觀與建筑結合更是格外精彩,山地獨特的地形,形成了自然的豎向景觀。
3.1.2因勢利導,多樣的交通組織形式
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遷居,滿足消防、救護需要,減少對住戶的干擾為原則進行布置。道路交通組織形成車行系統縱貫各組團,步行系統整體化的人車分流總體特點。注重整體性與景觀性原則,結合地形特點與空間布局,在加強各組團相互貫連并便利內外交通的同時,創造人車分流的道路系統。
3.1.3充分綠化,維護和改善原有的生態平衡
在山地景觀設計中,要自覺加強自然生態保護的觀念,盡可能保持地表的原有植被,并充分保護利用原有樹木。充分綠化,能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和改善居住區原有的生態平衡,還能降低新建城區受自然災害的威脅。
3.2楓丹白鷺總體布局
楓丹白鷺北面結合崖體,設計觀景和擋風一體的維護體系。將山前城市的立面以240度的視野收入,同時逐級而上,山石、玻璃、鋼板這些強對比的材質經過擠壓與石形相合。形成安全的涉險感受,又似無限風情在險峰。
東面結合現狀的松林,鋪設一條幽深的通道,紫氣東來。郁閉的林形成綠墻,路端將是一片大樹的林,潺潺的溪水從石縫中析出。一座古典的城堡掩映在林中,建筑嵌在山石之上。巨大的平臺駕馭這種對接關系。如萊特的流水別墅,建筑與自然相互咬合。溪水從建筑臺地之下流過,光從樹葉中拉下斜影。照在建筑的墻體上。閃耀的光和生機在一起晃動。這是桃花源的盡頭。只是武陵春色豁然開朗之后,我們將通過古堡進入神秘優雅的山上花園。
從南進入,需要經過一條冷廊,這是爬藤纏繞的隧道。將陽光中和后,落入下面的沙地。林中草地上鑲嵌著幾篇漂亮的大筆畫。那是春天的鮮花池。冬天的白沙池。也是孩童的樂趣之地。
西端的花園:靜謐的噴泉從一個巨大的石斗中溢出來,落在碎石之上。平靜、無聲,而一只銀色的白鷺停在石上,仿佛在等待什么。
。
3.2楓丹白鷺的水景主題
山無水不秀,水在山中如神龍般變換多端。瀑布、跌水、涌泉、水洼。山石上的青苔是水的痕跡,水沿著山縫和爬山虎同在。在足夠厚重的石壁下,陽光不能將石塊曬透,霧氣、露珠就被集合在山陰和背墻之上。形成函水層。將顯水和隱水結合設計,是綠色設計的特征。
例如:小式:古有三千尺,今朔山前絲!將山和人直接聯系,以如絲的細水從巨石之上飛花而下。落入山下用大石圍成的水潭。將自然的園石與水結合,宛自天開。
中樣:一線泉涌,以寬為美,清泉在黑色的巨石上流淌,宛若巨大的硯臺,在被天地之靈涓洗、磨礪。
大成:清晨的霧水,午后的松香。無形但無處不在。有益而生發不潮。水的蒸發、升騰, 降雨、結露;在植物中、在呼吸間。
山莊名曰楓丹白鷺,是借法國著名的拿破侖行宮之名,翻譯過來就是“藍色山泉”之意,保證那片幽蘭的其實是周邊兩萬公頃的森林。充當了水的凈化器。對于我們的山莊,流水不腐;保證園林中水脈的通順。是水有神韻的關鍵。
3.3鋪裝
鋪裝作為景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營造空間形象上有著重要作用,起到分割空間和組織路線的作用,同時還直接創造出優美的地面景觀,給人以美的享受,增強景觀的藝術表現力。在坡地景觀鋪裝設計中要慎重考慮防滑功能,選用火燒面花崗巖、耐火裝、砂巖、洗米石、透水磚等是理想的材料。鋪裝圖案選用抽象幾何形式,體現時代美感。
3.4植物配置
住宅區有各種類型的擋土墻,綠化也因此從平面轉為立體,呈現出主體豎向的格局,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提高空間表現力,產生豐富的景觀層次。突出季相變化,春季:發芽早的垂柳,開花早的櫻花、榆葉梅、紫荊、白玉蘭、紫玉蘭等;夏季:枝葉繁茂的國槐、馬褂木、香樟等,顏色豐富的紅葉石楠、銀杏、紅葉李以及花期長的紫薇、木槿等。秋季:主要以觀葉樹種為主,如紅楓、楓香、雞爪槭等。冬季:景觀主要以體現常綠的主題,如紅瑞木、檜柏、雪松、香氣四溢的臘梅等,做到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觀。
五、結束語
總之,景觀設計其實就是在構筑一種生活模式,景觀的每一個空間,每一步臺階都規定著使用者的行為方式。所以,在山地住宅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更應該處處從生活入手,讓景觀的每個細節都體現著對人的關懷。利用山地住宅特有的地形、地貌條件,創造出拓展人們空間感受,增加人們情感體驗的場所空間。讓住戶在身心愉悅中營造充實的居住空間,并在這樣的空間里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楊洋:《基于生態原則的居住小區戶外景觀設計研究》,《安徽建筑工業學院》,2010年05期
[2] 沐 立:《山地住宅規劃與設計探討》,《南方建筑》,2006年10期
[3] 谷樹忠:《山地住宅的宜居性與生態保護》,《今日國土》,2007年01期
一、“巴厘島”特色的形成
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它鄰近赤道南端,屬赤道無風帶,無暴風侵擾,氣溫常年保持在日均27℃左右,最熱時也不超過31℃。海灣內波平沙細,適于日光?。粸惩庥《妊罄烁唢L清,宜于沖浪浮潛。島上的地形變化極大,因而形成多樣的風景特色:美麗的梯田、蒼翠的山林、平靜的湖泊、壯麗的火山、寬闊的海岸及懸崖等。巴厘島的優美環境和獨一無二的文化象磁鐵一樣吸引著海外的藝術家、建筑師和旅游者紛至沓來,從自己已知的文化中提取素材并與本島或亞洲的風格相結合,建造自己的住宅。盡管他們設計的建筑各有特點,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樂于接受巴厘島的傳統材料和手工藝術,并熱衷于使用當地的茅草屋頂。
20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游客以前所未有的規模來到巴厘島,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筑開始出現。1977年,政府當局規定:巴厘島上所有新的城市建筑必須具有“巴厘島特征”。此后又規定觀光休閑區只能在島的南端發展,新建的樓房不得高于4層,因為巴厘島上的居民忌諱房子蓋得比椰子樹高,他們認為椰樹也有椰樹的神靈,不得輕易冒犯。巴厘島對不相融于他們保守的生活元素的拒絕,使其幸運地拯救了自己燦爛的文化,使島上所有的名勝,都仍然保留了自己應有的樣子,而沒有被所謂的“現代文明”吞食。
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初是巴厘島最關鍵的時期。國際大財團在巴厘島南端投資了數以百計的旅館、酒店和別墅,形成了占迪達薩、金巴蘭等10個度假區。這里除了是島上的商業、文化中心和政府機構樞紐外,還有優美的海濱和琳瑯滿目的水上運動、豪華的度假酒店和喧鬧的旅游購物區。旅游業的迅速膨脹使建筑環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本島建筑師和重視地域特征的西方建筑師的共同努力下,一種現代的“巴厘島”風格的建筑出現了:他們巧妙地運用傳統的和現代的材料,如茅草、原木、竹子、陶瓷、石頭、玻璃和鋼等,使傳統建筑被一種更具想象力的空間代替。
二、“巴厘島”風格的建筑設計的特點
建筑師們對建造具有巴厘島特色的建筑進行了多方位的嘗試,重新詮釋了熱帶生活藝術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現為:
(1)傳統材料與現代技術的“對話”。印度尼西亞群島大量獨特的天然材料是巴厘島建筑師和藝術家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各種形式、紋理和色彩的材料都有無數的使用方法,建筑師們則致力于嘗試以各種手法來使用這些天然的傳統材料,如大理石碎片鋪地、鵝卵石鋪地、水磨石地面和家具、椰子殼天花和家具飾面、海貝殼天花、珍珠母嵌飾等。意大利建筑師彼帕?瓦達奇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私宅的室內設計中,地面鋪的陶瓷面磚,是用當地石材與水泥混合并經拋光制成的;墻體和柱子的抹面層是用本地的沙巖石碾碎成粉末后與白水泥混合而成的;室外步行道上鋪的是一種用當地的細沙與水泥混合燒制的沙鑄陶地磚。這種材料后來還被制成裝飾陶器,如花瓶、容器、家具等,使用非常廣泛。瓦達奇對運用地方材料創造有現代裝飾感的建筑細部情有獨鐘。在另一座別墅的室內設計中,他聘請當地人手工燒制了有精致、嬌柔的黎弓舞造型的淺浮雕磚,在傳統的工藝技術上體現了現代感。
(2)傳統建筑形式與現代觀念的空間組織。在外部空間組織上,建筑師也進行了各種探討,集中表現為桿欄式建筑和院落式建筑的組織方式。這個被稱為“森林中的小屋”的別墅建在一片樹林中,是一個新加坡籍建筑師設計的。建筑以柚木為結構,9m高的木柱結構將建筑升高,與茂密樹林的枝葉產生親密接觸,大量的硬木地面也加強了在樹林中的感覺,整個建筑仿佛漂浮在空中。20世紀90年代一位澳大利亞建筑師在卡羅伯堪附近設計了一座別墅,被認為是將巴厘島的傳統技術與現代空間概念相結合的重要嘗試。在這個建筑中,建筑師利用水院來組織建筑,各個功能房間以百合花池、蓮花池隔開,鋪著木地板的連廊如橋一般將它們連接起來。設計營造的景觀是奇妙的,在內穿行的感受異常獨特(圖1)。
(3)獨特、浪漫的建筑元素―巴厘亭。簡單的茅草屋頂遮蓋著一個方形的木平臺,這種形如帳篷的亭是巴厘島古老的傳統建筑。最初的亭是建在廟宇附近以輔助宗教儀式用的,后來只有社會高層人士才允許在家里建這種亭。在村落中,這種亭還是商議大事的“議事亭”。它是全開敞的,非常適合炎熱的熱帶氣候,人們聚集在這里聊天、納涼甚至睡覺。
直到今天,這種亭仍然是廟宇和住宅的組成部分,并且發揮著議事的作用,但是它的功能和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得更加多樣化了。這些亭以各種功能和形象出現在巴厘島的各個地方:酒店游泳池邊的按摩室、露天酒吧或餐廳、別墅里的電視娛樂室或書房,甚至五星級酒店中也利用這種浪漫的形式作為演奏廳或舞廳。受西方藝術的影響,亭的造型變得更加休閑了。金巴蘭海灣的四季酒店的花園里有一個這樣的亭子:一開始你可能會注意到那些不規則的結構支撐部分―天然圓木,然后發現這些木柱一直穿越屋頂并在上空開枝散葉,原來,這個亭是在幾棵樹之間加蓋了茅草頂而形成的。
開敞的巴厘亭適合熱帶地區的炎熱氣候,四周開闊的視野更加強了親近自然的感覺。米蓋爾?卡瓦盧比亞茲在他的著作《巴厘島》一書中對這種亭閣的評價是:“……(它)是樸素,靈巧,具有高雅品味的杰作”,這個評價在今天仍然令人信服。
(4)現代形式的創新造型。巴厘島的建筑在追求地方與傳統特色的同時,也在追隨國際建筑浪潮進行著現代新形式的創新,主要特點是追求幾何空間的有機化、自然化。最新的代表作是意大利GM建筑師事務所設計的一個大膽而現代的建筑。屋頂造型是這個建筑的突出特點:木結構支撐著三個三角形截面的鋼架木屋頂,從而界定了建筑的主要空間;屋頂斜面一直延伸到地面上,圍合成建筑的外部與內部的過渡空間并向周圍的環境完全敞開;三角形鋼架結構上隨屋頂的走向均勻鋪設的木檁條,在室內形成極富韻律感的視覺效果;屋頂面層掛著六角形的陶瓷瓦片。而最美妙的是位于角落的卻又能將室外景觀一覽無遺的隱蔽空間部分。這個杰作被稱為“熱帶叢林中的蝴蝶”。
三、不可或缺的景觀設計
巴厘島度假村之所以能創造出迷人的度假環境,秘密之一就在于建筑與景觀的完美結合。
(1)獨具特色的水景。水是巴厘島人生命的源泉,也是熱帶地區濕熱氣候的最好的調溫劑,事實上每個建筑師和景觀設計師都在他們的設計中結合了某種形式的水景。巴厘島有許多現代水景形式:花園水景、游泳池、瀑布、噴泉,還有大大小小的百合花池和蓮花池等。水是娛樂的音符,是建筑語言,是花園景觀中的精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氣勢宏大的無邊水池,利用無邊水池制造無邊無際的開闊景象是巴厘島水景的特色之一。這種水景的設計手法不是巴厘島的獨創,但在巴厘島卻被運用到了極致。山上的泉水注入游泳池,然后溢出跌落到下面的另一個水池中,或溢出到下面的蓄水溝里再流到各個水景花池中。當無邊水池以翠綠的山巒、樹林為背景時,產生的是空靈靜謐的效果;當背景是一片大?;蚝磿r,則產生海闊天空、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象。
(2)親切宜人的庭院景觀。庭院式的建筑組織方式突顯了庭院景觀的重要性。巴厘島的每個庭院景觀都有著鮮明的主題,如雕塑花園,種有蓮花或百合的水院,或以種植花卉為主的花園等。具有休閑造型的巴厘亭閣也是組織景觀的重要元素,蓮花池畔的亭閣通常成為建筑的休憩娛樂場所。茅草屋頂和木材溫暖的質感不論在陽光下或是在夜晚的燭光中都能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氛圍。
此外浴室的景觀設計理念也很獨到,它將浴室的功能提高到體現生活質量的高度:浴室不再只是一個沐浴的地方,而且還是一個能充分放松和休息的空間,是一個開敞的、風景優美的環境。因此巴厘島的浴室常常位于庭院中,界于室外與室內之間:處于室內,卻能感覺到與外面的景色緊密相連;置于室外,也有高墻可以保證隱私的安全。
(3)回歸自然的叢林景觀。既要大量興建建筑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游業的需要,又要保護原始叢林景觀免遭地產開發的破壞,這是建筑師和景觀設計師們一直努力解決的問題。在烏布一個8hm2的景觀花園建設中,這個矛盾初步得到解決。超過2 500株本島的闊葉樹,還有灌木叢、野生蕨類植物、海里康屬植物及大量花卉等被重新培植起來以恢復叢林的自然面貌。此外,在植物的搭配上更加合理,種植更加有序,更有變化;在內容上還增加了自然水景等;在道路等材料的使用上注重肌理、質感和色彩的選擇。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園丁們終于再現了自然叢林景觀。
四、海南休閑度假酒店的建筑特點
近年來,我國旅游度假區等項目不斷增多,特別是海南省在休閑度假酒店的建設上也是走在全國的前列。隨著海南建筑國際旅游島的理念的提出,如何把海南省的地域特色體現在休閑度假酒店的設計上,是擺在每一個建筑設計師面前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海南島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陽光充足,植物茂盛,花開不斷,氣候濕熱,雨量充足。海南熱帶溫泉酒店的一個吸引人的亮點是他的熱帶植物多種多樣,四季常綠、花開不絕。高大的椰子樹是園林景觀配景中必不可少主角,它那阿娜多姿的體態與清澈透亮的水景構成了美麗的風景畫,不知陶醉了多少的游客。熱帶景觀園林設計中最重要的是講究植物的高低搭配,錯落有致,讓游客感到憂如置身于熱帶原始森林之中。
休閑度假酒店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其規劃設計與城市酒店自外向內的做法相反,外在環境成為設計的主體,而建筑本身退居其次。這種外向性的規劃設計,要求投資者與設計師在選址時充分考慮周邊環境,使酒店成為載體,使環境成為主要觀賞對象。這種類型酒店的成功范例有印尼巴厘島的四季酒店、麗茲酒店等,國內的海南三亞天域酒店,亦為此類型的佳作。度假酒店要求其設計師自覺去尊重與欣賞環境,將酒店建筑本身的定位、體量以及空間與功能組織,做恰當的處理與把握,酒店建筑應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景觀設計師通過造景的手法,將海南島美麗的山水風光引入室內,使室內外景觀融為一體,為在酒店和別墅度假的消費者創造怡人的休息空間和新鮮的度假體驗。通過對當地民俗及民居建造手法的吸收與再創造,并充分考慮利用本土的材料,采用了許多新穎的處理手法。同時還將石雕等手工藝作品有機地融入到酒店的環境之中,配以加強氣氛的燈光設計,使民族工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設計師依據海南的氣候特征及溫泉資源,將餐飲、溫泉、按摩、理療及水中娛樂設施等,納入景觀范疇,使消費者在消費中娛樂,在娛樂中消費。充分考慮了該基地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現狀,利用原有的地形起伏,在工程量最小的情況下,創造引人入勝的高爾夫球場景觀。
現代景觀設計在休閑度假酒店的策劃與設計建造過程及將來的運營中,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既與中國講究建筑與自然統一的傳統價值一脈相承,又適應了當代旅游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在旅游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年代,景觀設計將通過其提升休閑度假設施的品質與價值的獨特地位,而越發引起世人的重視。
關鍵詞:居民小區,景觀設計,小區設計、規劃原則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住宅小區規劃設計重要性
“房子、車子、票子”,房子位居中國老百姓的“三大生活理想”之首。住房條件是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它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財富積累情況。建市以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市的民用住宅建設速度驚人。從居住格局上由土壞房、磚房、家屬房到筒子樓,再到居住小區、別墅;住房愿望上也從“居者憂其屋”過渡到了“居者有其屋”、“居者優其屋”。住宅以建筑符號的形式,闡釋著一個城市的變遷,我們也經歷了從憂其屋到有其屋再到“優”其屋的變化。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烏海市海勃灣區共有小區181個,百戶以下小區70個,百戶以上小區111個。近年來還有經濟適用房、棚戶區、保障房也相繼落成。要做到人人有房住,人均住房面積不低于30平米,其中小區綠化面積不低于小區總面積的30%,這在城市綠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小區綠化好了,那么烏海市的園林綠化也就能再上一個新臺階。
2 住宅小區景觀設計構思
住宅小區作為城市生態環境系統的子系統,其景觀的構成元素不僅僅是一個視覺或觸覺上的感觀認識,它應該是一個棲息地的概念,是講究人和人、人和自然關系的感性與理性結合的景觀作品。景觀設計師們在處理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時不光是在建筑物外部空間中構筑一種開放性小區居民生活活動的戶外環境,更應明確實現人、建筑、城市以及一切人的活動與生活環境和諧發展的目的。
2.1 適地適樹原則
住宅小區作為城市景觀組成的一個組團,它的景觀設計之美表現在它能結合所處位置的地段特點進行有效的景觀設計,使之既符合城市的整體布局和景觀要求。契合城市人文精神風貌又能融合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的特色。
烏海地處三大沙漠交匯處,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所以要做到適地適樹,在這里要多運用沙生植物,比如用景天、八寶這類宿根花卉代替草坪就是一種很好的設計方法。為了促進和推動城市住宅景觀的生態美、意象美。住宅小區景觀設計要因時因地,景觀可因季節、氣候、天氣、晝夜、小區原有地形條件等變化而表現出不同的特征。這就要求在設計構思時分析和處理好地形地貌、林木花草、建筑色調、燈光配置之間的相互關系。
2.2 以人為本原則
以人為本,創造居民能參與其間的景觀環境,形成流動交融的景觀體系。一個小區除了住宅建筑之外,不只是“景觀”那么簡單。住宅建筑以外的戶外空間是居民的生活空間,它擔負著很多功能,如:兒童游戲,居民散步、晨練、健身,鄰里交往,改善住宅小氣候等。因而景觀設計師必須從滿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為出發點,關注人的心身健康、人的參與性,而不應該只強調形式美。所以景觀設計的真正內涵是指通過對環境的設計使人與自然相互協調、和諧共存。
3生態景觀原則
隨著現代社會發展速度的日益加劇與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居民對小區的環境質量日趨重視。在這種形勢下,景觀設計師更應充分認識到: 21 世紀的城市人居環境必須在城市發展和城市生態中求得平衡,是“質”與“量”的結合。作為住宅小區,綠化景觀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住宅區中,綠化猶如呼吸系統,能起到空氣凈化和屏蔽作用。已成為提高住宅小區環境質量,創造健康小區必不可少的有機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區綠化設計,是將建筑、綠化與小區居民的活動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間,有機運行的居住環境生態機制,實現“人與自然共存”。而目前很多的住宅小區卻存在著設計師在進行栽植配置時,一提筆便是色帶拼花,處處是剪切出的樹籬、灌木球,要不就是空蕩蕩的草坪與大片的鋪裝連在一起,這樣的設計不僅營造不出舒適的景觀效果,反而看上去零零散散,不中不洋。要想使一個住宅小區在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與眾不同的特色,在綠化景觀系統設計上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講求植物的層次,從低向高依次為草皮、地被、灌木小喬木、大喬木,配合地形,圍合出豐富的綠色空間;其次在植物的種類選擇上,應該盡量采用當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過多的外來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現象;最后提倡多種植香化植物,這類植物對人的身心健康能產生有益的影響,可以使小區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綠色的同時治療疾病,獲得身心健康。 比如丁香就是一種很適合在烏海生長的香化植物,這在小區設計中應多運用。
4功能優先原則
規劃設計應從功能出發,以人為本,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適的小空間。設計師在合理理解了地形后所進行的戶外空間的設計應該盡量將大型廣場化整為零,分置于綠色組團之中,在住宅區中盡可能地不搞市政設計中常出現的集中式大型廣場。
小區戶外休閑系統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場地自身形式的完整性,而是要和整體的設計相輔相成,多用一些不規則的小巧靈活的構圖方式。特別是廣場的外延可采用虛空間的構筑。以避其生硬,與周圍的建筑環境有機地結合。我們提出住宅小區戶外空間采用“隱形”廣場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居住區內的建筑能與環境融為一體。一般小區建筑的外形簡單,若戶外景觀也片面地強調本身的平面構圖,則極易與其周圍的建筑邊緣線產生沖突,使得景觀不能與建筑相呼應,且更易與建筑之間產生一系列的難于處理的邊角空間。其二“隱形”廣場的處理更易于將其他的環境因素(地形、水體、植物等)有機地組織在廣場空間,使硬質景觀與軟質景觀融為一體。
關鍵詞:城市別墅區 平面布局 外部空間 景觀設計 可再生能源
隨著生活品質的迅速提高,集居家度日和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城市別墅區悄然興起,它以“回歸中心城區、提升居住性能”為開發理念,既享有了低密度生活的舒適性,又滿足了城市生活方便快捷的需求。在城市別墅居住區規劃設計中,為求營造生態結合自然、人與建筑與文化相融合的人居環境,創新性設計便成為決定性因素。
本項目地處鶴壁市大白線中段,直接與公路的輔路連接,交通便利。作為一個典型的城市別墅居住區,地形為山地,三面環山,南瀕湖面,有豐富的水源,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鮮花常年開放,草木茂盛,環境清雅幽靜,是休閑、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項目內部主要包括比弗利山莊別墅區和休閑會所區兩部分。別墅區建筑面積:67255.9平方米,會所區建筑面積:10305平方米,兩大區域既分區明確,又相互結合緊密,以生態、自然的湖光山色,營造陽光、高雅、健康的社區生活,在這里可以享受世外桃源般的意境,處處充滿怡人風光。比弗利山莊別墅區建筑主要由獨院別墅、聯排別墅和四合院組成,建筑的布置依山就勢,做到建筑與地形及周邊環境的充分融合,同時建筑的布置也遵循了一定的幾何規律。其中四合院沿綠籬弧線布置在地形標高較低處,增強了整個建筑群的韻律感。聯排別墅和獨院別墅的布置主要是遵循沿別墅區路網和成片集中布置的原則,這樣既很好的解決了地形高差較大的問題,充分利用了地形,同時在整體構圖上也做到了有規律可循,很好的變不利為有利。別墅區建筑在建筑風格的選擇上以“現代中式”為主,做到與整個小區定位的完美切合,與周邊環境的高度協調,使整個小區處處透露出清新脫俗的高雅氣息,力求做到人們置身小區之中既能感受到現代高科技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同時也能體味到古典質樸帶來的高貴與優雅,使整個小區的品味得到升華。在建筑造型上吸取了北方民居建筑的傳統造型元素,門樓、雙坡屋頂、屋脊、門窗眉、木格窗飾、漏窗及木空間構架等,并運用現代審美觀進行了藝術處理、簡化、變形、創新,在細部處理上進行了推敲,使其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及現代施工工藝,有利于中式民居建筑的推廣使用。在別墅室外空間的處理上引進了中國傳統的院落的理念,在住宅前段布置中式韻味的前院,既是住宅的前奏空間,也由一個半私密空間進入別墅院門,是一個充滿靈性的前庭院,它使建筑有了一個由室外空間進入室內空間的過渡承接與緩沖。主入口設在大門側前方,符合北方傳統民居院落中“出門躲閃”的平面關系。利用兩排別墅間的日照間距精心構筑私家后花園,花園精致小巧,使私密空間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與擴展,在此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傳統住宅理念,飽含創意的懷舊基調令人浮想聯翩。前有中式宅門,后有四面圍合、花木扶疏的庭院,獨家獨院的中式小樓隱于樹木之中,融傳統的儒韻和現代的風雅為一體,其次空間層次的遞進、虛實結構的交錯、陰陽轉化的動感,是居住者感受到強烈的自然氣息,豐富的院落空間使居住者足不出戶就融入自然,營造出怡人的戶外小氣候,形成了人們在家中享受陽光的最佳場所。小區的街坊通過合理設計,使人們通過后院、前街步道、廣場、水岸這些容易接觸的場合相互熟悉,開始他們自然的交往過程,小區營造的街坊空間屬于一個集合體的公共空間,相對于組團內的居民來說,具有較強的歸屬感和領域感,在這里業主不僅可以擁有一個美麗精致的家,更可以擁有一份美好的鄰里關系,讓孩子們在開放而融合的社區環境里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別墅區設置獨立停車庫,可由區間道路直接到達各戶車庫,避免汽車進入庭院,出入更加方便,并且做到人車分流。別墅區建筑在建筑形式的選擇上,在地形高差相對較大的地段,建筑采用底層架空的處理手法,既豐富了造型,同時也很好的利用了地形,活躍了空間。別墅是一種帶有詩意的住宅,它代表著人類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理想和追求,要創建別墅區良好的環境景觀必須有科學合理的環境景觀總體規劃。本項目針對城市別墅這種獨特形式的別墅區景觀,以“愛·自然”為設計理念,運用園林設計的多種手法及表現方式,對整個別墅區進行規劃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不僅體現出了別墅區易觀、易居、易游的特點,又營造出了適合居住的別墅區的生活氛圍,更增添了豐富的自然文化氣息,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自然風情別墅區景觀。本設計利用住宅建筑圍合而成的公共活動區域對別墅區進行了景觀規劃和簡單的功能分區,并將整個景觀區域分成五個主要的功能區。
①公共綠化區域。該區范圍較廣,是位于公共活動區域內的由一些草坪、樹木、花卉等組成的植物景觀。
②公共水系景觀區。該區域主要由別墅區北面的中心水景和與其相連的橫縱向小溪組成,是供居民休息游樂的場所。
③安靜休息區。該區位于設計區域中比較幽靜的地方,如縱向小溪東面的一處私密清幽的休息區,在供居民休憩的同時,給居民提供一個私密的空間。這是別墅區景觀設計中尤為重要的一點,不僅要有公共活動區域,還要設置一些私密的庭園。
④人流集散區。該區由東西兩端的鋪地廣場和中央廣場組成,目的是為了方便人流集散,便于交通和集會等。
⑤特色小品節點區。該區分布比較分散,由于本案中設計了許多特色的小品,為突出這一亮點,特設了這樣一個分區,以滿足居民視覺、思維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