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09:26:0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女性語言特點,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首先,犯罪的邏輯性存在于言語的邏輯性中。維特根斯坦指出:命題反映事實結構并且與事實具有同樣的邏輯形式,語言就是對事實的描述,因此,語言是世界的邏輯圖像。“留聲機唱片、音樂思想、樂譜、聲波,彼此之間都處在一種圖式的內在關系中,這就是語言和世界之間的關系,它們的邏輯結構都是共同的。”[3]對犯罪而言,犯罪言語就是犯罪的圖像。關于犯罪原因,歷來眾說紛紜,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終都落腳到犯罪人身上,引起犯罪人世界圖像的變化,而這種世界圖像的變化必然體現到語言上。語言是存在的家,也是犯罪存在的家,犯罪的原因均可包容于語言中。“圖像是實在的一種模型”,圖像離不開實在,犯罪人的語言是被環境所決定,正是在這一點上,實證學派主張決定論,然而,“我們給我們自己建造事實的圖像”,在這里面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反映了康德“人為自然立法”同時也“為自己立法”的思想,就是在這一點上,古典學派主張自由意志論。實際上二者是有機統一于語言中的。
其次,犯罪的意向性存在于言語的意向性中。行為的指向與言語的指向是一致的。個體描述人和事時所使用的詞語和結構,往往比事物本身更有意義。意向性的存在使語言與心靈與行為緊密聯系起來。對此,塞爾提出“語言哲學是心靈哲學的分支”的命題,指出,人通過自己的意向把那些使意向狀況得到滿足的條件轉移給了相應的對象,從而把自己的意向加給了本身并不存在意向的對象身上。[4]因此,行為只不過是人類言語的一部分;心靈通過意向,把語言和行為結合在一起,使人類和外部世界聯系在一起。
意向作為語言和行為的共同根基,保證了語言和行動的協調。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語言的界限明顯來自意向性的界限”,但塞爾同時特別強調了語言在表達事物中的特殊作用,他指出:“甚至可以說離開由語言提供的描述系統,我們就不可能有社會性的意向系統”。[4]198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許多哲學家賦予語言以本體論的地位。對犯罪而言,語言是犯罪的重要的核心的組成部分,傳統犯罪學或以行為人為中心,或以行為為中心,但都未能給予語言以充分的重視,這是不可取的,語言哲學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新的空間,幫助我們克服傳統主客二分研究模式的局限,更全面地理解犯罪和犯罪人。
索緒爾區分了語言和言語,指出,“言語中沒有任何東西是集體的;它的表現是個人的和暫時的。這里只有許多特殊情況的總和,其公式如下(1+1′+1′′+1′′′……)。”[3]330對性別差異而言,男性的言語和女性的言語也是不同的,其公式應該是(1+1′)。言語差異帶來犯罪差異,女性犯罪特點與女性言語特點密不可分。
(一)女性言語的特點
語言學家泰南提出不同的話語、不同的世界的概念。[5]男女言語差異首先體現在詞匯使用上。女性常使用閃避詞,以避免直截了當的表態;多用強化詞、感嘆詞,以達到夸張效果。在句法使用特征上,差別表現得更明顯,在語言表達上男性傾向于使用一種直接的表達方式,而女性趨向于婉轉的表達方式。一些調查發現,女性使用疑問句的次數是男性的2.5倍。在語言的取向上,女性帶有比較多的情感色彩,屬于情感型。男性則注重事實,情感色彩較弱。[6]兩性溝通風格差異也是明顯的,男性的談話多為公共性談話,像報告式、主題式的談話,不主動,其目的在提供信息,展示自己的才能;女性的對話方式采私下談話,以尋求親密關系,像情感式或人際關系式的談話,主動談話,其目的在于促進彼此的親密關系,重視支持、肯定與和諧。兩者差別體現在說話的出發點是注重地位還是強調關系。
(二)女性言語特點對女性犯罪的影響
1.低犯罪率
女性以交際為中心,注重對方反應。語言較溫柔的特點使女性與談話對象發生沖突的概率較低,因此,女性的犯罪率也較低。而男性以自我表現為中心,注重維護自我地位,語言較剛硬的特點使男性與言語對象之間發生沖突的概率較高,因此,男性的犯罪率較高。德國犯罪學家漢斯•約阿希姆•施泰德認為,在當今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中,犯罪女性大致為犯罪總數的10%~20%,在發展中國家則是3%~5%之間。[7]我國天津市的統計數字也說明了這點。[8]從宏觀上考慮,女性的低犯罪率與女性語言受控制程度較高有關。韋伯區分了兩個領域:由男性主宰的公共生產領域以及婦女和家庭所屬的家庭消費領域。這一區分對資本主義而言是基礎性的。工作和家庭的分化,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分化,使婦女成為非正式社會控制中的工具。女性比男性受到更多的監管,而且這項任務就落到母親身上,于是,婦女發現她們被封閉在小家庭中,而不能去自由面對外面的世界。哈根認為,婦女是被過度社會化的,更確切地說,她們所受到的控制過多。[9]這種控制鮮明地體現于語言中。在西方社會,公共領域屬于男人獨占的領地,女性在公眾生活中的歷史性沉默,以及女性在政治和文學表述中發聲的嘗試,成為女性主義研究的主題。女人必須在公共領域保持沉默,英語中有相當多的詞語是用來形容那些能夠發出聲音的婦女的,如罵街、悍婦、長舌婦、嘮叨、母老虎、潑婦罵街、母夜叉、鴉雀、碎嘴子、應聲蟲、八哥、多嘴多舌等。[6]113在許多研究中,與發聲相對,沉默通常被看作是被動和軟弱的象征。[10]這些被否認了語言能力的人,她們的經驗不能廣為人知,因此她們不能影響其他人的生活或歷史過程,相應的,她們犯罪的機會也較小。
2.犯罪類型差異
男女語言差異也體現在犯罪類型上,男性語言直接而肯定,較少使用調節結構,附加疑問句,說話音量大,通過加大音量強調重點,發音不夠標準,句法不規范的成份較多,因此,男性犯罪中直接侵害被害人的利用身體的暴力犯罪較多,而女性說話比男性更含蓄,通過音調變化來突出重點,語言較標準得體,因此,女性犯罪中隱蔽侵害被害人的非暴力的犯罪較多。男性犯罪中搶劫、傷害、聚眾斗毆和占據主要地位,呈現出直接性、暴力性和公開性的特點,而女性犯罪中,具有直接暴力色彩的搶劫罪的比重遠低于男性犯罪,其余主要犯罪均為非暴力性的犯罪,總體呈現出間接性、非暴力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女性柔婉的言語方式是社會塑造的結果。大眾認可的女性氣質(feminine)是:女性要有同情心,要溫柔。人們都慣于把女性的談話看成是無聊的、模糊不清的、感彩濃厚的,而且往往詞不達意,嘮嘮叨叨;而男性的談話則被看成是有邏輯性的,簡潔明了的,既講究實際又富于自制。[11]這種刻板印象內化就轉化為性別言語特點。
3.犯罪動機差異
男女語言取向的不同,也影響了男女犯罪目的的差異,男性語言以自我表現為目的,而女性語言以交流感情為中心,因此,男性犯罪的感彩較女性為弱。而功利色彩較女性為強。45.5%的女性犯罪直接源于婚姻和家庭,加上間接源于婚姻和家庭的,所占比例更高。[8]35從中非常明顯體現出感情因素在女性犯罪中的份量,這與女性話語特點一致,女性話語的目的是交流感情,而內容多為婚姻家庭。
4.男女語言差異也影響了犯罪對象的差異
關鍵詞: 女性 言語特點 形成原因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傳播思想的媒介。因而語言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如常見的地域差異、性別差異等。不同的語言特點體現了說話人的態度、觀點、身份。隨著20世紀初女權運動在歐洲廣泛展開,人們對女性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女性的言語特點在語言的性別分析研究中不容小視。本文主要從話題選擇、詞匯選擇、句式語法的運用、語音語調和談話風格等方面對英語中女性言語特點進行簡要分析,并從歷史、社會、心理和教育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一、英語中女性言語特點
1.話題選擇的特點
會話首先要選擇談話的題材,話題的選擇往往體現了談話人的興趣及性格傾向。許多研究調查表明,不論是在說英語的國家,還是在中國,女性和男性在聊天談話時選擇的話題內容有很大的不同。女性由于其性格特點,往往偏向于感性,而男性天生偏向于理性。所以女性之間的談話常常涉及情感、家庭、孩子、服飾等,而男性之間的對話多關于他們共同的活動愛好,如體育、政治、經濟、工作等。男女之間話題選擇的順序可從下表中體現:
A――政治 軍事 性 金錢 體育 科技 自然 健康
人生 人際 兒童 家庭 家務 感情 時尚――B
男性話題組選擇幾率從高到低:AB
女性話題組選擇幾率從高到低:BA
2.措詞的特點
措詞體現了一個人說話的風格傾向和特點。眾所周知,口頭禪就是一個人習慣性措詞的結果。女性在選擇用詞方面比男性更加謹慎小心,且用詞更富于情感。在英語中,有些詞條屬于女性專用,因而男性碰到這些詞不敢,不應該也不愿意去使用。
①關于顏色:女性天生心思細膩,對于顏色更加敏感,她們能很快掌握大量精確描寫顏色的詞語,如:emerald(祖母綠),sapphire(寶石藍),beige(米色)等。如果一對夫婦一同去商場挑衣服,遇到一件淡紫色的衣服,丈夫很可能說:“How about that light purple one?”而妻子卻會說:“Wow,how beautiful that mauve dress is!”正是由于女性天生愛美,關注事物的艷麗顏色,所以她們更傾向于選擇精確的顏色詞匯描述,而男性通常不會使用這些詞匯,只是粗略地將顏色歸類。
②強調和夸張:女性感性且喜歡把情感外露,因此她們常常選用一些含有夸張成分的形容詞和副詞來修飾話語以達到感情的充分表達。例如形容詞有:adorable,wonderful,cute,charming,divine,gorgeous,sweet,lovely等。當女性面對誘人可口的美食,不免驚嘆一聲“How divine!”;當女性遇到鄰家可愛的小寶寶時,會夸贊“What a cute baby!”;當女性看到華麗的服飾時,又不禁會用到lovely或adorable。大家可能都會說“Your plan is wonderful.”。但是“Harry,you are a wonderful friend for me.”則一般是出自女性之口。除了以上的夸張意味的形容詞,女性還喜歡用表強調和夸張的副詞,例如:pretty,quite,so等。語言學家奧托?葉斯柏森(Jespersen)在1922年就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so來加強語氣。同樣地,另外兩位語言學家Lakoff和Tarone在幾十年后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③驚嘆詞和詛咒詞:女性從小就被教育得更加禮貌溫和,因而當女性表達驚嘆和強烈情緒時,傾向于選擇相對婉轉的詞匯。女性一般會避免使用shit,fuck,damn,hell等一些辱罵性攻擊性很強的詞語。女性通常表達驚訝時,會用“Oh,dear!”、“My godness!”、“Dear me!”、“My Heavens!”等。當她們表達憤怒時也會將shit轉換成shoot以減緩語氣。
④愛稱和加詞綴:女性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愛親切等情感,通常會給一些事物起愛稱,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在一些詞的后面加后綴“y”或“ie”表“小”或“親昵”之意。例如:birdie,ducky,bookie,sweetie,Jackie等。男性則斷然不會這樣稱呼事物。
3.會話中句式語法的運用特點
英語中雖然沒有規定成文的女性專用語法,但是語言學家們經過分析整理發現女性習慣性使用以下幾種語法結構。
①附加疑問句(tag question):附加疑問句也叫做反義疑問句,是指放在陳述句末尾的簡略疑問套句。女性傾向于用這種方式對話而替代直接用肯定的陳述語句是因為前者有較強的征詢意味。“It is beautiful,isn’t it?”加上附加疑問句,很明顯就帶有想要征得對方同意的意思。又如,女性通常說“He can’t do that,can he?”而不是直接說“He can’t do that!”。
②更換主語:女性在會話中,傾向于把主語“you”換成主語“we”,以增強親切性和對話雙方的融入感。例如,“Maybe we could fix it.”或“Maybe we could improve it later.”。
③禮貌用語和委婉語:女性較男性而言,更多地、更頻繁地使用“Thank you.”,“It’s so nice of you.”,“Could you please...”等禮貌用語。此外,女性還特別青睞于使用委婉語,她們通常不會正面直接地表達反對意見。例如:A:Look at my new dress,is it lovely?B:Um...I like its color.(此話表示其實不認為衣服好看,所以只提了顏色)。
4.會話中語音語調的特點
研究表明,女性發音在很大的程度上較男性而言更加標準。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發出元音后的/r/,如tar,女/ta:r/;男/ta:/。女性由于其性格心理特點,在發音的時候更加注意,小心謹慎,所以發音更清晰。而男性發音時隨意、模糊,進而有肯可能較粗糙。如-ing發音,女性發出標準的/-iη/的頻率遠高于男性,而男性常常會發成帶前鼻音的/-in/。關于此發音,Shuy等人曾做過調查,結果發現男性中只有37.8%的人把/-iη/發準確,而女性中發出標準音的人數則高達71.1%。另外,女性在談話中傾向于升調而很少使用顯得語氣生硬的降調。
5.談話風格的特點
女性在會話中,有其獨特的風格,主要有:①女性有好問問題的傾向,在談話中,她們總是積極充當提問者,她們把提問當作是一種保持談話的方式之一。美國語言學家Fishman研究發現,男女在對話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說一些話使談話保持發展下去,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積極效應”,包括去除緊張進而生成親密氛圍等。②當女性回答問題時則盡量會使用大量的形容詞描述內心感受,有描述更多細節的傾向。當女性話語被打斷時,通常不會像男性那樣主動搶回話語權,女性更多會選擇“沉默抗議”的策略。
二、女性言語特點的成因分析
語言是人類歷史與文明的產物。社會是具有復雜性的因而語言具有多樣性。造成女性言語特點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歷史原因
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的語言中,人類(humanbeing)、人(human)、歷史(history)等詞語都不包括女人,她們在人和歷史的范疇中是不在場的缺席者。除卻短暫的母系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進入父系社會以后,千年來,女性的地位一直沒有真正的達到和男性平起平坐。法國革命的人權宣言只是男權宣言,發現了這一點的阿倫普?德?朱戈在法國大革命兩年后的1791年發表了《女性與女性市民的人權宣言》,她后來因此而被送上了斷頭臺。拿破侖法典則明文規定:“未成年者、已婚婦女、犯人及精神病患者沒有行使法律的權利。”美國婦女在解放黑奴的運動中才意識到自己和黑人一樣處于無權地位。這所有的歷史事件都證明了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女性力量的軟弱。因而女性的言語從古至今都帶有不夠自信的特點。盡管女權運動轟轟烈烈地進行了一個世紀,但不免有遺留下來的習慣,使得女性談話時容易附和,從屬于他人。
2.社會角色和分工
從古至今,人們對于男女的社會分工慣性定位為“男主外,女主內”。這就使得外面的世界基本變為男人的世界,男性的活動范圍遠遠大于女性,他們承擔著社會的主要責任,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且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然而女性一般只能局限于家庭,社交活動范圍相對縮小很多。這使得男性在大眾普遍意識里代表著權力、地位、支配等,女性則只能占在從屬地位。這種狀況迫使她們用其他方法來得到重視,爭取地位,這就是使用象征身份的標準得體的英語。此外,女性在家庭當中承擔著教育子女的重任,因此她們更加小心謹慎地選擇自己的說話方式,以試圖給予后代積極的影響。
3.生理和心理因素
女性的生理特點首先就決定了女性說話時語音語調偏高,因為女性的聲帶天生比男性的窄而薄,說話時的振動頻率高,音調也就高了。而女性大腦結構的特點,又使得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更快地掌握正確發音和語法的使用。女性在心理上較男性而言,膽小、謹慎且容易依賴他人,因此,女性在說話時也會體現這些特點。例如女性總是傾向于詢問他人意見,附和他人的觀點和使用反問句。
4.教育因素
多數家庭從小就教育女性要溫文爾雅,言語行為必須表現禮貌得體。所以女性從小就會給自己設一個角色限定,自我要求和反省能力很強。到了學校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后,又由于大多數的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都是女性,她們的言語風格會直接影響到受教育的女性學生們。女學生會有意無意地以老師為榜樣,繼承女性這種得體的語言特點。
語言是社會現狀的反射鏡,它能及時反映當下社會熱點,具有時代的代表意義。伴隨著上世紀中葉的女性解放運動,女性的社會地位提高,社會價值和社會認知得到高度認可。這使得女性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共社交活動中。社會工作和社交活動使得女性在交談時不再像原先那么缺乏自信,她們仍然會使用禮貌溫和得體的語言,但同時大大增加了言語的力度和彈性。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語言的性別差異正逐步減小。學習研究英語中女性的言語特點將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英語這種語言背后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結構。
參考文獻:
[1]張愛玲.論女性語言的特點及其文化內涵[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1).
[2]Trudgill,P.Socio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New Edition)[M].The Penguin Group,1995.
[3]Poynton,Cate.Language and Gender:Making the Differ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李昕輝.女性語言風格特色簡析[J].萊陽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2).
關鍵詞:英語語言 女性言語特點 形成原因
一、引言
不管是在正式場合還是在非正式場合,女性較為標準的英語發音、抑揚頓挫的語調、豐富多變的用詞以及夸張的情感語氣都會讓她們引人關注。實際上,這些具有女性特點的言語行為反射出了女性一定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她們所處的環境因素。對于這一課題,很多社會語言學學者、語言行為研究學者們都顯示出了足夠的興趣,也做了相當的研究。本文在基于對女性語言特點的認識與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對女性言語行為特點:語音語調、話題的選擇、話語量多少等進行分析,進而闡述形成其特點的原因,最后對本文進行總結。
二、女性言語特征
1、語音語調的特征
在討論由于性別不同造成的語音差異的時候,有必要提到這個普遍被認為的Received Pronunciation(標準英英發音)。而很多研究表明,女性的發音比男性更接近標準發音。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就是動名詞詞尾-ing的發音。有語言學家對此作了一項研究調查,發現男性更多的發[in],而女性更趨向于標準音[i?](Smith,1985)。另一個女性發音特點就是對元音后面附加[r]的發音。在很多字典中,美英音標的標注總是有一個[r],而上層美國人趨向于發出這個[r],同一階級的人,女性更親睞發[r]。有學者做的研究發現,在美國底特律黑人中中上層的女性發[r]的比例為90%,而男性只有66.7%。此外,女性的語調也引人注意。女性喜愛用升調,而升調多見于疑問語氣,征求他人意見時。這顯示了女性禮貌、體貼、柔弱的特點。
2、話題的選擇
在日常交談中,男性、女性在對對話話題的選擇有所差別。男性趨向于談論時事新聞、經濟體育這些較為公眾的話題來發表自己的見解,以贏得自己所處社會團體的認可與尊重。而女性多選擇家庭事務、衣著打扮、美容護膚、子女教育、抱怨牢騷等相對隱私的話題。有時閑聊或者是背后議論他人也能成為女談的話題,因為她們的目的不同于男性的信息交流,而是情感交流。隨意的沒有實際意義的交談是女性的一種建立社會關系的方式。
3、話語量少
人們一般認為女性話語量大,總是喋喋不休。英語中有很多習語來形容女性多嘴多舌,比如:A women’s tongue wags like a lamb’s tail。實際上并非如此。很多研究發現在會議、男女分組討論等情況下,男性比女性更健談。有學者從研究七所大學員工會議的錄音發現男性說得多,說的時間更長。語言學家Marjprie Swacker記錄了一次學術會議中的問答環節。女性在這次會議中占有42%的比例,而且有40.7%的論文出自女性與會者。然而,到了自愿提問環節,女性就只有27.4%了。傳統認為女性說話多,但這只是在自己的私人空間的時候,在正式或者重要場合,女性的話語量比男性少得多。
三、言語特征的原因
1、生理和心理原因
女性之所以與男性的發音有所不同,其中客觀的因素就是男女的發音器官有微小的差異。生物學上的研究認為女性聲帶相比男性比較狹窄,因此升調自然比男性的高。又因為女性喉部比較小,發出來的音尖而刺耳。為了達到美學效果,抓住聽者的注意力,女性多采取抑揚頓挫的語調,并且讓自己的發音更加接近標準語的方法。這實際上與女性心理因素相關。由于外界因素,女性在心理上比男性自卑,而且更注重自己的形象,更害怕自己犯錯出丑,因此女性要求自己的發音接近標準。
2、教育原因
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從小對女性的教育就有別于男性。家長教育女孩子應該溫柔大方,言行舉止要禮貌得體,要求女性要矜持切勿嘰嘰喳喳而顯得輕浮。而學校教育同樣如此。有學者指出,在學校課堂中,男孩可以非常活躍地舉手回答問題甚至直接站起來回答,而女孩則應該表現出淑女形象才能贏得老師的注意。此外,家長給女性取的名字多是表現溫柔漂亮的詞,比如:Abby,Lily這種帶有父母希望與祝福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女性附加了限制,使得她們不得不表現得與名字一致。而且英語中有相當的習語來說明女性的話語含量少,或者應該少說話,比如:Silence is the best ornament of a woman.(女子文靜,不須治容)。
3、社會地位原因
語言是社會的反應,女性特有的言語行為正反應了她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從古至今,人們普遍任務男性是社會的主宰,承擔社會的主要責任,女性只是出于從屬地位,只是男性的陪襯。這就造成女性社會地位的地下,讓她們不得不從外在的形式來獲取對自己有利的因素,比如注重自己的發音。而社會對男女的分工:男主外,女主內;女性大多在家打理家庭事務、照顧子女造成了女性在交談時話題選擇的特點。正由于女性承擔家庭瑣事、教育子女,她們在說話的時候也更注重自己的言語,避免給子女造成不好的影響。
四、結語
本文運用了比較多的例證與數據來說明女性的言語行為特點,分別從女性的語音語調、話題的選擇以及話語量的多少進行了分析,進而闡述了構成女性獨特的語言特征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因素、教育因素以及社會地位。然而本文中未采用相對豐富的理論觀點,因此理論支撐較為薄弱。其他學者在研究此類課題時可以較多地引用前人的理論成果,或者針對某一語言理論解釋這一種語言現象。
參考文獻:
[1]戴煒棟,言語性別差異分析綜述,上海外國語學報[J],1983年6期
[2]姚芬芳,英語語音語調的性別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5(26)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不孕婦女;卵巢血流
[中圖分類號] R711.6[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25-123-02
The Correlation of Ovarian Function and Ovarian Artery Doppler Characteristics in Infertile Women
XU Weiying ZHANG Leqin XU Qin ZHANG Congling
Yueqing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Yueqing 325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arian function and ovarian artery Doppler characteristics in infertile women caused by ovarian factor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Methods Collected 35 infertile women for the study as the infertility group from September 2010 to March 2011 in our hospital, and choosed 30 normal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t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 Ovarian artery blood flow Doppler parameters around ovulation and luteal phases of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systolic velocity (S), minimum diastolic velocity(D)and resistance index(RI); Peripheral blood estradiol(E2)and progesterone (P)around ovulation phase of two group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n the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Serum E2, P around ovulation phase of the infertilit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Ovarian artery S, D around ovulation and luteal phases of the infertilit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RI was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to monitor the blood supply of infertile women caused by ovarian factors can effectively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ovarian function, and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reatment of infertile women.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fertile women; Ovarian blood flow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和社會壓力的不斷加劇,女性不孕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1]。本研究旨在研究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婦女的卵巢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與卵巢功能關系,為不孕婦女的診治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9月~2011年3月于我院就診的35例卵巢因素不孕婦女設為不孕組(不孕癥依據國際婦產科學會采納的診斷標準)[2],年齡24~35歲,平均(25±5)歲,不孕年限3~10年,月經周期規則。隨機選取30例正常育齡健康婦女設為對照組。所有不孕組婦女近2個月內未接受任何激素類藥物治療,且均排除男方因素及子宮、卵巢和輸卵管器質性病變。兩組年齡、月經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儀器與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超聲診斷儀,經陰道探頭頻率6.0~6.5MHz。對所有對象監測排卵,測量優勢卵泡圍排卵期(B超所見排卵前1日或尿LH陽性日)、同側黃體期(排卵后第5~6天)卵巢動脈的多普勒參數:收縮期最大流速(S)、舒張期最小流速(D)及阻力指數(RI),同時測定兩組圍排卵期末梢血中雌二醇(E2)和孕酮(P),進行對比分析[3,4]。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不孕組圍排卵期和黃體期卵泡壁動脈、黃體血流舒張期最低血流速度(D)、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S)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婦女,而阻力指數(RI)在黃體期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圍排卵期兩組卵巢動脈血流多普勒參數比較(χ±s,cm/s)
卵黃壁動脈血流S DRI
對照組 38.90±23.2021.90±8.020.48±0.05
不孕組 28.62±18.1715.15±6.840.48±0.09
注:兩組相比較,P(S)=0.000、P(D)=0.0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黃體期兩組卵巢動脈血流多普勒參數比較(χ±s,cm/s)
黃體血流S D RI
對照組 48.59±28.20 27.90±11.020.46±0.08
不孕組 30.62±20.17 17.18±10.740.54±0.19
注:兩組相比較,P(S)=0.000、P(D)=0.000、P(RI)=0.0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子宮輸卵管因素引起的女性不孕的研究文獻報道較多,而對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婦女多為生化指標的研究,而對卵巢形態功能變化的影像學指標研究很少[5]。本研究采用超聲多普勒檢測卵巢動脈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來研究卵巢功能變化與超聲多普勒參數關系,為臨床提供一種較為簡便的方法來診斷不孕婦女的卵巢功能。
卵巢形態及功能的周期性改變受內分泌激素水平調控,正常婦女在排卵期E2、P逐漸升高,大約持續10d,為受孕做準備,如無受孕則逐漸下降。如果卵巢功能低下者E2、P血中水平較低,則升高緩慢。本文結果表明不孕組E2、P水平明顯低于正常組,正常排卵周期卵巢動脈阻力逐漸降低,血流速度增快,血流量增加,且與圍排卵期黃體期E2、P水平升高,與文獻報道一致。其機制是卵泡逐步成熟,卵巢動脈受孕激素的影響而擴張,因而血流加速、阻力下降,而隨著排卵后卵泡逐步消失,卵巢動脈的阻力上升[6],這表明血流動力學改變與卵巢功能周期性變化關系密切[7]。因此應用彩色多普勒觀察因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婦女卵巢血供可有效地診斷并預測卵巢功能狀況,方法簡單易行,重復性較好,對臨床診治由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癥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彭瑞云. 陰道超聲在基層不孕癥治療中的應用[J]. 中外醫學研究,2011,9(6):78.
[2] Merce LT,Barco MJ,Bau S,et al. Are endometrial parameters by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and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 related to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outcome?[J]. Fertil Steril,2008,89(1):111-117.
[3] 趙亞萍,陶麗媛.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孕癥的價值[J]. 浙江臨床醫學,2009,11(6):624-625.
[4] Lilic V,Tubic-Pavlovic A,Radovic-Janosevic D,et al. Assessment of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by color Doppler and ultrasound imaging[J]. Med Pregl,2007,60(5-6):237-240.
[5] 崔萬善,南云哲.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不孕癥的子宮內膜及子宮血流動力學變化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8):4014-4017.
[6] Younis JS,Haddad S,Matilsky M,et al. Undetectable basal ovarian stromal blood flow in infertile women is related to low ovarian reserve[J]. Gynecol Endocrinol,2007,23(5):284-289.
關鍵詞:女大學生;性格;生活價值觀
女性的教育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女大學生是女性群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她們在社會生活和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師范院校的女大學生則具有三重性,即女性、大學生、師者。因此,師范院校女大學生的教育問題,既是提高女性個人和整體素質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中國社會的轉型,當代女大學生的價值觀正在發生嬗變。女性角色決定了女大學生的生活價值觀取向。生活價值觀是人們對生活的意識和態度的總稱,它是生活基本問題在人們頭腦中的主觀反映,它具體表現為人們對婚戀、職業以及金錢等生活基本問題的態度和看法。研究女大學生生活價值觀是提高女性綜合素養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然要求。
一.女大學生成長面臨的兩大矛盾
改革開放以來,女大學生的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女生要求自立、自強,追求自由戀愛、機會均等、公平競爭和事業有成等,希望能有和男生一樣的社會地位。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往往又存在矛盾。
(一)主觀要求自立與生理依賴的矛盾
在高校中,女生主觀上渴望和男生一樣獨立的開展各項工作,在工作中施展才華和收獲喜悅。但是,往往又受到生理條件的制約,無法達到預想的效果。當碰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想到的就是找人幫忙,具有很強的依賴性。這種依賴性是與生俱來的,并不是一種病態的缺陷。
(二)客觀要求自強與社會習俗的矛盾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要求女生和男生一樣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女生強大,則會被人扣上“女強人”的帽子。社會習俗認為,女生就應該比男生弱,過分強大的女生往往會被男生這個群體冷落,而又不被女生這個群體所接受。
二.性格對女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性格是影響價值觀的基礎。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并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會形成什么樣的價值觀。一個群體的人受共同環境的影響往往具有相同的價值觀,但是在趨同性的情況下又包含著差異性。往往這些差異性又是高校女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關鍵。
三.高師院校女大學生群體特征對生活價值觀的影響
高師院校的女大學生除了具有高校女大學生普通面臨的矛盾外,他們還具有特殊的群體特征。新時期,由于價值取向多元化和高校生活環境自主化相互作用和影響,使得大學生的教育問題較為突出。
高等師范院校女生人數多,占有絕對優勢,生活環境中的價值取向又較為趨同,這使得女大學生出現了許多的新問題。筆者以師范專業抽取一個班(45人)的素質測評排名為例,匯總學業成績排在前10名男生數,2008、2010年1人, 2011年2人。
(一)學習競爭激烈,壓力大。5年下來,每學期期末考試學業成績排在前10名的基本都是女生,女生之間競爭非常激烈。為了能穩住學業排名,有很多女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復習,生怕比別人差。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會導致壓力巨大,心理問題多。
(二)人際關系復雜,矛盾多。女生之間問題較多,女生不團結的現象較多于男生。部分女同學由于心胸狹窄,產生嫉妒心理,內部意見紛爭較多,使得宿舍人際關系不和諧。在班級工作中容易產生小團體意識,導致班級工作難以開展,思想工作效果差。
(三)生活取向多元,問題多。由于高校環境較為寬松,部分女生在學習壓力和大環境的驅使下,開始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主要表現在尋找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盲目的進行生活攀比。包括戀愛、擇業、消費等方面都與高等師范院校的管理和導向存在很大的分歧。
這些特點帶來了不同的價值取向,對生活價值觀有著較大的影響。高師院校的女生大多學習刻苦、工作認真。一方面,女生在高師院校各項活動中表現優異,體現出女大學生具有的活力。通過活動使女生自身的文化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帶動學風建設的同時又推動了校風建設,形成了較好的學習氛圍和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值得褒揚的。但是,我們還需要看到不足的一面。正是由于女生矛盾較多,導致人際關系不和諧才會滋生很多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女生之間的生活攀比,容易產生拜金主義價值取向。一旦在戀愛觀和擇業觀上樹立了以金錢為導向的價值觀,這就會給高師院校的日常管理、學生的成長成才帶來沉重的負擔。
四.教育對策和方法
(一)運用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幫助女大學生健康成長
正確運用灌輸理論,反復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樹立正確的生活觀。運用多種形式,寓教于樂,向廣大女生生動活潑的灌輸科學的生活價值觀,增強科學價值觀取向的滲透力和感染力。通過開展知識講座、影片展播、文體活動,宣傳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廣大女生通過參加活動,在活動中尋找個人定位和價值,增強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其次,抓好正反典型事例。運用集體討論,單個交流等方法提升女大學生明辨是非和“拒腐防變”的能力。在高校學生事務中,通過校報、櫥窗和QQ群等載體大力宣傳正面典型,激發女大學生成才動機。廣泛開展女生問題大討論,讓女生在討論中認識是非,明辨是非。在正確的是非觀的指導下,才能端正金錢觀、戀愛觀和擇業觀。需要注意的是反面典型最好進行單個交流或特定范圍交流。
(二)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引導女大學生順利就業
社會、學校要形成合力,關心女生的進步和發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順利就業。各相關管理部門要積極參與。法制部門要加強法制建設,重拳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保障女生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宣傳部門要積極宣傳主流的進步生活觀念,批評落后的、腐朽的、墮落的生活價值觀。勞動和保障部門要理順勞資關系,保障女工的基本權利。全社會形成合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有助于廣大女大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學校要制定符合女大學生生活和學習規律的規章制度。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要能支持女生、關心女生,重視女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加強就業指導,讓他們科學認識到男女性別差異的客觀性所帶來的不同,幫助女大學生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提高就業競爭力。正面引導女生從實際出發,理性擇業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師院校中積極開展女大學生特點研究,對于女大學生全面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正視與男性的差異,形成健康的心理,完善人格和道德水平,提高婚戀問題的處理等都會有很大幫助。高師院校女大學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寶貴的人力資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對其生活價值觀的研究不僅關系到女大學生個人和群體的成長和發展,更關系到民族的興旺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孫珊.淺談高等師范院校女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J].2009(4).
關鍵詞:女性語言 《緋聞女孩》 社會語言學
1.0 引言
語言中的性別差異現象早已引起語言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對于女性語言的研究亦開展已久。在研究過程中,學者們發現女性語言自有其區別于男性語言的獨特表現形式。《緋聞女孩》據美國作家Cecily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講述了紐約上層社會年輕男女之間的故事。劇詞展示了年輕一代的生活,女性語言特點尤為明顯,通過分析研究有助于進一步了解女性語言,對于研究男女性別語言差異以及跨文化交際也有積極的意義。
2.0 女性語言的國內外研究概況
20世紀初學者們就開始關注語言與性別的關系,1922年,丹麥語言學家Jesperson在其著作中闡述了女性語言的特點,最早從語言學角度研究女性語言。60年代女性語言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75年, 拉考夫提出了女性語言的說法, 奠定了女性語言研究的基礎。之后的學者便順著她的研究繼續發展,圍繞著性別與語言的關系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直到80年代,女性語言研究達到空前的。我國的學者們也較全面的介紹了女性語言的發展變化,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其產生及影響因素。
3.0 《緋聞女孩》中女性語言分析
3.1語音和語調
男女的語音語調存在差異,女性發音比男性更準確;男性發音則比較粗糙模糊。男性一般以降調結尾,語調堅定確切;女性一般用升調結尾,讓人感到輕松。例如:
Serena: Oh my god! This is what I love about this city. You're always bumping into people.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升調)
Dan: Oh, I'm just on my way back from my mom's. Dropping Jenny off up in Hudson. Picked up a couple of cubans for me and my dad...Sandwiches, not cigars. (降調)
女性語言在語調上的表現充分顯示了女性在內心世界、心理體驗和感彩上與男性不同的一面。對話中瑟琳娜在結尾采取的是聲調,丹則相反。
3.2.詞匯
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描述性詞如形容詞、副詞和嘆詞等。女性表達思想或描述事物時比男性使用更多帶感彩的詞。這些詞語使女性語言更具體明確。
3.2.1色彩詞
英語中某些顏色的詞是女性專用的如米色、淡紫色、紫紅色等。男性往往有意回避使用這些詞。故在交際中使用豐富的顏色詞來精確描述事物也是女性語言的一大特色。例如:Jenny: wow, Blair, it’s…..it’s beautiful. I mean, you look beautiful.
Blair: Lavender? It’s average, the color is last season…
Serena: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You’re the one that run away.Dan: I don’t think so. Blonde hair, yellow dress, black furry thing?....
對話一中布萊爾使用了女性專用顏色詞——淡紫色;在對話二中丹僅用了黃色這一大眾顏色詞描述米色的裙子,描述事物缺乏精確性。
3.2.2 感嘆詞
男性多用強感嘆詞甚至是咒罵詞語,而女性多用弱感嘆詞,很少用粗俗直白的禁忌語。筆者對《緋聞女孩》第一季劇中的四個主要人物布萊爾、瑟琳娜、內特和恰克感嘆詞shit, damn,the hell, oh god, dear me, goodness的使用頻率和情況進行了統計發現女性在表達上主要使用弱感嘆詞,幾乎不使用強感嘆詞,男性在劇中因其特殊社會地位和良好修養也很少使用強感嘆詞,但肯定的是劇中女性使用弱感嘆詞的頻率要遠高于男性。
3.3句法
女性傾向于使用試探性的方式,在女性語言中委婉和疑問的方式更受青睞,男性則相反。
3.3.1附加疑問句
附加疑問句有征求和詢問的意味,女性表達觀點時會使用附加疑問句來獲得對方的支持以營造積極互動的對話氛圍。筆者對劇中男女使用don’t you think, isn’t it等附加疑問句統計分析顯示:布萊爾和瑟琳娜總共使用了13次,恰克和內特為0。可以看出女性較男性更多的使用附加疑問句。
3.3.2 模糊限制語
模糊限制語是對原有話語意義做出某種程度的修正,使對話有回旋性。女性因自身話語風格的不確定性較男性更多的使用模糊限制語。筆者通過對劇中男女使用模糊限制語kind of \ sort of, you know, I think \ I guess \ I suppose, definitely, maybe, actually統計分析顯示:布萊爾和瑟琳娜總共使用145次,恰克和內特為40次。看出女性較男性更多使用模糊限制語,在同性對話中女性之間的使用頻率也遠大于男性之間。
4.0結論
本文選取《緋聞女孩》第一季中的部分臺詞從語音語調、詞匯、句法等方面闡述了女性語言的特點和話語風格,旨在解析女性表達的語言特點和表達的獨特方式,有助于進一步研究男女性別語言的差異,促進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 Lakoff, R.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 [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5.
對于一名女性來說,在諸如工程、電腦、建筑等男性主導的行業就職難免會有些戰戰兢兢,而在一個大部分都是男性同事的辦公室工作也是如此。女性常常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如何才能得到男同事的敬重。女性給自己塑造一個勤奮、嚴肅的形象是必須的,除此之外,我們對如何在以男同事為主的辦公室里生存還有以下一些建議。
確認女性的價值能得到尊重
在加入一個以男性為主的行業之前,必須確認這家公司尊重并鼓勵女性的參與。總部位于紐約的全美女性管理人員協會主席斯賓塞說,可以看看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里是否有女性。去公司面試時可以考慮提出跟公司里的女性員工交談,搜集她們的反饋,并向人力資源部門詢問有關產假等方面的政策。
對兩類男性區別對待
女性職業發展項目Ghost CEO 創始人弗萊特說,要對辦公室里的兩類男性區別對待。A 類男性喜歡采取行動實現目標,跟這類男性說話的時候,可采用“目標驅動型”語言,開門見山。弗萊特說,B 類男性更關注合作和伙伴關系,因此你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表達方式。
找一位導師
在公司里物色一位女同事為你提供指導意見。Women's LeadershipExchange 職業發展部主任兼培訓老師鄧克爾說,她能為你提供“貼身”支持,幫助你認清情況。如果在公司里找不到這樣的人,可以加入職業機構并在那里發展這類關系。一位在男性主導的工作環境中有親身經驗的導師所提供的意見將會是無價之寶。
講話要果斷
別老說“很抱歉”之類的話,除非有十足的理由。女性常常會對并非她們造成的情況道歉,斯賓塞說,這顯出她們的軟弱。鄧克爾則認為,說話的時候不要用“我認為”開頭,因為這會減弱你所講內容的份量。參考一下你的男同事的語言特點,自己在講話時更直接、更有自信。練習在講話時去掉那些顯示不太有把握的詞匯,試著使用更明確、干脆的語言。
多與男往
你可能會有好像破壞了男性聚會的感覺,但你該盡最大努力在正式或非正式場合跟男同事交往。斯賓塞說,不論是一起吃午餐還是工作結束后一起來點咖啡,在這些非正式場合也會有重要的信息交流,參與進去,聽聽這些或許對你的職業發展有好處。鄧克爾說,如果你發現自己被忽略了,你可以自己組織這類活動。可以考慮參加公司主辦的壘球隊或其他活動。
[關鍵詞]性別差異;話語風格; 跨文化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4 — 0093 — 02
一、引言
在語言交流中,性別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可變因素。性別在心理,社會以及文化上的差異使之語言上的性別差異也非常突出。性別話語風格的差異會給異性間的交往帶來問題和誤解,甚至可能產生矛盾與沖突。如羅梅恩(Romaine,1994)指出,日常生活里妻子對丈夫發出“Why don’t you listen to me?”為何你總不聽我講?等抱怨已成為普遍現象。造成話語風格性別上的差異原因主要是:第一,男女具有不同的社會心理;第二,社會對男女言語行為具有共同的心理預設。丹麥語言學家葉斯伯森從語言學角度研究性別語言。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也曾發表《雅納語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語言形式》來研究性別語言的差異。20世紀70年代后,性別因素被看成是社會語言學研究中的獨立變量。80年代的博林格及至90年代的研究使性別語言研究不斷深入。美國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格雷杰遜曾建議性別語言學成為一門新的語言學科。本文對語言性別差異的理論研究進行了總結,特別對男女在話語風格方面的差異進行了探討,以期有助于男女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二、性別語言差異的研究
在性別語言差異這個問題上,基本上存在三方面的研究:
(一)性別語言的歧視問題
語言學家們發現,在語言的實際交流中,經常帶有明顯的性別歧視。其表現為語言通常以男性為規范,以男性的語言作為標準和主體,而女性語言則視為一種附屬的語言變體。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的理論依據是"薩丕爾-沃爾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 語言不僅僅是社會的產物,它還能夠反過來影響人的思維和精神的構建。根據這種觀點,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在受到宗法,等級制度所制約的文化環境中的語言,它所反映出來的是男性世界的本質內容。在英語中很多詞語在描寫男性的時候是褒義或者是中性的,但一旦用來形容女性的時候,馬上就多了一層貶義了(Schulzl,1975)。例如:
He is a professional.
She's a professional.
第一句中的professional使人聯想到的是醫生或者律師這樣的比較體面的職業,但第二句里的在英語國家中就容易讓人聯想到或者是青樓女子。類似的句子如:
Andrew is loose. (Andrew自由散漫.)
Monica is loose. (Monica生性放蕩.)
(二)男性和女性在運用語言時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1) 語音層面:聽者可以根據一個人的音色,音速,音量,音域和節奏等特點,判斷出一個人的性別,年齡,職業等。一般說來,女性音高于男性,語速也快于男性,而且女性更加傾向于使用標準語體和高雅的口音,這其實也是語言性別歧視的一種體現。
(2) 詞匯方面:女性更傾向于使用情態,色彩,夸張,委婉詞語等。女性喜歡情態詞may,could等和委婉詞使談話更友好以示禮貌優雅;顏色詞如lavender,beige,mauve等更多地被女性而非男性使用;談話中,女性對adorable, charming,divine,lovely和sweet 等感彩濃厚并帶有夸張的詞匯使用更為頻繁。
(3) 句法層面:女性較之男性更注重語言的含蓄和優雅以及言語的規范性,更習慣于遵守各項語言規則。
(4) 語調模式:男女在語調模式方面的差異表現為,女性較之男性更習慣于使用帶有驚訝和禮貌的語調模式。女性在回答問題時一般會用升調而不是降調,這也反映了女性對于表達自己觀點方面比男性更缺乏自信。
(4) 話題選擇:女性對話題的選擇多是隨意自由,而男性談話多與體育運動,政治和財經等相關。
(三)男性和女性在話語風格上的差別
話語風格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話題的選擇,話語量的大小,話語策略等方面。
(1) 話題選擇。女性話題經常涉及個人,關系當前,而男性話題則廣泛且較為抽象,較少袒露自我,常與當前情景保持適當距離。男性話題側重于信息交換,講述事情較傾向于事情的結果,而省略細節。女性則認為話題不重要,重要的是談論本身,談話就是感情交流,通過交談,可以建立和加強與對方的感情,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
(2) 話語量大小。人們普遍認為女性比男性話多,一些英語單詞諸如babble,chatter,gab,gossip,nag,prattle等有"羅嗦"含義的詞在詞典里的例句基本都是拿女性作例子。一般來講,在公開正式場合,男性說話通常多于女性;非正式私下場合,女性往往表現得較為積極主動說話多于男性。
(3) 話語策略。許多研究表明,話語策略差異是性別語言話語風格上最深刻的差異。英國著名語言學家Cheris Krame在仔細深入地研究兩性語言特征之后總結女性語言特點為 “絮絮閑聊,柔聲輕語,彬彬有禮,熱情洋溢,斟酌詞句,有時候莫名其妙,令人不得要領。" 而男性的語言特點則表現為 “傲慢自負,使用咒語俚語,盛氣凌人,氣粗聲大,言語有力,直來直往,敢說敢道,不容置疑" 。話語策略差異還表現在交際中男女在發言,提問,打斷,反饋和應答五個方面的差異。通常在交談中女性會表現得相對比較合作,大家輪流講話。別人說話時,女性常有積極的反應,打斷別人說話在女性看來是不禮貌的,因此女性很少打斷別人說話,即使打斷一般會附帶一句致歉話,女性更習慣于使用反意疑問句。相比之下,男性傾向于由自己來控制話題,通常表現出較強的競爭性,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男性在發言,提問和打斷談話方面均多于女性。男性喜歡借助于一種展示性講話(display talk)以潛在地提升地位,展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而女性經常選擇表揚鼓勵性的語言,表達贊同支持而不是反對批評,目的是尋求與對方的和諧一致,從而有利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際。為此女性在交際中更多地使用we,you 等可以包括談話對方在內的人稱代詞和以Let's開頭得祈使句。 說話語氣較委婉猶豫含糊,常用sort of ,maybe,I guess之類的模糊語及援尾句(facilitative tag),而男性多使用of course等肯定語和認識性尾句(epis-temic model tag)。“ you know”,“ I think”,也是女性在會話中常用的表達,用以強調交談雙方共有的背景知識和意見的一致性; 而男性則用這類言語來表達對所述命題的不確定性。在女性看來,交談中不時地用mm,yeah等表達的意義是: "I am listening to you. Please continue."是對談話對方的尊重,男性則常將其理解為: "I agree with you." 男女之間的誤解往往來自于對最少回答(minimal response)不同的理解。比如當男方發現女方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卻使用"mm"表示附和時,會感到不可理喻甚至生氣。當女方發現男方在對自己的談話較少使用"mm",或遲遲才說"mm"時則會懷疑對方是否真的在聽自己講話,是否愿意繼續談話。
三、語言性別差異形成的歷史,社會和心理因素
男女性別語言的差異是社會,歷史和文化的發展使然。首先,社會根據不同性別來規范行為,使人們逐漸接收社會和群體對性別角色的期待,并將性別規范自覺內化到社會期待模式中。溫柔順從被視為對女性的期待模式,因此在語言上要求女性語言注重情感性,語氣柔和,語調和緩,表達委婉等。再者,社會權勢和支配及社會地位造成男女話語的"權勢風格"(powerful style)和"無權勢風格"(powerless style)。萊考夫描述的所謂女性用語是社會地位低下,交際中處于不利地位的人的言語特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女性在社會上所受到的歧視使得多數女性的才能得不到發揮,其社會地位也得不到保證。這種處境使他們對語言這一標志的重要性更為敏感。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話語風格性別差異在于男性和女性各有不同的交際亞文化背景(communication subcultures)。 正是由于各自不同的亞文化交往圈,男女分別習得不同的話語風格。
四、結束語
縱觀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語言上的性別差異受社會地位影響很大。通常認為男女兩性在社會地位上的差別越大,語言上的性別差異也就越大。除此之外,性別語言上的差異也受歷史文化影響,并且因場合,交際對象,個人文化程度,性格等因素不同而不同。性別話語風格存在著個體的統一性和多樣化及群體的統一性和多樣化的特點,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男女兩性話語風格必將逐漸縮小,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漸融合,從而使男女成功的跨文化交際不再是夢想。
〔參 考 文 獻〕
〔1〕許力生.跨語言研究的跨文化視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Ronald Wardhaugh. 社會語言學引論〔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