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09:57:2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人類語言特點,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人臉分類;主動表觀模型(AAM);聚類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5-0000-02
本文以全國碩士研究生現場確認環節中采集的百萬量級考生人臉照片為研究樣本,基于人類視知覺特性知識,利用人臉局部形狀特征確定出有效的人臉分類,并將大型人臉庫中的人臉進行類別劃分。從而縮小用于人臉識別匹配的人臉庫以及降低人臉識別的數據量,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大庫中人臉識別查詢的速度和精度。
1 人臉特征提取及關鍵特征點定位
本節將著重針對現場確認采集的人臉照片進行特征提取算法訓練,并對實驗結果進行驗證和分析。
1.1 特征點定位步驟
本文選擇AAM算法。特征點的定位以及提取步驟如下:
第一步:從本文應用的百萬量級人臉庫中選取n張人臉照片進行特征點標定;第二步:使用標定好的人臉照片對AAM算法進行訓練;第三步:使用訓練后的結果在百萬量級人臉庫中選取另外m張人臉照片進行實驗;第四步:使用不同n張人工標定人臉照片訓練的分類器,驗證m張待測人臉,根據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分類器。
1.2 基于AAM算法的特征點提取
(1)對人臉照片進行標定。本文采用的關鍵特征點分別為鼻梁上端左右兩個點、下唇中心、臉頰左右頂點、下顎左右拐點及下顎頂點,共8個特征點,如圖 1中紅圈中的點,在這里為了進一步的人臉識別工作,增加部分關鍵特征點。選取58個標記點,標定后的人臉照片如圖 1所示。
(2)特征點定位實驗。在本實驗中,依次選取20、50、80、100、150、180張圖片進行標定并訓練,并使用訓練結果在200張待測人臉照片中進行測試。
實驗結果表明,當訓練圖片達到150張時,模型建立較好,得到的測試結果令人滿意,并且隨著訓練圖片增多正確率保持在74%左右變化不大。因此,我們將基于150張訓練圖片得到的模型作為待測模型。
1.3 實驗結果分析
從上節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人臉照片中,人臉的遮擋物以及光照對特征提取有很大的影響,人臉遮擋物如發型,而眼鏡的遮擋反而對特征提取影響不是很大。
作為訓練算法所使用的人工標定好的人臉照片數量,經實驗表明,并不一定是數量越多越好,采用更多的人工標定的人臉照片進行訓練不會對正確率有顯著提升。
本文采用準確率較高的鼻子、嘴巴和下顎輪廓的部份特征點進行人臉照片的分類。
2 人臉分類方法的研究
本文的人臉分類方法以人體測量學的分類方法為基礎。
本文選取形態面指數和下顎寬指數這兩個面型指數作為臉型分類的參考。然后選取ISODATA動態聚類算法,對形態面指數和下顎寬指數采用自動聚類的方法來進行分類研究。
2.1 人臉照片分類數據預處理
本文根據下顎左右兩個頂點,鼻根點、下唇下中點,左右下顎角以及顎下點,進而得到面寬、下顎間寬、形態面高、嘴高這四個測量參數,圖2分別給出了各個監測點以及測量參數。
得到上述面型參數后,形態面指數和下顎寬指數可由下面公式得到。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兩個指數均為比值,這樣就避免了由于人臉照片大小差別引起的計算誤差,可以避免人臉歸一化的過程。
2.2 基于人臉測量學的自動分類方法
本文的ISODATA聚類方法是基于形態面指數和下顎寬指數,根據這些特征點位置利用式2.1和式2.2得出形態面指數x和下顎寬指數y,最后利用ISODATA算法基于人臉照片的形態面指數和下顎寬指數形成的二維數組 進行自動聚類。
在本文實驗過程中,分類過程中設定類內照片數量閥值n,當某類中人臉照片數量超過n,則針對這類照片利用ISODATA進行二次分類,直到每類人臉照片數量小于n。
本文作為實驗研究,將n設置為400。
2.3 實驗結果及分析
我們主要探討正面人臉照片的自動聚類結果,選取1090張人臉照片作為待分類人臉庫。根據AAM特征點提取的結果,應用ISODATA算法,平均耗時50ms左右(含AAM特征提取以及關鍵特征點定位時間)。
(1)單循環分類結果。根據ISODATA方法自動聚類的結果,將二維數組分為3類,分類分類情況如下表 1所示。
從單循環分類結果可以看出,第二類class[1]的人臉照片數量較大,與期望的分類分布均勻有較大差距,為了獲得分類較均勻的結果,在單循環基礎上做多循環ISODATA自動聚類處理。
(2)多循環分類結果。根據單次循環分類的結果,發現第二類class[1]人臉照片較多,本文針對第二類class[1]繼續進行分類。從二次循環結果看,class[11]類仍然數量較多,在二次循環的基礎上進行三次循環分類。三次循環分類情況匯總如下表 2所示,散點圖如圖3所示。
(3)實驗結果分析。從本文試驗結果來看,在多次循環后,部份類內照片數量遠低于閥值,即出現每類照片數量分布不均勻現象,但從散點圖看在y軸方向類間區分還是較明顯。針對不同人臉庫的規模,仍需根據人臉識別的正確率和效率設置每類人臉規模的閥值。
3 人臉照片分類方法的應用
本文基于局部形狀特征提取的人臉照片分類的研究,應用于碩士研究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現場確認階段采集的百萬量級人臉照片,人臉照片分類主要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客戶端進行人臉特征點定位并記錄特征點位置,第二階段為根據匯總后的百萬量級人臉照片特征點生成二維數組,使用本文基于ISODATA自動聚類的方法將人臉照片庫進行分類。
4 結束語
本文通過采用AAM的人臉形狀特征點定位算法來獲得有用的人臉形狀特征點并構成形狀特征信息,這些形狀特征可以很好地描述人臉。然后,利用基于形態面指數x和下顎寬指數y組成的二維數組,使用ISODATA自動聚類算法對二維數組進行分類,使人臉分類更加合理并適合于實際應用。本文的研究能夠減少人臉識別工作的對比量。
參考文獻
[1]山世光,高文,陳熙霖.基于紋理分布和變形模板的面部特征提取[J].軟件學報,2001,12(4):580-587
[2]凌旭峰,楊杰,楊勇.基于輪廓線曲率特征的人臉分類及識別[J].紅外與激光工程,1999,28(4):37-39
[3]王俊艷,蘇光大.基于下頜輪廓線的人臉分類方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4,33(2):159-163
【關鍵詞】高職 拔尖人才 素質 培養平臺
從1958年蘇聯提出“英才教育”的口號開始,世界各國競相開展拔尖人才的培養,1973年美國通過《天才教育法》為天才及有天賦的兒童教育提供了保障,20世紀70年代,我國逐步展開拔尖人才的教育研究,目前拔尖人才的培養及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型大學,有三種主要方式,即:數理提高班、學科大類培養、專業教育試點班,對于高職階段開展拔尖人才的培養研究甚少。李延偉、王芳在《三本院校中拔尖應用人才培養初探》中指出了河南財經學院的具體做法,而我院連續多年專科招生分數線位居江蘇省榜首,并超越三本分數線,其中學生通過綜合素質選拔進入電子特色班學習,他們在各類專業比賽中,多次超越本科院校奪冠。學生拔尖能力可見一斑,基于此,我們展開了在高職院校開展電子類拔尖人才培養的研究。
一 高職電子類拔尖人才的特征
1.身心素質
拔尖人才的身心素質是其成功的首要因素。
第一,心理素質。拔尖人才的拔尖首先是目標上的拔尖,表現在其心理素質:即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理想和生活理想,較強的抗挫能力,積極樂觀,善待他人;具備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能較好地感知世界、想象力豐富;思維敏捷,同時還要求有較強的抗挫能力,能積極對待成功和挫折,具備節制和堅韌的態度,對待自己、他人、集體和社會的態度平和。
第二,生理素質。拔尖人才不可忽視其本身的物質性,作為一個人,首先是物質的人,身體是其思想和行為的載體,生理素質要求其具備良好的身體基礎,能充分調動身體的各部位功能,同時能正確地認識生命,積極地鍛煉身體,構建強有力的體魄。
第三,道德行為素質。“大勝靠智,小勝靠德”。要能在拔尖道路上順暢,首先需要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規范,具備正確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合格的倫理導讀、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沒有基本道德的專業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會所不能容許的;具備社會公認的主體意識、超越意識、契約意識等;并能在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觀念下做出正確的價值取向。行為素質也是其意識層面的要素,針對拔尖人才的培養,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有高雅的生活格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和能力、行為舉止文明而樸素,并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時間習慣。
2.知識素質
拔尖人才的知識素質應該包括專業知識素質及科學人文知識素質。
第一,專業知識素質。談電子類拔尖人才,其所謂的電子類就是其專業素質的要素,對電子類拔尖人才而言,專業知識素質主要表現在:專業理論知識是否扎實,工程實踐能力是否完備,團隊協作精神是否具備。
第二,科學人文素質。拔尖人才的專業發展是在一定基礎之上的專業發展;而這個基礎就是科學及人文知識素質基礎。要求具備一定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能不倦地追求真理,理性地對待事物,為真理不怕犧牲;關心、尊重人的價值、需求和發展,理解集體、社會責任感的意義;擁有相對厚實的知識基礎,包括物、化、生、史、地、政、天、經、法、哲、文、藝、美等多門類學科的基礎知識。
在此,其強調的科學知識素質中以算機使用為基礎的軟件使用知識、信息檢索加工知識、知識產權知識及閱讀外文文獻的英語知識等,他們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拔尖人才能達到的高度與速度。
3.能力素質
能力是身心素質作用下知識的外在應用,能力素質的大小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拔尖人才從理論到實踐的應用能力。能力素質的大小按照其助推拔尖人才的成長,分為基本能力素質、專業能力素質、發展能力素質等。
第一,基本能力素質。從學習、工作、生活方面談,各方面的基本能力是拔尖人才必備的能力基礎;在信息爆炸的新時代,信息處理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已是基本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第二,專業能力素質。高職階段的電子類拔尖人才還應表現為其知識和技能同等提高的前提下更加具備一定的技能優勢。
其專業能力中專業能力素質概括為傳統知識、技能識記、傳承能力;具體應表現為:電子產品裝配、調試能力;電子產品設計、制作能力;利用電子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復雜電子類研究開發等問題的能力;解決復雜電子類研究開發等問題的能力;利用電子知識對電子產品進行檢測、維修、維護的能力。
第三,發展能力素質。拔尖人才的拔尖更多依賴于發展能力素質,其主要內容包括其思維及非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新性開展工作能力、創業實踐能力、新知識與新技能的掌握能力,提出問題、繼續學習研究的能力;同時發展能力素質還應包括管理能力,尤其是技術及團隊項目引領的能力。
二 高職電子類拔尖人才的培養
在電子類拔尖人才的培養方面,我們首先搭建了素質體系;其次完成了平臺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在培養平臺的建設上結合新四塊課程體系、研究性學習、競賽培訓構建互動平臺,培養高職電子類拔尖人才。
1.新四塊課程體系
新四塊課程體系是:職業素質課程、崗位能力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個性拓展課程四部分課程。該課程體系是我院經過一定的研究和實踐提煉完善之后展開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在拔尖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個性拓展課程部分,尤其為學生參與科技類興趣小組、興趣課題的學習提供了好的路徑,而這些也成為拔尖人才成長的必經環節。
2.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為廣大拔尖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實體環境,是其檢驗所學、鉆研專業、交流研討的重要形式。
研究性學習內涵定義為:“以項目任務為中心,選擇組織研究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強課程內容、專業知識與工作之間的相關性、整合理論與實踐,積累實踐經驗,體驗項目研究過程,強化學生技術應用與解決現場技術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院建立的各個專業方向的研究室,其雛形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目前研究中心共有20個研究室,可以容納約200名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3.技能競賽培訓
電子類競賽主要包括:院系組織的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江蘇省ti杯模擬電子系統設計競賽; 430單片機設計大賽;altera杯數字電路設計大賽等諸多專業類競賽。這些競賽的開展都為拔尖人才構建了良好的舞臺,對吸引拔尖人才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另外學校在組織相關競賽時的培訓工作也為拔尖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較好的服務。
三 總結
基于此互動平臺下,我們以拔尖人才的素質體系為抓手,從身心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方面展開,通過培養平臺的建設將培養工作落到實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申報各類專利18項,獲得中央電視臺《我是發明家》50強,參加第六屆世界發明博覽會一覽5項大獎;全國信息技術類創新與實踐活動一等獎;5年來獲得電子類競賽類全國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省級競賽一等獎近8項。
參考文獻
[1]史建平、楊金觀、林光彬.以五種能力培養為核心.培養財經拔尖人才[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9(6)
[2]黃艷梅.基于調查的應用英語專業“新四塊”課程體系的優化[j].科技信息,2009(31)
[3]沈淑雯.加強理科基礎建設,培養拔尖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07(10)
[4]李嘉曾.拔尖人才基本特征與培養途徑探討[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
[5]李延偉、王芳.三本院校中拔尖應用人才培養初探[j].計算機教育,2008(24)
[6]秦書生、韓雪冰.高校拔尖人才培養探析[j].黨史文苑,2010(6)
[7]宋偉.論拔尖人才培養中的道德建設問題[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7(8)
[8]彭豪、錢揚義.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科學研究性學習:模式、實施與成效——以“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為例[j].遠程教育雜志,2011(2)
[9]蔣華勤、潘杰.淺議民辦高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區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案(上冊)[c],2010
[10]興志、劉磊.高職院校學生科技活動探析[j].科技資訊,2009(35)
[11]李志巧、陸芳.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網絡研究性學習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12]尚仁成、阮東、熊家炯.物理學及相關學科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清華大學基礎科學班簡介[j].物理與工程,2006(3)
[13]王曉晶.研究性學習與大學生主體性發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8.
[14]廖湘楚.淺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3)
關鍵詞:地方特色;氣信息類;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5-0281-02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質量也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是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1-3]。
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建設背景
惠州學院電子系根據廣東省人才培養戰略需求和自身的發展戰略特點,2010年起系統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以點帶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建設思路與目標
1.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建設思路。惠州是全國著名的電子工業城,為電氣信息類畢業生提供了巨大的就業市場,也為產學研結合提供了大量契機。根據惠州地方經濟發展和電子信息行業的需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組建由6位教授8位博士組成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團隊,有8位教師被聘為廣東省部企業的科技特派員,他們從事大量的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具有產學研相結合的地方特色,同時又將教研、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
2.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建設目標。基于“教學培養人才,科研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理念,以人才市場調查為依據,積極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新路子。服務惠州,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致力于培養具有產學研相結合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三、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的建設內容與成果
2011年,“具有產學研結合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成為惠州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2012年,“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研究”成為惠州學院教研教改項目,2012年,“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研究”成為廣東省首批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
1.2012年,“天寶集團、惠州學院電子系科技創新合作雙平臺”簽約。天寶電子(惠州)有限公司屬于天寶國際興業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惠州市東江工業園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生產廠家,總部在香港。“天寶集團、惠州學院電子系科技創新合作雙平臺”簽約,依托2012年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平臺和2011惠州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項目經驗,雙方共同建設產學研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2.制定天寶電子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管理辦法,搭建天寶電子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平臺。聘請企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技術人員和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參與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組建校企雙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授課技巧的范基地教師隊伍,形成“雙師”結構教學團隊。雙方達成的合作意向包括:①根據企業的研究課題、產品研發方向確定“天寶杯”LED電源電子設計競賽題目和畢業論文題目;②安排企業技術骨干對我院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進行專業指導;③學生在企業實習的同時完成畢業論文設計任務;④企業在學校設立研發平臺,將企業的部分研發課題放在學校,由我院師生共同參與研究。
3.大力推動產學合作,啟動“天寶杯”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活動。2012年12月21日,惠州學院電子科學系與天寶電子(惠州)有限公司開展“天寶杯”大學生LED驅動電源設計與節能減排科技競賽正式啟動。
4.2013年,成功舉辦第一屆“天寶杯”大學生LED驅動電源設計及節能減排科技大賽成果展示和頒獎儀式。2013年6月14日,天寶電子(惠州)有限公司冠名贊助的首屆“天寶杯”大學生LED驅動電源設計及節能減排科技競賽總決賽在旭日大樓學術報告廳圓滿落下帷幕。成功舉辦第一屆“天寶杯”大學生LED驅動電源設計及節能減排科技大賽頒獎儀式和成果展示。
此次大賽作為電子科學系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雙平臺”工程項目的一部分,也是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的建設成果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作品主要圍繞智能小汽車制作、節能LED產品設計開發等展開。建設“天寶集團、惠州學院電子系科技創新合作雙平臺”產學研合作基地,為推進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區提出“教學培養人才,科研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理念,致力于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產學研結合人才,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服務,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惠州學院具有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人才培養質量。
四、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的建設特色
1.人才培養模式的理念創新。創新實驗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確定了“教學培養人才,科研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理念。明確了電氣信息類專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總體思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教育思想和觀念改革為先導,以教育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為主線,注重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堅持改革效果與研究水平并重,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2.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創新。基于“教學培養人才,科研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理念,具有產學研相結合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服務惠州,立足廣東,面向全國,致力于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電氣信息類產學研相結合創新人才,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3.人才培養實踐平臺創新。依托廣東省信息科學與技術重點教學實驗室和廣東省電子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搭建“天寶集團、惠州學院電子系科技創新合作雙平臺”,構建具有產學研地方特色的校內外研究基地,將產學研等科研平臺有效融入實驗教學體系,實現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滿足學生分流培養需要。
4.產學研相結合特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6位教授8位博士,有8位教師被聘為廣東省部企業的科技特派員,他們從事大量的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具有產學研相結合的地方特色,同時又將教研、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一方面,高水平的教研、科研教師給學生講授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并將最新教研、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又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綜合性、創新性實驗教學裝置,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特色創新[4]。
參考文獻:
[1]陳貞豐.自動化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37):253-254.
[2]王平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4,(01):34-37.
關鍵詞:商務英語;語言特點;翻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9-0232-02
商務英語作為一種英語的語體,在國際營銷和國際貿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商務英語具備選詞恰當、精確、表意清晰和用語禮貌等特點。由此可見,在商務英語翻譯中必須講求一定的技巧,這才可以適應當前商務翻譯特殊性的需要。
1 商務英語的定義及主要內容
1.1 商務英語的定義
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中的一個分支,是在英語商務場合中的有效應用。它主要為了服務商務活動,并集專業性、實用性和目的性于一身,其包含了各種各樣商務活動的內容,滿足商業活動中對標準英文的需求。
1.2 商務英語的主要內容
在英國,一位商務英語專業哪筍曾指出:“商務英語范疇理論也就是商務英語應該包括交際功能、專業知識、語言知識、文化背景和管理技能等主要內容”。
2 商務英語翻譯原則
2.1 準確嚴謹原則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要把源語言準確、忠實的信息用目標語言所表達出來,并且能夠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獲得與原文內容相等的信息,也就是信息等值。翻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要用詞準確、概念清晰,特別是單位和數碼要精確,與其他的語言表達形式相比,商務英語更加注重內容的準確和忠實,這樣才能夠使整個翻譯達到使用的目的。
2.2 專業原則
在商務英語翻譯的時候,翻譯者應該針對相關的知識和某一專門的行業,并運用一定的翻譯技巧和策略,來使譯文與源文內容具備相同等值的效果。作為一名商務英語譯者,只有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還要了解譯文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這樣才不會出現誤譯的情況發生,避免給雙方帶來嚴重的損失和糾紛。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注意正確使用商務專業術語、縮略語及出現在不同領域中的專業新詞語。
3 商務英語語言特點及翻譯策略
3.1 專業正規
商務英語由于涉及商務時間和商務理論等方面的內容,并且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商務英語的詞匯都是專業的詞匯,包括大量的專業術語,有縮略詞、普通詞和復合詞。因此,在商務英語翻譯的時候,想要準確的表達原文的信息,讓讀者能夠充分理解原意,譯者在這個時候必須使用具備對等的和標準的專業術語。除此之外,商務英語在翻譯的時候,除了要精通兩種或者兩者以上的語言文化和翻譯技巧以外,還要能夠熟練的掌握商務方面的知識。對上下文的內容多進行分析,掌握專業術語的特殊含義,多查閱資料和詞典,從根本上做好商務英語的翻譯。商務英語要用詞嚴謹、精煉,具備專業性,由于商務英語涉及合同等重要文件,因此,在用詞上一定要精準,為了做到準確無誤,不出現任何的偏差,在運用商務英語的時候,除了用詞恰當以外,還要多運用些倒裝句、復合句、被動語態和一些結構較復雜的從句來對句子進行修飾和限定內容,這樣就使得句子雖然較為復雜,但是句意較為完整,具有嚴密性,就不會在讀者閱讀的時候出現歧義。例如:
Pleased to infomr you thatour counter sample will besentto you by DHL by the end ofthisweek and confimr iASAPsothatwecanstartourmassproduction.(很高興通知您,我們的回樣將于本周末用特快專遞給您,請盡快確認,以便我們開始大批生產。)在這個句子中,infomr用作一詞賓語的,除了that從句和人稱代詞you以外,句子中還帶有用sothat引導的目的狀語從句。3.2 具備較強的目的性和客觀性
商務英語在于履行交際任務,運用交際技能,在商務會議中,打電話和討論情景最主要的就是具備目的性。要看商務英語語言的應用是否達到了某種目的,就必須看所交易的時間和交易能夠得到較好的結果。在商務英語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易,使他人按照說話者的意見行事,從而得到自己所想要得到的東西。此外,在使用商務語言的時候要客觀,避免一些帶有個人色彩和主觀性的語言。
3.3 用詞正確嚴謹
由于商務英語運用在國際經貿往來中,交易雙方處在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語言文化存在不同的差異,如果使用較為復雜的商務英語詞匯,極可能使交易雙方之間產生誤解。因此,根據國際貿易的有關規定,交易雙方往來的信函要作為交易的一部門,并受到一定的法律保護,在交易雙方交易過程中,除了廣告語體之外,在其他用詞上面要確保準確無誤,盡量選擇較為簡單或者單一的詞來代替一些詞義較為豐富的詞,從而使交易雙方能夠充分理解彼此之間的詞匯涵義,確保交易的順利完成。
3.4 做好譯入語中無“對應詞”的原語翻譯
由于英語中的有些詞語,在漢語中常常只能找到部分對應的詞語,有些甚至沒有對應的詞語,從而造成了詞語的空缺。例如大家所熟悉的美國運動系列商品Nike,其本意是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的芳名,因此這個名字在美國人的心理看來能夠聯想到吉祥和勝利。但是如果單純的按音譯,就翻譯為了“娜基”,這就會使中國消費者無法理解,不明白其含義。所以,翻譯的前輩在翻譯的時候,通過模仿其音節,并想到運動服裝經久耐用的特點,總結而譯為“耐克”,這樣的翻譯既包含了運動服裝經久耐穿的特點,而且還給人一種克服困難,毅力堅強的寓意。此外,例如中國人用來比喻夫妻的“鴛鴦”,用英語翻譯成為了“mandarin duck”,這樣的翻譯就無法體現其所包含的寓意了。因此,在對這些在無“對應詞”的譯入語來說,并且具備很重的文化,在翻譯的時候,必須對其文化進行適當的調整。
3.5 使原文和譯文的信息對等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風格信息的傳遞在翻譯中不可忽視,盡管人類生存的條件、環境等方面不同會產生一些文化上的不可譯,但是,人類生存的需要和人的思維方式有其共性。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有許多這樣那樣的差異,國際商務英語翻譯者需要了解這些差異,以便通過恰當的方法達到文化上的對等。翻譯中若忽略了原文的風格信息,不僅會使譯文信息大量流失,而且使譯文顯得不得體。例如:在翻譯“亞洲四小龍”時,有人把它翻譯為Four Asian Dragons,就有些不妥。如果翻譯為Four Asian Tigers,這就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文化信息的對等,因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種較強悍的動物,至少不會讓人聯想到某種可怕的動物。總而言之,國際商務英語涉及不同文體的語言形式,如公文、法律、廣告等。所以,翻譯者必須重視。
3.6 詞義引伸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譯者常常會遇到某些詞無法在詞典中找到和上下文有著相互連接的詞義,如果譯者按照詞典的意思照搬進去,那必然會導致翻譯出來的疑問出現語意不清,含糊的情況,有些甚至會導致閱讀者出現誤解。因此,在這個時候,譯者必須靠自己平時所積累的專業知識,來根據上下文和邏輯的關系,根據詞本身的含義來進一步的引申。
例如:The arrivals do not conform to the sample.如果將arrival這個詞的詞義直接放入譯文,顯然不能正確表達原文的意義,所以需要進一步的引申。
4 總結
綜上所述,商務英語按照其語言特點,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做到遵循翻譯的原則,全面把握原文的語體特征,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注意專業術語使用的準確性和恰當性。多了解當今社會的經濟的發展動態,從而有效的避免在英語翻譯中出現失誤,使商務英語的翻譯能夠做到真正準確到位。
參考文獻
[1]衛娜.商務英語的語言特征及其翻譯技巧[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5).
[2]王顯輝.淺談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J].科技創新導報,2009,(6).
[3]劉彩霞.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和翻譯原則[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8,(16).
[4]馬晶.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及翻譯策略[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
[5]張啟途,高艷芳,劉倩倩.商務英語文體風格和語言特點淺析[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06,(3).
[6]張麗麗.淺議商務英語的語言特點和翻譯[J].商場現代化,2008,(2).
[關鍵詞] 廣告英語 語言特點 研究
廣告英語的作用是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激發其購買欲。廣告的撰寫人為達此目的總是匠心獨運地使用各種語言手段。因而,探討廣告英語的語言特點,對于掌握廣告英語的創作規律,充分發揮廣告在商業大戰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廣告英語的詞匯特點
廣告英語用詞豐富多變,為增添廣告的魅力,常使用一些極具渲染力的詞匯對商品進行美化。一般說來,廣告英語詞匯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形容詞的使用
為了美化商品,廣告英語中的大部分詞匯多用有褒義的形容詞來修飾名詞,以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
例如:Excellent daily specials and mouthwatering desserts.
這是一則餐廳英語廣告,形容詞占了整個廣告字數的一半,極具誘惑力。
2.新詞和怪詞的使用
廣告英語中常用一些杜撰的新詞、怪詞以突出產品的新、奇、特,滿足消費者追求新潮、標榜個性的心理。
例如:The Orangemostest Drink in the world.這是一則飲品廣告,其中“orangemostest”=”orange+most+est”用在“orange”后表示這種飲品的品質好,濃度高,味道純。
3.外來詞的使用
廣告英語中常借用外來詞來渲染產品的異國風味和優良品質,其中大部分來源于法語和西班牙語。以下是一則香煙廣告:These superb cigarettes have been skillfully created for the discerning clientele who have come to expect the legendary perfection of the House of Carrier.其中“clientele”這個法語詞馬上讓人聯想到了法國的高貴、優雅、浪漫,令人幻想著抽著Carrier,就會變得具有高貴的氣質。
二、廣告英語的句子特點
在廣告英語中,廣告創意者靈活地運用不同的句式和多變的句子結構來增強廣告的效益。
1.多用祈使句,增強廣告的說服力
為了達到促銷的目的,廣告英語往往采用一些祈使句,以增強其說服功能。
例如: Stop in a store near you.
Go ahead compare
See for yourself
So step in and take a look
Visit an authorized IBM Personal Computer dealer
這是IBM公司的門面廣告,用了五個祈使句,對消費者進行直接規勸,達到促使消費者走進商店購買其計算機的目的。
2.多用疑問句,增加廣告的預設內涵
疑問句的使用,從語言學的角度看,它降低了語法上的難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它符合語言的合作原則。
例如:Are you going gray too early?
這一廣告用了一個動之以情的疑問句,預設進一層含義:每人都想留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永葆青春。每個讀此廣告的人均會被親切的口吻所打動,不惜打開自己的口袋,去買這種洗發水。
3.精用排比句,增加廣告的音律美
在廣告英語中,運用排比句便于表達強烈奔放的感情,同時,由于句式整齊、節奏明快,可增加廣告語言的音律美。
例如:It’s a written language… It’s an oral language… It’s an electronic language…And it’s a language…此則廣告的標題為“Business has a universal language.它的每一段均以同樣的結構開始,形成排比結構,突出了廣告所強調的內容。
三、廣告英語的修辭特點
廣告英語十分重視語言的美感,常使用修辭手法來提升廣告語言的表達能力。常見的修辭手法有雙關、擬人、比喻、重復等。
1.雙關語應用
雙關語的應用,不僅能增加廣告的吸引力,引起消費者的聯想,又使廣告語言簡潔、風趣、幽默,從而達到一語雙關的絕妙效果。如:I am More satisfied!這是摩爾香煙在廣告語中樹立的雙關典范。它巧妙使用了“more”這個副詞,表示“更加,更多”;大寫以后,變成了品牌名稱。這則廣告使人們輕松記住了商品的品牌,同時又給人留下了一個印象:該產品優于同類產品。
2.擬人的使用
擬人是指把所推銷的商品人格化,賦予商品人類的情感和生命,給消費者以親切感。如:Apple Thinks Different. (蘋果電腦,不同凡“想”)廣告中將“apple”擬人化了,好像人一樣會思考,提高了廣告的吸引力與感染力。
3.比喻的使用
比喻的使用可以加強廣告的表現力,使產品更加形象生動,從而拉近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如:Today, Sakura Bank is like a thriving sakura.這是一則關于日本櫻花銀行的廣告,銀行被比作茂盛的櫻花,寓指了該銀行欣欣向榮的發展氣象。
4.重復的使用
在廣告英語中,常重的使用可以突出某種產品或信息,加深消費者對它的印象。如:When you are sipping Lipton, you are sipping something special.這是一則果茶廣告的標題,Lipton是英國茶業企業創辦人的名字,并以此為茶名品牌。通過重復運用“you are sipping” 的語法結構,突出了Lipton正是something special,使人不禁要去品嘗一番。
參考文獻:
[1]周曉:現代英語廣告[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8
[關鍵詞]廣告語;修辭;句法;共性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0)12-0042-02
引言
廣告,顧名思義就是廣而告之,即通過各種媒體向社會公眾具有一定內容和形式的消息。“廣告”的英文Advertise一詞源于拉丁語Advertere,意為“喚起大眾對某種事物的注意,并誘導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伴隨商業社會出現的一種文化形態,反映出社會文化的特征,是現代中西方大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及文化傳播途徑。
無論是英語廣告還是漢語廣告,其目的都是向人們宣傳某種產品或者推廣某種公益理念,雖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共性卻極為突出。本文著重討論英漢廣告語在句法和修辭方面的相似性。
一、英漢廣告語句法共性
廣告形式多樣,但目的和要求卻是一致的,必須通俗易懂,便于記憶,以最簡短的言語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使人們對廣告宣傳的內容產生興趣。
(一)多用簡單句和并列句。少用主從復合句
廣告的宗旨是使廣告內容易于理解和接受。英語廣告不再像在文學作品中偏愛復合句,而漢語本來就偏愛使用短句,因此,英漢廣告語在使用簡單、并列句方面達成一致。簡單句、并列句不僅語言精練,且由于節奏明快、結構相似而易于記憶。
We lead,others copy.我們領先,他人效仿。(理光復印機)
Life for fun,style for teens.人生追求情趣,年輕追求個性。(天美意鞋)
愛生活,愛拉芳,我愛拉芳。(拉芳洗發水)
(二)多用祈使句和口語,少甩書面語
廣告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受眾在心理上產生共鳴,進而采取行動,因此要盡量采用“鼓動性語言”。而祈使句本身就是一種請求、叮囑、號召,且簡短精練,富有感染力,經常被采用為廣告句式。此外,廣告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英漢廣告語也應盡量口語化、生活化。
例如:Just do it.只管去做。(耐克運動鞋)
Let’s make things better.讓我們做得更好。(飛利浦電器)
怕上火,喝王老吉。(王老吉飲料)
康師傅,好吃看得見!(康師傅方便面)
(三)多用主動句,少用被動句
引導消費者消費是廣告的最終目的,然而消費行為應該完全是主動的,而不是“被迫的”,因此廣告較少使用被動句。漢語中本來被動句使用就不多,相似的消費心理使得英漢廣告語在主被動句使用上趨于一致。
例如:We integrate,you communicate.我們集大成,您超越自我。(三菱電工)
果凍我要喜之郎!(喜之郎果凍)
(四)常用疑問句
廣告中的疑問句是沒有疑問的疑問句。相比陳述句而言,疑問句生活氣息更濃,更易拉近距離,引起人們興趣。如:Have you driven a Ford lately?這則英文廣告言外之意在于:福特汽車的優點你都了解嗎?福特最近的新技術產品你有所耳聞嗎?讓人止不住要去追問一番。又如漢語廣告:海爾滾筒洗衣機好在哪里;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聯想集團)。這些疑問句很容易激起觀眾對該產品的興趣,從而達到宣傳效果。
二、英漢廣告語修辭共性
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英漢廣告語都追求“新、奇、特”。不僅在遣詞造句上獨具匠心,還廣泛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在英漢廣告中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擬人、雙關、重復、押韻、對照、對偶。
(一)比喻
比喻是廣告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把一種商品用另一種形象來表達出其內涵,語言更生動形象,展示出產品的特性,喚起消費者對產品美好的心理聯想,進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例如:
Featherwater,light as a feather.法澤瓦特眼鏡,輕如鴻毛。(Feathewater眼鏡)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保護您的心靈,請為您的窗戶安上玻璃。(眼鏡廣告)
(二)擬人
廣告把無生命的商品或服務賦予生命和情感,從而給人生動、真實、親切的感覺。例如:
Apple thinks different.蘋果電腦,不同凡“想”。(蘋果電腦)
李錦記――餐餐陪著您。(李錦記食品)
蘋果電腦將“Apple”擬人化,賦予其會思考的能力,增加了吸引力;李錦記食品將李錦記比擬成用餐時候不可缺少的伙伴,提高人們對它的依賴度。
(三)雙關
廣告語充分利用語言中同音異義或諧音的關系,使某些詞或句子在特定的環境中具有雙重的意義,新穎有趣,令人過目不忘。如:
Oh,I see!哦!我看見了!(OIC眼鏡)
美國“OIC”眼鏡公司的廣告“Oh,I see”與公司名稱OIC諧音,賦予了OIC“哦!我看見了!”的字面含義。同時,“I see”使品牌和眼鏡公司的業務及產品質量聯系在一起。
漢語的雙關則主要是利用諧音來表現的,例如:
華素片,快治人口。(華素片)
“快治”具有“速效”的性能,又有與“膾炙”同音,暗含了成語“膾炙人口”,讓人聯想到其療效顯著。
又例如: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廣告);咳不容緩。
(止咳糖漿)
(四)重復
廣告語言力求簡潔,避免重復,但為了強調某個特征,突出某種情感,可以使用重復的修辭手法,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Stay first class,drive first class.(旅館廣告)
廣告中重復使用“first class”,使這家旅館盡顯高檔及服務質量之高。
今年過節喝什么,非常可樂,樂一樂;今年過節送什么,非常可樂,你樂我樂,大家樂。(非常可樂廣告)
非常可樂廣告重復使用一個“樂”字,將喝什么、送什么的快樂心情描述得淋漓盡致,使消費者萌生購買欲望。
(五)對照
利用反義詞和對照矛盾來加強句式的氣勢。例如:
Do more work less(蘋果電腦)
Big thrills,small bills.(Budget出租車)
老朋友,新感覺。(摩托羅拉)
不同的酷,相同的褲。(Levi’s牛仔褲)
(六)對偶
廣告詞如果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準確生動,會給人以美感和節奏感。如:
No business too small,n0 problem too big.沒有不做的小生意,沒有解決不了的大問題。(IBM)
情系中國結,聯通四海心。(中國聯通)
年年歲歲雪相似,歲歲年年豹不同。(雪豹皮裝)
雪豹皮裝這則廣告句式整齊對稱,令人賞心悅目,同時還突出了雪豹品牌及其適用季節。
(七)押韻
英漢廣告語言的押韻是把廣告商品同語言的韻律掛鉤,使消費者在感嘆語言美的同時,產生購買欲望。押韻有押頭韻和押尾韻,能使廣告節奏明快、優美,容易被人記住。如:
Go well,go shell.(shell公司廣告)
穿上雙星鞋,瀟灑走世界。Double star takes youafar.(雙星鞋)
雙星鞋的雙語廣告,都用了押尾韻的修辭手法,讀起來瑯瑯上口,給人以美感,并易于記憶。
三、結語
本文從句法和修辭方面論述了英漢廣告語中的共性。由于民族、文化的差異,人類語言千差萬別,但人類借助語言表述思想和意識的方式卻是相似的。英漢民族的文化和語言差異都很大,但是在廣告宣傳、迎合消費心理方面卻高度一致。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民族間交流的日益密切,這種一致將越來越明顯。
[參考文獻]
[1]陳騁,國際廣告語言特點比較研究[J],企業經濟,2004(12)
[2]崔剛,廣告語言30000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3]關翠瓊,試析英漢廣告語言特點的相似性[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科版),2005(5)
[4]潘清華,英漢廣告語言特點比較[J],江西社會科學,2002(6)
[5]潘清華,英漢廣告語言特點比較與翻譯[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5)
[8]任玲玲,英漢廣告文體的共性分析[J],內江科技,2008(3)
【關鍵詞】媒體語言;言語交際;網絡語言;共性;個性
語言是人類不斷領會世界,并將其經驗轉化為知識體系的認知工具。對于個人而言,只有當人們利用語言這一工具,同時個人的認知有機會被傳遞給他人時,此時個人信息才會成為一種社會信息,而這一過程中,媒體作為“中間人”利用文字語言或有聲語言等手段完成交際任務。網絡作為一種信息交流的新型媒體,其語言在兼具當代媒體語言共同點的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個性。
一、新時期媒體語言的共性
蘇聯時期,思想政治上高度統一,傳統媒體――報刊和廣播電視,單純使用語言去影響讀者和聽眾,導致媒體語言僅僅發揮傳達發話人信息和感染受話人的功能,而缺少兩者之間的對話交流。蘇聯解體后,自由民主化,意識形態多樣化成為俄羅斯主題思想,媒體順應時代潮流完成了機制轉型。媒體“完全拒絕擔當指令者和好為人師的道德說教者的角色,不再把信息接受者只看成受作用的對象”。[1]可見,當今無論是傳統媒體,亦或是新媒體都將信息接受者當成信息交際過程中的“合作伙伴”,而非“受命對象”,今日媒體語言的特點主要為以下幾方面:
(1)言語交際內容的時效性
無論傳統媒體,還是網絡新媒體中當下關注的話題無不體現媒體作為傳遞信息的手段,捕捉熱門話題,直接快速地反映著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基于當今世界現實及俄羅斯自身國情背景,在媒體中大量出現與其相關的信息內容,如:нарушение прав человека“破壞人權”、война с террором“反恐斗爭”等熱點問題充分體現了媒體語言的現實性。
(2)言語標準界限的擴寬化
社會的民主自由導致言語行為的自由,政論體裁的文本形式較蘇聯時期日漸趨于民主化。而在言語交際中,由于語言標準限制有所擴寬,當今媒體語言打破中規中矩的狀態,其中古詞在今日俄羅斯媒體語言中時常出現:Ученые основывают свое заключение на исследовании, в ходе которого сравнивали мышей, коих постоянно тренировали, с теми, которые были лишены движения.其中коих 相當于俄語標準語中的?которых,雖然這一用法不符合俄語語法規則,但這一現象正體現了媒體語言中形成了一股獨特的語言之風。
(3)言語標準的多樣性
媒體語言中還表現出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存在自身所能領會的俗語行話。習慣語(жаргонизмы)是局限在成員相對穩定和開放的個別社會群體中日常使用的詞,這些社會群體的成員有共同的社會地位、興趣愛好、活動取向或年齡段。[3]例如,СтёбCязык一詞表示年輕人之間的諧謔語言,由動詞стебать構成,原意相當于動詞хлестать(鞭打)之意;而對于做生意的人之間常可以聽到:"меня жаба давит." 其含義是 мне жалко (денег) “我舍不得花錢”。對習慣語的理解要求信息發出者與接受者之間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識,屬于特定的文化載體。不可否認,當今媒體作為信息交際的載體,在習慣語的流通過程中作用頗大。
(4)英語外來語使用的廣泛性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在加強與西方國家交流的同時,語言中不可避免地借用大量的英語外來語。媒體作為一種溝通與交際的橋梁,其語言也必然緊跟潮流,于是媒體中英語外來語驟然增多。無論是報刊、廣播電視還是網絡中隨處可見從英語中吸收的詞匯。例如:Имидж(image)、презентация(Presentation)、номинация(nomination)等。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媒體中英語外來語的使用仍將不斷擴大,在極大地豐富了俄語詞匯自身的同時,對媒體語言的發展影響深遠。
二、網絡媒體語言的個性
1.交際方式創新性
隨著媒體中言語交際范圍拓寬,以及提高交際質量及速度等要求導致媒體語言中自發出現新文本形式,其充分體現于網絡媒體語言中。作為新媒體語言的網絡語言在兼有傳統媒體中已存在文本形式的基礎上,又以獨特的文本形式和對話模式來傳播信息、感染大眾。互聯網上論壇、聊天室等網絡交際方式的出現正是網絡語言所獨有的信息文本交際形式,人們在此就某一熱點話題進行“對話式” 交流,這種交際方式的創新給網民更多機會發表見解和主張,極大地提高了交際的有效性。
2.言語交際簡潔性
在網絡這個寬松的交際環境中,網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互動過程中形成別具一格的語言,即網絡交際(論壇、網絡聊天等)所使用的特殊用語。網絡的出現帶給人們方便、快捷交際的同時,決定了網絡詞匯的簡潔性,于是詞匯縮略形式是網絡論壇及聊天室中常見的一種交流方式。比如,直接對英語的縮略GL( good luck)“祝好運”或借用字母和數字組合14AA41 (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等;對英語音譯后縮略Нет(интернет―internet)“網絡”、Комп(компьютер―computer)“電腦”等;以及對原有俄語詞的縮略щас(сейчас)、терь(теперь)等。這類壓縮詞作為互聯網通信時代所形成的典型特點表達了現代人簡捷的思維風格,同時也體現了網絡語言的個性。
3.言語交際隨意性
隨著網絡中新新人類的出現,新生代的年輕人張揚自我、追求個性,一些“新新話語”以非傳統構詞形式大量出現于網絡中,網絡中“怪詞”成為一種幽默、風趣和時尚的代言,這類“網絡俗語”(интернет-сленге)區別于其他領域的俗語行話,使用上更具有隨意性。比如在年輕網民對話中школоло指代школа“學校”;ЖЖ、ЖыЖа相當于Живой Журнал“日志”等,這類詞偏離了俄語標準語,不符合標準語規范,只是在網民之間,特別是年輕網民間約定俗成的表達。
網絡語言隨意性還表現在聊天室、論壇中表情符號的使用。網絡語言中表情語言的創造彌補了網絡交際缺陷。“表情語言用鍵盤上的簡單符號來模擬人們的基本表情,把體態語運用到了網絡語言中來模擬現實交際。” [3] 從而利用文字、圖片、符號等手段促成有效交際。
策略一:增強生活中應用非連續性文本的意識
非連續性文本與師生課內外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學校宣傳欄、公示欄中,在校外車站碼頭,商場賓館里,都可以看到非連續性文本,它們要么告知信息,要么宣傳產品,要么警示安全,要么引領路徑……在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非連續性文本在信息交流中的積極作用,增強學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主動意識和積極態度,讓學生自覺地在廣泛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中去捕捉信息,學習語文,豐富語言,提升文化。
與連續性文本相比,非連續性文本具有文字簡潔、圖文并茂、篇幅短小、信息量大、易于學生閱讀的特點。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把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引入課堂。克服教材內容編排上的不足,要選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非連續性文本讓學生閱讀,例如涉及動物知識、天文地理、科學技術、機械電子、人體器官等內容的非連續性文本,讓學生學習利用它們的圖畫文字和數據,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非連續性文本的興趣是有積極作用的。還可以在閱讀一定數量的非連續性文本中進行知識信息的收集、整理,并開展知識搶答賽、科學小博士答疑等活動,讓學生展示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收獲,感受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樂趣。
策略三:注重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能力
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沒有了連續性文本的繁瑣內容分析、情感體驗和復雜的寫作技巧認識,但仍需要方法引導,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利用工具書,認識字音,了解相關名詞術語,結合看圖,把握基本信息,獲取相關知識。
二是學會從基本信息中捕捉潛在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推演能力。例如了解了魚類在海洋生存的極限深度是多少米,這是基本信息;再給出一個具體的海域和它的深度數據,就可以推測出這個海域的魚類生存狀態,進而判斷人類漁業活動的可行性。
三是培養學生篩選提煉信息的能力。當今社會知識信息更新極快,非連續性文本在傳播知識信息方面具有迅速便捷的特點,但是,知識信息對于每一個讀者個體,應該是具有選擇性的。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在廣泛的信息海洋中捕捉信息,從中選擇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所謂有用,從時間上分為當前有用、近期有用、遠期有用;從功能上分為解決某一問題、豐富知識系統等,這些都為學生篩選信息提供了憑借。開展這樣的教學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篩選提煉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