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09:27:45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課堂秩序的重要性,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課堂規則;原則;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1C-0028-02
一、課堂規則的內涵及其特點
(一)內涵
課堂規則是課堂成員應該遵守的、保證課堂秩序基本行為的要求或準則。課堂規則具有規范課堂行為、維持課堂秩序、培育良好行為以及促進課堂學習的功能。教師通過制定一系列的課堂規則使學生們知道作為課堂成員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制定課堂規則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自然形成法、引導制定法、參照制定法和移植替代法。
(二)特點
1.具體明確。
課堂規則要具體明確,不能籠統抽象。針對某一具體的規則,要說明具體的操作方式。教師要告訴學生怎樣做,而不是禁止學生不要去做什么。如在課堂中教師要求學生舉手回答問題,要求學生迅速安靜,教師首先要明確具體地告訴學生指示話語或手勢。
2.合理可行。
所謂合理是指課堂規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具有可行性。課堂規則不是要限制學生的行為,不允許學生有任何的表達和活動,只能安靜地聽教師的講述,這違背了學生的天性,這種課堂規則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理的課堂規則既要維護課堂教學的規范,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適當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教師應該適當地讓學生放松。良好的課堂規則不是要束縛學生,而是要規范學生的行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規則是針對全體學生的規范,設計要合理。
3.少而精,內容通俗易懂。
教師應歸納總結課堂規則,做到少而精,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規則后,逐步增加規則。課堂規則需要用語言表達出來,規則的表達應通俗易懂,用詞恰當、生動,有利于學生理解并快速掌握課堂規則。在開始階段,教師要多次向學生強調課堂規則,直到學生習慣并能自覺遵守課堂規則。
4. 以鼓勵、肯定為主。
教師使用積極鼓勵的語言,鼓勵學生做到哪些行為,并對學生的行為積極肯定,時刻表現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期望。規則的目的不是禁止,而是要充分給予學生自由,在遵守課堂規則的前提下,教師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二、課堂規則的制定依據
本文把課堂規則的制定依據分為四個方面:法令與規章、學校及班級傳統、學生及其家長的期望、課堂風氣。第一,法令與規章。課堂規則的制定要以法令和學校的規章制度為依據,這樣可以保證課堂規則的制定遵循法律和學校規定的課堂教學規范,不會出現過嚴或過松的課堂管理現象。第二,學校及班級傳統。學校和班級傳統可以提供借鑒經驗,學校和班級形成的一套適合本學校和本班級的課堂規則,是非常有用的,按照這些傳統制定的課堂規則往往是最有效的課堂規則。第三,學生及其家長的期望。教師負責課堂規則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課堂規則的內容,但是,學生是課堂規則的執行對象,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意愿,在制定課堂規則時,教師要采納學生積極的、正向的建議,同時也要參考學生家長的意見,結合多方面的建議才能制定出比較符合班級學生實際的課堂規則。第四,課堂風氣。制定課堂規則要根據課堂風氣的變化,課堂規則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班級氛圍的變化或班級新問題的出現,課堂規則也要改變。
三、課堂規則的制定原則
(一)正確處理尊重學生和遵守規則的關系
新課程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并不是說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無需遵守課堂規則。尊重學生旨在師生之間建立良好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并不意味著放任學生。教師應該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建立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課堂規則,課堂規則既要維護課堂秩序,又要尊重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同時,在課堂規則制定的過程中,學生的參與也是尊重學生、師生平等的重要體現。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對于實現有效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師生共同參與課堂規則的制定,不斷修改、完善課堂規則
很多班級的課堂規則都是教師制定的,忽視了作為主體的學生參與。學生參與課堂規則制定的過程,正是學生認識課堂規則、自我教育的過程,只有了解和認同課堂規則,學生才會自覺地遵守課堂規則。任何規則的制定都不是一步到位,課堂規則的制定應該循序漸進,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補充完善。師生共同參與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課堂規則,雙方共同遵守課堂規則。
(三)課堂規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對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環境和方式都發生了改變,幼兒園的課堂規則已不再適合他們,適應新的課堂規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此時教師應該根據他們年齡的特點制定符合他們實際的課堂規則,課堂規則要簡單易懂,教師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課堂規則。對年齡較大的學生,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班會等形式共同制定課堂規則。
(四)學生若違反課堂規則,給予必要的懲罰
課堂規則一旦制定好,就是全班同學共同遵守的班級準則,若有學生違反課堂規則,應該給予必要的懲罰。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適當懲罰也是必要的。適當的懲罰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錯誤行為的認識并改正不良行為,而且可以督促其他學生認真地遵守課堂規則。
四、課堂規則的重要性
課堂規則是良好課堂紀律、課堂管理形成的基礎。根據首因效應,學生在開始時就掌握課堂規則,遵守課堂紀律,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之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維持課堂秩序,促進學生學習
課堂規則的制定旨在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如果學生遵守課堂規則,就會得到教師和同伴的肯定和贊揚,相反,如果學生違反課堂規則,就會得到教師和同伴的批評和指責。在新學期一開始就規范和約束學生行為,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嚴格監督,有助于維持課堂秩序,及時糾正問題行為,保障教學順利進行。同時,適當的課堂規則,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使師生相處融洽,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課堂的學習。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
小學生掌握課堂規則尤其重要。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很多方面都不成熟,課堂規則可以引導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習慣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課堂規則先由教師指導執行,逐步被學生接受和內化,就會激勵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要求,形成自律,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及早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
規則是人們在社會上生活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按規則辦事是社會生活的準則,規則意識越強,人的素質越高。課堂規則是規則的一部分,學校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并培養兒童規則意識的重要場所。及早地要求學生遵守課堂規則,有助于及早地向學生灌輸規則意識,幫助他們意識到規則的重要性,有利于之后規則意識的培養。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越早掌握課堂規則,對學習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越有幫助。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規則制定的工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規則的制定工作中。課堂教學只有有良好合理的課堂規則,才會有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和良好的課堂秩序,才能實現有效和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才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康穎卿.新課改下課堂規則的重建[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4).
[2]施良方,崔允t.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袁琳,趙麗霞.小學教師如何建立有效的課堂規則[J].教學與管理,2013,(8).
【關鍵詞】活動課;變奏;和諧
一、活動課存在的不和諧之處。
1、活動課設計與教學目標的不和諧。
新課程改革擯棄了知識本位觀,但它并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許多教師和我可能存在同樣的問題:為了體現課堂的“活”和“動”,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化上,但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以為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2、情景設計與教學內容的不和諧。
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發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有些時候教師沒有根據不同特點的內容設計適合該內容的情景和活動方式,不可能達到教學目標。
3、師生互動與課堂秩序的不和諧。
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老師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時候課堂內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確實很活。可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說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系。
在教《發掘美好情感》這一課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某種文學藝術形式進行自由組合,分成文學組、書法組、戲劇組、繪畫組、雕塑組等,每個組就自己喜愛的文學藝術形式進行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組的同學非常積極,紛紛展示了自己喜愛的作品,學生的參與面出現了少有的廣泛。但是,在其中某個小組展示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么忙著整理自己的資料,要么說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某些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于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說,他們最多只是了解了本小組的探究內容,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說,在這一節課里,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局部的、不完整的,毫無疑問,這樣的課堂雖然活起來了,但卻不是一個成功的課堂。
4、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不和諧
“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廣大教師的共識。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卻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現象,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們也敢于、樂于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個性得到了張揚。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里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們似乎忘了自己扮演的角色,這樣缺少老師引導和點撥提升的知識是膚淺的、不成系統的、甚至還可能是錯誤的。
二、活動課和諧美的實踐探索。
盡管教師費盡腦汁設計組織了活動,但像以上分析中的不和諧音符確實很多,要讓這些音符和諧起來,筆者在自己的實踐探索中認為可以拉好以下幾個“調”:
1、確定活動主題是上好活動課的前提。
①主題的設計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②主題應適宜于開展活動。
③主題應該具有開放性。
2、轉變教師的觀念是上好活動課的關鍵。
教師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將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宰和評判者變為引導者和合作者;將重教師的“教”變為重學生的“學”;將對學生的態度由居高臨下變為平等融洽。其次,教師要不斷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不僅熟悉本學科的基礎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學科科研能力,即綜合、靈活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創造性活動的能力。再次,對教師的知識水平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于活動課所具有的開放性、綜合性,涉及的知識也往往超出了大綱和教材的范圍,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有淵博的專業知識,還要拓寬知識的廣度,對與歷史與社會相關的學科知識也要有所涉獵。只有教師的專業素養達到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才可能在開展活動課時體現出創新性、前瞻性,做到游刃有余,有聲有色,因而要成為新課程改革下的合格教師,就必須與時俱進,時刻不忘記對自己“充電”。
3、建立課堂秩序是上好活動課的保障。
盧梭有句話說“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所以我們在追求課堂的自由和民主的同時也應該受到必要的約束和限制,使得各個個體之間不發生矛盾與沖突,使課堂在活起來的基礎上達到和諧的更高層次。課堂秩序和規則是學生在課堂上必須遵守的規范,上好活動課更需要有好秩序。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讓學生對此問題的重要性展開討論以加深認識,然后讓學生共同討論出一個歷史與社會課堂規則,使他們自己成為規則制定和執行的主體。另外在建立起新規則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開放的同時,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4、確定評價方式是上好活動課的提升
對活動的評價與總結也是活動課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新課程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更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方法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在活動課中要突出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形成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氛圍;同時還要注意評價主體的多元性,以及手段、方法的多樣性。在學生評價中,要把學生的課前準備、課中的行為表現、課后的總結反思、課堂內外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變化、學習中的資料成果積累以及特長才藝養成與展示作為考查評價內容,所以只有確定良好的評價方式,才能提升活動課的品味。
參考文獻:
[1] 《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案例專題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5年7月 牛學文 主編
關鍵詞:課堂秩序為中心;教師;課堂管理行為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9-0149-02
大家都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工作來培養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把他們自己的知識傳遞給每一代人。因此,不得不說,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他們犧牲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所以,作為教師,不僅僅是要給學生們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一個又一個有用的人。對于教師來講,他們承擔的社會責任是相當大的,因此他們必須要勇敢地接受新時期人們對于教育學生提出的新要求。教師相當于管理著一個大的家庭,每一個學生都需要被關心愛護。他要負責好班級內部的每一件事,更要做好班級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當然了,也可以說教師是一個班學生的學習榜樣,教師的品行嚴重影響著自己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嚴格端正自己的品行,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心理引導,不管是學習中還是生活中。作為一名教師,一個班級的良好建立需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教育方法,只有這樣班級才能更好地發展。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是以前的學生,現在的學生對于教師不再表現出太多的尊重,他們不再畏懼教師。因此,經常可以看到當前課堂秩序出現混亂局面,學生對教師不夠尊重。這種狀況愈演愈烈,在新時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因此,以課堂秩序為中心的教師課堂管理工作被逐漸提上了日程。
1 當前教師在課堂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對當前教師在課堂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總的來說包括很多方面,主要的影響因素集中在學生、教師和環境三個方面。那么要想發展好以課堂秩序為中心的課堂管理,首先就必須對其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
1.1 學生方面的影響因素
學生是課堂的主要參與者,因此,他們也是影響課堂管理的最主要因素,以下就是我們的分析:
1)挫折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通常會注意到班級內部總有一部分人,他們學習成績不好,與人相處的也不好,對于班級的秩序或者是學校的管理制度等表現出的不適應或是厭煩情緒,他們通常會把自己的消極情緒表現出來,這就會影響其他學生的情緒。同時,他們的這種挫折感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這就是課堂管理工作的問題所在。
2)尋求注意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注意,他們渴望自己被別人肯定,因此有一部分人就會做一些過激的行為來表現自己。這一部分人,他們可能是因為成績不好或其他的原因而不被人們所重視,所以他們就會故意在課堂上做出一些舉動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這就嚴重影響了課堂管理工作。
3)生理因素
對于大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都是發育已經完全,對于男女之間的事就會特別好奇,因此,當他們面對這些男女問題的時候就會手足無措。如果學生生理上出現問題,他們就會在課堂上表現出很大的焦慮,對于男女關系處理不合理等也會使他們焦慮,而他們的這些行為在課堂上表現出來就會嚴重的影響課堂秩序。
1.2 教師方面的影響因素
1)教師教學不當
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給學生傳授知識,因此他們在開展課堂之前,必須首先對自己所教學的科目進行很好的準備,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做好備課。而這里所說的教師教學不當就是指教師由于備課不充分,缺乏教學組織能力,或他們自身表達能力差而造成課堂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在當前教學過程中是很常見的。教師對于課本知識的準備不充分,就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失去學習興趣,他們就會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上,那么就會造成課堂管理工作過程中產生問題。
2)管理不當
這可能是教師引起課堂秩序混亂的最主要因素。教師是教育和管理學生的,因此他們對于學生的某些行為就會產生一定的反應,就會懲罰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公開責罵、體罰自己的學生,有的教師甚至花費一節課的時間來訓斥學生,這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僅是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教師一節課的課程目標也不能夠被完成。這樣一來,課堂秩序就會混亂,不僅引起了學生的不滿,也使得教學內容要被推遲。
3)喪失威信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失去威信,這樣的教師也是經常會見到的。當然了,教師一旦失去了威信,他們就很難更好的管理學生,學生對于教師的管理就會出現不理不睬的局面,這樣會極大影響教師的課堂管理。當然了,教師在學生中失去威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可能是教師自己教育方式不恰當造成的,也可能是教師知識水平達不到學生要求造成的等等。教師一旦在學生當中喪失了威信,那么他們就很難進行班級的管理。
2 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師課堂管理工作的策略探討
2.1 教師要對自己的工作盡忠盡職
作為一個教師,首先需要擁有的就是一份強烈的責任心,必須要舍得為學生付出,更要能做到對這個工作的熱愛。興趣是每個人最好的老師,一名教師,他要做好班級課堂管理,首先就應該對這個工作充滿熱愛,能夠做到對自己的工作盡忠盡職。社會在變化,學生們的思想觀念也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現在的學生不再像以前的學生那么聽話,那么服從管教。由于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家庭一般孩子比較少。獨生子女越來越多,那么這種情況下,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就越來越嚴重,這就使得學生在學校就很難被管理,更不用說是實現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師課堂管理。再加上社會環境的變化,學生讀書不再是為了能擁有一份好的工作,可能他們只是被送去了學校讓學校幫忙看管。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工作就很難順利進行。對于不聽話的學生教師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引導鼓勵。所以,教師真正的工作不僅僅在于把自己的教學任務做好,他更重要的職責是去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步伐走,讓學生不斷的在教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他們才能更好地遵守課堂管理秩序。
對于學生出現的不良品行,教師要盡可能的幫其糾正,讓他們可以很好地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可以很好地去分辨善惡丑美。同時,教師也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督促學生好好學習,讓他們學會遵紀守法,這樣班級的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教師的工作艱苦復雜,他們需要花費很大的耐心和對工作的熱愛,只有這樣才能為祖國培育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學生。
2.2 教師要尊重學生,用愛心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發展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賦予了生存權、人格權,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去尊重別人。對于教師來說,他們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尊重是必需的,只有他們首先尊重了學生才能更好地被學生尊重,在學生尊重教師的情況下,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會更加順利。因此,教師必須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去走近學生、了解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1)尊重學生
對于教師來講,他們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必須做到的并且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去尊重學生。學生是有人格的,而且新時期提倡新的師生關系,教師是學生的學習組織者、班級管理者、學生各項事物的領導者,學生可以是老師的朋友。而要做到朋友這一點,教師就要放低姿態去貼近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溝通,而不是用老師的威嚴去命令學生。尊重學生是新時期建立師生關系的關鍵。教師尊重了學生就會在學生中樹立一定的威信,那么以課堂為中心的課堂管理工作就可以更好地開展。
2)用愛心去關愛學生
愛心也是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一個必備素質。當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的時候,教師必須時刻站在學生跟前,及時去了解學生的一些心理波動。教師應該時刻有著對于學生的一種愛心與關心,讓學生可以更加愿意與教師親近。當教師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他們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情緒帶到課堂,這樣不僅影響了課堂效率,也會間接地使學生心理受到一定的影響,會有一定的陰影。因此,教師必須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好地走近學生。教師的愛心關懷是學生建立良好人格的必要領路者。愛心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是他們必須具備的品質,因此,教師必須時刻讓自己的愛心閃光。教師用愛心去關愛學生,學生就可以體會到教師的用心良苦,那么他們就會更加主動地去維護課堂秩序。
2.3 充分發揮班委會作用,實現班級奮斗目標
教師是班級的管理者,他們要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因此,他們的工作負擔很重,因為他們還要備課、上課、批改學生作業,還得時刻為班級里發生的操心,可以說教師壓力是很大的。因此,他們有時可能會力不從心。這個時候,他們就可以給自己在班級里找一些幫手,幫助他們管理班集體。這就體現了班級委員會的重要性,教師必須憑借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去從班級中尋找一部分可以幫助自己的人。教師必須首先選擇一個班長,這個人要工作認真負責,并且要受學生擁護。班委會成員不僅僅要為班級服務,還可以極大地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所以,教師要想更好地建設班級,必須擁有一個好的班委會。大部分班委會成員都是由學生公開投票選出自己心目當中的最佳人選,他們是那些受到學生喜歡的人,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好地為班級服務。好的班委會的建立,不僅僅可以提高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中發生的事情,處理班級問題就更加方便快捷,他們也可以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通過班委會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以課堂為中心的課堂管理工作就更容易進行。
參考文獻:
【關鍵詞】課堂氣氛 英語學習效能 營造策略
【Abstract】Nowadays, there also exist a great number of teachers who do not have a strong awaren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vorable class climate and English learning effectiveness. They do not know how these two can correlate with each other. As a result, various kinds of problems may occur during the English class time. There are no waves without wind, that is, different problems must be caused by corresponding reasons. Teachers should learn to be good at analyzing these problems and then take effective and prompt measures. Teachers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class climate, and have the initiation to create such kind of favorable and harmonious class climate.
【Key words】class climate; English learning effectiveness; creation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99-01
一、課堂氣氛與英語學習的關系
良好的課堂氣氛一般都具有如下五個基本特點:學生對學習英語這門科目有很強烈的興趣,在他們的腦海里有一種很明確的目的感;所有的學生都希望加入到課堂活動中來,不想被忽視;學生不畏懼犯錯,感覺到自由和輕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能夠得以發展;學生的積極主動又反過來促進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也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什么樣的標準可以被用來衡量英語學習效能。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全方位的語言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在課堂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提高學生的語言使用能力、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信息搜索和處理能力。當這些標準都能夠達到時,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可以被稱之為是有效的。
若課堂氣氛具備了上述的特點,學生全方位的語言能力將會被大大提高,而這些能力的提高又恰恰是衡量英語學習效能的標準。
二、消極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1.類型:
(1) 學生對英語學習提不起來興趣,甚至對該門課程產生厭倦心理,因此,在課堂上他們經常會做一些與英語學習無關的事情。
(2) 整個課堂秩序非常混亂且無紀律可言, 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然而,并不是只有學生會擾亂課堂秩序,在教師方面也會出現很多相同性質的情況。
(3) 學生缺乏勇氣和自信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害怕犯錯誤、擔心被其他同學嘲笑。久而久之,他們變得沉默,不敢同教師進行眼神交流,以防被要求回答問題或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課文。
2.成因:
首先,教師并沒有有意識地去采取一些有效手段來引發學生的興趣亦或學生并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即缺乏目的感。其次,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僅僅是一個形式而缺乏核心目標,當活動結束以后,學生并沒有從中收獲什么。再次,教師嚴格并毫無耐心,當學生表現不好的時候,他們會對學生進行一些有失他們自尊的懲罰。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很多負面情緒并拒絕合作。最后,教師缺乏應對課堂問題的有效策略。
三、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策略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如果他們明白了這一點,相信他們會主動地想去學好這門課。其次,教師應當充分開發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來引發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最后,表揚和鼓勵會引發學生的成就感,這種積極的反饋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對學習英語能夠保持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他們會變得越來越有興趣。
(2) 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必須要熱愛學生、熱愛英語教學、熱愛教育事業。教學是一個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過程,教師感情的投入非常重要,教師應當和學生相處地如同朋友一般,應當讓課堂充滿尊重、理解和信任。另外,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因材施教。最后,教師還應做一位耐心的傾聽者,無論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還是他們對教師提出的一些建議。
(3)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易化教學難點
教學中的難點,比如復雜而又枯燥的語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就應當摸索出能夠是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生才不會對英語語法的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參考文獻:
[1]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 Cooke, B. L. & Nicholson, A. Group Work in the Classroom [M]. Hong Kong: Longman, 1992.
[3] 陳斌. 英語教學的課堂氣氛與教學效果[J]. 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1) :15-16.
物理作為一門實用性和理論運用性較強的綜合性學科,其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通過實驗,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舉一反三,不斷思考,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其中初中物理實驗主要由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組成,占比例較大的就是分組實驗同時也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礎環節。通過分組實驗提高學生自我動手能力,并且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理解相關原理和概念,從更加具體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中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物理是一門兼具創新性和實踐性的綜合性學科,也正是由于物理的這一特性使得在物理教學中需要采用貼近其物理性質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實現較高的教學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分組實驗教學恰恰體現了物理的實踐性和創新性。通過實驗分組教學,不僅可以抬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激發其學習熱情,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造性思維,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提升學生物理學習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現階段,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下面將簡要探究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度分組實驗重視不足
現階段,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物理課堂教學仍然是以老師教學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所講的內容,同時,由于課堂教學目標與課時之間的壓力和實驗教學需要消耗較多的課時,導致大多數物理教師都為了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而不愿意進行試驗教學,在這兩種因素的作用下,使得老師對分組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師在課下沒有認真的進行相關試分組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如有迫不得已必須使用分組實驗教學也只是老師在上面演示學生在下面看或者是在實驗室學生被動的接受試驗步驟,照葫蘆畫瓢。
(二)分組實驗教學課堂秩序混亂,教學效率不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很少擁有自己動手,自己分配課堂時間和自己管理課堂紀律的情況。但是在分組實驗教學中,課堂的時間大多數由學生自己安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會不斷的講話,嬉戲打鬧等,使得整個的分組實驗教學的課堂一直都處于一種教務混亂和嘈雜的環境,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堂紀律遠遠比不上傳統的教學課堂紀律。這就使得分組教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難以保證,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物力分組實驗教學在初中物力教學中的開展。
(三)學生對物理實驗的重視度不高
初中生尚且還只是處于心智不夠成熟的階段,對新鮮事物總是很好奇但是能夠堅持的時間又不夠長,同時,初中也是學生的叛逆期,這就使得很多的學生都沒有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導致很多的學生在物力分組實驗教學課堂上心思散漫,聽課的心都被實驗桌上的設備儀器吸引走了,在物理課堂上不認真對待老師布置的任務,處于好奇的僅僅只是將實驗器材,設備不斷把玩,到了交實驗報告的時候就敷衍了事。這樣不斷影響自己的試驗而且影響整個的學習進度和課堂紀律。[1]
二、解決策略
(一)提高教師對物理分組實驗的重視程度
老師對物理分組實驗重不重視主要體現在老師在上課之前是否認真準備上課所需器材,課下是否對上課的進度和教學質量進行反思。因此,提高教師對分組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就需要教師做到:1 上課前認真備課 初中物理實驗大多是為了說明某一物理現象或者是某一規律,或者是驗證某一定律。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關的理論知識,盡最大程度的解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2 認真準備器材 分組實驗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教學器材,同時,實驗器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試驗能否成功,實驗結果是否準確。因此,在上實驗課之前,老師需要認真檢查實驗器材,及時發現并更換有問題的器材。3 課下認真反思 反思的目的在于發現問題,老師在實驗課后認真反思課堂教學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現較高效率的實驗教學等問題,并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二)建立相關規章制度,嚴格要求學生課堂行為
學生課堂上表現散漫,隨便嬉戲打鬧不僅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進度,還會使課堂秩序混亂,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建立。因此,在物理分組實驗教師有必要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約束學生的課堂行為,保證課堂秩序。對于違反相關規章制度的學生加以適當的懲罰,對遵守課堂規章制度的學生予以表揚。同時,還可以適當的改變課堂結構,增設老師提問環節,通過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秩序的課堂環境。
(三)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課堂的重視程度
初中生在心智上還不夠成熟,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別人的引導。因此,要讓學生明白物理實驗課的重要性,老師就要不斷引導學生使其明白實驗對學好物理的重要性。具體措施可以表現為:1 提問 提出相關的問題,并讓學生動手操作,從實驗現象中得出問題的答案。2 潛移默化的引導 老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不自覺中向學生講解一些由于不斷實驗最終取得巨大成績的事例。從現實事例中讓其明白實驗的重要性。3 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 老師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實驗課有新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不斷重視實驗課 4 老師的引導作用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因此,學生也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相關知識的增長明白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1.改善體育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往往只是關注固有的教學計劃和目標,而沒有考慮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導致不少學生雖然喜歡體育課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怪現象,就是體育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了。既然體育教學是為了培養鍛煉學生的體育運動精神及身體素質,那么在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上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喜好,雖不能縱容學生無理、無意義的要求,但確實應當選擇廣大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采用上要下工夫,使體育教學變得更為有意義。對于新課程體育教學理念來講,實現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改善也是課改的基本目標之一。
2.規范體育教學課堂秩序
不少學生認為上體育課是比較自由的,體育課堂秩序往往會比較散漫。這就導致了教師在布置了體育活動任務后,學生們沒有秩序性,三五成群甚至是自己忙自己的。所以,教師在體育教課教學上一定要規范課堂秩序,保證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上課時間一定要按照教師的安排如期進行,不可讓學生拖拖拉拉或者糊弄著完成。如果沒有一個嚴謹的課堂紀律,學生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個人行為會對集體活動帶來怎樣的影響,學生變為一盤散沙,如何還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上課不能遲到、站隊要規范整齊、課堂上的體育活動要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不能早退等看似平常的課堂紀律都要注意。這些要求都需要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只有做好了這些,才能為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鍛煉奠定基礎。學生在一定的規范下嚴格要求自己,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集體。所以說,教師和學生都要有秩序規范性,如此一來,在不知不覺中團隊精神就已經得到鍛煉了。
二、在教學中抓住學生們的心理特征
1.將學生們的從眾心理轉化為正能量說到從眾心理,人們會認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但是這并不代表從眾心理就是有害物,其實在不少方面,從眾心理也可以使學生得到正確的指導。比如說,有些學生并不喜歡上體育課,但是由于喜歡上體育課的學生占絕大多數,那么這些不想上體育課的學生也就跟隨多數學生的要求,選擇上體育課。即使這些學生的選擇有些勉強,但是在日后的體育活動中,必定會隨著集體感的形成而日益接受并喜歡集體活動,畢竟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
2.利用學生的服從心理進行體育教學在教學中,服從存在于每位學生心目中,是教學事業中長久累積下來的。教師們要學會利用學生們的這一心理,來約束學生的散漫行為。當然,即使學生有服從心理,也并不代表教師就可以肆意壓制學生。要用正確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正確的管理。就是說,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管理,理解學生的體育喜好,有合理的教學目標,適當地運用學生的服從心理對學生加以管教。
3.將學生們的團結合作心理調動起來其實在每位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有著團結互助的心理,那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利用體育活動將學生們心里的合作精神調動出來。在體育活動的進行過程中,要強調合作的重要性,盡量安排一些需要學生們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動。相信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會得到很好的培養與發展。
三、總結
Abstract: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at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engine room for the past ten years work experience, through to the engine room software, the hardware equip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maintenance and the hygienic safety control and so on aspect exhaustive elaborations, in has obtained the basic engine room management pattern which with in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pattern's contrast a set suits develops now, and aimed in the work still the solution question not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discussion, has given the suitable suggestion.
關鍵詞:管理計算機機房
key words: ManagementComputerEngine room
一、引言
高校的計算機機房主要承擔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計算機語言、畢業設計上機等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自由上機實踐。為了保證這些任務的優質完成,機房的管理就顯的尤為重要。機房管理的內容十分廣泛,它包括技術管理,設備管理,人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這樣一個面向全校學生的對外窗口不僅關系到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水平。
二、機房管理的意義和內容
2、1機房管理的內容
機房管理牽涉面廣、技術難度大、事務雜、工作量大、系統性不強,從廣義上說,硬件設備的配置、維護及故障檢修、機房內部局域網和應用系統的建設、用電的安全保障、機房環境等都屬于機房管理的內容。因此,機房管理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
2、2機房管理的意義
機房幾乎擔任了學校全部的計算機公共課程的上機實踐、考試和等級考試等工作。因此,機房管理是否完善直接涉及到學生多門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給學生提供的信息環境狀況和學校的信息化程度,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
2、3硬件設備的管理
機房內的計算機因為使用頻率高,所以硬件的損壞率也比較高。為了保證機房正常運作,提高設備的正常工作率,硬件設備的及時維護是十分必要的。建議如下:
(1)建立硬件設備的定期檢查維護與及時維修相結合的管理制度。
(2)利用機房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的技術優勢來降低硬件的損壞率。如在機房教師的努力下,目前機房包括計算機基礎課程在內的各類考試系統均采用了自己開發的服務器收發卷的一套考試系統,大大改善了軟盤驅動器大量損壞的狀況,同時也有效地提高考試和閱卷效率。
(3) 建立易損件和常用耗材的備用庫,保證已損壞的設備得以及時的更換。
2、4系統的維護和軟件的管理
為防止人為的有意或無意的破壞硬盤、更改設置,導致計算機系統不能快速恢復正常的問題,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專院校的機房都使用了硬盤保護卡或者還原精靈。針對保護卡的安裝導致的系統保護和學生保存數據之間的矛盾,機房將硬盤分為若干個分區,只對安裝系統的C、D區進行保護,學生可以在其他分區保存自己的重要數據。這些舉措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不但保證了教師教學的需要,提高了機房設備使用的效率,學生自由上機的熱情也得到了提高。
2、5機房環境和衛生的維護
機房適宜的衛生環境不僅能延長計算機硬件資源的壽命而且還能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在維持設備衛生方面,為了保護顯示器不受陽光直射,減緩顯示器的老化,機房安裝了較厚的窗簾;為了減少機內灰塵,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管理人員定期除塵,做好機房的防塵工作。機房的環境衛生與機房人員的健康息息相關,也顯得尤為重要。機房的環境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通風和散熱。一般,計算機的擺放不要太過密集,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開放空調,降低室內溫度,保持一定的濕度,帶給人以舒適感。
2、6安全管理
(1)用電安全
由于機房的電線線路錯綜復雜,任何一處的差錯小則可能引起設備的損壞,大則可能引起火災,造成人員的傷亡。所以管理中用電安全十分的重要。在實際工作中,電源控制由管理人員具體負責,白天巡視線路,每晚關閉電源,嚴格規范學生行為,禁止學生亂碰電源、電線等物,并在危險處標示出來。這有效的將發生電傷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設備安全
以前機房的安全全靠巡視人員四處不停地查看是否有人損壞或偷盜機器設備的行為。現狀如今信息技術中心安裝有防盜監控系統,每個機房值班室都安裝了閉路電視監控器,對幾個計算機機房進行閉路監控。該舉措較好地防止了人為的損壞和偷盜公共資源的行為,同時也較好地遏制了機房考試中的舞弊行為。
三、一些問題和建議
3、1建議加大計算機機房對學生在機房的行為進行合理約束的力度
目前學生在機房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約束,是一個在許多學校都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表現在不遵守機房管理制度、不尊重機房教師等等。該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學校機房沒有管理學生的直接權限,即使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很難得到有效的執行。建議學校和學院支持機房管理,有效地規范學生在機房的行為,保證機房管理條例的嚴格實施。
3、2建議加強管理意識,督促機房授課教師與機房管理教師共同維護機房課堂秩序
目前全校的計算機公共課程的上機課程幾乎都在機房進行,所以課堂秩序的維持就顯得格外重要。課堂秩序的維持不但涉及到機房管理教師,也涉及到授課教師。這兩類教師的分工的不明確性常常會在維持秩序上有所疏漏。希望學校和各個學院重視目前上機課堂秩序松散的狀況,推出相關政策,使機房管理教師和授課教師分工合作、責權分明,共同維護機房課堂秩序,以保證學生能自覺遵守機房紀律,合理、安全地使用計算機,保證機房上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紅和.公共計算機機房管理和維護初探[J].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2)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重要性;存在問題;完善建設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設立和開展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地意識到,但是在相當一部分學校并沒有很好地開展起來,這是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和學校在呼吁重視學校的小學體育教學,由此可見,小學體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有很多學校更加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而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則重視程度不夠。所以,本文將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設立和開展的重要性進行入手分析,針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訂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設立和開展的重要性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可以在體育教學中更好地增強小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些都是廣大的小學體育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十分寶貴的財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效果的增強都可以依靠教學常規的科學實踐來實現。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在符合學校相關的教學規定基礎上,可以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趣味性的認識,充分地調動起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好的小學體育教師會根據學生的特點安排體育教學的內容和開展方式,從而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教育講求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才能符合新時代對于人才的培養需求。體育教學的全面健康發展將成為今后學校教育的重要的一個方面。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學習觀念根深蒂固
一項新生事物的出現和發展,首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那些傳統的方式和觀念,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可以更好地加強教育方式的改革,但是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依然存在著。甚至一些學校至今沒有重視起小學體育教學,更談不上建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
2.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于隨意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的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不健全的,甚至是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師或者是直接聘請一些兼職代課老師。這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由于一些專業素養的問題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體育教師由于自身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存在著一部分的小學體育教師對于體育課堂教學過于隨意,課堂教學不規范等現實存在的問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沒有依據課堂教學常規來進行,這些都使得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
3.課堂紀律不嚴明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小學生會因為一些小事發生爭執,甚至相互毆打,這樣不文明的行為不僅在學生中引發惡劣的影響,而且需要體育教師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處理此類事件,耽誤了教學時間,同時也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完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建設
1.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要進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的完善建設,首先要轉變觀念,改變原有的落后的教學觀念。促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的運用,不僅可以全面推進學校的整體素質教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結合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來規范課堂秩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2.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和水平,才能發揮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的效果,從根本上改善教學效果。應當對小學體育教師的招聘進行嚴格的把關,并組織培訓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培養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進行教師之間的相互切磋,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3.加強課堂教學常規的建立,嚴明課堂秩序
(1)加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
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磕碰的問題,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應當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注意安全,避免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2)注重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常規
在體育課前,要換上適宜運動的服裝,不要帶尖銳的東西參加體育鍛煉,體育教師以及班級干部要進行課前的檢查。在體育課的進行過程中,要清點人數,告訴小學生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以及注意事項,要求學生按照體育教師的要求來進行體育活動。在體育課結束后,組織學生積極歸還體育器材、做放松運動,并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體育教師也要進行總結,總結下堂課的注意事項。
(3)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體育教師可以把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告訴學生,由學生自己制訂學習計劃,達到什么樣的教學效果,以供體育教師進行參考。
(4)在學生中選拔優秀學生作為體育課的委員,并實行輪崗制
在幫助體育教師處理一部分瑣碎事項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責任感以及積極性。
總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的設立和開展,需要盡快得到完善,雖然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建設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傳統學習觀念根深蒂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于隨意,課堂紀律不嚴明等,但是為了完善建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常規,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課堂教學常規的建立,嚴明課堂秩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雄華.運用課堂教學常規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J].中國林業教育,2008(2):39-41.
[2].吳沛林,張超.加快發展我國課堂教學常規建設[J].教育發展研究,2000(7):83-85.
[3].張玉紅.課堂教學常規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電化教育,200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