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09:27:4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我的舞蹈老師,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她特別愛笑,平時在課間愛和同學們說說笑笑,喜歡親近學生。
工作中的她非常盡職盡責。舞蹈課上,她總要擺好每一個標準的動作,示范給同學看,如果看到哪一個同學的動作不標準,她一定會不假思索的走過去,幫助糾正不規范的動作,對于每一個學生她都一樣的對待,不管是舞蹈基礎表現良好或差一點的,她都會專注而認真的給予指導。
有時看到我們在課上有些偷懶、練習不是很積極的時候,為督促我們加強練習,老師也會很嚴厲。可我們知道,這是想讓我們有一個好的表現,取得一份好的成績,跳出最美最標準的舞蹈,嚴師出高徒嘛!
當然,老師非常喜歡我們這幫學生,也是因為我們是她最知心的朋友,她有什么煩惱,給大家說一說,既放松了心情,也能讓我們幫她解決不順心的事情,讓她的心情變得好起來。
就是這些優點,讓新來的同學和我們這些老生都很喜歡她,感覺我們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不少。
她也很關心我們這些孩子。有一次,我剛到舞蹈教室,就感到身體有些不舒服,沒有辦法上舞蹈課,眼看上課時間到了,從沒耽誤過一節課的我,著急地哭了。這時老師走過來,看到這種情況,溫和地對我說:“苗子,不著急,不哭不哭,你先休息一下,等好一點再練吧,如果實在不行,這節課先不上,下節課我再給你補課,好嗎?”看到她關切地眼神,聽著她溫柔的話語,我破涕為笑。
目前,電視節目《非誠勿擾》的主持人孟非在節目錄制現場表示:“黃菡老師陪這個節目走了6年,這是黃菡老師錄制的最后一期。”至此,在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擔任點評嘉賓的黃菡老師正式離開了這檔節目。看過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的觀眾都對擔任嘉賓的黃菡老師的優雅臺風很是欣賞,因此她“隱退”的消息一出便引發廣泛關注。日前黃菡接受記者采訪,暢談了《非誠勿擾》之外的個人生活趣事。
《非誠勿擾》只是副業
《非誠勿擾》是一檔稱霸全國的婚戀類節目,該節目在讓一些女嘉賓走紅之外,主持人孟非和兩位嘉賓主持樂嘉與黃菡也順理成章地被全國觀眾所認識和追捧。和孟非、樂嘉都是娛樂圈人士不同,黃菡則要低調得多。但自2010年6月以來,其在《非誠勿擾》的舞臺上知性的范兒以及在孟非、樂嘉之間的“和稀泥”都給節目增色不少,因此得到了眾多觀眾的好感和支持。
除了在《非誠勿擾》擔任嘉賓,黃菡還有多重身份:南京大學社會系社會心理學博士,江蘇省委黨校行政學教研部教授、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無論是在正職還是“非誠”這個副業,黃菡都令人羨慕。雖然不是娛樂圈的人士,但因為《非誠勿擾》這個平臺,黃菡受到的關注一點不比很多明星要少。而其低調的性格,更是被很多觀眾欣賞。除了是一個出色的教授、嘉賓主持,黃菡在現實生活里也有令人羨慕的家庭。其丈夫袁劍是大名鼎鼎的學者,曾擔任《價值》雜志主筆、《董事會》雜志主編,現為獨立評論人。出版的《奇跡的黃昏》等書被讀者廣泛追捧。如今,黃菡和袁劍的女兒拾夢也已經是個小學霸,父母都是出類拔萃的學者,小姑娘也是成績拔尖,中考曾以677分高分考入南京某重點高中――果然是“虎父無犬女”。當年寫情書倒追老公
熒屏上,溫和、謙恭的黃菡是優雅女性的榜樣;生活中,黃菡是個勇敢、獨立的女人。她告訴記者,自己的老公是她倒追過來的。
“他是我研究生同學,一個班,經常在一起組織活動,覺得他還不錯。于是就先寫信給他,說想交個朋友,耍了點小心思,先說學習上互相幫助,然后再表白,慢慢就在一起了。其實,現在想想還挺俗套的。”黃菡笑著告訴記者,“我上學的時候,班上9個女生,6個都是跟自己的同窗或外校的男生自由認識、自由戀愛的。”
年輕時的黃菡也是很多男孩子追求的目標,在那個沒有手機、網絡的年代,寫信是男生們追求她的唯一途徑。“追我的人不算多,每個女生年輕的時候都有幾個人愛過。有個男孩寫信繪我說‘我是一個有故事的男孩,你愿意聽我的故事嗎’,我就寫信回給他:‘我覺得人生的故事是要相互交換的,但我的故事沒有那么精彩。”黃菡說。
黃菡現在的日子忙碌而充實,講求平衡的她身兼評審嘉賓、大學教授、母親和妻子數職,但仍然游刃有余,這是因為她的“三三三原則”:“有的人有這樣的誤解,工作上要很努力,生活上就要放松。這其實是沒有什么奧妙的,只要用心就行。相對來說,工作時間是自由安排的。基本能夠保證工作三分之一,做節目三分之一,在家三分之一。現在,我會每天打一個電話給女兒,不僅是談一談一天下來的感受,也是情感的需要。”
幸福要創造更要經營
作為《非誠勿擾》的長期點評嘉賓,黃菡更算得上是一位情感專家,她一針見血地指出時下年輕男女的情感誤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理想化,有硬性的擇偶框架,或在最后選擇時由于某一個客觀條件不滿意而拒絕。其實,擇偶成功率的高低不會因為第一眼的印象決定。所以,有時候這些客觀條件會讓很多機會流失,希望大家在情感抉擇上多給彼此機會和空間。”
黃菡認為,擇偶要求高沒什么不好。她說:“事實上,優秀的單身男女在我們周圍比比皆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也稍微不如以往的強烈。”
身處幸福之中的黃菡說,自己不擅長建議,但她愿意給年輕女生傳授一點“幸福小秘訣”――“現代女性首先一定要自立,接受一定的教育,能夠有獨立的思想能力,有自己謀生的手段,還要愿意去工作,在工作上有責任感并且能獲得肯定。另外一個就是要保持女人的特質。簡單的來說就是做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可以信賴的女人。
黃菡在《非誠勿擾》中談吐優雅,在婆媳關系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很多年輕的媳婦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態度和婆婆相處,黃菡說,婆媳關系中出現矛盾可以理解:“兩個素無交往的人因為同一個男人而學著共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其間微妙可想而知。不過,我以為‘婆媳大戰’的提法太夸張了,大多只是婆媳‘暗戰’,而婆媳和諧的亦不乏其人。”面對網上關于婆媳關系的各種探討,黃菡坦言自己不能給出“訣竅”,但是能給“大忌”:“訣竅我不知道,大忌包括把婆婆當情敵,把婆婆當負擔,把婆婆當自己的媽。”要把對婆婆的尊重、關心通過具體的言語和行動表現出來。女人可以試著把婆婆當成領導、上司那樣對待,加上有感情地尊重、有技巧地付出,估計婆媳關系就和睦了。
日前,電視節目《非誠勿擾》的主持人孟非在節目錄制現場表示:“黃菡老師陪這個節目走了6年,這是黃菡老師錄制的最后一期。”至此,在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擔任點評嘉賓的黃菡老師正式離開了這檔節目。看過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的觀眾都對擔任嘉賓的黃菡老師的優雅臺風很是欣賞,因此她“隱退”的消息一出便引發廣泛關注。日前黃菡接受記者采訪,暢談了《非誠勿擾》之外的個人生活趣事。
《非誠勿擾》只是副業
《非誠勿擾》是一檔稱霸全國的婚戀類節目,該節目在讓一些女嘉賓走紅之外,主持人孟非和兩位嘉賓主持樂嘉與黃菡也順理成章地被全國觀眾所認識和追捧。和孟非、樂嘉都是娛樂圈人士不同,黃菡則要低調得多。但自2010年6月以來,其在《非誠勿擾》的舞臺上知性的范兒以及在孟非、樂嘉之間的“和稀泥”都給節目增色不少,因此得到了眾多觀眾的好感和支持。
除了在《誠勿擾》擔任嘉賓,黃菡還有多重身份:南京大學社會系社會心理學博士,江蘇省委黨校行政學教研部教授、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無論是在正職還是“非誠”這個副業,黃菡都令人羨慕。雖然不是娛樂圈的人士,但因為《非誠勿擾》這個平臺,黃菡受到的關注一點不比很多明星要少。而其低調的性格,更是被很多觀眾欣賞。除了是一個出色的教授、嘉賓主持,黃菡在現實生活里也有令人羨慕的家庭。其丈夫袁劍是大名鼎鼎的學者,曾擔任《價值》雜志主筆、《董事會》雜志主編,現為獨立評論人。出版的《奇跡的黃昏》等書被讀者廣泛追捧。如今,黃菡和袁劍的女兒拾夢也已經是個小學霸,父母都是出類拔萃的學者,小姑娘也是成績拔尖,中考曾以677分高分考入南京某重點高中――果然是“虎父無犬女”。
當年寫情書倒追老公
熒屏上,溫和、謙恭的黃菡是優雅女性的榜樣;生活中,黃菡是個勇敢、獨立的女人。她告訴記者,自己的老公是她倒追過來的。
“他是我研究生同學,一個班,經常在一起組織活動,覺得他還不錯。于是就先寫信給他,說想交個朋友,耍了點小心思,先說學習上互相幫助,然后再表白,慢慢就在一起了。其實,現在想想還挺俗套的。”黃菡笑著告訴記者,“我上學的時候,班上9個女生,6個都是跟自己的同窗或外校的男生自由認識、自由戀愛的。”
年輕時的黃菡也是很多男孩子追求的目標,在那個沒有手機、網絡的年代,寫信是男生們追求她的惟一途徑。“追我的人不算多,每個女生年輕的時候都有幾個人愛過。有個男孩寫信給我說‘我是一個有故事的男孩,你愿意聽我的故事嗎’,我就寫信回給他:‘我覺得人生的故事是要相互交換的,但我的故事沒有那么精彩。’”黃菡說。
黃菡現在的日子忙碌而充實,講求平衡的她身兼評審嘉賓、大學教授、母親和妻子數職,但仍然游刃有余,這是因為她的“三三三原則”:“有的人有這樣的誤解,工作上要很努力,生活上就要放松。這其實是沒有什么奧妙的,只要用心就行。相對來說,工作時間是自由安排的。基本能夠保證工作三分之一,做節目三分之一,在家三分之一。現在,我會每天打一個電話給女兒,不僅是談一談一天下來的感受,也是情感的需要。”幸福要創造更要經營
作為《非誠勿擾》的長期點評嘉賓,黃菡更算得上是一位情感專家,她一針見血地指出時下年輕男女的情感誤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理想化,有硬性的擇偶框架,或在最后選擇時由于某一個客觀條件不滿意而拒絕。其實,擇偶成功率的高低不會因為第一眼的印象決定。所以,有時候這些客觀條件會讓很多機會流失,希望大家在情感抉擇上多給彼此機會和空間。”
黃菡認為,擇偶要求高沒什么不好。她說:“事實上,優秀的單身男女在我們周圍比比皆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也稍微不如以往的強烈。”
身處幸福之中的黃菡說,自己不擅長建議,但她愿意給年輕女生傳授一點“幸福小秘訣”――“現代女性首先一定要自立,接受一定的教育,能夠有獨立的思想能力,有自己謀生的手段,還要愿意去工作,在工作上有責任感并且能獲得肯定。另外一個就是要保持女人的特質。簡單的來說就是做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可以信賴的女人。
黃菡在《非誠勿擾》中談吐優雅,在婆媳關系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很多年輕的媳婦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態度和婆婆相處,黃菡說,婆媳關系中出現矛盾可以理解:“兩個素無交往的人因為同一個男人而學著共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其間微妙可想而知。不過,我以為‘婆媳大戰’的提法太夸張了,大多只是婆媳‘暗戰’,而婆媳和諧的亦不乏其人。”面對網上關于婆媳關系的各種探討,黃菡坦言自己不能給出“訣竅”,但是能給“大忌”:“訣竅我不知道,大忌包括把婆婆當情敵,把婆婆當負擔,把婆婆當自己的媽。”要把對婆婆的尊重、關心通過具體的言語和行動表現出來。女人可以試著把婆婆當成領導、上司那樣對待,加上有感情地尊重、有技巧地付出,估計婆媳關系就和睦了。
在日常相處中,不少年輕女孩都關心要不要和婆婆一起住。黃菡說自己贊成的是“一碗湯”的生活方式,即指父母與子女家的居住距離不遠不近,煲好一碗湯送過去剛好不涼,既可以方便探望老人又不至于住在一起。“我比較贊同‘一碗湯’的居住方式,當然,這需要很多條件,父母觀念和健康狀態、家庭經濟條件等。不過,無論選擇怎樣居住,目的都是有利于家庭和諧和快樂,所以要時刻準備退而求其次。”
在我6歲的時候,媽媽第一次帶著我來到了舞蹈班。我看著那些與我年紀相仿的小姑娘穿著粉紅色的芭蕾舞裙,想像著自己穿上舞裙的樣子,心里樂得不得了,便發誓一定要穿上它,到舞臺上跳舞!我的舞蹈夢在那一刻,被開啟了!
練了差不多一個禮拜之后,我就發現,那件舞裙并不是那么容易“穿上”的——每一天,舞蹈老師都會讓我們練壓腿、劈叉、下腰等基本功。每一次,盡管再怎么忍,眼淚總是不經意地逃出我的眼眶。學舞蹈,除了在臺上受觀眾的矚目,更多的是練習的傷痛。有一天,我全身痛到起不了床,媽媽心疼得決意讓我退了舞蹈班。從那以后,我與舞蹈便漸行漸遠。
直到上了小學三年級,學校開始組織起了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
有一天上音樂課,音樂老師突然叫了幾個我們班很漂亮的女生起來,說是要她們去參加什么舞蹈社團。當時我的外貌并不出眾,而對于學舞蹈的人來說,當然是長得越漂亮,越占優勢。老師舉起手指點了點人數,思考了會兒后又問道:“你們班還有沒有人以前是學過舞蹈的,舉手讓我看看!”學舞蹈的?我學過啊!可是……我心里糾結著到底要不要舉手。想想曾經的夢想,既然機會擺在了我面前,我就不可以再錯過了!我一定要實現當年許下的諾言!于是,我微微舉起了手,再然后,我就僥幸地進了舞蹈社團。
剛進去,我便開始不斷努力,害怕再一次失去寶貴的機會。無論多痛,多復雜,我都咬緊了牙堅持了下來,通過了一次次甄選,最后被選入了參加比賽的隊伍中。我興奮極了,想象著自己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的模樣,就更努力了。可是,事情往往沒有那么順利,在訓練中受傷是必不可少的……
那一天,我發燒了,整個人都沒有力氣,頭暈眼花,我剛想去跟舞蹈老師請假,可又一想,比賽近在眼前,訓練時間遠遠不夠,看來必須堅持下去了,不然就要拖后腿了!于是,我拼盡全力去訓練。老師要求我們下腰了,經過這么多年的訓練,下腰對我來說已經算小意思了,可因為生病,在下的時候,越發覺得吃力。突然四肢一軟,頭重重的栽在了地上,當時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只覺得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在隱隱作痛。老師也急忙跑過來,問我有沒有事,我努力使自己清醒過來,和老師說了聲沒事。
我從四歲時開始學的舞蹈,我的胯在舞蹈班里是最差的一個人,但是我跳的舞在舞蹈班里絕對是最出色的一個,因為壓胯,我哭了好幾次,太疼了,所以不能吃苦的人根本不能學舞蹈。
有一次,老師讓我過去壓胯,我的腿馬上就下去了,可是太疼了,老師讓我忍一會,可是我連這一會都沒忍下來,太疼了,我哭了,老師對我說,你看看別人,都能堅持,就你不能堅持。我并沒有恨老師,以為我心里知道那是為我好。
從那兒以后我開始下定決心,我每天在家里也練,在舞蹈班里也練,因為我要學會堅強,能吃苦耐勞。
過了幾天,我又去了舞蹈班,我們今天先下腰,然后壓胯,別人一個一個都下完了腰,然后去壓胯,有的人受到了表揚,我心想:我一定也要受到表揚。我下完了腰,我去讓老師幫我壓胯,老師一點點往下給我壓,倒疼的時候我忍著,老師一直在旁邊鼓勵我,別人也一直在旁邊鼓勵我,讓我很感動,胯一直再往下,一直再往下,老師讓我休息一下,過了一會,我去找老師,讓老師接著給我壓胯,我一直都很堅強,但是到了最后,我太疼了,老師讓我在忍一會,我心想:王瑜瑩,你一定要堅強,吃苦。終于,我的胯下去了,我很開心,老師也在一直說我很棒,下次繼續努力。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的家人,他們為她們有這樣一個女兒感到驕傲,同時我很高興。
中山市東升鎮高級中學高二(1)班陳惠芬
光陰似箭,月光如水。轉眼間,高中陪伴我度過了兩年的時光。在這里,蘊藏著我的酸甜苦辣;在這里,隱藏著我的歡聲笑語;在這里,收藏著我的珍貴回憶……
2006年9月8日星期三晴天
一天就這么過去了,帶著我的快樂遠逝了。因為一時的興趣,我帶著萬般快樂的心情走進了舞蹈室,那是一個雖然地方不太大,可設備都很齊全的舞蹈室,里面的鏡子前坐著一位美麗、氣質很好的老師,莫非她就是我們的舞蹈老師?我們開心極了,因為這個老師給我的感覺很舒服,我很喜歡她,她很漂亮,身材很好。高貴、和藹可親,好像老天把所有的優點都付予在她身上。終于,她向我們作了自我介紹,她叫Lisa,是我們以后的舞蹈老師,她給我們講了很多關于她和舞蹈的故事,也說了許多鼓勵我們在往后的日子里如何拼搏的話語,漸漸地,我對舞蹈產生了真愛。
2006年9月20日星期一多云
一晚就這么過去了,帶著我的淚水遠逝了。今天,我終于徹徹底底感受到何為辛酸,那是一個有苦說不出的感覺,那意味著我們未來的路,也意味著我們未來的成功。在練功廳里撕腿、開跨,除了壓腿還是壓腿。老師對我們很嚴格,也很殘忍。我們的痛苦淚水不停地往下流,那種艱辛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我很疑惑,為什么老師可以對我們這么殘忍,難道她不知道我們會疼的嗎?難道她不知道我們很痛苦嗎?難道老師是冷血的嗎?
2007年1月5日星期一多云
今天不知道為什么,老師對我們很冷淡,上舞蹈課時無精打采,后來從班主任的口中得知,原來老師知道了我們對她存在很大意見,沒想到付出了那么多卻惹來學生的憎恨。其實深入想一想,老師根本沒有必要對我們那么嚴格,之所以嚴格,不正是想為我們日后打好基礎嗎?她對我們要求高,完全是為了我們能更好走好舞蹈這條路。有人說,母愛是偉大的,而老師的愛也是無私的。我們是應該體諒老師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沒有所謂的艱辛、險阻,關鍵是我們如何去克服。
2007年5月5日星期一多云
今天聽說了一個不幸的消息,陪伴我們兩年的老師要走了,我們都很傷心。老師,您是要考驗我們嗎?
在人生的旅途中,是老師豐富了我們的心靈,開發了我們的潛能,為我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給我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翱游在舞蹈的海洋里。老師,我總是想起您,想起您對我說的這么一句話:世界上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有克服不了的人,唯有不怕苦的人,才能步向成功。這句話至今仍在啟發著我,鼓勵著我。老師,有了您的這句話,我堅信,我也向您承諾,我們一定會努力學好舞蹈,不辜負您兩年來的諄諄教誨與悉心栽培。
一道閃光掠過,一看窗外,是流星。我合上日記,久久地凝視這劃過我們真情天空的永恒的流星。
“啊,親愛的老師,我怎能忘記你,我怎能忘記你。”言語是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情感的,唯有歌聲,能唱響我對您的思念,感激之情。“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因為我懂得,您的微笑就是我們的動力,即使您不再教我們了,我們仍不會忘記您曾經的教誨,帶上我的祝福,帶上我的思念,帶上我的感恩。老師,請保重。相信未來的道路一定很輝煌。
愿我們能——真情永恒。
每個人都愿意做到最好,都希望得到認可和表揚。當你進步了,當你幫助別人了,當你獲獎了……這時你的心里一定是喜悅的,但有時,喜悅里也會帶著點悲傷。
去年暑假,我和舞蹈班的老師還有同學們去了濟南參加山東省的“少兒集體、個人舞蹈大賽”。比賽后的一個星期后,李老師打來電話說我的個人舞獲獎了,還是一等獎。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舞蹈教室,從老師手中接過屬于自己的獎杯,當時我激動萬分,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我雙手捧著獎杯,像是捧著整個世界,心想一遍遍地默念:“我成功了,我終于成功了!”
走出舞蹈教室不遠,又回頭望望……突然,我的高興勁不知跑到了哪兒去。我愣了一會兒,淚水“嘩嘩”地從眼眶里溢了出來。“對,這是我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我想。再見了舞蹈教室,再見了李老師,再見了同學們。以后不再來這里學習舞蹈了,但我不會放棄我的夢想。
真的,從那以后,我沒有回去過那間舞蹈教室,但我也真的沒有放棄我的夢想。我和以前一樣喜歡跳舞,一樣的為練舞而努力。
今天,當我坐在這個獎杯前,那次的感覺又涌上了心頭,獲獎后的淚水就是這樣,甜中有苦,苦中有咸。
“你很有可能考不過八級……”轟的一聲,我的大腦整個炸開了,嗡嗡直響……而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耳旁,重重的沖擊著我的心靈,一下一下,像是刀絞一般……難道,我曾經引以為傲的舞蹈,那份屬于我的精彩真的要不復存在了嗎……
記得小時候,正在看電視的我忽然被里面的一個漂亮大姐姐吸引住了。那個大姐姐很瘦,很高,五官很精致,跟隨音樂翩翩起舞的她宛若一個夢幻的仙子,動作很優美,姿態很優雅……后來一問媽媽才知道,那是一個舞蹈演員。從此“舞蹈演員”這四個大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而我的心也開始跟隨舞蹈飄蕩……
后來又長大了一些,可我對舞蹈的熱情卻沒有跟著時光一同流逝。因此,母親便給我報了個我所向往多年的舞蹈班。舞蹈班里有許多同齡的女孩子,對于我這個生性活潑的女孩來說,能結交到好朋友的地方,便是天堂。于是我對舞蹈更加的喜歡了。這時,上課鈴打斷了我與同學們的嬉戲玩鬧。只見一個與小時候見到的同樣漂亮的大姐姐走了進來,并且說她便是我們的舞蹈老師。看著這個笑容滿面的美麗“天使”,誰又能夠把日后的“惡魔”聯系到一起?從我剛一進到這個教室時,我與舞蹈的羈絆就此出現,而我的艱苦生活也一同開始……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班里原來的二十幾人轉眼就只剩下了五六個……這幾年來一路風風雨雨,磕磕絆絆,即使有想要放棄的心,但又仔細一想,畢竟都堅持那么長時間了,放棄了也怪可惜的,于是便繼續咬牙堅持。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傷寒病痛,我都要來上舞蹈課。無畏疼痛,無畏艱辛,我都要繼續堅持。正是本著這樣的想法,我終于熬到了八級。然而,就在我興奮之余,一次舞蹈課后,老師單獨把我留下來進行了我與老師的首次談話:“八級里面有一個組合是要展示基本功的,憑你現在的能力,你很有可能考不過八級……”你很有可能考不過八級……考不過八級……考不過……我不知道我怎么從教室里走出來的,我也不知道我是以什么樣的心情走出來的……老師的話充斥著我的大腦,而我卻不知所措……于是,為了考過八級,我便開始了“魔鬼訓練”,專門為了提升我的基本功……
終于,在考試時,我的基本功成功通過,而八級我也取得了全班唯一一個優秀的好成績。同時,我也將屬于我的精彩成功保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