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09:27:2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高血壓的預防小知識,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種切實可行的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 將150例高血壓患者分為5組,給予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觀察其高血壓KAP、依從性評分以及血壓控制率。結果 醫患互動型健康教育優于其他健康教育方式。結論 醫患互動型健康教育發揮了各種健康教育方法的優點,是社區高血壓防治工作中值得推廣的一種健康教育方法。
【關鍵詞】 高血壓 健康教育 效果 依從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eek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health education for commun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150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5 groups and imposed different health education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ir hypertension KAP score and compliance scor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were observed. Results: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Conclusion: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worth to popularized for communal hypertens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compliance
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又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和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險因素。目前高血壓患患者數正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呈逐年上升趨勢[1]。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高血壓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較低,而健康教育是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病知曉率、提高遵醫行為以及改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高血壓控制率的重要手段[2],高血壓的防控必須重視并加強開展社區人群防治和針對高血壓患者開展以健康教育為主的高血壓綜合干預。本研究觀察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在社區高血壓防治中的效果,擬為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綜合科和心血管內科住院的確診高血壓病人150人,入選標準:(1)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壓判定標準[3],在未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安靜狀態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除外其他器質性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繼發性高血壓;(2)年齡40-70歲,意識清楚,可用言辭表達,有閱讀能力,與人溝通無障礙;(3)排除有精神障礙、老年癡呆、認知障礙及嚴重的急慢性疾患,如惡性腫瘤、嚴重的心力衰竭等。其中男97例,女5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6例,初中43例,小學21例;平均年齡55.3±6.8歲。將其按年齡、性別和文化構成隨機分為5組(包括對照組、電話回訪組、講座組、宣傳手冊組和醫患一對一互動組),每組各30例,各組間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構成無統計學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前KAP與依從性調查 所有5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均進行高血壓及相關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和服藥、運動、飲食等行為的依從性調查,同時記錄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高血壓分期和血壓值。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對照組出院后不予特殊干預,直到6個月觀察結束回訪1次;電話回訪組(簡稱電話組)每周電話回訪1次,包括藥物指導、飲食指導、心理疏導和合理指導運動等;講座組每月組織專家進行1次高血壓相關防治知識講座,開展現場咨詢,同時每3個月進入社區組織講座1次;宣傳手冊組(簡稱手冊組)將高血壓防治知識印制成宣傳手冊,在患者出院時發放給病人,叮囑其經常翻閱,內容也包括藥物指導、飲食指導、心理疏導和合理指導運動等;醫患一對一互動組(簡稱互動組)采用多種方式結合,包括定期(每月1次)家訪、發放宣傳手冊、組織患者一起討論、互動演示訓練等。
1.2.3 資料收集 5組患者觀察結束時收集如下資料:(1)高血壓KAP調查問卷,自行設計,包括知識問題20題,態度問題10題,行為問題10題,按答對問題正確個數計分;(2)服藥、運動、飲食等行為的依從性調查,自行設計問卷,包括服藥、飲食、運動等行為按3級分類(即相當規則,比較規則,不規則),分別計分2、1、0分,問題共25個,最高得分50分;(3)血壓控制率,所有患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視為有效控制。
1.2.4 資料處理 所有數據用SPSS13.0錄入并處理,數值資料用表示,多組數值資料比較用方差分析,觀察前后比較用配對t檢驗;分類資料比較用R×C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各組干預前后KAP和依從性比較
健康教育前各組患者KAP以及依從性評分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互動組同其他組比較知識、行為和依從性有統計學差異(P﹤0.05),電話組知識、態度和依從性,講座組KAP及依從性,手冊組知識、行為和依從性,互動組KAP及依從性干預前后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干預前后高血壓KAP及依從性比較
注:a表示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表示同組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各組患者血壓控制率有所差別,互動組控制率高于其他各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電話組、講座組和手冊組血壓控制率均較高(P﹤0.05),見表2。
表2 各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3 討論
隨著醫學技術日益昌明和藥物的不斷更新應用,現有藥物和治療水平完全能讓90%以上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到正常水平,但現實生活中高血壓控制率并非如此,由于各種不良行為方式、心理原因等影響,高血壓人群中血壓正常率美國僅為27%,英國為6%,我國北京的調查僅為18.5%[4,5],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缺乏系統的高血壓防治知識,對改變生活和行為方式以及提高臨床依從性認識不夠,因此需要積極開展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連接衛生知識和行為改變的橋梁,它也是一種治療方法。現代醫學證明,許多疾病與人們的不良衛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要治療這些疾病,最根本的辦法不是靠藥物,而是健康教育來改變患者的不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日益嚴峻,高血壓在老年人口中的高患病率促使我們迫切需要尋找一條有效、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單一的健康教育方法如電話回訪、宣傳手冊發放及單一講座等方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結合各種方法的優點探尋出醫患互動方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研究表明[6]: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其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有密切關系,同時良好的治療依從性一旦建立,就會形成習慣被保持。范珊紅[7]等報道良好的治療依從性是高血壓患者血壓得以有效控制的前提條件。醫患互動式健康教育方式效果顯著與可能以下特點有關[5]:(1)能注意到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減少高血壓的可控相關危險因素;(2)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采取適用于個體需要的教育方式,通過交流互動、心理疏導,調動患者掌握相關知識的積極性,增強對疾病的防治意識,提高了依從性;(3)根據不同階段和對象設立治療目標,使患者將所學付諸實踐,同時使家屬了解高血壓可能給患者帶來的嚴重后果,共同參與制定健康計劃,為患者創造防治高血壓的良好環境。
因此醫患互動型健康教育發揮了各種健康教育方法的優點,利于患者充分獲得對疾病防治的認識,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是社區高血壓防治工作中值得推廣的一種健康教育方法。
參 考 文 獻
[1]劉力生,龔蘭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2005年修訂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l0.
[2]胡玉冰,邱昕光,嚴紅.健康教育在高血壓人群防治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7):118-119.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高血壓雜志,2004,12(6):483-486.
[4]王蘇,顧緩,李麗霞等.北京方莊社區高血壓患病率與管理現況的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7,7(3):135-136.
[5]齊瑞玲.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應用于社區高血壓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6):157-158.
方法: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按照相應規定,選取了450名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的高危人群和非高血壓人群,對他們進行綜合性的健康教育,對于社區居民在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方面、危險因素以及對相關高血壓知識的知曉率在干預前后進行對比。
結果:干預前后,居民在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上存在的差異都具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依據相關政策,運用社區衛生的健康促進網絡,為社區居民進行高血壓的綜合防治是非常有效、可行的。
關鍵詞:健康教育膳食干預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293-01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多發的心血管疾病,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它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過度飲酒、吸煙、體力活動不足,膳食不合理等[1]。社區綜合防治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從2010年的5月份到2012年的5月份對社區居民進行的膳食和健康教育干預,干預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按照相應規定,選取了450名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的高危人群和非高血壓人群,對他們繼續擰綜合性的健康教育,對于社區居民在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方面、危險因素以及對相關高血壓知識的知曉率在干預前后進行對比[2]。在450名參與者中,有230名為非高血壓組,104名為高血壓高危組,116名為高血壓組。
1.2干預方法。為所有參加干預的對象免費發放BMI尺、容積為兩克的鹽勺,油壺(印有刻度),教會他們怎么使用。對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干預措施[3]。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第一,建立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檔案;定時舉辦一些健康的促進活動,提高他們的認識,控制他們的用鹽和用油量,使患者主動參與,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第二,社區醫生每間隔一到兩個月通過電話隨訪和門診的方式記錄和評估患者的體重、血壓,食用的鹽、油和藥量,指導他們開展一些非藥物治療。通過社區的醫生指導,運用規范藥物進行治療[4];針對高血壓的高危組人群來說,要在生活的行為和一些危險因素上進行相應干預,舉辦了4次防止高血壓的講座,開展了兩次健康方面的促進活動,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主要是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使用BMI尺,注意血壓、血脂和血糖,以及在運動和飲食方面,限酒戒煙,保持心理平衡。發放了兩百多份健康的相關的知識資料,讓高血壓的高危組人群充分了解干預的方法以及自身存在的危險因素;針對非高血壓組的人群,主要為他們進行健康促進和教育方面的干預,在社區的宣傳欄張貼宣傳海報,開展健康講座,為中國居民介紹平衡膳食寶塔以及適宜的體重在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等一些慢性病方面的重要性。
1.3調查方法。在干預前和干預后分別為參與干預的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發放統一的調查表,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不良的習慣、行為以及生活方式,高血壓的患病和治療情況,高血壓家族史,相關知識的知曉率,營養和膳食方面的知識等。通過體檢為患者在干預前和干預后進行臨床方面的檢測,其中主要包括血脂、血糖、血壓、臀圍、腰圍以及BMI等[5]。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結果
干預前后,居民在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上存在的差異都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特點就是通過實際的器物,幫助人們完成限油、限鹽的措施,這相對于單純的說教可以讓群眾感覺到更加直觀和生動,比較容易被居民所接受,進一步提高群眾們參與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的積極性,提高了患者在高血壓等相關知識上的知曉率,改善了他們日常的不健康的生活行為,幫他們將健康的信念模式重塑和建立,也就成為了在健康管理方面的難點和重點,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趙立群,聶雷,龍美潔,劉佳麗,張雪萍,王薇.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預對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的效果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0,10(05):20-21
[2]陳曉勤,吳麗萍,尹俊.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三級管理模式的實踐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2,12(22):2557-2558+2563
[3]李立明,任濤.原發性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研究干預模式的探討[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9,12(01):32-34
關鍵詞:高血壓;臨床治療;生活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1-0139-01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老年人的疾病治療和預防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今醫護工作者非常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病之一,威脅著老年人的健康。當今,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數量在年年遞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煙、酗酒、不規律的作息、飲食不合理等都會引發高血壓[1]。本文通過對2011年8月31日-2012年8月31日期間來我院治療的10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和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與此同時,我們將這10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兩個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干預組進行必要的生活方式干預,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對兩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將填寫好的問卷調查表進行數據分析。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2011年8月31日-2012年8月31日期間來我院治療的10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61例,年齡在52歲-73歲之間,平均年齡61歲。將10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個組,分為對照組和護理干預組,每組53人。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1.2診斷標準:高血壓疾病診斷主要依據我國高血壓防治組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
1.3臨床治療方法:對所有老年高血壓患者使用在臨床上普遍使用的六類降壓藥物,所有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并記錄患者臨床診治情況。
1.4療效判定標準:根據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低情況,舒張壓下降在20mmHg以上,或10mmHg以上并已降至正常者視為顯效;舒張壓下降10~19 mm Hg,或在10 mm Hg以下但已恢復正常,或患者收縮壓下降超過30 mm Hg,視為有效;患者未達有效標準,即為無效。
1.5生活干預研究方法:對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不同的治療護理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和護理,不進行生活干預。對干預組除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外,還要對其作息時間、飲食情況、心理健康程度有所了解,根據其血壓、身體機能、營養膳食等情況制定干預措施,并對干預組的每一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步驟和康復計劃。同時,對干預組通過知識宣傳、飲食指導和心理教育等措施進行生活干預。對兩組所有老年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填寫好問卷調查表,并進行數據分析。
1.5.1知識宣傳:向患者講述高血壓的危害,通過集中授課和上門宣講等方式讓患者對高血壓的發病原因、癥狀、治療辦法和預防有清楚的認識。讓患者了解如何通過改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飲食和運動來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此同時,還要教授患者正確的服藥時間和方法,指導用藥,增強患者的保健意識[2]。對那些有吸煙、酗酒、暴食暴飲、缺乏運動的患者,要通過上門宣傳,發放宣傳小冊子和在社區公告欄張貼宣傳海報等方法,督促他們戒煙戒酒、加強運動、健康科學飲食等,改善他們的不良習慣。
1.5.2飲食指導:飲食指導是減緩高血壓癥狀和和預防其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3]。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可以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營養不良等諸多疾病。對于每一位患者,要按照其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因素等進行科學合理的個性化膳食營養搭配。根據患者的身高計算出標準體重,按照向標準體重接近的原則制定每天的飲食計劃。優化飲食結構,鹽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糖類、脂肪和固醇類的攝取量要符合科學標準。盡量減少鹽分的攝取,糖類、蛋白質、脂肪和固醇類的攝取量不宜過高,盡量保證每天的飲食中對纖維素的攝取。每天的飲食時間也要規律,避免時間不一,最好一日三餐的時間固定。
1.5.3心理健康:高血壓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常出現沉郁、暴躁、易怒、恐懼等不良情緒,而這種情緒的長期存在,會使病情更加惡化。病情不但得不到好轉,還會雪上加霜,更加惡化。久而久之,患者及其家屬心理上會承受更大的負擔。醫護人員可以通過組織患者定期開展交流會,使患者可以通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互相支持等方法排除心理障礙。同時,醫護人員還可以邀請著名心理專家和在疾病斗爭中的成功患者來進行座談會,幫助患者樹立正確面對疾病的思想和信心。
2結果
2.1臨床治療效果:對所有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臨床診斷與治療,依據《高血壓診斷標準》,血壓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見表1。臨床治療后,這106例老年高血壓病例中, 49例為顯效,占46.2%;46例為有效,占43.4%;11例為無效,占10.4%。
2.2干預前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情況:經過一年的跟蹤調查訪問,并將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干預前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情況見表2。
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期間的高血壓患者40例,圍繞高血壓患者的主體性出發,采取集中干預與病人自我管理的有效模式,更加多方面的加強整個家庭管理、治病意識的整體提高,將患者的主動性、自我控制性結合起來,有效的控制高血壓患的發生。
結果:在整個自我管理的模式運用中,通過集中干預與社區干預的管理,并綜合自我管理方式的有效運用,更好的形成優化管理的有效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達到規范化管理的有41.38%;行為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改變,減少吸煙量的病人有10.92%,戒煙的病人有27.01%;減少飲酒量的有13.22%,戒酒的病人有35.06%;減少攝鹽量的有85.63%;減少脂肪攝入量的有85.63%;增加體育鍛煉的有41.95%;降低了管理人群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
結論:通過采取有效的自我管理模式,加強自我管理的干預方式,形成醫患互動的方式,讓高血壓患者主動參與到配合治療之中,真正實效的提高高血壓管理的有效作用。
關鍵詞:社區 高血壓患者 自我管理 模式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323-01
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綜合管理模式,尤其是在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的協助下,進行各方面的衛生保健活動,形成嚴密的自我管理模式,尤其是采取集中干預與病人自我管理的結合模式下,更好的實現高血壓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期間的高血壓患者4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先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期間的高血壓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在34-76歲,平均年齡45.9歲。
1.2 方法。
1.2.1 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在社區高血壓的自我管理模式中,要從社區的整體情況出發,通過積極健康的有趣活動,成立各種俱樂部,每個月安排相應的活動,對每一位高血壓患者進行詳實的登記,包括40例患者的基本情況、高血壓患病情形、體檢結果、治療情況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展開社區護理知識的講座,包括高血壓情況的知識講座,形成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時,在此基礎上,形成全面化、系統化的自我管理模式。在全面印發自我管理宣傳小冊子的基礎上,將病人的各種基本情況形成細化管理,每個患者要加強自我檢查與評價,督查每一個患者在健康行為方面的管理。進行健康知識的講解,將40位患者的控制情況、高血壓的急救法,生活方式疾病,健康小知識,尤其是在有氧運動、體重指數、肥胖指數、血脂情況等,形成自我管理的嚴格化模式,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外部力量管理中,形成身高、體重、血壓、血糖等相應指數的及時填寫,并在醫生的遵囑下進行相應的技術鍛煉。并實行分類管理的綜合方式。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使患者初步明白心理因素對高血壓的影響,讓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的心理調節和藥物治療同等重要,心理行為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基礎,及時消除顧慮。正視疾病現實,樹立康復信心。心理放松療法:針對高血壓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癥狀,采用關心、啟迪、鼓勵和勸導等心理支持方式。以自我管理小組為單位,在心理醫師的指導下通過冥想、氣功、太極拳、傾聽音樂及催眠暗示等方法進行心理放松并交流感受。心理放松訓練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鐘。飲食控制,在自我管理小組內組成飲食控制相互監督小分隊,鼓勵隊員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采用低鹽低脂的飲食,戒煙限酒等。運動干預,將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分成6個活動小組,有小組長召集小組成員進行每天兩次的健身鍛煉,如太極拳、散步、扇子舞、健身球等,并進行活動心得的交流,及時記錄在冊。
1.2.2 效果評價方式。通過采用相應的評價系統,在專業人員及技術的指導下,形成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的評價,督促高血壓患者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
2 結果
在整個自我管理的模式運用中,通過集中干預與社區干預的管理,并綜合自我管理方式的有效運用,更好的形成優化管理的有效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達到規范化管理的有41.38%;行為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改變,減少吸煙量的病人有10.92%,戒煙的病人有27.01%;減少飲酒量的有13.22%,戒酒的病人有35.06%;減少攝鹽量的有85.63%;減少脂肪攝入量的有85.63%;增加體育鍛煉的有41.95%;降低了管理人群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
3 討論
自我管理是在應對慢性疾病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管理癥狀、治療、生理和心理社會變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變的能力。自我管理的干預措施主要建立在三個理論模式的基礎上,即社會認識理論模式、壓力應對模式、行為轉變理論模式。
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研究中,以現況調查及干預研究居多。調查的內容包括:社區老年高血壓的防治現況、疾病認知、健康行為。主要的干預措施有:健康教育、自我效能干預、心理干預、行為干預、知識-態度-行為綜合干預、家庭訪視、人文關懷、個體化護理干預、運動療法等;干預的方法包括:電話健康指導、集體健康教育、聘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利用廣播、宣傳板、黑板報、發放宣傳畫和小冊子。觀測的變量包括:遵醫行為、健康增進行為、依從性、生理與心理狀態等。
自我管理強調患者的主體意識,通過注重以技能培訓為主的健康教育和行為指導,使患者積極地參與對自身疾病的管理,承擔一定的自我保健職責,是一種有效的高血壓管理模式。本項目以病人自我管理為主,醫患互動,使高血壓管理由被動變成主動。根據過去一年的管理工作來看,對社區居民采取了協約管理模式,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首先要與高血壓患者協調商定,簽訂一個可行的治療合同,再對其收取一定的治療費用,最后才開始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為其提供相對適合的治療服務。回顧一年的管理經歷以及最終的效果來看,對病人進行協約管理模式干預的效果明顯高于其他兩種模式,這種方式不僅有效地控制了血壓的降低,更重要的是減少了病人的死亡人數。
參考文獻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究竟是什么病?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是孕婦特有的疾病,多發生在懷孕20周以后。主要癥狀有浮腫、尿蛋白呈陽性及高血壓,嚴重時可出現抽搐、昏迷、多臟器損害,甚至導致母嬰死亡。
據調查,我國約有9.4%的孕媽媽在懷孕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妊高征。過去在較為貧窮的地區因營養不良可導致本病的發生,但現在調查發現:在富裕地區的發病率并未明顯減少。
小提醒:妊高征應以“防”為主
專家認為,孕婦一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藥物治療只能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不能根治,因此對于孕媽媽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在產科醫生、營養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預防妊高征的發生,或盡可能降低病情的嚴重程度。
妊高癥的3個“危險信號”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浮腫、高血壓和尿蛋白呈陽性3種癥狀,孕媽媽可以掌握相關的知識,進行自我檢查,做到心中有數:
信號1浮腫
一般情況下,孕媽媽在孕晚期都會出現輕微的下肢浮腫,這是正常的現象。浮腫有好幾種,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可能呢?請你用以下的方法仔細觀察:
一般性的浮腫:如果經過臥床休息后,浮腫就能自行消退的,則是一般的浮腫。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前期癥狀:如果經過一定的休息后,浮腫仍不能消退,反而從腿部一直延到腹部、臉、手等部位,浮腫的皮膚緊而發亮,彈性降低,用手指按壓后出現凹陷,這種稱為妊娠水腫,則是妊高征的前期癥狀。
水腫:如果孕后期的體重每周增加超過500克以上,則有可能是由水腫引起的。
信號2血壓高,并伴有腿脹、頭昏等癥狀
如果孕媽媽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分別超過140 mmHg與90mmHg時,就說明可能患有妊高征。嚴重時還會伴隨著腿脹、頭痛、頭暈等癥狀。
信號3尿蛋白呈陽性
如果經過檢查,你的尿蛋白反復出現陽性,則應注意,這就說明腎功能已受到損害。
小知識: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易患人群
1、年輕初孕婦或高齡初孕婦。
2、有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婦。
3、營養不良,如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癥者。
4、孕期過于肥胖者。
5、子宮張力過高(如羊水過多、雙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兒及葡萄胎等)
6、家族中有高血壓史,特別是孕婦的母親有重度妊高征史者。
7、精神過分緊張或受刺激,情緒極度不穩定的孕婦。
TIPS:寒冷的季節或氣溫變化過大,特別是氣壓升高時,也易引發妊高征。
飲食防治妊高征
一旦發現自己患有妊高征,孕媽媽也不用過分緊張,可通過“1減少、2控制、3補充”的合理飲食來進行調理:
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
患有妊高征的孕媽媽應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炒菜最好以植物油為主,每日20~25克。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牛羊油、椰子油,棕櫚油等)的供熱能應低于10%。
控制食物的攝入總量
孕后期熱能攝入過多,每周體重增長過快都是妊高征的危險因素。因此孕婦攝入熱能應以每周增加體重500克為宜。對于已經肥胖的孕婦,每周增重250克為宜。
控制鈉鹽的攝入
鈉鹽在防治高血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若每天食入過多的鈉,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因此有妊高征的孕媽媽應每天限制在3~5克以內。同時,還要遠離含鹽量高的食品,如:調味汁、腌制品、薰干制品、咸菜、醬菜、罐頭制品、油炸食品、香腸、火腿等。
另外,醬油也不能攝入過多,6毫升的醬油約等于1克鹽的量。如果已經習慣了較咸口味的孕媽媽,可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以此改善少鹽烹調的口味。
補充蛋白質
重度妊高征的孕婦因尿中蛋白丟失過多,常有低蛋白血癥。因此,應及時攝入優質蛋白,如牛奶、魚蝦、雞蛋等,以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每日補充的蛋白質量最高可達100克。
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
鈣不僅有助于胎兒的骨骼與牙床發育,而且能使血壓穩定或有所下降。患妊高征的孕婦最好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魚蝦、芝麻等,也可適當補充鈣劑。若為低鈣血癥,每天的鈣攝入量可達2000毫克。
補充鋅、維生素C和E
妊高征的孕婦血清鋅的含量較低,因此,膳食中若供給充足的鋅能夠增強孕媽媽身體的免疫力。另外,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抑制血中脂質過氧化的作用,降低妊高征的反應,因此也需要適當補充。
妊高征調理食譜
芹菜粥
原料:芹菜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將芹菜去根,擇洗干凈,切成碎末。
2、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入開水適量,用旺火燒開,再改用小火煮至半熟時,放入芹菜末,煮至粥熟后出鍋即可。
特點:粥爛熟,菜清香,食之爽口開胃。
功效:芹菜含有較多的鎮靜、降血壓的成分,可降低血壓,同時還有養神益氣、平肝清熱、消腫減肥的功效。此粥適合妊娠水腫并發妊高征患者食用。
鯽魚蒸蛋羹
原料:鯽魚一條(約重300克)、雞蛋4個、清湯300克、料酒15克、蔥、姜、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蔥、姜洗凈,切成末。
2、鯽魚去磷、去鰓,開膛去內臟,洗凈,下入開水鍋中煮過,瀝去水,用凈布擦干水分。
3、將雞蛋打入大碗內,打散攪勻,加入精鹽、味精、清湯、料酒、蔥、姜,再攪勻,將鯽魚放入蛋液中,一同蒸10~15分鐘,待蛋羹呈豆腐腦狀時取出。食用前淋入少許麻油即可。
據現代的營養學家發現,其實那些“難吃”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并不少,甚至還有一些了不起的營養功效,比如排毒、減肥、預防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功效。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生活中常見的8種最有益的“難吃”食物!
1、苦味食物
像檸檬皮、茶葉、黑巧克力等,其中富含各種甙類、萜類物質和多酚類物質,正是它們讓食物變苦。比如檸檬皮和柚子皮中的柚皮甙,茶中的茶多酚,紅酒、巧克力中的多酚,都能預防癌癥和心臟病,也給食物帶來了一點苦澀的風味。
健康小知識:
苦味食物中接受度較高的應該是苦瓜。苦瓜具有清熱消暑、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另外,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保護心臟等作用。
2、“沖”的食物
比如蘿卜、大蒜、洋蔥等。這些食物味道很沖,甚至吃完了還會有臭味。原因就是它們含有硫甙類物質和烯丙基二硫化物,這些物質都對預防癌癥很有幫助。比如大蒜就是人的“健康衛士”。大量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蒜產區和長期食用大蒜的人群,其癌癥發病率均明顯偏低。
健康小知識:
吃完“沖”的食物,如何快速去口臭?
1)茶葉:對進食大蒜等食物后口氣難聞,用茶葉1小撮,分次置于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葉后徐徐咽下,療效頗佳。
2)花生:嚼一些花生仁、核桃仁或杏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也能減輕大蒜的味道。
3、澀味食物
未熟的柿子、紫色的葡萄皮,這些都是澀味很重的食物。它們的澀味是食物中的單寧、植酸和草酸帶來的。這些物質都是強力的抗氧化物質,對預防糖尿病和高血脂有益。不僅如此,同一種水果,發澀的品種營養價值更高,比如,酸澀的小蘋果就比大而甜的富士蘋果好。
健康小知識:
澀味食物中的單寧在美容產品中的應用很廣泛,主要功效為收斂、防曬、美白、防皺、抗氧化。所以說,澀味食物對女人來說真的非常不可多得的美容食物。
4、粗糙食物
粗糙食物之所以粗糙,是因為此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非水溶性纖維,比如粗糧、芹菜桿和白菜幫等。可就是這些膳食纖維,能幫助人們預防便秘、防止腸癌、有利金屬離子排出,幫助身體排毒,減輕體重。如果你在吃高脂菜肴的時候擔心發胖,可以吃這些食物,因為這是粗糙食物發揮效力的最佳時刻。
健康小知識:
膳食纖維是一種不能被人體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溶解于水中可分為兩個基本類型: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
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是3種常見的非水溶性纖維,存在于植物細胞壁中。非水溶性纖維可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同時可經由吸收食物中有毒物質預防便秘和憩室炎,并且減低消化道中細菌排出的毒素;
果膠和樹膠等屬于水溶性纖維,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纖維性物質中,常見的食物中的大麥、豆類、胡蘿卜、柑橘、亞麻、燕麥和燕麥糠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有助于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促進體內有毒重金屬的排出。
5、酸味食物
沙果、山楂、泡菜等。它們的酸味是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帶來的,這些天然的酸性物質能促進礦物質的吸收,比如鐵等。同一品種的水果,味道酸的一般維生素C含量更高,維生素也更穩定,更容易保存。
健康小知識:
很多婦女懷孕后特別喜歡吃酸味的食物。酸味能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進胃蠕動,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各種營養素的吸收。所以懷孕后愛吃酸味的食物是有利于胎兒和母體健康的。
從營養方面來說,孕婦吃酸味食物對孕婦本人和胎兒的發育都有好處。酸味能刺激胃酸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增加孕婦食欲,減輕早孕反應。
6、 “臭”的食物
榴蓮氣味強烈,說它“臭氣熏天”毫不夸張。但在泰國,由于其營養價值很高,常被用來當作病人、產后婦女補養身體的補品。榴蓮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痛經,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的癥狀,可以促使體溫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榴蓮雖然好處多多,卻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身體燥熱,還會因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
7、 “怪香”食物
有些食物雖然以“香”字命名,但味道卻很奇怪,比如香菜、香椿等。香菜中含硼量很多,這種物質能幫助身體吸收礦物質,保護骨骼,最適合進入40歲后的中老年人。香菜中還富含鐵、鈣、鉀、鋅、維生素A和維生素C等元素,有利于維持血糖穩定,并能防癌。而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它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有研究表明,香椿中含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具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作用,對不孕不育癥有一定療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稱。
8、辛辣食物
食物中的辣味一般是由辣椒素或揮發性的硫化物提供的。辣椒素具有鎮痛作用,還能提高新陳代謝,起到燃脂、減肥的功效。芥末辣味強烈,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以調節女性內分泌,增強,還能刺激血管擴張,增強面部氣血運行,使女性臉色更紅潤。
馮五金對它的評價是:價格低廉,卻對人體有著很大的功效。醋味酸,性收斂,中醫講酸入肝經,有軟堅化結和生津止渴的作用。而大蒜有預防和降低動脈脂肪斑塊聚集的作用。做成醋泡蒜后,蒜不辛辣,醋也不是很酸,烈性減弱,就減少了對腸胃的刺激。馮五金說,這種俗稱“臘八蒜”的食物如果只放在臘八吃,那就太“虧”了。
看它的作用就知道,臘八蒜非常適合在夏天吃。不僅能提胃口,而且有殺菌的作用。不管是夏天吃海鮮,還是吃涼拌菜,吃上幾瓣酸溜溜的臘八蒜,就不用擔心壞肚子了。馮五金如此評價:臘八蒜能殺菌解毒、延長壽命,多吃醋泡蒜的人患直腸癌的幾率是非常低的。
臘八蒜做起來也容易,找個干凈的空瓶(要帶蓋的),把米醋倒入七分滿,蓋上蓋子,先放冰箱冷藏室里冷藏半天,然后剝好皮,洗干凈,放入冷藏好的米醋里,蓋好蓋子,再放冰箱里冷藏就行了。過十天,蒜的顏色變綠了,就可以吃了。
特別是對于高血壓患者,馮五金有這樣的建議,每天早晨吃幾瓣醋泡的大蒜,并喝兩湯勺醋汁,連吃半月就可以降低血壓。不光如此,很多蔬菜,比如海帶、黃豆、蘑菇、木耳經過醋浸泡后,對人體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這個烈日炎炎的夏季,不妨試一下吧。
小知識:
醋泡核桃仁好吃不膩
我喜歡吃核桃,它有健胃、補血、養神、烏發的作用。但問題是,核桃吃多了不好消化,還容易上火。我琢磨出了一個好辦法――用醋泡著吃。把核桃仁用醋浸泡后,可謂好吃而不膩,且營養易吸收,睡前吃兩顆還能有助睡眠。把準備好的核桃仁,按1:2的比例,和醋混合放在瓶子里,加上蓋子,仔細密封,放1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每次吃核桃仁的時候還可以喝一小勺醋,健胃消食的效果就更好了。(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健教科主任孫艾)
2 不可濫用抗生素夏季受傷傷口容易發生感染,另外由于天氣炎熱也容易出現細菌感染性疾病,有些人會自行大量服用抗生素類藥物。但是有些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較大,一定要按醫生處方服用,切不可擅自用藥。
3 防腸炎不要用藥物預防有些人為了防止夏季多見的胃腸道疾病,預防性地服用一些抗菌藥,如氟哌酸,其實這種做法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預防腸道感染,最主要的是注意飲食衛生。如果出現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藥物。
4 慎用利尿劑 夏季人們出汗較多,機體處于缺水狀態,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反而服用利尿藥物,會引起嚴重缺水甚至導致脫水。
5 慎用降壓藥夏季,高血壓患者要慎用降壓藥,這是因為夏季身體外周毛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血壓下降,如果再過量服用降壓藥物,容易導致血壓過低,應在醫生指導下調節用量。
6 謹防皮膚藥物過敏風油精、清涼油類產品,有清暑提神之功效,一般情況下使用沒有什么毒副作用,但過敏性體質的人要慎用或盡量不用,以免引起皮膚過敏。
小貼士
冰箱儲藥小知識
宜在冰箱儲存的藥品
針劑 主要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島素。
搽劑 使用后應擰緊瓶蓋,放置于冰箱中冷藏。
外用藥品 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劑和漱口液等。
混懸劑 粉末狀藥物一旦加水可縮短其保存期限,一般不超過15天,因此應該放置在冰箱中冷藏。
栓劑 氣溫過高栓劑可出現軟化而不易使用,故應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等硬化后取出使用。
不宜在冰箱儲存的藥品
液體制劑 一般指止咳糖漿、抗過敏糖漿、解熱鎮痛溶液或感冒糖漿,這些藥物開瓶后一般在室溫下保存即可。因為大部分液體制劑在過低的溫度下,可能會降低藥物的溶解度,導致藥物濃度與原先標注的不符。
乳膏劑 外用的乳膏保存溫度過低可引起基質分層,影響軟膏的均勻性與藥效。因此,軟膏不宜放于冰箱冷藏保存,室溫中存放即可。
中藥材 不宜放在冰箱中貯存,因冰箱內潮濕,久置易發霉。
相關鏈接
夏季家庭小藥箱必備藥品
防治中暑藥人丹、十滴水等。另外可備些茶、綠茶等,每天泡服,有清涼解暑、生津止渴之功效;還可備含鉀、鈉、鈣和葡萄糖的口服補液,以補充因大量出汗而引起的脫水或中暑等。
蚊蟲叮咬引起的皮膚瘙癢備用藥風油精、清涼油、紅花油、碘酒等。
治療感冒藥夏天空調使用不當也常常引發感冒,故應準備一些板藍根沖劑等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品。
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備用藥氟哌酸膠囊、痢特靈、香連丸、藿香正氣水或膠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