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因素分析8篇

時間:2023-06-11 08:23:1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財務因素分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財務因素分析

篇1

【關鍵詞】 會計因素; 財務案件; 訴訟

財務案件的訴訟會計支持存在著若干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理論界近年來也開始進行探索和研究:Niamh Brennan,John Hennessy在其專著《法務會計》中也詳細地分析了訴訟支持服務的領域并細化到每一章節,逐個章節對各個領域中訴訟支持業務進行了討論;文山東(2004)就法務會計的現存問題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法務會計的社會地位問題、法務會計的法律體系問題、法務會計的理論研究問題和法務會計的人才供給問題;譚立(2005)和錢瑛深入研究了法務會計專家證人制度;黎仁華編寫的《法務會計概論》是我國首本較為系統地介紹法務會計的專著,書中設有專門章節就法務會計的支持加以論述,并給予了制定法務會計訴訟支持規范的一些建議。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初步提出問題產生的原因,簡單提出了影響會計支持的一些因素,并沒有對這些影響會計訴訟支持的因素進行足夠的質證和分析,沒有針對是否就這些因素、這些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影響訴訟支持的效果程度進行量化分析。文章在這種前提下,針對上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提出的會計支持在財務案件訴訟中運用問題成因進行質評,探究影響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的因素是否是問題成因中的因素,這些因素的重要性怎樣,影響效果如何,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將這些因素的相關調查結果進行量化整理分析,希望通過得出的結論,對會計訴訟支持問題的改進有所幫助。

一、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影響因素分類

根據對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問題原因的分析,現將影響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的因素歸納如表1所示。

二、調查樣本選擇

由于我國目前真正專職的法務會計人員幾乎沒有,大多是從業經驗豐富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充當這一角色,而且也具有法務會計的一些實質特征,調查問卷主要發放對象是黑龍江省以及北京的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上市公司財務工作的會計人員。問卷形式采取的是無記名形式,由紙質問卷及其網絡傳輸兩種方式進行調查,共發出問卷150份,對問卷進行篩選后隨機選取100份進行研究。

三、問卷調查內容

問卷內容包括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調查和影響因素的影響效果調查兩部分。

(一)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影響因素重要性調查

財務案件的訴訟會計支持其實是一個比較難于量化的概念,會計支持程度的大小,根據實際進行過法務會計工作的會計人員經驗判斷是比較主要的,由于主觀判斷難于量化的問題,本次研究為了具有直觀的量化結果,將問卷的選項重要程度進行五個等級的劃分: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并且將這五個等級進行分值上的量化,分為5分、4分、3分、2分和1分,以此將影響因素的重要性程度進行分值量化。

(二)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影響因素影響效果調查

對于影響因素產生的影響效果,同樣是比較難于量化的概念,因此采取與影響因素重要性程度調查相同的方式進行調查,將影響因素的影響效果進行五個等級劃分:非常好、好、一般、不好和非常不好,并將這五個等級進行分值上的量化,分為5分、4分、3分、2分和1分,以此將影響因素的影響效果進行分值量化。

四、調查結果

論文采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中的描述性統計及其數學軟件Matlab的層次分析法兩種方式對回收的問卷數據重要性及其影響效果進行研究分析。

(一)調查結果描述性統計

先對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影響因素重要性及其影響效果進行描述性統計,可以得到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影響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影響效果具體得分,也可以得出其重要程度的排序。

從表2可以看出,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的影響因素重要性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列分別是:準則規范實際操作基本程序和方法(4.1852)、標準撰寫報告格式要求(4.0370)和準則規范法務會計訴訟支持能力(4.0370);法務會計理論體系(4.0300)、訴訟會計支持法律責任的明確(4.0000)、統一的法務會計機構(3.7037)、法務會計人員后續教育機制(3.5926)。

財務案件訴訟會計支持影響因素的影響效果由大到小的排列分別是:準則規范實際操作基本程序和方法(4.1111)、法務會計理論體系(3.9259)、訴訟會計支持法律責任的明確(3.9250)、準則規范法務會計訴訟支持能力(3.9167);標準撰寫報告格式要求(3.8148)、統一的法務會計機構(3.6667)、法務會計人員后續教育機制(3.5185)。

(二)調查結果層次分析

對調查結果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通過對影響因素權重的計算,能夠更清晰直觀地看出每種影響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大小及其影響效果的好壞程度,了解其權重大小對于以后逐步有計劃和重點地提升訴訟會計支持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建立影響因素的層次結構

篇2

(一)課題研究背景

當代市場經濟迅猛發展,隨之帶來的是中國醫療衛生體制的巨大變化。在醫改的背景下,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必然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會計制度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的不足直接阻礙了醫院財務管理的合理發展,同時也對醫院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在其正常運轉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連接醫院各個部門的橋梁。在新醫改的背景下,為使得醫院能夠滿足當今社會醫療體制的發展需要,解決人們就醫難的問題,就需要醫院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醫院的財務管理問題,彌補其不足,既要合理的規范醫院的收費問題又要保證醫院在正常運營中的經濟效益。從各方面對醫院的財務管理、醫院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為醫院制定合理的財務管理措施提供有效依據,醫院工作者必須要重視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公立醫院才能夠更好的體現其公益性,更能夠體現為老百姓做福利事業的本質。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義

首先,目前我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很多問題,管理體系存在很多缺陷,內部監控能力不足。財務分析對于醫院的發展甚至是人們的生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素分析從定量角度研究了各種因素對動態變化的影響。主要用指標體系對社會經濟現象變化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是統計分析的重要內容。引入因素分析法目的在于可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完善管理體系。醫院現代化管理的發展前景,是綜合運用各種學科和知識的結果。使用因素分析法,有利于醫院進行事前預測和計劃、過程控制、事后監督,促進醫院進行目標管理,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水平。

二、因素分析法概述

因素分析法的概念與運用程序

(一)因素分析法概念

因素分析法是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它采用統計指標體系分析各因素在總體中的影響程度,它是多元統計分析的一個分支。因素分析法包括連環替代法、差額分析法、指標分解法、定基替代法。(本文應用連環替代法和差額分析法進行研究)

(二)因素分析法的應用程序

1、確定需要進行分析的指標

2、確定影響該指標的各種因素及該指標之間的關系

3、計算確定各個指標對總體的影響程度的具體數額

三、因素分析法在醫院財務收入中的分析應用

(一)醫院的背景和近期發展

紅安縣人民醫院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成為紅安縣內集衛生保健、預防和康復、教學與科研、衛生教育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和嬰兒友好醫院,是全縣及周邊地區的放射醫療技術指導中心和急救中心。

醫院門診、急診、內科、外科、分樓設置,科室設置齊全,各個病種單獨設置病區,引進各種檢查確診設備。重點學科建設已形成規模,神經內科的6名專科被評為市級重點專科,輻射到周邊地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和治療,吸引了全國20多個省,市患者被吸引前來尋求醫療照顧;微創心臟外科手術獨立進行,填補了黃岡的空白,在全省同級別醫院處于領先水平;采用導管技術對冠狀動脈造影、支架植入術、射頻消融術、臨時起搏器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的安裝等業務,使其高速發展;腔鏡技術、癌癥化療,介入治療廣泛應用,提高診斷和治療水平。

(二)醫院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1、公立醫院業務收入結構混亂,藥價虛高,醫療費用飛漲,對自身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不便。

2、財務管理執行力度不夠,新會計制度的頒發為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改進提供了制度依據,但是目前醫院財務管理的內部執行力度上還不夠。

3、醫院財務人員業務綜合水平不高。

4、財務監管機制不健全。

(三)因素分析法對醫院門診收入中的影響與分析

1、醫院門診業務收入變動的因素分析

(1)因素分解

醫院財務收入主要由住院收入和門診收入構成。而門診收入可以分解成為門診人次P和平均門診費用Q兩個因素之積。

(2)連環替代法

2014年門診收入W=P0Q0=58934476……(1)

第一次替代W=P1Q0=61780056……(2)

第二次替代W=P1Q1=71352002……(3)

W=(3)-(2)+(2)-(1)=12417526

P的變動對總體的影響=(2)-(1)=2845580

P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2)-(1)/(1)=4.9%

Q的變動對總體的影響=(3)-(2)=9571946

Q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3)-(2)/(1)=16.2%

(3)差額分析法

P的變動P=31741

P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P*Q0=2845580

P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P*Q0/P0Q0=4.9%

Q的變動Q=31741

Q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P1*Q=9571946

Q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P1*Q/P0Q0=16.2%診費用對其影響程度是最大的,醫院一方面可以繼續提高門診收入,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利用其它方面的創收,比如利用現代技術,利用支付寶等快捷方便的支付方式和預約方式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診,提高門診人次。

(四)因素分析法對醫院住院收入的影響與分析

1、醫院住院收入變動的因素分析

(1)因素分解醫院住院收入可以分解成為出院人次X平均住院日Y平均醫療費用Z三個因素之積。

(2)連環替代法

2014年住院收入W=X0Y0Z0=1183495040……(1)

第一次替代W=X1Y0Z0=1262465505……(2)

第二次替代W=X1Y1Z0=1328556115……(3)

第三次替代W=X1Y1Z1=1518002430……(4)

W=(4)-(3)+(3)-(2)+(2)-(1)=334507390

X的變動對總體的影響=(2)-(1)=78970465

X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2)-(1)/(1)=6.7%

Y的變動對總體的影響=(3)-(2)=66090610

Y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3)-(2)/(1)=5.6%

Z的變動對總體的影響=(4)-(3)=189446315

Z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4)-(3)/(1)=16%

(3)差額分析法

X的變動X=3272

X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X*Y0*Z0=78970465

X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X*Y0*Z0/X0Y0Z0=6.7%

Y的變動Y=0.49

Y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X1*Y*Z0=66090610

Y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X1*Y*Z0/X0Y0Z0=5.6%

Z的變動Z=367.69

Z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X1*Y1*Z=189446315

Z的變動所引起的影響比例=X1*Y1*Z/X0Y0Z0=16%

(4)分析

2014年住院收入為1183495040,2013住院收入為1518002430,增加額為334507390,增加比率為28.3%,出院人次增加3272,對其影響比率為率為6.7%,平均住院日增加0.49,對其影響比率為5.6%,平均醫療費用增加367.69,對其影響比率為16%。由此可見,平均醫療費用對其影響是最大的。

四、分析與總結

首先,門診收入的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門診費用的增加,而就醫患者的增加影響不大,醫院可以以此為線索進一步對醫院在改善服務,吸引患者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大力實施,提高就醫患者增加所占的影響,不要一味追求提高門診費用來增加收入,為以后的發展作好準備。住院收入的增加主要原因平均醫療費用的增加,其次是出院人數的增加。醫院要不斷提高醫療質量,縮短住院時間,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院的收入,但也會吸引更多的患者前來就診,促進整體收入上升,最終將帶動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篇3

1.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負債經營的企業,由于到期無法償還債務而導致的所有者權益的較大損失甚至是破產的風險。財務風險具有現金性和收支性財務風險兩種。現金性財務風險是指在特定時日,由于現金流入少于現金流出而引起的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收支性財務風險是指由于企業的收入不足以償還債務和利息的風險。如果企業杠桿水平過高,那么更多的債務意味著更多的固定費用支出,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會相應的增加,導致到期無法還本付息的風險增加。同時,企業的債券和股權投資者,都會因企業財務風險的增加而要求更高的投資回報率,使企業的股權融資成本和債權融資成本都增加。

2.破產成本

破產成本是指負債經營的企業資不抵債導致破產的風險。破產風險取決于收益的穩定性和資產的變現能力。如果企業具有較高的財務杠桿水平而其收益分布波動較大,那么它極有可能不能支付固定的債務,容易陷入財務危機,企業面臨破產的可能性較高。因此,收益高度不穩定的企業,應該將財務杠桿水平控制在較低的水平。此外,若一個企業的資產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那么當面臨財務困境時,將部分資產變現可以緩解危機,使破產成本降低。因此,破產成本是制約企業財務杠桿水平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3.非負債稅盾效應

折舊抵稅和投資減稅因為同樣具有抵稅的作用而被稱為非負債稅盾,很多研究認為,非負債稅盾因為對負債稅盾具有替代作用而與企業的財務杠桿水平呈負相關關系。DeAngelo和Masulis(1980)的研究認為,折舊、投資稅收減免和稅務虧損遞延同樣可以減少公司所得稅,可以有效代替負債的稅盾效應,因此擁有較多非負債稅盾的公司,債權融資較少,財務杠桿水平較低。Wald(1999)的研究,同樣表明財務杠桿水平與非負債稅盾呈負相關關系。而Scott(1977)和Moore(1986)的研究則認為,企業擁有較多的非負債稅盾就意味著有較多的可擔保資產,這些公司可以通過擔保舉債,因此企業財務杠桿水平與非負債稅盾呈正相關。而Titman和Wessels(1998)的研究則認為財務杠桿水平與付負債稅盾沒有顯著地相關關系。國內有很多研究將非負債稅盾作為影響財務杠桿水平的因素之一予以考慮。馮福根等(2002)通過分析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的4年財務數據,得出財務杠桿水平與非負債稅盾呈正相關。而肖作平和吳世農(2002)通過分析1996~1998年深市上市的117家公司,得出財務杠桿水平與非負債稅盾呈負相關的結論。綜上所述,非負債稅盾對財務杠桿水平的影響不能確定,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

4.經營風險

普通股只具有剩余求償權,也就是說分配利潤和結束清算時,普通股都排在債務和優先股之后。因此,企業的債務和優先股越多,普通股面臨的風險也就越大。負債經營的企業風險,除了面臨財務風險,還面臨著經營風險。如果一個企業的收入較為穩定、面臨的經營風險較小,則在財務管理上可以適當提高財務杠桿水平;反正,若一個企業收入不穩定、經營風險較大,則一定要控制財務杠桿水平,更多采用股權融資。

5.債務資本成本率

債務資本成本率,對負債經營的公司越有利。借款利率越低,支付的固定利息費用就越低,即使企業的營業利潤降低,仍然可以如約按期支付利息,違約風險小。同時,借款利率越低,EBIT/I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杠桿作用程度越明顯。因此,借款利率越低,企業傾向于更多的進行債權融資,財務杠桿水平越高;反之,當借款利率較高時,企業會減少債務,財務杠桿水平收到限制。

6.企業規模

普通股資本凈值是對債權人和優先股股東的保障,資本越大,對債權人和優先股股東的保障也就越大。當企業經營成果低于預期利潤時,資本較大的企業仍能承擔債務本利和,而資本較小的企業可能就無法還本付息,陷入財務困境。若資本較大的企業實施多元化的經營戰略,那么它的經營風險得到分散,企業破產概率減小,能夠承受更高的財務杠桿水平。另一方面,資本較大的企業也可能采用縱向一體化戰略,交易費用將降低、經濟效益提高,這既可能提高企業的債權融資傾向,也可能增強企業的內部融資能力,對財務杠桿水平的影響不能確定。

7.現金流量狀況

會計計量主要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賬面盈余往往與實際現金收支不一致,而債務的利息往往是需要定期支付現金的。因此,公司的債權融資,除了要考慮營業利潤大于利息支出外,還要考慮企業的現金流,確保能如約按期以現金還本付息。如果企業的資金周轉能力較差,即使有較高的資產盈利能力和較低的借款利息,仍有可能因現金流管理不當而無法按期還本付息。

8.股利政策

市場會根據股利的發放情況,推斷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因此股利政策對股票價格具有一定的影響。如果上市公司沒有發放股利或者股利減少,那么公司的股票價格往往會受到不利的影響,因此絕大部分企業注重維持穩健的股利政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財務杠桿水平較高的公司因需支付固定的利息費用,當前的經營收益不足按之前的水平支付股利的可能性更高,較高的財務杠桿水平加大了EPS的不確定性。

9.企業的控制權

增發股票進行股權融資,往往會降低公司的控制權,因此很多公司為了能夠保持有效的控制,往往傾向于債權融資和發行優先股,而非增發普通股。因此,這些注重控制權的公司,常常具有較高的財務杠桿水平。

10.外部因素

a.國家因素:不同的國家,由于歷史傳統的差別,財務杠桿水平具有顯著的差異。德國、法國和加拿大的財務杠桿水平相對較低,美國次之,而日本則明顯偏高。b.債權人和評級機構的影響:大部分的債權人不希望公司擁有太高的財務杠桿水平使財務風險上升,如果公司堅持較高的財務杠桿水平,債權人可能會提高借款利息甚至拒絕借出資金;當企業擁有較多的負債的時候,企業財務風險上升,信用機構可能會因此降低其信用評級,導致企業的資本成本上升,從而促使企業降低財務杠桿水平。c.行業因素: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因此財務杠桿水平的確定要充分考慮行業特點。同時,企業的財務杠桿水平不應過分偏離行業平均水平。

參考文獻:

[1]韓明軍,宜希龍.淺析影響財務杠桿系數變動原因的因素[J].運籌與管理,1996(9):69-72.

[2]張鳴.財務杠桿效應研究[J].財經研究,1998(5):58-63.

[3]李心愉.財務杠桿效應研究[J].中國統計,2002(9):13-15.

[4]張信東.關于財務杠桿正效應的前提[J].商業研究,1999(3):60-62.

篇4

摘 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作為企業,在管理內容方面也在不斷的增加和豐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財務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建立健全完整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內部控制功能的完整體現,對此,本文將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以及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建設的措施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 財務管理 企業內控制度 內部控制 影響因素

一、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幾個影響因素

(一)完善的內控制度

內控制度指的是企業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針對生產經營活動的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的行為準則和標準,該標準是企業進行內部控制活動的標準。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企業具體完善的內控制度,該制度所覆蓋的范圍越廣,其內控效果則越好;針對某項業務的制度規定越詳細,其內控效果越好。而這里所說的內控效果,是應當包括制度效果和實際效果在內的整體的內控效果,制度效果是理論層面上的內控效果,一般由內控制度的完善與否決定,實際效果則是指根據內控制度,所得到的內部控制的實際收效,由制度效果和實際效果共同組成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影響著內控有效性的因素,一方面,就是企業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一個企業內控制度的完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內控的有效性,兩者是呈正比的關系,內控制度越完善,對經營范圍規范的越廣,越詳細,內控有效性就越高;而另一方面,就是企業的員工素質。

(二)員工素質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員工素質指的是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內的企業全體員工的整體素質和對本職工作的適應能力,主要體現在員工的價值取向,業務水平,以及工作態度等方面。員工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者和執行者,更是踐行內控制度的監督者,因此,員工素質對于內部控制的影響,是最不穩定的一個影響因素,員工素質也是決定企業內控制度完善水平的關鍵因素。企業實行內部控制的關鍵點是人的控制,而實施控制的目的,也在于對人的控制,因此來說,員工素質的好壞,與企業內控有效性的關系也是成正比的增強趨勢。由于企業中的人,是出于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的自然人,必然會存在各種利益,物質等方面的欲望,這將會使企業內控失去其有效性;而如果企業的員工素質普遍較高,在業務知識和管理技能方面,都具有較高的素質,對自身的要求較嚴格,則內部控制必然會充分發揮其有效性。

(三)對資產的保護

在企業中,如果不能對資產進行有效的保護,會導致資產的丟失,非法接觸資產,是導致資產丟失的主要途徑之一,而對空白單據的疏忽管理則是造成對資產非法接觸的最大的可能。因此,限制以及加強對非法接觸資產的控制,是保護企業資產最為有效的辦法。一般可以財務資產的權利證明,或者進行設定密碼等方法進行限制。如果一個企業缺乏對空白票據的有效控制,則可能通過盜用空白支票而導致支票的非法簽發,實現有些不法之徒,不用接觸現金也可以將現金取走的目的。可見,最資產的非法接觸很容易給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這也是直接破壞企業內控制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對資產的非法接觸進行限制的方法很多,不僅僅需要對資產本身進行保護,還應當對資產的取得和運行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對票據做好連續編號,同時加強票據的管理工作。總的來說,保護資產最好的辦法,就是限制對資產的接觸。

(四)企業的治理結構

企業的治理結構,指的是在現代企業中的一種制度,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解決委托人和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便各方面的利益利害關系人能夠在責任和利益上相互制約,以實現企業在效益分配上的公平和統一。現代企業治理結構,應當是以董事會與企業管理者之間的委托和管理作為對象,所建立的一種新的制度安排,這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尤為重要。企業如果具有健全的治理結構,其管理層必然有足夠的動力去對內控制度進行完善,來協調員工素質與內控制度的關系,以此來實現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同時,健全的治理結構,也是使企業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的關鍵,是實現內部控制有效性的保障。

二、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強內部控制制度與現行法律法規的統一和協調

由于內部控制制度在建立的過程中,需要涉及到企業經營的業務,人員組織等方面的工作,在我國現行的體制下,將這些因素進行有效的協調,是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因此,首先在外部環境建設中,應當加強財政部門,審計部門,銀行,證監會等部門之間的協調。另外,在企業內部建設中,需要加強信息系統的建設,健全企業的管理體系,健全的管理體系是保證內控制度建立的基礎。一方面,是對人力資源系統以及物力資源系統的建設,對管理人員的權限進行分散,以避免管理人員的交叉任職,使內部控制失去其公正性,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企業各種管理體制的相互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趨于完善。

(二)加強員工素質建設

員工素質首先體現在其職業道德上,因此,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的道德教育,是加強員工素質的基礎,只有讓員工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端正他們的工作態度,促進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發揮。企業的管理層首先就要重視起內部控制的建設,才能引導其他員工提高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如果從理論上來講,內部控制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這也正是員工素質管理的關鍵所在,有些管理者無視企業的內控制度,進行隨意的,認為的控制,導致企業內控失去其應用的效力。因此,在進行員工素質建設時,應當首先加強領導對內控制度的自覺執行意識,我國很多企業往往由于領導者不能自覺執行內部控制,而導致內控的失效,導致內控形容虛設,毫無意義。

(三)加強對資產的保護

企業資產主要分為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而通常容易被非法接觸的資產,則是流動資產,也就是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存款在內的貨幣資金的總稱,而加強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也是企業內部控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對于提高貨幣資金利用率,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加強對貨幣資金的保護,第一,應當在企業的財務部門實行崗位分離制度。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由不同的人員負責,需要注意的是出納人員不能見人稽核會計;第二,不定期對貨幣資金進行盤點和清查,這種突擊式的檢查,能夠給財務人員帶來一定的壓力,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和公正的對待本職工作,實現內部控制的作用。

(四)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如今,企業的治理結構域企業的發展戰略是相互適應的,是實現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一個基礎,越是實現企業經濟目標的一個保障。通過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明確企業經營目標和財務管理的目標,并且為該目標的實現,選擇最優的運營手段。如果沒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內部控制就成了無源之水,通過完善的治理結構,保證企業財務控制工作的順利運行,通過財務控制工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提供決策的依據,才能充分發揮出董事會的監督職能。企業的治理結構,直接影響著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完善的治理結構下所進行的內部控制工作,必然能夠結合企業的發展,只有建立合理的治理結構,才能保證財務控制的順利實施。

總而言之,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地位逐步確立,內部控制在企業的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因此,企業應當加強對內部控制工作的建設,并且不斷完善,建立適合本企業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是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企業不斷發展,不斷提高效益的一個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周國庚.對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關系的探討.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07).

[2]劉杰,傅奇蕾.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影響因素分析.財會通訊:綜合(中).2010(06).

[3]林斌,李萬福,王林堅,舒偉.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國外內部控制實證文獻評述.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

[4]莊樹貞.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目標的影響因素與對策――基于多層次核算企業的分析.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04).

[5]劉新.現代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淺析.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10).

[6]趙冬梅.財務風險控制導向下企業內部控制研究.財會通訊:綜合(中).2010(02).

篇5

關鍵詞:財務管理;新疆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

一、引言

財務風險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財務風險通常是指企業由于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內外部環境及各種難以預計或無法控制的、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的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財務收益發生偏離,從而受損失的可能性。它貫穿于企業各個財務環節,從企業理財活動的全過程和財務的整體觀念透視財務本質來界定財務風險的。由于上市公司可以在證券市場進行籌資,從而能迅速地擴大規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優于其它類型的公司。而對上市公司而言,其財務狀況的好壞直接反映了公司經營的效率,也直接影響市場對其的信心,因此研究新疆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新疆上市公司和地區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國內外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相關研究

西方學者對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Fitzpatrick在1932年用單個財務比率,研究發現判別能力最高的是股東權益/負債和凈利潤/股東權益;此外Secrist在1938年只利用資產負債表比率這一個指標,比較倒閉銀行與正常銀行之間的財務風險差異的研究。1977年,Martin從1970-1977年間大約5700家美聯儲成員銀行中界定出58家困境銀行,選取總資產凈利潤率等8個指標,通過建立Logistic模型,評價財務風險。Ohlson(1980)研究發現公司規模、資本結構、業績和當前變現能力顯著影響公司破產概率。

國內的學者曹德芳等(2005)認為公司的財務風險與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

償債能力等有關。崔學剛等(2007)研究發現企業超速增長顯著地增大了企業發

生財務危機的概率。王卿等(2009)認為息稅前利潤率是影響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施平(2010)通過研究卻發現,企業增長率與財務風險之間是負相關。

本文將公司的財務風險與流動比率等十個財務比率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研究發現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公司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與發展能力四種,其中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越好,財務風險越小,發展能力越好,財務風險越大,分析其原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實證分析設計

(一)樣本的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數據來源于國泰安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年報數據庫(CS-MAR)。樣本選取標準如下:

(1)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借鑒國內外此類研究,此類公司特殊的資本結構,故將之剔除樣本之外;

(2)剔除ST和*ST類上市公司,這些公司或者己連續虧損兩年以上,或者處于財務狀況異常的情況,將它們納入研究樣本可能影響研究結論的有效性;

(3)考慮到我國在2004年和2005年進行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在此期間股票市場存在諸多制度體制方面的原因對上市公司造成影響,為此在保證盡量選取上市年限較長的上市公司的同時,還要確保其行為的相對成熟,本文選擇2006年之前上市的新疆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

依據以上的標準,本文最終選擇出23家新疆上市公司作為樣本,見表1,以2010年至2012年的數據為基礎,進行相關研究。

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新疆地區的上市公司中,國資委下屬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少,而新疆建設兵團下轄的上市公司數目眾多。在本文中不考慮兵團管理體制因素對新疆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影響。

(二)變量定義和模型建立

1.被解釋變量

采用Z-score模型度量財務風險的大小。該模型由美國紐約大學教授愛德華·阿特曼(EdwardAltman)創建。該模型在美國、英國、法國、巴西等國得到廣泛的應用。指標Z越小,公司財務風險越大,反之亦然。按照中國的年度財務報表,Z-score模型可換算為:Z=0.012×(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總資產+0.014×(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100/總資產+0.033×(稅前利潤+財務費用)×100/總資產+0.006×股東權益×100/負債賬面價值+0.999×銷售收入/總資產。“Z 計分模型”有一個經驗性臨界數據值,即Z=2.675。Z值高于2.675的企業較安全,低于2.675的企業則存在財務危機或破產風險。如果一個企業的Z值低于1.81,則該企業已經潛在破產,如無有力措施,將很難擺脫困境。Z值在1.81~2.675之間時,企業財務狀況不穩定。

2.解釋變量

參考有關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實證分析研究的文獻,本文選取x1:速動比率、x2:利息保障倍數、x3:應收賬款周轉率、x4:存貨周轉率、x5:總資產周轉率、x6:營業利潤增長率、x7:總資產增長率、x8:凈資產收益率、x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及x10:流動比率十個因子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說明。這些指標的數據從國泰安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年報數據庫(CS-MAR)獲取。變量的具體計算公式如表2所示

根據上述理論本文構建以下模型:財務風險=f(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營業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流動比率)+ε

(三)實證檢驗分析

1、回歸模型建立

采用基本的回歸模型如下:R=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ε

其中R為財務風險,βi(i=1,2,…,10)為回歸系數,ε為隨機誤差項,其余變量符號與前文一致。

2、描述性統計

對所選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反映財務風險的Z指標情況如表3所示。

整體來看,新疆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普遍較高,且差異性較大,這便于我們研究導致不同公司不同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

4、回歸分析

依據相關分析結果,為消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用spss軟件處理數據得方差貢獻率與累積方差貢獻率,將10個變量綜合為4個公共因子,如表5所示。方差貢獻率是衡量因子重要程度的指標,公共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9977%,表示4個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原10個財務指標69977%的信息量。

根據原始變量對因子的影響,可以得到的F1、F2、F3、F4,這四個因子的表達式具體如下

F1=0914x1+0061x2-0059x3-0114x4-0236x5+0290x6+0406x7+0136x8+0289x9+0920x10F2=0053x1+0589x2+0009x3-0014x4+0078x5+0642x6+0243x7+0833x8+0575x9+0082x10F3=-0190x1+0080x2+0842x3+0296x4+0876x5-0206x6-0356x7+0054x8+0123x9-0141x10F4=0144x1-0345x2+0174x3+0827x4-0017x5+0060x6+0533x7+0081x8+0173x9-0196x10

由表達式可以看出:(1)第一個因子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具有較高載荷,第一個因子主要解釋這兩個變量,稱為償債能力因子;(2)第二個因子在營業利潤增長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具有較高載荷,第二個因子主要解釋這兩個變量,稱為盈利能力因子;(3)第三個因子在應收賬款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具有較高載荷,第三個因子主要解釋這兩個變量,稱為營運能力因子;(4)第四個因子在存貨周轉率和總資產增長率具有較高載荷,第四個因子主要解釋這兩個變量,稱為發展能力因子。

所以,回歸模型表達式為

R=β0+β1F1+β2F2+β3F3+β4F4+ε

用EViews做回歸分析得

R=0373565+0235968F1+0028289F2+0099765F3-0175505F4

四、結論及建議

實證結果表明:新疆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可分為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與發展能力四種,其中Z值大小與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成正相關,即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越強,Z值越大,財務風險越小;Z值大小與發展能力成負相關,即發展能力越強,Z值越小,財務風險越大。

針對以上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1)適度舉債,避免償債風險過高。

公司適度負債,可以獲得財務杠桿效應,但過度負債會使公司的支付能力變得極為脆弱,甚至出現財務危機。新疆上市公司應該根據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籌資額,改善現有負債結構,提高償債能力。

(2)充分論證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資。

新疆上市公司共性在于規模較小,但在尋求快速發展的道路上,要重視企業的規模,不可盲目擴大企業規模,片面追求發展能力的提高。如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分析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做好財務預算。

(3)更新管理模式和管理觀念,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目前,新疆很多企業管理者對于財務風險控制全過程化意識單薄,應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要使財務管理人員明白,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范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

參考文獻

[1]宋彩平,何佳祺.基于因子分析的林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13,01:70-73+86.

[2]王卿.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意義與舉措[J].現代商業,2009,21:119.

[3]陳文俊.企業財務風險:識別、評估與處理[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03:87-91.

[4]景玉鋒.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分析及控制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3,07:196-197.

篇6

關鍵詞:財務風險;風險類型;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6-0-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顯著提升。企業作為經濟建設的基本單元,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企業逐漸成為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這為企業的自我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著更大的生存風險。尤其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引入,很多財務風險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至于我國的很多企業處于財務風險之中。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

(一)外部影響因素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勢必會與其他企業或者一些管理部門接觸,而這些便構成了企業復雜的外部環境,其中主要包括:經濟、法律、市場以及國際環境等等。這些因素勢必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其中便很可能為企業帶來一定的財務風險。

(二)財務人員缺乏對財務風險的足夠認識

盡管企業的很多財務管理人員都認為避免財務風險很重要,但是,其并沒有對財務風險進行全面的認識,對其存在的規律性并不清楚。很多企業的高級財務管理人員只是簡單地認為,只有將企業的資金管理好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然而,事實上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進行財務活動,就會存在或大或小的財務風險。對財務風險認識缺乏全面性,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缺乏科學的財務決策

企業財務決策失誤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其直接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其中,決策失誤主要包括:缺乏科學性的決策、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錯誤以及對外投資或者籌資失誤等決策結構不當。

(四)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較為混亂

目前,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常常會出現權責不明、管理混亂問題。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常常在資金管理、使用以及利益分配等問題上存在權責不明問題。并且,很多工作因為無法分清誰對誰錯,所以常常借用“平均主義”做法。以至于財務管理人員缺乏管理積極性、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低以及資產流失加劇等問題。從而影響到企業資金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措施

(一)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外部環境適應能力

外部環境是企業無法改變的,但是,并不是不可以利用的。面對形勢復雜的外部環境,企業首先需要對外部環境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掌握其發展規律,明確哪些對自身發展有利,哪些需要合理規避,制定出詳細的應對方案,并根據實際情況運行與調整。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增強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處理機制

1.增強財務人員風險意識,尤其是高層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牢固樹立在財務管理、投資管理及運營管理等各方面的風險意識是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消減財務風險的重要前提。如果一個企業的財務人員沒有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就不能自覺遵守《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和企業的各項財會制度,即使有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終也不會產生作用。

2.進一步完善會計風險責任制,實行嚴格的會計風險責任追究制度,做到權利與責任相匹配。對于高層財務管理人員,要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制度。企業主管領導對單位經營風險要負總責,對違章操作和疏于管理的、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3.發揮財務部門的監控作用。會計風險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財會部門除了自覺做好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建設外,還必須要通過特有的核算和監督手段,規范企業財務管理,使之沿著正確的軌道運行。

(三)建立健全風險預警體系,加強財務風險信號監測

1.財務信息收集和分析功能及預警信息功能。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可以通過收集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政策、法規、規定、制度信息,企業經營狀況和競爭對手經營狀況的對比信息,以及企業的各類財務信息,并對各類信息進行分析和比較,依據財務運行特點和相關規律從中篩選出能及時、準確反映財務狀況變化的指標,當達到預警界限時發出預警信息。

2.診斷功能與預測功能。診斷功能是指通過對會計信息的對比、分析,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和診斷技術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做出判斷,找出企業運行中的問題及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些問題。預測功能是指通過對過程監視和預測信息進行處理,可以跟蹤企業的經營過程,監控日常財務狀況。當危害企業財務狀況的因素出現時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業經營者盡快尋求對策,避免潛在的風險,起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輔助決策功能。財務信息收集和分析及預警信息的、診斷和預測可以及時為企業決策層提供經營決策所需的信息,決策層據此可以做出正確判斷。

(四)理順財務關系,在企業內部實現責、權、利相統一

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相關部門要明確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職責、作用和地位。權、責要對等,分工要明細。在利益分配時要堅持嚴考核、真兌現、獎優罰劣,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以此來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

三、結論

在任何情況下,企業只要存在經營活動,都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其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與控制方法就是非常關鍵的。很多企業,常常會因為缺乏對財務風險的認識,而使得企業陷入財務風險之中,這在國內的眾多企業中是普遍存在的。為了更好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的領導者要對財務風險給予高度的重視,在認真分析企業財務風險相關因素的基礎上,制定出完善的財務風險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王麗敏.我國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防控措施[J].科技信息,2011(17).

[2]萬紹玫.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務風險探析[J].科技廣場,2009(06).

[3]張興旺.淺析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對策[J].網絡財富,2009(17).

篇7

摘 要:企業的財務透明化管理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這既是市場投資者對投資項目作出決斷的最重要依據,而且能夠極大地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中國與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進行交流碰撞,許多企業已經開始重視財務透明化管理的實現。然而,在中國財務透明化管理依然面臨比較多的不利因素,本文就將全面介紹制約財務透明化管理的制約因素。

關鍵詞 :財務透明化 監督 制約因素

財務透明化的含義是:有關企業的財務信息和所有能夠造成財務變動的所有信息,能夠及時傳達給投資者。同時這種傳達并不僅僅是浮于表面的,而是能夠讓投資的決策者,通過企業財務的表面信息,觸及企業財務的本質狀況,從而作出正確的決策。財務透明度是反應市場決策者獲得企業財務信息程度的評判標準。市場上企業財務透明度高時,可以有效地幫助投資決策者作出最正確的決策[1]。

財務透明度的含義包含三個方面,就是指:財務信息被及時披露、財務工作本身的透明程度和財務信息實現透明化的過程。在滿足決策的有用性前提下,財務信息還要有公平、完整、可比性,能夠及時對財務信息進行充分的披露。滿足這些條件的財務報告,就能夠實現很高的財務透明度。但是財務透明度的實現過程中,也有很多制約因素。

1、制約因素

1.1 崗位設置和指責的分工不細化

在進行財務透明化工作的過程中,財務部門的針對性崗位往往只有一個,因而流于表面難以起到實際作用,導致財務透明化的工作崗位很容易與其他崗位混淆,這種現狀在目前的企業中很普遍。同時,對于每一個崗位在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建立清晰具體的財務工作范圍,很多崗位之間的分工充滿重疊而不明確,甚至在權力上也有交叉的問題。又由于企業對財務透明化工作很不重視,從而極易導致信息的透明度出現較差現象,企業內部的資金使用情況也將變得十分混亂。另外,相關財務管理人員的分工也不明確,這也給財務信息實現透明化造成很大隱患。

1.2 執行剛性不足

很多企業在實施財務透明化工作管理的進程中,財務部門并沒有按照確定的指標開展各類的工作,甚至隨意性很高隨意添加刪除財務條款的現象也非常明顯,這樣就使的財務進行透明化管理的權威受到比較大的挑戰。同時財務信息透明化的工作普遍缺少相應的管理條例,財務的管理隨意性大,因此很多企業在進行財務透明化工作時,往往會減少企業自身的信息披露,甚至于大量企業的領導階層對于透明化的重要性理解存在缺失,造成財務透明化工作沒有嚴格的規定,進而導致財務透明化無法實現。

1.3 監督力度低

很多的企業的觀念里,財務透明化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范疇,各個部門甚至審計部門對這項工作的參與度都比較低,即使是參與進去也是以被動參與為主。至于能否真正實現財務的透明化,大家的關注力度普遍比較低,沒有建立針對財務透明化的審計部門,導致財務隨意調整的現象沒有預警,更沒有控制,這就導致財務浪費的現象屢禁不止。此外部分企業雖然有針對財務透明化的審計部門,但卻沒有完善的審計制度,各個部門對財務工作的管理沒有明確的方向,就算審計部門發現了財務透明化過程中的問題,也往往不會進行特殊的處理,自然很難建立完善的財務透明化管理體系。

1.4 透明化管理考核制度流于表面

財務透明化的考核機制可以衡量經費的使用效益,但企業通常情況下并不特別重視,而是對預算的收支情有獨鐘,從而導致財務透明化管理的完整考核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遲遲不能形成。甚至連明確可實施的賞罰機制都不能設立,投機取巧、破壞規定和工作效率低下的財務工作負責人缺乏績效的問責機制,使得賞罰機制的指導作用無從發揮。本質上沒有監督的財務透明化工作,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務透明化過程,因此企業資金的效益大大降低[1]。

2、財務透明度實現的總體目標

2.1 保護投資者

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度低,容易引起信息不對稱,投資者始終因信息不全處于投資的劣勢。財務透明的重要目標就是盡可能消除投資者的信息劣勢。企業的財務信息是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只有具備高透明度的財務信息,才能讓投資者的決策正確有效。因此,企業進行財務工作透明化的進程,是為了提升投資者信心。透明度高的財務信息可以讓市場的投資者更加平等的獲得企業的財務信息,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2.2 提高市場效率

通常,市場效率對利益信息能夠普遍接觸的程度。具體來看,只有投資產品的價格能夠根據每個投資者所獲得到的信息進行及時反應,才能被稱作是有效的。財務透明化對于資本市場的有效性有著非常基礎性的保障,因此,提升財務的透明程度能夠大幅提升資本市場的效率,而對市場效率的提高,對資本市場金融資源配置的優化也成為了財務工作的目標之一。財務透明度的提升也意味著信息獲得的成本大幅降低,從而可以獲得更多低成本的金融資源。這幾年,很多學者開始對財務透明度為企業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很多學者越來越發現,低財務透明度很難吸引國際資本,因此提升財務透明度勢在必行。

2.3 企業管理結構的完善

企業內部管理結構的完善,是財務透明化管理實現的重要保障。所以,從制度上規范企業的管理結構十分必要。企業每年要向投資者融資,卻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極低。企業獲得的利潤成為企業規模擴張的資本,而無法做到市場獨立。這就導致很多財務人員為股東所操控,不能提供準確信息。完善企業內部管理結構就能夠有效提升企業股東進行違規操作的成本。這種方法已經在西方國際普遍采用并證明是可靠的[3]。

3、結束語

實施財務透明化管理對于我國企業的長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財務透明化工作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對各種制約因素進行客觀分析,破除財務透明化的種種障礙,把財務透明化同企業的綜合效益融合起來,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兵.淺談上市公司財務透明度及其實現途徑[J].財會通訊,2009,26:52.

[2]楊燕華.高校預算精細化管理制約因素與應對思路[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4:25.

篇8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重述 影響因素

一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上市公司財務重述的日漸頻繁引起了世界各國監管部門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上市公司以盈余管理為目的,濫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會計差錯變更等手段來進行利潤操控的現象時有發生。財務重述的發生表明了先前財務報告的低質量和低可信度。根據美國會計總署(GAO)(2006)年的統計數據,1997年美國僅有83家公司發生財務重述,然后逐年增長,截止到2005年9月已有439家上市公司發生財務重述,發生財務重述的公司比例由1997年的0.9%飆升到2005年9月的6.8%。綜觀中國證券市場,財務重述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曹強(2009)的數據,2003年至2006年期間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比例占全部上市公司的11%左右,同時還發現,我國證券市場每年大約有20%左右的上市公司各類的補充公告與更正公告。國外學者已經從多方面深層次地研究了財務重述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因為我國的資本市場體制與西方各國資本市場體制差異較大,國外對財務重述的研究雖有借鑒價值,但還是需要立足中國特色開展研究,才能真正為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和財務制度建設提供幫助。

二、文獻綜述

(一)財務重述動機的文獻 在美國等西方資本市場,20世紀90年代財務重述并不多見,然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財務重述現象逐漸增多,越來越的學者對該問題進行了研究。我國財務重述制度起步較晚,相關的文獻偏重對財務重述的實證研究。第一,資本市場的融資需求與外界財務預期是導致財務重述發生的重要原因。上市公司為了有效地降低融資成本,當公司的財務狀況不足以吸引投資者或不符合外界預期時,管理層很有可能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以達到融資需求,融資壓力增加時,上市公司財務重述發生的可能性也隨之提高。張為國、王霞(2004)通過研究1999年至2001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發現高報盈余錯誤的公司在數量上遠大于非高報錯誤的公司,高報盈余錯誤的財務重述存在明顯的盈余操控的動機。Degeore et al.(1999)證實了為了達到外界分析師的預期、保持公司市值,上市公司管理層會用各種手段達到外界預期。第二,企業的虧損也是財務重述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將會受到證券監管部門的管制和處罰。上市公司為避免因連續三年虧損,往往在虧損當年或前后年顯著調增收益,推遲賬面虧損的出現。張為國和王霞(2004)的研究也表明盈余增長緩慢的、資產負債率高的公司,管理層為了職位安全更多地通過高報錯誤來進行盈余管理;之后部分管理者為了避免盈余管理被監管部門和外界的覺察,有可能主動做出盈余更正的財務重述。

(二)股權結構、公司治理與財務重述關系的文獻 目前對于公司股權結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東類型、股權集中度以及管理層持股比例等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基于我國1999年至2004年財務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數據研究,周春生和馬光(2005)發現企業的終極控制性股東的類型是影響財務報告的披露動機,集體控股的企業發生重大錯誤的概率明顯低于其他類型控制人控制的企業。于鵬(2007)實證研究表明國有控股公司發生財務重述的概率明顯低于未絕對控股公司。然而在絕對控股條件下,非國有性質的上市公司發生財務重述的概率低于國有控股公司發生的概率。這兩個結論分別論證了“搭便車”行為和“所有權缺位”理論。徐莉萍等(2006)研究發現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為正相關。然而王奇波等(2006)的研究卻得到相反的結論: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負相關。在管理層持股比例方面:大多數的研究表明管理層的持股比例與公司業績呈正相關。為了緩解委托關系中委托人與人的利益矛盾,人薪酬中股票期權等股票相關項目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公司治理方面,楊忠蓮和楊振慧(2006)研究發現,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成立與否、公司董事長是否兩職合一以及獨立董事兼職的家數都與財務重述顯著相關。陳璇等(2006)發現政府控制型的上市企業高管對績效的敏感性明顯低于其他類型的上市公司。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 企業的負債率越高,公司管理層越有可能進行增加當期盈利的作法。上市公司管理層為了消除高資產負債率的負面影響,往往會選擇發生虧損年份前后提高報告盈余,而后通過財務重述對會計差錯進行追溯重述,增加了財務重述發生的概率:

假設1:資產負債率與財務重述發生的概率正相關

財務重述的發生暗示著前期財務報告中可能存在重大會計差錯。財務重述的發生往往導致上市公司股價的下跌,資本市場對公司未來預期的低估。嚴重的財務重述還會給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帶來負面的影響:

假設2:當期每股收益越低的上市公司,其發生財務重述的概率越高

事務所將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審計發生過財務重述或存在盈余操控動機的上市公司,如配備了解被審計行業專業知識的、經驗豐富的審計師來進行審計。專業人員的配備、審計時間的增長提高了審計成本同時也降低了財務重述發生的概率。由于該行業不同上市公司間存在較大資產規模差異,同樣數值的審計支出在大的上市公司和小的上市公司上具有不同的意義。

假設3:上市公司當期審計費用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越大,其發生財務重述的概率越小

股權集中度體現了公司結構,與財務重述的發生存在直接聯系。任何行為的發生都存在一定的原因,財務重述行為的發生通常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的表現。由于對公司具備有效的控制,控股股東存在掏空(如轉移公司利潤,公司資金占用等)的動機。

假設4:股權集中度與財務重述的發生概率正相關

(二)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 為了研究的時效性,本文以2004年至2010年為研究區間,以中國食品、飲料上市公司在年度報表附注中披露前期財務報表存在重大差錯并進行追溯重述的次數為財務重述樣本,其余的為非財務重述樣本。財務重述樣本來源于國泰安(CSMAR)的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附注數據庫。同一公司在同一會計年度發生多次財務重述的僅作一次處理;在不同會計年度發生的財務重述的作多次處理(即某一企業在2004年和2005年發生了財務重述,2006年至2010年沒有發生財務重述, 那么該企業2004年至2010年間共發生了2次財務重述行為)。中國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在2004年至2010年間中國食品、飲料上市公司共發生財務重述47次,未發生財務重述411次。剔除102次缺失案例后,最終得到發生財務重述35次,未發生財務重述321次,共356次研究案例。

(三)模型建立和變量定義 為檢驗上述假設是否成立,在借鑒前人的基礎上,建立Logit回歸模型:RESTATE = β1LEV+β2EPS+β3AUDITFEE+β4CEN+β5Control+ε

其中:ε:為回歸模型的常數項;β1(i=1,2,3,4)為各對應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β5為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其中相關變量定義如下:(1)被解釋變量:是否發生財務重述(RESTATE):設置上市公司是否進行財務重述為RESTATE,當上市公司發生財務重述時RESTATE為1,否則為0。(2)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如表(1)所示。(3)控制變量。第一,獨立董事比例(IB):是指獨立董事人數在董事會總人數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為了更好地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比例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由于獨立董事與其受聘的公司的關聯較少,獨立董事也多為相關行業的知名人物,為了自身的名譽和聲望,獨立董事一般不會和企業勾結,因此獨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董事會的監督能力越強,財務重述發生的概率就越小。第二,審計意見(AO):如果審計意見為“標準無保留意見”則為0,否則為1.外界審計是監督上市公司財務情況的重要力量,外界審計部門的審查提高了財務信息的可信度。因此,注冊會計師對審查后的年報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時,表示該年報的質量較高,發生財務重述的可能性小。第三,審計質量(AQ):表示當年年報是否由國際“四大”(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安永)或國內“十二大”(立信、中瑞岳華、國富浩華、天健、信永中和、大信、立信大華、天職國際、中審亞太、天健正信、利安達和京都天華)審計。事務所排名源自中注協的《2011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當年財務報告由國際“四大”或國內“十二大”審計的為0,否則為1。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自身的聲譽,審計會更為嚴格,如果審計出現失誤,對事務所的影響將會是致命的。第四,是否為國有控股(HOLDER):如果企業為國有控股為1,否則為0。變量定義見表(1)。

四、實證檢驗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各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二)均值T檢驗 本文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來檢驗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與未發生財務重述的公司相關變量的差異。檢驗結果見表(3)。由表(3)中可知,在解釋變量中,資產負債率(LEV)、每股收益(EPS)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與未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在資產負債率(LEV)、每股收益(EPS)上的差異在1%的水平上顯著。而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其股權集中度(CEN)與未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相比不存在顯著差異。在控制變量中,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與未發生財務重述的上市公司在是否被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A0)指標下的差異在5 %水平上顯著;在是否由國際四大或國內十二大(不包括國際四大)指標下的差異在10%水平上顯著。而獨立董事比例(IB)和上市公司是否為國有控股(HOLDER)在兩類公司中不存在顯著差異。

(三)相關性分析 表(4)對各個變量進行了Pearson相關性檢,結果顯示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都比較小(均

(四)Logistic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從表(5)可以發現:(1)資產負債率(LEV)的回歸系數為正值1.576,且T值在10%水平下顯著,即資產負債率越高,食品飲料行業的上市公司發生財務重述的可能性就越大。假設1得到驗證。(2)每股收益(EPS)的回歸系數為負值-1.648 且在1%水平下顯著,即對于食品飲料上市公司來說,每股收益與財務重述發生的概率呈顯著負相關,對假設2的預期進行了論證。(3)審計費用占比(AUDITFEE)的T值在5%水平下顯著相關,且回歸系數為負值,驗證了假設3,即審計費用在總資產中的比例越大,上市公司發生財務重述的概率越低。(4)股權集中度(CEN)與財務重述的發生不存在相關性。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研究結果論證了假設的提出。因此提出以下建議:應盡快完善我國財務重述的制度,加強監督管理。應加強公司內部管理,減少財務重述的發生概率。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的運用,能有效地避免了上市公司財務重述的發生。上市公司高管的多元化薪酬激勵制度,可以避免高管對公司股價的過分關注,使其利益與公司長遠利益掛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在全社會逐步形成誠信的氛圍。同時,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能力和信譽評價制度,提高事務所的可信度,保證審計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為國、王霞:《中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動因分析》,《會計研究》2004年第4期。

[2]周春生、馬光:《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財務報表更正》,《金融研究》2005年第11期。

[3]于鵬:《股權結構與財務重述:來自上市公司的證據》,《經濟研究》2007 年第 9 期。

[4]徐莉萍、辛宇、陳工孟:《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及其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經濟研究》2006年第1期。

[5]王奇波、宋常:《國外關于最優股權結構與股權制衡的文獻綜述》,《會計研究》2006年第1期。

[6]楊忠蓮,楊振慧:《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執行效果研究—來自報表重述的證據》,《審計研究》2006年第2期。

[7]曹強:《財務重述與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管理戰略》,《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8]陳漩、淳偉德:《大股東對公司高層更換影響的實證分析》,《軟科學》2006年第2期。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国语高清在线网址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本三级2020亚洲视频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 午夜成人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