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腎病治療方法8篇

時間:2023-06-06 08:59:55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糖尿腎病治療方法,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糖尿腎病治療方法

篇1

關鍵詞: 糖尿腎病;中藥;中西醫結合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臨床常見和多發的糖尿病并發癥,同時,糖尿病腎病也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又是終末期腎病主要原因[1]。糖尿病腎病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癥,主要指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一種以血管損害為主的腎小球病變。早期多無癥狀,血壓可正常或偏高。其發生率隨著糖尿病的病程延長而增高。糖尿病早期腎體積增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呈高濾過狀態,以后逐漸出現間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隨著病程的延長出現持續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進而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2]。有數據表明,約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展為糖尿病腎病[3]。因此,對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是臨床上的一個重點。文章選擇2007年11月~2010年11月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8例,分別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觀察不同方法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效果,為今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提供一定的臨床數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07年11月~2010年11月以來于我院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齡45~78歲,平均(66±16.8)歲。糖尿病病程在6~24年不等,平均患病時間(14.5±7.4)年。68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24例,臨床期糖尿病腎病患者44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26例,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12例。本組病例排除其他原因導致腎功能不全者。

1.2  分組情況以及治療方法:6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中藥治療組,采用中藥組方進行治療,另一組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在中藥組方治療的基礎上注射胰島素以及西藥辛伐他丁。具體治療方法如下:①中藥治療組:訶子(去核)、紅花、豆蔻、余甘子、姜黃、小檗皮等各15 g,蒺藜、金礞石、刺柏、刀豆、熊膽、牛黃各10 g。以上藥物除熊膽、牛黃另研細粉外,其余一起研成細粉,過篩,加入熊膽、牛黃細粉,混勻,用渣馴膏加適量水泛丸,陰干,即得。服用方法:3次/d,20 g/次,3個月為1個療程。②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在上述中藥治療的基礎上,口服辛伐他丁(安徽三超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54)每晚頓服,療程為3個月。兩組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均進行糖尿病飲食和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

1.3  療效判定標準[4]:療效判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糖尿病腎病的療效標準進行判定。①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明顯減輕;24 h尿白蛋白定量恢復正常或下降30%以上或者血肌酐恢復正常或下降30%以上;②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24 h尿白蛋白定量下降10%~29%或血肌酐下降10%~29%;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改善不明顯或無改善,24 h尿白蛋白定量或者血肌酐無變化或者下降水平在10%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種不同治療方法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不同治療方法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效果[例(%)]

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中藥治療組3411(32.35)15(44.12)8(23.53)76.47中西醫結合治療組3421(61.76)①8(23.53)5(14.71)85.29①注:與中藥治療組比較,①P<0.01

兩組經3個月治療后,均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其中,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的顯效例數極顯著高于中藥治療組(P<0.01),同時,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的總有效率也顯著高于中藥治療組(P<0.01)。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可能導致嚴重腎功能衰竭,最后導致死亡。目前,對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而我國傳統的中醫早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對此病進行治療,本組所選中藥具有消渴固本、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而辛伐他丁是治療糖尿病慢性腎病的常用藥,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增強腎臟健康的功能,因此,它與中藥合用,能夠有效地治療糖尿病腎病。

本組數據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單純中藥治療組。因此,對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可選用中西醫結合進行治療。

4 參考文獻

[1] 李  鋒,李曉苗,王漢民,等.“澤黃顆粒”治療糖尿病腎病32例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5,28(2):233.

[2] 李  青,張國瑛,閆慧明,等.保元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6,38(1):29.

篇2

關鍵詞:糖尿病;腎功能衰竭;臨床治療;方法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近年來,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世界上已有大約1.6億糖尿病患者,而我國就有大約4000多萬的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糖尿病人數的1/4,此外,糖尿病的發病率在20-70歲的人群高達10%,相繼而產生的腎病并發率也是逐年增加的。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之一,是由糖尿病引起微血管障礙導致腎小球血管硬化,進而出現腎小球慮過異常,導致蛋白尿,重者出血尿毒癥、腎功能衰竭。當患者的各項指標穩定,且無嚴重的并發癥,Scr≥528μmol/L時,即可以采取透析治療;即使有嚴重的并發癥,Scr≥440μmol/L時也可以開始透析治療。對于由于透析造成的血容量的變化、血壓異常、心率紊亂、感染等并發癥,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早發現、早控制。中醫認為糖尿病并發腎功能衰竭是由患者氣陰兩虛引起的,臨 床表現為肝腎不足、氣陰兩傷。中醫則根據肝腎二經實施配伍,滋補肝腎、活絡通血,達到了很好的降血糖和調理氣血平衡的作用,且方法靈活多樣,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臨床價值高,值得廣泛應用。綜上所述,對于糖尿病合并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的同時應用中醫藥療法,療效優于單獨應用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和并腎功能衰竭,但應嚴格掌握血液透析的適應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禮斌,王麗靜.糖尿病合并腎功能衰竭的治療[J].藥品評價,2009,6(11):455-457.

[2]王西禹.糖尿病腎病的中醫藥治療[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6):210-211.

[3]楊志寨.糖尿病治療現狀[J].中外醫療,2011,30(27):183-184.

[4]應麗紅.糖尿病腎功能衰竭28例臨床治療分析[J]. 浙江臨床醫學,2005,7(9):929.

[5]張萬儒.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腎功能衰竭臨床研究[J]. 吉林醫學,2012,33(9):1833.

[6]石碧.關于糖尿病腎病的發病原因與治療的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7):1828-1329.

篇3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阿托伐他汀;替米沙坦;聯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1(b)-055-02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telmi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WU Zhij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Taojiang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 Taojiang 413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elmisartan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Seventy cas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torvastatin and telmisarta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torvastatin alone. UAE, SCr, BUN, CysC and DN staging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 Atorvastatin; Telmisartan; Combined therapy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慢性并發癥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已成為腎功能衰竭的首位病因,本病以進行性腎臟纖維化為特征,常在5~10年發展至終末期腎衰竭,臨床治療相當辣手,因此早期防治越來越被眾多臨床醫師關注[1]。近年來有報道稱他汀類藥物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對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有防治作用,為證實其臨床療效,筆者在臨床中做了相關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

2009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83例,其中,男39例,女44例,年齡42~77歲,病程3~2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且同時符合2007年KDOQI糖尿病腎病指南診斷標準[2],按DN分期均屬于Ⅲ期(糖尿病腎病早期)。

1.2 一般資料

排除最近1個月內服用ARB類降壓藥或影響血脂的藥物者,原發性腎臟病、大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腫瘤、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和急性感染等。最后納入觀察患者70例,按納入觀察先后順序編號,采用SPSS 18.0產生的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其中,治療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42~76歲,平均(53.9±8.3)歲,病程3~25年,平均(7.6±2.6)年;對照組男14例,女21例,年齡42~77歲,平均(54.2±8.8)歲,病程3~26年,平均(7.8±2.8)年。經統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糖尿病飲食,控制血糖,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等常規治療,在血糖達正常范圍2周后給予不同干預手段。治療組給予阿托伐他汀(國藥準字H19990258,北京紅惠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0 mg/片)20 mg/d、替米沙坦(國藥準字H20052597,湖南迪諾制藥有限公司生產,40 mg/片)40 mg/d;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有高血壓者予除ARB以外的降壓藥,如鈣離子拮抗肌、利尿劑等。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C),統計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DN分期情況,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組內和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變化見表1,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高鉀血癥和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不良反應。治療組出現咳嗽3例,頭昏、頭痛各1例;對照組頭痛1例,頭昏2例,治療組出現輕微不良反應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χ2=0.565,P>0.05)。治療組治療后DN分期Ⅰ~Ⅱ期26例、Ⅲ期9例;對照組治療后DN分期Ⅰ~Ⅱ期14例、Ⅲ期21例,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400,P<0.05)。

表1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UAE、SCr、BUN、CysC均有明顯下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的UAE、SCr、BUN、CysC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蛋白尿,如果不積極有效的治療,腎小球濾過率將快速明顯下降,呈逐年下降趨勢,在較短的時間內將進入DN臨床期甚至終末期腎功能衰竭[3]。DN發病機制較復雜,目前認為與高血糖狀態下腎內糖代謝紊亂、血流動力學因素、脂代謝異常等有關,在上述異常因素的影響下,炎癥細胞浸潤和細胞因子、炎癥介質水平升高導致其持續進展。

其治療方法需要綜合運用,首先需要嚴格地控制血糖,以改善腎小球高濾過率及腎臟增大等早期DN改變,同時可減少糖基化終末產物生成,以減輕對腎臟損害,延緩 DN進程。其次是降脂,近年來不少臨床研究證實[4-5]他汀類藥物除了降脂外,對許多本身無明顯高脂血癥的患者也能改善腎功能、延緩腎功能衰退,相關實驗研究亦表明他汀類藥物可干預自由基、減低或阻止血清內皮素、心鈉素的產生和分泌、降低C反應蛋白的水平以及升高一氧化氮水平,從而促進腎小球硬化的修復、減少細胞外基質沉淀、減少炎癥介質分泌、減輕免疫損傷、并能改善腎臟受損的微血管[6-7]。最后是降壓,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在DN發病中起重要作用,臨床應用ARB類藥物可拮抗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擴張出球小動脈,改善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從而改善腎小球濾過率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改善腎小球高濾過狀態和腎血流動力學,以減少尿蛋白排泄。國外研究亦說明ARB除降壓作用外,還有一些非降壓依賴性機制對減少蛋白尿,延緩 DN進展及終末期腎衰的發生有較好的作用[8]。

筆者研究發現阿托伐他汀聯合替米沙坦防治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明顯,能明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腎功能,延緩或逆轉DN病情進展,比單純應用阿托伐他汀好,且不良反應發生率并未增高。

[參考文獻]

[1] 張玉玲.阿托伐他汀對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尿蛋白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80(12):34-35.

[2] Nelson RG,Tuttle KR.The new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diabetes and CKD[J].Blood Purif,2007,25(1):112-I14.

[3] 陳寶平,孫志強,楊素霞,等.規范化治療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尿蛋白量和腎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0,48(50):49-50.

[4] 焦青蓮.黃芪血塞通注射液與厄貝沙坦聯合應用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04,26(10):56.

[5] 馬龍飛.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0):89.

[6] 李招兵,馬小峰,黃云輝.阿托伐他汀對高血脂伴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的保護作用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0,12(6):50-51.

[7] 趙秀芳,司一民.阿托伐他汀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內皮素、心鈉素水平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0,3(19):309-311.

篇4

【關鍵詞】 慢性尿酸性腎病;六味地黃湯;防己黃芪湯;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3)18-0041-01

慢性尿酸性腎病主要見于原發性高尿酸血癥患者,中老年男性發病率較高,高尿酸血癥是其發病的主要病理學基礎。對于慢性尿酸性腎病,如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病情可惡化并發展為終末期腎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給病人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本病的嚴重程度與血尿酸升高程度及持續時間呈正相關,控制血尿酸是防止病情惡化的有效措施,目前西醫治療主要是服用抑制尿酸合成藥,但其臨床療效有限,且長期服用該類藥有一定副作用,因而不宜長期使用,如果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達到較好的療效。因中藥治療可以避免或減輕長期服用西藥所帶來的肝腎損害等毒副作用,且其療效肯定,因而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筆者所在科室采用中藥內服治療本病,取得了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發性慢性尿酸性腎病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符合全國中醫腎病專題研討會海南會議擬訂的原發性慢性尿酸性腎病診斷標準。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34~67歲,平均(51.5±17.3)歲;門診病人39例,住院病人1l例。

1.2 治療方法①一般治療:禁酒,控制肥甘厚味飲食;大量飲水,保持尿量在2000—3000ml/日;根據病情口服碳酸氫鈉片劑;如伴高血壓者則采用口服降壓藥物以控制血壓。②中藥治療:采用六味地黃湯合防己黃芪湯加減治療。組方如下:山藥12g,山萸肉12g,熟地黃12g,丹皮12g,澤瀉12g,茯苓12g,黃芪30g,漢防己10g,白術10g,玉米須60g,薏苡仁15g,扁蓄10g,紅花10g,丹參10g。每日1劑,水煎2次溫服。共治療3個月。

1.3 療效標準參照全國中醫腎病專題研討會海南會議(1999)擬定的標準。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血尿酸濃度恢復正常,尿毒癥期時血肌酐下降≥25%;有效:癥狀、體征顯著減輕,血尿酸、腎功能好轉,但未達到正常標準;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實驗室指標無變化或升高。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 結果

本組50例中,顯效11例,有效30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2%。

3 討論

慢性尿酸性腎病是由于體內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腎間質而引起的腎臟病變,也常稱之為痛風。腎病。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血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多合并有輕中度高血壓、高脂血癥及代謝綜合征,本病易產生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蛋白質及富含嘌呤成分的食物攝入量增加,其發病有年輕化趨勢,加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高尿酸血癥及尿酸性腎病的患病率也日益增多。

目前西醫治療多采用抑制尿酸合成,促進尿酸排泄等方法。常用的別嘌醇、秋水仙堿等藥物使用后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且停藥后血尿酸極易反跳,不能有效改善腎損。開展中醫中藥研究,防治慢性尿酸性腎病,利用中藥的綜合調理、雙相調節等優勢來調節尿酸水平,改善遠期預后、預防痛風發作等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根據慢性尿酸性腎病的臨床癥狀表現,可以將之歸屬于中醫之“痹證”、“歷節病”、“石淋”、“腰痛”、“水腫”等范疇。中醫認為,本病多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多食肥甘厚味等,致脾腎功能受損,水濕運化失常,聚濕生痰。因此,脾腎兩虛、濕瘀內阻是其根本病機。胡耀琪等人。也認為其病機以痰濁濕瘀為標,脾腎虧虛為本。臨床上,脾腎虧虛則表現出全身困乏、腰酸、浮腫及夜尿增多等臨床癥狀;濕瘀內阻則出現關節疼痛結節及濕熱淋癥等。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采用中藥治療必須標本兼顧,將護腎作為治療本病的根本原則以治其本,故選六味地黃湯;同時還通過健脾以固本護腎。除此之外,還須清利濕熱及活血化瘀以治其標,故在六味地黃湯的基礎上加用防己黃芪湯。有關防己黃芪湯對慢性尿酸性腎病的臨床療效,韓洪采用了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表明,該方治療慢性尿酸性腎病能達到降低血尿酸、血肌酐的治療目的,對慢性尿酸性腎病有較好的療效,且久服未發現毒副作用。在上述兩方基礎上,再加用紅花、丹參以祛其瘀,扁蓄、玉米須增強清利濕熱之功。因此能有效控制痛風的反復發作,明顯改善腎功能,且無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韓洪.防己黃芪湯加減治療慢性尿酸性腎病32例觀察[J].北京中醫.2004,23(3):155—157.

[2]尿酸性腎病的診斷和療效標準[S].海口:全國中醫腎病專題研討會,1999.

[3]孔慶歆,劉加林.中醫藥治療慢性尿酸性腎病的思考與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2,13(11):1004—1005.

[4]胡耀琪,儲水鑫,唐娟.從脾腎論治慢性尿酸性腎病2則[J].中國中西醫結臺腎病雜志,2012,13(7):637—638.

[5]鐘宏琳,歐偉寧.中西醫結合治療原發性慢性尿酸性腎病42例[J].遼寧醫學雜志,2009,23(3):138-139.

篇5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復方丹參滴丸

中圖分類號:R587.1/R74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10-0021-03

Effect of Danshen dropping pill of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calcium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U Yi

(Caoyang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18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anshen Dripping Pills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calcium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blood lipid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the total number of carotid plaques, the area of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and the susceptibility of plaque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The NIHS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 Results: The levels of TC, LDLC and T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erebral infarction; atherosclerosis; Danshen dripping pill

糖尿病易引l脂代謝紊亂及血管病變,引起全身各器官慢性損傷如腦梗死。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的腦梗死發病率及致死率均高于非糖尿病者,而糖尿病引起的頸動脈粥樣硬化(CAS)與梗死密切相關[1]。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差,生存期短,除盡快恢復腦部供血外,及時穩定CAS斑塊、糾正高血脂及體內炎癥對預后有重要意義[2]。復方丹參注射液臨床廣泛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對于改善腦部血流、調節血脂、控制動脈粥樣硬化、調節氧化應激狀態具有很好的療效。本研究報道采用復方丹參滴丸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對患者血脂、CAS斑塊及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136例,均為發病4周內入院或就診,經外院MRI掃描診斷為急性腦梗死,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確診存在頸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急性腦梗死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2型糖尿病符合2013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診療標準[4]。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8例,觀察組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62.5±4.6)歲,平均糖尿病病程(5.5±1.3)年;對照組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61.7±5.2)歲,平均糖尿病病程(5.6±1.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對復方丹參滴丸過敏、嚴重心肺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罹患腫瘤患者和懷孕及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調控血壓、血糖和血脂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10 mg/d;治療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10 mg/d和復方丹參滴丸10丸/次,3次/d。治療6個月后,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①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變化;②雙側頸總動脈、頸分動脈分叉處及頸內動脈結構,頸動脈內膜厚度(IMT)、斑塊面積及數量變化;③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瘤壞死因子(TNF-α)含量變化;④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評分量表(NIHSS)[5] ,分數越低表明療效越好;⑤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DLC、HDLC、TC、TG水平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P

2.2 兩組頸動脈多普勒超聲指標分析

治療后兩組患者頸動脈IMT、內膜斑塊、斑塊面積及易損斑塊所占比例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在斑塊面積,及易損斑塊顯著低于于對照組(P

2.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及NIHSS評分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炎癥因子高表達狀態均得到糾正,與治療前相比顯著降低(P

2.4 不良反應

觀察組發生肝功能異常3例、皮疹4例、胃腸道反應7例;對照組發生肝功能異常2例、眩暈2例、過敏3例、胃腸道反應8例,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會顯著增加患者腦梗死風險。Baradaran等[6]報道糖尿病引起的缺血性腦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并發癥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80%。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重要病因,薈萃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年齡較非糖尿病者大大提前,其中高血糖、血高胰島素癥、脂代謝紊亂、血管內皮受損、血小板活化、高C反應蛋白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均與其密切相關[7]。

篇6

[關鍵詞] 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強化;胰島β細胞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3(a)-0116-03

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一種亞型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細胞功能出現障礙引發的疾病[1],多發生于老年人群,其臨床癥狀與2型糖尿病較為相似,但其發病機制明顯不同。臨床治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多以胰島素強化治療為主,效果顯著[2]。該研究特選取50例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和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對比兩種糖尿病患者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的臨床療效,以探討胰島素強化方法治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0年1月―2015年6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隨機選取50例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和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分別將其設置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中,男女比值為24:26,年齡分布于61~8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5.17±8.32)歲;觀察組中,男女比值為25:25,年齡分布于62~88歲,平均年齡為(75.21±8.63)歲。兩組就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診斷標準

糖尿病診斷參照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3]:患者出現糖尿病癥狀;任意時間的血糖超過11.1 mmol/L;空腹血糖值超過7.0 mmol/L。如患者滿足以上3條中的任意2條,即可被確診為糖尿病。

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診斷標準[4]:患者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疾病發作時患者年齡>15歲;發病后半年內未出現酮癥;BMI指數不超過23 kg/m2;連續3個月以上的血漿谷氨酸脫羧酶抗體檢測為陽性。

1.3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給予患者門冬氨酸胰島素(商品名:諾和銳;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00124;規格:3 mL:300IU×1支/盒),初始劑量為每天0.5 U/kg,分別于三餐前皮下注射;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和糖尿病分型,在原有的胰島素用量上考慮是否增加使用劑量,每次增加劑量幅度為10%,增加的劑量均勻分配在每天3餐前皮下注射。

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肘靜脈血進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C肽檢測;給予患者75 g葡萄糖溶液口服,2 h后再次采集患者的肘靜脈血,檢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C肽。血糖檢測方法為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法為高壓液相色譜法,胰島素和C肽均采取放射免疫法檢測。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空腹胰島素(FIns)、餐后2 h胰島素( h Ins)、空腹C肽(CP0)、餐后2 h C肽(CP2)以及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HOMA-β=(胰島素水平×空腹血糖值)/22.5×100%,正常人的HOMA-β值為100%,HOMA-β指數越高,說明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越好[5]。

1.5 統計方法

在SPSS 17.0統計學軟件中錄入數據,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x±s),進行t檢驗。當P

2 結果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餐后2 h胰島素、空腹C肽、餐后2 h C肽以及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均得到顯著改善(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C肽以及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較之對照組均明顯更低(P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x±s)

注:與治療前相比,*P

3 討論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飲食結構逐漸發生改變,加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屬于1型糖尿病的一種,是一種亞型1型糖尿病,其發病人數在糖尿病的總發病人數中所占比例約為10%~15%。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臨床癥狀與2型糖尿病較為相似,均表現為機體內糖代謝紊亂,且均多發生于老年人群,但二者的發病機制并不相同。2型糖尿病是由于機體對胰島素的抵抗力增高而引發的血糖代謝紊亂,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較為正常[6];而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主要是由于T淋巴免疫細胞功能出現障礙引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胰島素β細胞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進而引發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并累及心臟、腎、血管、神經等多個器官和系統[7],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臨床上應積極研究和探討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目前,臨床治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以血糖控制、改善胰島素β細胞分泌功能為主,多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胰島素強化治療是近年來應用于臨床的新型治療方法,通過對患者進行全天連續胰島素泵入,從而使患者的血糖能夠有效維持穩定水平[8]。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早期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尚未十分嚴重,早期給予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島素β分泌功能,減輕機體內胰島素β細胞的負擔,延緩胰島素β細胞的損傷進展[9]。該研究為了探討胰島素強化治療對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療效和對胰島素β細胞功能的影響,特對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進行研究的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在治療結束后其血糖水平均得到改善,其胰島素分泌增多,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得到改善;C肽水平能夠反映胰島功能,治療后患者的C肽水平也顯著提高。但在與2型糖尿病患者的指標進行對比時,發現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C肽水平以及胰島β細胞指數均較低,這主要和疾病自身的發病機制有關[10]。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Maioli M, Pes GM, Delitala G, et al. Number of autoantibodies and HLA genotype, more than high titers of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ies, predict insulin dependence in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s[J].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2010,163(4):541-549.

[2] Andersen M K, Hrknen T, Forsblom C, et al. Zinc transporter type 8 autoantibodies (ZnT8A): Prevalence and phenotypic associations in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patients and patients withonset type 1 diabetes[J].Autoimmunity,2013,46(4):251-258.

[3] 龐伯健,常艷華.胰島素強化方法治療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療效及其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5):4247-4249.

[4] 陳飛,陳月云,劉瑤,等.口服降糖藥對比兩種預混胰島素治療對LADA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影響的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7):523-525.

[5] 閆淑芳,袁慧娟.門冬胰島素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LADA的療效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8):42-43,44.

[6] 鄭燕,楊淑芳.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與門冬胰島素30治療68例LADA的臨床療效比較[J].重慶醫學,2010,39(23):3244-3245.

[7] 林南生.胰島素強化治療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療效及對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3):3609-3611.

[8] Sameer D Salem, Riyadh Saif-Ali, Sekaran Muniandy, et al. Comparison of Adult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IR) in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Versus IR in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negative Diabetes[J].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ine, Singapore,2014,43(2):107-112.

[9] 琚楓,符茂雄.胰島素強化治療對老年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胰島B細胞功能影響研究[J].實用老年醫學,2011, 25(5):420-422,426.

篇7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中西醫辯證論治;實施效果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已有9千多萬人,還有約1.48億人處于糖尿病前期[1],而在這些患者之中,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可達到30%左右,成為人們生命和健康的巨大潛在威脅。早期糖尿病腎病最重要的現象是尿白蛋白排出量稍高于正常人,一旦出現臨床蛋白尿,腎小球功能硬化不可逆轉。因此,必須尋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控制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減少死亡率。下面本文就以本院8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為例,對其治療方法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進行治療的8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3例,其中一組為對照組,單純的采用西醫進行治療;另外一組為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上中藥治療。8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確立的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按照國際公認的Mogensen的DN分期標準,診斷為Ⅲ期(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和Ⅳ期(24 h尿蛋白定量>0.5 g),即是早期DN和臨床DN,排除肝功能異常、心力衰竭、原發性高血壓等引起的尿蛋白增多。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2~76歲,病程2~11年;觀察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3~78歲,病程3~12年,對兩組患者年齡、病程、性別及治療前指標等各方面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和觀察組均給予西藥控制血糖,以患者的血糖水平使用一定劑量的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均給予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纈沙坦膠囊,口服80 mg/d,伴高血脂者,給予其他汀類降脂藥。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中醫治療,以黃芪、山藥各15 g、五味子10 g、枸杞20 g、甘草3 g、熟地20 g、玉米須30 g、川芎10 g、沙苑子15 g、丹參20 g為基本方,畏寒者加肉桂、烏藥,有淤血跡象者加桃仁、紅花,水腫者加茯苓、車前子,水煎口服,每日一劑分三次服用。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四個療程之后,對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等指標進行測定,以結果分析來判定療效。

1.3 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治療慢性腎炎的有關內容[2],制定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DN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60%;有效:臨床癥狀有好轉,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及癥體無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減少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慢性腎衰竭的常見病因,目前的相關資料表明,它還是成人慢性腎臟功能衰竭病因中最重要的單一因素[3]。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在研究過程中,已知的危險因素有腎血液動力異常、糖化終產物形成以及遺傳因素,其中腎血流動力學異常又被認為可能是使動因素[4],目前對糖尿病腎病進行治療時,采用的多是嚴格控制血糖、血壓以及患者飲食等。

中醫認為,糖尿病腎病屬于消渴、水腫、虛勞范疇,主要病機是腎陰虧虛,病變涉及肺、脾,“諸濕腫滿,皆屬于脾”[5], 因此,治療的關鍵是益氣養陰、活血通絡。中藥處方中黃芪益氣健脾,五味子、枸杞滋陰補腎,玉米須增強利尿,沙苑子溫陽補腎,山藥降壓降糖,丹參有活血化瘀作用,甘草調和諸藥。經過本組8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觀察,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0.7%,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比單一的西藥治療有明顯優勢,值得進一步臨床應用和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何海東,徐旭東.糖尿病腎病患者胃腸激素測定及其臨床意義.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2(1):6466.

[2] 陶冬青,胡菊萍,張令暉.中西醫聯合療法在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探討,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 4(5):156168.

[3] 王海英.糖尿病腎病中醫藥病因病機與治則治法研究進展.醫學信息,2012,26(2):373374.

篇8

[關鍵詞] 糖尿病 糖尿病腎病 飲食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87.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356-01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病并發癥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個主要死亡原因[1]。在美國, DN占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在歐洲居第二位。我國DN在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據國內初步統計,它是導致終末腎功能衰竭的第二位疾病,占全部透析患者的13.3% ,其數字還在不斷增長[2]。若不及時診斷與治療,最終將出現終末期腎衰竭。在糖尿病腎病的綜合治療中,飲食治療是其重要的治療措施,在糖尿病腎病的各期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1 糖尿病腎病飲食治療原則 臨床和實驗研究均觀察到高蛋白飲食能增加腎小球的灌注和壓力,加重糖尿病所引起的腎血流動力學改變,低蛋白飲食能延緩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損傷的進程[3]。所以,對于DN患者,除了嚴格控制血糖和血壓外,還需及早實施低蛋白飲食。同時,由于中晚期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均有明顯的必需氨基酸缺乏,而普通飲食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50% ,難以滿足營養需要,所以外源性補充可使體內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例失調得到糾正,有利于改善蛋白質合成,也可使含氮代謝產物的生成減少[4]。

根據DN的病程和病理生理演變過程,丹麥學者Mogensen[5]建議把DN分為以下5期:

1期: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肥大期。腎小球濾過率(GFR)高于正常的25%-40%,腎臟體積增大約20%,此期與高血壓水平一致,沒有病理組織學損失,血糖控制后可得到部分緩解。

2期:正常白蛋白尿期。GFR高出正常水平,腎小球病理改變是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質增多,運動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升高(大于20μg/min),休息后恢復正常(小于5μg/min)。

3期:早期DN期又稱“持續微量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持續升高20-200μg/min(相當24h尿白蛋白30-300mg),GFR開始下降到正常,出現腎小球結節樣病變和小動脈玻璃樣病變,患者血壓升高。

4期:臨床DN期。特點為持續性大量白蛋白尿(大于200μg/min),GFR持續明顯下降,病理上出現典型的K-W結節。

5期: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期,即尿毒癥期。

根據糖尿病腎病的不同分期,制定不同階段的糖尿病腎病的飲食治療原則。

1.1 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肥大期、正常白蛋白尿期以及微量蛋白尿期 由于常規的檢查方法很難發現最初的腎損害和微量蛋白尿,所以嚴格控制血糖成為這一階段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療,其控制靶目標為糖化血紅蛋白

1.2 臨床腎病期 這時僅靠正常的血糖水平已不能逆轉腎病的進展,嚴格控制血壓成為本期治療重點。24h尿蛋白≤1g時,血壓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24h尿蛋白>1g時,血壓應需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同時需嚴格執行低蛋白飲食(0.6g/kg?d)和α2酮酸。若腎小球濾過率

1.3 尿毒癥期 此期飲食治療效果已差,需配合臨床治療保證營養需要。分期原則外,建議(尤其是Ⅱ型糖尿病腎病患者)減少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攝入量(約50%),以魚、禽肉白色肉類等代替豬、牛肉等紅色肉類(每周進食魚類500-1000g),并加用多不飽和脂肪酸,食用油選擇植物油,最好是橄欖油; 此外,還需重視植物蛋白質的攝入,以及飲料多選用茶和水,鼓勵患者多飲茶。有研究表明,從茶中提取的多酚能抑制系膜增生, 并明顯延長腎小球硬化動物模型的腎存活時間[8]。

2 糖尿病腎病飲食治療方法

2.1 每日總熱量 糖尿病腎病飲食是低脂飲食,要控制總熱量,而糖尿病腎病熱量補充應適當。熱量供應不足,可使腎功能指標血肌酐、尿素等升高。熱量攝入太高,又不利于血糖控制,脂肪可提供的熱量較多,要求低脂飲食。根據患者體重、勞動強度等制定。輕體力勞動者每日125-146kJ/kg;重體力勞動者167kJ/kg。注意這里的體重指理想體重,故對消瘦患者每日熱量的供給相對較寬,而對肥胖患者則相對嚴格。一般以山藥、芋頭等含淀粉高的食物代替主食。可適當多吃粉絲、粉皮等。也可用小麥淀粉蒸饅頭、包子等,既可補充熱量, 又不含蛋白質,不會加重腎臟負擔。

2.2 碳水化合物、脂及蛋白質的分配 三者所提供的熱量應占總熱量的50%-65%、30%-35%、15%。每g糖產生熱為4kcal,然后按熱量換算成三者的熱量,常按1/5(早)、2/5(中)、2/5(晚)三餐分配。

2.2.1 碳水化合物 主要是糖,來源于米、面等主食。以食用高纖維食品為宜。建議選用麥淀粉飲食,因其蛋白含量低,以期節省植物蛋白的攝入用于進食動物蛋白,減少非必需氨基酸,提高必需氨基酸的攝入,改善氮質潴留。

2.2.2 脂肪 避免進食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選用植物油,不用豬油、牛油,少吃油炸食品。

2.2.3 蛋白質 根據患者腎功能而定,糖尿病腎病Ⅱ、IV期蛋白進食量0.8g/(kg?d)或占全日總熱量10%[9],對V期的患者則為0.6g/( kg?d)。同時應注意進食蛋白質的質量,在每日有限的蛋白進食量中盡量用動物蛋白替代植物蛋白。盡量少食植物蛋白,適當限制主食(面粉、大米也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可適當補充牛奶、雞蛋白、魚、瘦肉等動物蛋白,使動物性優質蛋白占蛋白質總量的30%-50%。一般說來,患者的血肌酐水平越高,內生肌酐清除率越低,蛋白質攝入控制更應嚴格。

2.3 無機鹽的攝入 糖尿病腎病電解質紊亂以低鈣高磷為常見,所以應重視飲食的高鈣低磷。但是往往含鈣高的食品含磷也很高,所以高鈣低磷飲食強調低磷[10]。糖尿病腎病患者又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及高血壓,故飲食宜清淡。同時應注重血鉀水平,尤其是腎功能不全和(或)應用ACEI、AT受體拮抗劑的患者,避免進食含鉀高的食品。應禁食動物內臟如腦、肝、腎等,少吃南瓜子等干果[11]。

飲食療法是糖尿病腎病治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糖尿病腎病飲食治療原則以及糖尿病腎病常見的飲食療法進行了闡述。根據糖尿病腎病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飲食治療方法。糖尿病腎病患者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地分配飲食,制定合理的飲食治療方案,控制高血糖和高血壓,改善脂肪代謝紊亂,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治療。在堅持飲食治療的同時還要進行臨床治療,這樣更有助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任根梅.糖尿病腎病飲食療法新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09,6(4):17.

[2] 曹春鑫.糖尿病飲食療法[J].日本醫學介紹,1995,11:498-502.

[3] 李榮芝.心理護理與飲食療法對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菏澤醫專學報,2000,3:141-142.

[4] 臧笑難,張俏穎.開展保健飲食療法的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05,20:87-88.

[5] Mogensen CE,et al.The diabetic kidney:from hyperfiltra-tion and microalbuminuria to end-stage renal failure[J].Med Clin North Am,2002,72(6):1465-1492.

[6] 方勤.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9,19(4):239.

[7] 高彥彬,劉銅華.糖尿病腎病中醫診療方案[A].第九次全國中醫糖尿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

[8] 韓家強,宋偉娜,等.低蛋白質飲食療法對臨床期糖尿病腎病的調節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5,12(12):716-717.

[9] 楊念生,肖海鵬.糖尿病腎病診治新進展2內分泌代謝疾病[J].新醫學,2004,2:53-55.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中文字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亚洲国产AV韩国AV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性午夜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