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05 08:53:5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數據庫設計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在我院的科研管理過程中,科研處需要了解教師的每個項目.每個項目又包括項目名字、項目經費、項目人員、項目狀態等;最特殊之處是本校項目經費編號必須和財務統一,只能按照財務軟件默認給出的編號建立數據編號.這樣才能核對項目經費、縱向經費等;項目所獲得獎勵(科技進步獎等)按照科研管理規定給予相應獎勵;項目人員的信息和項目的每個內容都相關,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單位都有相同名字的人員,所以每個人員的信息至少要包含一個區別碼,可以是身份證,也可以是工作證代碼等等.
2.1數據庫選擇
由于科研管理的保密性,本校科研管理不對校外開放,基本不用考慮并行查詢的系統需求,另外,鑒于本系統目標用戶普遍應用Windows系統,所以項目采用了WindowsServers系統下的SQLServer,在跨平臺操作時,可直接用SQL語言進行數據讀寫和查詢等操作命令.用于數據庫中的標準數據查詢語言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得到了驗證.
2.2數據庫結構設計
數據庫的結構設計一定是在項目的最初完成的.構造數據庫必須考慮所有需求規則.在關系數據庫中,我們習慣稱之為范式,參考關系數據庫的多種范式,依據科研管理的需求分析,為擴大操作功能和減少冗余度選擇了第三范式.科研工作者的信息是貫穿于整個數據庫中的,必須單獨建立的,同時為了避免多人同名可以采用唯一身份證號碼加以區別.其表內信息依據需要建立以下字段:包括年齡、性別、單位院系、職務職稱、技術領域、個人信息(電話)等.每個表單都有一個和人員相關的字段,這個字段可以是工作證號,也可以是身份證號碼.每個表單都可以單獨進行,甚至可以在備份的同時也不影響錄入.如果將來需要查詢某科研人員的詳細成果,只要每個庫調用相同工作證號或身份證等就可以.科研經費是每年國家審計管理的重點,每筆經費一定要保證和唯一項目編號準確對應.所以建立經費和經費分配兩獨立表單.兩個單獨表中經費都含有項目編號,這個項目編號和項目管理中的項目編號一致.由于項目管理表中有人員信息相連,所以只要通過調出科研經費相關聯的項目編號后自動在邏輯層調用項目表和科研工作者庫中信息,就可以得到全面的經費信息.而經費分配表中的人員必須符合人員庫,這樣就杜絕了非項目人員經費報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查找同一個人員參加的不同項目的經費結果的復雜度.成果管理模塊通過建立專門的成果庫,成果庫可以包括論文、專著、專利、軟件著作權等.在設計時同樣建立一個單獨的表,而成果中也有和經費模塊一樣的地方,也就是包含項目人員,這樣將來查詢某人員的時候,項目和成果可以一起得出.
2.3用戶接口設計
根據科研管理需求分析,設計為多用戶.第一種是數量最多的科研工作者的訪問模塊,每個科研人員可以利用互聯網將在任何地點輸入本人的科研信息和成果,這樣可以將科研管理人員從大量錄入科研工作者的項目成果、專利等繁瑣工作中擺脫出來,同時也可以在保密許可范圍內查詢到自己參加過的所有項目、論文和成果;第二種是科研管理人員的入口(科研處人員),科研管理人員必須通過授權才可以通過接口進入后臺.在有記錄的情況下,直接管理數據,包括輸入到數據庫、項目審核、項目修改(教師錄入錯誤等)及刪除等.這個入口可看到項目和經費,還可以審批經費等管理功能.超級管理員還可以對科研工作者授權,使之對本人輸入數據的錯誤進行修正.一般來說,科研處的分工有多細,這個入口就有多細.比如項目管理科的人員就只能針對項目管理,項目經費管理科只能針對項目經費管理和項目狀態管理等.這樣,在管理上的細分導致多用戶之間是嚴格不相關并且不能互相越權管理.
3數據庫接口應用
本校科研管理平臺用戶功能在面板左側以項目為例:分別為項目錄入、項目修改、項目查詢和項目分析.
3.1項目錄入
該平臺突破了傳統的手工錄入方法,避免了項目數量巨大,錄入工期長等問題.最重要的是保證了非手工錄入的正確率.創新方法為先在熟悉科研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一個完善的項目資料存檔要求,并對每個存檔內容給予明確的指示,應包含一個科研項目的所有基本信息.其中項目類型中應包含附加屬性,如是否雙十項目等;項目狀態應添加自動修改的功能,當項目合同時間已到卻仍未結題者,項目應變更為延期.當所有功能都已確定完成后,直接由項目負責人提供符合后臺數據庫格式的excel表格,無論申報還是結題,都由各科研處統一通過審核將各個項目表格匯總,項目錄入工作就是直接導入.這樣大大避免了手工錄入的人為錯誤.如果有臨時的突然增加項目,讓項目負責人填好相應表格,直接導入即可.
3.2前臺的查詢功能
前臺應將任意條件如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工作單位和項目編號等檢索,同時應考慮到將來的科研管理需求,如想查詢所有結題項目或經費等于4萬的項目等其他條件等,這樣的檢索可以讓我們在左邊的可選字段中自由搭配,以便于應對不同的科研管理需求.所以平臺開發為檢索條件完全自由組合。
3.3項目修改
設計了對應不同功能的不同賬號,并分別給予不同權限,如普通院系老師給予查詢功能,首先通過教師的身份證號或者工資卡號等登陸,教師一旦登陸就相當于默認為查詢自己的所有項目.如果是科研處的管理科研工作者登陸,則可以修改和確認.為防止科研處管理科研工作者的人工誤差,可以在確認上有兩個賬號,由領導審核后方可生效.
3.4數據導出
項目查詢完畢后,可以導出的EXCEL表格應是前面檢索條件下檢索結果的表格,要求應包含所有的科研信息.由于現有的數據倉庫技術發展,將導出的數據中與現有其他數據來源(如其他大學的科研數據分析圖)對比,可根據對比數據修整本校科研發展的方向.
4結語
1.系統管理子模塊系統管理子模塊主要實現對操作員信息的初始錄入、權限的管理、密碼的修改和系統初始化的設置等。這些操作都對應著數據庫的單表操作,該模塊設計容易實現。由于初始化數據的錄入量一般較大,因此,我們對于信息的初始錄入工作,支持全鍵盤批量數據錄入,把一種信息的錄入集成在一個窗體模塊中,盡量減少用戶的工作量,便于用戶的使用。
2.信息資料子模塊信息資料子模塊主要實現了專業信息、課程信息、學生基本信息和成績的增加、修改和刪除操作。此功能模塊的設計,都是便于信息查詢模塊的實現,重要的是所有的專業、課程、學生及成績信息都必須是真實可靠的,否則將會影響到信息查詢模塊功能的實現,同時,填加學生基本信息時,要考慮到整個系統各個模塊之間的聯系,因為所有其他信息功能的實現都與學生基本信息有著關聯。
3.信息查詢子模塊(1)課程查詢:根據查詢內容(按專業、按所屬院系、按課程名稱)來查詢學生的課程信息。(2)學生資料查詢:根據查詢內容(按學號、按姓名、按專業、按班級)來查詢學生的基本信息。(3)成績查詢:根據查詢內容(按學號、按姓名、按專業、按課程)來查詢學生的成績信息。
二、數據庫設計與實現
1.數據庫的設計該系統可利用ER方法進行數據庫的概念設計,首先設計局部ER模式,其次把各局部ER模式綜合成一個全局模式,得到最終的模式,即概念模式。(1)設計局部ER模式實體和屬性的定義:學生(學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身份證號,入學成績,所學專業,所在班級,備注,聯系人,電話);專業(專業名,所屬院系,招生類型,修學年限,所屬學分);課程(課程編號,課程名,學時,所屬專業,學分,所屬院系,授課學期,教材名);成績(學號,姓名,所學專業,班級,所學課程,課程性質,學分,成績,備注);用戶名(用戶名,密碼,所在部門)。ER模型的“聯系”用于刻畫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關聯,如1∶N,M∶N,還是1∶1等形式。在該系統中學生與課程、學生與專業實體之間是M∶N的關聯,而學生與成績兩個實體之間關聯則為1∶1。(2)全局ER模式的設計在確定好所有的局部ER模式后,就將它們綜合成整體的全局概念結構。設計全局ER模式的目的不在于把若干局部ER模式形式上合并為一個ER模式,而在于消除沖突,使之成為能夠被所有用戶共同理解和接受的概念模型。全局ER模式不僅要支持所有局部ER模式,而且必須合理地表示一個完整、一致的數據庫概念結構。根據上述功能在后臺SQL2000數據庫中部分數據表的設計如下。
對于嵌入式數據庫系統是利用計算機的技術,并且是可以根據軟硬件的不同要求進行指定應用,這樣可以滿足系統在應用時對功能和可靠性的要求。在嵌入式系統運行時,其都是隱藏于內部的設備中,不是通過計算機的形式顯示出來。如果在系統中加入了嵌入式的數據庫系統,一般會認為是智能的系統。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中必須融入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和新興的半導體技術,這些技術完美的結合才能成就嵌入式數據庫系統正常可靠的運行。因此,嵌入式數據庫系統是一個要求有技術支持,并且資金足夠,在知識系統的創造上也必須合理的系統。在對嵌入式數據庫系統進行結構分類時,其主要是分為嵌入式的處理器和的一些構件。在數據發展的歷史上分析,一般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會促進數據庫的發展,同樣反過來也一樣。這兩項技術在歷史的發展中都是相互促進并且相互影響的。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中一個主要的用途就是移動數據的處理。移動數據技術可以實現不受時間以及地點的限制,進行數據的交流。現在技術在不斷地提升,在無線通信的網絡服務和各種形式的移動的設備,這些都是要建立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之上的。雖然,嵌入式數據庫比較復雜,但是其用途很廣泛。
2對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研究
2.1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含義
為了滿足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各種功能及標準上的要求,一般分為嵌入式的數據庫、PC主數據源和同步模塊這幾個部分,在這些構成部分之中,微型化的嵌入式的數據庫系統的設計具有最高技術性和應用性以及容易攜帶的特點,這就是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一般含義。這三個構成部分,其中微型化嵌入式數據庫有數據的容量比較小,其可靠程度比較低的缺點,但是這點在PC主數據源中會有彌補,因為PC主數據源只能用于PC機中,這樣就不能按照意愿進行移動。在這些構件的中間部分是同步模塊,這個部分可以進行數據的雙方向的交換,將數據在嵌入式數據庫和主數據源之間進行傳遞,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一致性。因此,我們可以把同步模塊作為信息交流的橋梁。只有嵌入式數據庫設計中三個部分合理的結合應用,才可以互相補差補漏,既可以有嵌入式數據庫的便于攜帶的優勢,又可以獲得大量的數據,這樣對于想要隨時獲得大量信息的用戶來說,就得到了滿足。通過三種部件互相結合的方式,就是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主要方式。
2.2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特點
在傳統的計算機系統的結構體系的設計中,一般采用固定的網絡連接對不同的計算結點之間連接,這樣可以保證網絡能夠連續的連接。但是隨著移動數據技術的發展,它要求固定的節點和移動的結點相結合,那么以前傳統的網絡連接就不能夠滿足條件。對于移動數據庫,其要求的性能比較高,所以要求有嵌入式數據庫系統的設計,這種設計是建立在傳統分布式的數據庫的建設上進行拓展而來的。現在的移動數據庫是把固定的服務器節點和客戶端進行連接以獲取動態的數據,因此可以將移動計算機環境中的數據庫管理系統看作是動態式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從根本上來說,傳統的數據庫的設計和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有著很多不同點,如果在移動的計算機環境下進行移動數據的應用就是嵌入式的數據庫系統,這種可移動的特點優于傳統數據庫設計。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主要特點是包括有對標準的SQL進行技術支持,對事務的管理功能和完備的數據庫管理功能,可以供多種嵌入型操作系統的應用。
3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技術和應用前景
3.1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主要技術
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其中一項主要技術就是數據的復制和緩存的功能。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將需要維護和備份的數據在不同的多個移動的網絡節點之間進行復制備存。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中的這項功能主要是進行服務器之間的復制數據和移動的計算機數據信息之間的復制和保存。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服務器之間進行的復制才能被稱為數據的復制,而計算機上所保存的數據進行復制就是屬于數據的緩存。復制可以提升分布式的數據庫的可靠程度和訪問的性能,但是必須保證多個復制節點在數據上的一致性。根據維護復制的功能上所采取的技術方法的不同,就可以將復制功能分為嚴格一致性和弱一致性。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復制和緩存技術中,如果要求嚴格的一致性就要保證在無論何時復制的數據信息其內容都是一致的,但是對一致性的要求比較弱,那么可以允許在較短的時間內有不相同的現象的出現。但是我們要求其不同的數據不能太多,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并且最終隨著時間的演變是能夠趨向相同的。對于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另一個技術就是數據廣播。這項技術是應用于移動的計算環境之下,關于客戶的機器和總的服務器雙方是不對稱的,正好應用了這一點,就可以用類似于周期式的形式來傳遞數據和信息。通過數據廣播技術可以幫助處理數據庫系統的斷接問題,并且不會因為用戶的數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對于數據廣播技術的構造中一個方面是服務器,這個層面是用來進行組織廣播和調節數據,可以對廣播數據進行本地緩存。因此,復制緩存技術和數據廣播都是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主要技術。
3.2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的應用前景
隨著物流業的逐漸發展壯大,嵌入式移動數據庫系統設計也可以應用在物流方面。采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可以對物流的信息進行準確的跟蹤,對生產、銷售和運輸過程中的資金進行合理的安排。在物流的運輸工作中,可以利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技術將車輛信息中移動的數據信息進行傳遞,從而保證物流車輛在運輸過程中的一切行蹤都在總系統的控制范圍內。通過嵌入式數據庫設計可以將手寫的信息用無線的網絡傳入中央的數據庫來存儲,這樣有利于物流信息的更新和保存。同時,嵌入式移動數據的技術也可以應用于移動的銀行。目前,我國的移動用戶的群體在逐漸的擴大,所以銀行移動化也是大勢所趨。嵌入式數據庫系統設計在移動銀行上進行應用,可以幫助用戶進行實時的賬務查詢和交易,增加了靈活性。移動銀行的用戶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來辦理銀行業務,從而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在水電業中,對于數據傳統上的采集方法是進行家家戶戶的抄錄數據,現在則可以利用嵌入式數據庫技術進行移動的傳輸數據,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結束語
1.1信息管理模塊
本模塊主要是員工具體信息的錄入以及修改、員工字段的設置、瀏覽全部員工信息并可篩選部門輸出、人員基本信息的批量導入功能,共包括四個窗口。員工個人信息中以身份證號碼為主碼,通過Combobox下拉列表框來錄入員工的信息例如,性別可以通過“男”或“女”選擇錄入。如果系統里面錄入的身份證號相同,系統則會提示重復錄入。記錄添加窗口主要用來設置Combobox下拉列表框可選擇的信息。例如,職稱選項可設置為教授、教授級工程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講師等。人員基本信息批量導入功能主要為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量而設計的,當一個單位職工很多,且每一個職工都有幾十條信息需要輸入的時候,會給系統管理員帶來不小的麻煩。如果有現成的數據,可以通過excel電子表格進行批量導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審核統計模塊
本模塊主要的功能是用來顯示全院教職工的信息以及審核已經注冊了的員工的信息,共包括兩個窗口。數據統計窗口包含了多個字段統計結果,在該窗口,管理員可以直觀地看到常用的一些需要統計的數據,以學歷為例,管理員很直觀地能看到學歷為研究生的有多少人,本科有多少人,大專及大專以下分別有多少人,當然,如果按系部的職工數來統計,可以直觀地看到具體的部門所有的人數,比如可以看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有多少人,材料工程系有多少人等等。審核窗口主要用來審核新注冊員工的個人信息,通過他自己錄入的信息跟檔案進行核定,確保信息準確無誤,才能審核通過,審核通過的員工可以到登錄界面,正常查看自己的個人信息變動情況,如職稱以及聘用日期等等信息。
1.3管理用戶模塊
本模塊主要的功能是用來修改讓其他教工可看到的管理員個人信息、限制教工用戶的一些功能,以及數據庫的備份功能,主要包括兩個窗口,系統參數設置窗口主要用來公布一些管理員的部門信息,比如聯系人、聯系方式以及全部教工需要注意的公告等信。其次,用來鎖定教工用戶、禁止教工用戶修改個人信息以及禁止登錄系統等。數據庫備份窗口主要用來備份全部或選擇性的備份部分數據,防止數據全部丟失。
2系統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是指對于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數據庫模塊,使之能夠方便地存儲數據,滿足用戶對數據的存取和調取。數據庫選擇ACCESS,是應用最廣的數據庫,對于初學者來說容易上手,操作方便簡單。本系統包含的數據表有用戶登錄信息表、用戶登錄信息表用來保存用戶登錄的相關信息,包括用戶名、登錄密碼以及登錄時間等信息。
3系統實現
3.1系統登錄界面實現
當登錄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時,會彈出登錄界面,教工根據自己的賬號、密碼和驗證碼來登錄,如果輸入的信息其中任何一個有錯,將不能登錄,直至輸入的信息全部正確,則登錄成功,進入主窗體。用戶分管理員和教工兩種同的用戶,進入的歡迎界面自然也不會一樣。以管理員進入的界面為例,如圖2所示。
3.2系統主功能界面的實現
系統的主界面共有3個,分別是瀏覽管理所有記錄、記錄添加、字段項目設置,頁面左側有類似任務管理器的功能,主界面如圖3所示,下面列出了字段項目設置、新增學習經歷功能和數據庫鏈接的一些關鍵代碼。
3.2.1字段項目設置
此頁面主要的作用是用來設置常用的一些字段的下拉選項,以字段“職稱”為例,在穩步框中輸入“教授,教授級工程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講師,工程師,會計師,實驗師,助教,助理工程師”,那么在記錄添加頁面的列表框“職稱”下拉選項中將會出現。
3.2.2新增學習經歷或工作經歷
此功能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增加或刪除學習經歷或工作經歷,由于我院人事信息當中的學習經歷要求從小學填起,所以每個人的學習經歷非常多,如果用EXCEL表格來管理學習經歷,數據列將會非常長,導致難以管理,如果用系統的方式來管理,不僅易于管理,而且很直觀。
4系統的優越性
以前學院單靠一張人事信息表來管理,沒有實現數據的共享,人事處所擁有的信息經常和系部等的信息對應不起來,導致信息滯后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不管是給對外還是對學院內部統計的數據時有誤差,以前所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人員報道以后,把紙質的文件交到人事處,然后人事處通過手工錄入到人事信息表里,這樣對信息的錄入、查詢非常的不便,由于excel工作表中含有多個單元格,容易出錯,通過系統的管理,首先,信息錄入首先由本人親自錄入,這樣保證的了數據的準確性,因為本人更加的清楚自己的具體信息,然后由系統管理員根據檔案審核,審核通過以后,每個教師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賬號查看自己的信息,這樣就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性,再也不需要向人事處打電話或親自到人事處來查詢自己的信息,對提高人事管理員和教師個人的工作效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次使用系統來管理人員的單位,最頭痛的是把現有的信息錄入到系統里面,本系統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專門設置了信息批量導入功能,導入后使得系統能夠馬上發揮作用,不再需要一個一個的錄入,這樣比純錄入信息的方式從最開始效率就高出了許多倍。統計數據對每個員工眾多的單位來說是個很痛苦的事情,以前統計數據,往往是通過一張表格進行多次篩選才能得到,如果用系統的方式來統計,只需要在復選框中選中需要的字段就可以了,導出的數據會自動選擇出需要的字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總結
通過城市交通設施普查及數據建庫,一方面可以摸清城市交通設施分布現狀,為城市交通道路建設、推進交通智能化管理提供基礎信息支撐;另一方面對城市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綜合換乘樞紐、場站建設提供決策輔助依據。數據建庫的主要目標一是建立覆蓋城市的多要素、多圖層且及時更新的大區域交通信息數據庫;二是構建城市實用可行的公交路網模型,包括公交線路、實體公交站點的、運行線路站點及其線路與站點的關系以城市道路中心線為主體的道路網絡模型;三是研究城市交通及地理信息數據庫數據采集及建設流程,分析城市道路網模型、城市公交網絡模型等關鍵技術,推動城市交通數據庫成果應用。
2數據庫
建設的主要內容城市交通設施普查及數據建庫的主要內容:一是建立城市交通設施數據庫,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交通專題數據,主要有沿街的交通要素(交通標志牌、交叉口等)、停車場、賓館、酒店、學校、公交站點、加油加氣站、客貨運樞紐等以及街道、社區等界線信息。二是建立城市道路中心線路網數據庫和模型,道路的屬性信息包括道路等級、形式、上下行方向、有無隔離帶等;由于道路在城市交通設施中的重要性,對道路網數據要求:①在有中央隔離帶的道路路段兩側分別繪制,屬性均為單向,取單側路段的中心線,在路口匯合;②有主輔道的道路路段兩側分別繪制,主道輔道均為單向,中心線在路口匯合;如果主輔道之間的隔離在進入路口前消失,中心線可提前匯合,連接線位置需要在圖中繪出;③單側主輔道涉及高架道路的,地面道路及高架雙側均單獨繪制,取單側路段的中心線,地面道路中心線在路口匯合,路段時繪圖順序按道路的實際行車方向繪制。三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網絡模型,形成城市交通規劃中公交換乘分析的重要基礎數據,主要包括公交實體站點信息表、線路站點信息表、公交線路信息表和站點和線路關系表等。
3技術思路
3.1技術流程根據技術要求和內容,制定了技術流程。
3.2主要工作城市交通設施普查和數據建庫主要工作有:內業數據預處理、外業數據普查、內業數據錄入、編輯和建庫等,數據以ArcGIS10Geodatabase格式存儲。外業普查根據城市行政管理劃分為若干個社區格網,以每個社區格網為單元進行交通數據調查;利用現實性好、數據豐富的基礎地理底圖,采用實地調查量測為主的方式采集城市交通數據,外業普查成果經的100%檢查后,由單位質檢部門成果檢查合格后提交內業編輯。內業以社區為單位,在單個PersonalGeodatabase數據庫中作業,經過接邊處理、拓撲建立等,按行政區劃、街道、社區界線合并數據庫,形成城市交通設施數據庫。
3.3成果應用通過對數據庫中的道路和交通信息的分析,利用數據信息構建道路網模型和公共交通模型,生成的數據庫可以應用在專業交通規劃系統平臺上,進行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最短路徑分析、道路緩沖區分析等。
4具體實施
4.1外業普查外業普查在作業底圖上調查交通設施信息,同時填寫屬性調查表和道路調查表屬性表,并且現場照相,調查中做到走到看到,不遺漏、分類編碼記錄不錯漏,各類信息要素屬性信息正確、全面;在電子地圖上根據作業底圖編輯錄入與檢查交通要素,并且構建數據庫。作業組以社區網格為單元,以街道辦事處或管委會為單位進行任務分配,每一街道辦事處或管委會包含若干社區單元。
4.2內業數據編輯建庫內業編輯作業分兩部分,一是外業底圖(含初始調查底圖和檢查作業底圖)和調查記錄表格制作(含空表格記錄和已普查錄入記錄),及時與外業溝通,制作滿足外業調查要求的作業基礎資料;二是基于模板化及的數據錄入和建庫,通過外業調查記錄成果錄入基本要素和屬性信息,重點處理道路、公交等交通要素。作業利用ArcMap10.0相應的編輯模塊,開發的相應插件進行數據編輯錄入,利用ArcToolbox構建數據庫。
5系統評價
從數據成果的數據精度、數據完整性、屬性精度、邏輯一致性、完整性與正確性、圖面的質量和附件質量等幾個方面進行檢查,認為普查數據和建庫精度高、屬性結構正確、邏輯一致性表達準確、數據完整、圖面合理、附件齊全。成果坐標基準采用城市坐標系,數據采用EsriGeodatabase10.0格式,應用個人Geodatabase文件命名社區編號、數據組織和數據分層等。通過數據庫在專業交通規劃系統平臺的測試,交通設施數據各項指標符合系統運行分析要求。
6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Android,MVC,畢業論文管理系統
面對Android手機如此迅速發展的今天,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等類似的軟件出現在手機終端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多,同時其發展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畢業論文管理系統作為傳統WEB應用,也必將在手機客戶端上得到應用。
一、構建系統的整體框架
(一)采用的技術手段和方法
技術手段:系統采用C/S結構,MVC軟件開發模式,前臺使用Eclipse開發,后臺服務器使用Servlet編寫服務器,同時用Tomcat作為服務器,前臺客戶端環境使用的是Android控件[2]。通過JDBC來調用Mysql數據庫,來實現手機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數據傳輸。數據傳輸的采取的技術是JSON技術,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種輕量級的數據交換格式。JSON是完全獨立的文本格式,而且還使用了一個語言習慣類似C家族(包括C,C+ +,C#,Java中的JavaScript,Perl,Python和等)。這些特性使JSON成為理想的數據交換語言。易于讀取和寫入,也易于機器解析和生成。
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
1.問卷調查法。采取發放問卷的方式,了解系統應該實現哪些功能以及后續的系統的完善等。
2.資料和文獻法。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解決系統設計過程中出現的關鍵問題。
3.科學實驗法。用黑盒和白盒的方式對系統的整體性能進行測試。
(二)整體框架。
本系統采用MVC框架,該框架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便于后續的擴展和修改,細化的結構分支為:
1.用戶管理:添加用戶,用戶信息修改。
2.論題管理:上傳題目,修改題目,審核題目,選擇題目。
3.論文管理:論文上傳,論文下載,論文審核。
系統框架圖如下圖所示:
二、數據庫設計
系統運行的核心是一個穩定運行的數據庫,數據庫設計的優良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運行狀況[3]。
(一)數據庫需求分析
本系統的需求主要體現在用戶管理、論題管理、論文管理上。因此,需要設計一個滿足要求并且能對各種信息進行存儲的數據庫。總結得出基于Android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數據庫要滿足如下數據庫需求:
該系統的用戶有:管理員、學生、教師。其中教師和學生用戶的編號都要能唯一標識出人物身份。管理員、教師和學生用戶的姓名都應該是一個非空集合。論題和論文中必須還有教師的外鍵約束。
(二) 數據庫的概念結構設計
根據上述數據庫需求分析,可知本系統的實體有管理員實體、普通用戶實體、論文實體。
E-R模型的組成包含三個元素:實體、屬性、聯系。E-R模型用E-R圖表示。實體是用戶工作環境中所涉及的事務,屬性是對實體特征的描述。
從數據需求分析中得出系統的實體屬性圖,遵循三范式原則,對實體之間的依賴關系進行了整合,得出E-R圖。
(三)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
數據庫結構設計之后,就要將上面的數據庫概念模型轉化成數據庫系統所支持的實際數據模型,也就是數據庫的邏輯結構本系統采用的是MySQL數據庫,定義管理員表、普通用戶表、論文表、題目表和選擇表,具體表的設計這里不再詳述。
三、各模塊的設計
(一)用戶管理模塊的設計
用戶管理模塊:該模塊主要包含了用戶的添加及刪除、基本資料修改和個人信息主頁,也是對本系統用戶的信息的統一管理,實現登錄等操作的必備模塊。
系統將根據登錄用戶角色的不同為用戶分配相應的功能。本系統的所有角色都是采用的登錄名+密碼的方式進行登錄。管理員,學生,老師都通過用戶名+密碼的方式驗證登陸。
Android登錄界面采用的是線性布局LinearLayout,需要設計本界面按取登陸按鍵需要跳轉到論題信息模塊,本系統編程時是用setContentView的方法實現的頁面跳轉。
(二)論題管理模塊的設計
論題信息管理模塊:該模塊主要包含有論文題目的申報、論文題目修改、論文題目審核、學生選題。是畢業論文管理系統中,選題環節的關鍵。當老師通過該系統發表課題,課題通過審核后,學生用戶可以選擇課題
選題界面的布局采用的是LinearLayout中包含RelativeLayout布局文件本界面需注意選擇論文后跳轉到申請提交界面頁面跳轉同樣采用setContentView方法[4]。
(三)論文管理模塊的設計
論文管理模塊:主要包含有:論文上傳、論文下載和論文審核。是實現師生間相互傳送文件的基礎。該模塊布局文件同樣是采用的LinearLayout
以上三個模塊設計好后,接下來需要實現數據庫的連接,這里主要用到數據庫連接類DBConnection.java 來實現,其中主要是字符串url、user、password作為參數,然后再去調用DriverManager類的getConnection方法[5]。最終返回一個數據庫連接對象,實現數據庫的連接。使用工具類DAO來實現對數據庫數據進行增刪查。
四、系統測試
這個系統的測試使用了白盒測試,黑盒測試兩種測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黑盒測試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下列試驗的目的:
(1)系統整體功能測試:檢查各個功能模塊是有遺漏的功能。
(2)接口檢查:檢查輸入輸出的信息是否符合規范。
(3)數據檢查:檢查數據結構是否正確并且對外部信息的訪問進行驗證。
(4)性能檢查:檢查性能要求可不可以得到滿足。
五、結束語
智能手機的各種app已經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更多的各類管理系統都已經從WEB端拓展到了移動設備終端上了。相信在今后,基于Android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將在高校中有其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盧海東編著.Android應用開發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2] Paul Deitel著 Android應用開發案例精解[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3
[3] Baron Schwartz.高性能MySQL[M] .浙江:寧海元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18~55
關鍵詞:畢業論文;檢索;ASP技術;ACCESS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6-6203-03
Using ASP Technology to Achieve a Simple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ZHU Qiang
(Tongcheng Teachers College,Tongcheng 2314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ASP technology and ACCESS database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simple version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Fro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data flow diagram, function module, database storage four aspects about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login module, interface module, a retrieval module, The whole papers show modules four modules.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 retrieval; ASP technology; ACCESS database
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受到了各學校的高度重視,如何對其進行系統的分類、存儲、檢索都已成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檢索功能是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可便于讀者快速檢索并下載到所需論文,使得論文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本文致力于研究設計一個簡易版的畢業論文檢索系統,能夠快捷、方便、全面、準確地實現論文檢索功能。
1開發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簡介
本系統采用ASP技術進行系統開發,使用ACCESS數據庫作為后臺支撐數據庫。
1.1 ASP的基本定義
ASP即Active Server Page的縮寫,中文可以翻譯為動態服務器網頁。它是一種包含了使用VB Script或Jscript腳本程序代碼的網頁。當瀏覽器瀏覽ASP網頁時,Web服務器就會根據請求生成相應的HTML代碼然后再返回給瀏覽器,這樣瀏覽器端看到的就是動態生成的網頁[1]。ASP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代替CGI腳本程序的一種應用,它可以與數據庫和其它程序進行交互。是一種簡單、方便的編程工具。在了解了VB Script的基本語法后,只需要清楚各個組件的用途、屬性、方法,就可以輕松編寫出自己的ASP系統。
1.2 ASP運行基本過程
ASP文件只能運行在服務器上,不能在瀏覽器上運行。Active服務頁也可以使用服務器端的ActiveX部件,這些部件通常是EXE部件,返回的信息在ASP得到解釋。ASP的運行過程可簡述如下:瀏覽器向Web服務器請求一個ASP文件時,ASP腳本開始運行,Web服務器從頭至尾運行ASP腳本,并且把HTML頁返回給瀏覽器。如果要通過ASP訪問Web數據庫,則Web服務器接受瀏覽器請求,通過ODBC或者OLEDB把請求發送給數據庫服務器,再從數據庫服務器接受數據,把產生的網頁和數據送回到瀏覽器。
1.3 ACCESS數據庫簡介
Access數據庫是Microsoft Office 2000套裝軟件的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小型桌面數據庫管理系統,適用于小型企業、學校、個人等用戶。
2 SERVER運行環境及系統開發工具
2.1 SERVER運行環境
2.1.1操作系統
WINDOWS2000及以上。
2.1.2 WEBSERVER
IIS5.0。
2.2系統開發工具
考慮本系統為簡易版的,筆者建議可采用易學、快捷、方便的Dreamweaver MX作為開發工具。
3系統工作原理
檢索的前提是論文的各項屬性信息已存儲在數據庫中,將畢業論文原稿存儲在相應的文件夾下。論文的屬性可細分為論文名稱、類型、關鍵字、作者、作者單位。同時,在畢業論文的檢索項中也包括了這幾項信息。用戶進行檢索時,可有選擇地輸入各種檢索信息,系統根據所輸入的檢索信息對數據庫進行掃描。當它找到與其相匹配的論文時,就將論文及其信息顯示在屏幕上,并支持下載論文原稿。本系統支持簡單的模糊檢索,即在檢索欄中輸入字詞的一部分就能完成檢索。
4系統的模塊結構圖及數據流程圖
4.1系統的模塊結構圖
模塊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注冊后的用戶可通過自己的用戶名、密碼登錄系統。登錄后就可以訪問其他的模塊了。
圖1系統的模塊結構圖
4.2檢索系統的數據流程圖
檢索系統的數據流程圖如圖2所示。檢索人員輸入檢索信息,檢索信息處理程序接受檢索信息,然后訪問數據庫,得到檢索結果。檢索結果經屏幕處理程序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
5系統主要功能模塊介紹
5.1用戶登錄模塊
用戶登錄模塊是用戶進入系統的驗證模塊,只有通過身份驗證的用戶才能進行論文檢索和其他操作。用戶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系統,此模塊訪問數據庫,核對用戶名和密碼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則允許用戶進入系統進行論文檢索,反之,則要求用戶重新登錄或注冊。
5.2用戶注冊模塊
用戶注冊模塊給新用戶提供注冊功能。當用戶第一次登錄系統或忘記密碼時就可以使用注冊功能。在這個模塊里,用戶填寫用戶名、密碼、email地址、姓名、性別等信息,實現注冊。當然,信息填寫時有些限制和約定,如用戶名長度、密碼長度、郵箱格式等。如果用戶填寫的信息不合要求,系統就提醒用戶重新注冊。如果所填的信息合法,系統就會同意用戶注冊,并將各信息存入數據庫。這樣,用戶就得到了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可以順利登錄系統了。
5.3檢索界面模塊
通過身份驗證的用戶即可訪問檢索界面模塊,該模塊是用戶進行畢業論文檢索的界面。論文檢索欄目是該模塊的核心部分,它給用戶提供了五個檢索項,分別為名稱、關鍵字、作者、作者單位、類型。這五個檢索項也就是數據庫中畢業論文的五個屬性。用戶可以根據這五個檢索項或選擇其中任意個檢索項檢索畢業論文。
5.4論文檢索模塊
該模塊是系統的核心模塊。它實現的功能就是論文檢索并顯示,可通過輸入關鍵字實現檢索論文的功能。該模塊的詳細工作流程如下:
5.4.1接受論文檢索界面中輸入的論文檢索信息
在論文檢索界面中,檢索欄中用于輸入各檢索信息。這些檢索信息通過表單中的Post方式傳遞給論文檢索模塊。論文檢索模塊中通過Request.Form函數接受表單中的檢索信息。
5.4.2與數據庫建立連接
檢索畢業論文必須訪問數據庫,訪問之前就需要與數據庫建立連接。本系統使用CreateObject函數和Open方法就來完成它們之間的連接。
5.4.3根據檢索信息,對數據庫中的畢業論文信息進行掃描核對,找出用戶要檢索的論文
本系統采用最常用的SQL查詢語句(select···from···where)來選取符合條件的數據庫段。在這里,系統使用了like %···%來支持模糊搜索。
5.4.4將檢索到的論文顯示在屏幕上
為了能夠顯示所有符合檢索條件的畢業論文,系統使用了do while循環語句來循環顯示。系統通過rs語句來接受數據庫中的論文信息,然后使用response.Write函數來顯示各論文信息。
5.5通顯論文模塊
通顯論文模塊實現的功能是將數據庫中所有的論文全部顯示出來。
6系統的數據庫存儲情況
6.1用戶信息表
用戶信息表是存儲用戶基本信息的數據庫表,它包括六個屬性列,分別是用戶名、用戶密碼、用戶email地址、用戶的真實姓名、用戶性別、用戶生日。用戶登錄系統或注冊時都必須訪問該數據庫表。
6.2畢業論文信息表
畢業論文信息表是存儲畢業論文相關信息的數據庫表,它包括五個屬性列,分別是論文所在文件夾、畢業論文題目、論文類型、論文關鍵字、論文作者、作者的所在單位。此表是該系統的核心數據庫表,它給系統的檢索工作提供了后臺支持。
7結束語
筆者在獨立的環境下研究檢索系統的開發,如何將該系統融合到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大環境下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該系統為簡易版,不支持對論文正文信息的檢索,功能相對比較簡單。
關鍵詞:畢業論文;B/S模式;ASP;SQL Server
中圖分類號:TP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35-2049-02
A Teaching Model Research Based on Internet/Intrane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CHEN Fang1, CHEN Zhao2
(1. Pharmacy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Faculty of Mechanical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olleges for large-scale expansion caused management more difficult, the quality of thesis papers and the value of Paper documents are not to make full use of, this article statements a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model Three-tier architecture, in the middle using ASP technology, background database to SQL Server2000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system is reliable, safe, convenient and better able to meet the college paper's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Key words: thesis; B/S module; ASP; SQL server
1 引言
在高等學校的教務管理系統中,畢業論文的選題大都采用人工方式,面對不斷增加的生源,這樣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容易出錯,更不方便教師查閱和管理人員的管理。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加強畢業論文課題的管理工作,既提高了論文選題的科學性,又可大大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從而使得管理工作逐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本文設計與實現的論文管理系統采用B/S的模式,中間采用ASP編程技術,后臺選用SQL Server2000得以實現。
2 系統的總體設計
2.1 設計思路
系統以SQL Server2000作為后臺數據庫,采用B/S結構即瀏覽器/服務器結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形成瀏覽器、Web服務器與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組成的三層體系結構。主要采用ASP動態網頁技術,通過ASP,結合HTML網頁、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動態、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務器應用程序。數據庫的訪問通過ODBC(開放式數據庫互聯技術)用SQL實現。系統通過ADO與數據庫連接,實現數據庫的相關操作。
2.2 工作流程
實踐論文管理工作中,基本的工作流程分為:1)教師出題;2)學生選題;3)中期檢查;4)論文答辯;5)論文評優五個階段。
畢業論文管理系統實現論文的出題、審核、選題、、檢索、統計等多項功能。該系統既能讓學生網上論文選題,又能實現提交論文,這樣為老師和學生對論文資源的查閱和檢索提供了方便。
系統中主要設置了八個模塊,分別為:登錄模塊、論文出題模塊、論文選題模塊、論文提交模塊、論文加工模塊、論文查詢模塊、論文統計模塊及系統配置模塊,每個模塊又具有各項多種功能。管理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根據基本工作流程和各功能模塊,該系統設置四個角色進行分配管理,包括:系統管理員、教師、學生、教師管理員這四類。各個角色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依據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理論對每個教師進行分配角色,以實現相應的管理權限。
2.3 功能模塊的設計
2.3.1 系統管理員角色
1) 日常管理:日常公告的管理,常用表格的管理,師生上傳文檔的管理,教師出題變更申請受理;
2) 論文選題:論文選題時間設置,論文選題鎖定情況統計;
3) 中期檢查:中期檢查表審閱,中期評審分組;
4) 后期管理:論文成績評審表審閱,論文上傳情況統計,評閱,答辯,二次答辯,師生最終上傳文檔情況匯總,學生成績分析與統計;
5) 論文加工:對當年度提交的所有論文進行標引工作,以便查閱和檢索;論文格式轉換管理,將所有論文由原來的文檔形式轉換成PDF格式,以便保存;
6) 信息維護:管理員、教師、學生信息的維護,系主任、教學副院長角色的分配,院系、班級信息的維護,系統數據的初始化等。
2.3.2 教師角色
1) 論文出題:教師上傳論文題目,所需學生人數,課題的來源等相關信息;
2) 論文選題:對自己提交的課題進行學生的鎖定和退選;
3) 任務相關:公告瀏覽,論文基本格式的樣張下載;
4) 表格提交:中期檢查表的管理,成績考核表的管理,其他相關文檔的管理;
5) 學生文檔管理:對學生提交的文檔進行審閱和管理;
6) 成績管理:對進行指導的學生進行論文成績的評定。
2.3.3 學生角色
1) 論文選題:對于教師的出題情況進行查看,并選擇論文;
2) 任務相關:公告瀏覽,論文基本格式樣張下載;
3) 論文管理:開題相關文檔管理、論文相關文檔管理、設計相關文檔管理;
4) 論文提交:提交畢業論文管理;
5) 成績管理:查看中期檢查表、成績考核表,其他相關文檔。
2.3.4 教師管理員角色
除了具有教師模塊中的所有功能外,教師管理員角色主要添加兩項功能:
1) 論文審核:對教師論文出題質量進行審核;
2) 統計功能:統計當(歷)年度的畢業論文提交的數量,學生成績的統計。
2.4 數據庫的設計
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結構圖
本系統在設計過程中,盡量考慮到各個模塊中的相似之處,減少表格數量,提高表格的關聯程度,以及減少數據庫中數據的冗余。根據數據的流程和功能需求,數據庫主要包含以下工作表格:
1) 教師數據表:存放教師基本信息,數據項包括教師工號、密碼、教師姓名、職稱、專業、聯系方式、教師個人簡介、系所編號、學院編號、論文編號;
2) 學生數據表:存放學生基本信息,數據項包括班級、學號、姓名、密碼、論文編號、成績、綜合排名、興趣愛好、備注;
3) 論文數據表:學年度、論文編號、論文題目、出題教師工號、選題學生學號、課題來源、成績;
4) 論文審核表:學年度、論文編號、審核狀態、修改意見、次數;
5) 論文選題表:學年度、學生學號、論文編號、論文選擇狀態、選擇時間;
6) 論文成績表:學年度、論文編號、教師工號、學生學號、成績、評語、評閱時間;
7) 選題管理表:序號、職稱、論文數量、學生人數。
2.5 數據庫訪問控制的實現
在數據庫中為了實現權限設計的安全問題,建立以下七個基本表:
1) 用戶表:序號、用戶名(取教師工號或學生學號);
2) 角色表:角色名、用途說明;
3) 權限控制表:角色名、用戶名;
4) 數據庫訪問權限表:操作權限、角色名、基本表名、權限說明;
5) 數據庫基本表:基本表名、基本表說明;
6) MIS子功能模塊表:子功能代碼、功能說明;
7) 功能模塊訪問權限表:子功能模塊代碼、角色名;模塊菜單名、功能說明;
各個表項聯合起來形成系統的授權機制,其運行機制是:當用戶通過系統登陸界面后,系統首先利用權限控制表找出用戶所對應的角色,然后利用數據庫訪問權限表和功能模塊訪問權限表找出該角色所能進行的操作(即基本表單名和子功能項代碼),并在角色表中查看該角色的狀態,如果角色處于被激活的狀態,該用戶就可使用該系統,如果該角色處于被禁止的狀態,即使該用戶擁有該權限仍不能執行。這樣,系統管理員在進行維護時,若更改功能角色,則只需修改數據庫訪問權限表,功能模塊訪問權限表和權限控制表中的記錄即可,而不需修改表的結構,大大方便管理員的維護工作。
這個完整的基于角色的多層應用系統安全控制有效地將前端的“菜單層的權限管理”和后臺的“數據庫基本表及相應操作權限”統一起來,實現了權限設計的授權機制。
3 系統的主要功能實現
系統通過B/S三層結構實現論文的選題管理與論文的提交和評閱,采用瀏覽器、Web服務器和數據庫的三層結構,當用戶通過瀏覽器提交和評閱時,向Web服務器發出請求,Web服務器訪問用戶的指令后開始執行程序,根據請求從數據庫中取出相應的數據,并將數據以一定格式返回到客戶端。
3.1 教師論文出題功能的實現
每個教師使用自己的工號和密碼進入管理界面,點擊論文出題模塊,系統將根據論文審核表中的有關信息查看該教師是首次登錄還是重復登錄,如果為首次登錄,頁面上將出現相應的論文數據表,填寫各個字段,包括論文題目,課題來源,學生要求(比如專業限制等)、其他要求(比如性別要求等),填寫完畢后選擇提交按鈕實現出題的功能。其中要注意的是管理員在選題管理表中根據每個教師的職稱對教師的出題數目和所帶學生人數進行了限制,比如根據副教授職稱只能帶兩個畢業論文題目,一個課題只能有一個學生選擇等。如果為重復登錄,將根據論文審核表中的相關信息查看該教師有無被退回的題目,如果有,頁面顯示該教師被退回題目的相關信息,如果沒有,提示該教師出題成功,無需再次出題。
3.2 教師論文選題功能的實現
當教師使用自己的工號和密碼進入管理界面,點擊論文選題模塊,頁面上將出現論文課題、學生姓名(點擊學生姓名鏈接將出現學生的有關信息)并同頁面預設置有鎖定和退回功能鍵,當教師查看符合要求時點擊鎖定功能即能實現雙向選定,否則點擊退回功能,此課題呈現空置狀態,以供其他學生選擇。
3.3 學生選題功能的實現
每個學生使用自己的學號和密碼進入相應界面,點擊論文選題模塊,頁面上將出現還沒有被選擇的畢業論文選題列表,分別有論文數據表中以下字段:論文編號、論文題目、出題教師工號(點擊教師工號可出現鏈接教師的有關信息),并同頁面預設置有鎖定和撤銷功能鍵,如果該生已經選題,系統將其視為修改選題,修改學生數據表中該學號學生記錄中論文編號數據即可。
3.4 論文審核功能的實現
教師填寫論文選題之后,系主任要對論文題目進行審核。當系主任使用自己的工號和密碼進入管理界面后,點擊論文審核模塊,頁面上將出現已經上傳的論文題目,并同頁面預設置確定和修改的功能鍵,如果論文題目不符合要求,系主任點擊修改,并給出修改意見,否則點擊確定通過,這樣教師論文出題成功。此時將該教師工號記錄入此論文數據表中,將論文編號記錄入教師信息表中。
4 結束語
該系統結合ASP開發平臺和SQL Server2000 技術,實現了畢業論文(設計)階段從選題管理、論文寫作、中期檢查、論文提交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的一個系統平臺。整個系統在設計上保持了各個部分的相對獨立性同時又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體現了各自的特點。在教學管理應用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根據目前的管理思路我們也有進一步的設想:1) 逐步實現畢業論文的網上歸檔功能,和檔案館歸檔軟件形成對接,實現畢業論文的電子歸檔;2) 通過和圖書館數據檢索平臺的功能對接,實現畢業論文在數據庫平臺的電子查閱,由圖書館專業人員作標引工作,實現有序的存儲和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 陳芳, 陳朝. RBAC在MIS中的應用[J]. 計算機系統應用,2003(1):43-44.
[2] 李杰. 基于ASP畢業論文選題系統的設計[J].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3(2):30-32.
[3] 崔盟. 基于Struts+Ajax的學位論文管理與服務系統的設計和實現[J]. 現代圖書情報,2007(11):7-12.
[4] 嚴國麗, 等. 基于.NET的論文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電腦學習,2007,10(5):10-12.
[5] 戴志誠, 趙國峰. JSP信息化系統建設案例[M].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