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副高論文8篇

時間:2023-04-08 11:31:5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藥學副高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藥學副高論文

篇1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21世紀的醫院不應僅僅是治病,而是要關注病人的整體感覺,包括生理和心理。醫院藥學是醫院實現整體的醫療技術服務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轉變服務理念,牢固樹立以醫療質量為核心,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面向病人和臨床,實現服務的規范化、科學化、人性化。

1轉換醫院藥學的工作模式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的藥學服務正在逐步與西方醫學發達國家的藥學服務靠攏,不斷學習他們的先進藥學服務理念,現正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服務(pharmaceuticalcare)全面發展與轉變[1]。醫院藥學應由供應型向服務型轉換,藥學服務是藥師應用藥學專業知識向公眾(包括醫務人員、病人及其家屬)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藥物使用有關的服務,盡藥師所能杜絕或減少藥源性疾病的臨床發病率和病死率,以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與經濟性,實現改善與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理想目標[2]。藥房是展現醫院藥學服務的重要窗口,本院藥房根據以醫療質量為核心,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結合醫院提出的多給病人講幾句,多聽病人說幾句活動,以人為本,切實的走從被動服務轉換成主動服務的工作模式,例如:采用開放式柜臺發藥,微笑服務;采用電腦系統聯網發藥;制定多項便民措施;印發合理用藥宣傳單;公開藥品價格;開設藥物咨詢服務臺,與病人零距離接觸,解答各種提問;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實現服務的規范化、科學化、人性化,贏得了病人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2開展以合理用藥為目的的藥學服務

2.1開展藥物咨詢服務

藥物咨詢是溝通藥師與病人、醫師之間的橋梁。藥物咨詢是藥師提供的直接面對病人的藥學服務方式之一,是提高臨床用藥水平不可缺少的途徑。由于現階段的醫療模式決定了門診的調劑工作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是醫院藥學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每天有大量的處方需要調劑,故盡管也有藥品用法和注意事項的交代,但由于病人藥學知識缺乏,常不能很快接受,易引起藥品的錯誤使用,造成藥品資源的浪費和藥源性傷害事件的發生。由于醫學科技的迅速發展,各類新藥品種不斷增加,同一種化學藥物其商品名和規格繁多,醫師對大量涌現的各類藥品信息已不能及時全面的了解,加之藥品藥理作用具有雙重性,因此病人很難對藥品有正確認識,只有通過培訓并掌握扎實藥物知識的藥師進行藥物咨詢方能使病人解決或糾正某些可能發生的錯誤。門診藥物咨詢是病人診治過程的必要補充,開展藥物咨詢體現了以醫療質量為核心,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提高了醫療質量,增強了醫院的競爭力。據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完整的藥物咨詢記錄,共383例,醫師67.1%,而病人僅占22.3%。從數據反映出病人很少咨詢藥師,一旦遇到醫療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醫師。這種局面應當扭轉,藥師應主動地開展面對面的為病人直接服務。

通過藥物咨詢,可普及藥學知識與科學合理用藥,同時緩解了門診藥房窗口的藥師僅在發藥短暫的時間內很難做到對每一張處方向病人解釋如何合理用藥的壓力。另一方面,通過藥物咨詢,不但提高了藥師的地位,有利于醫院藥學的優質服務,而且在咨詢人員的服務下,能給病人及時提供可靠的信息,擴大和增強病人用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2.2建立臨床藥師制

臨床藥師制關系到醫療質量。臨床藥師制將明確藥師在醫療活動中的職責,協調醫、護、藥師三者之間的關系,確保醫療質量;臨床藥師制有助于預防和降低藥源性傷害,藥師深入臨床能及時發現和處理不良反應,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或減輕不良反應癥狀;藥師通過查房、會診、藥物血藥濃度檢測等,依據病人各種臨床情況,參與對典型病例個體化用藥方案的制訂,并協助方案的執行、修改與評價,使病人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臨床藥師還可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可節約醫藥衛生經費開支,而且面對面的交流增進了與病人的感情,使其易于接受用藥指導,提高了藥學服務水平。

藥師走進病房是臨床藥師制的關鍵舉措,也就是面向臨床,臨床藥師的工作陣地在病房,而不是藥房。走出去是關鍵,通過本科室幾年的實踐經驗,臨床藥師到某一固定臨床科室參與查房,建立和實行醫師、藥師共同查房、會診制,醫師、藥師、護士臨床病例討論制,及共同制定病人診療方案的制度。建立臨床藥物信息報告會制度,病人和臨床醫師、護士普遍反映良好。臨床藥師有責任向醫師、護士介紹新藥,報告疾病治療用藥新進展,開展藥物評價和藥物不良反應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反饋藥物安全信息,宣傳安全用藥知識[3]。現階段本科室是以每2個月一期的《藥訊》和《藥品不良反應簡報》形式向臨床反饋各種新藥知識、各類藥物利用分析、藥品配伍知識、收集到的藥品不良反應等,以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2.3設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

醫院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是臨床治療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將靜脈藥物集中配置、管理是目前醫院管理的一項新舉措。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特點: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是一種先進的靜脈配液技術和管理模式,它把醫院藥學從供應調劑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強調安全、合理用藥,其特點是無菌配置、安全,合理;促進臨床藥學發展,減少藥品浪費,有利于職業暴露的防護;提高臨床護士的工作效率,合理解決人力資源[4]。建立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意義:通過開展靜脈配置服務,不僅可使醫院藥師工作方向發生轉變,積極參與到臨床用藥管理中,還可最大限度地維護病人利益,進一步體現了以醫療質量為核心,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它可減少各病區貯備藥品過期失效引起的損失,節約配制時間和費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對操作人員的防護。由于查對制度嚴格,避免了配制差錯,保證了輸液質量,促進了安全用藥,并相對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將護士的配藥時間還給了病人,提高了醫院護理服務工作,使病人更為滿意。

3促進藥學專業人才培養,全面提高醫院藥學服務水平

首先應加強藥師培訓,提高藥師的專業知識。臨床藥師應掌握扎實的藥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藥政法規、醫保政策,并著力拓寬知識面,特別是臨床醫學知識、疾病診療常規、檢驗數據臨床意義、藥物治療學及醫學心理學等。為提高藥學人員的專業知識,本藥房積極鼓勵部門人員參加國家承認學歷的各種教育及全國執業藥師的考試等,使專業人員在加強業務學習的同時能更好的被社會承認。抓好集體業務學習,把每隔一周的周四晚上定為集體業務學習時間,要求每人有學習計劃、學習心得、學習成果,采取講課與聽課相結合的形式。規定藥房全體人員以power-point形式輪流講課,內容包括藥學專業知識、臨床知識、藥學進展、法律法規及計算機等。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提高了業務水平,促進了知識共享。此外,科室專門邀請本院或其他醫院臨床資深醫師講授一些臨床醫學知識,拓寬知識面。

其次,要樹立服務理念,注重語言藝術。人患病后易產生緊張、焦慮、疑惑甚至憤懣的情緒,病人來醫院就診渴望得到理解與同情、關懷與照顧,作為藥師應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隱私,善待病人,對他們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盡量縮短與病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以清晰的思路,大眾化、科普化的語言,使病人愉快地接受藥物治療,進而提高病人對藥物醫囑的依從性。本藥房通過邀請資深的培訓師,學習有關服務理念、演講與技巧、溝通藝術等來提高藥學人員的服務素質,效果顯著,以病人至上拓展服務內涵,通過制定《藥劑科崗位標準操作規程》、《藥劑科服務文明用語集》等,力求使服務意識深入人心,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總之,醫院提供優質的藥學服務是提高整體醫療水平的措施之一,只有滿足了病人的需求,藥學人員乃至醫院才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為全面提高醫院藥學服務水平,藥學部門應努力建設知識型、學習型、創新型科室,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并取得醫院的支持,以病人為中心,實現服務的規范化、科學化、人性化。

【參考文獻】

1黃仲義.醫藥藥學的建設與發展之我見.藥學服務與研究,2001,1(1):4.

2徐小芳.新世紀醫院藥師的職責.藥學服務與研究,2003,3(2):133~134.

篇2

論文關鍵詞:中藥敷臍療法,痰濁瘀阻型,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hyperlipidemia,HLD)是人體內脂質代謝失常,血漿中一種或多種脂質成分異常增高的一種病癥,該病對身體的損害是隱匿、進行性和全身性的。調脂治療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發展,減少高危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現代醫學提倡綜合治療,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低脂飲食、運動鍛煉、戒煙等早期干預,根據控制情況在此基礎上選擇藥物治療療法。中醫學無HLD的病名,從病癥角度歸入“眩暈”、“頭痛”、“心悸”等范疇。認為與飲食不節,久坐少動,年老體衰等有關,痰瘀為本病的基本病理基礎,從痰瘀論治,應用祛痰化瘀法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3月~2010年2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治療的80例HLD患者,均符合衛生部《中藥新藥治療HLD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5年)的診斷標準。排除腎病綜合征、糖尿病、急慢性肝膽病所致HLD及腦、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①膽固醇(TC)>5.72mmol/L;②甘油三酯(TG)≥1.70mmol/L;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64mmol/L;④高密度脂蛋白單固醇(HDL-C)≤1.04mmol/L。中醫主癥頭重如裹、肢麻沉重、心前區刺痛、胸悶。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則,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36~79歲,平均(43.7±12.3)歲。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保持正常的日常活動,參照HLD膳食控制方案限制量飲食治療,重點限制甜食、食用油、蛋、肉類的攝入量,3月一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飲食控制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敷臍療法,藥物組方:何首烏(制)、生山楂、生大黃、澤瀉、丹參、冰片,制成藥粉,按藥5份,食醋3份藥學論文,凡士林3份劑量比例調配成藥丸并壓成餅備用。酒精消毒神闕穴周圍,放上藥餅用臍貼固定,每次貼敷12h,一周3次,3月一療程。

1.3實驗室檢測和中醫證候判定標準 臨床控制:實驗室各項檢查恢復正常;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0%;顯效: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10.26mmol/L;(TC-HDL-C)/HDL-C下降≥20%;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90%;有效: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4mmol/L<0.26mmol/L;(TC-HDL-C)/HDL-C下降≥10%<20%;臨床癥狀體征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70%。無效:實驗室檢測未達以上標準,臨床癥狀體征無明改善或加重,證侯積分減少<30%論文的格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80例HLD患者中,應用中藥敷臍療法的觀察組總有效率80.0%明顯高于飲食控制的對照組5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1,P<0.05)。

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組別

n

臨床控制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

觀察組

40

17

9

6

8

80.0a

治療組

40

8

4

11

篇3

[關鍵詞]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個體化護理

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嚴重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長、控制難、服藥時間長、不易根治,多數需終身服藥是本病防治的難點。據最近InterAsia在我國抽樣調查35~47歲高血壓病患者的資料顯示,知曉率為44.7%,治療率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僅為8.1%,其原因除醫生正確診斷與治療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藥依從性,按醫囑及時足量服用降壓藥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壓效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區醫護人員在為老年高血壓患者診療過程中,往往忽視影響高血壓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以致達不到理想的降壓效果。本文通過對本所2003~2006年間收治的108例高血壓老年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找出影響96例(135人次)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對服藥依從性的影響,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藥依從性的個體化護理對策,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將影響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及護理對策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2003~2006年間收治的高血壓病患者共156例,發病年齡在35~59歲者占48例,占31%,60歲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過不按醫囑及時、及量服藥,或不經醫生同意私自換藥、停藥、拒服降壓藥等不依從治療現象者96例,占88%,累計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學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職業:農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農村43例。

1.2調查方法問卷設計根據護理社會學,治療依從性的原因進行設計的,以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通過對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問卷調查,影響病人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為:(1)知識缺乏;(2)藥物的不良反應;(3)聯合服藥的種類多或每日服藥的次數多、持續服藥時間長;(4)所服藥物費用與其經濟狀況不相適應,超過其經濟負擔;(5)老年人智力衰退,記憶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項內容,由專人負責調查,根據病人直接回答的問題歸納分類。由2名調查員調查的結果,相符率達95%,本次調查問卷的信度可靠。

1.3調查結果見表1。表1影響96例135人次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構成比表1中結果顯示:知識缺乏;藥物的不良反應;服藥的種類多或每日服藥的總人數多、持續服藥時間長和其他原因,4項原因占88.15%,是影響老年病人服藥依從性的主要因素,剩余2項原因占11.85%。

2討論

服藥依從性是指病人對醫囑的服從或遵守,充分的依從是病人完全服從醫囑用藥及護囑,并產生相關的有效作用。服藥依從性,即遵醫行為,是指病人求醫后其行為與臨床醫囑的符合程度,為遵循醫囑的行為活動。高血壓病服藥依從性的高低直接影響高血壓的效果。

2.1知識缺乏調查發現,不同性別、不同職業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對自身所患高血壓病認識不足但無顯著差異,年齡組顯示P<0.05,隨年齡的增大,對疾病認識不足更為明顯。調查過程中通過問詢發現,病人對高血壓病病情特點的認識不清,缺乏相關知識,以為該病同急、慢性胃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常見病一樣,病好了就可以停藥了,血壓降至正常了,也就可以停藥了,不知道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多數需靠藥物維持,且多需終生服藥,在無監測血壓的情況下,不可以私自停止治療,以免發生嚴重心、腦血管并發癥。對高血壓病的危害程度認識不夠,特別是部分自覺癥狀輕或無自覺癥狀者,認為不痛不癢,不是什么大病,從而不重視服藥治療,導致服藥依從下降。通過問卷調查由于知識缺乏而致治療依從性下降者40例,占29.63%。

2.2藥物的不良反應有些降壓藥物有某些不良反應。如鈣離子拮抗劑所致的雙下肢水腫,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所致的干咳,使病人不能耐受,或因恐懼、擔心發生其他相關危險,不能接受長期維持用藥,導致服藥依從性下降。通過問卷調查由于該種原因而致服藥依從性下降者29例,占21.48%。

2.3服藥的種類多或每日服藥的次數多、持續時間長多數老年人合并有較多的慢性基礎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大型臨床實驗HOT、UKPDS等證明要嚴格控制血壓,約70%的患者需聯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目標血壓越低,聯合用藥的比例及藥物種類越多。這樣一來,患者每日服用較多種類、較多劑量的藥物,時間長了形成一種負擔,部分患者雖然懂得堅持治療的重要性,但因實施醫囑的意志力薄弱而造成拒服或漏服,導致服藥依從性下降。通過問卷調查可見,由于該種原因而致服藥依從性下降者23例,占17.04%。

2.4&nbsp;年服用藥物的費用與其經濟狀況不下適應,超出其經濟負擔能力本次調查中,有10例因經濟困難造成不遵醫囑,其中7例為農民,居住在經濟條件差的邊遠山區。醫生在制訂治療方案中未能考慮到患者的實際經濟狀況,所服藥物價格較為昂貴,經濟上負擔不起,加重了家庭負擔,不能長期堅持服藥,導致患者私自停藥,服藥依從性下降。通過問卷調查由于該種原因而致服藥依從性下降者10例,占7.41%。

2.5老年人智力衰退、記憶力、理解力下降部分老年人隨年齡的增長,發生不同程度的腦萎縮、腦血管病并發癥等疾病,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現誤服、多服或漏服,導致服藥依從性下降。通過問卷調查由于該種原因而致服藥依從性下降者6例,占4.44%。

2.6其他因素如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強,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有關知識,因此依從性好。對醫囑了解不清:由于醫生交待不清,病人沒有記住服藥方法,而導致服藥依從性不好。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使護患之間能經常互相溝通,護士能了解患者不依從的原因并進行有效的干預,幫助其服藥依從與日常生活之間達到平衡,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這部分病人共27例,占20.00%。

3對策

3.1加強健康教育原發性高血壓診斷一旦確立,通常需要終生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經過降壓藥物治療后,血壓得到滿意控制,可以逐漸減少降壓藥的劑量,一般仍需長期用藥,終止治療后高血壓仍將復發,所以及時進行有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病人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及時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有關疾病知識,使他們了解該病的特點、常見的并發癥及其危害性,讓病人及家屬認識到高血壓除了本身癥狀外,長期高血壓還可以成為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并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功能,最終可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提高在思想上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

3.2處理藥物不良反應服藥前向病人講解藥物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其臨床表現,使病人心中有數,不慌亂,不恐懼,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及時就醫,采取相應拮抗措施,保證不中斷治療:或用藥前有預見性,估計可能發生的副反應,提前給予預防措施,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

3.3按階梯給藥,合理用藥在治療過程中,能通過非藥物治療,則不用藥治療;在不增加藥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條件下,能單用,不聯合,盡可能減少服藥的種類和劑量,以減輕服藥的負擔。也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一些長效制劑、緩釋劑、控釋劑,以減少服藥的種類和劑量及每日服藥的次數,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

3.4根據病人家庭經濟狀況,合理選藥根據病人家庭經濟狀況盡可能選用價格低、療效肯定的降壓藥物,不追求新、貴、進口藥物,使病人既能長期堅持治療,又不失治療效果,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

3.5根據老年人身體生理狀況,爭取家屬配合根據老年人身體生理狀況,做好家屬工作,指導病人家屬學會觀察病情變化,監督指導病人服藥,爭取家屬互動參與,配合做好病人的護理工作提高服藥依從性,保證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激情视频 | 亚洲精品影院在线网页 |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一本中文字幕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