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質量論文8篇

時間:2023-04-08 11:31:5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汽車質量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汽車質量論文

篇1

1.1外來不良進入總裝現場的不良品,統稱為外來不良。常見的不良表現:①零件混放,如X1.5與1.3文件盒飾蓋混放、不同車型間零件混放;②零件規格錯誤,如Y車底油管,零件上標識為MT,但實際為AT件;③零件破損,如飾件刮花,插頭破損、膠條破裂、油管變形,油管穿孔;④鈑金變形、保險杠支承膠釘孔位小或大;⑤螺孔內有焊渣、支架變形、車頂飾條釘位焊渣、行李箱開口部變形、錯位、焊渣、開口過大等;⑥門框刮花、鈑金、螺孔內或周圍有密封膠、堵孔、隔音膠變形、錯位、行李箱開口部搭接處密封膠不平、密封膠穿孔;⑦保險杠花、儀表殼花等。

1.2總裝現場作業不良在裝配現場作業人員的操作不良,常見的表現:①裝配作業不良:用夾子嵌入、敲入、壓入以及靠部件自身的形狀嵌入孔內或軌道內時產生的緊固不良;②擰緊作業不良:用螺栓、螺母等緊固件連接部件與車身、部件與部件、固定的作業所產生的不良;③接線作業不良:線束、聯結器、繼電器等的電線端子與端子的結合所產生的不良;④接合作業不良:將硬管、軟管嵌合為一體的作業所產生的不良;⑤粘貼作業不良:將部件粘貼在車身上的作業(具有法規、埋孔、隔音、輔助材料等功能)產生的不良;⑥脫脂或添加輔材作業不良:使用輔材去掉部件或車身上粘貼面的油脂或灰塵的作業,以及添加輔材作業所產生的不良;⑦調整作業不良:在部件規格有調整功能時,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將部件功能調到最佳狀態的作業所產生的不良;⑧外傷、鈑金、污跡不良:因為工裝夾具、工具擺放、按壓、飾物等造成車體外傷、鈑金、污跡的不良;⑨返修不良。

1.3其他不良在裝配作業中,還存在其他的不良,如設備點檢、作業標準書、作業手法等。

2“三不原則”之不接受不良品

不接受,即不接受流入本班組、本崗位的不良。包括錯誤的零件、破損的零件、規格不對的零件、變形的鈑金、有焊渣的孔、密封膠溢出、水管位置不正確等,在總裝線上都是不能接受的。而不接受的目的,就在于從源頭杜絕不良品進入工作流程中。因此,針對以上工序不良,相關工作人員可采取以下措施。①相對技術人員而言。在新車型階段,著重于各階段不良的匯總,控制不良的進入,避免不良流入量產階段;在量產階段,著重于量產零件不良流入后的反饋,對于異常零件,及時反饋本工位發現的上工序不良品,并對其進行糾正與預防跟蹤。負責明確不良基準,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正確的指導,方便現場作業人員學習與掌握。②相對班長和作業人員而言。班長應明確不良的基準,并對工作中的不良信息進行記錄,包括班組過往零件來件不良詳情記錄、班組常發現的上工序制造不良記錄以及設備及工裝夾具的設置標準與點檢方法不良記錄。此外,班長應按照工廠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掌握上工序不良處理流程,并作出相應工作,包括反饋、維持現場的穩定化生產以及對策與效果的跟蹤與確認等。③對于員工,主要采取教育、監督、激勵的辦法,包括:對員工進行具體不良的教育,增強作業人員的不良意識,樹立“不接受不良”的思想,并以此作為作業人員的行為準則;加強員工的培訓,特別是新入職員工的培訓;提倡并監督員工作業中,進行“三個確認(即作業前、作業中、作業后的確認)”及首件確認;鼓勵員工發現不良,完善員工發現外來不良后的激勵制度。

3“三不原則”之不制造不良品

不制造不良品,指現場裝配時,要求裝配出符合圖紙和技術規范要求的產品,即不生產、制造不合格、不規范的產品。“三不原則”中,不制造不良是最重要的一環,因制造過程涉及面廣,作業人員眾多,制造過程復雜,突發狀況多等因素的影響,現場管理難度相當大。①提高現場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要求作業人員在現場裝配時,嚴格恪守三大原則,包括:首件確認原則,車型、零件切換首件確認;嚴格遵守“三不原則”;先入先出原則,先入裝配線的零件先裝配上車。對于現場管理人員,嚴格執行五確認,包括:員工狀態確認;車型產量確認;工裝夾具確認;裝配品質狀態確認;執行力確認。及時掌握現場裝配的動態情況,出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防止本工序制造不良品。②完善監督機制,確保不制造不良品。制度要落實到每個員工,切實做好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的準確執行。具體內容包括:嚴格執行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采用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如《工程管理表》(組立圖、組立QC表)以及零件的制造與裝配過程中品質保證的確認方法,并以此作為作業人員裝配時的作業標準;工藝技術部門結合班組實際情況,制定《標準作業表》,規定有關作業條件、作業方法、管理方法、輔助材料、使用的工裝設備及其他的注意事項等的標準;制定《零件規格管理表》,此為防止錯裝而制定的零件識別指導書,以提高員工的識錯防錯能力,為保證不生產不良品提供技術保障。③提升作業人員的現場操作水平。提升現場作業人員的裝配水平,以及提升現場作業人員出現異常時的應對能力,對于提高產品質量起著很大的作用。提升裝配水平,包括:螺絲擰緊的技能,做到緊貼、不滑牙、不斷螺柱;插頭連接的技能,做到不虛插、插芯不歪、插頭不破損;零件配合的技能,做到零件與零件配合無干涉、無形變、無分離。異常處理能力,包括:對于一次不良的處理,及時發現,及時進行現場返修;防止二次不良,在返修不良時,要注意其他相關工程的完成性,切忌顧此失彼。

4“三不原則”之不流出不良品

不流出,就是通過一些檢查方法,防止不良產品的流出。主要目的是不讓帶有不良的產品流入市場,而流向顧客,因為0.1%的不良,對于客戶來說就是100%的不良。

①按作業性質,可分為定常作業和異常作業,均須做到不流出不良品。定常作業:根據工程表、作業標準書,在規定的作業步驟和時間,重復制造產品的作業。異常作業:固定作業時,阻礙工程保證能力的不規則項目,包括變化要素、生產短停、多崗位培訓、流崗、頂崗、前工序不良、零件不良、設備調整、工程變動、生產脫批等。

②按規定做好檢驗工作。合格品與不良品的處理,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標識,分區擺放,做好定置管理。針對出現的不合格品,嚴格按不合格品處理程序進行處理。作業標準及設備工裝夾具的檢查,按要求進行。對于異常作業流出時,按不合格品處理程序,及時進行反饋、跟蹤處理,相關工作人員的要求包括:作業人員,發現異常要及時作出判斷,及時作出正確處理,對于不能處理的異常,應及時向上級報告;返修人員,針對檢出的返修件,應保證一次不良修理后符合品質要求,如發現有二次不良,應及時做好不良的確認;替補培訓人員,受訓者通常經驗、技巧不足,熟練程度達不到生產的要求,容易出現流崗,引發不良,因此,必須參加必要的培訓,以適應崗位的要求,教練員必須對受訓者的作業內容進行全檢確認;質檢人員,確認必檢項目和每日機動檢查項目,發現不良時,要及時反饋,進行源頭確認,并及時通知上級,進行處理,最后,在質檢卡上進行記錄。

5結語

篇2

關鍵詞:MVB;WTB;MVBC;CRC;曼徹斯特碼

1前言

隨著嵌入式微機控制技術和現場總線技術的發展,現代列車的過程控制已從集中型的直接數字控制系統發展成為基于網絡的分布式控制系統。基于分布式控制的MVB(多功能車輛總線)是IEC61375-1(1999)TCN(列車通信網絡國際標準)的推薦方案,它與WTB(絞線式列車總線)構成的列車通訊總線具有實時性強、可靠性高的特點。列車車輛的現代化的發展趨勢與可靠性、安全性、通訊實時性的要求使MVB逐漸成為下一代車輛的通訊總線標準。

MVB是主要用于有互操作性和互換性要求的互聯設備之間的串行數據通訊總線,除用于車輛通訊,也可用作其它現場總線。

MVB與MVBC密不可分,MVBC(多功能車輛總線控制器)是MVB總線上的新一代核心處理器,它獨立于物理層和功能設備,為在總線上的各個設備提供通訊接口和通訊服務。MVBC與上一代MVB通信控制器BAP15-2/3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是目前MVB總線上最先進的通信控制器。

MVB總線通過總線適配器與MVBC相連,根據IEC-61375,MVB總線上采用曼徹斯特碼,并每64位幀數據后加以8位CRC校驗碼。MVB的幀分為主幀和從幀,分別由幀頭、數據、校驗碼以及幀尾構成,不同幀的類型通過幀頭來判別。

MVB與MVBC之間數據通信在MVBC中由幀收發器來完成,包括幀的發送接收控制、曼徹斯特編解碼以及CRC校驗碼的產生與數據校驗。幀收發器在MVBC中起著數據鏈路層的底層數據處理的作用,是MVBC芯片的設計難點之一,該模塊的設計實現對于整個MVBC的開發有著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紹位于MVBC總線物理層接口的幀收發器模塊的算法和實現方法。

2MVBC簡介

MVBC可通過配置應用在IEC.TCN標準的Class1,2,3,4設備當中。總線連接可編程車載電子設備,也連接一些簡單的傳感器及執行機構,最多可尋址4096個設備。

MVBC把來自于MVB總線的串行化信號轉換為并行的數據字節,也把需發送的字節交由串行化電路發送到傳輸介質上。MVBC可根據配置實現總線主與總線從的功能,實現數據鏈路層以及一部分傳輸層的數據處理,并通過通訊存儲器來與上層軟件交互。總線控制器內部包含編碼/譯碼電路和控制通信存儲器所需的邏輯電路,用來控制幀的發送和接收(如沖突檢測、幀的前導比特處理、CRC校驗位的處理等);對輸入幀譯碼并檢驗其有效性;把數據存放到相應的通信存儲器中。

圖2-1:MVBC結構框圖

3幀收發器的設計

MVBC中的幀收發器主要負責幀的發送、接收,包括曼徹斯特碼的編碼、解碼,CRC(循環冗余檢測碼)的產生與校驗,不同類型幀的構建與識別,以及碼錯的識別和沖突的檢測等。其中曼徹斯特編解碼以及CRC校驗為主要的算法。

3.1曼徹斯特編碼、解碼器的設計

MVB總線上的串行數據采用曼徹斯特碼,曼徹斯特編碼中的每個數據位應用以下規范編碼:

a)一個“1”的編碼在位元的前半部分位“高”,后半部分為“低”;

b)一個“0”的編碼在位元的前半部分位“低”,后半部分為“高”;

如圖2-4所示:

圖2-4:曼徹斯特編碼規范示意圖

如果曼徹斯特碼中出現整個位元的高電平(NH)或整個位元的低電平(NL),則被認為非數據符,用于特殊場合,如:幀頭,幀尾標識。

(1)曼徹斯特編碼器

根據曼徹斯特碼的編碼要求,曼徹斯特編碼器其電路實現如圖2-5所示:

串行數據在1.5M時鐘的上升沿處從上一級的移位寄存器輸出,在高、低電平時與1.5M時鐘相異或,結果得到與上面編碼規則相符的曼徹斯特碼。

(2)曼徹斯特譯碼器

曼徹斯特譯碼過程主要是將串行曼徹斯特碼轉變成串行的電平信號,并把串行電平信號組合成并行信號輸出,以便進一步處理。如果輸入的碼字不符合曼徹斯特碼編碼規則(由沖突或其它原因引起),譯碼器將報告錯誤信息。

曼徹斯特譯碼器設計電路如圖3-3:

曼徹斯特碼輸入后經過三級寄存器同步,消除亞穩態。如果總線在空閑狀態之后出現下降沿,則被認為幀的開始位,總線上再出現高電平時使能16位計數器計數。如果把曼徹斯特碼每個bit周期分為16個部分,如圖3-4:

則在數據采樣1處得到的采樣值即為曼徹斯特編碼前的原數據,數據采樣2是用來幀頭幀尾檢測;總線沖突檢測的原則為:總線上曼徹斯特碼的半個bit周期之內的電平應一致,前后半個周期電平應相異,否則被認為碼錯。

3.2CRC校驗

CRC的全稱為CyclicRedundancyCheck,中文名稱為循環冗余校驗。它是一類重要的線性分組碼,編碼和解碼方法簡單,檢錯和糾錯能力強,在通信領域廣泛地用于實現差錯控制。在各種通信系統中,CRC有bit型算法、字節型算法以及基于查找表的算法。前者適合串行數據通信的校驗,后兩者常用于高速并行通訊領域。

MVBC可以獨立的完成CRC校驗碼的產生與數據的校驗而無需軟件參與。其中:

G(x)=x7+x6+x5+x2+1

電路實現方法上我們選擇bit型算法,CRC發生電路采用LFSR,主體由一組移位寄存器和模2加法器(異或單元)組成即在數據串行發出的同時,數據經過帶有異或單元的移位寄存器產生CRC校驗碼,實際電路圖如圖3-5:

串行數據的CRC校驗電路也與CRC發生電路一樣,不同的是前者CRC電路在移位寄存器之前,而后者在后。

3.3總線接口模塊的設計實現

總線接口模塊包括上述的Encoder、Decoder。

3.3.1Encoder

Encoder模塊主要有以下功能:

(1)構建幀頭幀尾;

(2)按照傳輸層指示進行CRC校驗;

(3)對數據進行曼徹斯特編碼;

(4)實現主、從幀的發送;

在Class1mode以及其它Classmode下,Encoder分別由Class1模塊和MCU控制。

如果當前配置允許發送,且控制模塊告訴Encoder有幀要發送,以及幀類型、幀長度,則Encoder先將配置好的幀頭發送,然后將幀數據、產生的CRC校驗碼移位后經曼徹斯特編碼輸出,最后發送幀尾,這樣完成主、從幀的發送。電路實現如圖3-6所示:

圖3-6:Encoder模塊結構圖

3.3.2Decoder

MVB總線采用冗余介質,因此MVBC需要冗余的接收模塊來完成幀的接收。

(1)兩個Decoder根據選擇各自完成信號檢測(信任線)或冗余檢測(冗余線)功能,完成各自幀數據的起始位判定、數據采樣、數據解碼和數據移位功能;

(2)Decoder從信任線上接收數據,并監視冗余線;

(3)判斷幀類型,從幀中提取數據和校驗序列(非CRC校驗,可選)并存入RXBuffer中;

(4)實現CRC校驗,并報告接收狀態。

初始化時ICA,ICB分別置為信任線和冗余線(LAA=1),如果信任線超時、寂靜,或用戶強制,則信任線與監視線互相交換。接收幀的同時,ICA、ICB兩個線路上的Decoder將是否接到幀、何種幀類型、接收是否完成、結果對錯等信息告訴線路控制模塊,該模塊將這些信息與哪一個BUFFER有效上報至上層模塊進行報文分析。Decoder線路控制圖如圖3-8:

4總線接口模塊的驗證

驗證的思想是通過不同的控制信號,來模擬不同的工作環境下,幀的收發正確性:曼徹斯特編碼、幀頭、幀尾以及幀數據、幀類型、CRC碼的正確性。驗證實現結構如圖4-1所示:

控制模塊將一幀數據寫入Txbuffer,并控制Encoder開始發送,此時Encoder發送的幀被Decoder接收;控制模塊同時監控Encoder、Decoder的狀態,當接收完成后,控制模塊將解收到的數據從Rxbuffer讀出,從Decoder的接收狀態來驗證幀的屬性:幀是否有效、幀類型、幀長度,并從讀出的數據來驗證數據的正確性。

篇3

關鍵詞:制動能量回收電動汽車鎳氫電池Simulink模型

電動汽車(EV)的研究是在環境保護問題及能源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情況下興起的。在EV性能提高并逐步邁向產業化的過程中,提高能量的儲備與利用率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盡管蓄電池技術有了長足進步,但由于受安全性、經濟性等因素的制約,近期不會有大的突破。因此如何提高EV能量利用率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制動能量回收問題對于提高EV的能量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電動汽車采用電制動時,驅動電機運行在發電狀態,將汽車的部分動能回饋給蓄電池以對其充電,對延長電動汽車的行駛距離是至關重要的。國外有關研究表明,在存在較頻繁的制動與起動的城市工況運行條件下,有效地回收制動能量,可使電動汽車的行駛距離延長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

目前國內關于制動能量回收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制動能量回收要綜合考慮汽車動力學特性、電機發電特性、電池安全保證與充電特性等多方面的問題。研制一種既具有實際效用、又符合司機操作習慣的系統是有一定難度的。本文對上述問題作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結論。

1制動模式

電動汽車制動可分為以下三種模式,對不同情況應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1.1急剎車

急剎車對應于制動加速度大于2m/s2的過程。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慮,急剎車應以機械為主,電剎車同時作用。在急剎車時,可根據初始速度的不同,由車上ABS控制提供相應的機械制動力。

1.2中輕度剎車

中輕度剎車對應于汽車在正常工況下的制動過程,可分為減速過程與停止過程。電剎車負責減速過程,停止過程由機械剎車完成。兩種剎車的切換點由電機發電特性確定。

1.3汽車長下坡時的剎車

汽車長下坡一般發生在盤山公路下緩坡時。在制動力要求不大時,可完全由電剎車提供。其充電特點表現為回饋電流較小但充電時間較長。限制因素主要為電池的最大可充電時間。

由于電動汽車主要工作在城市工況下,所以本文將研究重點放在中輕度電剎車上。

2制動能量回收的約束條件

實用的能量回收系統應滿足以下要求:

(1)滿足剎車的安全要求,符合駕駛員的剎車習慣。

剎車過程中,對安全的要求是第一位的。需要找到電剎車和機械剎車的最佳覆蓋區間,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回收能量。具有能量回收系統的電動汽車的剎車過程應盡可能地與傳統的剎車過程近似,這將保證在實際應用中,系統有吸引力,可以為大眾所接受。

(2)考慮驅動電機的發電工作特性和輸出能力。

電動汽車中常用的是永磁直流電機或感應異步電機,應針對不同的電機的發電效率特性,采取相應的控制手段。

(3)確保電池組在充電過程中的安全,防止過充。

電動汽車中常用的電池為鎳氫電池、鋰電池和鉛酸電池。充電時,避免因充電電流過大或充電時間過長而損害電池。

由以上分析可得能量回收的約束條件:

(1)根據電池放電深度的不同,電池可接受的最大充電電流。

(2)電池可接受的最大充電時間。

(3)能量回收停止時電機的轉速及與此相對應的充電電流值。

本項目原型車為XL型純電動車,驅動采用異步交流電機,額定功率為20kW,峰值功率為60kW,額定轉矩為53Nm,峰值轉矩為290Nm,持續輸出三倍額定轉矩時間不小于30s,額定轉速為3600r/min,最高轉速為9000r/min。蓄電池采用24節100Ah鎳氫電池,其瞬時充電電流可達1.5C(C為電池放電倍率),即150A。在充電電流為0.5C時,可持續安全充電。實驗表明,在電機轉速為500r/min時,充電電流小于6A。可設此點為電剎車與機械剎車的切換點。

3制動能量回收控制算法

3.1制動過程分析

經推導可得,一次剎車回收能量E=K1K2K3(ΔW-FfS)。

特定剎車過程中,車體動能衰減ΔW為定值。特定車型的機械傳動效率K1和滾動摩擦力Ff基本上是固定的。對蓄電池來說,制動能量回收對應于短時間(不超過20s)、大電流(可達100A)充電,因此能量回收約束條件(2)可忽略,充電效率K3也可認為恒定。對于電機來說,在制動過程中,其發電效率K2隨轉速和轉矩的變化而變化。制動距離S取決于制動力的大小和制動時間的長短。

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電池狀態(包括放電深度、初始充電電流強度)允許,回收能量只與發電機發電效率和剎車距離有關。在滿足制動時間要求的前提下,通過調節電機制動轉矩可以控制電機轉速。

3.2控制算法

控制策略可描述為:在滿足剎車要求的情況下(由中輕度剎車檔位決定),根據能量回收約束條件(1)和(3)的不同值,確定最優制動力,使回收的能量達到最大,即電流對時間的積分達到最大。為了與平常的剎車習慣相符合,令制動力隨剎車時間呈線性增長,即Fj=Fo+Kt。問題轉換為尋找最優的制動力初值Fo和制動力增長系數K。

我國常用的轎車循環25工況規定,汽車最高速度不超過60km/h,加速度變化范圍為-1.5m/s2~1.5m/s2。為了體現城市工況下汽車制動的典型性,同時保證安全性和平穩性,考察如下制動過程:電制動初始速度為60km/h(對應電機轉速為4500r/min),電制動結束速度為5.4km/h(對應電機轉速為500r/min),要求加速度的絕對值小于2m/s2,速度曲線盡量平滑。中度檔位剎車時規定制動時間為8s~12s,輕度檔位剎車時規定制動時間為12s~18s。下面只討論中度檔位剎車情況,輕度檔位剎車情況與之類似。

鎳氫電池(100Ah)在常溫以0.5C放電時,電池單體電壓變化范圍為12~15V,但電池主要工作于平臺段,即12.2~13V。為討論問題方便,認為電池單體端電壓為12.5V,總電壓等于300V。據此假設,計算所得的充電電流誤差不超過6%。

電機在不同的轉速與轉矩運行時,實測的效率曲線類似指數函數。為了處理方便,可將效率曲線分三段線性擬合成如下函數(擬合誤差不超過5%,其中n為電機瞬時轉速):

與此相對應,可將制動過程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電機轉速變化范圍為4500r/min~3600r/min,電機發電效率為0.9,要求制動時間t1≤3s。

取制動轉矩為60Nm,即F0=1860N,K=20,可得t1=2.62s,平均加速度約為-1.29m/s2。計算可知,充電電流I單調減小,IMax=It=0=75.75A。

第二階段:電機轉速變化范圍為3600r/min~1500r/min,電機的發電效率變化范圍為0.9~0.82,要求制動時間t2≤5s。

此時問題歸結為在約束條件下的最優控制問題。經仿真計算可知,回收能量值隨F0、K的增加而單調增加,并且主要由F0決定。當F0較小時,K的變化對制動時間的影響較大。由于電機可運行在三倍過載(140Nm)的情況下,可得最大制動力為4300N。當F0=4300N、K=30時,回收能量取最大值,為274.3(單位:安秒/As),平均加速度為-2.83m/s2。為了滿足剎車平穩性的要求,取F0=2300N、K=50。制動時間為4.71s,此時回收能量為262.8As,較最大值減少4.2%,而平均加速度為-1.68m/s2,僅為最大值的59.3%。此階段充電電流最大值為76.9A。為了準確描述能量回收的效果;引入了一個新的單位“安秒/As”(即時間以秒為單位對電流的積分)來衡量能量的大小。

第三階段:電機轉速變化范圍為1500r/min~500r/min,電機的發電效率變化范圍為0.82~0.6,要求制動時間t3≤2s。

仿照第二階段的分析方法可得,取F0=3000N、K=30時,制動時間為1.88s,回收能量為42.1As,平均加速度為-2.01m/s2。此時回收能量較最大值減少2.3%,而平均加速度為最大值的74.1%,此階段充電電流最大值為35.9A。

4仿真模型及結果

根據汽車動力學理論并結合其它相關方程可得仿真模型:

驅動力合力:Ft=Ff+Fj+Fi+Fw

其中,Ft為作用于車輪上的驅動力合力,Ff為滾動摩擦力,Fj為加速阻力,Fi為坡度阻力,Fw為空氣阻力。在城市工況下,Fi和Fw可忽略。

其中,車體質量為M,瞬時車速為V,制動初始車速為V0,電制動結束時車速為V1,充電電流為I,電池端電壓為U。其它符號含義與前相同。

在Simulink環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可得電機轉速曲線如圖1所示,充電電流曲線如圖2所示,回收能量曲線如圖3所示。

5制動能量回收控制算法功效的評價

以初始速度為60km/h的電制動典型過程為例,經仿真計算可得,回收能量占車體總動能的65.4%,其余的34.6%為機械剎車和電剎車過程中的損耗。以我國轎車25循環工況為例,考慮到摩擦阻力及各部分效率的問題,回收能量占總耗能的23.3%。

實驗證明,本文提出的制動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是簡潔有效的。在典型城市工況下,配備能量回收系統的XL型純電動轎車運行可靠,可以延長續駛里程10%以上。

6其它相關問題的討論

鋰電池由于比能量高,也是EV常用的動力源。實驗證明國內研制的鋰電池瞬時(20s)充電電流上限可達1C,對常用的80Ah鋰電池而言,其最大充電電流為80A左右。但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如果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用于鋰電池系統,需要嚴格的限流措施或將電剎車與機械剎車同時作用。

篇4

學生姓名班級學號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

1、課題研究背景與目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對外貿易也在快速發展并成為拉動我國經增長的重要力量。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汽車行業的發展尤為迅速,汽車工業更是目前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之一。2019年中國汽車的最終產銷量為1350萬輛,經過幾年的發展在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高達2459.8萬輛占全球汽車銷量的36.2%毫無懸念的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是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但作為“汽車大國”的中國還不是一個“汽車強國”。專家指出,要成為世界汽車強固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要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知名企業和品牌;二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三要掌握汽車的核心技術和新技術的發展趨勢,支撐和引領世界汽車產品的技術進步,并在這一過程中培育出自己創新能力。但是目前我國汽車產業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汽車企業不得不與國外大型汽車公司合作共謀發展。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外資車尤其是合資車在中國汽車市場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具有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舉步維艱。但在艱苦的條件下這些具有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也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強大生命力。幾年的臥薪嘗膽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由小做大由弱走強,不僅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吉利、北汽還紛紛開始收購海外汽車資產,開始開擴國外市場尤其是具有完全自主品牌的奇瑞汽車公司更是走在了“開疆擴土”的前列。

成立于1997年1月8日的奇瑞汽車公司是中國汽車行業中的后起之秀但它卻走在中國汽車出口的前列,擔當了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走向世界的“先鋒”。2019年10月奇瑞第一批轎車出口中東拉開了奇瑞汽車爭奪海外市場的序幕,時至今日奇瑞汽車已經銷往全球幾十個國際和地區,并在俄羅斯、烏克蘭、埃及等國家建有多個海外工廠積極融入全球市場。一直以來奇瑞汽車的出口量在我國汽車出口總量上占據著相當大的份額。

奇瑞汽車是走出去了,但并不代表奇瑞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就站穩了腳跟,由于奇瑞汽車的產品結構單一,技術無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產品質量不高等原因,使得奇瑞汽車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國際化經營與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困難與挑戰。如何讓奇瑞汽車在國際化過程中走得有力走得扎實是很有研究價值的。本文將以企業國際化經營理論為基礎,結合奇瑞汽車公司開戰海外市場的戰略部署對奇瑞國際化經營現狀進行分析,重點分析其在國際化經營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風險,提出符合奇瑞汽車的國際化策略,并為其他國內汽車公司的國際化戰略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2、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學者主要是從需求、生產、技術、銷售市場四個角度對汽車企業國際化經營進行考量和研究的。認為不同的文化、地域的人對汽車的要求喜好是不一樣的,不同市場對汽車的要求也不一樣,汽車生產企業要主動去適應這些差異滿足不同的需求;汽車企業在生產汽車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達到內外部的規模效益就會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掌握汽車核心技術和新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一個汽車生產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生存和克敵制勝的關鍵;不同的國家和地域由于文化、政府政策、和經濟發展水平等的差異汽車的設計、實用性和銷售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針對不同的市場要制定與之相匹配的市場銷售規劃。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駐華首席代表Dominik Declercq(2019)表示或許只要5年左右的時間,奇瑞等中國汽車公司在汽車質量、排放標準和安全性上都可以通過政府的投資支持得到解決,經營海外市場需要解決的是制定正確的營銷策略,在汽車供應、備件網絡和售后服務上提升水平。

麥啟安、彼德諾蘭(2019)說中國汽車產業存在集約化水平較低、國際品牌影響力小、國際化人才缺失等情況。

John Paul Macduffe教授進行IMVP調查后說豐田汽車能在國際化經營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其強大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

Fredrikvon Corswant(2019)從汽車產品供應商的角度對汽車行業進行研究提出對汽車產品高度細分可以形成高度的規模化和標準化效應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有利于汽車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

(2)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奇瑞汽車國際化經營中面臨困境研究主要集中在缺乏核心技術、品牌國際影響力不夠、缺乏系統的營銷策略,規模過小導致規模效益不強、企業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管理體系落后、汽車零部件制造體系相對薄弱、國際貿易壁壘、幾大汽車巨頭企業對汽車行業的壟斷等導致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在國際市場上舉步維艱。

例如黃金蕊(2019)在《奇瑞汽車產品開發戰略研究》中指出奇瑞汽車在其產品設計、技術性能,尤其是在中高端汽車品牌的影響力上與國外品牌比較存在明顯劣勢。

王琪(2019)對中國奇瑞汽車市場營銷環境進行分析,指出奇瑞的營銷和推廣要從消費者偏好著手,從企業的營銷管理到市場調研和預測這些工作都要做充分,同時要做好汽車的售后服務,做好隱形營銷。

李曉偉(2019)在《奇瑞汽車自主創新戰略研究》中明確指出奇瑞汽車在品牌塑造,市場擴展,技術研發,資金流動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國際化進程。

陳金波(2019)對當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模式進行了分析,認為中國汽車工業應向依附性發展,依托國外技術來實現自身產業升級。

衛金橋(2019)對中國汽車產業中外合資情況分析后說“中外合資模式缺乏頂層設計,外商對汽車生產設計的核心技術進行嚴密的控制,合資汽車企業沒有換來真正的技術積攢,核心技術不足仍然是制約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陸海平在《中國汽車企業如何實施國際化經營》(2019)中提出世界汽車企業是大魚吃小魚,寡頭競爭日趨激烈;汽車產業要求整合各類資源,產業鏈全球化配置;要通過技術升級推動產業發展增強競爭力。

(3)主要參考資料

[1]Eckhard Sigge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 survey and a Proposal for Measurement[J].Journal of Industry,Competition and trade,2019(02):11~18.

[2]John E.Kwoka.Automabiles:The Old Economy Collides with the New[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9(01):23~27.

[3]Nicholas G.Rupp.The Attributes of a Costly Recall:Evidence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9(01):31~35

[4]P.A.Geroski.Competition in Markets and Competition for Markets[J].Journal of Industry,Competition and trade,2019(03):19~27.

[5]黃金蕊.奇瑞汽車產品開發戰略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9

[6]宋波.奇瑞汽車進入國際市場品牌戰略研究[J].戰略研究,2019(12):35~37

[7]宋梅.SWOT分析法在企業戰略中的應用—以奇瑞汽車公司為例[J].交通運輸中國市場,2019(10):25~27

[8]程靜.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國際化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商論,2019(30):22~24 [9] 陸海平. 中國汽車企業如何實施國際化經營[J].汽車工業研究,2019(06):38~41 [10] 羅良忠,陳亞娟. 我國汽車企業“以技術換市場”的跨國經營新模式.[J].國際貿易探索,2019,28(09):72~76

[11]陳鑫.中國汽車出口的策略問題探討.[J].商情,2019(07):58~59

[12]王福昌.中國汽車企業出口策略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9 [13]李欣宇.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出口貿易與面臨的技術壁壘[D].長春:吉林大學,2019 [14]趙澤文.中韓FTA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9 [15]王傳兵.中國汽車自主創新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9 [16]孟僑.中國汽車企業國際化戰略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9 [17]于杰.2019年汽車市場盤點[J].汽車縱橫,2019(01):26~27 [18]張逸瀟.奇瑞汽車去年全球銷量55萬輛[J].蕪湖日報,2019(01):02~03

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案

(1)研究思路

本文以奇瑞汽車的國際化經營困境及對策研究為重點,首先介紹國內汽車市場的產銷情況和國內汽車公司對開擴國外市場做出哪些努力,接著介紹奇瑞汽車的歷史和發展情況。然后根據相關數據資料分析目前奇瑞汽車公司在開拓海外市場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然后從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宏觀微觀兩個方面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希望這些分析思考能夠為奇瑞汽車的國際化經營戰略安排有一點點幫助,并為其它想要走出去的汽車企業提供借鑒和參考。

本文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緒論;第二部分,我國對外貿易汽車行業國內外環境分析;第三部分,奇瑞汽車國際化經營的困難和挑戰;第四部分,對奇瑞汽車國際化經營發展的建議;第五部分,結論。

(2)研究方案

本文以經濟全球化為背景,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產品周期理論,市場結構理論,國際貿易壁壘,地緣經濟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知識首先以大視野分析我國汽車企業對外貿易發展現狀結合奇瑞汽車公司的對外貿易方針分析造成奇瑞汽車國際經營困境的原因,然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3)工作進度及具體安排

2019年12月—2019年1月,查找資料,閱讀有關該學科的書籍,確定畢業論文課題的方向;

2019年1月下旬—2月中旬,確定課題方向、題目,寫出提綱,完成論文開題報告;

2019年2月下旬—3月下旬,進行畢業實習,收集有關該課題內容資料;整理資料并完成初稿;

2019年4月初—5月初 整理資料,寫出論文初稿;

2019年5月初—5月下旬,在導師指導下修改完善論文,整理成文,裝訂成冊;

2019年6月初—6月中旬,準備并完成論文答辯。

指導教師批閱意見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

指導教師學生姓名

課題名稱奇瑞汽車國家化經營困境及對策研究

內容及任務

主要內容:論文以奇瑞汽車國際化經營為對象,主要研究奇瑞汽車在開拓市場過程中所遇困境,然后分析為什么奇瑞汽車在國際化經營中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研究應對策略。

論文應當分為緒論、國內外研究現狀、我國對外貿易汽車行業國內外環境分析、奇瑞汽車國際化經營的困難和挑戰、對奇瑞汽車國際化經營發展的建議、結論五個部分。

主要任務:該論文必須從奇瑞汽車國際化經營現狀入手,因此查找相關資料是最重要的。需要利用數字圖書館資源,通過對于中國知網的檢索,進行相關資料的查找閱讀和整理,從而對國內外已有研究進行梳理和分析,為本文提供充實的事實依據,保證論文各個部分的連貫性和相關性。

擬達到的要求或技術指標

1、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積極與指導老師進行溝通。同時,按照老師修改的意見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

2、采取如下的研究流程進行研究:查找最近幾年有關奇瑞汽車在開拓國外市場的進展和銷售情況方面的資料,認真思考并做好相關筆記,分析奇瑞汽車在國際化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困難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也就是沿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線來完成論文。

3、論文中所有數據必須注明出處,引用的文句必須采用腳注的形式,自己在實際調研中獲得的第一手資料,也必須標明來源以及獲取方式,以保證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

4、開題時參考文獻在10篇以上,并且隨著寫作過程的深入不斷增加。

5、按照論文進度要求完成各階段任務,論文格式要求參見《經濟與管理學院畢業論文工作實施細則(2019)》,畢業論文的字數應當在15000字以上。

進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內容備注

2019年12月-2019年1月中旬查找資料,閱讀有關該學科的書籍,確定畢業論文課題的方向;

2019年1月下旬—2月中旬確定課題方向、題目,寫出提綱,完成論文開題報告;

2019年2月下旬—3月下旬進行畢業實習,收集有關該課題內容資料;

2019年4月初—5月初整理資料,寫出論文初稿;

2019年5月中旬—5月下旬在導師指導下修改完善論文,整理成文,裝訂成冊;

2019年6月初—6月中旬準備并完成論文答辯。

主要參考資料[1]王福昌.中國汽車企業出口策略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9 [2]李欣宇.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出口貿易與面臨的技術壁壘[D].長春:吉林大學,2019

[3]趙澤文.中韓FTA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9 [4]王傳兵.中國汽車自主創新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9

[5]孟僑.中國汽車企業國際化戰略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9

[6]于杰.2019年汽車市場盤點[J].汽車縱橫,2019(01):26~27 [7]張逸瀟.奇瑞汽車去年全球銷量55萬輛[J].蕪湖日報,2019(01):02~03

[8] Eckhard Sigge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 survey and a Proposal for Measurement[J].Journal of Industry,Competition and trade,2019(02):11~18.

篇5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質量控制

 

瀝青路面以造價低、工期短、行車舒適等優點,占據著我國公路建設的重要位置。但是由于原材料質量較差,施工設備及施工工藝落后等原因,是造成瀝青路面施工質量較差的現象,往往今年鋪,明年補,新建公路路面不到一年又再成為“萬補路”,為此,在群眾心目中,瀝青路面成為一種等級較低的路面結構,而往往選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來代替瀝青混凝土路面。其實瀝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樣屬于“高等級路面”,瀝青混凝土路面與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較,還具有以下優點:

(1)瀝青混凝土路面屬于柔性路面,耐磨、振動小、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行車舒適性好。

(2)對汽車噪音減少效果比較理想。

(3)路面平整,無接縫。

(4)工期短,養護維修簡便,適宜分期修建。

為了貫徹瀝青路面“精心施工,質量第一”的方針,使鋪筑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更堅實、平整、穩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我想和大家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1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準備工作

1.1 瀝青混凝土所選用粗細集料、填料以及瀝青均應符合合同技術規范要求,確定礦料配合比,進行馬歇爾試驗。

1.2 路緣石、路溝、檢查井和其他結構物的接觸面上應均勻地涂上一薄層瀝青。

1.3 要檢查兩側路緣石完好情況,位置高程不符要求應糾正,如有擾動或損壞須及時更換,尤其要注意背面夯實情況,保證在攤鋪碾壓時,不被擠壓、移動。

1.4 施工測量放樣:恢復中線:在直線每10m設一鋼筋樁,平曲線每5m設一樁,樁的位置在中央隔離帶所攤鋪結構層的寬度外20cm處。水平測量:對設立好的鋼筋樁進行水平測量,并標出攤鋪層的設計標高,掛好鋼筋,作為攤鋪機的自動找平基線。

2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控制

以往的瀝青路面,混合料的拌和設備、攤鋪設備和碾壓設備都較為落后,拌和機普遍都是直排式和滾筒式,不具備二次篩分和不能嚴格按配合比進行生產,甚至有時采用人工拌合,導致混合料的質量難以保證。攤鋪設備相對比較落后,有時僅限于人工攤鋪,造成混合料路面離析、路面不平整、橫坡度等質量難以保證。

2.1 瀝青混合料的拌合

2.1.1 拌和設備。為保證瀝青混合料的質量,應選用先進的拌和設備,如帕克(parker英制)、柏拉希(burladi意制)、巴布格林(babgeen德制)和我國西安生產的LB-2000型拌和站等等。論文寫作,瀝青混凝土。

2.1.2 拌和質量控制。

2.1.2.1 確定生產用配合比 。 根據馬歇爾試驗結果,并結合實際經驗通過現場試鋪試驗段進行碾壓實驗論證確定施工用配合比,并投入批量生產。

2.1.2.2 經常檢查混合料出料時的溫度,出料溫度應控制在160±5℃為宜.

2.1.2.3 出料時應檢查混合料是否均勻一致、有無白花結團等現象,并及時調整.

2.1.2.4 拌好的熱拌瀝青混合料不立即鋪筑時,可放入保溫的成品儲料倉儲存,存儲時間不得超過72h,貯料倉無保溫設備時,允許的儲料時間應以符合攤鋪溫度要求為準。

2.2 混合料的運輸。

從拌和機向運料車放料時,應自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運輸時宜采用大噸位的汽車,以利于保溫,同時車廂應該上帆布,起保溫、防雨、防污染作用,運輸中混合料溫度降低不少于5℃。論文寫作,瀝青混凝土。

混合料的運輸車輛應滿足攤鋪能力,在攤鋪機前形成不間斷的車流,具體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N=1+T1+T2+T3/T+d

T--每輛車容量的瀝青混合料拌和,裝車所需時間min。論文寫作,瀝青混凝土。

t1t2--運輸到現場和返回拌和站的時間。

t3--現場卸料和其他時間。

d--備用汽車數量。

2.2.1 除了進口攤鋪機外,我國近幾年也有比較先進的攤鋪設備,包括陜建ABG系列,鎮江華通WLTL系列,徐工集團的攤鋪機等。

2.2.1 攤鋪質量控制

2.2.2.1 攤鋪時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斷的攤鋪。

2.2.2.2 當攤鋪機不能全幅路面施工時,應考慮用兩臺或三臺攤鋪機排列成梯隊進行攤鋪。相鄰兩幅之間應有重疊,重疊寬度宜為5-10cm,相鄰的攤鋪機宜相距10-30m,且不得造成前面攤鋪的混合料冷卻。

2.2.2.3 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應用人工反復修整。

2.2.2.4 當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施工溫度低于10℃,其他等級公路施工氣溫低于5℃時,不易攤鋪,當施工中遇雨時應立即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時應采取路面排水措施。

2.2.2.5 及時檢查路面的厚度,平整度,橫坡度等指標。

2.3 碾壓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初壓時宜采用6-8T的雙輪壓路機,瀝青混合料溫度不低于120℃,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復壓宜用8-12T的三輪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也可用振動壓路機代替,瀝青混合料溫度不低于90℃,終壓宜采用6-8T的雙輪壓路機,瀝青混合料溫度不低于70℃,使路面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并且無顯著輪跡,整個過程為“輕-重-輕”。為防止壓路機碾壓過程中瀝青混合料沾輪現象發生,可向碾壓輪灑少量水、混有極少量洗滌劑的水或其他認可的材料,把碾輪適當保濕。

2.4 接縫、修邊和清場

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應盡量連續作業,壓路機不得駛過新鋪混合料的無保護端部,橫縫應在前一次行程端部切成,以暴露出鋪層的全面。接鋪新混合料時,應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適量粘層瀝青,然后緊貼著先前壓好的材料加鋪混合料,并注意調置整平板的高度,為碾壓留出充分的預留量。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論文寫作,瀝青混凝土。橫縫的碾壓采用橫向碾壓后再進行常規碾壓。修邊切下的材料及其他的廢棄瀝青混合料均應從路上清除。

3 結構組合

3.1 瀝青路面層宜采用雙層或三層式結構,至少有一層是I型密實級配,以防止雨水下滲。三層式宜在中面層采用I型密實級配,下面層根據氣候,交通量采用I型或II型瀝青混凝土。

3.2 不宜采用瀝青碎石作為路面結構層,因為瀝青碎石空隙率不具備具體指標,且混合料不加入礦粉,對瀝青路面的質量控制較困難。

3.3 不宜采用一層罩面形式,特別是對舊混凝土路面鋪筑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改造過程中,經過各個例子證明,采用單層罩面或瀝青路面總厚度過薄,極易出現反射裂縫,因此,瀝青路面結構層不宜太薄,根據路基情況交通量等因素,對結構層進行合理設計。

3.4 在裂縫較多和路基強度不理想的情況下,可考慮在底層加鋪一層土工布或土工格柵。論文寫作,瀝青混凝土。論文寫作,瀝青混凝土。

3.5 為減少路基或舊水泥路對瀝青路面的影響,可在路基面或水泥路面設一層應力吸水膜。

4 其他控制

4.1為提高瀝青路面抗老化、高溫穩定性等指標,可在瀝青中摻入改性劑生產的改性瀝青,或者直接購買廠家出口的改性瀝青。

4.2瀝青材料的選擇根據路面型、施工條件、地區氣候、施工季節和礦料性質因素決定,一般熱區宜采用AH-70,溫區宜用AH-90。

4.3 礦粉宜選用石灰石,白云石等磨細的石粉,并檢查其顆粒組成、比重、含水量、親水系數等。

4.4瀝青混合料的瀝青用量應嚴格控制,按目標配合比的用量加減0.3%,進行馬歇爾試驗,確定生產配合比的瀝青最終用量,同時,應注意油石比接近低限為宜,并避免出現泛油等病害。

5 結束語

5.1 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是路面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出正確的設計,可保證瀝青路面的使用年限,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

5.2 先進的施工工藝和設備,嚴格的質量控制是保證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JTJ 014-1997《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2]JTJ 052-200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

[3]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篇6

關鍵詞:可拓評價;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董非(1982-),男,江蘇常州人,江蘇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講師;尹必峰(1975-),男,江蘇泰州人,江蘇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副教授。(江蘇鎮江212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Y200705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1-0099-03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本科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實踐教學環節。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環節,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對高校本科實踐教學質量水平的檢驗。[1]目前,國內高校在對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時大多仍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即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成績是由指導老師、評閱人和答辯小組三方面成績簡單加權平均得到,對于一些很難量化的定性指標,評價時主觀性過強,缺乏科學統一的評價依據;此外,在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成績有疑義時往往是由幾位專家討論確定,缺乏說服力。因此,對畢業設計(論文)質量進行科學、客觀、統一的評價是當前我國各高校教育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據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建立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多級評價體系,提出一種基于多級可拓的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綜合評價方法,并結合具體實例闡述該方法的應用過程,并對該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進行分析。

一、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體系

1.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

工科專業不同于其他學科專業,其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通常表現[2]為“一人一題”,以工程實際或模擬設計為主要研究內容,采用常規或現代設計方法和手段展開研究,研究內容緊密圍繞學校、生產企業、科研院所以及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主要成果形式包括工程設計圖紙、三維CAD軟件建立的參數化模型和虛擬裝配結果以及用CAE軟件進行的工程設計分析等。

2.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多級評價體系

針對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結合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標準,筆者制定了與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相應的質量評價細化指標,并綜合考慮指導教師、評閱教師和答辯小組三者對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審視角度不同,建立了如圖1所示的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多級評價體系。

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多級可拓模型

可拓評價[3]是以可拓學和物元理論為基礎,將要評價的對象視為物元,通過物元分析確定評價的不同等級,然后利用關聯函數計算和劃分各待評價對象隸屬等級,相對客觀地實現待評價對象的分類排序,進而明確待評價對象的質量水平。可拓評價與層次分析法[4]、灰色聚類法[5]等其他評價方法相比,能夠減少人為因素對評價預測結果的干預,規范性好,具有簡捷、嚴密的特點。經查閱大量資料發現,可拓評價方法在教學質量管理、命題質量綜合評判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應用[6],但鮮有將可拓評價運用到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中的報道。

1.物元可拓模型

在物元分析中,任何事物都可以由事物M、特征C和量值X組成,記為R=(M,C,X)。[3]

(1)待評物元矩陣的建立。對于待評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系統,將待評指標的相應數據用物元模型來描述,記事物P0為待評對象;Xi為P0關于Ci的量值(i=1,2,…,m,m為指標個數)。

(2)經典域物元矩陣的建立。假設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等級分為n級,記Moj為第j級別的事物,令表示級別為j第i個指標Ci的量值域(j=1,2,…,n)。

(3)節域物元矩陣的建立。節域為各指標對應的所有取值范圍,記Muj為物元系統中級別的全體,令表示第i個指標Ci全部等級的量值范圍。

(4)關聯度函數的構造。根據物元理論,定義待評畢業設計(論文)評價指標i關于等級j的關聯度函數為:

(1)

其中

式中,為關聯度,為第i個評價指標關于等級j的關聯度。

(5)各級指標權重的確定。由圖1可知,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體系包含多個層次,且每個層次所含的評價指標很多,為此在進行綜合評價時低一層指標對其上一層指標的影響作用(即權重)是不相同的。本文在確定各級指標權重時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具體為針對子指標層中各項指標,由于其數據豐富,可充分挖掘原始數據本身蘊涵的信息,采用熵權法;對于其余各級指標,由筆者任教學校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標準加以確定,詳見表1所示。熵權法是指根據各子指標提供的有用信息量確定各子指標的權重。

第i項子指標的熵權計算公式為:

(2)

其中

式中,為第i項子指標的熵權,m為指標個數,n為等級數。

2.多級可拓綜合評價思路

多級可拓評價基本思路為:首先計算子指標層各指標的關聯度矩陣,根據熵權法確定子指標層對于指標層中各指標的權重系數ω,將ω與相乘得到指標層關聯度矩陣,再由表1給定的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權重α與相乘得到準則層關聯度系數,依次類推,逐級計算直至目標層,得到目標層關聯度矩陣。

若滿足,則認為畢業論文質量綜合評價屬于等級j。

(3)

其中

式中,j*為目標層即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總評的級別特征值,即屬于某評價等級的程度。

三、案例分析

以筆者任教學校2010級某學生畢業設計為例,介紹其多級可拓綜合評價過程,并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

1.經典域、節域和待評物元的確定

本文將畢業設計(論文)綜合評價質量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個等級,依次賦值為1、2、3、4、5;與各等級對應的經典域分別為[0.9,1]、[0.8,0.89]、[0.7,0.79]、[0.6,0.69]和[0,0.59],指標對應的節域均為[0,1]。該學生子指標層下各指標得分見表2所示。為了方便,將子指標層下各指標得分進行歸一化處理。

2.子指標層指標對指標層指標權重系數的確定

在確定子指標層指標對指標層指標權重時采用的是熵權法。下面以“指導教師評分”子指標層指標對指標層指標權重為例。

由式(5)和式(6)計算得知,“指導教師評分”下子指標層指標對指標層指標權重向量分別為:

注:表示指標層第i個指標下各子指標的權重向量。

3.多級可拓評價

通過計算,該學生子目標層及目標層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見,該生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評價為1級,屬于優秀;評閱教師和答辯小組評價均為2級,屬于良好;最終該生畢業論文質量總評成績為2級,屬于良好。表中數據為負,表示關聯度不屬于該質量等級以及不屬于該質量等級的程度;數據為正,表示關聯度屬于該質量等級以及屬于該質量等級的程度。進一步,由式(8)計算可知,該生質量總評綜合關聯度特征值j*為2.029,數值更趨向于2,表明該生畢業論文成績更偏向良好級別。

四、結語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定是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參考依據。本文將多級可拓綜合評價的方法引入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中,建立了基于可拓評價理論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各級指標的特點采用不同方法確定指標權重,逐級計算,直至確定目標層與各評價等級的關聯度,明確評價結果。實例計算表明,該方法不但能評定出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等級,而且能從不同的審視角度反映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優劣,提高了評判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故該方法在評價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方面是有效且可行的,具有較強的推廣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孟梅等.高校畢業設計(論文)論文質量管理的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1):83-86.

[2]徐曉美,張永輝.工程設計類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27):42-43.

[3]蔡文,楊春燕,林偉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4]韓瑞娜.模糊層次分析法與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的數學建模[J].科技信息,2011,(5):186,401.

篇7

關鍵詞:冷沖壓模具加工;問題;質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mold process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industry, mould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automobile product quality. Mold quality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quality of the parts, but also in the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quality, at present, processing industry mold car also has this kind of quality problems, mainly is the mold of overload failure, wear failure and fatigue failure, the paper mainly analysis of cold stamping die processing problems and measures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cold stamping mould processing; problem;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TG38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銷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在汽車生產中,很多零部件需要歷來模具的加工,模具加工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模具的加工和安裝質量直接影響著汽車成品的質量。模具的質量不僅表現在零件的制造質量上,也表現在后期的安裝及調試質量中。因此,在模具加工中,必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制造質量和安裝質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汽車的整體質量。目前,在我國模具的加工工還存在各種問題,下面就對這些問題進行集中的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式。

1、冷沖壓模具安裝過程中的問題

冷沖壓模具的安裝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就是將模具安裝到模架上,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將安裝好的整套模具放入沖床內。

對于模具在模架中的安裝,在安裝之前要將模架的毛刺清理干凈,在裝配前檢查所有的螺釘是否固定,是否符合標準規定的要求,對于帶有導向裝置的模架,在將其裝進模具時一般不需要調整模板的位置,但是在裝配的過程中,要對模板進行檢查,看其中是否有臟物,如果有贓物要及時的清潔,防止造成不對中情況的產生。對于各個模板的組裝,均要設置好定位銷,保證安裝的位置,在安裝時要控制好定位銷的深入,保證安裝的有效性,如果發現銷有磨損的情況,要及時更換。

在裝配模具的過程中,要將裝配好的模板與定位銷對準,用工具進行敲打使兩者可以平坦的結合在一起,在將緊固螺釘先用人工旋入,再利用扳手將其緊固,在擰螺釘要注意不能一步到位,要使用逐步到位的方式,保持安裝的均衡性。在沖床的死點位置進行安裝時,不能露出鋼珠保持架的導套。在模具組裝完成裝入沖床時,根據實際的定位情況安裝固定螺釘及定位銷。在這兩個過程中,很容易由于操作的失誤出現質量問題,導致以下問題的產生:

1.1 過載失效

過載失效即材料的承載力難以抵抗工程過程中的的荷載引起的失效,這種失效包括韌度不足和強度不足。由于材料韌度發生的過載失效危害較大,這種失效常常是突發性的,容易導致人身事故的發生,給安全生產帶來了較大的威脅,在這宗失效情況下模具很容易出現開裂、沖頭斷裂甚至爆裂的情況,難以修復。由于強度不足帶來的失效在新模具中較為承建,這種失效與工作和在和模具的硬度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冷擠沖頭的硬度小于62HRC、黑色金屬的冷鐓沖頭強度小于56HRC時容易出現強度過載失效,這說明材料的強度不足。一般解決這種失效的方法是變形失效增加硬度、脆斷失效降低硬度。

1.2 磨損失效

磨損失效即模具被加工材料與工作部位之間產生的摩擦損耗,導致模具工作的刃口和沖頭形狀以及尺寸發生變化的失效情況,具體包括正常磨損和非正常磨損兩種;正常磨損即模具的被加工材料與工作部位在工作時發生的正常損耗,飛正常損耗即在局部高壓力作用下被加工材料與工作部位的咬合,從而導致被加工產品表面出現磨損、劃痕等情況,一般這種情況容易出現在彎曲、拉伸的模具以及冷擠壓模具中。

1.3 疲勞失效

由于冷沖壓模具都是以一定的能量和速度作用周期施工,這與疲勞試驗有著一些相似性,模具的斷裂壽命也大多集中在1000到5000次,在長期的運行工作中,容易出現裂紋,一般模具的裂紋大多出現在材料的表面部位,如應力集中部位、晶界、碳化物部位,一旦裂紋產生,那么模具就是快速的產生失穩擴展,疲勞失效是模具加工中最為常見的問題。

2、冷沖壓模具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為了控制以上問題的產生,可以采取改進現階段的加工流程,按照以下兩種工藝流程來進行:

2.1 工藝流程一

工藝流程是按照軋材毛坯下料(鑄造連軋毛坯)、加熱、鍛造、進冷床水霧(進冷床水霧)、淬火冷卻的流程進行,在淬火冷卻的過程中,要將冷卻的速度控制在20到45℃/min,將下貝氏體等溫度控制在25min左右,空冷的溫度為220到280℃,再進行地炕保溫和回火,在回火操作中,要控制好回火的時間和溫度,回火完成之后,再進行埋沙保溫冷卻。在整個工藝流程完成之后,對模具樣品進行抽樣檢查,看樣品的合格率,如果合格率不符合規定的標準要求,則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

2.1 工藝流程二

另外一個工藝流程是按照金屬模加壓鑄造、進冷床水霧(進冷床水霧)、淬火冷卻的工藝進行,在淬火冷卻的過程中,同樣將溫度保持在20到45℃/min,將下貝氏體等溫度控制在25min左右,空冷的溫度為220到280℃,在進行地坑保溫和回火,回火的過程中也要控制要時間,最后進行埋沙保溫冷卻和抽樣檢查。

參考文獻:

【1】于維民.冷沖壓模具加工過程中的問題與質量控制[期刊論文],應用能源技術,2009,07(25)

【2】陸茵.冷沖模具使用壽命的影響及對策[期刊論文],金屬加工(冷加工). 2008(12)

篇8

關鍵詞:汽車,污染,防治

 

由于汽車運行嚴重的分散性和流動性,因而也給凈化處理技術帶來一定的限制。除了開發在機內凈化技術外,還要大力開發機外凈化處理技術。這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控制技術,主要是提高燃油的燃燒率,安裝防污染處理設備和采取開發新型發動機;二是行政管理手段,采取報廢更新,淘汰舊車,開發新型的汽車(即無污染物排放的機動車),從控制燃料使用標準入手。

一、汽車燃油的改用

1.采用無鉛汽油,以代替有鉛汽油,可減少汽油尾氣毒性物質的排放量。

首先應抓汽車油的改用。以無鉛汽油代替四乙基鉛汽油。這種汽油是用甲荃樹丁醚作滲合劑,它不僅不含鉛,而且汽車尾氣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均會減少。因有鉛汽油中,它加入了一種抗爆劑――四乙基鉛,它具有很高的揮發性,甚至在0攝氏度時就開始揮發,而揮發出的鉛粉末。但鉛的污染程度與交通密度(每小時通過的車輛數)以及汽油中鉛的含量有密切關系。

雖然我國城市的交通密度比發達國家的密度低,但有鉛汽油燃燒帶來的鉛的污染程度不可忽視。因鉛是一種蓄積毒物,它通過人的呼吸、飲水、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對人體的毒性作用是侵蝕造血系統、神經系統以及賢臟等。諸如對血管系統、生殖系統以及癌致畸等毒性作用也可能發生。

2.摻入添加劑,改變燃料成分。

汽油中摻入15%以下的甲醇燃料,或者采用含10%水份的水-汽油燃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者消除CO、NOx、HC和鉛塵的污染效果。

若采用“甲醇燃料”,即采用甲醇和其它醇類同汽油混合所制成的燃料。碩士論文,防治。當甲醇占比例30%-40%,汽車尾氣排出的污染物可基本上消除。

3.選用恰當的添加劑-機械摩擦改進劑。

在機油中添加一定量(比例為3%-5%)石墨、二硫化鉬、聚四氟乙烯粉末等固體添加劑,加入到引擎的機油箱中,可節約發動機燃油5%左右。此外,采用上述固體劑可使汽車發動機汽缸密封性能大大改善,汽缸壓力增加,燃燒完全。尾氣排放中,CO和HC含量隨之下降,可減輕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4.采用綠色燃料同樣可減少汽車尾氣有毒氣體排放量。

據美國的俄亥俄州某研究所用豆油與甲醇、燒堿混合,然后去除其中的甘油,從而可獲得“大豆些油”。碩士論文,防治。用“大豆柴油”,以3:7的比例摻入到普通柴油中,可供柴油汽車之用。它可大大減少發動機工作時排放的硫化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煙塵。故譽作綠色燃料。

5.采用多種燃料作為汽車燃料來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確保環境保護法規的實施和節能措施:汽車中可廣泛使用新的配方汽油、電力、壓縮的天然氣體、太陽能以及生態燃料的蓄電池等等。然而在這種汽車上裝上電腦,不斷在行駛中早先調撥組合,以使汽車發揮最佳性能。采用計算機控制點火系統,以便對發動機的不同工況作出快速反應,可取得最佳 燃料經濟性和發動機動力性能,可減少尾氣對大氣的污染。

6.節約能源,有利環境,大力推廣車用乙醇汽油。

根據有關專家指出,開發乙醇代替汽油,即節約能源,又可消化陳糧,使汽車排出的有害汽體減少,是一項有利于保護環境和資源的新課題。

如果按照1:9的乙醇汽油配比,用20萬噸乙醇,可配出約200萬噸的乙醇汽油,200萬噸的乙醇只消耗糧食70萬噸。因此,發展、開發使用專用乙醇汽油可解決儲存糧食的轉化問題,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代替汽油,緩解我國原油供應的緊張狀況。碩士論文,防治。因乙醇是一種小麥、玉米等原料生產的變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汽車燃料,已經列入“十五”發展計劃,它與純汽油比較,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量可降低1/3左右,碳氫化合物降低13.4%。此計劃推廣使用,將對改善城市大氣污染,保障人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碩士論文,防治。

二、汽車發動機內部的調試,可減少尾氣污染物的排放量。

1.減少噴油提前角。減少噴油提前角,可降低發動機工作的最高溫度(1500攝氏度),使NOx的生成量減少。碩士論文,防治。

2.改善噴油器的質量,控制燃燒條件(燃比、燃燒溫度、燃燒時間),可使燃料燃燒完全,從而可減少CO、HC和煤煙。

3.調整噴油泵的供油量,可降低發動機的功率,使霧化的燃料有足夠的氧氣進行完全燃燒,從而也可以減少CO、HC和煤煙的生成。

三、發動機外部尾氣凈化措施

即汽車尾氣由原有毒氣體,變成為無毒氣體,再排放到大氣中。從而可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1.采用催化劑:將CO氧化成CO2,HC氧化成CO2和H2O,NOX被還原成為N2等。采用的催化劑有氧化錳-氧化銅;氧化鉻-氧化鎳-氧化銅等金屬氧化物和白金屬(鉑)等貴金。它們都可以凈化CO、HC。催化反應器設置在排氣系統中排氣歧管與消音器之間。

2.水洗:通過水箱,使汽車尾氣中的碳煙粒子經過水洗和過濾及蒸氣的淋浴,可支隊粘在碳粒上的有毒物質,使碳粒子脹大而給予去除。

四、發動機內部凈化處理措施

1.正曲軸箱通氣系統的設計:把從汽缸竄入曲軸箱的氣體(主要是未燃氣體)再循環進入進氣歧管,使其再次燃燒,改變了過去將其直接排入大氣所造成的污染。

2.排氣再循環設計:發動機排氣口用控制閥與進氣歧管相連接,使排出的氣體經過再次循環,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3.蒸發排放控制系統的設計:將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汽油蒸發汽引入進氣系統,而將油箱中的蒸發汽引入儲存系統,可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五、加強行政管理,減少和消除汽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1.淘汰舊車,采取報廢迎新。開發并采用多種燃料的新型汽車,這是今后汽車的發展方向。以氫為燃料的電池電動車、太陽能汽車、電動汽車、復式汽車、液化氣汽車、甲醇汽車等。它們是低公害、前途最佳的新型汽車。同時,目前也還可改裝汽車發動機的汽車為柴油發動機汽車。雖然柴油發動機燃料費用高,但CO生成量少。如果對NOx、粉塵排放量作相對的限制的話,那么柴油發動機汽車也是未來最佳汽車。碩士論文,防治。

2.嚴格執行國家質量技術標準,控制燃油標準。按國家規定,不合質量的燃油不能使用,市場上不準出售低劣的燃油。然而汽車不準作用含鉛汽油這一禁令已下,但難以奏效。其主要原因是廣大市民對這一政策了解不足,含鉛的70號和不含鉛的90號及90號以上汽油,每噸差價比較大,加之無有效措施和得力宣傳。另外,個別城市周邊的地區又沒有實行含鉛汽油的禁令。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含鉛汽油庫存數量還比較大,加之,車輛運輸的流動性,故使得禁令難以實施。因此,對“禁令‘的宣傳力度和推行力度應大大加強,才能保證大氣環境的潔凈。

六、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發展公共交通,減少市區、特別是城市中心區的車流量,是減少汽車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區大氣環境質量的有效措施。盡管十年來北京市道路建設有了很大發展,道路系統逐步完善,但仍滿足不了車輛迅猛發展的需要,交通阻塞問題仍十分嚴重,城區汽車經常處在怠速、低速、加速、減速等排放惡劣工況下工作,加重了城區特別是城區交通道的空氣污染,同時造成能源浪費。北京市環科院的研究結果表明:一般來說,小轎車的車速由20公里/時提高到50公里/時,其尾氣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可減少50%左右。因此解決交通阻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可大大減少交通污染。

參考文獻:

[1]汽車診斷及其檢測技術

[2]廣州本田雅閣轎車維修手冊麻友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國家環保網

[4]國家檢測網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制服中文字幕资源第十页 | 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456 | 亚洲怡红院久久精品综合 |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 性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