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6 18:35:5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交際法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交際法強調學習者在特定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方法在20世紀60、70年代廣泛應用于英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它是現今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所處的環境不同,其應用的范圍和程度也各有差異。交際法具有強調使用的適合性、注重準確和意義、交際互動、學習者為中心、任務為基礎、滿足學者需求等幾方面的特點。交際教學法為學習者提供了內化語言和情境實驗的方法。因此,此方法可以在課堂的環境中幫助學生創造與現實生活相似的場景來學習語言。其主要的特點是:通過目標語言的互動學會如何交際;學習情境為真實的語境;強調語言的過程更加強調學習過程;將課堂語言與課外語言活動相結合。交際教學法的核心內容是交際能力,強調意義和交際,而其目標是發展學習者的“交際能力”。近年來,英語教育和學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語言教育最終的成功應該是學習者能夠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有效地使用語言進行交流。換言之,語言學習從本質上講是為了交際。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交際法教學因其具有突出的特點和優勢而廣泛地應用于英語課堂。交際法強調交際技能,即交際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能體系。語言學習的本質目的是為了交際,因此口語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交際教學法以其獨特的優勢應成為口語教學的首選教學方法。
二、交際法應用于口語教學的必要性
1、學習者的水平差異
在同樣的班級中,學習者的口語水平往往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同學口語標準流暢,而有些同學一直以來學的都是“啞巴英語”,只會做題,不會“講話”,口語學習對于后者來說難度更大。因此,教師應當根據水平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別,運用不同的材料開展口語教學。教師也可以使用相同的口語材料但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不知為不同的課堂任務。這樣的教學手段是普通的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而交際教學法則有其突出的優勢。
2、學習者的性格差異
人各有不同,學習者也如此。有些學生外向,上課時積極表現自己,而有些學生在課堂中很沉默,沒有信心亦或是怕出錯。所以,在口語課堂中,應該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使那些緊張或羞于啟齒的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到口語活動中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交際教學法能夠滿足以上課堂環境的需求。
3、學習內容的限制
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拘泥于課本中的教學內容,教學的任務就是完成傳授任務,既死板又局限,無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無法在有限的課堂中充分地傳授口語技能。使用交際教學法,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或話題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口語教學質量。
4、教學目的的導向
口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交際技能,并能在現實語境中實現有效交流。交際教學法,正是將現實語境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現實語境布置課堂任務,包括二人對話、小組活動、辯論、角色扮演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技能,還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
三、交際教學法對口語教學的啟示
然而,現有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限制了交際教學法的廣泛應用,因此有必要做相應的調整和改善以便為交際教學法的廣泛應用創造良好條件。
1、教學環境的改善
目前,國內的英語教學普遍使用語法翻譯法和聽說法,交際法的應用少之又少。缺乏相關的體系知識是原因之一,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國內教育體系的影響。一方面,我們的教學體系為應試教育,教師和學生都把幾乎所有的精力放在詞匯、語法以及其他考試相關知識的學習上。另一方面,國內的英語往往是大班授課,這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布置和開展。另外,一直以來我們的母語教學就強調書面學習而不是口語技能,這直接影響外語的學習側重,成為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障礙。因此,我們的教育體系應有所改革。應試教育應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素質教育。交際教學法是素質教育的不二選擇,它能夠加強和提高學習者的整體素質和實踐能力。同時,英語教學應以小班授課,這樣才能保證使用交際教學法的同時使所有學習者都能參與其中。除此之外,英語教學必須始終強調口語技能的培養,因為只有掌握了口語技能才能在現實語境中實現有效地交際。
2、英語教師的發展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交際教學法為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室的專業素質亟待提高。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觀察和分析的能力,更應具有有效掌控教學內容和開展教學活動的水平。首先,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養。不斷的反思是教師自我提高的一個重要可行的方法。教師要勤于做筆記,將課上課下遇到的問題和想法及時記錄下來,而后進行反思和總結,進而積累教學經驗。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增加專業知識,可以通過閱讀書籍、專業期刊利用電子資源等方式,最大程度的增加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記日記和課堂錄音也能夠幫助教師實現自我提高。教師可以從中了解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從教學過程中檢驗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其次,教師應注重與同事的交流。思想的分享和經驗的交流有利于教師的共同成長,幫助教師在教學中產生新思路、新理念。除此之外,教師之間可以互相聽課,取長補短。通過同事之間客觀的評價和可行性的建議,教師的專業素質會得到有效的提高。最后,教師培訓對于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培訓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還能夠使教師在職業生涯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英語教師還應該多參加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國際國內研討會,這樣才能了解相關領域的前沿,把握時代的脈搏,最終使自己不斷進步。
四、結語
關鍵詞:課堂活動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語言是人們用以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學習語言的箭終目的是為了交際,只有通過交際才能學好語言。然而,與學二漢語相比,中國人學習英語的過程往往是十分漫長而又痛翟的,最大障礙就在于缺少與所學語言的接觸,即我們通常所的缺少語言環境,在于因地理位置和文化差異等諸多因素造局的與英語世界的隔離。
一、問題的提出與思考
“多少年來,很多學生經過8年,甚至12年的外語學習,紀果是大多數學生卻不能較熟練地閱讀原版書籍,尤其是聽不懂、講不出,難以與外國人直接交流,這說明我國的外語教岸效果不理想,還不能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和擴大對外交往的需要?!?李嵐清,1996年)。因此,如仁最大限度地改善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使每一個學習英語獻學生都能在自然、真實的交際過程中學習和掌握英語,這是廣大英語教師長期以來孜孜以求、渴望解決的問題。
青少年時期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若能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其去“觸摸”英語,他們就會潛移默化、輕而易舉地習得這門語言。所謂“觸摸”英語,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語言環境中聽英語、說英語、看英語或親自體驗英語。
二、理論依據和教學策略
交際語言教學是英語教學有效的方法,也是使學習者能夠真正掌握語言并進行交流的途徑。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認為,一個人若想獲得交際能力,就不只獲得關于語言規則的知識,而且還應具有在社交中合適使用語言的能力。交際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促使學習者掌握以上所說的交際能力,從而能夠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達到傳遞信息、交流感情的目的。交際英語教學的主要特點是:(1)重視學生需要,注重的是語言的恰當運用,使教學目標更加明確;(2)重視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傾向于語言活動的流暢而不是活動的準確性;(3)倡導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大量地接觸和運用外語,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恰當地使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4)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相互作用,而不只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說教;(5)反映學習者的差異,而不是采取步調一致的教學方法。這與傳統的英語教學法不同,交際英語教學不僅重視語法能力的培養而且十分重視其他交際能力的培養。
三、交際活動與教學實踐
1.愉快的情感體驗,和諧的學習環境
中學生學英語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由于缺少課外語言環境,英語課堂教學實際上就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一種交際活動。學生在與他人的接觸中,總是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注意與關愛,因而,和諧的集體最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效果。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應在教學藝術上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多考慮如何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交互活動和學習機會,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為學生創造學習的機會意味著使他們的認知得到提高,技能得到鍛煉,交流得到促進,熱情得到激發等等。要達到課堂交際活動的目的,教師就應處理好教學計劃和課堂行為的動態關系,使課堂教學真正具有開放性,而不是無目的、無方向的走到哪就算哪。最主要的是要通過教師的課堂行為促進教學計劃和學生課堂行為的有效結合,這就要求教師為了上好課,在課前精心設計教學計劃與課堂活動。
2.活動真實自然,語言運用形式多樣
適合學生實際的、靈活多樣的課堂活動方式是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英語課堂活動組織得成功與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能否理解意義、掌握內容、獲得技能、交流信息、提高能力、學會交際。教師在設計每堂課時,應該考慮到其教學過程不是幾個教學活動的簡單相加,而是課堂中各種因素發生交互活動的一個動態過程。
要搞好交際英語教學,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教師就必須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課堂教學活動
(1)信息差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交際的需求是想通過相互詢問了解某事或告訴某人他所不知道的事情。人們在交談時,如果一方知道某事,而另一方不知道,信息差就產生了,交際的目的就是為了填補這個信息差。如果教師設計的活動內容缺少信息差,就會失去交際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信息差來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信息差活動有多種形式:可以用不同的購物單、假期日程安排表、火車時刻表等,也可以用問卷調查、新聞采訪或詢問其他信息等體現交際活動的形式。
(2)課堂討論活動
課堂討論是語言交際的主要活動形式之一。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選擇具有代表生、擴展生、趣味性和生活生的話題,便于學生能在討論中充分運用所學知識,鍛煉語言交際能力。例如,某同學非常喜愛踢足球,常因踢球影響功課,耽誤學習。家長責罵、老師批評。小組同學在討論時為他出主意,怎樣在學好功課時兼顧體育運動。要求語言盡可能使用情態動詞。之后,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報告討論結果。
(3)交際生游戲活動
高中英語教學中,游戲活動內容較少,、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教學要求,設計緊扣所授語言知識的游戲,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和掌握英語。
(4)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種模擬真實語言情境的英語課堂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學生扮演某個語言情境中的不同人物角色,并把在那一情境下可能發生的事情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出來。這種練習實際上是現實生活的模擬,有較大的實用價值。角色扮演能夠產生即興的創造氣氛,有助于發揮以前所學得的知識,擴展學生對現實事物和其他事物的表達。它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流利的語言進行課堂交流,而且可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
3.活動應難度適中,給予學生成功的機會
關鍵詞:商務英語書信格式結構
隨著各國之間貿易交流的加深,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后,國際貿易活動日益頻繁,作為對外貿易中的一種基本的交際方式,商務英語書信也得到廣泛應用。然而,有些信件冗長而結構不嚴謹;有些措辭粗略無禮,空洞無物;有些累贅而模棱兩可,充滿著陳詞濫調,晦澀的行話和難懂的專業術語;有的甚至還有拼寫和語法錯誤,這都會阻礙有效的交流。對于國貿專業的學生,以及從事對外貿易的工作者來說,熟練掌握商務英語書信的格式與結構并加以應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
一、商務英文書信的格式
一般來說,現在使用的商務英語書信的格式主要有兩種:傳統的縮頭式和現代的齊頭式。根據英國傳統做法,縮頭式要在信文每一段縮進五或六個字母的空間,有時可能會縮進更多?,F在,齊頭式在商務英語書信中使用得非常普遍。它的突出特點就是所有信的內容都從信紙的左邊開始,段落與段落之間要比縮頭式多空出兩到三行,以便于區分。這種格式被稱作齊頭式。但是,有時把日期放在信紙的左邊會給查找帶來不便,所以,人們使用了一種改良的齊頭式,即把日期放在右邊,而把其他內容放在左邊。一般來說,我們通常使用單行距來布局一封信,這會使信函有一種緊湊感。根據個人或公司的喜好,可以選擇使用齊頭式或縮頭式。
二、商務英文書信的結構
不論傳統的縮頭式,還是現代的齊頭式,一般商務英語書信的結構都包括十三部分內容,前七部分是每一封商務英語信件所必需包含的內容。在商務英語書信中,每一部分內容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包含自己獨特的內容,是不能隨意互換的。
1.信頭。信頭所包含的是寫信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地址、電話號碼、電傳號碼,以及傳真號碼甚至E-mail地址。信頭在信紙的最上方,有的公司把信頭直接印在所使用的信紙上。質量優良的信紙,以及一個整潔、勻稱的信頭,可以展示一個公司的風采,增強公司的信譽。
2.案號和日期。
案號是寫信時所給的、以便查詢的字母或數字。經常以“Ourref”和“Yourref”來區分。它的位置一般是在信頭的右邊。而日期在信頭以下三行或四行,不管是齊頭式還是縮頭式,一般把日期放在右端,這可起到行尾的作用,使信看上去更整齊。在商務英語書信中,日期一定要寫全,不能用數字的形式,因為美國和英國的日期標示法是不同的。月、日的后面用逗號,年份后面不用標點。
3.封內名稱和地址和開頭稱呼語。封內名稱和地址要用齊頭式,緊靠信紙的左邊,這樣會使信看上去整齊。開頭稱呼語是寫信人開始信文的禮貌用語,在英文書信中要使用敬語,在稱呼方面,商業上最普遍的有Gentlemen(美國式)與DearSirs(英國式)二種,相當于我國的“敬啟者”或“謹啟者”。如果信是寫給某個公司單位的,美語用Gentlemen(復數形式),英語用DearSirs。稱呼后一般要使用標點符號,英國式采用逗號,美國式用分號。
4.信文。信文是實質性的內容,信文的書寫要求是簡潔、清晰、禮貌;語法正確,切中要點;段落劃分明確,每段集中于一個話題;打印準確,布局要有藝術性,使信件看上去賞心悅目。尤其注意頁邊空欄,它是信文的框架。信文多用單行距,有些短信可用雙行距。5.結尾敬語。結尾敬語是信件結束時的一種禮貌用語。最為典型的美國式寫法是Sincerely和Bestregards,典型的英國式表達有Yourssincerely(熟人或知道對方姓名),Bestwishes,kindregards和yoursfaithfully(不知姓名)。結尾敬語必須和信文緊連一起,不能分開,更不能把它單獨放到另一頁。如遇此種情況,則信件必須重新安排、打印。
6.寫信人簽名或簽署。簽署是寫信人或其所代表公司的名稱或標記。公司名稱可以打印,而主管人簽名則必須是手寫,兩者都不可用印章代替。這部分在結尾敬語以下三行,大約留出五行或更多的空間。
7.注意事項。注意事項的習慣用語是:Fortheattentionof或簡單的Attention,下面一般要加上橫線。當信件是寫給特定的人或主辦部門時,則用此用語。它在開頭稱呼語以上兩行。除齊頭式外,可放在信文以上中間。
8.事由、標題。事由或標題在開頭稱呼語以下兩行,下加橫線,除齊頭式外,一般放在信文以上中間。經常是用一詞或簡單的幾個詞來表示信文的主題,讓收信人先對所談內容有所了解。9.經辦人代號和附件。經辦人代號在簽署以下兩行。是打字員名字的首字母縮寫,可用小寫,也可用大寫。附件在經辦人代號以下兩行。寫信人可標示出一個或多個信中所提到的附件。經常使用的形式有:Enclosure,Enclosures,Encl.Enc等。
10.抄送。抄送在附件以下兩行。抄送有明、暗兩種方式。明示的標記為cc,后面加上收件人或公司的名字,可打印在原件和復印件上。暗示的標記為bcc,后加收件人或公司的名字,只打印在復印件上,并且只有寫信人和收信人知道。
11.附言。附言在抄送以下兩行。如寫信人想增加些信中忘記提到的內容,可用此方式,但應盡量避免使用。因為它可能會給人一種錯覺,即在寫信前,你未能很好地安排你的信件,這可能會影響到你的信譽。
總之,當書寫商務英語書信的時候,必須謹記:選定一種格式,堅持使用,不能變來變去;結構中的內容要安排合理得當。布局好的信件是雙方交易的好的開始。一封布局優雅、端莊勻稱的信件,會留給人一種良好的印象,促進雙方的進一步往來,直至交易的達成。
參考文獻:
[1]戴冬冬:論商務英語寫作[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68~70
關鍵詞:語法翻譯交際法
從中世紀的歐洲人學希臘文和拉丁文所產生語法翻譯法起,在外語教學方法上已經歷了語法翻譯法(腳mmar一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小od)、聽說法(theaudio一lin只ualmethod)、認知法(theeo即itiveapproach)、交際法(theeommunieativeapproach)、功能法(thefunctional即講oach)的演變。在現階段筆者認為,高校的外語教學應從語法翻譯和交際法兩項入手,提高外語教學質量。
語法翻譯法是用本族語講解,強調語法的作用,強調對詞匯和語法規則的記憶和背誦,側重對原文的理解和翻譯。其長處在于利用文法和學生的理解力著重閱讀,著重使用原文,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筆者認為這是比較適合有思考力的外語學習,者的方法。丹麥語言學家OttoJes沐rson在他的《為什么母語學得這么好》的文章中曾對學語言的嬰幼兒和成人作了一番比較研究,得出的結果是:在孩子這方面無論孩子有多愚笨,對語言都有一個完全的掌握,而在成人那方面,無論成人在其它方面的天賦有多高,大多數情況下,對語言的掌握,都是漏洞百出而且不正確的。如果從這個結果看,我們似乎應采用直接法,也就是以口語材料作為教學內容,強調模仿,主張用教兒童本族語的方法,模仿、反復練習,直到養成語音習慣。講述中只用外語加手勢、實物、圖畫等直觀手法。但直接法恰恰忽略了人的理解力的不同,兒童語言和成人語言的不同。一個兒童頭腦的“知識”含量是絕對比不得成人的,成人由于長期思考習慣的養成,已難以象兒童一樣運用直接法,因此,針對成人的教學法與針對兒童的教學法不應相同。
對于學外語的成人來講,使閱讀理解成為自己知識結構的一部分是一個更重要的目的,而語法翻譯法恰恰給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人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研究空間。成人可以利用學到的語法知識,對原文進行深入的理解。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主謂賓的結構來分析一個較難理解的句子,這時候,就會發現面前的句子似乎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理解的難度減弱了??墒?,我們光能理解是不夠的,還要進行書面或口頭形式的交流。因此,必須培養由漢語再翻譯成外語的能力,才可以說對外語有了初步的掌握。應用語音學家H·G·Widdowson在談到“語法”和“學會”時說:“對學習者而言,欲知曉語意,則應知曉語法在單詞與語境之間所起的作用(what15erueialforleamerstoknow15氣how腳nunarfunetionsinallianeewithwordsandeontextsfortheaehievementofmeaning)。”由此可見,語法翻譯法忽視了語教學,忽視了語音和語調的教學,過分強調翻譯而不利于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
交際法產生于本世紀六十年代。它主要是在社會語言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既要求語言形式和使用規則,還要求學會具體運用,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比如說新聞報導、廣告、通知、表格、新聞廣播、電話談話等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因此,交際法可以彌補語法翻譯法所帶來的口語練習方面的不足,我們也可以盡可能地利用直觀教學帶來的各種好處,列如: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所學與他們每日的活動息息相關。而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讓學生學會在各種交際中的語音,知道怎樣去說,說什么,這恰好迎合了J·A·Fishman等提出的社會語言學的任務“誰在什么場合用什么樣的語言對誰講話(從小。SpeaksWhatla眼u眼etowhomandwhere)。”所謂交際能力正如MiehaelGanale在其文章((從交際能力到交際語言法(FromCommunieativeeompetencetoeonununicativeLa雌u職eped眼。盯)》中所說,是“知識和技巧:在交際能力的運用過程中,知識指的是人們對語音和交際語音運用的其它層面的自覺和非自覺的認識;技巧指的是人們在真正的交流中對這種知識運用的程度有多高?!笨梢娊浑H法的最終目標是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的實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要以人們的知識積累作為基礎。同時,我們在學習中還要分清語言和語言知識的內涵,語言內涵是指能夠與不同語言的人進行簡單的交流,那么你已經掌握了這種語言的某種法門;而語言知識則不同,語言知識是指系統的規則,這規則可以使一句話聽起來語序正確,合乎這種語言的特點。因而,對大學生來講,僅僅靠淺層次的交際是無法在語言的掌握和運用方面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的,只有掌握了包括語法翻譯的語言知識,才能弄懂深層次的交際內容。
綜上所述,在外語教學中,應采取博采眾長的態度,既讓學生對語言能夠流利地運用,使之成為有效的交際手段;又要讓學生懂得語法翻譯的知識,在不斷的理解領悟中去體會語言的更深層次的作用。為此,教師在教授一、二年級學生時除了正常的教材,還應讓他們多讀些各個領域的原著,以適應不同語體的特點,這個階段也是詞匯量積累和擴大的過程,但這個過程是以語法翻譯為基礎的,其目的就是讓他們嘗試地進行部分運用;在三、四年級時可以利用視聽手段讓學生自發地學習在各種交際場合中的語言運用,提高聽說能力,使其對語言的掌握從穩健中走向靈活。
關鍵詞:傳統法;交際法;教學模式
??朴⒄Z的教學目的是指在有限的教學時內,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同時還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并能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教學目的的實現需要借助一定教學方法的實施。近些年來,我國開始風行實際法教學,而忽視強調語法知識的傳統教學法,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認為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相互取長補短,才能搞好英語教學。
一、教學現狀
近幾年,由于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使英語師資緊張,加之現代化教學設備不足和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等情況,給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采用單一、固定的教學法是行不通的。為了研究適合專科英語學習的教學法,對32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多向選擇),部分問卷內容如下:
1.你學習英語的近期目標是:a.通過各類英語考試;b.提高口語,聽力水平;c.提高閱讀水平;d.提高寫作水平。
2.你學習英語的遠期目標是:a.與外國人交流;b.出國;。.找好工作;d.熟練掌握英語。
3.你認為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是:a.個人有強烈的興趣;b.學習方法得當;。.教師的教學質量;d.能持之以恒。
4.喜歡的教學方法:a.教師講解為主;b.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加以輔導;c.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加以解答;d.師生共同討論。
5.口頭表達困難的主要原因在于:a.詞語貧乏;b.害怕拼錯;c.平時缺乏訓練;d.不夠流利。
調查發現,在第一題中有68%的學生選擇a,說明大部分學生目前仍有較大的考試壓力;在第二題中有89%的學生選擇了d,看來學生們已經普遍認識到了英語學習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第三題中有85%的學生認為“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是興趣和恒心;在第四題中,b選項占65%,而a選項只占21%,可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進行引導和輔助的教學模式已得到學生的認可;在第五題中,有70%的學生選擇c項,它提醒教師應盡量為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機會。從此次問卷可知,學生已經普遍意識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并努力嘗試各種學習方法,希望通過學習英語,擴大知識面,增加交流與溝通的機會,提高自身競爭能力。如何幫助學生改進英語學習,提高語言技能,還要從教學方法上人手。
二、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法有助于鞏固英語基礎知識,但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語言技能的形成,容易出現“啞巴”英語。因此,近些年我國的外語教學風行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交際法教學,逐漸忽略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事實上,專科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如果不顧實際地一味追求交際法教學,學生則很難準確理解并進行表達,所謂的交際活動也很難順利進行下去。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英語教學法在《實用英語》教材中的應用。根據教材編制,把??朴⒄Z課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基礎階段,側重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日常交際能力。學生剛人校時英語基礎較差,主要采用傳統教學法來鞏固基礎知識。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步過渡到交際法教學,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如“語法翻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交際法”等方法的綜合應用,而不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
第二階段為業務英語階段。它是對第一階段學習的提高,培養學生對科技、經貿、管理等方面的閱讀和翻譯能力,加強學生在涉外業務活動中的交際能力。訓練方式以對話樣例和套用練習為主,采用敢說一說得出~說得流利~說得準確一說得得體的步驟,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不同的教學階段,不同水平層次的教學對象決定著不同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英語教學沒有靈丹妙藥,根本不存在能適用于各種教學環境的固定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法和以交際法為代表的新教學法結合起來,才能搞好英語教學。
三、教學模式
在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研究,結合教育心理學,改進??朴⒄Z課堂教學模式,以《實用英語》第一冊第十單元“廣告”(Advertising)一課為例。
1.預習檢查:通過聽寫或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背誦單詞的情況。
2.課文導人: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文內容上。例如:
(1)Whatorledoesadvertisingplayinourlife,
(2)Whathaveyouboughtanythingadvetrised,
(3)Whatbusinessdoyouthinkadvertisingis,
然后教師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廣告的歷史,功能及分類;最后介紹一些英文廣告詞,比如:
(1)ThingsgobetterwithCoca一Cola.
(2)Whenitrains,itpours.-MortonSalt.
(3)Wonderwheertheyelowwent.-Pepsode.
請學生給出相應的中文廣告詞。這些活動可以很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熱烈。
3.閱讀訓練: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并劃分文章段落,用英語概括段落大意,然后由老師總結。
4.課文講解:在詞匯方面,主要對efective,ex-pand,erspond等重點詞語進行講解。在語法結構方面,重點復習虛擬語氣和特殊的反意疑問句。在內容講解上,抓住
“anintorductiontoad”和“thehistoryofad”兩條主線,再分別進行細分:
(1)a.Advetrisingispatrofourdailylives;
b.Advetrisingisabigbusiness;
c.Thepurposeanddeifnition.
(2)a.Advetrisingisveryold;
b.Thedevelopmentofadvertising.
5.角色扮演:將學生分為4-6人的小組,組員分別扮演客戶和廣告公司的職員。先由客戶描述產品,然后公司職員為產品做出宣傳計劃并設計廣告詞。請1-3組進行表演。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
6.小組討論:將全班按每組5-8人分組。根據中國在“世界廣告大賽”上選送的幾十部廣告作品竟無一獲獎的現象,討論他們的看法。
7.雙向提問:教師關于課文內容和語言點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總結中心思想或復述課文。然后由學生對教學中的不明之處向教師自由提問。
8.布置作業:布置口頭和書面作業。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應用
1交際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基礎
交際法(The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稱功能法或意念法,是以語言的“功能——意念”項目為綱,培養交際能力的外語教學法。它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西歐共同體。語言的功能指的是用語言敘述事情和表達思想。例如,打招呼、詢問、請求、邀請、介紹、感謝、道歉、希望和害怕等。意念是所要求表達的思想內容。功能和意念在言語交際過程中是緊密聯系的。例如,詢問郵局的方位:Isthereapostofficenearhere?詢問是功能,郵局和方位是意念。交際法的主要教學思想來源于社會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家認為語言的交際功能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也是外語教學最根本的目的。
交際教學法的核心認為語言首先是一種社會交際的工具,因而主張以具體的交際功能項目如問候、邀請、作客、看病等主要線索來安排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將來工作的實際需要來確定其培養目標的側重面,加強針對性。它認為學習外語不能脫離使用外語的社會情景。外語教學主要不是講解語言規則和機械地操練句型,而是在真實的情景中恰當地使用真實的語言,教師在課堂上設立交際情景,學生是交際者,教師發起學生間的各種活動,有時自己也參加進去,而學生間的活動是大量的。
交際法注重培養學生外語的交際能力,即要培養他們懂得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恰當的使用語言的能力。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活動是為真實交際做準備而設計??梢允蔷湫筒倬?對話等項目,目的是對外語中的句型和結構進行訓練,為交際活動作好準備。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商務英語實際應用的專項人才的地方,它的要求與目標是學生畢業后能夠迅速地適應社會工作的需要,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這種培養目標就決定了對學生的教育要著重于對商務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與鍛煉上。自然而然,交際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2交際教學法教學原則和主要優點
2.1交際教學法教學原則
交際教學法主張下列三種學習原則:(1)溝通原則——實際的溝通情境會增強學習效果:(2)任務原則——籍由語言溝通來完成任務的學習型;(3)意義原則——教學內容對學習者能產生意義則較能增強學習效果。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appfoaches)并不是一種單一的,固定的教學模式,它的核心內容是“用語言去學”(usinglanguagetolearn)和“學會用語言”(1earningtouselanguage),而不是單純的“學語言”(learninglanguage),更不是“學習關于語言的知識”(learningaboutlanguage)。其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獲得足夠的交際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在多數情況下處于某種“交流”,“交往”,“交際”的場景中,通過聽、說、讀、寫等具體的行為去獲得外語知識和交際能力。
2.2交際教學法主要優點
①強調培養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語言不只是表達思想,更是交際的工具。讓學生在不同的場合及地點面對不同的對象時,使用適當的語言,讓學生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并懂得如何適當地使用外語。培養外語交際能力是外語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②強調教學過程的交際化。只有形成外語教學過程的交際化,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③以話語為教學單位。話語是言語交際的基本單位,為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必須在體現交際情景的話語中綜合運用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等知識。④不苛求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允許學生犯一些不影響交際活動的語言錯誤,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言語交際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⑤創建按功能項目為綱的外語教學體系,在外語教學中引進功能項目有利于提高外語教學的質量。
3交際教學法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應用具體措施
學生的商務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必須在課堂中實現,教學過程中的交際化是交際英語教學法的顯著特征。
3.1教師應運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
克拉申在《第二語言》一書中指出:“教學第二語言實際上為學生創造部分或全部的所學語言的環境。”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缺少的是語言環境,只有在課堂上才有極少的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而長期以來,英語課堂又是進行著“填鴨式”教學,使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少之又少。作為21世紀的英語教師,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與當前的素質教育相適應。在課堂上應盡可能的運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因為這不僅是師生間用英語進行交際的一種形式,而且是真實情景中進行交際的一種形式。它保證學生絕大部分時間能聽、說英語,做到“用中學,學中用”,能促進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
3.2設置真實情景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逐詞、逐句去進行教學,而要把整個交際過程放在一個恰當的情景中讓學生很自然地去理解,通過反復練習,進而掌握交際內容。例如,在學習了兩、三個關于預訂的對話及一些預訂所需的常用句型后給出一個場景:Supposetheclient''''snameisGeorgeBrown.HewouldliketobookasingleroomwithbathfromOctober2ndto5th.,Youanswerthephoneandacceptthebooking.由學生分組進行情景中的角色表演。一人擔任客人,另一人擔任預定員的角色,進行情景會話。
3.3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活動進行教學
課堂的交際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擔任主角。提供在交際中學習語言,使學生從中獲得交際技能。首先教師應當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活動中,應當明白無誤地告訴學生如何進行活動,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參加到語言實踐來。在組織活動過程中還要注意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既不能讓基礎差的同學感到任務太難而產生挫折感,又不能讓基礎好的同學因任務簡單而失去興趣。組織、管理好課堂教學活動,盡量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所有學生都從語言實踐活動中收益,讓學生通過語言實踐掌握語言知識重點和交際技能,使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樂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4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組織教學
在教學活動中大量使用信息轉換、模擬情景、扮演角色、游戲活動等形式,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聲、色、形相結合,寓教于樂,使課堂變得輕松、愉快。
論文關鍵詞:淺談語文課堂教學激趣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愛因斯坦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會學是教法之關鍵。許多語文學科的前輩都做了詳細的研究與探討,也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的。近幾年來我在實踐新課程的教學實際中,也探索和總結幾點教學體會。
一、 活動激趣
葉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標在于“造就善于處理生活的公民”,語文是生活中的一種必要工具,引導學生由單一的語文教學步入廣闊的語文空間,在學語文的同時學做人,在長智力的同時養成習慣,在練就終身受用的語文本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和作為現代人的社會交際素質,從而促進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語文能力訓練為核心,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如編課本劇、背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會、故事會、讀書匯報會、新聞會、辦墻報、手抄報、搞社會調查、書法比賽、參觀學習、歌詠比賽、作文大賽等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必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初一學生學習語文的現狀,我在所教班級開展了古詩背誦比賽、成語收集比賽、小楷展覽比賽、優秀作文展覽、周記評比等活動,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在各種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在活動中,我也更進一步了解了學生的優點與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能依據學生現狀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 幽默激趣
教學是一門藝術,有些概念較晦澀,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覺得難學就開始厭學,面對此種情況,教師要因勢利導,深入淺出,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深奧難懂的知識。語文,大多數人認為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常常是鈴聲一響,同學們便嘮叨開了,“又是老一套……”語文教師對此常常無可奈何地慨嘆:“學錯了學科,進錯了門”。那么如何讓學生由厭學到好學,想學語文呢?我認為幽默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前或者課中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穿插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及故事等,可以使學生在笑聲中達到對知識的掌握。
我認為,適當而不低俗的調侃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催化劑,在課前,我常和學生一起談談時事,侃侃足球,聊聊網絡,說說追星,論論電視。無論是《實話實說》,還是《焦點訪談》,抑或趙本山的幽默小品都能在笑聲中給學生一絲啟迪,大家在笑過以后會有很多的感悟。我常在課前給學生講一些小故事,有名人軼事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有幽默故事,有哲理小品等等。
記得我曾給學生講過一則《貓和老鼠》的故事,題目和學生愛看的動畫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興趣。故事的內容是關于貓和老鼠為什么會成為敵人的,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學生聽得很入神。課后一名平時基礎很差的男生卻很完整的將它寫在周記里,內容與原文相差無幾,與他平時寫周記時的只言片語形成鮮明的對比,對此,我在班級對他大加贊揚,他的學習興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他的周記也大有長進。雖然這是教學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但它卻使我更加真實地感受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幽默是最佳的劑。
三、 媒體激趣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教學改革的不斷更新,過去語文教師那種“夾著課本進教室,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形象有所改變,電子設備將取代紙和粉筆成為語文教師的備課工具,多媒體已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以及網絡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語文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因而學習興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時,我精心選擇了幾幅圖片,《春花圖》、《荷塘景色》、《夕陽無限好》、《好大一場雪》,要求學生在總結文章寫景特色的基礎上用一段話描述圖片的景色,并且請其他同學評價。學生們激情難抑,紛紛舉手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展示自己的描寫才能。又如在做《說話訓練》時,我選取了希望工程的宣傳畫《大眼睛》,春城的一場春雪的圖片以及環境污染的錄象片,使學生在圖、聲、景的感染中,有感而發,即興發言,侃侃而談。小記者采訪的形式更是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如此說來,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了口才,并且節省了板書的時間,教學更為直觀,可謂一箭三雕。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值得推而廣之。
以上幾種語文課堂激趣法在教學實踐中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從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入手,使他們在感興趣的基礎上由被動地學轉變為主動地學,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贏得興趣回,在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中學得知識歸 。
這里的“項目”,從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一項工作任務,然而在教學工作中,其實質卻是學習任務,而且不是單純的學習任務,是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學習任務[3],是一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而在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中承載的卻是一系列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法律類高職院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基層法律工作者,這一崗位群在日常的工作中往往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經濟法律關系,或者說“經濟法律項目”。而在經濟法教學過程中,教學項目基本上就來源于這些“經濟法律項目”,因為“職業教育項目教學中的項目往往來源于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或者依據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需求自行設計和開發,但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的項目,都脫離不了企業真實工作情境的影響”[3]。所以,經濟法課程中“項目”在本質上包涵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工作任務,是基層法律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遭遇的經濟法律關系所帶來的具體工作任務;第二個層面是學習任務,“教學項目”中的工作任務的實施和開展不是為了產生某種實質性或者實體性的工作成果,而是為了最終實現一定的教育教學效果,如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等;也就是說在一個教學項目中,不是為了讓學生單純的學會解決某個法律問題,而是要注重培養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中所需要的崗位技能??傊?,經濟法課程中的“項目”在本質上應該是一種學習任務,這個任務承載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2高職法學教學中“項目教學”實施的基本過程
2.1“項目教學”的典型流程
對項目教學的實施過程,理論和實踐中都沒有統一的定論。從基爾帕特里克的“目標、計劃、實施、檢查”基本框架出發,在弗瑞的模型中,項目教學法由“創意、目標、計劃、實施、檢查、總結”幾個階段組成[4];在維曼的模型中則包括“創意、目標、計劃、決策、實施和評價”等六個階段[5]。將以上的觀點進行整合,項目教學的流程大致可分為下列階段:2.1.1項目選擇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選擇教學項目。選擇一個合適的項目,一方面可以包含教學任務中所要求掌握的技能要求,另一方面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教學目的的實現。而如果項目不適當,則會使項目的實施和評價,以及反思的效果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削弱教學效果。因此,在項目選擇上應注意:(1)明確項目的類型。比如,“教師需要根據專業和學科的性質確定選擇有結構的項目還是模板項目;然后根據實際的教學條件和教學需求選擇運用模擬項目抑或真實項目;同時還要根據教學對象的學習水平和能力確定將教學項目設計為單一性項目還是綜合性項目”[6]。(2)確定項目的實施順序。也就是要明確各個教學項目按照怎樣的內在邏輯進行開展。要求教師仔細分析每個教學項目與實際工作任務的銜接點和銜接方式,然后按照實際工作任務的解決過程來進行各個教學項目的排列組合。(3)注意相關知識點的鏈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確定教學項目實施中的各個環節具體涉及到的知識點。教師對知識點進行分析時要注重將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內化為教學項目所承載的內容,還要注意掌握好知識、能力與項目任務的對接,力求通過對實務問題的邏輯分析和有效設計最大程度地將三者糅合為有機整體。2.1.2項目規劃完成項目的確立后,教師著手準備實施項目教學的前期工作,比如,依據項目的實施操作要求來制定合理的時間分配表;根據項目教學所實施的內容方式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物質方面的條件;還要將整個教學進程作為一個整體作具體的計劃和詳細的安排,并在此基礎上將完善的教學活動規劃制定出來。2.1.3項目執行在項目的執行階段中,要對項目計劃進行具體的實施操作,也就是在實踐意義上對選定的教學項目進行具體執行。項目執行過程中可以組建項目團隊,項目團隊的組成可以是一個人,可以是幾個人組成的小組,也可以是整個教學對象全體。在項目執行過程還要注意對實施過程進行及時檢查,并依據實際情況對原計劃進行必要的修正。此階段,需要注意的問題是:①選擇合適的方式將項目呈現,引發教學對象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②對教學項目進行深入剖析,使該教學項目的設計目的能夠為教學對象精準理解和把握,同時,該項目設計所要求完成的任務以及需要掌握的主要內容和擬達到的目標也要使教學對象明確;③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并確定各人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地位和角色;④適時轉換教師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引導教學對象完成教學項目的實施,最終達到教學項目的預期目標。2.1.4項目結束項目作品的完成并不意味著項目的結束,還要求教學對象對其項目成果進行展示,教師要給他們提供展示機會。通過展示成果,教學對象能夠回顧和梳理自己完成該項目的整個過程,還能夠與其他教學對象進行一定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對象在項目活動完成過程中的表現和能力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可以引導教學對象對項目的執行情況、最終成果及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促使教學對象正確認識其參與教學項目的過程和最終達到的結果,并進一步進行反思,在有效反思的基礎上予以提高。
2.2高職經濟法教學中的“項目教學”實施過程舉例———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例
2.2.1項目選擇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在對各個班級以及同一班級內部不同教學對象的水平深入了解的前提下,本著尊重個性的原則進行項目選擇。做出選擇時應注意:①選擇的項目應繁簡適度、大小適當、要求具體;②項目內部的各個分解任務之間要能夠形成循序漸進的階梯型的任務鏈,以便教學對象遵循這樣的規律去建構知識體系。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教學項目可以引導教學對象獲得清晰的思維路徑,尋求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構建完整的知識脈絡體系。基于以上原則,本部分選擇的項目是“撰寫消費者維權手冊”。通過對消費者維權手冊的撰寫,學生在知識層面上能夠理解消費者的概念和范圍、掌握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能力層面上能夠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解決消費糾紛。2.2.2項目規劃在社會關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成為消費者,作為消費者所享有的權益也都可能會受到不同形式的侵害。然而,很多人對于自己是否屬于消費者、享有哪些消費者權益卻知之甚少,導致在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不能正確維權。針對這種情況,該任務要求制定一份消費者權益保護手冊。要求手冊內容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且具有實用性。為了使手冊的內容具有針對性,要求在撰寫之前先設計調查問卷,對消費者進行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消費者合法權益遭受侵害的領域、概率、有無維權、維權的方式、消費者是否知曉自己的具體權益、是否知曉相關法律、是否知曉解決途徑有哪些等”[7]。問卷調查結束后要及時統計相關結果,然后根據掌握的相關數據來制定手冊。2.2.3項目執行在各個班級內部進行分組,每組可以有四至五人,組長一人,組長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協調本組內各個成員具體分工協調,并在統籌編稿工作上整體負責。在調查問卷的制定上,由組長主持討論,全體組員共同參與完成調查問卷的編寫和修繕。然后在組長同意組織下,各組員共同進行問卷的發放、回收和統計工作。最后,組長統籌,各組員共同參與根據問卷調查編寫消費者維權手冊。該手冊的內容主要應包括:相關法律法規及其適用范圍;消費者權利;經營者義務;消費者維權的經典案例;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責任主體、解決途徑及部門等。2.2.4項目結束這這個階段主要是進行項目評價。由教師主持,由各組長展示自己小組編制的手冊,其他小組注意觀察分析展示的守則并與自己編制的手冊進行對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補正。同時展開答辯,即其他小組的成員對展示手冊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提問,展示小組成員則負責答辯。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根據各個小組編制的手冊的完整性、實用性和答辯情況進行打分,評選出優勝小組。
3高職法學教學中“項目教學”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3.1“項目”的確定
如前所述法律類高職院校開設的經濟法課程中,“項目”實際上是一種學習任務,而且這種學習任務的載體和表象是以一定的經濟法律實務問題或者工作任務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此,在對“項目”進行選擇和確定時應將以下原則納入考慮范圍:(1)在經濟法課程中,在選擇教學項目時一定要考慮基層法律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真實情境,以他們的日常工作過程為基礎,將實踐中常見的經濟法律任務作為項目來源。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項目教學的作用,培養教學對象所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完善與該項職業能力所匹配的經濟法律知識,同時還能幫助其培養和諧的社會人格和優秀的職業素養?!绊椖拷虒W法實施一種基于完整人格發展的學習方式,使學習者獲得職業工作所需職業行動能力,并使其在社會生活上成為成熟的社會成員”[8]。因此,為了能夠使學生培養完整的職業能力,實現項目教學的核心目標,必須以基層法律工作者在將來的工作實踐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真實的經濟法律問題為出發點,以貼近并體現其工作過程中的真實情境為原則,來選擇教學項目。教學對象的所需具備的核心職業能力是要有知識和技能來支撐的,所以,選擇的項目要能夠盡可能多的承載這些知識和技能。(2)衡量項目好壞的標準是達成教學目標的容易與否。也就是說在選擇教學項目的時候要有一定的導向性,而這個導向就是經濟法課程教學的目標,具體包括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好的項目要求能夠最大限度的承載教學目標,或者說判斷一個教學項目是否為好的項目,就是看它是否承載了更多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如,處理消費者維權案件,對于基層法律工作者來說,是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很常見的一項工作任務。如果以該工作任務為例設計為教學項目,則可以承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于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糾紛解決方式等核心知識,并且還能夠承載簡易合同簽訂的技能。這一個項目就可以同時兼容法律職業能力形成所需要的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如法律文書寫作和律師實務等。該項目并不只是對這些知識和技能的簡單承載,而且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教學對象要親自參與實施一系列的活動。首先,要成為當事人的人,就要簽合同;然后,要通過司法途徑維權,還要撰寫訴訟文書;在維權的過程中,還要與相關人員等進行溝通,與小組內的其他成員進行合作和交流等。通過參與整個的項目實施過程,教學對象的處理實務問題方面的職業能力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培養和提升,在寫作、溝通和協調能力方面也會有提高,而且,通過實踐和操作,專業知識不再是僵硬死板的理論和法條,而是發生了有意義的重組和建構,內化為教學對象的實際操作能力。(3)確定教學項目時還要考慮教學對象的情況和授課的條件?!安捎萌蝿镇寗臃ń虒W過程中,為更好實現教學目標,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等學情,同時教學班級總人數,教學設施和設備等也在教學組織考慮之列”[9]。最終若能夠形成項目成果并展示出來,那么對教學對象的激勵效果將更加明顯。
3.2項目教學法實施中教師的地位問題
項目教學法從教學組織實施的具體情況來看,教師作用應該是設計、組織和引導。教學項目要得以實施,教師要做的各項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備項目,根據教學目的對教學項目進行選取,并進行適當的改造。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根據需要的功能來確定承載它的教學項目;然后將這個項目進行分解成,產生具體任務,而且每個單獨的任務都要包涵相應的知識點和技能;最后,還要對項目實施所需材料進行統計。其次,要備教學對象。也就是要全面了解教學對象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興趣愛好等,使項目與教學對象情況相符。另外還要將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狀況納入考慮范圍,引導各個項目小組互相學習、競爭和提高。如果確定的項目不合理,則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教學對象作為主體的地位被弱化,小組內部或者小組之間合作學習氛圍淡薄等。這些因素都可能會成為導致整堂課失敗的誘因。同時,由于項目教學法的開展是根據教學目的,以任務驅動方式進行的,而不是進行系統的理論教學,這樣極易導致知識的系統性缺失。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每項任務完成后作一個階段性的小結,通過這種方式來對理論知識進行歸納,使之系統化。因此,雖然項目教學法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學對象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極大的突出,其潛能得到了有效的激發,但整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仍然不能動搖。
4小結